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36国足在柏林奥运-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时代弥漫的悲观沮丧影响,变得都不像“陆逐虎”了!
是陆逐虎的话,踢亚冠冠军的恒大他怕了吗?出线生死战踢伊朗他怕了吗?踢世界杯亚军阿根廷他怕了吗?去皇马接受最严苛的挑战、与那些大牌球星竞争一个中场位置,他怕了吗?
怕个毛!
在这个时代,周贤言一个门将粉丝巨多;在后来,他一个常年在日本踢球的留学生球迷巨多――归结到底,不都是他们天不怕,地不怕,上帝第一我老二的二愣子劲头吗!
陆逐虎举起茶杯,回敬周贤言一杯:“周兄用心良苦,小弟明白了。实在惭愧!柏林,陆某去定了!”
“别说跟列强还有一争高下的可能,就是完全不是敌手,又有什么可忧惧的!”陆逐虎道:“作为中国人,理当慷慨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第26章 美国,还是日本?
“如果给你再选一次的机会,留学美国,还是日本?”
“日本。”
……
虽然陆逐虎改变了主义,应邀参加上海中华队与国家队的表演赛(实际上是选拔赛),可惜天公不作美。
4月27,大雨。
28,大雨。
29,大雨。
原定29日的比赛只能取消。按照行程,国家队将要前往这时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参加出征前的动员活动。而与上海中华队的表演赛,也会挪到南京来进行。
有这么一个笑话,说京沪高铁开通以后,北京到上海的行程被缩短到8小时,然而在民国时代,京沪铁路也只需要8小时。(马亲王语,祥瑞御免)
这是真的,民国时期京沪铁路全程其实甚至不需要8小时。
因为当时的京沪铁路不是从北京到上海,而是从南京到上海,也就是现在的沪宁铁路,全长才300多公里,按那时的水平火车每小时行驶四五十公里左右。1912年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时,乘火车从上海到南京,不过用了7个多小时。
29日夜里,陆逐虎来到民国之后,第一次乘坐上老式的蒸汽火车,行驶在这条颇具历史沧桑的铁路上,前往金陵。
他不是国家队的成员,所以没有同他们出行,只有一个人。晃荡的车厢,老式火车特有的“况且况且况且”行进声音,车外连绵的细雨,恍惚间回到了去学校报道的那个夜晚。
这座城市他再熟悉不过,少年时代,他每年都会来这里两三次,在一间民国时仿西洋式的青砖老宅前流连,盼望着哪一天看到这房子里的小女生有一天能回来――
直到现在,他也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女孩子回来过。
……
周贤言与他有相似的留洋经历,所以那天他二人相谈甚欢。
“从陆兄弟的言辞中,对于倭人龃龉处甚多,为何还要去东洋留学?”周贤言感到很奇怪,陆逐虎言谈间显然是接受新式教育的,又精通英语、法语等,理应明白美国、欧洲比日本发达很多,留洋回来也更受看重。况且如果他是四年前去的,那时候九一八事变已经发生,国内对日本的憎恶已然很高,这个时机……
确实令人费解。
“无他,”陆逐虎拱拱手:“日本的船票便宜――而我又囊中羞涩。”
周贤言:“……”
众人都哈哈大笑,算是了解。
周贤言也跟着笑,叹了口气:“不过我也是去了美国之后,才晓得如今形势是如何了。现今美利坚确实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无疑了。不知道我巍巍中华,要到几时,才能有那般的气象……”
“所以啊,就需要贤言、陆兄弟这样的,出国去把那些个国家新的东西学过来,建设我们的国家,迟早把这花旗国给比下去……”
“固所愿!”周贤言点头,看着陆逐虎:“日本人狼子野心,现在是不肯把真正有用的东西教给我国的留学生了,君不见在日学生都跟日本政府抗议过多少次了。”
“如果再给你再选一次的机会,美国,还是日本?”
……
这个问题,其实陆逐虎确实面临过。
美国几所很不错的高校――甚至还有耶鲁。
那时被国内混乱的足球环境刺激到的陆逐虎曾说:“我要去一个再也没有足球的国家!这狗屎的球!恶心的球!金钱交易的球!混账的球!什么都讲,就是不讲球!”
美国不就是这样一个“没有”足球的天堂吗!
