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王收集公司-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狸奴收拾好了餐具,然后说道:“公子,你先去洗漱吧,我这就给你去拿早饭。”
那喆进屋去洗漱了,不一会狸奴就拿来了早饭,服侍那喆吃下去。
吃完饭后,那喆休息了一会,曹德舜就进了屋。
他面色有些凝重,和那喆直接说道:“贤弟,昨天晚上你招惹了章元亨,是很麻烦的事情。”
那喆好奇的问道:“那个二世祖有什么可怕的?他有什么本事?”
“贤弟,章元亨不足为惧,可他背后的蒲城章氏可不得了啊!”
“蒲城章氏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
“我给你讲讲章氏的事情吧。
章及,字鹏之。唐太和年间任康州刺史。可能在归仕后,由泉州府南安县迁居于建安府浦城县西村,是为浦城始祖。及公娶妻滕氏,封为梁国夫人。生三子:侑、傑、修,皆显名于时。
章仔钧,及公的孙子,字仲举,号彰艮。自小就学问深湛、才气过人。唐天佑年间,驻福州的闽王节度使王审知,礼贤下士,善于用人。仔钧听说后,拟就了‘战策’、‘攻策’、‘守策’三部兵法去投奔王审知。闽王大喜,立即表奏朝廷,请委予重任,朝廷准奏,授仔钧为高州刺史检校太傅,故仔钧公又称太傅公,任西北面行军招讨制置,驻防浦城。特封夫人练嶲为渤海郡君。
太傅公在浦城城西的西岩山布陈设防。一日,有贼兵突然发起攻击,太傅公一面急忙下令,命全军将士坚守山垒,不得应战;一面派边镐、王建封二将速去建安请援兵接应。七日后,公见贼兵久攻不下,远道而来,疲惫不堪,锐气大减。即下令将士们乘机突发反攻,贼兵溃败逃遁而去。当时天降大雨,连日不断,边、王二将因大雨淹道,无法行路而逗留在将军山后,公以贻误军机欲将二人军法处斩,但内心又不愿将有才干的二将处死,暗中对夫人说:‘军法严明,不能明放。不如夫人代我放之。’于是练夫人赠金银于二将,从后门放逃。
三十年后,太傅公去世了,应该是十几年前的事情吧。各路诸侯纷纷立国称帝。
有个叫王延政的在建州称帝,立国号殷。此时,边、王二人为后唐大将,奉命讨伐。在浦城下当晚,二将带金帛和小白旗潜入城内答谢练夫人救命之恩,并告知第二日攻城后将屠杀全城,让练夫人将小白旗插在门口,可免杀身。
夫人说:‘当初放你二人,只为你等是国家有用之才,非为今日图报。今乱臣谋反称帝,仅三十六人,而全城数百万男女老幼皆无罪也。若定要屠城,老身不愿独生,定当先死。’拒不收金帛白旗。二将被夫人言语感动,攻城后放弃屠城。
‘以一人生死,救全城百姓’这段佳话,在浦城的历史上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有人道:太傅公贤明,练夫人贤惠,庇荫一方生灵,功德无量,才有子孙昌盛显贵,派衍源远流长。
太傅公有一十五子,孙子多得数不清。十五子皆列于朝堂之上,或文、或武,全在朝中任职,冠盖簪绂,出入相望,前后不绝,集萃于一门,闽人莫不以此为荣。”
那喆吸了一口凉气,这蒲城章氏实在是太庞大了,难道自己要认栽不成?不行,老子绝对不能后退,那样也太丢穿越者的脸面了吧!
再说了,要是兄弟们知道我认怂,他们一定会嘲笑我的。尤其是杜大雷那厮,他肯定说我不是爷们,连一个喜欢的女子都要放弃。
那喆低头思索着,曹德舜也不催促,坐在旁边也在想着什么。
过了一会,那喆坚定的说道:“曹老哥,我是不会退缩的,就算他章氏在金陵城里有极大的势力,我也不能认怂,那样会丢尽我们兄弟的脸面的。如果你害怕章氏,我可以搬出去住,不连累你曹家。”
曹德舜很不高兴:“那贤弟,你这说的是什么屁话!用杜大雷的话说,我们现在是‘铁哥们’。有什么事情,我们都一起想办法解决。你要是敢搬出去,我就和你翻脸!”
