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朝着帝国前进-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敬祖宗,随意剃发,场面差点失控。
这种凡人不得一见的千古奇观,几乎将所有人的注意力牢牢的吸引住,连李康都不例外,这种父子跨越时空长河在异世重逢的概率实在是小的无限接近于零,这得是多么逆天的运气才能发生啊?简直天方夜谭!
但借此机会,李康顺势勒令所有清朝移民剃发,他早就看猪尾巴不爽了。其实他更想让所有人剃发主要为了卫生但知道肯定通不过,所以做罢。
“父子重逢”事件由此成为镇上最热门的话题,成为大家闲暇之余的谈资,甚至热度一直持续到现在。
这不,一帮损友们又拿这事来开玩笑。
………………………………
第43章 隐患
“嘿,今天运气不错,晚饭可以多点鱼腥味儿!”一边使劲向上收拢着渔网,渔民张虎一边笑呵呵的说着。
“是啊,加上这最后一起,今天的收获快赶上往日一天半的收成了。”吴英咂咂嘴,伸手接过孙子递过来的渔筒,“这要是搁在大明,一家人足以好好庆祝一次。”
“要是在老家,多几次这样的丰收,我都能置好几亩地,可是能传给子孙的立家之本!哎,可惜”渔民文吉利一脸憧憬,突然注意到一旁张虎在不断的对他使眼色,像是想起了什么,尴尬的瞅了吴英一眼,呐呐不言。
吴家是疍户,属贱籍,连上岸的资格都没有,别说是买地了,只能终生漂泊于船上,这同样也造就了他们凶狠不怕死的个性。所以要是因为买地的话题触痛了吴氏祖孙的神经,那不免会引起一桩不必要的麻烦。
好在吴英的胸襟还算豁达,脸上没有显示出不悦,恰在这时,一直默默掌帆的水手之一钱三江面无表情的插嘴道:“收成再好也不是我们的,连个工钱都没有。”
“就是就是!有了钱说不定就能买地了,瞧瞧这儿的土地,一眼望去全是肥土,而且地多人少,现在不让买,以后人多了估计又买不起了。”吴凡赶紧附和,一者为了缓解文吉利引发的尴尬气氛,再者这确实是他的心里话。
吴英和吴雄闻言明显都露出向往之色,眼神炙热的都能烤熟红薯,中国人对能够拥有自己的土地这一目标,是坚定不移的渴望,而对吴家人来说,作为法定贱民,这一渴望,或者说是奢望更是强烈如火。
不过吴英眼中的炙热很快熄灭,转而化为生气,一巴掌拍在吴凡头上,骂道:“你个忘恩负义的兔崽子,这才过几天好日子,就不知道东西南北了?是谁供你吃、供你穿、供你住,是谁让你上岸,又是谁免费给你治病?打点鱼就想要工钱?先弄条自己的渔船再说吧!”
他这一通指桑骂槐,让“桑”和“槐”同时涨红了脸,而其他人中也有少许露出羞愧之色。
“我知道主公对我等恩同再造可可是旁的好说,就是一直九个大老爷们挤一块不是个办法,俺们以后还得娶媳妇儿呢!”水手之一的张大海小声争辩道。
“你那是以后的事,我都和我家婆姨分居一个月了,你们说这叫什么事儿,有婆姨还不如没婆姨呢,好歹没个念想。”一说媳妇的事,钱三江就感到憋闷,“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想法,哪个有媳妇儿的没想法?”
“我们也不奢望朝廷能给我们分一套那种大房子,我们可以自己动手的。”见钱三江将话题说开,又有人加入进来,发泄着心中的不满。
“哎,现在想自己动手做都不行,没钱买不了地,也买不到木材。”
“就是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朝廷卖不卖还另说呢!”
