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朝着帝国前进-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必先生小时候一定很聪明”。

    故事很短,韩愈写的很简略,这也符合古人的习惯,能省就省,俗称“春秋笔法”,生怕浪费了笔墨似的。但是这个故事是用白话文写的,仅有的两句原文对话还用括号做了翻译,也真难为他了,要知道书写习惯是很难改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韩愈是将李康的话听了进去的,并未阳奉阴违。

    李康接着往下看,第二个故事是“栾布哭尸”,一看见这个名字,李康不由得皱了皱眉头,这让一直观察李康表情的韩愈不由得紧张起来,虽然这本书他并不是太重视,但也是他的心血,若是被驳回了,面子上也不好看。

    汉初,高祖诛梁王彭越,枭首雒阳,下诏:有敢收尸者,辄捕之。栾布从齐国至雒阳,跪于彭越头下大哭祭祀,后收埋彭越。高祖感其忠义,拜为都尉。后历事六朝。

    “祭酒,这个栾布哭尸是否不太妥当,这毕竟是要作为学生的课外读物。”李康抬头问道。

    韩愈松了口气,道:“君上,华夏的未来必然充满腥风血雨,战争是永恒不变的话题,作为未来的接班人,保护太甚非是幸事!”

    那也不能给小孩子看一些死啊、看透啊、尸体啊之类的东西啊!知不知道什么叫心理健康?李康撇了撇嘴,道:“话虽如此,但还是稍欠妥当嗯,这个故事调到后面几册,不要放在第一册!”

    “诺!”韩愈也不坚持,这种小事李康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李康这才满意的笑了笑,又接着埋首看起来。

    薄薄的第一册足足有四十多个故事,既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两小儿辩日”也有许多很生僻的故事,这些大部分李康都没听过,着实让他看的过瘾。

    比如这篇“在德不在险”:魏武侯沿西河而下,感慨说:“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吴起却回道:“在德不在险。”

    魏武侯,姬姓,魏氏,名击,战国时期魏国国君,梁惠王之父。

    约莫二十分钟后,李康终于放下手中的书,道:“不错,韩卿用心了!”

    “为君上办事,臣下定然尽心,不敢稍加懈怠。”韩愈连忙起身道。

    “嗯,但我要提一些建议,希望你能听听。”

    “诺!”

    “故事嘛,都很好,都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有部分故事所表达的意思层次太高,比如在德不在险,小孩子不一定懂这些大道理,而且也不喜欢看这种高大上的故事,他们更乐意看孔融机对、两小儿辩日这样的小故事,而且这些小故事所表达的寓意更能让他们明白,起到的作用也更大,你可以多找一些这方面的故事嘛比如伤仲永啦,元方答客啦,王冕放牛啦,凿壁偷光啦这些故事都很不错嘛!”李康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故事名,接着道:“那些层次高的,跟栾布哭尸一样,可以调到后面几册,等孩子长大了,就看得懂了!”

    “诺!”韩愈心悦诚服的答道,“君上思虑周到,臣下不及万一也!”

    “行啦!你什么时候也喜欢拍马屁了!”李康笑骂道,虽然被韩学霸拍马屁很爽就是了!

    “臣下绝对发自肺腑!”韩愈板着脸说道,“如果君上做的不对,臣下也会当面指出。

    “额”李康摸了摸下巴,有些无语的望着韩愈,暗道这人真是没趣。

    “君上,臣下听说君上巡视期间,月夫人和新雨夫人公然抛头露面,嬉笑街头,更是在齐桓镇引众女效仿不知可以此事?”哪知,韩愈突然转移话题道。

    你还真要当面指责我?李康脸色顿时黑了,都知道了,还问什么可有此事,纯粹恶心我呢?

    不过韩愈一点也没有察言观色的意思,自顾自说道:“君上历年来鼓励女子走出闺房,戳破男女隔阂,想要恢复上古时期的男女携游的景况,对此,臣下虽不敢苟同,但也知道君上的良苦用心,毕竟现下劳动力匮乏,如果一半的女子缩在家中确实浪费但凡事过犹不及,现下已经有女子敢于打破世俗枷锁,再加上出身先秦时代的女子带头,开放之风隐隐吹起,新安镇每晚街头都有女子出现,甚至有父母主动带女儿出来散歩,这不是很好吗?任其发展必能达到君上的目的,君上又何必急于一时,不惜放纵两位夫人令万众侧目呢?毕竟不管男女大防是否还存在,仲春之会是否盛行,诗经中的故事是否转为现实,但令君子喜爱的永远是窈窕淑女,大家闺秀、小家碧玉,端庄、矜持、自重自爱都是必须的,女子可以受到尊重,可以不男女授受不亲,但绝不能肆无忌惮君上,万民之表也,一言一行都受万民瞩目,应当深以为戒,切不可向万民投放错误的信号!”

