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将军烈内-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一,减轻了工匠们的负担和压力;其二,将士们可以及时得到箭矢的补充用于训练和作战;其三,把这事交给附近的百姓们去做可以增加他们的收入,只要百姓们手艺娴熟之后,他们每日可以制作更多,日后我军就有源源不断的箭矢,只要有钱就行”。

    赵子良笑了笑没说话,转身上马向驻地外而去,郑三则打马跟了上去。

    驻地外有数万亩良田是大斗军的产业,大斗军的粮草基本上都是自给自足,军械物资也有相当一部分自己负责打造,节度使府和朝廷只拨付军饷和一部分军械、战马。

    赵子良来到驻地外的野外田间就是要看看禾苗的长势、水渠的灌溉情况,现在已经是五月,田间禾苗已经长出了一大截,冬小麦已经收割完毕,上次吐蕃人打过来抢走了相当一部分。

    粮食严重不足,让河西地区的老百姓们不得不放弃改种小麦,而种植其他生长周期较短的粮食作物,否则还不等收割小麦就要断粮,种植大豆、豌豆、青稞、蚕豆等这些粮食作物的生长周期要短一些,尽管这些粮食不能做主食,但没饭吃的时候填一下肚子还是可以的。

    大斗军也不得不与老百姓一样把上等良田种植小麦,把中等田种植青稞、黍米,把下等田种植大豆、豌豆、高粱这些作物,这些作物的产量虽然低一些,也不是主要粮食,但生长周期短,而且桔杆可以切碎了作为马料。

    赵子良和郑三带着一些扈从在田埂上一边走一边看禾苗长势情况,不远处一些吐蕃俘虏正在唐军兵士们的看管下给禾苗除草、捉虫,现在这年代可没有除草剂,也没有敌敌畏,全部都是人工作业,这种农活虽然辛苦了一些,但却累不死人,而且还有饭吃,只要努力干活就不会被殴打和被杀死,对于吐蕃俘虏来说已经是非常幸运了。

    此前有不少吐蕃俘虏试图逃跑,但很快就被抓回来,不但自己被杀死,还连累了同组的其他俘虏一起被杀,这是由于大斗军对俘虏实行的是连坐制度,按照赵子良的要求和指示把所有俘虏按照每十个人分成一组,设一个组长,每十组为一队,设百人长,每十个百人队为千人团,设千夫长,每组当中只要有一人试图逃走,就会连累其他人,该组其他人也会被一同被杀,以此往上推,如果逃跑的规模扩大,一个百人队当中有一组集体逃走,整个百人队都要遭殃,如果有一个百人队集体逃走,其所在的千人队全部连坐。

    大斗军颁布这样的措施和制度之后,刚开始还真有一些吐蕃俘虏逃跑,但很快连累到了同组或同队其他人,以至于这些人全部被杀。

    这样的事情连续发生几次之后,吐蕃俘虏们为了保命就开始互相监督起来,而且还有吐蕃俘虏为了自己活命,自愿充当大斗军在俘虏当中的眼线,只要俘虏中有异动,这些藏在俘虏当中的“细作”就会如实报告俘虏们,时间一长,俘虏们开始互相猜忌,彼此之间谁也不信任谁,从此,大斗军对吐蕃俘虏的管理就变得轻松多了。

    赵子良看了一些田地,发现田地的肥力不足,于是对郑三道:“这地不够肥啊,得想办法给庄稼施肥!”

    郑三苦着脸道:“我军虽然有数千人,每日造粪也不少,一两个月下来数量是相当可观,但架不住田多,两万亩,就全军每个人每日都拉好几次也还是不够用!”

    赵子良笑道:“也不能全靠将士们的粪便,那些牛羊马匹的粪便也可以收集起来当做肥料,而且这些牲畜的粪便还是很肥的”。

    郑三愣了愣,问道:“牲畜的粪便不是都收集起来晒干了当做燃料吗?怎么还能施肥?”

    赵子良道:“当然能,烤火可以木材嘛!除此之外,还可以让俘虏们去树林中收集落叶,腐烂的也可以,切碎了洒在田间,还可以把沟渠内的淤泥挖起来运到田中,这些都是可以肥田的,有了肥力,庄稼长势才会好,仅仅靠天吃饭可不行,咱们得自己想办法!”

