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朝着帝国前进-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嘿嘿,这不是有感而发么…我怎么可能让宝贵弃武从商!”柯老实连忙澄清道。
“宝贵,别听你叔瞎说…快吃菜,菜都凉了!”柯王氏一脸慈爱的帮左宝贵夹菜。
“谢谢婶儿!”左宝贵笑呵呵的端起碗接过,十分享受此刻的温馨。
“哦,对了,宝贵,小文,我听说军队给你们所有当兵的发田了,这是真的吗?”众人安静的吃了一会儿饭,柯老实突然问道,其实这件事他早就想问了,只是刚才聊做生意的事聊的太过投入,一时给忘了。
听到柯老实问到田地的事,柯王氏顿时不淡定了,连饭都不吃了,放下碗筷,就这样直勾勾的盯着两人,双眼中充满了期待和渴望。
左宝贵和柯文相互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无奈。
教导说的果然没错,华夏百姓自古以来对土地的渴望和依恋已经根深蒂固,不管过了多少年,迁移到了多远的地方,过上了怎样的新生活,这一观念在短时间内都难以改变。
左宝贵心里想到。
他以前因为不理解为什么幕府一直不给百姓发田,甚至都不允许百姓私自开荒,只允许政府组织行动,以大农场模式统一经营,就此事他还特地问过他们团的教导,结果他的教导告诉他,如果给百姓发田,那么现在的工厂将会停掉七成,许多公共设施也不可能建的这么快,因为都只能在农闲的时候找人干,且因为专业人士不足而导致效率低下,综其原因:老百姓们都跑去种地去了,他们的心思都将只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除了多贡献一些粮食,对华夏的发展很难起到推动作用,然后他偶说出了以上的话。
现在左宝贵看到柯老实和柯王氏的表情,他懂了。
现在虽然粮食紧张,甚至进入管制时期,但这是暂时的,而且华夏也没有因为粮食问题而饿殍遍野,相反,技术的革新开始弥补田亩数量的不足,增多的工作岗位也让更多的人有了收入来源,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大多数人都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百姓们不至于完全靠天吃饭,甚至一遇天灾**就沦落为无业游民,毕竟田地有时尽,但人的**无穷,土地养活了亿兆人民,但同样制约了亿兆人民。
柯文心里想的跟左宝贵差不多,六年多的军队熏陶,让他的思想渐渐改变,他开始有些不明白,明明现在的生活过得比以前种地的时候要好得多,甚至如果厂子办的成功的话,他们家更能跻身富人阶层,还种哪门子地?就算有一百亩地,也不见得过得比现在好。
但不解归不解,父母的期盼他也不能无视,于是想了想道:“确实要分地,不过我也不清楚我能分多少…”
“你怎么能不知道呢?你们长官难道没说?小文,这你要搞清楚啊,别被人给克扣了!”柯王氏急了,有些口不择言。
“娘,说什么呢!这种话也是随便能说的?还有你把华夏军当什么了,谁敢贪污有功之人的赏,更何况一点地而已,还不值得!”柯文不高兴的说道,作为六年老兵,他不允许别人玷污在他心目中这一神圣的职业,哪怕是他亲妈也不行。
“咳咳…”左宝贵干咳一声,将众人的目光吸引过来后,道:“婶儿,你就放心吧,还是我们的没人敢糊弄!现在还不知道是因为功劳还没有核算完毕,还得等一段时间…但是,除了军功分田外,每个军人按照军衔都有自己的基本田,比如三等兵十亩,二等兵十二亩,一等兵十五亩,下士二十亩,中士三十亩,以此类推,到最高的少将华夏目前除了李康外的最高授出军衔大概有八千亩的基本田…”
“八…八千亩?”柯老实和柯王氏惊呼出声,就连一直看着左宝贵吃饭的柯英儿也是张大了小嘴。
“别这么一惊一乍的好吗?八千亩而已,古书上不是经常说良田千顷吗?就算一顷按最小的15亩换算,那也有一万五千亩,一个小小的士绅坐拥万亩良田,咱们华夏的将军有个八千亩怎么啦?”柯文不以为然的说道,“何况这些地也不是白送,是需要买的,只不过价格是市值的一半而已。”
“呵呵,小文说的对啊,明末时期,万历皇帝最宠爱的三儿子福王朱常洵就藩洛阳的时候,河南一省一半的田产都是他的,甚至不够,还要从邻省划拨一部分,那才叫夸张呢!”左宝贵无所谓的说道。
不过显然左宝贵举的例子离他们太远了,还没有柯文说的一万五千亩来的震撼。
“那你们能分到多少…那个基本田?”柯王氏依旧念念不忘的问道。
“少尉一百亩,中尉两百亩,不过我是特战队少尉,又是元帅府亲军龙骧卫的编制,所以在同级基础上又加了两成,有一百二十亩。”说到最后,柯文一脸得意的朝左宝贵挑了挑眉,炫耀之情溢于言表。
左宝贵懒得理他,径直对准备算账的柯王氏道:“婶儿,这些地是要付一半钱的,现在幕府不让百姓买地,所以目前也没个准价,不过我估摸着一亩地怎么也要在五十元至五百元之间吧…”
“这么贵!”柯王氏差点吓呆了!
