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将军烈内-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完之后,赵子良拿出一封信递给郭子仪说道:“这是我写给高秀岩的书信,你回去之后派亲信之人秘密去见高秀岩,相信以我对高秀岩的了解以及和他的交情,他会听我的劝,审时度势,与叛军划清界限,重新回到大唐治下,成为大唐之臣。如果他同意了,你就找机会亲自和他见见面,再派人来告诉我,我这边再与皇帝和朝廷商议,争取给他一个好的待遇,让他为朝廷效力!”

    高秀岩一直卡在郭子仪进军的路线上,郭子仪虽然能够做到不败,但也始终胜不了,特别是高秀岩麾下的骑兵,实在太厉害了,来去如风、战术灵活多变,郭子仪根本就想不到对付这支骑兵的办法,每次对阵,他都被这支骑兵搞得焦头烂额。

    在原本的历史上,高秀岩虽然悍勇,但绝对没有现在这种军事才能,只是赵子良在河东那些年,他一直跟在身边学习了不少新奇的战术,又受到赵子良言传身教,在军事思想上有了很大的启发,高秀岩虽然没有统帅全局的军事才能,但是在局部战役上,对战术的运用少有人能比。

    郭子仪对赵子良所说的这件事情极为重视,连忙把信件收起来贴身放好,如果说这世上还有谁能够

    让高秀岩给面子的话,只怕只有赵子良了,如果能策反高秀岩,那将会对北方局势产生重大影响。

    “大帅,属下一定妥善办理此事,争取早日与高秀岩见上一面!”

    送走郭子仪、李光弼和张守瑜之后,赵子良找来杜甫,让他代写一份奏章派人给朝廷送过去,奏章上奏明了他准备派人连续高秀岩,把高秀岩策反过来的事情,此事极为保密,为了防止泄密造成策反失败,赵子良在奏章上专门提到,让皇帝最好不要跟任何人讲,同时他希望皇帝给高秀岩一个投诚条件,他在投诚条件上给出了建议,官职上可以略微提升或维持不变,重点在军阶上进行提升和爵位上进行封赏,同时让高秀岩继续统领大同军,以示皇帝和朝廷的恩宠和信任。

    函谷关一线的十一万北庭军很快完成了整编,开始了两个月的加强整训,利用这寒冷的冬季无法作战进行大强度的训练,让兵士们尽快恢复、甚至增强作战能力,同时在军纪上更加严格和规范,赵子良始终都坚信,一支军队的能否打胜仗其主要因素不仅仅在于将领的能力,还与将士们能否彻底贯彻执行将领的作战意图和将士们本身作战能力有关。一支拥有良好军纪的军队能很好的执行指挥官的战略战术意图,良好的军纪不会让战况变得更糟,只会变得更好,它能让军队即便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也不容易溃败溃散,甚至能反败为胜,很多战事一旦胶着,拼的就是双方的作战意志,在作战意志方面,绝对是军纪更好的军队更胜一筹。

    在送往长安的奏章上,赵子良还提出了一个建议,建议朝廷派人去联系史思明,争取策反他,就算不能策反此人,也可以让叛军内部内讧,这对平叛是有利的,又不用花什么大本钱。

    ・・・・・・

    长安,华清宫,冬天天气寒冷,玄宗年纪大了,怕冷,因此天气稍微转凉他就和杨玉环搬到了华清宫,华清宫有温泉,宫殿内温度比室外高,冬天也如春天一般。

    接到赵子良密奏的玄宗派人把几个宰相都找了过来,说道:“日前赵子良派人送来密奏,建议朝廷派人前往范阳联系史思明,希望能说服他向朝廷投诚,如果史思明能投诚朝廷,叛军就等于失去了老巢,等于是斩断了安庆绪最重要的一条臂膀,即使史思明不愿意投诚,这次行动也可以造成安庆绪对史思明的猜忌,让他们内讧,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张镐站出来抱拳道:“陛下,安禄山一死,安庆绪上位之后就逐渐对叛军内部失去了控制,各地叛军大将都纷纷拥兵自重,安庆绪早已经对各叛军大将们不是很信任了,但他有名分,叛军大将们也不敢公然违背或不遵他的旨意,如果我们派人去劝降史思明,这确实是一招妙棋,微臣赞同!”