    郑三若有所思,点点头道:“好,我马上安排下去!”
………………………………

第342章 出征

    八月下旬,又是一年的中秋节过后,管家王儒从长安派人来报信,大夫人陈清莹于八月初五诞下了一个千金,王儒信中说陈清莹让赵子良给小丫头取一个名字,赵子良当即回信,信中安稳陈清莹,让她安心坐月子,多吃点补品,另外给小丫头取名叫赵雪。

    聂三娘听说陈清莹顺利诞下一个女儿之后也很是高兴,还在信中末尾处写了一番话表示问候,同时她还收集了几张上等的火狐皮请手工好的裁缝做了两件皮裘交给报信的扈从,让其一并带回长安。

    赵子良在信中表示,没有皇帝诏谕和朝廷的公文,他是不能擅自离开驻地回京的,因此短时间之内只怕不能反悔长安看望她、儿子赵雷和新生小丫头赵雪,如果等小丫头周岁之后他还没有回京,就让她只留下几个扈从家丁照看长安的庄园和城内的宅子,自己带着儿子赵雷和女儿赵雪在护卫下来河西,一家人团聚。

    经过三个多月的训练,大斗军的基础训练都已经全部完成,并且在一个月之前就进入了战术训练阶段,相比河西其他各地驻军,大斗军在赵子良的要求下,训练任务极重,极为频繁,每日的训练都排得满满的,其他驻军需要半年才能完成的训练任务,大斗军只需要两个多月就完成,并且进入了战术训练的实际阶段。

    这一日赵子良召集将校们议事,会议开始之前,将校们到来之后在大堂内议论纷纷,董延光不停地揉着肩膀、扭着腰唉声叹气道:“这几个月可真是把某可累苦了,从来没有听说过操练如此之勤的,如果不是每日都是三餐,而且还经常让将士们吃肉,估计没有谁能坚持下来,这几个月真是差点要了老命了!”

    王难得说道:“虽然某开始也不赞同将军安排如此之重的操练任务,把将士们操练得太狠了会适得其反,但却也没想到将军会用加餐和攀比奖赏的方式让将士们的士气更加旺盛,将士们经过最初的适应之后竟然可以坚持下来,如果放在之前,只怕早就炸营了,而现在却平安无事,经过这几个月的操练,将士们的精气神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某从未见识过的,看不懂,看不懂啊!”

    张守瑜也感叹道:“将军带兵之能,吾等难望其项背啊!”

    就在众将校议论纷纷之时,门口一声大喝:“将军到——”

    所有将校情不自禁全部站了起来,一起向主位方向拱手道:“参见将军!”

    赵子良走到主位坐下压了压手:“诸位都坐吧!来人,上酒!”

    众人在坐下时听到后面一句,都不由一愣,这是唱的哪出啊?不是议事么?怎么还上酒呢?”

    在众将校疑惑的眼神中,几个军士抱着一坛坛酒和瓷碗走了大堂内,给每一个将校军官都倒满了一碗酒。

    赵子良问道:“王难得将军,步兵的战术操练进行得如何了?”

    王难得起身拱手道:“启禀将军,所有战术配合演练、阵法转换皆已全部完成,日后只需继续加深加强练习了!”

    “很好!”赵子良点了点头,又说道:“骑兵营三千骑兵和一千预备队已经完成了初步的战术操练和阵法转换演练,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还需要继续强化才能把战斗力提升一个台阶,本将军原本打算再过两个月等骑兵训练完之后就出动出击,却没想到今日节度使王大人派送来了军令,让我大斗军出兵五千,于三日后在梁子墩山下汇合,届时各军派来参战并兵马完成集结之后随即向水渠弯进发,五千人马如果是骑兵要在三日内赶到梁子墩山下很容易,但有步兵的话,行军速度就慢下来了,给我们的行军时间有些紧,所以全军必须立即动员起来,在三日之内赶到梁子墩上下!”

    “啊······这么快就要出兵打吐蕃人了?我军还没有完成所有操练任务啊!”董延光有些惴惴不安地说。

    赵子良看向董延光,问道:“你不想去?”

    董延光见赵子良杀气腾腾地盯着自己,一颗心吓的扑通乱跳,急忙道:“不不不,将军误会末将了,有仗打末将怎么会不愿意呢?末将只是感慨兵士们还没有完成训练就又要拉上战场了,末将是担心兵士们损失过大啊!”

    赵子良冷哼道:“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军令如山倒,节度使王大人军令已经下达,三日赶不到梁子墩山下,本将就得人头落地,不过在本将军人头落地之前,你们一个也跑不了,所以就算是爬,你们也得在三日内爬到梁子墩山下,现在发布军令,昭武校尉马璘何在?”

