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小官人-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将来,还是先顾及眼前,李谦一时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不过他心里清楚的是,一旦自己身陷囹圄,事态便不可控制了,天知道陶晟在外面会如何联同赵家,通过各种肮脏的手段来坐实自己的罪名,最后再夺走香皂配方。
相比之下,李谦其实更担心的是,他们会扩大打击面,牵连整个李家以及杭州府里所有和自己有关的人。
算了,桥到桥头自然直,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眼前的困局却必须要立刻解决,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拿定了主意后,李谦正待探手入怀,取出那道密旨时,身后却是传来了一名差役的禀报之声。
“启禀大宪,陈司李求见。”司李是推官的一个别称。
陶晟闻言,目光狐疑地扫过李谦的脸,之后便径自出门而去。至于被他留在签押房里的李谦该如何处置,却是暂时没给出个交代。
。
………………………………
第108章 林家父女
林家堂屋里,冷暴力的场面仍然在持续着,直到林北冀最先沉不住气,才率先发出了一声轻叹,随后便转过身来。
“今日,你是不是去了臬司衙门?”
“是。”
“现在局势尚未明朗,你也还没过门,跑去瞎凑什么热闹?”林北冀脸色一沉,看着她道:“你这书都读到哪里去了?也不用心去想想,李家和那赵家的争斗,如今已然是难解难分之势,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林秋芸心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书上可没教过自己遇事能躲则躲的道理。却听父亲话锋一转,继续道:“但,臬台大人的态度却是已经表明了的,李谦现在隐隐处于下风”说着他又是重重的一叹。
“你再跟着掺和进去,一个不好,把咱们林家也给牵扯了进去,又当如何是好?”
“爹,两家的婚姻已是事实,女儿此举有何不妥之处?”
林秋芸抬起头来,注视着他道:“莫不是爹爹以为,咱们袖手旁观、不闻不问,便能撇清与李家的关系不成?再者,当初两家生了嫌隙后,李家想要退了这门亲事时,爹爹可不是这般说法,为何到了今日,似乎又有悔婚之意?”
“你闭嘴!”
“爹爹做得,难道女儿就当真一点儿都说不得了么?”
林秋芸的性子看似柔弱,实则外柔内刚,只不过因为自小深受诗书熏陶的缘故,以往才极少表现出那另外的一面。但今日,她心系李谦安危,情绪显然也有些急躁了。
李谦被人举告一事,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有人在泼脏水,因为此前的香皂一事早就闹得沸沸扬扬了。
所以说,尽管会对他的某些行为心生醋意,林秋芸却也压根就不相信,他会去奸污一个年仅八岁的幼女。
至少,他身边的那对孪生姐妹就长得颇为娇俏可人,除非那小丫头真是长得美若天仙。否则的话,李谦断不至于如此急色,如此的饥不择食。
今日她偷跑出门,并让小兰到臬司门前打听了些消息,得知里边的具体情况后,心情倒是放宽了不少。可后来又听说,退堂后李谦却是让臬台大人给留了下来她在外头等了很长时间,却都不见对方出来,心知这里边应该是又生了什么不可预知的变化。
再次派出小兰打探无果后,又因天色不早,她才不情不愿地赶了回来。
终究,还是让父亲给当场逮着了
“你给我住口!”林北冀见他话里话外,都俨然一副胳膊肘往外拐的小女儿姿态,且还暗藏机锋,言语间不无指责自己的意思,当即便抬高了音调喝斥道:“无怪人常说女大不中留!你看看你,如今都成个什么样子了?忤逆不孝,私会情郎,还有哪样是你干不出来的?”
“我”
林秋芸张了张口,话到嘴边却又生生咽了下去。她心知父亲不喜听到这些指摘他的言论,自己若是再一次出言顶撞,就真是忤逆不孝之举了。
林北冀见她总算是服了软,脸色这才有所缓和,深呼吸了几次,才再次出声道:“听我一句劝,为父不会害你,李家的事情你就别再跟着掺和了!那样于你,于咱家都没好处,倒不如先观望上一阵若是事情有变,爹也不能再把你往火坑里去推不是?”