    其他几个宰相也纷纷站出来表示认同,这个办法确实好,这个如今这个时机很恰当,正是叛军人心不稳、士气低落的时候。

    韦见素站出来拱手道:“陛下,老臣也赞同此计,但是老臣认为朝廷不可真正把史思明当忠臣和好人对待,这种人已经没有什么忠心可言了,他如果率部投诚我朝,那是因为形势所迫,不得不如此,一旦出现状况,此人势必会再反!”

    玄宗问道:“那韦卿的意思是?”

    韦见素道:“先招降他,如他真投诚,朝廷再想办法夺了他的兵权,届时再如何处置他就任由陛下发落了!”

    招降史思明一事是赵子良提出来了的,玄宗虽然认为韦见素的提议不错,但为了慎重起见,他还是没有当场作出决定,这是说道:“此事朕要好好考虑一下,尔等先回去吧!”

    “臣等告退!”

    玄宗立即让高力士派心腹太监去陕郡询问赵子良,关于招降史思明的事情,如果招降成功之后,该给史思明什么待遇,是否要处理史思明,赵子良对此事倒是无所谓,史思明这人本身就不是什么好人,也毫无忠诚度可言,是杀是刮,他全然不在乎,他只是告诉皇帝派来的太监,事情要保密,如果泄密,问题就大了!

    玄宗得知赵子良的态度之后,马上又同几个宰相商议,秘密派出一个太监去范阳面见史思明,劝其纳降。
………………………………

第742章 设计蔡希德

    招降史思明计划制定之后,玄宗很快派人去执行,同时还派了不少朝廷官吏秘密前往相州、魏州一带,秘密劝降安庆绪麾下的大臣和将领。

    安庆绪和手下大臣严庄等人有所察觉,得知麾下有不少大臣和军中将领私下与唐朝派来的官吏秘密往来,担心这些人出卖他们而投降唐朝,因此安庆绪和严庄商议,把各级将领、官吏和士卒全部进行调换,纵容他们自相屠杀,燕军中各级将校官吏和兵士们归顺的念头才瓦解了。

    玄宗把招降史思明的任务交给了李光弼负责,因河东距离范阳最近,由李光弼负责是最恰当和方便的,李光弼派往范阳的人叫乌承恩,此人的父亲曾经是史思明的老上级,而此人的儿子又是史思明的心腹,李光弼认为由乌承恩来执行这个招降计划是最可靠的。

    此时恰逢安庆绪担心史思明自立,因此派人从洛阳把安守忠和李立节二人招到相州,让他们二人统带五千兵马赶往范阳以征兵为名,实则欲察看情况,准备偷袭。

    史思明本身早就有自立之心,心里有鬼,现在安庆绪派安守忠和李立节领着五千兵马过来,他如何不怀疑此二人到范阳的居心?于是便在营帐之外设好埋伏,然后自己率领几万士兵迎接安守忠和李立节。见到安守忠和李立节之后,立即下马行礼,握手叙旧,十分殷勤。安守忠等人不好下手,只好随其进了范阳城。史思明于是将他们领进客厅,命令奏乐设宴,盛情款待。酒酣耳热之际,史思明掷出一只酒杯,发出动手的信号,埋伏的士兵一拥而入,将二人一一拿下,同时围住二人带来的五千人马,给了些钱财,收编了他们。

    早已经抵达范阳,并且与史思明有过接触,正在对上表归降之事进行谈判的乌承恩得到消息之后立即来见史思明,说道:“听闻将军今日把安庆绪派来的安守忠和李立节二人拿下关入了大牢,还收编了他们带来的五千兵马?”

    史思明抬头瞟了乌承恩一眼,说道:“是有这么一回事,乌兄难道有什么话说?”

    乌承恩说道:“之前将军就与那安庆西有了嫌隙,如今他派安守忠和李立节带兵五千来征兵,表面上是征兵,实际上是想趁机杀了将军,谋夺将军的基业,而将军现在又抓了他们,收编了他们的五千精兵,等于是公然与安庆绪撕破了脸皮,现在不归降朝廷,更待何时呢?”

    史思明有些犹豫:“这・・・・・・”

    乌承恩见状立马抛出诱饵:“在下来之前,朝廷曾给了明确调节,如若将军愿意归降,朝廷就册封将军为归义王,任范阳长史、河北节度使!将军的子女也各有封赏!”