    听着听着,李康的脸色慢慢恢复正常,随即对韩愈有些佩服起来,可不是嘛,这个度一旦没掌控好,结果确实不是李康愿意看到的。
………………………………

第194章 老无赖

    韩愈拿着寓言退下后,李康陷入沉思,韩愈说得对,李康抬高女性地位只是为了扩充劳动力,可不想重蹈旧世界覆辙。

    以后却是要注意一个度!李康想到。

    一时无事,李康决定先召唤一波平民。

    哪知,一直还算顺利的召唤,这次却出了点小意外,不是系统出了意外,而是被召唤的平民自身原因,倒是让李康头疼了一会儿。

    内务部民政司主事马周唐朝宰相急急忙忙的求见李康。

    “什么?”李康以为自己听错了,又将马周的话重复了一遍,“你说有一家子新移民死活吵着要回去?”

    “确实如此主要是他们家的老爷子,不愿意离开家乡,说是人离乡贱,他一把年纪了死也要死在家乡。”马周板着脸说道。

    李康脸色很不好看,这么多年来,像这样明目张胆的在大庭广众之下闹的,还是第一次,这要是不处理好,大家都有样学样,华夏还要不要发展啦?

    “走,去看看!”李康站起身,带头向元帅府外走去。

    新移民的召唤落脚地以前是在政事堂一楼大厅,后来被李康移到元帅府门口的门前广场,但群臣都认为离元帅府太近,不利于李康的安全,虽然李康并不这样认为,但秉持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原则,李康就将新移民的落脚地安置在县警察局旁边的空地上,正好离民政司下辖的县民政局也不远。

    此时,现场已经被警察封锁,封锁线外面则围满了吃瓜群众,果然不管什么时候,人类对于看热闹都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

    人群一见李康来了,纷纷躬身行礼,然后迅速向两边退开,十分自觉的让出了一条过道。

    等李康见到肇事者后,鼻子都差点气歪了。

    原来,每次随机召唤而来的新移民大多都是流民、贱户或者无立锥之地的社会最底层,常年处于饥饿状态,身体素质自然好不到哪儿去,表现在外在就是蓬头垢面,骨瘦如柴,浑身没有二两肉,好似风一吹就能吹倒。

    所以,为了避免人一过来就饿死了这种尴尬事件的出现,也为了体现华夏大家庭对于新成员的人文关怀,作为新移民落脚地的空地上设有粥棚,以备在新移民到来后能第一时间送温暖。

    现在李康看到的场面就是,两口大锅蒸气腾腾,其间米香四溢,锅前一群几十个难民目光贪婪的望着大锅,狂咽口水,在警察的呵斥下心不甘情不愿的排队领粥,而在队伍中,最为醒目的就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一边时不时的瞥一眼大锅吞口唾沫,一边呼天抢地,闹着要回去,而且还随着人群前进,不忘移动脚步跟上队伍,生怕后面的人插队。

    而且,从他手上拿着的饭碗可以看出,这家伙已经吃过一碗或更多了!

    李康的到来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包括这些新移民,从周围人对李康的态度就可以猜出李康是个大人物,这下所有的新移民全部露出畏惧的神色,噤若寒蝉,一些人甚至“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向李康磕头。

    唯有那个老头,在见到李康过来后,叫得更大声了!

    这是一个无赖!一个老无赖!

