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兵法大圣-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股力量终于碰撞到了一起!

    在无数道声波的壮观声势面前,那支金光所化哨箭是那般的渺小,仿佛只要轻轻一捏,就能将哨箭的光芒扑灭。

    “轰”的一声响。

    就在这一瞬间的碰撞,所有战嚎化出的血色符号全部崩溃!

    哨箭像是刺透薄纱的利刃一般,将所有挡在前方的声波搅的支离破碎!一连串的爆炸声在空中响彻,就连千夫长的战嚎也无法阻止哨箭的势头、无法撼动哨箭的分毫!

    这艘船上,每一头蛮族脸上都有阴云笼上。

    哨箭静静地刺入船舷,蛮族的心沉入绝望的深渊,在这方圆不过二十丈的甲板上,四周是深不见底的长江,他们无处躲藏。

    骤然间,一场剧烈的爆炸撕裂了平静,陡然间激起了百丈水柱;呼啸的爆风携带着巨浪,差点没把另外两艘巨船也掀翻,甚至将数里外的南岸士兵刮的东倒西歪。

    爆炸过后,只剩下江面上四散的船只残骸,这艘船上的近千名蛮族,早已灰飞烟灭,尸骨不存!

    要不是有军纪压着,南岸的人族士兵们恐怕早就发出震天的欢呼了。

    哨楼上。

    “哼,曲曲一名千夫长,也不过相当于人族的国士,也想阻拦哨箭之威能?”一名副将冷笑。

    “今天的这一发哨箭堪比历战豪杰的全力一击,别说是千夫长了,就算是万夫长也要被一击抹杀,普通的蛮族狼主想要阻挡,也得落个重伤的下场!”

    众人发出快慰的笑声。

    “院事大人,再次启动哨箭,将剩下的蛮族一网打尽吧?”有人请示道。

    “笨蛋,一天一发哨箭的消耗,将将可以和恢复速度持平,你今天把哨箭全射完,明天蛮族再来,有什么可用?”

    另一名将军一骂,前者立刻面露羞愧之色,反省自己的冲动言语。

    “这哨箭究竟是什么能量形成的?竟然有如此巨大的威能?”那小冠军又问。

    “叶闻小弟,你不知道?”

    “嗯,忘了跟大家说,晚辈从出生开始就在‘烽火台’镇守,今年才来到兵锋大陆,昨天才调任到南徐州,所以很多人情世故都不了解,还望诸位前辈赐教。”那叫叶闻的小冠军回答。

    “原来如此。”

    众人点头,眉宇间突然多了一抹敬重神色,“烽火台”可是区别于兵锋大陆和个人小世界以外的另一种大世界,由人族和蛮族共同发现,是竞争极其激烈的纷争世界,每时每地都充斥着两族厮杀决死的场面,能在那种地方镇守的,无一不是能人志士,主战派平时最敬佩的就是这类人。

    其中有一人说:“叶闻小弟,你可知军文的特性?”

    “略知一二,就是不知军文和哨箭有何关联?”叶闻问。

    “军文有一种特点,就是能源源不断地吸收天地能量来充能,能量充满以后就可以被人诵读使用,产生各种异象;但一卷军文能储存的能量有限,若是一直吸收下去,迟早会撕裂军文本身,上古时期,就是有很多军文因此毁坏而失传;于是枢密院就想出了一种方法,就是通过特殊通道,将普天下所有军文多余的能量全部注入黄河边、以及长城上的无数哨楼之中,因此才能发出这等威力强劲的哨箭。”

    “原来如此,形成哨箭的能量是取自军文……咦?以前的哨楼都是设立在黄河边的吗?”叶闻一惊。

    “嗯,文鲸和哨楼都是……直到黄河沦陷以后……”

    提起这个,所有人面色都不太愉快,叶闻见状也保持了沉默。

    这时,仇院事说:“蛮族靠近南岸了。”

    所有人立刻转移了自己的注意力,只见岸边的国士守备官指挥若定,上百张床弩被推到了岸边。

    床弩上早就上膛的巨型弩箭闪烁着寒光,箭头全部都是用特殊金属打造,足以穿透蛮族十夫长的强硬**,甚至能对百夫长造成不小的威胁。

    在蛮族的两艘运输船距离河岸已经不足两里时,守备官一声令下,所有床弩发动!

    数百根比成年人大腿还粗、几乎有两米长的巨型弩箭疯狂激射,犹如倾盆暴雨一般直泻而下!