    史思明一听,心想反正投降只是一个名义,既有封赏,又何必在乎这么名义呢?于是他马上答应。

    史思明归降的消息传来之后,叛军方面更是军心动摇,朝野上下人心惶惶,玄宗得知此事之后很是高兴了一把,因这个提议是赵子良提出来的,他还特意下旨对赵子良嘉奖了一番。

    赵子良得知此事之后也很高兴,如今安庆绪势单力薄,尽管兵马不少,但都是乌合之众,不足为虑,剿灭安庆绪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可是这事还没有过半个月就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

    天宝十八年,正月初十。

    陕郡元帅府。

    军情司司长王灿急冲冲向赵子良报告:“大帅,河北局势再度发生变化,有消息传来,朝廷招降史思明的计划被人泄露了,史思明得知了招降计划的真相,逮住了这个计划的执行者乌承恩与其儿子密谋杀死史思明的现场,乌承恩却是一个怂包,他被抓了现场之后当场下跪,并说是受李光弼指使的!次日一早,史思明集合了所有部众、官吏和幽州百姓,面向西南,痛哭流涕:‘臣以十三万众降朝廷,何负陛下,而欲杀臣?’说完之后就下令把乌承恩父子杀了,随行的二百余人也一个没放过,事后史思明上表向皇帝鸣冤,朝廷为了皇帝的脸面,把责任都推得一干二净,给史思明回信说都是乌承恩父子所为,并非陛下和朝廷之意。今年正月初一,史思明自立为大圣周王,复叛朝廷!”

    赵子良听了之后说道:“我就知道史思明此人不是良善之辈、忠勇之人,也没有指望他真的投降朝廷,只不过让他和安庆绪的关系更加恶化罢了!”

    王灿又道:“还有一事,蔡希德在得知了史思明自立称王之后,立即带着自己手下十二万人马南下,归了安庆绪!”

    赵子良惊道:“哦?这事我倒是没有料到,这蔡希德还是忠诚

    之人?”

    王灿拿出一份折子递过去说道:“这是属下让人整理的关于蔡希德的消息,此人性格刚直、颇有才略,部下皆精锐之士,属下以为安庆绪麾下大将其他人都不足为虑,唯独此人大帅应当予以重视,如果说叛军之中还有谁的人马战力不俗,只有这蔡希德一人而已!崔乾佑虽然善战,但此人秉性执拗乖僻、麾下将士都不怎么服他,而蔡希德此人赏罚有度,破得军心!”

    赵子良有关蔡希德信息的折子翻开看了看,眉头皱了起来,此人确实不好对付,而且这人手里有十二万人马,皆是精锐,难怪李光弼在他手里吃了好几次败仗,不过赵子良的眉头很快舒张开了,笑着对王灿说道:“此人也不足为虑,我们对付他不容易,但有人要对付他却很容易!”

    王灿问道:“是谁?”

    赵子良招了招手,在王灿耳边低声嘀咕:“你这样・・・・・・”

    “大帅高明!”

    ・・・・・・

    天宝十八年正月二十,相州。

    这一天夜里,安庆绪手下大臣独孤问俗的府邸门前来了一个中年文士敲门,门打开之后,门内露出一个脑袋:“你找谁?”

    中年文士拱手道:“学生杜鸿鸣求见独孤大人!”

    “你等等,我去问问我家老爷!”脑袋缩了回去。

    中年人只能把手缩回袖子里,在大门前走来走去慢慢等待。

    不久,大门再次打开,刚才那脑袋又伸出来:“先生快请进!”

    杜鸿鸣当即一脚跨了进去,大门再次被关上,他被领到一间书房坐下,下人送来了两杯茶。

    独孤问俗很快到来,把下人都打发走了,整个内院只剩下他和杜鸿鸣两人。

    “学生杜鸿鸣拜见独孤大人!”

    独孤问俗拱手回礼,伸手道:“杜居士请坐,不知杜居士从何而来?所谓何事?”

    杜鸿鸣道:“学生从陕郡而来!专程为见大人而来!”

    “可有凭证?”

    杜鸿鸣说道:“国破山河在!”

    独孤问俗马上回应:“城春草木深!”

    这是杜甫的诗,此时世人还并不知道杜甫有这首诗,王灿一次无意中听到之后把它拿来用作与安排在叛军内部的内应联络的暗语,双方都说对了,才能正式明确身份。

    确认了身份之后,独孤问俗问道:“元帅这次派居士前来不知有何指令?”

