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朝着帝国前进-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平易近人的态度,如春风拂面,让人止不住的感觉受宠若惊。

    “钱会长是吧,这次贵会慷慨解囊,为华夏的开拓事业尽了很大的心,这很好,值得宣传,我们都记着呢”李康使劲握着钱三江的手,如此说道。

    “应该做的,应该做的”钱三江连忙谦逊的摆着手,说道。

    “这是你家小子?”李康将目光转移到钱三江身边的钱小乙身上,笑呵呵的摸着他的脑袋。

    “正是小犬钱小乙。”见到李康主动将话题扯到自己的儿子身上,钱三江脸上笑成一朵金菊,忙不迭的推出钱小乙,介绍道,“大小的甲乙丙丁的乙,小乙,钱小乙。呵呵”

    “名字倒挺好记得听说去年这小子以全校第四,单科数学第一的成绩考入了神农中学?了不起啊,很期待三年后高考的表现!”前面是对钱三江说的,后面一句李康则是冲钱小乙说的。

    钱三江大喜,虽然李康只是随口说说,但有这一句话就够了,最起码儿子在他心中留下了一定的印象,正准备趁热打铁,再扯几句,加深加深印象,结果

    “咕咕咕”

    钱小乙尴尬的摸着肚子,小脸涨得通红,钱三江笑容僵在了脸上,有一种拿刀子砍人的冲动,可惜他没有功夫去拿刀了,钱小乙这一开头,好似吹响了冲锋号,而且第一个响应的就是离得最近的钱三江,一时间食堂内咕咕咕咕响个不停。

    李康愣了一下,也是尴尬万分,干咳一声,打散食堂内诡异的气氛,然后冲着谈纲道:“催一催,让食堂的师傅们先弄一些简单的点心送上来,让大家垫垫肚子。”

    “诺!”谈纲应了一声,转头朝身边的人吩咐下去。

    经这一插曲的打岔,李康跟钱氏父子之间的友好交谈自然进行不下去了,只得草草的结束对话,然后就走向下一位非体制内人士,与其热切的攀谈起来,如此,等正式开吃的时候,现场的各界人士几乎全部照顾到了,每个人都小有收获,最次也在李康面前刷了回脸,留下了名字,可谓雨露均沾,皆大欢喜。

    除了乐极生悲的钱三江!

    来这里的人,谁的目的不是想在李康心里留下印象?不求有多深,只要关键的时候,能对他们的名字有淡淡的熟悉感就行。

    现在他们父子俩给李康留下的印象深是深了,但这个深印象,钱三江打心里不想要,因为这个深印象,他之前所做的努力全部报销了也说不定,这种当众差点让领导下不来台的偶然,必然不会让领导感到开心。

    钱三江欲哭无泪!

    让领导不开心,领导分分钟让你更不开心!

    其实钱三江想多了,李康还没小气到跟一个小孩子斤斤计较,再说,这是生理反应,不受大脑控制,人家又不是故意的。

    本来探索开辟连接河东地区的海上丝路,是没有这么快提上日程的,但正因为计划提前,准备的仓促,船队才需要私人帮忙拼凑。

    之所以计划提前,原因有多个方面。

    第一,河东的战局并没有朝着李康期盼的方向发展,甚至不好不坏的结果都没得到,林国阵营被压的喘不过气,没有起到牵制中山国的作用,中山国一方已经按耐不住内心对赎罪荒野的贪念。

    第二,就跟以前李康想的一样,没有资源、没有贸易的殖民地那就是赔钱货,南下派半年时间的努力,也就勉勉强强建起了韩非镇,这还是因为韩非镇有一个天然军港,这才堵住了西进派的嘴,再去开拓南角和虬髯岛,简直得不偿失,有那闲工夫,还不如就近开拓陆地,所以,为了盘活南方沿海经济,海上丝路的开通是非常有必要且十分迫切的。

    第三,华夏缺粮食,河东南部沿海诸国,比如林国却不缺粮食。

    第四,海上丝路的开通,不仅可以盘活南方殖民地,还能促进整个华夏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第五,华夏与河东的海上距离,如果中间没有大陆或半大陆阻隔的话,李康估计也就辽东与新加坡的距离,万把里路,不算远水,而且不用横穿大洋,一路靠近海岸线,安全性高,有一定的可行性。