“爹爹如此行事,怕是会让外人笑话的!”林秋芸听了他这话,心中终于可以确定,父亲这是又想出尔反尔了
“爹,您就当真一点儿都不在乎,咱林家的门风了么?”
她语带哀求,颇为失望地看着这个一心只拿自己当作攀附权贵关系筹码的父亲道:“难道您真要让外人觉得,咱林家的闺女只可跟着夫家享恩荣,却不能共患难?再者,李家本便是进士门第,又得沐皇恩圣眷,他们赵家就是再张扬跋扈,还能颠倒是非黑白不成?”
“你还有脸说?林家的门风你可曾有维护过分毫?又是如何维护的?说出来我都替你感到丢人!”对于自家闺女的那番大义凛然的言语,林北冀自然是嗤之以鼻的。
共患难?
说是这么个说法,但真轮到自己头上时,又有几个是能够共患难的?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将这一点阐述得还不够清楚么?
但眼下,他想要挽回些许作为父亲的颜面,显然也得往一个“理”字上去靠拢。
“林家门风,就是教你在过门之前,便禁不住春心萌动,跑出去私会情郎的?哼哼,林家列祖列宗的脸,怕是早就让你给丢光了!”
“我没有”林秋芸有心想要辩解,却又略微感到有些心虚,因为她也确实有过那么一回私会情郎的事实。
毕竟是自家的闺女,林北冀在挣回了点颜面后,倒也没有再一味地去纠缠这个话题,而是转口说道:“两榜进士又如何?你当真以为,他李谦挣回了这样一个功名,便可一生无虞了么?或许对常人来讲确实如此,可你也不看看,他李谦惹上的都是些什么人?”
“他是简在帝心不假,可天子高高在上,一个小小的臣子,又如何可能会时时受到圣上的关注?他简在帝心,旁人难道就都不得天子圣眷了?赵家的靠山可是金陵傅家、颖国公府、皇亲国戚!”
“都说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虽则,赵家只是沾上了些傅家的微末之光,可连臬台大人这样的官宦之后,见了他都要礼让三分,便足可见其份量!”
林北冀上前两步,一手搀起女儿道:“你觉得,李家这样的进士门第,当真能与之相提并论?眼下他们还只能算是小打小闹,真要惊动了京师那边,他李谦当真就能讨得了好?也不想想,陶大人若是朝中无人,安敢如此针对他李谦?”
林秋芸越听脸色越是苍白,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她是聪慧不假,可一直以来都极少外出,眼中的世界自然也不会太过复杂,哪怕是从书中汲取了不少的知识,却都是一些故纸堆里的前人故事,又怎能对眼下局势做出一个深入透彻的分析?
这一刻,她才发现,真实的世界竟是如此的残酷现实。
自己是可以不管不顾,一心当他李家的媳妇,并与李谦共患生死,可如此一来,又将林家置于何地?为了成全自己的好名声,就要把林家也给拖进那旋窝之中,是不是太过自私了些?
思绪一片混乱,浑浑噩噩地迈步出了堂屋,无视了院子里一帮下人的诡异神情,甚至,林秋芸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如何回到的房间。
“小姐”
耳边传来丫鬟小兰的轻唤,林秋芸却恍若未觉,脸色仍旧苍白如纸,神情一片呆滞,像是魔怔了一般。
“小姐、小姐!”小兰凑到她的耳边,抬高了音调焦急地唤道。
“啊?啊!”
她终于回过神来,随即又陷入了沉默,半晌才幽幽地问道:“小兰,你说男人间的争斗,当真那般复杂,非得斗个你死我活,方能罢休么?利之一字,当真如此令人趋之若鹜么?”
“小姐,你怎么啦?”
小兰一脸担忧地看着她,蹙眉道:“那么复杂的问题,我一个小丫鬟又哪能想得明白?不过你不是对我说过么,书上说什么天下攘攘皆为利来之类的,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男人嘛,不同样都喜欢争名夺利么?”