    杜鸿鸣问道:“听说蔡希德领十二万精兵南下,已经到了相州?”

    独孤问俗点头道:“没错,已经到了半个月了,居士为何这么问?”

    “因为这次上面传来明确的指令,希望独孤大人能够完成这个任务,上面听说蔡希德此人性格刚直,而安庆绪到了相州之后又懈怠政务,以蔡希德的性格如果知道此事,必会劝解安庆绪,大人如果能将此事告知蔡希德,诱其向安庆绪进谏,同时又在安庆绪面前进谗言,蔡希德就离死不远了,上面到不是害怕此人,只不过有此人在,加上他手里的十几万精兵,上面对付起来要多费一番手脚!要多死很多将士”。

    独孤问俗恍然大悟,点头道:“原来如此,请居士向元帅回复,在下定然想尽办法促成此事!”

    杜鸿鸣又道:“在下启程之前,元帅亲自交代过了,此事要以能保证大人安全、不暴露的情况下进行,一旦大人有暴露的危险,就立即停止行动,或有被怀疑的倾向,就立即撤离,这段时间在下会留在相州城内,大人如有紧急要事,可派人在城内天王庙内香炉中竖着插上一支手指粗的长香,再在寺庙内要一个清静的厢房,在下看见长香之后很快就会与大人汇合,为了保证大人的安全,没有紧急事务,在下是不会来见大人的!即便要与大人会面,也不会再来大人府邸,大人须要记住,我是你唯一的联络人,除了我之外,任何人都不会知道你的真实身份,如果有另外的人与您联络,都是假的!”

    独孤问俗一想,觉得这个联系的法子很好,很保密,能充分保障两人的安全,也能及时识破冒充之人,他点头道:“此法甚好,就这么定了!”
………………………………

第744章 洛阳之变

    下了决心之后,高尚看现在还没有到深夜,此时正好趁着夜间行事,于是他找来管家吩咐道:“你去把高邈和李钦凑请过来,就说我请他们吃酒,有事和他们商量!”

    管家答应道:“是,老爷!”

    只过了一个小时,高邈和李钦凑就先后赶了过来,高邈其实是高尚还没有出五服的堂兄弟,有很亲的血缘关系,高邈一向以高尚马首是瞻,对他言听计从,而李钦凑这人也受过高尚不少好处,也算得上是比较可信之人。

    三人分宾主坐下,侍女家丁们很快端来酒肉,在三人各自面前的矮几上放好,高尚当即屏退左右,对二人道:“来,咱们一边吃一边谈!”

    “多谢高相盛情,我等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哈哈!”两人笑着开始大快朵颐。

    酒过三巡之后,高邈见高尚面带忧色,忍不住问道:“堂兄派人说有事与我等相商,不知是何事?我看堂兄面带忧色,难道心忧之事就是要我等商议之事?”

    高尚点点头道:“不瞒二位,今日有一故人来见我,劝我向李唐投诚!不管怎么说,我高某人也算是受先帝知遇之恩、深受信任并委以重任,但如果背弃大燕而投李唐,总觉得愧对先帝和陛下之恩呐!可是那故人也说得颇有道理,我等原本就是大唐之臣,如果朝中奸佞已除,且大燕气数已尽,再顽固下去只怕是要给这燕国陪葬了,二位兄弟,你说我当如何抉择?”

    高邈和李钦凑闻言互相对视一眼,两人都是心中一喜,听高尚这话中的语气似乎有松动之意,李钦凑当即道:“高相,我倒是觉得您这位故人不但说得有理,而且还颇有远见,虽然去年唐军在相州大败,但并未伤筋动骨,如今赵子良重掌兵权,唐军士气大振,听说他们在冬季都整训了好几个月,战力更强,哪像我们这里,兵士们一个个疲懒不堪,兵无斗志,将无战心?”

    高邈也说道:“是啊,李兄说得对,小弟也认同!我们是没有门路,如果有门路,我们早投过去了,哪用像现在这样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高尚面观这二人神色,不似说假话,犹豫着说道:“可如今我手上无兵无将,我就算投过去,李唐只怕也不会重视我,到了那边,我只怕连一个小官也做不了!”

    高邈和李钦凑再次对视一眼,两人双双站起来走到一起面对高尚下拜道:“兄长,若兄长愿意投诚,我兄弟二人愿意随兄长一同投诚李唐,鞍前马后绝无怨言。我们就是兄长的将,我们的兵就是兄长的兵,兄长又怎么能说无兵无将呢?”