那喆对曹德舜拱拱手:“老哥,是我错啦,你就原谅小弟吧。我再也不说搬出去的事情了,你大人不计小人过,就把我当一个屁,放了吧。”
曹德舜紧绷着的脸松弛下来,他长出一口气:“哎,不瞒你说,我也有点紧张啊!蒲城章氏确实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他们的实力真的很恐怖。如果有办法,我们还是不要招惹他们的好。”
那喆想想说道:“蒲城章氏虽然很厉害,不过那个章元亨却是个草包。他做事如此荒唐,他父亲不一定会包庇他的。”
曹德舜点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章仁耀官声不错,是个正人君子。他很有可能不会管这样的烂事。”
“就是嘛,章元亨很有可能是‘拉大旗作虎皮’,利用家族的势力,吓唬我们而已。”
曹德舜问道:“‘拉大旗作虎皮’何解?”
那喆笑着说道:“就是‘狐假虎威’的意思,我看章元亨没有什么可怕的,老哥你该干嘛就干嘛,不用费心搭理那个混球。”
曹德舜想想也对,就放开了这件事。他接着说道:“贤弟,昨天晚上,徐铉把你亲笔写的《鹊桥仙》拿走了。他说今天会进皇宫,把这件作品呈给李煜,让我们等他的消息。”
那喆很兴奋:“不错嘛,看来老徐还是挺能办事的。等崔道述来了,我让他给老徐送一份厚礼,以感谢他对我们的帮助。”
“这个不用你操心,我会办好的。”
“不行不行,不能再让你破费了。”
“我们之间还分什么彼此,你就别管了。”
这时,外面响起了敲门声。
“家主,在下有事情要禀报。”
曹德舜说道:“进来吧。”
门开了,一个曹家的管事走了进来。他对曹德舜和那喆恭敬的施礼,然后说道:
“家主,崔道述公子来了,还带来了不少人。我已经派人请他们去了大堂安歇,特此来禀报您。”
那喆高兴的跳了起来:“哈哈,太好了,说曹操曹操就到,我们赶快去见他吧。”
曹德舜也站起来,和急不可耐的那喆一起出了门,向曹府的大堂走去。
那喆一路小跑,很快就来到了大堂,把曹德舜甩的没影了。
他进了大堂,发现里面坐了许多人。
有崔道述、崔洪、齐九娘、翟小山,还有许多面熟却叫不上名字的人们。他们有的是崔道述的手下,还有一群护卫队的牲口们。
见到那喆,大家都站起来,笑着和他打招呼。
那喆十分兴奋,他大呼小叫的给这个一拳,踹那个一脚,然后跑到崔道述面前,给了他一个熊抱。
“哈哈,老七,哥哥我想死你了!你总算是来了!来,我们亲一个。”
………………………………
第二百四十七章 文武双全的章楶
第二百四十七章文武双全的章楶
那喆抱着崔道述就亲了他的脸几口,然后对齐九娘说道:“九娘,借你夫君用一下,你别吃醋啊。晚上还归你使用,哈哈哈。”
齐九娘啐了那喆一下:“呸,三哥你太恶心了,你是不是有龙阳之好啊?难怪你不想娶亲,方菊娘怎么就跟了你这个人妖呢?”
“哈哈哈!”
大家都哄堂大笑起来,崔道述推开那喆,嫌恶的擦擦脸:“三哥,你几天没刷牙了?嘴巴怎么这么臭呢?”
曹德舜正好迈进了大堂,见到这一幕,也忍不住笑了。
崔道述看见曹德舜,急忙走过来见礼,齐九娘、翟小山等几个认识曹德舜的人,也都过来和他打招呼。
大家扰攘了一会,曹德舜请众人坐下。大家纷纷落座,曹德舜命仆役去准备宴席,要请大家吃饭。
那喆问道:“老七,你怎么把翟小山他们也带来了?”
崔道述无奈的说道:“还不是老大怕我们在金陵树大招风,被人盯上了呗。他非要让翟小山也跟来,又派了几个斥候跟着,还派了五十个精干的护卫保护我们。”
曹德舜笑着说道:“你们也别怪赵先生,他还是为你们好啊!你们兄弟情深如此,真是羡煞旁人呐。”
那喆和崔道述对视一眼,都打了个冷战。还情深深雨蒙蒙呢,我们又不搞基,有什么可羡慕的!