    先来说说河东战局

    开战五个多月以来,本以为势均力敌的两大阵营,拉出来溜一圈后,骡子和马立马就区别开来了,林国阵营表现的差的简直令人发指,别说李康没想到,估计林国国王以及旗下各国国王都没想到,当然,那个刚坐上王位还没两天就被赶下台甚至连命都没保住的倒霉蛋朱忻洲更是万万没想到。

    是的,作为河东战事导火索的明国大王子朱忻河和四王子朱忻洲王位继承的争夺其实早已尘埃落定了。

    一开始四王子依靠强大的母族,占据先机,强势登位,将老**得远遁他国,可谓得意一时,哪知道世事多变,风水轮流转,当真要战场上见真章的时候,朱忻洲小朋友所依赖的靠山烂的让他始料未及,一路让敌人长驱直入,一个月不到,首都就被别人包围了,这根本就不是打仗,完全就是一次急行军,简直惊掉了一地下巴,可怜朱忻洲国王连跑路的时间都没有,就被瓮中捉鳖了。

    然后昔日的丧家之犬朱忻河就跟着占领军荣归故里,事别一个月后,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王冠。

    本来战争打到这儿,明国的王位已经确定,整个明国也已被中山国阵营的军队控制,按理说可以结束了,接下来就是双方回到谈判桌上,扯皮撕逼,战败者割让战胜者一些好处也就完了,毕竟林国一方虽然表现的稀烂无比,但并不表示人家的军队就真的稀烂,身处乱世,都是打老了仗的,能存活下来的,都是精兵,并不好欺负。
………………………………

第280章 伸过来的爪子

    林国一方虽然表现的稀烂无比,但并不表示人家的军队就真的稀烂,身处乱世,都是打老了仗的,能存活下来的,都是精兵,并不好欺负。

    就好比战国时期的山东六国,自秦国商鞅变法以后,面对虎狼强秦的时候,表现的也很稀烂,到了战国后期,除了赵国还能偶尔与之刚正面,其他的真的只能用一溃千里、望风而逃来形容了,但他们真的渣吗?

    不仅不渣,反而个个都是精锐,赵国以一国之力,强压整个草原最没有存在感的燕国,在辽东拓土两千里,分分钟教辽东诸部落做人南方楚国,在北面受挫后,转头向西、南、东三个方向扩张,巴蜀、吴越、黔中逐一被吞并连最弱的韩国都有一个劲韩的外号,弓弩天下第一,拉到后世,特别是唐朝以后,不考虑兵器的代差的情况下,可以说吊打那些承平已久的大一统王朝的军队绰绰有余。

    类比一下就可以知道河东诸国的战斗力都不可小瞧。

    但关键是,双方都不愿意停战,林国阵营不甘心失败,中山国阵营也不愿意就此止步,好死不死的,朱忻河不知道是不是太膨胀了,居然迫不及待的就把朱忻洲母子给咔嚓了,这一下子,战争继续下去的理由就有了。

    朱忻洲可是林国国王的亲外孙,他妈是林国国王的亲闺女。

    打着为女儿和外孙报仇的旗号,战争继续,但仇恨的力量光环好像并没有作用到自己人身上,重整旗鼓的林国阵营虽然比一开始的望风披靡要好得多,不过依旧摆脱不了节节后退的事实,四大强国的地位摇摇欲坠,声威更是被对手踩进泥里了,弱林之名传至四方。

    听说林王这段时间天天在家里摔东西然并卵!

    该败的还是得败!

    但这种结果不是华夏这边乐意见到的,对于华夏来说,最好的结果自然是两败俱伤,如果再将隔岸观火的另外两家也拖进水那就更好了,最不济也得是林国获胜才符合华夏的利益。

    可惜,现实永远不由人的意志所左右,最坏的结果出现了,在还没有彻底取得战争胜利的情况下,骄傲自满的中山国就迫不及待的开始成批次的往赎罪荒野流放罪犯,并且还派人大摇大摆的进入苏武县城,试探华夏这边的反应。

    而且这还只是明面上的,据锦衣卫和军情局密保,近段时间内,有大批的河东武林人士帮派分子隐瞒身份潜入苏武县城,不用猜都能知道他们是中山国阵营派来打前站的,目的绝对不良。

    对于中山国伸出来的爪子,华夏可以直接给剁了,但剁了以后呢?人家爪子多的是,你剁一根,人家马上就可以再伸两根过来,没用。当年武周就是这么玩残契丹的,当然人家泱泱大国,大气的很,直接伸得就是拳头,被契丹砍了一个又一个,然后,然后可怜的契丹就被累死了。

    当然,中山国不是武周,华夏也不是契丹,累不死,但很恶心啊!