    运输船上的高阶蛮族纷纷发出战嚎以作抵挡,半空中尖锐的碰撞声激烈交响,有将近一半的弩箭被战嚎震碎或打偏,但仍有一半弩箭射入挤在甲板上的蛮族军队之中。

    仅仅是在一瞬间,就有上百名蛮族被弩箭刺穿而亡,其中甚至还有数十名蛮兵和几名十夫长。
………………………………

第86章 平地伏兵

    在拥挤的甲板中,甚至还有一名倒霉的百夫长为了抵御弩箭,体内血色怒火爆发,生生将周围的数十名牧民与蛮兵卷入,造成了更大的伤亡。

    在这一刻,运输船上,蛮族的哀嚎响彻江边,人族守备士兵们暗暗叫好。

    床弩再次装填,第二轮弩箭齐射,又斩杀一百多头蛮族!

    由于只能被动挨打而无法反击,蛮族体内怒气上涌,气的睚呲欲裂、眼眶血红,但就是无可奈何。

    岸边第三轮弩箭开始装填,但此时两艘运输船已经驶到了距离河岸两百步之内,所有善射的蛮族纷纷站到前沿甲板,张开大弓就岸边射去。

    由于蛮族的体格极强,开的又都是硬弓,在两百步开外仍然能保持箭矢的杀伤力,仅此一轮反击,床弩手便折损一小半,岸边列阵的守备士兵不得不举起大盾来抵御蛮族的箭雨。

    “收回床弩!”

    守备官紧急下令,哨楼上的一众将军看的直直摇头。

    若是经验丰富的将领,早在第二轮弩箭发出之后,就该收回床弩了。

    但是这些高层将领们只能干看着,却无法轻易出手。

    岸边的守备士兵举着盾牌,冒着箭雨将床弩回收,所有弓箭手站到盾兵之后,待得运输船进入一百步距离,便立刻拉开手中长弓,与船沿上的蛮族对射。

    只是普通士兵力量不够,所射之箭最多只能对皮糙肉厚的蛮族造成一点轻伤,只有武生以上附加了士气的弓箭才能确实射杀牧民,伤到蛮兵;而许多将才队长甚至动用了穷兵黩武的能力,一箭射出,大量士气呼啸汇聚,陡然化为巨型箭矢,轻易地就撕裂了蛮兵的身体,引起的爆炸甚至将周围一片蛮族卷入,极具杀伤力。

    蛮族也纷纷用战嚎来对抗穷兵黩武。

    在激烈的对射中,每时每刻双方都有士兵倒下,这个箭矢来去如蝗的场面一直持续到了运输船在浅滩处搁浅,蛮族终于登岸了!

    上千名蛮族踩到坚硬的地面上,纷纷发出疯狂的笑声;他们望向几十步开外的人族队列时,尽皆双眼通红,也不整理队列,提枪就往人族冲去,嘴里还吼着尖锐的蛮族语言;在场的数千名守备士兵没人听得懂蛮族的语言,但每个人都能体会到其中的含义,那就是一个字:杀!

    人族鼓手毫不犹豫,立刻敲响身前早已铸为“利器”的战鼓,所有武生以上的仕子顿觉士气量暴增三成!

    旗手则扬起军旗,源源不断地恢复所有仕子的士气。

    在同一时间,号手吹响冲锋号角,不仅仅是武生,所有士兵的**增强、体型眨眼间增长两成,将自身的衣甲撑的满满当当。

    国士军衔的守备官拔出佩剑,直指天空,脑海中将星闪耀,一股奇异的力量从剑刃中迅速蔓延开来,他的一阶“坚壁清野”奇谋竟然影响了手下所有士兵!

    一时间,数千名士兵的衣甲涌出寒光,其坚硬程度陡然增强两倍,普通牧民的力量已经无法将加持了一阶“坚壁清野”的衣甲刺穿,只有蛮兵的力量才足以击碎坚壁清野的防护。

    原本若是正面作战,人族仕子要三人联手才能对抗同阶级的一头蛮族,但此刻种种力量加持之下,普通武生已经可以力敌最强的牧民,甚至可以伤到蛮兵;而数量最多的普通士兵,面对牧民时也有了一战之力!

    这一系列增幅让所有人族士兵信心倍增,训练有素的士兵们紧密列阵,毫无惧色。

    “坚守阵地!不要让蛮族踏入江南土地!”

    “保卫我们的家园!”

    “不要害怕!不需要后退!我们的背后有无数乡亲父老在看着我们!”