    高尚正色道:“二位兄弟此话当真?”

    “绝无虚言,若有假,好叫我等不得不好死!”

    “有二位好兄弟这话我就放心了,快快请起!咱们兄弟三人仔细商议商议!”高尚说着立即把二人搀扶起来,让他们各自坐好。

    又道:“这洛阳城内有兵两万余人,有将十余人,而你们二人手中之兵只不过五六千人,如果我们要投诚,我们总得有一件拿得出手的功劳,李唐那边才会看得起我们,才会许以我们高官厚禄啊!”

    两人点头称是,高邈问道:“不知兄长是否有什么良策?”

    高尚道:“为兄想了想,功劳之大莫过于把这洛阳城拱手让给李唐!如此一来,这功劳就够了,但是想要把这洛阳城全部控制在我等之手,仅靠我们三人还不行,我等还得拉拢一下其他将校才行,只要能拉拢六成以上的将校,控制一半以上的兵马,我们才有机会完全控制这座城!”

    李钦凑试问道:“那小弟二人明日去逐一试探其他将校的想法?”

    高尚点头道:“不错,不过选择试探之人一定要谨慎,如果是平时一看就是大燕死忠之人,最好不要对其开口,以免走漏了消息,不但做不成这事,还把我们自己给搭进去!”

    两人答应道:“小弟等明白,一定会小心行事!”

    次日,李钦凑和高邈二人各自去试探其他领兵的叛军将校,一天下来,他们发下竟然有八成带兵的将校有投诚之心,只是这段时间安庆绪纵容麾下将领互相举报攻讦,大家都不敢再表露出投诚之心。

    高尚得到李钦凑和高邈的报告之后,觉得心里有了底,把握也大了不少。

    二月十二夜间,高尚以洛阳留守的名义召集洛阳城内各领兵将校们到河南府衙议事,将校们纷纷赶来在大堂上分坐两侧,等人都到齐之后,一队兵士封锁了府衙大门和各个出口,大堂内外服侍的下人们也被全部赶走。

    &

    nbsp;大堂上油灯烧得噼噼啪啪作响,高尚坐在主位上看着众将校说道:“诸位将军,今日把诸位召集过来,实在是有一件要事需要与诸位商议才能决定!”

    高邈配合道:“高相,不知有何要事?”

    高尚目光左右扫射,“日前李唐派人来与我接洽,欲说服我举城投诚,但我虽然身为大燕宰相,却是手中无兵无将,如何投诚?不过他们直接开出了条件,如果诸位愿意跟我一起投诚,将军们每人可以官升三级、军阶进一级、赏赐金银一车!”

    “嘶――”将校们当中有人忍不住倒抽一口凉气,李唐竟然开出这么好的条件?

    大堂之上的将校们顿时议论纷纷起来,按照设定好的套路,李钦凑站起来配合地问道:“高相,如果我们这些人投诚的话,每人官升三级、军阶进一级,赏赐金银一车,那么你呢?你已经是宰相,如果官升三级,岂不是要皇帝?你如果做了皇帝,那李唐皇帝干嘛去?”

    高尚摇头道:“李唐会妥善安置我,我之所以要投诚并非是因为高位,如今我已经是燕国宰相,我如果是为了高位,何必又去投诚李唐呢?诸位将军只要眼睛还没有瞎的,就可以看出来,这大燕朝怕不是不成了,覆亡是迟早的事情,到时候我这个宰相只怕也难以保命,与其到最后给大燕陪葬,还不如此时趁着形势还没有恶化到不可挽回的地步走这一步,李唐已经答应我了,最差也给我一个侍郎的位置、赏侯爵!这次我是决定了,必投诚李唐,你们当中如果有人不愿意,我也不勉强,你们可以自行离去,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人各有志!有没有不愿意的,可以站出来!”

    众将校之中有一个人犹豫了片刻站了起来,对高山说道:“尹将军对我提拔知遇之恩,我不能背弃,我得去寻他!”

    很有又有一人站出来道:“我是牛将军提携起来的,我不能对不起牛将军!”

    又有一人站出来指着高尚骂道:“高尚,先帝对你有知遇之恩,陛下又信任你,让给你出任洛阳留守,没想到你竟然暗藏悖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