“你们还来劲儿了是吧?我是大老粗,没念过书,不懂得大道理,但我知道如果大家都跟你们一样只想着自己,那你们吃饭得向主公和狩猎队交钱,看病要向张神医交钱,住房要向王大人王大富他们交钱,而我们打渔挣的钱刨去租船的,够吗?”其中一艘渔船的船长另一艘渔船的船长就是吴英,因为他辈分最高,再加上有两个孙子力挺。沈明合看不过眼了,厉声喝道。
见到场面渐渐变僵,吴英有些搞不清楚情况为什么变成这样,但他还是隐隐感觉不好,立刻出声转移话题:“天色不早了,领队大人说不定已经等的不耐烦了,我们还是赶快去交汇处与大人会合吧,看到我们的收获,我想大人一定会很高兴。”
所谓的交汇处指的就是小河汇入大河的地方,而新安镇的渔船一共有四艘,每艘有船员五人,船长一人,由领队负责整个打渔事务,领队名为开风,水师出身。
“对对对,别让领队大人等急了,赶紧走。”有点眼力劲的也是觉得气氛有些沉重,忙帮着转移话题。
“哈哈哈,吴船长说的对,我都等不及想知道领队大人会怎么奖励我们!”文吉利“爽朗”的大笑两声,利索的开始收拾起来。
与领队会合后,四艘满载渔货的帆船汇聚,在此地,他们将换乘双人小船,因为小河狭窄,大船开不进去。
渔货转移完毕,十二艘小舟陆续驶入小河,逆流而上,终于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新安镇。
穿越后第五十八天,天气阴。
天气凉爽,正是大兴土木的好时候。
李康带人来到新安镇旁边的石山,开始挑选石料。
虽然同意用水泥建城,但李康肯定不会全用水泥,而且水泥还不是主料,水泥只作为粘合剂和表面涂层。
因为现在镇上烧不了砖,所以城墙主料只好奢侈一回,用石料喽。
好在有李康这个挂逼在,开采石料、切割石料都谈不上“滥用民力”。
而且,李康虽然向现实妥协,放弃了“城墙无用论”,但并不表示他就要修建那种又高又宽又长,顶部甚至能并行马车的“五级景区”说不定以后阔了会修一座,用来收门票。,他只要建一道三米高的石墙将镇子围起来,就像是某些王侯府上的院墙,能在初期起到保护作用和定海神针的作用就行了。
归根结底,李康心底还是对城墙不太感冒。
对这个结果,其他人虽然不满意,但也能勉强接受,好不容易让李康放弃修路计划,太过苛求,只能适得其反。
城墙问题上,李康确实不太爽,但也让他认识到新安镇存在的安全隐患。
一方面勒令冯文瀚向西北仔细侦查,以防被打个突然袭击一方面,李康忍痛将唯一的一把火枪李二蛋的那把扔给张力等人拆卸研究,并且一口气召唤了两位火器专家毕懋康和戴梓遗憾的是,两人都没有解锁火枪最后,李康特意给杨平威、平真琦、张机等人下达了一项特殊使命:寻找硫磺。
只要能早日进入排队枪毙时代,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至于那些先天高手,李康可没有那个自信能肉身挡子弹,正面撞上,一通排枪下去,任你速度比过四个博尔特,也得gg!
………………………………
第44章 初雪
穿越后第九十九天,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眼睛只是简单的一闭一睁,早上推开房门,放眼望去,银色江山一笼统!
终于下雪啦!
纷纷扬扬的细雪下了一整夜,直到临近正午,老天爷才不情不愿的收了神通,将太阳公公重新放了出来。
随着初雪降临,气温也随之而降,镇民们不自觉的捂紧衣襟,披上皮袄。
好在保暖措施准备的充分,冬天的先头部队并没有使镇民们感到怎样,除了衣服加厚了些,该干嘛还干嘛!
而不知愁滋味的少年儿童们更是拍手欢笑,喜迎大雪时代的来临。南方出身的小孩对雪充分好奇与惊艳北方出身的小孩,则磨刀霍霍,期待着能在一场旷世雪仗中纵横驰骋,纷纷唾沫横飞的向身边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同伴讲述着打雪仗、堆雪人是如何如何的好玩,尤其着重介绍了一下自己是如何的“能征善战”、“心灵手巧”。
一时间孩童的欢笑响彻整个新安镇。
“雪终于还是下啦,呵呵,今岁的第一场雪!”
杨平威的家中,一群人围着炭炉,烤肉品茗。
看着窗外无力的阳光就着黑白相间的世界,李康感慨万分:“冬天到了!”