齐九娘问道:“三哥,你来金陵这么多天,方菊娘忧心忡忡的,每天都吃不下饭。她担心你见到金陵的漂亮小娘子,有了新欢,就忘了她。你从实招来,到底有没有相好的啊?”
那喆有些讪讪的,他支吾着说不出话来。
齐九娘见苗头不对,就逼问道:“三哥,果然有情况,你从实招来,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曹德舜急忙过来打圆场:“哈哈,大家都饿了吧,先吃饭去吧,其他的事情,待会儿再说。”
崔道述也拉了齐九娘一把,在她耳边说了几句。齐九娘忿忿不平的瞪了那喆一眼,气鼓鼓的不说话了。
那喆松了一口气,这个齐九娘太难缠了,崔道述也宠着她,在朐山岛上,她绝对就是个混世魔王。一天到晚总是惹是生非,经常捅一些篓子出来。
可赵子重、姜五娘、*业等人都袒护她,说她什么‘有正义感’,虽然行事有点莽撞,可人家心地善良,小事就不要计较过多了。
曹德舜带着大家去了宴会厅,张罗众人吃饭。
那喆吧翟小山叫到一边,笑嘻嘻的问道:“小山,岛上的情况怎么样啊?你给我讲讲。”
翟小山答道:“挺好的,明州船厂交付了六艘战船,郭金韬又从明州水师挖来了几百个军官和水手,赵先生把他们和一些菜鸟混编在一起,正在加紧训练呢。”
那喆一拍巴掌:“太好了!等我们回去后,这些人应该也训练的差不多了,我们就可以去南方报仇了。”
翟小山继续说道:“杜先生又捕到了四条大鲸鱼,安大郎和鲍里斯加紧开垦出了不少盐田,现在岱山西岛的盐产量已经上来了,估计很快就会达到朐山岛的产量了。”
那喆很高兴:“兄弟们都很努力啊,对了,护卫队的情况怎么样了?”
“由于流民太多了,赵先生怕有人闹事,就又扩招了几百个菜鸟,现在护卫队的总人数已经突破二千了。赵先生还任命我和范金春为大队长,每人可以统带一千人,就是俗称的千夫长。”
翟小山显得很得意,那喆拍拍他的肩膀,“你小子现在出息了,都成了县团级干部了。你一定要请客啊,老子要狠狠的宰你一顿,就去风松阁吧,哈哈。”
翟小山很迷茫,不知道‘县团级’是什么意思,可他和兄弟几个相处日久,经常听他们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词语,已经有了一定的免疫力。
他急忙说道:“一定一定,您说去哪儿,我就在哪儿请客。”
那喆又问:“小山,你这次出来,婉秋给你带了多少钱啊?够不够请客的?”
“我带了十贯呢,足够请客的。”
那喆摇摇头:“十贯太少了,在一般的小店没问题。可要是去了风松阁,估计喝杯茶都不够。”
翟小山不禁咂舌:“这也太贵了吧!十贯钱连喝杯茶都不够,那个什么‘风松阁’,绝对是销金窟啊!”
那喆笑着说道:“金陵城里像这样的地方多了去,你们要是去逛街,如果想吃饭,一定要先打听好价钱再进去,不然就你们带的那点钱,连喝碗汤都不够。”
翟小山有些沮丧:“那先生,我还想给婉秋买一些礼物呢,照你这么说,我带的十贯钱,可能买不了什么东西啊。”
那喆安慰他:“没事,你尽管花,有崔道述这个大财主,我们花多少都没有问题。等过几天,我就带你们上街去购物,一定会让你满意的。”
翟小山谢过那喆,两人就去吃饭了。
饭后,崔道述拉着那喆找了一个僻静的屋子,询问他来这里的经历。
那喆把这几天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崔道述思考了一会,面色凝重的说道:“蒲城章氏啊,确实是硬碴子。三哥,我以前看过一些资料,蒲城章氏在南唐朝堂之上高官无数。等到了宋朝,就更了不起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到了宋朝,蒲城章氏就更了不起了,宋仁宗时的宰相章得象,还有王安石变法的主力章惇,后来也做了宰相。
另外还有一个更了不起的人物,就是进士出身,然后统兵和西夏大战数次的章楶(jie)章质夫。”
那喆好奇的问道:“章得象和章惇我知道,这个章楶是什么来头?”
