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兵法大圣-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院内有一桌人见到苏仪目光射来,连忙拾起酒杯,齐齐向苏仪敬酒,苏仪也微笑回敬。
“呵呵,今夜苏贤侄可是为本地豪绅们搭起了一道往来的桥梁,若是往后素水县商贸之风更盛,吏部对我的业绩考核也能更进一步,苏贤侄居功至伟。”季县令情不自禁,举杯就向苏仪敬酒。
苏仪一笑,就想回敬,但杯中酒已空,正欲动手倒酒时,却见一双芊芊玉手探出,手中酒壶倾斜,为苏仪倒了满满一杯酒。
苏仪转头一看,苏诗儿正笑意盈盈地望着他。
明明是给苏仪的庆功宴,但苏诗儿却显得比苏仪还高兴,纵然在厨房内外忙前忙后,额头上早已香汗淋漓,但仍难难掩她眉宇间的那一抹雀跃:苏仪的名气越大,说明他越有本事,苏诗儿又怎能不感到欢欣呢?
苏仪看到苏诗儿的神色,心中微暖,接过她手中的酒壶,一把搂住她的柳腰,将她搂到了身边来。
“来,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的诗儿姐。”苏仪说,“诗儿姐陪伴我十二年,在我娘亲逝世之后,更是养育了我十年,若非如此,我断然不可能有今日的成就。”
正堂内的几桌人齐齐站了起来,肃然向苏诗儿作揖,以表尊敬。
“久闻苏十筹儿时往事,不胜唏嘘,只能感谢夫人为我人族培养出苏十筹这等英才。”一人深深鞠躬道。
“不、不,我什么都没做……”苏诗儿第一次被人这般郑重道谢,显得十分局促不安。
其他人也纷纷称赞苏诗儿贤淑大方,只有一些人神色有些古怪。
在兵锋大陆,虽说是以兵家思想为主,但其他各家的思想对人族的影响也十分深远。而在男女之间讲究“男女授受不亲,礼也”,这句话最早是在《孟子・离娄上》中所记载的、孟子与淳于髡的对话,这句话的意思是男女之间表达感情时,一定要含蓄和委婉;无论是赠送还是接受礼物信物,一定要保持对对方的尊重,不让对方在示爱时感到难堪,这样才能算是礼貌。
后来其中的含义则发展成男人和女人之间不要有亲密的肢体接触,这就是礼仪。
此刻众人却见到苏仪搂着苏诗儿的纤腰,一点都不避嫌,如果这是在更正式的场合就是失礼之极,但这里是苏仪自己家,众人又想到两人关系亲密、情同姐弟,姐弟之间有些肢体接触实在太正常了,倒也不是让人那么反感,因此都觉得释然了,不打算多做计较此事。
苏仪和苏诗儿两人都发觉了一部分人异样的视线,苏仪一撇嘴,直接装傻,他作为思想先进的人可从不在乎这些毫无意义的繁文缛节;而苏诗儿却略显得有些慌张,向苏仪耳语一句“我在这里有些不便,厨房还要我帮忙呢,我先走了。”
“诗儿姐,你回房歇息吧,不要忙了,把事情都交代给下人做。”苏仪低声说道。
“不行,今天可是仪儿你的大喜事,我放不下心全交给下人。”
苏仪翻了一个白眼,只得松开手,苏诗儿向在场众人行了一个庄重的万福礼,然后离开了正堂。
这时,江游说道:“苏十筹,现在你名声雀噪,很可能已经传到了长江北岸;你要是在家还好,若是有事外出,一定要注意令亲的安全,莫要让那些暗中的倒戈军有机可乘。”
同一桌的人也纷纷点头,都认为此事事关重要。
“倒戈军?”苏仪问。
“就是江北那些向蛮族投降、甘当蛮族马前卒、甚至对人族同胞倒戈相向的仕子。”江游的脸色有点不好看。
提起这个,这一桌的人也都愤然不已,低声暗骂。
“那不就是汉奸了么,圣道能容忍这种人?”苏仪愕然。
“倒戈军不走兵家圣道,只走偏门左道。”江游回答。
苏仪一脸懵懂。