几个月来,李康及所有人所做的一切大多都在为迎接冬天做准备,如今冬天如约而至,说真的,李康还是蛮紧张的,这是对他以及新安镇的重大考验,挺过去了,海阔天空挺不过去,伤筋动骨,甚至一蹶不振。
“主公不必心忧,万事已备,我等耐心等候便是。”杨平威笑着端起茶壶给李康满上,然后看了看窗外,笑着道:“看这架势,是无法形成积雪,太阳再升高一些,雪也该化了。那帮熊小子的宏愿恐怕胎死腹中喽!”
“抚德杨平威字言之过早,这可仅仅是第一天,未来如何,谁也说不定。”李康同样笑道,虽然说是情况不明,但明显脸上担心的情绪削弱了许多,“要是让帮小子听到,还不得烦死你!”
“呵呵呵”杨平威苦笑着摸了摸下巴,“这也不是我说了算。”
“虽然只是初雪,但也能推断出一二。”这时,毕懋康插嘴道,神态轻松愉快,“观这初雪规模和烈度,远不及北方冬天那样来的大而猛烈,且本地气候类似淮泗,冬季的严寒想必也更加雷同于淮泗冬季,再不济,也比幽冀、燕代、辽东暖和,以我们的准备,渡过绰绰有余。”
毕懋康1571年1644年,字孟侯,号东郊,歙县上路人,中国明朝官员、武器专家。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后累迁广西道监察御史、右佥都御史、陕西巡按、山东巡盐御史。后遭宦官魏忠贤排挤、御史王际逵弹劾,遂被削籍。崇祯初年,起用为南京通政使,升兵部右侍郎,旋自免归。辞别时,崇祯帝命制武刚车、神飞炮等。械成后,编辑军器图说以进崇祯帝,该书更首次提到了燧发枪。
“孟侯倒是比我们还信心十足,这难道就是所谓的旁观者清?”李康哈哈笑道,经毕懋康这么一说,精神也完全放松下来。
“主公如此说属下,真是羞煞我也,难道我不是新安镇的镇民?怎能说是旁观者?”毕懋康故作不悦,胡子一翘一翘的。
李康闻言一愣,想不到这个古板小老头也会开玩笑,连忙说道:“是极,是极!凡我新安镇民,无分先后,皆为当局者!是我失言,我以茶代酒自罚一杯。”
说完,李康仰颔举杯,将茶水一饮而尽,豪迈爽气,喝完还不顾形的用袖子擦了擦嘴,将牛嚼牡丹、粗鄙无文演绎的淋漓尽致。
“瑞雪兆丰年!这么说还是个好兆头呢!”初步去除了隐忧,再看窗外雪景时,李康又是另一番感受。
顿了顿,李康收敛笑容,一本正经的说道:“不管灾也好,福也罢!咱们都不能疏忽大意,确定是灾,咱也别泄气,要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只要没灾那都是福气!总之,别台阶都爬了九十九层了,却在第一百层打个哆嗦!”
“诺!”
“孟侯、文开戴梓字,铁料还是不行吗?”说完雪,李康既而将话题转向自己最关心的火枪上。
有着毕懋康和戴梓两大制造专家坐阵,再加上还有一把实物可供参考,原始火绳枪的原理及结构很快就被弄的一清二楚,甚至硫磺都被商队打听到了出处,可还没等李康露出微笑,就被残忍的告知镇上的铁料只适合打锄头,做枪管那是一点就炸,做出来也没人敢用。况且,铁匠们的手艺也不达标。
所以李康现在很关心这事,这几十天,毕、戴二人和铁匠们都在实验提炼精铁,初期的简陋小高炉已不再适用,李康直接兑换了一座系统出品的炼铁高炉,然后又照葫芦画瓢,山寨了一批,而燃料也从木头换成了煤。
“正要跟主公说,铁料问题已经被攻克,经过几十天的努力,铁匠们也初步掌握了火枪的制造方法。现在就是铁匠们手艺还很生疏,恐怕效率不会高到哪去,而且成品质量难以保证!”毕懋康斟酌一番说道。
“好好好!”李康大喜道,“所谓熟能生巧,不怕他们做不好,就怕他们不会做,多试几次,效率自然就上去了。火枪的生产不能耽误,要尽快开始!不过你们也要记住,我可以接受一定限度的浪费,但绝不接受劣质品,每杆火枪都要刻上打造者的姓名,谁出问题我就找谁麻烦,所以让铁匠们不要急,要细心打磨。当然,谁绩效最高,我必不吝赏赐。”
“诺!”