那时候,他去美国已经是势在必行了。
可临了,他最终也没去。
不过是因为收到一张手工的明信片。
来源是日本大阪。
……
樱花树下,两个身穿鲜艳和服的十六七岁女孩子,并肩携手坐在秋千上。
人比花娇,笑得好像弯弯的眉眼上都涂上了晶莹的蜜糖。
右边的那个,就是汐儿了。
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大小姐。
这一次再看到她的照片,已经过去好几年了。
即使是从照片上目测――那也像是汐儿刚刚与他分别的那个时候照的。
“呆虎!你看,我穿这件粉色的好看,还是这件蓝色的好看?”她笑眯眯地,掐着盈盈一握的小腰肢道。
“粉的好!”陆逐虎打量着,“哎呀,汐儿,这是和服啊,我觉得不要穿……”
“为什么?”莫汐儿瞪着大眼睛,人畜无害地问。
“这,这是――日本人的衣服啊!”
“日本人的衣服,又怎么了?”她总是什么时候都懵懵懂懂的。
“哎,你真不懂,我们跟日本人,有很大的仇恨。”陆逐虎摇头道,汐儿在海外长大,学校里不会讲这些,家里可能也没有人引导?
陆逐虎就给她讲金陵屠城,讲万人坑,讲华人劳工,讲淞沪,长沙,重庆……
“日本人这么坏啊!”她看看自己身上:“可这只是一件衣服啊,是衣服的话,好看不就行了吗?”她楚楚可怜地看着陆逐虎,对很多国恨家仇,大是大非不是很清楚。
她就是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孩子。
这些事情,无论放在谁身上,陆逐虎都是极度反感的,他有自己的原则――
和服,不就是日本人的衣服吗?不是从中国学过去的吗?我们连自己的传统服饰都丢掉了,却要转而喜爱外国人的衣服,还是日本人的衣服,这不是崇洋媚外是什么?不是数典忘宗是什么?
可在汐儿身上,他就是无论如何都恨不起来。――虽然他还是不会改变自己“崇尚日本人的东西就是忘本”的看法。
汐儿的看法比他就简单很多:这就是衣服啊,衣服好看就行了,管它有什么厚重的内涵,历史意义一堆乱七八糟的。
你要跟她争辩,永远也辩不出个结果――
“哦哦哦,呆虎,你说的真有道理。我记住了。我会注意的。”
回过头。
“哇,这衣服真好看!我要穿!”
“……”
……
有一个人,她有着种种你无法理解的缺点,有极为分歧的理念,教育都教育不过来,可还是会忍不住随时随地想着她。可能这就是爱。
所以,当他好不容易得到一点点关于她的信息的时候,会忍不住立刻就下定决心。
美国,还是日本?
日本。
………………………………
第27章 亚洲第一学府
清晨,火车缓缓地行驶进南京下关火车站。
陆逐虎乘坐的这列车,只是最普通的火车。
而国家队同一天夜里乘坐的,却是从德国进口的优质“蓝钢专列”,火车头购自英国,功率为全国之冠,从南京跑一趟上海,中途停靠苏州无锡常州镇四站,白天只需要5个半小时,车厢陈设也很雅致,座椅蒙着淡蓝色府绸罩套,桌几上还配有小花瓶、小茶杯,服务非常规范,夸张的是连空调都有了,观感与布局上与后世沪宁高铁的动车组十分相似,甚至比动车组更胜一筹――靠椅是真皮的。
这还只是二等车厢,头等更为豪华,但那只能是国党军政大员、家属等特权人物专用,纵然座位空着也不让其他人进入,陆逐虎想去见识一下也没有机会。
不过――如果民国粉们如果以此吹嘘民国时期的现代化,那就是胡扯了。最简单的道理就是“蓝钢快车”每张票贵出普通车一元大洋,足可买半石大米了,平民百姓一生都体会不到这种“现代化”的滋味的。
所以,也只有胡蝶、阮玲玉、徐来、赵丹这种电影大明星,和李惠堂、包家平等著名球星组成的国家足球队,才消费得起。
很多渲染这届国家队出征柏林过程有多么“惨”的后世报道,陆逐虎却了解他们的条件并不差,相较这时代普通的老百姓来说,不知道好多少倍去了――跟后世的国足没什么不同。
只不过他们单纯许多罢了。
……
“回”到这座“熟悉”的城市――如果七十多年后来过也算熟悉的话,陆逐虎却没有感到太多期待和欣喜。
毕竟,在这个时空里,没有汐儿的存在;
也不像他十八岁以后来到这里有种“家”的感觉。
毕竟,在这个时空里,也没有宁霜筱。
陆逐虎有时候会思考他同两个女孩子的关系。他跟宁霜筱几次分开,又几次复合,他自己有很多毛病,倔强,高傲,大男子主义,可能到最后她还能容忍他这些,当然他有时候想想是很愧疚的。
他俩心里都住着一个可能再也不见的人,她是死去的哥哥,他是忽然失散的初恋。陆逐虎很清楚,已经二十多岁,还会把那个小姑娘想得那么好,是因为在长久的思念里已经忽略掉她的种种毛病,并且把她幻想得越来越好。如果一直在一起,他可能早已受不了汐儿的大小姐脾气了。
现在的他拥有宁霜筱已经非常知足,假使有一天与汐儿重逢了,兴许也能坦然地说:好久不见了。
……
早上国家队到达南京后,按照惯例都将前往中山陵拜谒,下午四点钟将在励志社球场和上海中华队进行那场没能在上海进行的对抗赛。
原先在南京上学的时候,陆逐虎已经去过多次中山陵,而且那时候校队要训练的时候他们也会选择爬中山陵的台阶来锻炼体能,就没有选择与国家队同去。
另一方面,他现在还是国家队的“编外人员”,跟“球队正选”们见面难免尴尬,索性还是不要见面,下午在球场上见真章吧。
不过现在到下午时间还长的很,不知道该怎么打法?