见状,成子昂解释道:“圣道自然不可能容忍投敌叛国之人,但苏十筹有所不知,天下仕子只有在形成军心之后,才算是真正地踏上了圣道。军心能带给仕子们无数好处,但只要军心动摇或崩溃,修为就会随之降低和全废;那些倒戈军只要不形成军心,就不会被圣道排挤,但实力永远落后正常仕子一筹,这就是所谓的偏门左道。”
“军心之事,可否详细一说?”苏仪问。
………………………………
第73章 屈人之兵而非战也
成子昂点头说:“兵家军心有五颗,乃是为将之道的智、信、仁、勇、严也;每形成一颗军心,都会在自我雕像的头顶形成一个对应颜色的棱形宝石,智之军心为蓝、信为黄、仁为橙、勇为赤、严为绿。但千古以来,极少有人集齐过五颗军心,每颗军心都十分难得。”
“如何造就军心?”苏仪问。
“只要智信仁勇严五条道路上达到小成,就可以形成对应的军心,至于如何才能让自己具备五道?首先要仔细感悟先圣和先贤的哲理,并且将哲理化为实际行动来证明,例如冲锋陷阵有机会造就勇之军心,遍施恩德有机会造就仁之军心等等,并不简单。军心的形成和一个人的天赋与努力密切相关,有的天纵奇才在将才时期就能造就军心,有的天资愚钝之辈至死都无法造就一颗军心。”成子昂回答。
皇甫院事又补充道:“此外还有传闻,若是有人能够触摸到五条圣道其中之一,就可以立刻造就对应的军心。”
季县令一笑:“有史以来只有一些绝顶天才能在晋升豪杰时触摸到圣道,此外只有在晋升飞将时才会必定触摸圣道,但能成为豪杰和飞将的人,哪个此前会没有军心?所以这种造就军心方法不说也罢。”
“军心有何作用?”苏仪又问。
“军心有五种,每种分五阶,通过大量领悟哲理和实际行动来磨练军心,提高阶级;军心每提升一阶都能提供对应的能力增幅:例如智之军心一阶,能提供‘过目不忘’的能力,让人记住一切所见所闻;勇之军心一阶,有‘初生牛犊’的能力,信之军心一阶则有‘一诺千金’,我便不一一赘述;军心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每颗军心都能稳固士气,让士气更不容易涣散,也能依照品质加快士气的恢复速度。”成子昂说。
苏仪仔细体悟,明白了军心的重要性。
“不知道我何时能造就一颗军心?”苏仪想到,又问,“成兄可有军心了?”
“咳咳,在下不才,前年考上行人时才造就一颗绿色的严之军心,前阵子刚刚达到一境,学会了‘以身作则’能力。”成子昂说。
“军心的事就说到这里,苏贤侄,等你以后军衔提升,见闻增长,肯定还能更加详细地了解到军心的本质。”季县令说,“回到正题,为了防止倒戈军暗中渡江南下、混入百姓之中,我已增派人手,密切注意这周围的动静,待宴会结束之后,就让他们上来跟你打招呼。”
苏仪点头,又听皇甫院事说:“我已加强了武庙的警备机能,一旦有人在城内爆发士气,必然能得到响应。至少在城内,苏贤侄你大可不必担心倒戈军的袭击。”
提到倒戈军,众人的兴致都变得有些低落。
皇甫院事见状,置之一笑道:“今日我们是为了苏贤侄庆功来的,就不要谈这些令人不快的琐事了。苏贤侄,我跟你说个高兴事。”
“什么事?”
“你前几日提交上去的苗刀设计图,已经得到了国院的认可;再加上你上交的军文《醉酒死战》,以及在陵亭村兵学院被老元戎收走的劝学联,种种功劳相加,国院已经决定大力嘉奖你了,择日就会把奖励发放下来。”
苏仪点点头,此事在意料之中。
这时,又听季县令叹息:“唉,若是朝廷众官也能秉公论事就好了,这般轻易压制对苏贤侄的封赏,岂不是寒了天下仕子的心?”
苏仪不以为意,众人却翻了一个白眼:皇甫院事刚想把气氛炒热,没想到季县令直接一盆冷水就浇了下来。
季县令显然也察觉到了自己的失言,连忙咳嗽两声缓解尴尬。
苏仪一耸肩,问:“我摘得两颗将星的消息,恐怕已经传到中书令的耳中了吧?”