“抚德,听到没有,你们外务司又要加担子了,要开始加大对硫磺的收集,对了,硝石也不要放过。”李康又特意对杨平威嘱咐道,他现在有些急不可耐了。
“诺!”杨平威苦笑不已,他都不记得这是李康第几次给自己加担子了,但这又体现了李康对自己的信任所以哎,痛并快乐着!
“大富,城墙差不多快完工了吧?”李康突然转头朝王大富问道。
王大富愣了愣,城墙的修建李康从头到尾都有参加,进度如何,他比谁都清楚,如果没有他,进度不可能这么快。所以这不就是明知故问嘛!
心里嘀咕两句,王大富还是老实回答道:“还剩最后三十米,最迟明天全部峻工。”
………………………………
第45章 感受到了背叛
王大富的回答令李康很满意,他优雅的切下一块烤肉,慢条斯理的咀嚼,嘴中含糊不清的夸赞道:“味道不错,文瀚的手艺是越发精湛了!”
“城墙一旦竣工,人力资源就会得以释放,一些准备要做的、还没有做的,都可以着手开工。呵呵,那么路是不是该修啦?”李康美美的咽下嚼的稀烂的肉末,笑眯眯的望着众人道。作为一个轻度强迫症患者,修路计划一拖再拖,简直让人抓狂啊有木有!这已经成为他的一块心病,一日不除就浑身不得劲!
又来了!这位是有多爱修路啊!
众人狂翻白眼,心中吐槽道。
“那个主公!路确实可以修,有水泥在,修起来也方便。但是,加上即将完工的城墙,百姓们已经连续劳作了近九十天,听说有不少人在抱怨,如果一刻不停的继续推出修路工程,我怕会引起大范围的不满。况且,现下已步入冬季,正是一年之中休养生息的时刻。是不是”
没办法,修桥铺路的事都归建设司管,所以,哪怕知道会触李康霉头,王大富也只好硬着头皮试探道。
“抱怨?他们有什么资格抱怨?吃得好、穿的好,还敢抱怨?得寸进尺的东西!不满意的话就应该统统赶出去自食其力!哼哼,这样或许他们就可以永远不用干活了!”听完王大富的说辞,讲话不经大脑的高初猛的拍桌子大声叫嚣道,言语中满是讥讽和不满。
“你闭嘴!”李康没好气的瞪了高初一眼,继而将目光转向王大富。
“休养生息?你说我们现在的条件有资格休养生息吗?”李康皱着眉头,冷笑道。
“可是,可是民力确实已经超支了”王大富小声道。
李康闻言一顿,想了想,觉得自己确实有些急了,有渐渐向嬴政、杨广靠拢的趋势,这个苗头很危险!
想到这里,李康舒缓了下语气,道:“你说的没错,这样吧!明日城墙竣工之时,咱们搞个庆祝仪式,活动不凡热闹些,让大家都随性表演,唱歌跳舞,摔跤讲段子,好好发泄发泄!到时候,我和你们都要亲自去捧捧场。”
伸手打断想要说什么的王大富,李康接着说道:“庆典过后,除了那些必不可少的岗位,全体放假一星期也就是七天,七天后,修路工程必须启动!”
达到目标的王大富自然没什么好说的,笑呵呵的点了点头,同意了李康的说法。
“主公,有件事属下不知当讲不当讲”就当李康以为自己的修路计划终于可以实施的时候,一旁的赵嗣业突然插嘴说道,像是想起了什么,一脸纠结。
心里没来由的咯噔一下,难道真是好事多磨?又有拦路虎出现?
刚刚升起的好心情还没保持一分钟,就又起波折,李康不爽的说道:“说吧,设么事?别磨磨蹭蹭的!”
“诺!”赵嗣业道,“依属下之见,百姓们之间的怨气应该不是因为连续不断的劳作,或者说,主要不是。”
“哦?何以见得?”发现不是关于修路计划,李康顿时放下心来,神态恢复轻松,笑着问道。
“因为属下曾经不经意间听到学生们说起过,因为家家都是分居两室,父母相隔,不能过正常的家庭生活,家里时有抱怨之声。”赵嗣业有些不好意思,觉得作为师长,偷听学生讲话非常不道德。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李康急切地问道,他从中嗅到了隐患,不知怎的,脑海中不自觉的想到了太平天国。
而一旁的听客中,不少人的眉头也都皱了起来。
“额”一看众人反应,赵嗣业也能意识到这是不凝神回忆道,“有三十多天了吧?”