“是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林秋芸喃喃道:“可我想不明白的是,无论李家还是赵家,家财少说都有万贯之数了,为何还会如此热衷于争夺一门香皂的生意?”
“这当然也说得通呀!”小兰理所当然地笑道:“小姐你想啊,香皂这么新奇的玩意儿,可是姑爷最先做出来的,就算他赚的钱再多,那也是靠自己本事得来的不是?凭什么就要拱手送给赵家员外呢?”
见她轻轻点头,小兰便接着说道:“可赵家老爷肯定就不这么想了呀,他们的胰子先前卖得好好的,突然就让人给抢了生意,这要是换了小兰我,也一样是会生气的嘛!”
“那你的意思是?”
“当然是由着他们去争咯!”小兰嘟起小嘴道:“而且呀,他们这些男人们,又哪会看得上咱们这样的姑娘家?人家怕是巴不得咱们别跟着往里添乱呢!”
林秋芸苦笑着摇了摇头,虽然心里也承认她的话有那么几分道理,自己却真就无法做到不闻不问再怎么说,那身陷险境之人都是自己将来的夫婿呀!
“小兰,你这两天辛苦些,帮我打听消息好不好?”
“啊?”小兰闻言,一脸为难地看着她道:“老爷要是知道了这事,一定会打我板子的,小姐您可不能害我呀!”
“可可我真想知道,外边的情况究竟如何了”林秋芸一脸愁苦地拉着她的手,语气恳求地道:“小兰你就帮帮我好不好?”
“可老爷那边”
“出了事儿,我替你担着就是了。”心情一好转,林秋芸的脸上,也终于回复了几分血色。
“那好吧。”小兰犹豫许久,终究是点了点头。“不过我可是不敢再出去了,不然就是小姐您都护不了我,顶多只能找外院的人帮帮忙,出去打听打听。”
………………………………
【上架感言】
这一篇感言,分两部分来说吧。
第一部分自然是与标题一致的,第二部分则是就书友所提过的一些问题答疑。当然,若是有人看完了后还有疑问,也可在本章说里面提,能解答的青田会尽量给出一个解释。
想必大家也都看到了,《小官人》现在正在首页强推上,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周五会上架入v。这本书写到现在,公众免费章节的字数也已经超过35万字了,上架也是题中应有之义,相信老读者都懂,青田在这里就不说那些矫情的话了。
总之,书连载到现在,离不开广大读者朋友们的支持,在此先道一声谢谢!
之所以要提前发,当然也是因为在意成绩,可以说,上架当天的首订情况,对于一本书的后续成绩也是有很大影响的,网站自然会大力去推一些成绩出色的书,所以书的成绩好坏,可以说是间接影响到该作者的写作激情的。
这也是人之常情嘛,成绩好的话,作者当然会更有热忱,争取将后续的剧情写得更好,成绩差的话,可能最多也就是带着一份责任,去努力把心中的故事写完了。
说了这么多,我也就不拐弯抹角了,无论大家伙儿是不是真的很喜欢《小官人》,只要书还能如您法眼的话,青田还是希望诸君能在上架头一天支持一下,让《小官人》的首订不至于达到惨不忍睹的地步。
需要补充的一点就是,在点娘的计算里,客户端赠币是不算订阅数的,所以说,如果方便的话,还请诸位道友当天暂时不要使用赠币来订阅章节,青田在此拜谢!
嗯,感言就说到这里吧,其实也没啥好说的了,下面就一些问题简单回复一下。
先讲讲更新的问题,青田的码字速度确实不快,说成龟速就是在侮辱乌龟了,乌龟都没我慢的。加上有些情节要写出来,还得先查过资料,所以想快也快不起来。不过在上架后,会尽量多更新一些的,至少上架当天也要意思意思,爆发一下应应景不是?
其实我有个梦想,如果能达到时速一千字的速度,那该有多好!