“中书令耳听八方,岂能不知?说不定他现在就坐在书桌前,谋划着该如何铲除你。”季县令冷笑,“前些天你刚刚崭露头角,中书令只会对你使点绊子,现在你已经是二星武生,你的光明未来几乎就摆在他的眼前;我估计,中书令此番必想着要杀你。”
皇甫院事也点头说:“我等预料不到中书令的手段,关键时刻,必须要请南徐州仇院事派人来支援素水县。”
苏仪面色凝重。
同桌的其他人没听说过苏仪和中书令的恩怨,尽皆一脸懵懂,不知道两位大人怎么突然提起中书令。
比较外向的江游开口问道:“中书令为何要害苏十筹?莫非是有什么恩怨掺杂其中?”
季县令摇头:“并非是个人恩怨,这桌没有外人,我就和你们挑明此事,大家切莫张扬:苏十筹当日在县试写下一首立志诗……”
于是,季县令花了一会儿功夫,将苏仪与中书令的立场对立问题娓娓道来。
当听到中书令暗中妨碍苏仪登摘星阁时,众人尽皆怒发冲冠。
江游更是直接一脸怒容,拍案而起,见到其他桌的人投来奇怪的目光,江游轻咳两声,给大家道了个歉,然后坐下去,低声说道:“亏我以前还挺敬重中书令周大人,即使战和立场对立,我也觉得他应该也是为了人族着想,没想到他竟然想加害苏十筹这种人族新星,其心可诛!”
“江兄为何敬重中书令?”苏仪好奇道。
“咳咳,这事还得从我小时候听到的传闻说起。”江游说,“中书令周学书生在富商豪门,听闻他考上武生时却已经年近三十岁,当时他的家人都觉得他这辈子应该不会有太大前途了,没想到周学书后来居上,在五年之内连中三元,登上庙堂;之后军衔稳步提升,现在已经是豪杰了,实乃是大器晚成的典范。我少年时听闻此事,不由得心生仰慕,现在想来,我的少年情愫实在愚蠢。”
苏仪心中惊奇,没想到中书令居然还有如此奇特的背景。
“江贤侄,当初我还跟你说过:周学书此人心狠手辣,为了向上攀爬不择手段,你当时还特别不服气,觉得我是因为立场问题故意抹黑周学书,现在看来,该当如何?”皇甫院事苦笑。
江游面露惭愧之色。
季县令面有愁云:“若只是周学书一人得志倒还好,更主要的是周学书还喜欢广开讲堂,为手下学生答疑解惑,还真教出了许多年轻俊杰来;如今吏部、户部尚书、以及其麾下的一众高官都是周学书当初的门生,对他忠心不二,以这些人为主干、那些攀附权势之人为枝叶,主和派势力被他经营的如同铁桶一般稳固。”
“不仅如此。”师老摇头,“周学书的门生故吏还遍布天下,如今江南二十七州之中,除了我南徐州是铁打的主战派,其他大部分州郡都是主和派占上风;我听说各州的都督、甚至连五虎上将内部都有着尖锐的矛盾,主战主和意见不一。”
苏仪把天下大势了解了个大概,问道:“那几位老元戎是什么立场?
“陈、韦二位老元戎掌管人族军务,是坚定的主战派;二老屡次带领有志之士渡江北伐,然而蛮族可汗力量太过强大,两位老元戎虽然威能无边,但比起蛮族可汗的力量仍然差之少许;更兼蛮族军队动辄数百万,后勤与预备军无数,仅凭每次北伐的数千名仕子,又怎能与其对抗?其他几位老元戎只管开拓小世界,为人族谋求后路,眼光已经不局限于一个兵锋大陆了;除非人族真的遭到了灭族危机,才有可能调动他们。”师老叹息不止。
“那陈、韦两位老元戎为何不直接动手肃清主和派?”
“这事说来容易,但实际上没那么简单。”季县令回答,“若是老元戎不由分说大开杀戒,人族还会对这样的老元戎保持景仰吗?而且主和派岂会引颈就戮?一旦战和两派的矛盾演变为战争,人族还能维持稳定吗?恐怕到时候,蛮族未灭,人族就会先因内战而灭族了。”
“此外,虽说的确是主和派在阻挠两位老元戎的北伐事业,但究其根本,是人族全体的怯战思想在作祟。就算是杀死一个周学书,肯定还会有另一个李学书取而代之;所以,光肃清主和派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这样只会伤到人族的根本,除非有人能点燃全体人族的战意,到那时候,无需老元戎的号召,人们自会请战,夺回中原!”