    所以,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中山国捣乱或者增加林国阵营的实力,给中山国添堵,让他主动将手缩回去,不要过分贪婪,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觊觎别家锅里的肉。

    给中山国捣乱,华夏早已在做了,但效果不显,李康承认自己对锦衣卫的期望过高,对战争看的有些过于儿戏,主要是他受以前的影视影响太大,什么断其粮道啊、刺杀主帅啊,想着简单,其实就凭锦衣卫那么点人,根本没有可行性。

    而要想增加林国一方的实力,直接出兵是万万不可能的,但可以为他们找可以出兵的盟友,比如依旧置身事外的另外两大强国,这一点,新到任的端木赐已经在做了。

    华夏自己就只能在物资上提供援助,陆路有中山国阻隔,因此只有从海路转运,如果海路畅通的话。

    用兵器、医药、盔甲、鞋袜、布匹等换取林国等沿海诸国的粮食,既能增强林国的实力,又能解决华夏的困境,还能养活沿途各大殖民点海路一旦畅通,殖民点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进一步增加华夏的综合实力,可谓一举三得。

    “只希望他们能一帆风顺!”

    韩非镇,距离齐桓镇一千多里,探路队停靠的第一站,他们要在这里汇合探路队的另外三条船。

    “到了!”一条小艇快速的滑向码头,艇上的划桨手在离码头还有二十多米时,站起身大喊道。

    说话的功夫,码头上以镇长张平为首的众人中,眼睛好的已经可以看到远方天际慢慢出现的帆影了。

    “奏乐!”镇长张平抬起手冲着两边的乐队招呼道。

    没一会儿,码头上就响起了锣鼓声、唢呐声,更有一群闲人拿着彩旗和小五星旗飘啊飘的,如果在喊上两句欢迎欢迎,热烈欢迎,那就更有味道了。

    张平可不是在做面子工程,他是真心期望探路队能够成功,然后再多照顾一下嗷嗷待哺的韩非镇,准备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无非就是想让探路队上下多记一些韩非镇的好。

    毕竟,日后殖民点多了后,韩非镇并不是一个非停不可的地方。

    当然,探路队能起多大的作用,张平也不知道,有备无患罢了。

    事实证明,张平搞的这一套并没有白费,在引导船的牵引下,船队缓缓地驶进港口,靠上码头后,探路队的成员纷纷从船舱里钻了出来,站在甲板上对着下面的挥手致意,面露微笑,一个个腰板挺得倍儿直,显然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

    张骞等人虽然没有普通成员表现的那么明显,笑的很含蓄,不过这不能掩盖他们内心的高兴,从他们下船后一个劲儿的挨个摇着张平的手最少保持十秒钟不放,就可见一斑了。

    “鄙镇简陋,只得委屈诸公一宿!”等被裴秀摇完手后,张平这才抱拳谦笑道。

    “张镇府太谦虚了,由小见大,从小小的码头观之,韩非镇内必然不会差太多,区区半年时间,此地从一片荒芜,到如今这般景象,张镇府功不可没啊!”张骞四周打量一番后,由衷的赞叹道。
………………………………

第281章 韩非镇

    经过半年的重点建设,韩非镇的码头虽然看起来还有些简陋,建筑物除了一栋两层楼的砖石办公楼,就只有寥寥不到十间的仓库,但却已经完成了从木石混搭到全混凝土的升级,当前泊位足有二十个,一台龙门吊正在力夫们的操纵下,有条不紊的为船上装卸货物,眼光好的人,甚至能隐隐看见左近高地上炮台。

    一个简小而精致的小镇码头!