“章楶,字质夫,他的叔父就是章得象,章惇是他的侄子。”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你给我讲讲吧。”
“章楶生于官宦世家,他得到叔父章得象官荫,任将作监主簿,调为孟州司户参军。章楶进京考试,听说他的父亲章访入狱,在河北魏县对质,章楶放弃考试,赶赴魏县辩冤。
治平二年进士及第,礼部考试名列第一,授知陈留县。历提举陕西常平、京东转运判官、提点湖北刑狱、成都路转运使,入为考功、吏部右司员外郎。”
那喆惊叹道:“礼部第一,那不就是状元吗?”
崔道述说道:“差不多吧,章楶确实是文采出众之人。
熙宁中,他知陈留县,因治绩最佳,历任提举陕西常平仓、东京转运判官、提点荆湖路刑狱、代理成都路转运副使等职。
元佑六年,章楶以直龙图阁出任环应路经略使,兼知庆州。朝廷急于罢兵,当即戒边吏勿动,并将葭芦、米脂、浮图、安疆四寨割让给西夏。
章楶提出:西夏嗜利畏威,如不给予惩罚,边境不得休兵。应当逐渐占据西夏疆土,用古代对诸侯削地的办法,以削弱对方来强固自己的边防,然后派各路兵守其要害之处。如此,发动几次攻势,西夏必定趋于灭亡。”
“他很有见地啊,后来怎么样了?”
“十万夏军入侵,章楶命折可适潜入夏境,先得守峰卒姓名,假装成首领行视,叫出守烽人,将其斩杀,使烽火不能传递,在尾丁常笃葡木
夏军在没烟峡修筑城砦,在韦州集结数万兵力,准备进攻环庆。章楶命宋军向韦州急攻。夏军逃跑,宋军撤退时夏军跟踪,宋军设伏,击败夏军。
宋军修筑定远城,夏军集结军队准备进攻,章楶指挥宋军将集结中的夏军击溃。西夏进攻熙河、兰岷、鄜延,朝廷命令平时用浅攻扰耕来困扰对方,若西夏举兵深入就坚壁清野,使其无所掠获。
章楶认为,浅攻扰耕,只能伤其皮肤;坚壁清野,则消极被动,苦了百姓,反为所困。他提出战略部署和战术。一是陕西六路互相配合,更迭环攻,加以集中兵力重点出击,使之腹背受敌,应接不暇;一是遇敌大举进攻,则以弱兵诱敌,只管守御,再埋伏精锐,出奇兵击其惰归。这样外伏强兵,才能坚壁清野固守于内,以逸待劳,操必胜之计。”
那喆感叹道:“章楶确实是奇才,他的战法很管用啊,如果大宋按照他的办法,肯定会把西夏灭了的。”
崔道述接着说道:“元佑七年,夏军数十万人进攻木波镇。章楶一方面命宋军在木波镇坚守,一面在洪德城埋伏一万精兵,并在水中置毒,另外安排宋军驻扎肃远寨,约定举火为识,阻拦夏军归路。
夏军攻不下木波镇,开始撤军,以铁骑断后。章楶命宋军追踪夏军,梁太后经过洪德城时,伏兵冲击,击败了夏军,夏军数万铁骑迎击,宋军死战,夏军大败,人马饮水,多中毒而死。相互践踏,坠崖而死的夏兵不计其数,死者崖涧皆满,梁太后几乎逃脱不掉,章楶声名大震,被任命为权户部侍郎。”
………………………………
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要脸的那喆
第二百四十八章不要脸的那喆
那喆悠然神往:“这个章楶确实了不起,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真想见见他啊。”
崔道述笑着说道:“他五六十年后才出生呢,你是见不到他了。”
“蒲城章氏确实出了不少了不起的人物,我看这个章楶章质夫虽然名气不大,可在历史上绝对是章氏最出色的人才,我说得对不?”