说罢,季县令还对苏仪投去一道意味深长的视线,苏仪默默接过,点头道:“我明白,真正的胜利,是鼓舞人民心中的斗志。”
季县令微笑点头:“你明白就好,孙圣有云:‘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深层含义就是在说:让敌人屈服投降而取胜,比用武力战胜敌人来的更好,既能减少己方的损失,又能获得最大的利益;所以要想解决战和两派的争端,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主和派心中的斗志,而不是消耗主战派的有生力量去肃清他们。”
“而且主和派也深知这其中的道理,想着要让主战派屈服而不是爆发战斗。正因为孙圣的这个思想,人族退守江南的近百年来,战和两派才能保持表面上的平静,绝不会大动干戈,平白消耗人族的力量,给蛮族可乘之机。”
苏仪垂下眼帘,细细体悟季县令的这一番话。
………………………………
第74章 奇观,情有独钟!
“好了,战和两派的争端,你现在知道太多只会分心,还是专心于自己目前的军业上吧。若是自己的军衔不能得到提升,没有实力,空管这些争端又有何用呢?”季县令又看向其他人说,“现在摆在桌上的难题就是:若中书令周学书真铁了心要杀害苏贤侄,我等该如何应对。”
“以素水县守卫与我等之力,恐怕很难保全苏贤侄,但仇院事肯定是不会置之不理的。”
皇甫院事一说,众人尽皆愁云满面,仇院事远在南徐州,远水救不了近火啊。
苏仪摇头一笑,这种烦心事,想多了也没有意义,既然无法遏止来自未来的愁闷,何不在当下纵情高歌呢?
自己的心情由自己操纵,烦闷也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何不快乐度过?
随后,苏仪将自己的心情整理了一番,吟道:“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话音一出,众人齐齐一愣,整个院落、整条乾江街陡然间鸦雀无声。
苏仪明明只是一位武生,并没有掌握行人的“鼓角争鸣”能力,但他所念的这首诗,却清晰地在乾江街内的每个人脑海中响彻;苏仪每念出一个字,都好似有一道古朴沧桑的钟声在耳边敲响。
每个人都一脸茫然,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只有见识广博的皇甫院事和师老两人脸色狐疑不定,刚想说些什么,这时,就听见庭院中有人大喊:“天上!大家快看天上!”
闻言,所有人下意识地昂首向天。
这一看,整条街顿时惊声四起。
“看啊,是一口钟!我的亲娘,这口钟好大!”
“这长宽少说也得十丈了吧,世上怎会有这么大的钟?!谁敲得动啊!”
“这不是主要问题吧?问题是它为什么会浮在我们头顶上空?不会掉下来吧?”
众人惶惶不安,纷纷起身想要躲出巨钟的笼罩范围,更有的人直接跌坐在地,瞠目结舌地盯着天上那个笼罩整座院落的庞然大物,久久不能言语。
“大家不用惊慌!”皇甫院事鼓角道,“这是苏十筹所念诵之诗引发的奇观‘情有独钟’!只是虚像而已,不会压到人的!”
众人这才安心下来,重新抬头看去,果然见到这口巨钟的表面镌刻着二十八个散发着金光的大字,正是苏仪先前所作之诗!
这口巨钟在夜空中闪烁着淡淡的荧光,作为当事人,苏仪一脸茫然:他只是引用了华夏唐代诗人罗隐的诗,打算聊表自己的乐观心迹,却万万没有想到竟然会引发出这等奇观!
“情有独钟又是什么奇观?”苏仪问。
皇甫院事回答:“当诗人将自己的至深感情融入诗文之中时,便有机会形成这种‘情有独钟’的奇观,至于会有什么效果,你且看好了。”
话音落下,只听得这口巨钟无锥自响,悠扬洪亮的钟声在全城响彻而开。
苏仪视线所及之处,在场所有人的面色为之一振!
“哈哈,此钟一响,扫尽我心中阴霾!”江游大笑道。
“心情突然就变好了?这是什么奇迹?”兵房书吏讶异道。
“没错,这钟声仿佛在我耳边倾诉:今夜正是庆功之时,本该喜庆洋洋,纵情大醉,何必为了未来的烦恼而发愁呢?”成子昂也抚掌而笑。
众人也纷纷笑逐颜开,先前谈论倒戈军而形成的压抑气氛,一瞬间就被荡涤一空。
在乾江街上。
“我听得这首诗,心中的愁闷被一扫而空,苏十筹之才,心悦诚服!”