    马璘神情一凛,立即起身站到大堂中间抱拳道:

    “属下在!”

    “令你领一千骑兵为先锋,携带三日干粮,在大军主力前三十里开路!”

    马璘当即答应:“遵命!”

    赵子良又道:“三个步兵营,每营出七百人,长枪兵、刀盾手和弓箭兵必须合理搭配,步兵骑乘骑兵的备用战马,每一个步兵上马后由一名骑兵牵引前行,这是为了加快行军速度,也是没办法之事,权宜之计!出征步兵由各营都尉统领,副尉带领营中剩下兵士留守,此次攻打水渠弯,本将军是一定要亲自领兵的,但驻地必须要有人留守,谁愿意留守?”

    这次唐军可谓是兵强马壮,王倕从西北方面的玉门军、建康军、豆卢军、墨离军、新泉军各自抽调了四千人马,另外赤水军也出动了五千,加上大斗军,一共三万人,兵马强盛,如此数量的兵马要攻下一个水渠弯还不是易如反掌?这次去明显可以捞功劳,谁不去谁是傻子,因此赵子良问谁愿意留守时,大堂之中没有一个人主动站出来表示愿意留下,全都低着头装作没听见。

    可没人留下来主持驻地各项事务却是不行啊,赵子良看了看左右,思索片刻便点名道:“哥舒翰,你留守!”

    哥舒翰着急站起来:“将军·······”。

    他还没说完,赵子良就竖起了手掌阻止他继续说下去,叹道:“本将军也知道你立功心切,但驻地不能没有人留守,你这几个月来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侦查吐蕃人的动向上,休息的时间少,本将让你留下,一方面是让你好好休息一下,另一方面驻地却是需要一个镇得住场面的人统带那些新兵以及震慑那些俘虏,本将军看这满堂一屋子人,也只有你才有这种杀气震得住上万吐蕃俘虏,哥舒翰,你也不要让本将失望啊!”

    哥舒翰一向以武勇自居,如今见赵子良说在座所有将校当中只有他才能镇住上万人的吐蕃俘虏,这是夸他,他如何不高兴?当下喜形于色,连忙拱手道:“承蒙将军错爱,看得起哥舒,那哥舒就留下来!”

    赵子良一拍桌子高声道:“好,本将军率军出征之后,营中剩余兵马全数归你统领,要防止俘虏们发生暴乱、防止吐蕃人从大斗拔谷外突袭”。

    “遵命!”

    赵子良又对郑三道:“郑大人,我大军主力出征之后,你统领辎重营、攻城营携带大军粮草军械、攻城器械随后赶来!”

    郑三站出来答应:“遵命!”

    赵子良看向王难得,喊道:“王将军,由你主持大军出征动员准备事宜,今日吃过午饭之后,出征队伍即刻出发!其他将校皆要配合不可懈怠”。

    所有人都站出来拱手起身道:“诺!”

    大斗军驻地在番禾县西南,从这里赶往梁子墩山一路上都要走山路,山路崎岖、有些地段还很险峻,经常是上山下山,翻过十几座山头才会抵达水渠弯。

    数个月前吐蕃军溃败之后,逃散在祁连山以南的败兵基本上都已经被唐军肃清,如果吐蕃军三千人由吐谷浑王子悉弄参率领驻守水渠弯,想要保住这个进攻河西之地的桥头堡,祁连山以南也只有水渠弯有三千吐蕃军,也只有一条路从水渠弯通向番禾县,因此赵子良也不担心有其他吐蕃军攻击,只要在前方广布侦骑探哨,不放过任何一处适合埋伏之地的侦查,就不会有被伏击的危险。

    大斗军出征将士一路上吃了不少苦,特别是那些不会骑马的步兵,也有不少人是第一次骑马,可想而知有多难,好在有骑兵在前面牵引,只要克服自身不适的问题就好。

    大军终于在第三天下午赶到了梁子墩山下,大斗军将士们个个都累得不轻。

    节度使王倕派了判官王维负责接待和安置各军事宜,王判官就是大诗人王维,赵子良已经与王维有过数面之缘,两人也算是旧识了,这次见面彼此都很热情。

    赵子良跳下马拱手道:“王大人风采依旧啊!”

    王维拱手谦虚道:“哪里哪里,将军倒是愈发英姿勃发了!大斗军急行军三日,只怕是人困马乏了,本官受节度使王大人所托再此迎候各军,大斗军的营地已经安排好了,将军还是先带兵扎营,让将士们吃顿饱饭,好好休息一番,恢复一些战力为上!”