“所以喽,基本田只是说你有那个资格买,并不代表就一定买得起!”柯文猛的夹了一块红烧肉塞进嘴里,一边咀嚼一边说道,“要我说啊,大部分人都不会买!”
“那不等于是在画大饼吗?”柯王氏顿时蔫了吧唧的说道。
“也不算啊,可以分期贷款啊!”柯文说道,“而且田地在那儿,又不会长腿跑,什么时候有钱了再买就是了!”
“军功田也要买吗?也不知道小武能分到多少?”柯老实问道。
“军功田怎么可能还要买?那是兄弟们拿命换来的,谁敢要钱?”柯文梗着脖子说道。
“确实,军功田是赏赐的,不仅不要钱,而且还不用纳税。”左宝贵跟着说道,“小武的话,他现在还是个上士,能分到四十亩的基本田。”
“那这样咱家一共就有一百六十亩基本田,实际上只要花八十亩的费用就够了,也就是四千元到四万元之间…嘶…”柯老实算完后,感觉一阵阵牙疼,就算是四千块,他也买不起啊。
除非…
”要不,孩子他爹,你明天跟盛家、朱家说说,那个厂子咱不办了,贷款的钱拿来买地正好。”果然不出柯文和左宝贵所料,柯王氏在办厂和买地之间,毫不犹豫的做出了选择,她要买地。
柯老实一时陷入天人交战,难以做出选择,而柯文和左宝贵则暗暗叹气,要被教导员说中了。
虽然在心里,柯文对于办厂或者买地都没有意见,怎样都行,但柯王氏的选择太过果断,几乎是毫不犹豫,这让他不得不联想到教导员曾经说过的话,潜意识里对母亲柯王氏对土地的眷念感到不满。
“爹,我觉得办厂挺好,一辈子在地里刨食没出息…而且咱家就您二老,也照顾不来那么多地,您二老年纪也大了,还是做些轻松的活吧,娘现在在家里操持家务挺好,我们仨也不用你们操心,没必要再为自己添加负担…”
好吧,其实柯文撒谎了,田地又不是非要自己亲自耕种,完全可以继续挂靠在军队之下,只要交一定的租子就行了,即省心又省力。
柯老实诧异的望了柯文一眼,不明白刚刚还对自己办厂到处挑刺的儿子为什么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弯,转而支持他办厂。
不明白归不明白,但柯老实还是很高兴的,虽然植根于内心深处对土地的向往让他有些举棋不定,但办厂他也是思虑良久才想好的,好不容易聊发一次少年狂,他不想半途而废。
“小孩子懂什么?”柯王氏立即炸毛了,她现在就像一个护崽的老母鸡,谁敢动她的地,她就跟谁拼命,“孩子他爹,那个厂子是什么东西,谁也没个保障,土地才是传家的根本,有了这一百六十亩地,咱们柯家几代人的饭碗就抱住了,那个厂子能吗?”
左宝贵在这一刻也才深切体会到传统惯性的强大,他可看出来了,柯王氏现在还在好言相劝,但从其坚定的目光中,左宝贵可以断定,如果柯老实不同意她的决定,这个平时表现懦弱的农村妇女绝对会掀桌子撒泼,非把柯老实的厂子搞黄了不可。
一个不讲理的人已经说不通了!