    李康瞬间做出了判定。

    如果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既然要回去,就没那个脸皮再吃人家的东西,顶多站在一旁,可怜巴巴的过眼瘾,等别人主动施舍的时候,再“不好意思”的却之不恭,才是正常表现。

    以前又不是没有出现过舍不得家乡的人,大多都知道分寸,或者认清现实,少部分执拗的也顶多一个人生闷气,没什么主动性,但一段时间后,适应了,发现华夏的日子比家乡好得多,能吃饱穿暖,也就熄了回家的心思。

    而不像现在这个家伙,嗓门喊得比谁都大,明显想把事情闹大,好让他人投鼠忌器,不敢硬来,但该得的好处却死乞白捏的不放手。

    “哼,用对付乡下土财主的手段来对付我们?”李康嗤笑道。

    “乡下小民,一辈子没有出过十里地,自然见识有限”马周应道。

    本来李康还以为是一个想要落叶归根的老顽固,没想到是个有点小聪明的无赖,这下他反而轻松许多,对付无赖可比对付老实人方便多了。

    看来是华夏对待新移民的态度太和善了,让他起了勒索之心。

    “你不是说闹事的是一家人吗?现在看起来怎么就这一个老家伙?”李康好奇的问道。

    马周也不知道情况,他连忙抓过旁边的一个警察询问了一番,然后对李康道:“从开始施粥后,他的家人就没闹了!”

    “哦?”李康眉头一挑,道:“那这老头怎么还这么蹦哒?他的家人没有劝他?”

    “好像没劝动,反而被臭骂了一顿!”马周道。

    “嗯”李康点了点头,然后厌恶的看了还在大喊大叫的老头一眼,根本连上去询问的兴趣都没有,径自转身离开。

    走了两步,李康停下来说道:“来时每人一两黄金,鉴于非本人自愿,可以不予追究,但回时费用翻十倍,每人十两黄金,再加上刚刚的粥,可以自身等十分之一重量的肉抵偿既然那位老者如此思乡,想必也不会吝啬十两黄金二两肉。”

    说完,李康冲马周使了个眼色,让他酌情办理,然后头也不回的就走了。

    而那个老头已经傻了,脸色煞白,他哪来的十两黄金,有十两黄金也就不会混的这么惨了,而二两肉?他现在浑身上下也就二两肉了,这要是割下去,哪还有命在?

    看热闹的观众和维持秩序的警察则都憋着笑,他们都听出来了,李康这是吓唬他呢!当然,如果他还不知趣,那就不仅仅是玩笑了!

    李康走后,马周故意大声冲带队的警察组长道:“乔组长,还等什么呢?还不快快送这位老人家上路!”

    马周也是坏,特意在上路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再配上乔组长那一脸狞笑,老无赖瞬间吓尿,哭爹喊娘的赖在地上不愿起来,搞得准备伸手去拉的老头晚辈僵在原地,莫名尴尬。

    一场闹剧最终不了了之,成为人们饭前饭后的笑点,两三天后,迅速被其他的消息取代,被人们淡忘,没有激起一丝浪花。

    华夏五年六月二日,儿童节的第二天,李康再次带着一帮人马浩浩荡荡的开始南下,只是这次他没有带任何女人。

    中午,李康迪达仲弦路的最北端仲尼镇,一座以至圣先师孔子命名的城镇,但整个小镇的氛围与完全搭不上边,镇长张力,以前的将作司主事。
………………………………

第195章 终南观

    仲尼镇,位于仲弦路北段,开始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作为挺进大西南的桥头堡,但随着仲弦路的贯通,新安县与伏羲县连成一片,仲尼镇就失去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没有什么支柱产业,渐渐的沦落为驿站性质,为来往两县的官差、商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在华夏诸镇中声名不显。

    如今,仲尼镇仅剩的业务,也面临着沿着仲弦路建立的孟德县三镇的挑战,因而日益颓废,萎靡不振。

    所以,李康的到来,让镇长张力看到了一丝希望,这个时候再不抓住机会要政策、要钱、要工厂,仲尼镇就真的泯然众镇了,真到了那一步,可以预见的是他这个镇长怕是要坐一辈子了。

    别以为当一辈子镇长就很爽,可以做土皇帝,可以无法无天,可以欺男霸女,那是边缘镇镇长才有的待遇。

    仲尼镇是附郭镇,而且还是最惨的附郭都城,在都城一块砖头拍死十个人,九个是官儿,还有一个是官二代,一个小镇长夹紧尾巴做人还来不及呢,还想欺男霸女?