    双方互相介绍完后,张平就领着张骞一行人往小镇走去,韩非镇离码头还有些距离,得有两三里路吧,步行的话要走上半个小时,当然,张平是不可能让一路舟车劳顿的客人们走路的,三两大马车早已等候多时了。

    秉持着李康一贯坚持的要想富,先修路的主张,张平在修建韩非镇时没有特立独行,很好的执行了这一主张,所以马车行驶在以水泥浇灌的连接码头和镇区的华夏大道上,上面的客人不用再受颠簸之苦。

    半年的时间,韩非镇虽然发展的速度不慢,但总体来说,它还只是一个新生儿,全镇还只有一条漂亮的主道,就是马车正在行驶的华夏大道,小镇的主要建筑物都是挨着华夏大道两边依次建造的。

    随着马车啪嗒啪嗒的前进,路两边渐渐地出现建筑物,然后建筑物越来越密,没一会儿,马车就在一间普通的大院子门口停了下来。

    “华夏外交部韩非镇镇府”。

    “到了!”张平招呼了一声,率先下了马车。

    众人一一下车后,皆都好奇的打量着眼前这座朴实的镇府。

    “贵镇廉俭若斯,实乃我辈楷模啊!”负责商贸的副队长伍秉鉴忍不住赞叹道。

    “呵呵,这个真不敢当!”张平认真的说道,“实在是穷的,要是有钱,我还巴不得建一座豪华的镇府呢!如果伍队长觉得过意不去,可以资助一二,我韩非镇上下同僚必当感激不尽,保证绝对不浪费一分钱,全部花在建新的镇府大楼上。”

    “哈哈哈张镇府真乃性情中人!”众人不由得笑出声来,对张平的直率和幽默显然颇有好感,始作俑者伍秉鉴更是无奈的摇了摇头,直接苦笑着夸赞道。

    “一路走来,感觉都在上坡,张镇府,韩非镇是建在一座山坡上?”这时,负责后勤的副队长列班扫马插嘴问道,适时的解救了有些尴尬的伍秉鉴。

    “确实是建在一座山坡上!”张平点了点头,道:“不过你们可别想多了,把镇子建在山坡上,可没别的意思,并不是出于军事防守的需要,也不是为了防止洪水!”

    有几个人脸上微不可查的红了一下,显然大部分人都是这么想的,这就尴尬了。

    “那又是为了什么?”问话的还是列班扫马,他感觉很奇怪,既然没有这方面的考虑,那干脆选一块平地建城不是更好?既省时又省力。

    “诸位没来过南方,不知道也不奇怪。”张平说着,突然想到了什么,连忙露出一个歉意的微笑,伸手招呼道:“你们看我,一直让诸位站在门外,都忘了招呼诸位进屋坐坐,喝杯茶解解乏咱们先进屋,坐下接着说。”

    “好!”

    “你是地主,你安排!”

    “嗯,好!”

    “那诸位里面请!”张平笑道。

    “请!”

    客套一番后,张平当先一步,领着众人进了镇府大院,说是大院,其实院子很停两辆重卡都够呛,除了大门这边外,其他三面都是二层小楼,准确的说,镇府大楼就是一栋字型的二层楼房,被包围的部分是院子,开口的一面就是院子门,门口有一个值班室。

    从大门进入院中,右手边一楼是厨房和开水房,左手边一楼是卫生间,正对面的一楼是一大一小两间会客室和楼梯口,二楼统一为办公室,非常袖珍,整体布局与旧世界建国后的村委会差不多。

    张平将众人领进大会客室,吩咐下人去端茶后,他又接着刚刚的话题说道:“南方与华夏本土有横断山脉阻隔,导致两边的地理环境完全不同,华夏本土虽然也是被森林覆盖,但将树木砍掉后,就是平原,但横断山脉以南,最起码靠近海岸的东部区域,完全被横断山脉及其支脉占据,多是山区、丘陵地带,平地很少,沿着海岸线南下的时候,想必诸位通过对沿途海岸的观察应该能看出一二。”

    众人点了点头,确实如此,虽然在海上看陆地,只能看个大概,看不到纵深,只凭他们所看到的,多是礁石、山壁,沙滩很少见,可知一斑,像韩非镇这样的天然深水湾可以说是蝎子粑粑独一份。

    “所以,将镇子建在山坡上,不是我们的选择,而是老天的选择。”张平说道。

    “那,韩非镇这边没有平地吗?”张骞皱了皱眉,问道,虽然在华夏生活有一段时间了,知道就算没有平地,照样可以种粮食,比如土豆,但华夏人固有的观念哪是一时半伙儿能改变的,平地优于山地,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实际情况也是这样,到了二十一世纪,山区依旧是穷困的代名词,这不仅仅是产出的问题,交通才是最大的制约。