当真可怕!
左宝贵有些同情的望向柯老实,不知道他该如何选择。
柯老实还能怎么选择?
当柯王氏直接撂下筷子,留下一句“以后别再跟我说话后”,事情就定了。
买地!
柯老实都怂了,柯文自然不敢蹦跶。
第二天下午,送走满脸笑容的盛季和朱大礼后,柯老实握着左宝贵的手,道:“这次多亏了宝贵了,不然咱这张老脸都不知道该往哪搁了,以后也无颜再见这帮老兄弟了。”
没错,柯老实的钱用去买地了,办厂子自然就无疾而终了,但左宝贵有钱啊,在老丈人尴尬的时候,果断的做了一次接盘侠,出手顶替柯家,做了厂子的最大股东。
“我也是看这厂子有前景,不然我也不会冒然拿钱打水漂啊…”左宝贵笑道,“现在您感谢我,希望日后您可不要埋怨我摘了您的桃子!”
“这怎么可能?是是非非我还是分得清楚的…赚钱的生意让给你,也比给别人强…哎,都怪那眼皮子浅的败家娘们,头发长见识短,地地地,一双眼睛尽盯着地了,哎…”柯老实愤愤不平的说道。
现在看得清楚,但日后就不一定了…如果厂子一直小打小闹还好,如果做大了…能分得清楚是非,但却可以装瞎啊…世上有多少利益纠纷是因为弄不清是非的了…哎,顺其自然吧,希望不会走到哪一步!
左宝贵望着眼前这个名份上的长辈实际上的老哥们,一时间感慨良多。
不过,左宝贵也留了一点余地,他匀出了一点股份,让柯文自己拿钱入股,成为了小股东,这样也不会未来柯家彻底因嫉生恨。
“走吧,咱也回去,你娘估计也等急了,生怕我后悔呢!”柯老实唏嘘的说道。
………………………………
第336章 赤龙光的感慨
,最快更新朝着帝国前进最新章节!
左宝贵和柯文两人的假期只有两天,所以左宝贵能够与柯英儿相处的时间只有一天半,而且这还是柯英儿请了一天假才挤出来的,当然是其中他们独处的时间还没两个小时,第三天一早,在柯英儿恋恋不舍的目光下,左宝贵和柯文登上了驶往舞阴镇的公共马车。
马车晃晃悠悠的行驶在颠簸的黄土路上,铃铛“叮叮当当”的清脆悦耳,车上的乘客随着车身一晃一晃的,个别乘客更是以早就准备好了纸袋子,以备不时之需。
“这条路太破了!”柯文皱着眉头,不爽的道,他感觉自己刚吃的早饭都快颠出来了,简直比平时特训还要折磨人。
“行了,有路就不错了,想我们当初挺近的时候,这里可还全是草木荆棘,那才叫难走…”左宝贵虽然坐的也有些难受,但还是说了句公道话,“这条路必须尽快投入使用,而黄土路是最合适的,等一切稳定下来后,上面会考虑到这边的。”
“哎,短短四十里,瞧这速度,怕不是要走上两个时辰。”柯文苦着脸道,“要是能在这里修一条马拉轨道就好了,这样来回一趟就方便多了…”说着,柯文露出一脸神往的表情,道:“听说当年大秦帝国的时候,始皇帝陛下就下令修过木质轨道…啧啧,遥想先民当年风采,真是让我辈心驰神往…修长城、修直道、修灵渠、修阿房宫,三十万长城军团北拒匈奴,五十万南下军团南征百越…”
“所以,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国二世而亡!”冷不丁的,左宝贵幽幽说道。
柯文:“……”差点被憋了个半死。
不仅是柯文,就连坐在两人旁边,被柯文的话点燃起心中热血的几名年轻乘客也都呛的直翻白眼。
左宝贵不理他们,继续说道:“大隋炀帝广,北服突厥,西灭吐谷浑,复西域四郡,南破林邑国,东击琉球国,执其君长而环,三征高句丽,以讨不臣,修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然,称霸世界的大隋帝国一朝崩塌,炀帝广更是落得个罄竹难书的罪名,遗臭万年…”
“我还是想说修一条马拉轨道,没必要说这么大道理吧?”柯文缩了缩脖子,瘪了瘪嘴,无语道,“就算不能修轨道,那修水泥路也行啊,反正也能缩短一半的时间。”
左宝贵偏头看了他一眼,情绪莫名的有些低落道:“我不是在说你,我只是一时有些感慨,说给自己听的…”
柯文:“……”
哥啊,你知不知道你这样动不动就引申到关乎国家兴亡的高度,我很心慌的啊!