    有句官场谚语怎么说的来着?叫“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都城。”

    张力就属于恶贯满盈这一级别的,现在华夏草创,官员还少,他这个镇长做的还算滋润,他可不想一直原地踏步,更不想以后等盘子大了再尝尝恶贯满盈的滋味。

    于是,李康刚歇了下脚,就听见张力在那巴拉巴拉的开始诉苦,没完没了,这让李康不由得一阵恍惚,曾几何时,张力还是个木讷铁匠,怯怯懦懦,在自己面前半天闷不出一个屁,身影几乎被同时期同样出身的王大富全部遮住,毫无存在感,本以为这一辈子也没什么前途,没想到几年镇长做下来

    想到这儿,李康又想到了三宝镇的曾五亩,这家伙的起点比张力更低。

    当真是环境改变人!

    伸手制止住张力,不让其继续唠叨,李康道:“你们真的情况我都知道,不仅是你们仲尼镇,北边的武安镇,情况比你们还糟,镇民都快全跑光了。”

    李康说的是事实,武安镇离新安镇和神农镇都不远,大多数在本地找不到合适工作的镇民都跑去这两镇的大小工厂去了。

    没办法,华夏目前还不允许土地私有,田地施行的是集中形大农场模式,找不到工作,想种地都难。当然,以华夏现在对劳动力的渴求度,找工作还是很轻松的,不存在失业率问题。

    听了李康这么说,张力的心情稍微好受了一些,毕竟还有一个垫底的难友为他分担压力,但也就仅此而已了,他需要的不是安慰,而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是啊,君上,再这样下去,仲尼镇也快要步武安镇后尘了!”张力苦着脸说道。

    “行了,别在那假嚎了!真要到了那一步,帮你挪个坑就是!”李康不耐烦地说道。

    “啊?”张力大惊,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这不是他要的答案啊!

    “君上这”

    李康自然不会看着仲尼镇败落下去,正好新安镇作为首都,随着城市的扩张,许多工厂作坊都要向外转移,以前转移一部分到仲尼镇、武安镇却是可以的。

    “第二水泥厂将会迁往仲尼镇第一水泥厂在齐桓镇你选个开阔点的地方,将水泥厂的厂房先建起来,等这次巡视结束,我会跟傅光喜现任第二水泥厂厂长说的。”李康淡淡的说道。

    张力听后激动地只打摆子,连忙一通马屁送上。

    一座水泥厂能提供多少就业岗位啊!这些总该要吃要喝要休息吧,又能拉动多少周边产业啊!最重要的是,这该能收多少税啊!

    别笑张力的胃口浅,对于只有千把人的仲尼镇来说,一座水泥厂完全可以养活一镇子的人。

    不行,等不及君上回来了,我要亲自去找老傅说说。张力和傅光喜是老交情,两人从一开始就是搭档。

    于是,李康前脚离开仲尼镇,张力后脚也跟着离开了,不过他是往相反的新安镇方向而去的。

    沿路的子桓镇、孟德镇、子建镇都没有什么好看的,每个镇只停留一天巡视了一下学校和医馆,六月七日,李康到达弦高镇。

    弦高镇对于李康来说不算陌生,他已经来过许多次了,而且多次在这儿停留。

    此时,弦高镇的前任镇长铁铉,现已升为伏羲县县令,现任镇长是原来的伊尹镇镇长董宣。

    弦高镇乃至整个伏羲县的支柱产业就是淘金,但除了淘金之外,弦高镇作为伏羲县最北边的一座镇,也是伏羲县除治所伏羲镇外第二大镇,自然还有其他产业。

    中草药培植基地就在弦高镇,因此伏羲县县立二院就设在弦高镇。这一点,伏羲县甚至走在了新安县前头,迄今为止,整个新安县也只有一座大医院新安医院,院长张仲景,而伏羲县却有两座,这也是华夏目前仅有的三座大医院。

    二院的院长是药王孙思邈,不过也因为他的另一重身份道士,弦高镇还拥有华夏唯一的一座宗教性质的建筑终南观,专门供于孙思邈和他的徒弟刘神威修行,而孙思邈平时大多数时间都待在终南观中,只有二院的医生遇到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之时,才会请他出山。

    所以在去二院之前,李康先去了趟终南观。

    当初终南观的建立一下子为缺少精神寄托的广大善男信女找到了可以倾诉之所,再加上孙思邈强大的人格吸引力,一时间各地道教徒、佛教徒和非信徒纷涌而至,络绎不绝,狠狠的为弦高镇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让时任镇长的铁铉眉开眼笑,虽然这厮本身是个绿教徒来着,这也充分体现了国人的宗教观念,有神拜神,根本不挑。