至于有关删书评的问题,这一点也的确是有的,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讲个真实的事情,昨晚有个读者,跑到书评区里发了篇不短的评论,直言指出书中的种种缺陷,并说希望我能在后续把书写得更好,末了还自顶了一下,说是顶上来让作者看到。
最终,我考虑了许久,仍然选择删除了这篇文,但没有禁言。因为人家确实是真心实意地来提意见的,不像个别喷子上来就不走程序,直接开喷………………
结果不出意外,这个读者没多久又上了发了一句,真的被删了?好吧,再见。
嗯,这里我有个小小的疑问,不是说了顶上来只为让作者看到吗?既然作者看到了,然后选择了删除,虽然做得有点不对,但为何会是这样的反应呢?到底是只想让作者本人看到,还是希望让更多人看到呢?老实说,我很不理解。
好了,言归正传。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于这样的经历,发现了一本新书,从简介上看感觉还不错,正打算阅读时,翻一翻书评,然后发现有很多负面书评的话,观感想必都会有所下降,甚至是没心思再点开那本书了吧?
而当后来的某一天,你再次见到这本书在推荐上时,或许会好奇心使然,点开看一看,结果发现其实写得还不错,起码算是合乎自己的口味,却只因为之前的一些负面书评,才遗憾错过。
我举这么个栗子,当然不是想说明自己写得多好,我很清楚自己与大神之间的差距。
想要说清楚的一点就是,删一些负面评论,不是因为受不得批判,而是留了会影响书的成绩。这一点,其实很多作者都是一样的。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负面评论都不能留,而是个别“言辞犀利”,或是一些只看了几章前文,就断章取义般的做出结论,容易带起节奏的书评坚决留不得。
或许发书评的读者,自己当时都没考虑到某一点,只是纯粹的吐槽一下,结果就被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把问题严重化,故意上纲上线死揪着一点不放,来造成一片差评的景象。
这样一来,如果没看过书的读者一进来,看到这些评论的话还愿意点开吗?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评论我都看过的,而且会非常认真地去考虑,某些地方如果做出改动的话,会不会影响后续的剧情。能改的都跑回去改过了,改了会影响大剧情,导致后面圆不回来的一般不会改,不然分分钟会崩掉的。
而有些出自一知半解的人所提出来的意见,我就不知该怎么说了。提意见我当然乐意接受,但只求你们一点,不要自己都还没搞清楚事实就以百科上的某些所谓“资料”,来定义我写出了bug好吗?
bug自然也是有的,毕竟网文那么长,又要每天更新,谁都无法保证自己没写出bug过,一些无关大雅的问题,还请大家不要太较真吧。
这里要特别说的一点就是,锦衣卫的服色问题,锦衣卫确实不是任何级别、任何地点都穿飞鱼服的。但这个我不打算改,道理很简单,飞鱼服、绣春刀是锦衣卫的一个重要标志,相信任谁一提起锦衣卫,脑海中都会头先冒出这样的经典形象吧?
既然影视形象都是如此,为何独独要求网文去较真呢?本来这就是在戏说历史,不可能做到如正史一般,处处严谨,样样真实符合历史的。
好吧,我实话实说,以我本人这初中文化水平来说,其实也写不出什么正史来,瞎侃侃还行,一家之言,不可尽信。
本来嘛,看小说就是一种纯粹的消遣,而不是为了要“考古”。多做考据,也只是为了加强历史氛围,让人生出更多的真实感和代入感而已。
所以说,小说都是作者本人的一些历史观,再加上故事来构造出来的虚拟世界,并不是真实的历史,通过通俗文学来了解某个时代的一些东西可以,要求严谨就有些苛刻了,四大名著都做不到。
比方说,《红楼梦》本质上就是一本架空小说,尽管它借用了明清的历史背景和风俗,但要说做到绝对的真实,我觉得也是不可能的。再来说说《三国演义》,演义版本的东西,诸君确定要把它说成是正史吗?罗贯中用了大量历史上没有的桥段,来塑造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形象,难道当真符合史实吗?草船借箭和空城计是怎么回事?