    各个中层军官为所有士兵打气。

    当先的一批蛮族各自发出战嚎,音波呼啸着冲向人族阵列;而更多的将才则齐齐使用穷兵黩武发出强矢,瞬间抵消战嚎的攻势,甚至还有几道巨型光箭刺透音波,对前列的蛮族造成了不小的损伤。

    蛮族的冲锋速度很快,在首轮交锋的一眨眼之后就逼近了人族阵列。

    就在这时,冲锋在前的数百名蛮族一阵哀嚎,跌入河滩上的无数陷马坑之中,更有大量埋在沙中的铁蒺藜刺破马掌,阻碍了大量蛮族的脚步;双方距离只有十几步,人族弓箭手纷纷射击,大群受伤的蛮族瞬间毙命。

    后方的蛮族被怒气冲上头脑,全都红了眼,直接踩着同伴的尸体向人族扑去,想要凭借着体格的优势冲散人族的阵列。

    一旦阵列被破,人族的士气必然暴跌,这是蛮族从上千年的作战中总结出来的一条铁则。

    但江岸上的人族并没有给他们机会。

    所有人一同拔刀挺枪,仕子们纷纷将士气注入手中兵器,少数几名仕子开启了自身所学的奇谋,借着盾兵的拦截,悍不畏死地迎向蛮族,展开了短兵相接的肉搏战!

    两拨人马冲撞在一起,不断地有人族用手中长枪刺穿一名蛮族的心脏,但转瞬间就被另一名蛮族斩首……小小的一片战场内血肉横飞,充斥着两族士兵的狂呼和哀号、以及兵戈的清脆碰撞声;不时地有人倒下,生命永远消散在这片天地之间,每位人族士兵被不同的武器杀死,但绝对相同的一点就是:每个人都尽到了保卫家园的义务与信念,每位士兵都含笑九泉。

    正当双方激战正酣之际,人族阵列后方,一直没有出手的一批士兵,竟然瞬间消失在蛮族的视野之中!

    蛮族心中骇然,有些惯战的老蛮兵下意识看向身后,这一看,几名蛮兵立刻四蹄一软,然后被面前的人族士兵乱刀砍死。

    那消失掉的一部分人族士兵,在神不知鬼不觉之间,出现在了蛮族大队的后方!

    这其中,竟然有一名国士军衔的副官,正是他将“暗渡陈仓”奇谋扩散到了这个小分队身上,骗过了蛮族的双眼,悄然潜行到了蛮族的身后!

    兵锋大陆,其他各家都有各自的能力,而兵家独有的能力更是为战争量身打造:只要精研兵家哲理,便可以习得“号令千军”的能力,将奇谋扩散至手下的全军身上;虽然奇谋效果会因此减弱,但仍然足以震慑蛮族!

    出于心中的畏惧,蛮族称呼这个独属兵家的能力为“平地伏兵”!

    两面夹击之下,蛮族一触即溃。

    人族借助地利和优秀的战术,轻易地取得了防卫战的胜利。

    尽管人族士兵的数量数倍于蛮族、尽管所有人都以必死的决心奋勇作战,但想全歼上千蛮族仍然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足足有四百名士兵死在了蛮族的屠刀之下,来确保自己背后的家园不会受到蛮族铁蹄的践踏。

    看着身边的战友惨死,士兵们根本没有任何默哀伤心的时间,立刻就开始动手清理战场,重设陷阱,然后回营就地造饭、恢复士气。

    明天,又将是战火纷飞的一天。

    明天,又有谁将与自己的家人诀别?

    哨楼上,仇院事深吸一口气,闭上眼来,默默为阵亡的士兵哀悼。

    而他身后的几名将领却脸色暗沉,被压抑的怒火扭曲了面庞、紧握的双拳全无血色、手指关节咯咯作响。

    其中一位将领咬牙道:“可恶,只不过是一千蛮族,最高也不过千夫长,若是我一出手……”

    “你这冠军一出手,明天就有蛮族万夫长渡江;然后再一个忍不住,豪杰、飞将甚至是老元戎们都被逼出手,然后爆发种族大战,岂不是正中蛮族下怀?”旁边一人白眼道。

    前者顿时哑口无言。

    蛮族虽然从半个月之前就开始不停地袭扰江南,但一开始最强的蛮族也只不过是蛮兵罢了,只相当于人族的将才;正是因为某个南岸阵地顶不住蛮族的进攻,投入了行人以上的战斗力,隔天袭扰每个阵地的蛮族就多出了几名十夫长;而当人族再次投入武士和国士的高等战力时,第二天,蛮族百夫长、千夫长也随之而来。