    在孙思邈的注视下,李康庄重的献上三柱香,然后跪在三清神像前的蒲团上闭目祷告。

    这家伙在穿越前是个地地道道的无神论者,但遇到穿越这种事,再坚固的观念也会瞬间崩塌,好在国人对于信仰比较随意,灵活变通,所以李康对于成为道教信徒没有一丝心里障碍。

    三清祖师在上,弟子李康叩首!也不知道是不是三位老人家将弟子带到这里,但不管怎样,三位为我华夏正统神仙,希望能多多保佑弟子,保护华夏,让我华夏扬威异域,让我子民繁衍生息

    李康默念了一大堆,然后没有丝毫不情愿的对着三清磕了三个头,这才起身冲着孙思邈笑道:“打扰孙先生清修,罪过罪过!”
………………………………

第196章 王氏木工

    敬完香后,李康没有着急离开终南观,而是就地歇在终南观,与孙思邈谈玄论道,感悟人生哲理,当然,玄啊道的,都是孙思邈在说,李康只负责听,对于道家经典,他只记得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么一句,更不要说对道教有什么高深的理解了。

    不过,孙思邈确实不愧为被称之为神仙的人,同样是心灵鸡汤,但从他嘴里说出来,李康却能安静的听下去,更是受益匪浅,以致当晚两人秉烛夜谈,直到深夜方歇。

    让一个老人家陪着自己熬夜,搞得李康都有些不好意思。

    倒是孙思邈,熬了一碗,第二天一早依旧神采奕奕,红光满面,总之从他脸上丝毫看不出老人的疲态,让人不服都不行。

    在观内用完斋饭,李康就在孙思邈的陪同下,巡视了弦高镇最富盛名的中草药培养基地,以及孙思邈本人负责的县立二院。

    最后,李康将伏羲县近来屯于弦高镇的黄金一并收取,便不再弦高镇多留,启程

    南下。

    自从李康决定自己不再亲自跑伏羲县回收黄金,而是每隔三月派人去伏羲县押解黄金回新安后,伏羲县方面就十分贴心的将各镇所淘之金全部集于最北面的弦高镇,以方便钦差,省的他们还要“挨家挨户”的上门。

    所以,在弦高镇收完黄金后,其实李康这次出巡的原始目的已经完成了,接下的行程都可以算作顺带。

    南下的路线是提前定好的,走的是金河西岸的弦高镇孟尝镇伏羲镇路线,孟尝镇位于弦高镇以南四十里处,李康傍晚从弦高镇出发,堪堪在太阳落山前抵达孟尝镇,这让李康不由的感叹:没有娘们拖累,速度就是快!

    李康打算在孟尝镇只待上半天意思一下就走,实在是孟尝镇没有什么地方值得李康驻足重点巡视。

    孟尝镇目前正处于和仲尼镇、武安镇一样的尴尬时期,除了淘金,嗯,还有河对岸的一个小农庄,啥产业没有,又离县治伏羲镇太近,没有位置优势,属于可撤销可不撤销的境地,早晚也是被伏羲镇吞并的命运。

    孟尝镇又不是仲尼镇,为它摆脱困境的任务由伏羲县令承担,李康可不好越俎代庖,至于伏羲县令有没有扶一把孟尝镇的想法,这就不关李康的事了。就算最后孟尝镇真的被撤销编制,于华夏而言,也没有丝毫利益受损。

    与孟尝镇镇民打了个招呼,李康就在孟尝镇镇长陈睿幽怨的目光中,扬长而去。

    如今的伏羲镇早就不局限在早期抵御外敌修建的南北镇墙所夹的狭长一隅了,三年来,外敌尽去,华夏军士气正盛,又加上人口的不断增长,共同促使伏羲镇镇区一再向外扩展。

    西面,方寸山形成天然屏障,同样也是天然阻碍,扩展有限,只是简单的修了一条山路直通山顶,而在半山腰和山顶处,凉亭、哨楼隐匿其间

    东面,金河已不再是分界线,一座石拱桥连接两岸,河对岸原本的伏羲农庄面积不断扩大,各式各样的建筑夹杂其中,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