“不说这个了,你刚刚提的马拉轨道到是个不错的建议!”忽然,左宝贵重新挂上笑容,道。
柯文闻言双眼一亮,道:“宝贵哥,你也觉得应该在这里修一条马拉轨道?”
“想什么呢?美的你!”左宝贵撇了撇嘴,“区区四十里路,修什么马拉轨道?我说的是别的地方!”
“别的地方关我们屁事!”柯文明显一下子就失去了兴趣,无精打采的道,“我们是军人,只管执行命令,只管打仗,基建那是内阁老爷们该管的,这就叫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你这是什么话?作为华夏子民,就是一乡野匹夫,也该时刻为华夏的发展操心,有好的点子就该向上面建言,何况我辈光荣的华夏军人!”左宝贵立刻板着脸,义正严辞的批评道。
柯文连忙表情一肃,原本松垮垮的身子立即绷紧端正,道:“宝贵哥,你说得对,我受教了!”
“嗯!”左宝贵满意的点了点头。
“但我们的建议,那些老爷们也不一定会看!”接着,柯文双手一摊,无奈道。
“采不采纳,看不看是他们的事,做不做却是我们的态度!”左宝贵一本正经的说道,“现在最适合修建轨道的一共有两条,一条从长平镇经新安镇最后至齐桓镇,另一条从昌国镇至新安镇。”
“长平镇,昌国镇?”柯文在脑中思索了一阵,终于想起这俩镇到底在哪了,一脸惊诧的道:“宝贵哥,想不到你不我狠多了啊,我就敢想四十里,而你这加起来得有五六百里了吧?刚刚还在那感慨大工程对国家的危害,还举了俩鼎鼎大名的发面例子,接着你就放个大炸弹,合着怎么说你都有理了!”
“你就说吧,这两条路有没有修的必要!”左宝贵不搭腔他的话,反而将了一军。
“…有用是有用…”柯文哼哼哧哧了半天,还是承认道,“长平镇不仅是地处南疆,且频临金河与金山,离最近的冠军镇都还有近百里远,确实需要一条能快速运送物资和军力的道路,昌国镇目前暂为华夏西大门,重要性不言而喻,运输线同样重要无比…”
“你也这么认为就成…”左宝贵赞赏的点了点头。
“……”柯文不服的道:“技术,技术呢?现在也没听说内阁有这方面的想法,说明技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只见左宝贵连眉头都没皱一下,双手一摊,十分光棍的说道:“我这负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文官和大匠们的事!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就是这个道理。”
“……”柯文再次望向左宝贵时,顿时觉得高山仰止起来,不由得竖起大拇指,羡慕道:“宝贵哥,如今方才知道,为什么你比我入伍晚,却升得比我快的原因了。就凭你这份无耻,想不升官都难啊!”
左宝贵:“……”
其他乘客:“……”
时间就在两人的聊天打屁中,悄然流逝,转眼间,马车已驶进了舞阴这座新生的城镇。
……
大河上,一艘客货两用船缓缓停靠在晋文镇的码头上,放下了一批将要运往昌国镇的物资,而客人却大多没有下船,他们都是去往苏武镇的。
晋文镇位于人形河和大河交叉口处,目前陆上交通还处于原始阶段,行走不便,所以,去往昌国镇的物资和人员,大多走水路,从晋文镇中转因为人形河跑不了太大的货船,只能在晋文镇这里转小船而这,也为一直默默无闻的晋文镇添加了一丝发展的催化剂,而且可以预见,只要前往昌国镇的陆路一日不通,晋文镇就会一直收益下去。
因而,如果此时晋文镇镇长程路原伏羲县民政局长知道左宝贵的两条轨道计划的话,保不准连掐死他的心都有了。
卸载货物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一些不需要下船的乘客也都走出船舱,到甲板上呼吸新鲜空气。
白岐山和赤龙光并排斜靠在船舷上,望着眼前忙忙碌碌的人群,心思各有不同。
“白兄,我记得,这晋文镇建立还没有一年吧?”沉默了半晌,赤龙光才收回目光,望着白岐山的侧面,出声问道。
“嗯?”白岐山好奇的转头看向他,想了想道:“这晋文镇和南方的韩非镇一样,是双头鹰计划实施以来,最先成立的城镇,至今差不多有十个月了…”忽然,他笑了一下,道:“怎么了?觉得不可思议…还是其他的什么?”