    正是因为发现了蛮族这种试探性进攻的规律,人族及时遏止高层战力的投入,只将战斗维持在国士以下,并从大后方调来了许多低层战力和守城器械,以兵力和阵地优势对抗小股蛮族,能撑得住的话,绝不投入更高阶的战斗力,尽量推迟种族大战全面爆发的那一刻来临。

    蛮族的企图无法捉摸,这种权宜之计也只能暂作拖延;人族就像是被猫戏耍的老鼠,面对蛮族的小股袭扰,极其被动。

    “可恶,可恶!”那将领不断跺脚,“手下的士兵奋死作战,我们却只能作壁上观,太窝囊了!”

    “忍一忍吧,若是能拖到国院解决了龙城的问题,届时蛮族的南侵计划自然不攻自破,士兵们的牺牲也有了价值。”一位老冠军叹息。

    众人尽皆面有颓色,仇院事一声不吭,没人知道他此时的内心百感交集。

    “解决龙城问题?哪有那么简单……无风不起浪,蛮族就是因为预感到龙城即将脱离人族的掌控,届时他们再也无所畏惧,才定下了南侵的计划;如果真的到了那时候,恐怕就是第二次种族之战的爆发了,人族必将面临种族灭绝的危机……”

    ……

    (ps:昨晚看到了自己以前写的军事小说:“凡世多纷争,百姓多苦难。黎洲各地战事频发,若有坚城守护,倒也罢了。不料军民不合,官兵多欺压百姓,苦不堪言。话说却有一处土村,隐于深山,绝于尘世,避世之客隐居于此,家家户户皆有往来,邻里之间倒也其乐融融。此村名为长乐……”,文笔和剧情都稚嫩无比,主角全家被杀,为了复仇去参军,收到猛将小弟,结识大户人家,举荐入营……突然觉得幼稚的年代真好啊,尴尬脸……)
………………………………

第87章 与龙城共存亡

    “现在人族的力量还未恢复到巅峰,难以与蛮族一战;更何况,蛮族可汗全力爆发时,力量直逼亚圣,仅凭几位老元戎要如何抵挡?如果能拖到出现新元戎、甚至新亚圣……龙城啊龙城,你为何就不能晚点出事?”仇院事忧心忡忡。

    在京城之外的千里江段上,每一处几乎都在上演着与南徐州一般、战火纷飞的场面,两族几乎每天都要抛下十万条以上的生命,而这,仅仅是两族的前哨战而已。

    战斗结束之后,所有人总会下意识望向京城、望向国院的方向,心中只有一个期盼,那就是希望老元戎尽快解决龙城的问题,将蛮族的南侵计划扼杀在摇篮之中。

    ……

    京城,许多主和派高官齐聚于中书令宰相府中。

    所有人都谈论着最近一个月以来的两岸形势,大多数人面有忧色。

    中书令周学书、门下侍中范居安两人坐在首位,闭目养神,静静听着众人的议论,由始至终都没有发表过自己的态度。

    终于有一位官员忍不住了,站起身向两位宰相问道:“周大人,范大人,蛮族最近的动作越来越大了,我们主和人士该如何行动?”

    两人睁开双眼一看,提问之人正是礼部侍郎顾鸿卓。

    “以前如何行动,现在就如何行动。”周学书说。

    一众官员尽皆一头雾水,只有一部分精明的官员立刻领悟,连连点头。

    “那个……”顾鸿卓欲言又止。

    “蠢货,蛮族渡江,我等作为人族自然要全力抵抗,你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另一位高官低声骂道。

    “可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不就是让蛮族……”顾鸿卓说。

    “现在还太早了,我们的计划尚未成熟,若是此时让蛮族渡江,人族必灭。”范居安摇头说,“诸位,你们一定要记住,我等主和人士虽说与主战派暗斗不休,但无论主战亦或是主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拯救人族,两派之所以会有斗争,无非只是道路与理念不能相容罢了;因此,我等继续按照早已订下的规划去走便可,在大计成功之前,就算是与主战派联手抗蛮,又有何妨?”