思来想去,陆逐虎来到了宁霜筱的母校――即后来的南京大学,现在叫“国立中央大学”,不折不扣的亚洲第一学府。
陆逐虎还记得,自己还在国内一个普通高校上学的时候,去女友的学校时有多么羡慕:华东五校,985,211,什么名头都有的老牌名校,光各种食堂就十来个。不过相比这个时候,南大的地位已经降低不知多少了。毕竟后来的南大、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农大、南林大、中国药科大学等等都是从这一个学校拆出来的。
这个时候,它就是中国甚至亚洲第一学府。1927年3月,北伐军攻占南京,6月,以东南大学为基础,并入原由该校衍生的河海工科大学、上海商科大学和江苏法政大学、江苏医科大学及江苏境内四所公立专门学校,改组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5月改称中央大学之后,就已经视为是政府在文化方面最重要的招牌了。历史上甚至出现过老蒋亲自担任校长的情况,这估计在以后都不会有这样的奇景了。
不过这时候的校长是罗家伦,之前清华大学的校长――他正是复旦现在李登辉校长的学生。1
930年10月至1932年8月不到两年内,先后有朱家骅、任鸿隽、桂崇基、刘光华、段锡朋、李四光等人被任命为中央大学校长、代校长。直至1932年8月26日罗家伦被任命为校长,易长风波遂告平息。
陆逐虎走到学校里面后,东张张,西望望,觉得中央大学并没有想象中的好――楼房都矮矮的,学生不要说和未来比了,就是比他以前念的交通学院、国内随便一个大学人都少,根本没看出有一个大国家第一学府的气象。学校自然也要面临越来越多学生的问题,1934年,罗家伦认为“中大发展的时机到了”,决定另辟新址,建设“万人大学”。1935年11月征得石子岗8000亩土地为中大新校址。但新校址动工半年后,便发生了卢沟桥事变。1937年8月,日本侵略军攻占了上海。1937年12月13日,首都南京沦陷――兴建万人大学的想法就不了了之了。
当然一个大学最重要的是“大师”,而不是“大楼”,现在这所貌不惊人的大学里,可能随时身边擦肩而过的,就是响当当的名家。
而且,就好像苏轼“赤壁怀古”的地方根本就不是赤壁之战的赤壁一样,他现在出现的这片区域根本就是不是宁霜筱他们的校区――后来的南京大学其实用的是以前教会学校金陵大学的老校区。
不过陆逐虎还是选择到这里来,因为毕竟精神在这里。
走过操场的时候,陆逐虎看到有不少学生已经起来了,在篮球场边打篮球。他一向是片刻也闲不得的,看学生们篮球打得不错,一时手痒也想加入他们的行列。
………………………………
第28章 光头蒋(第二更,求推荐票!)
陆逐虎篮球打得凑合,奈何身体素质过于劲爆,弹跳一流,比几个学生又高一些,跳到空中还调整的余地,几个学生都抢不到他,就看他一个人不停地自抢自投了。完了还在几个学生头顶上完成一个挂筐暴扣,差点没把铁框给扯下来。
气得几个学生破口大骂:“哪来的屌逼,球都让你抢去了,我们还玩个屁啊!”
“这位兄台哪来的,没见过你啊!——吊人跳得还挺高!”