“说的没错,哈哈哈,鄙人原来心中还为了未来的事业而烦闷,此诗却一扫我心中忧愁,我理当为此痛饮,诸位同饮否?”院中一商人大笑道。
“同饮!”众人立刻回答。
钟声扫过素水县的每一条街道,所有人都感觉如沐春风,好似未来的烦恼在这一瞬间烟消云散,豁然开朗。
在北面城墙上,李校尉跌跌撞撞跑出城楼,披头散发喝道:“是谁敲响警钟?是不是有敌人来袭?!”
垛墙边的几名守卫面色古怪,其中一人说:“大人,不是警钟,您看那边!”
李校尉顺着守卫所指的方向望去,一眼就看到悬于乾江街上空的那口巨钟。
“竟然是‘情有独钟’奇观?我都二十多年没见到过了。”李校尉吃了一惊。
巨钟表面流光溢彩,散发着朦胧的光辉,即使李校尉远隔上百丈,依然能清晰地看见其上二十八个金光大字,在夜空中极其醒目。
当读前两句时,李校尉尚还觉得稀松平常,当读到第三句,李校尉陡然双眸一亮。
“‘今朝有酒今朝醉’,比句必将传诵千秋万代!究竟是何人作出这等千古名句?!”
李校尉惊喜不已,又仔细辨认巨钟的方向,微微一愣:“咦,好像是乾江街,我记得那是苏十筹住的……”
想法一出,李校尉连忙往下城的阶梯方向走去。
“大人,您要去哪?”守卫惊呼。
“我要去看看这诗究竟是不是苏十筹所作,你们这些家伙给我盯紧城外的动静!”
丢下这句话,李校尉绝尘而去,只留下一众守卫面面相觑。
苏仪感受着院内酒宴的热烈气氛,问道:“院事大人,既然是奇观,应该不仅仅是调动情绪这么简单吧?”
“这是自然,一旦形成情有独钟奇观,在钟响之后会在你的练兵场中形成一口相同模样的巨钟,名为‘晨钟’;每日清晨敲响此钟,都能为你的下一次‘笑里藏刀’积蓄力量!听说曾经有一位武士在机缘巧合之下引发奇观造就晨钟,此后每天敲响它,四十年之后,他的笑里藏刀一出,直接斩杀一头蛮族万夫长,相当于人族的冠军!”
众人听的纷纷惊叹,苏仪也心动不已。
师老补充道:“可惜这晨钟积蓄的力量只能使用一次,过后就得重新积蓄,若是每次敲钟都能永久增强笑里藏刀的力量的话,这晨钟当为绝世神器!”
皇甫院事笑道:“师老你贪心了,能永久增幅笑里藏刀力量的奇物千古一遇,那是这么容易就能造就的?这晨钟虽仅有暂时的增幅,但或许就能因此保住自己一命、或是斩杀高阶蛮族建功立业;此外,奇观形成时会有一到九响,每增加一响,形成晨钟之后、每次敲响时积蓄的力量也就越多;苏贤侄此诗之中的豁达之情满溢,而且响过一声之后奇观仍然不消散,也许还会响第二声!”
说罢,天空中的巨钟再次响遍全城。
皇甫院事瞧见自己果然猜中了,不禁流露出满意的笑容,说:“我先前所说的那位武士、当初就是造就了二响晨钟,四十年积蓄的力量才能跨越两个阶级,斩杀蛮族万夫长。”
“但是那口巨钟还没消散。”有人指着天上说。
皇甫院事和师老纷纷眼皮一跳,望向天上,心中都在想:“难道要响三次?”
等了片刻,巨钟果然又咚地响了一次。
虽然巨钟的响声从第二次开始就没有影响听者情绪的作用了,但皇甫院事仍然心头一颤,激动道:“情有独钟奇观本就难以形成,如果作者本身不具深情的话,就算是写下再怎么催人泪下的文字也无济于事;人族数量亿亿,可历史记载的三响晨钟却不超过千例,苏贤侄你可是其中之一啊!”
“我活这几十年,第一次见到三响晨钟问世!”师老也是满面红光。
正堂内众人闻言,一脸震撼,纷纷向苏仪表达庆祝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