崔道述点点头:“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我继续说,绍圣三年,梁太后因为地界不定,多次大肆侵犯,章惇取消边界划分,命宋军进讨。夏崇宗李乾顺见多次扰边不利,率五十万人亲征,攻陷了金明寨。夏军占据横山,并河为寨,四出寇掠,秦、晋之路皆塞。夏军数万屯境上,宋军出击,大败夏军,攻取了葭芦。
绍圣四年,夏军进犯,宋军乘虚攻破没烟峡寨,斩首三千余。夏军七万攻绥德、六万攻麟州,均为宋军所败。葭芦城竣工,夏军围之六日,宋军援军到达,夏军不能战胜,退守长波川,宋军入界,斩首两千余。
宋哲宗咨询对边境形势的良策,章楶提出在胡芦河川筑城堡,占据有利形势迫近西夏。哲宗同意章楶的对策。章楶公开修筑数十城,佯示怯弱,暗中率领四路兵马出胡芦河川,用二十天时间,在石门峡江口好水河南边筑起平夏城和灵平寨。
刚兴建时,夏军进攻灵平寨,被宋军击败,夏军十余万人进攻平夏城,章楶击败夏军,斩俘三万余人,宋军与夏军激战时,章楶指挥宋军进攻西夏,包围洪州,击败西夏援军嵬名济,攻破洪州。
接着修筑环庆、鄜延、河东、熙河等城。西夏对此深感惊讶,却不敢妄动,宋朝边防得以巩固。以后,各路宋军仿效,在要害处筑城五十余所。
朝廷加封章楶左朝议大夫、枢密院直学士。宋军出兵讨击,大败贺浪罗。八月,宋军攻入西夏,击败夏守军,包围夏州,辽朝劝和。宋军进攻夏州,与夏军交战,嵬名乞勒大败,丧失万计。
章楶攻取了会州、盐州、兰州等地,在南牟会置西安州、葭芦寨置晋宁军,宋夏以沙漠为界,秦州成为内地,幅员一千余里,首尾相连。从此西夏丧失了战略主动权。”
那喆拍案叫绝:“章楶如此英雄了得,真是令人神往啊!”
崔道述继续说道:“元符元年,章楶提出天都山是畜牧耕稼膏腴之地,人力精良,产良马,夏人得此则能为国,失此则于兵于食皆有妨阙。将来进筑城寨,占据了当,夏人所有惟余兴灵,虽未灭亡,大势已定。
宋军多次出击,斩杀了数万夏军。夏军四十万人进攻平夏城,兵士死者数千,伤者倍之,攻打十三日,不能攻破,章楶率军救援,击败防备宋军的夏守军,斩杀罔罗,击败嵬名济等,击杀夏军两万余人,夏军开始撤军,章楶指挥宋军包抄反击,大破夏军。
夏军袭击镇戎军,遇到大雪,冻死无数。以后,章楶以两千精骑奇袭天都山,擒获西夏大将,俘敌三千余人,牛羊十余万,全歼仁多保忠的军队,仁多保忠仅以身免,西夏放弃天都山。
宋军多次乘胜进攻,杀死了仁多保忠之弟仁多洗忠。西夏多次遭到宋军冲杀,部族离散,投降宋朝的人越来越多,夏崇宗于是命结讹遇率数万人在神堆驻营控制。宋军发动进攻,斩俘四千余,结讹遇大败而还。以后,章楶与西夏令王皆保交战,击败并擒获了他。
两年后,赵佶即位,章楶以年老的理由辞官,居住在河南。以后,徽宗接见章楶,挽留并拜他同知枢密院事,让章楶的儿子章縡在开封做官以便抚养章楶,过了几年章楶极力辞官,宋徽宗授予章楶资政殿学士、中太乙宫使。
又过了两年,章楶去世,终年六十九岁。宋徽宗悲伤怀恋。追赠右银青光禄大夫、太师、秦国公,谥庄简、改谥庄敏,抚恤助丧很优厚。”
那喆扼腕叹息:“这才是国之栋梁啊,我恨不能再穿越一次,去见见这个章楶章质夫。”
崔道述点点头:“徽宗赵佶对章楶的评价是‘才兼文武,学富古今’。后来宋史也对他评价很高,我有点记不清了。他和苏轼也是好友,苏轼写过一首很有名的词,叫《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那喆很好奇:“哦?这首词不是很有名啊,你还记得吗?能不能背下来?”
崔道述得意的点点头:“我在大学时,追女朋友的时候,就用过这首曲子词,当然能记得了。”
“那你快背一遍吧。”
崔道述清清嗓子,矜持的开始背诵: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真不愧是苏东坡,写得声韵谐婉,情调幽怨缠绵,的确是好词!那章质夫写的如何?”
崔道述想想说道:“我再背一遍章质夫写的《水龙吟》,你自己比较一下吧。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杨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