“确实不可思议…”赤龙光丝毫不掩饰内心的震惊,道,“想要在短短一年内,在一片蛮荒区域,从无到有建立这样一座规模的城镇,河东诸国除了山间国外,每一国都能做到,甚至规模更大,人口更多…”
“哦,既然如此,那你为什么还觉得不可思议?”白岐山不明所以的问道。
“因为…”赤龙光苦笑了一下,道:“因为两者完全没有可比性…华夏目前才多少人?报纸上公布的数字是二十五万,河东诸国又有多少人?别的不说,就说我赤龙家所在的斑国吧,虽然不算什么大国,但人口也有三百万,是华夏的十数倍,土地资源开发程度也不是目前的华夏可比的,能动用的人力物力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如果换作斑国来做,付出的代价同样是华夏的数倍,可我敢保证,最后得到的结果还没有华夏好,顶多是一个虚有其表的空架子,样子光鲜…”
“你就那么不看好你的母国?”白岐山忍不住问道。
“不是不看好,而是事实…”赤龙光忧郁的道,“我总觉得,相比于华夏,河东诸国好像缺少了什么东西…”
“什么东西?”
“…不知道!”赤龙光摇了摇头,“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如果排除一切外在因素,斑国和华夏正面交锋,我反而一点都不看好看起来占据绝对优势的斑国…”
“呵呵…相信我…”白岐山自信一笑,“那绝不是错觉!”
“是吗?”赤龙光笑道,“你还真自信,不对,应该说所有华夏人都自信,连我…也比以前更自信了,这还真是一个神奇的国度!”
“好了,不说这些事了,都离我们很远…之前忘了问了,你这次去苏武县干嘛?”白岐山背靠着船舷,轻松的问道。
“自然比不上白老板你这个大忙人…”赤龙光神态恢复了轻松,道,“家里有人来了,约我去苏武见上一面!”
“这种事你就这样告诉我了,不怕我去打小报告?”白岐山开玩笑的道。
赤龙光翻了个白眼,道:“切,你以为锦衣卫会不知道?”
“说的也是,是我枉做小人了!”白岐山挠了挠下巴,一脸懊恼的样子。
“我说,以后要装的时候,麻烦请装的像些!”赤龙光嘲笑道。
“知道了,啰嗦!”
“那你呢,什么事还要你这个大老板亲自出马?”赤龙光好奇道。
“就是想出来散散心而已,正好商会需要派人到苏武县一趟,所以我就来了!”白岐山无所谓的道“话说,你也是新大明德的股东,能不能关心一下商会里的事…”
“切,我看你纯粹是为了逃课吧?”赤龙光戏虐的目光看的白岐山有些尴尬,后者恼羞成怒的道:“要你管!”
……
苏武县,新港码头。
“啊,到了!几天船坐的,骨头都快散架了!”脚踏实地的那一刻,白岐山顿时满血复活,“赤龙兄,咱们好像不同路,就在此分别了!”
“嗯?有一段还是共同的,不需要搭我的便车?”赤龙光狐疑的望向白岐山,有便宜不占,这不像白岐山的风格啊。
“嘿嘿,嘿嘿,在港口区,商会办事处已经添置了一辆马车,专门负责接待和迎送…”白岐山贱贱的说道。
赤龙光:“……”
赤龙家的马车此时正停靠在港口的停车处,上面赤龙家的标志非常显眼,赤龙光一眼就发现了它。
在车夫的帮忙下,赤龙光轻松的钻进车内,车中已经有人在等着他了。
“左门先生,何事如此着急,连等我回府的时间都等不了,还要您亲自来接我?”一进入马车,赤龙光就发现了坐在对面正一脸微笑的左门恪,吃惊不小。
“不用紧张,并没有发生什么危急的事。”一看赤龙光的表情再配上他的问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