说这些,不是要否定它们名著的地位,只是想强调一点。
不要把小说当成真实历史,自然而然的,也是想请求大家不要用太苛刻的眼光来看待《小官人》,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篇yy文啊。
总结来说就是,后文中考据仍然会存在,但不是为了单纯的为了考据而考据,亦不会为考古而考据,故事情节才是小说的核心。
怎么写好看,怎样的写法更受欢迎,青田就怎么写!
………………………………
第109章 父子重聚
再一次走出按察司大门时,时间刚过午后。眯眼望一眼头顶的烈日,李谦不觉全身一松,竟是有种终于得以逃出生天的庆幸。
老实说,他并不愿与一省之臬台交恶,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也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不远处,前来迎接他和傻妞回去的,自然是子衿子佩这对孪生姐妹,不过令他感到有些愕然的是,此时车下来一道身影,赫然正是兄长李孝!
而在这之后,则是让兄长搀着缓缓下车的顽老头李经纶。
“爹”
“臭小子,你还有脸喊我爹?”李经纶板着张脸训斥一句,随后竟是嘴角略微一扬,意外地向他展露出一个淡笑的表情来。“出来就好,安然无恙就好。”
简单的一句话,却是让李谦眼睛一酸,险些当众流出泪来。
是啊,你平安就好,这才是世间父母对子女最为真实的关爱,不掺杂哪怕一丝丝的水分。望子成龙当然也会有,但真到了危急关头,他们最希望的还是子女能够平安无事。
“孩儿不孝,让父亲挂心了。”
李谦一脸动容地看着自己今生的父亲,一时竟是忘了把“妹妹”引荐给他。傻妞倒是表现得还不错,十分恭谨地向李经纶及李孝行了一礼后,便怯生生地站在了一旁。
李经纶目光淡淡地打量了她一眼,点点头道:“好好好,是个乖巧懂礼的姑娘!晚些时候,为父再为你取个好名字。”
回去的路,李谦才知道在此之前,究竟是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才使得陶晟放过了他。
原来,当时王知县正坐在签押房里犹豫不决,不知该不该立即开堂问案时,李经纶经小祝接引,径直入后衙见了他一面。
人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话一般是不会错的。
李经纶人老成精,虽极少与人有过大的争斗,分析局面的能力却是不弱。
事实,早在李谦被人诬告的当天,入城时偶然听闻此事的李孝便立即赶回了庄子里,将此事告知于他。
李经纶得知事情的简单经过后,第一反应自然是李谦遭人泼了脏水。知子莫如父,自己生下来的混小子是个什么品性,他难道还不清楚吗?
尽管李谦近来的变化很大,简直和以往判若两人,可归根结底,他的本性还是不坏的,如果不是见那张家幼女可怜,他又怎会将其收留?而且这一回和早年还不太一样,他连丫鬟都不要了,直接就认了个妹妹
老实说,李经纶一开始是有些难以接受的,毕竟那小丫头他连面都没见过,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认了个养女,这李家到底是谁说了算?
不过后来想想,他又觉着先前在退婚一事,自己终归是有些对不住儿子的自打李谦离家出走后,外面便传出了许多风言风语,私下里都在议论李谦的不孝。
但由于李经纶本人没有做出任何的反应,这些议论也只是在私下里传而已,虽然李谦的声名会因此有些受损,却始终是无关大雅的。
只是这样一来,倒是让李经纶心生几许愧疚了,毕竟事后反思起来,自己在此事的处置,也有些欠妥之处。
也正因如此,他才点头答应了下来,并写下了书契交给许杰。
对于素来最在意名声的李经纶来说,有人往他们李家人身泼污水,确实是让他很愤怒的。不过尽管心中焦急,他仍是耐着性子,打算看看自己这小儿子会如何去应对。
当得知罪魁祸首赵家父子摊了官司后,李经纶就知道,这是李谦的出手反击。
只是谁都没想到,后来事情会脱出掌控,陶臬台竟是毫无投鼠忌器之感,居然决定立即开审李谦的案子
李经纶终于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妙了。
他当机立断,立即就找来长子李孝商量,如何行事才能救出李谦。
这年代的读书人,还真就没几个是彻头彻尾的书呆子,真要和人玩起心眼来,理论知识也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