    不过交通方面,韩非镇有一个天然港口,倒是不用为这个犯愁,只要有产出,都能运出去,问题是现在没找到什么产出。

    “平地肯定是有的,但比较分散,没有大规模的成片平地”张平笑道,“开荒种地还是不错的。”

    “当然,我们暂时没有条件深入内陆,内陆的具体情形不得而知,说不定就有一块类似于蜀中平原的地方呢!”说到这里,张平十分乐观,毕竟横断山脉以南地区以后简称山南这么大,纵使山脉纵横,但有几块盆地不足为奇。

    “哈哈哈,张镇府言之有理,那就预祝张镇府能经营出一个山南天府之国喽!”张骞笑道。

    “承张队长吉言!哦,茶来了,喝茶,喝茶!”
………………………………

第282章 打渔

    华夏六年八月二十三日,在韩非镇休息了一天后,新添了三名成员的探路队继续南下,于八月二十八日,抵达华夏所在大陆以后简称华夏大陆东部最南方伸向海内的半岛最南角该半岛被命名为秦皇半岛,最南角被命名为秦皇角,对面四百里处就是虬髯岛。

    探路队在秦皇角放下铁锚,降下船帆,三五只小艇快速划向海岸,开始勘测水文,探查水道,为船队的靠岸休整服务。

    探路队将要在秦皇角歇一段时间,建立此行的第一个殖民据点秦皇角据点,船队十三条船中,将有一条船会就此止步。

    齐桓镇第一造船厂,这段时间可以说忙的不可开交,正因为太忙离不开,厂长黄元还因此错过了神农县的官场大调动,没能像神农造船厂的经恭燕那样,连跳数级,这对于他本人和他身边的人的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遗憾。

    因为人口增多,粮食不够,所以李康将目光投向了海洋,责令靠海的华夏第一造船厂加班加点的打造渔船以及捕鲸船,以大海内取之不尽的食物资源来缓冲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

    要知道,从年初开始,八个月内,华夏陆续吞并了河间地区金河和石河之间的区域设立了如晦镇、玄龄镇,最近又在东南部横断支脉的山脚下新增了一个无忌镇华夏第三十八个镇级行政单位,镇名取自唐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的长孙无忌,然后在大河沿岸,设立了晋文镇、飞将镇,在新安县颛顼镇以西设立了邹衍镇华夏第三十九个镇级行政单位,镇名取自战国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在伏羲县陶朱镇以西设立了商君镇华夏第四十个镇级行政单位,镇名取自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变法的主持者商鞅,在成功岛上设立的芝龙镇、芝虎镇,再加上山南地区的韩非镇,一共十个新镇,平均不到一个月就有一个,每个新镇人口两千至五千不等。

    由此可知,光是这十个新镇,明显的就多出了三四万人,而分流安置在老牌三十多个镇中隐形增加的人口,少说也有一两万,这么一算,华夏六年刚刚过去三分之二,华夏的人口就增加了二分之一,达到了十八万还多,等到华夏六年结束,之前评估的二十万人口妥妥的。

    这还是没有将苏武县的河东裔算在内的情况,如果将他们也算上,二十万在华夏五年的时候就快破了。

    这种情况下,李康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海里无穷无尽的紫菜、海带、鱼虾、鲸鱼,还有少数品种本世界特有的海洋生物,如果能吃的话,李康觉得华夏人民绝对不会介意的。

    一直以来华夏的捕鱼业都是不愠不火的小打小闹,这次李康可是发了狠了,撒、地笼、滚钩、捕鱼**阵、拖、沾,只要能想到的方法,丫的全上,除了渔的最小孔有一定的限制外,基本上对渔民放任自流,任其自由发挥,幕府只要渔获。

    当然,这些渔船打造出来后,并不都是用来捕鱼的,有一部分是用来采摘海带的,说到海带,就不得不说华夏很幸运,或者说华夏人的胃很幸运,餐桌上又多了一道新的菜品,这种大型海生褐藻植物在齐桓镇和成功岛之间的海域大量分布,短时间内根本就不用担心采摘过量的问题。

    既丰富了华夏的餐桌,又充实了华夏的粮仓,想想醋溜海带丝,李康发现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