“是还是不是,说个准话!吧什么吧!”李康不高兴的道,对赵嗣业的迟钝反应很是不满。
“三十天前,绝对是!”赵嗣业慌忙补救道,在心里悄悄的擦了把汗。
“有三十天?”李康心情很糟,也就是说房子分下去后还没过三十天,一部分人就从最初的欢呼雀跃转为腹有牢骚,这还是按照赵嗣业听到消息的时间来算的,说明这个心态转换的时间比三十天更短。
李康感受到深深的背叛,更是为这些人的贪婪感到气愤不已。
老子辛辛苦苦的帮你们盖房子容易吗我!
还没住几天暖房,居然就开始嫌弃了!以前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时候,也没见他们穷讲究!
要不是作为统治者,李康需要保持冷静,他都恨不得采纳高初的建议,将那帮唧唧歪歪的忘恩负义之徒全部踢出去!
不想住就别住!
是的,此刻在李康心中,那些发过抱怨的人都是忘恩负义,就连被洪大教主忽悠的男女分营的太平军也没有这么快就开始“叛变”,所以李康觉得自己很受伤!
其实李康也知道拆散家庭的状况不会持久他也没打算持久只是他认为百姓淳朴,知道感恩,短时间内不会因这点不完美而产生不满,等条件允许,更多的房屋被构建完毕,这点瑕疵自然迎刃而解。
只是没想到淳朴的老百姓居然腐化堕落的如此之快!
看着李康一副强忍着要发火的样子,众人不管清楚不清楚为什么,纷纷收起笑容,正襟危坐。
“主公,这事毕竟有违人伦百姓们有些怨言,也是可以理解的”杨平威斟酌再三,还是出声为一些人辩解道,他真怕李康一时冲动,做出某些不好的事。
“是啊,所谓饱暖思庶民不识大道,只知小利,只顾小家,不顾大局,难免理解不了主公难处。”毕懋康接着说道,“再说,他们只是稍有抱怨,并无怪罪主公及我等之意。”
“怪罪?”平真琦怪声道,“谁怪罪谁?”
“哼!还不如按我说的,不满意就别住,让他们自己去想办法!”高初趁机再次兜售自己的想法,嗓门比谁都大。
宇文恺嫌弃的瞥了瞥高初,沉声道:“高队副说的倒轻松,把人都赶走了,路你来修吗?况且,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你让其他百姓怎么想?主公英明神武,仁慈爱民,必不会如此行事!”
“照宇文先生这么说,我们就应该什么都不做?”看到高初被噎的脸色张红,平真琦毫不客气的帮他顶了回去,“或者说,他们有什么要求,我们都要满足?那置主公于何地?置我等于何地?”
“你这是牵强附会,简直强词夺理!”宇文恺黑着脸,望向平真琦的目光很是不善,他感觉对面的前狩猎队队正、现第一屯屯长兼第一队队正三队为一屯,现下共有三屯加一近卫队有着一只不似武夫的利嘴,在武将集团中是少有的文武皆备之才。
“你们才叫姑息纵容,助长不正之风!”
总之,文武之间毫无征兆的对喷起来。
吵着吵着,眼看也吵不出个结果,而且众人也吵累了,于是纷纷闭上嘴巴,不约而同的将目光集中到李康身上,期待李康的答复。
………………………………
第46章 钱
说实话,李康也很头疼,他没有处理这方面问题的经验,虽然脑海中有些想法,但不知道对不对,因而举棋不定。
现在大家都在看着他,他必须说点什么,所以,李康索性一改臭臭的表情,反而露出笑容,说道:“既然他们想要自己的家,那我们也不好去做这个恶人,阻止他们,毕竟人民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嘛!呵呵…但…我们也不是保姆,总不能由我们全权包办吧?所以,追求幸福可以,但必须要他们自己动手,或者…他们花钱请人动手!有获得就得有付出,这很公平!”
“花钱?”众人面面相觑,哪来的钱?难道…
“主公是想抛弃吃大锅饭,要发工钱?”杨平威眼睛一亮,欣喜道,他早就想建议李康放弃现在的按需分配模式,转而投入按劳分配的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