    众人纷纷领悟。

    ……

    尚书令府邸中。

    尚书令徐立人运笔如飞,几乎一人就担负了承接主战派上下的联络工作,不断有前线战报送达此处,然后被尚书令写上备注,送达到皇宫内部;只是,当徐立人想到这些战报可能都不会进入圣上的双眼时,便是悄然一叹。

    又有几封战报送来,兵部尚书萧上座偷眼看了看尚书令愁云满布的脸庞,摇了摇头。

    “大人,我听说周学书今日宴请所有主和派官员……哼,我们在这忙的焦头烂额,主和派倒是享受。”萧上座冷哼道。

    “你误解了,其实主和派比我们还要紧张,今日的宴会,也是他们为了聚头商量才举办的。”徐立人一笑。

    “噢?他们难道又在商量什么阴招,想对我们暗中使绊?要不要下官去敲打敲打他们?反正周学书也打不过我。”

    徐立人更是莞尔。

    “不需要,他们不仅不会妨碍我们,而且比我们更不想看到蛮族渡江,恐怕在江岸防务上,还会比我们更积极,我们就静等朝廷派兵援助即可。”

    “我可不相信主和派会派兵,前线奋战大半个月,也不见他们有什么动静。”萧上座撇嘴,又问,“现在前线战况十分吃紧,是否要调动‘烽火台’、‘丝绸之路’等各个纷争世界驻守的汗马国士前来助阵?”

    “我们若是投入汗马国士,蛮族也会投入狼族、王族甚至汗族的千夫长,届时战况必将更加激烈。”徐立人摇头,“而且,纷争世界的战况也一样吃紧,一旦调动其中的人族,必然会给蛮族可趁之机,恐怕这就是蛮族的目的之一;既然现在长江还撑得住,那就继续撑下去,人族不会因为这么一点压力就垮掉。”

    ……

    国院。

    数十名元老端坐议事堂之中,谈论当今天下大势,只是堂中气氛十分沉闷,所有人东一句西一句,完全说不到要点上去;而首位则端坐着韦老元戎,此刻他正注视着窗外的天空,眼中映出江边硝烟弥漫的战场,陈老元戎则不知所踪。

    这时,一位武庙的祭祀人员跌跌撞撞闯入,神情十分慌张。

    “不好啦,不好啦!龙城、龙城通道即将崩溃啦!”

    几位老人嚯的一声站了起来,一人急问道:“怀、怀柔伯的英魂怎么样了?他的英魂若是苏醒,龙城通道怎会崩溃?!”

    祭祀人员哭丧着脸。

    “陈老元戎极力唤醒,然而徒劳无功,如今怀柔伯的英魂已经再次陷入沉睡!”他说。

    众人面色一惊。

    怀柔伯的英魂永世镇压龙城,当他消耗过度时便会陷入沉睡,十多年后才会醒来,而每次苏醒只能保持一百几十年的时间。

    龙城,是世代镇守人族边疆的小世界,其对蛮族的震慑力远超人族的其他力量;若是怀柔伯的英魂再次陷入沉睡,龙城就必然要在此后的十多年脱离人族的掌控,而一旦失去龙城的威胁,蛮族必将长驱直入,侵略江南!

    上一次,人族失去龙城防护,与举族南侵的蛮族血战数年之后,丢了长城、黄河和中原,不得不退守江南。

    这一次,如日中天的蛮族若是渡过长江,积弱的人族是否有能力抗衡?

    就算是凭借着江南广袤的山川地带抗击蛮族,答案也仍然很明显。

    若是丢了长江以南的土地,人族还能退到哪里去?

    几位老人跌坐在座位上,瞳孔涣散、神色萎靡。

    而另外几位中年人则站了起来。

    “练兵百日,用兵一时,现在,是我乐门举族报效国家的时机了!”其中一人说着,忠肝升华。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另一人慷慨激昂,义胆震动。

    “诸位,今生我等为人族共事多年,愿来世还能相见。”一人彬彬有礼向所有人作揖道别。

    这几人全都是将门出身、天资拔群的绝世天才,年纪轻轻就晋升豪杰,加入了国院元老的行列之中,是人族未来的希望之一。

    然而现在,他们已经准备好了精忠报国、舍生取义、慷慨赴死,为未来的种族之战献出生命。

    他们走后,剩下的人无不垂首叹息。

    人族灭族在即,又有什么事物值得留恋呢?

    于是一个接一个元老起身离席,向剩下的人道别,去往各自的家族准备全面应战。

    所有人都知道,他们这一别,也许就是天人永隔。

    议事堂中,除了巍然不动的韦老元戎之外,就只剩下三位老飞将了;并非是他们贪生怕死,而是国院仍然需要有人来维持运转。

    其中一人看向全程默然不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