    赵子良道:“王大人所言甚是,还请大人指点一番,我军营地在何处?”

    王维当即招来一名小官,让其带着赵子良去找属于大斗军的营地。
………………………………

第344章 叫阵

    八月二十二日,新泉军和赤水军五千人马留守大营、看守粮草军械,河西节度使王倕率麾下两万五千将士抵达水渠弯城下。

    看着日渐升高的太阳,高大健硕的肃州刺史、玉门军使曹裕向王倕拱手道:“大帅,攻城吧,早日攻下水渠弯,好让将士们早些回去!”

    王倕竖起手掌道:“不急,兵法有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先挫一挫敌军锐气,哪位将军与本帅前去叫阵?”

    曹裕一听,当即拱手道:“大帅,末将请命前去叫阵挑战!”

    众官员将校听了都忍不住翻了翻白眼,心里嘀咕着,作为一州刺史、一军大将,怎么能轻易上阵挑战?除非手下全是窝囊废!你这想讨好王倕也做得太过了吧?万一马前失蹄被人斩了,岂不是冤枉得很?

    王倕也觉得不妥,摆手了摆手:“大将岂能轻动?叫阵不是大将该做的事情!”

    曹裕也不气馁,连忙道:“大帅,末将手下有一员骁将陆文彬,可去叫阵!”

    王倕点点头:“既然如此,那就命陆文彬前去叫阵!”

    “诺!”曹裕大喜,当即回首大叫:“陆文彬何在?”

    一员二十多岁的年轻将领大声应答:“末将在!”

    “令你前去叫阵!”

    “遵命!”

    陆文彬提着长枪策马冲出军阵,很快奔行到水渠城北门下一箭之地勒马停下扯开嗓子大叫:“城上的贼将听着,某是陆文彬大爷!有种别据城而守,下来与你爷爷大战三百回合,这才算是真汉子!”

    城楼上的吐蕃大将、原吐谷浑王子悉弄参听了陆文彬在城下叫骂,气得胸前起伏不定,脸色涨得通红,不过悉弄参虽然气愤陆文彬在骂他,但也知道陆文彬是想激他出城对战,他强忍着心中怒气不出声,任由陆文彬在城下不停地叫骂。

    “悉弄参,你还是吐谷浑王子呢,我呸,你这无胆鼠辈,难道只知道躲在城墙上马?吐谷浑有你这样的王子简直是耻辱,你们吐谷浑当年降了我大唐,数千帐内迁归附,却又复叛,反复无常的小人!你们背叛了我大唐,难保他日又不会背叛吐蕃人,吐蕃人肯定早就对你们防备甚深,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把你们当替死鬼了,你们这些蠢猪、蠢猪·····哈哈哈······”。

    悉弄参气得七窍生烟,握着刀柄的手指咯咯作响,脖子和额头上的青筋凸显、暴起,却还是强忍着没有任何动作。

    悉弄参忍得住,他手下的兵将们却忍不住了,一个个气得大叫不止,许多人用兵器在城墙上敲着,有两个千夫长实在忍不住,对他道:“王子,城下这唐将太可恨了,让属下等出城去斩了他!”

    悉弄参冷冷道:“不准,没有本王子的允许,谁都不许出城迎敌!”

    两个千夫长还带努力劝说,“王子······”。

    悉弄参大怒:“怎么,想造反吗?本王子说不准就不准!”

    两个千夫长黯然退下,心气儿顿时下降了一大截,其他兵将见状,顿时一个个耷拉着脑袋,士气瞬间大跌。

    陆文彬一直骂着,见悉弄参并不出城迎战,却也不气馁,继续骂着,而且骂人的话越来越恶毒和恶心,最后甚至到了丑陋的地步。

    “悉弄参,你这个杂种,某听说你父王当年年事已高,那方面不行了,你母亲寂寞难耐,就与手下侍卫长暗通曲款,你是你母亲和侍卫长生的,不知是也不是?”

    如果说其他骂人的话,戏弄参还可以承受得了,但这种话一骂出来,悉弄参当即就炸刺,暴跳如雷:“放屁,你这该死的唐将,再敢胡言乱语,本王子一定把你大卸八块,剁成肉泥!”

    陆文彬见悉弄参被激怒,心中大喜,当即再添一把火:“哇哈哈哈,悉弄参,你还敢说不是?你与你父王半点不像,不仅长相不像,就连性情也不像,吾听闻你父王年轻时英勇果敢,而你却胆小如鼠,畏首畏尾,你还敢说你是你父王的儿子?”

    “混账、混账、该死的陆文彬,本王子要宰了你,你等着,有种别跑!”悉弄参怒气冲冲的大叫着,转身下令:“库巴,点起一千儿郎随本王子出城斩了那唐将!”

    千夫长库巴大喜,当即道:“是,四王子!”

    随着城门大开,悉弄参领着一千兵马冲出城门,很快在城下立下阵脚,悉弄参把兵马交给千夫长库巴统带,自己提着一杆大刀拍马冲向陆文彬,大叫:“陆文彬,速来受死!”

    悉弄参已经恨极了陆文彬,他从来没有被人这么骂过,还骂得这么狠,谁受得了?他没有当场把肺给气炸了都是好的,如果不斩了陆文彬,如何出得了心中

    这口恶气?

    陆文彬见悉弄参拍马提刀冲过来,心中大喜,大叫着策马迎了上去,一边策马飞驰,还一边大叫:“果然是头脑愚笨的蛮人,被某三言两语就给气昏了头脑,正好,待本将军砍了你的头颅换功劳!”

    两人冲到一起,兵器相交,发出乒乒乓乓的响声,转眼之间就交手了十来招,各自使出浑身解数,悉弄参看上去身体瘦弱,骨架不大,但是一身力气却大得出奇,他这也是从娘胎里带来的神力,如果不是亲自与他交手,根本看不出此人有如此神力。

    此时陆文彬开始渐渐落入下风,他本不是力大之辈,招式上也不比悉弄参灵活多少,因此很快被压制。

    又斗了十来个回合,陆文彬终于支撑不住,一时不察,躲避不及被悉弄参砍成了两段。

    陆文彬被斩,悉弄参获胜,城楼上吐蕃兵士们发出一阵欢呼,反观唐军这边,一片唉声叹气,有人还在军阵中小声说:“看着这陆将军长得一脸的猛将模样,原来是中看不中用啊,才打了二十多招就被斩了,哎······”

    却说悉弄参斩了陆文彬,憋在心里的一口恶气出了,十分畅快,忍不住一声长啸,心中又有些得意,长啸过后,对着唐军军阵大叫:“还有谁来送死?”

    听了悉弄参的挑衅,王倕的脸色很有些不好看,扭头叫道:“谁去斩了悉弄参,官升一级,赏钱两千贯、布百匹!”

    沙州刺史李宏定抱拳道:“大帅,末将手下有猛将蔡剑可斩悉弄参!”

    王倕点点头,摆摆手:“让蔡剑出阵斩了悉弄参!”

    一脸络腮胡的蔡剑提着大刀拍马冲出军阵,大叫大吼:“豆卢军副使蔡剑来也,悉弄参受死!”

    悉弄参看着冲上来的蔡剑,冷笑一声,当即策马飞奔迎上,待两人相距不过十余米时,悉弄参突然从马背上跃起,手中大刀突然向马背上的蔡剑劈下,蔡剑大惊,立即架起刀杆格挡,却没想到悉弄参突然腰腹一收,双脚踢中蔡剑胸膛。

    悉弄参好大力气,蔡剑被踢中后当即吐出一口鲜血,整个人也飞离马背,兵器掉落在地,此时悉弄参却在他的上方,手中大刀再次劈向他,人还没有落地就被劈成了两半。

    却见悉弄参手中大刀又在地上一撑,双脚落地后瞬间发力,在刀杆的支撑下身体跳起刚好落在他的马背上,从杀人到落地,到再次上马,只不过一眨眼的工夫,可见此人的骑术何等了得。

    城墙上吐蕃士兵们看见悉弄参再次斩杀了一员唐将,顿时再次爆发出欢呼声,整个城头喜气洋洋,旌旗摇动、锣鼓喧天。

    唐军军阵这边一片死气沉沉,连续折损了两员大将,将士们倍感颜面尽失,士气大跌。

    此时太阳高照,气温升高,唐军军中中将士们一个个被晒得汗流浃背,又加上士气大跌,情形很不好。

    赵子良见状,拍马上前向王倕拱手道:“大帅,如今我军士气大跌,再加上此时太阳高照,天气炎热,将士们体力损失严重,战力大减,如果悉弄参此时挥军进攻,我军定然讨不到好处,不如先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