陆逐虎哈哈大笑,跟学生们也没必要闹脾气,说我请你们吃鸭血粉丝,随便你们加鸭旽鸭肠。几个学生转怒为喜,连呼近来学校克扣经费,伙食都变差了许多。
去找了摊子,众人吃了个痛快。陆逐虎感叹这味道正宗,比后来他吃过的许多地方都要好。
吃完早饭,稍作休息,一行人又回球场打球。
陆逐虎有些奇怪:“不是说你们中大课程多得很吗,这一上午就光打球了,不上课?”
“平时这时候是上课的,今天学校招生,占了我们的教室在考试呢,这才过来打球……”学生们道。
“考试?这才四月,就高考了吗?”陆逐虎奇怪道,转念一想,这年头大学都是自主招生的,因为报考中央大学的学生全国都有,也没办法统一到一起考试,都是分批、出不同的试题来考的。像后来高考那样的全国统一时间考试要到1941年抗战时期才会诞生。
“反正我今天上午也没事,就在这里陪你们一起打球吧!”陆逐虎无所事事道。
“好啊!”学生们道:“不过你可不许再跳了啊!”
“……”陆逐虎心想那还打个毛。
这时候又没有三分线,一群人都拥挤在篮下,打着打着,就变成陆逐虎一个人,其他人都抢他的地板流打法了,挤得陆逐虎满头大汗,其他学生也顶不住他,累得气喘吁吁,天气又渐渐热了,干脆双方都脱光了上衣,光膀子打。
远远看过去,一群男生上身赤条条的,扎成一顿,gay里gay气的。
远处一个军装光头中年人正在校园里散步,看到远处这一番场景,气得破口大骂:“这是成何体统?”气汹汹地朝他们走过去了。
陆逐虎一行人正玩得高兴,哪里管得了周围的情况,压根没在意。一直到对方走进了,陆逐虎还在运球背打一个学生,惹得中年人很不高兴,拿起随身的手杖,狠狠地在地面上捣了几下:“我来啦!”
学生们没看清来人,嘴里随口道:“你来就你来呗,还带大喇叭帮你通告啊!”
中年人身后已经疾步跟上随行人员,闻言斥责道:“混账!这是蒋——”
陆逐虎这才停下手头的动作,扭过头一看——一个光头正满面怒容地看着他们这群学生,稍一瞥陆逐虎心底就大叫“卧槽”!
常凯申怎么到中大来了!
老蒋最重视仪容仪表,看到他们这么出格,不怒才怪了!空气中弥漫着难言的尴尬和恐惧——陆逐虎瞥一眼身边的学生,都被老蒋的到来吓傻了,有的还保持着弯腰防守的动作,看起来十分猥琐。
现今中国他最大,他又小肚鸡肠,得罪了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陆逐虎几乎电光火石之间脑子里就动了,站起身子,冲着几个学生大喊:“立——正!向右看齐!”几个学生如梦初醒,连忙站好对齐。陆逐虎自己冲向常凯申深鞠了一躬:“校长好!”
话刚出口他就想给自己一个嘴巴子:整天“光头”“校长”这么叫,叫习惯了都改不了口!你叫他“霸道蒋总裁”也好啊!
常凯申在学生们脸上一个个看过去,不得不说,这站姿一矫正过来,每个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虽然都没穿衣服,但清一色的结实胸肌腹肌,充满年轻人的朝气。学生们这时候都傻愣愣地看着他,呆若木鸡,他还以为诸生在行注目礼,心想:还是有改造的可能的嘛!脸色稍稍缓和。
这时常凯申才将脸转向在这些学生中显得卓尔不群的陆逐虎,打量着他:“你——刚刚称我为……校长?”
随口一说而已,我该怎么圆这个慌啊!
陆逐虎牙一咬,向前一步,双脚啪得一并,唰地向常凯申敬了一个军礼:“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肄业,民国三十二年入学,陆跃民!向蒋校长问好!”
常凯申讶然:“你是黄埔九期的?”
“是!”陆逐虎说起慌来眼睛不眨,镇定自若。老蒋即使追查也没关系,因为陆跃民是他太爷爷,也确实是黄埔军校的九期学生,只不过远没有他那帮呼风唤雨的同学牛逼而已。也不怕在南京会撞上他——如果老爸说得对的话,这时候他太爷已经回老家种庄稼去了。
陆逐虎却没想过,自己这一声“校长”真的是喊到常凯申心里去了。他虽然头衔多如牛毛,什么总裁,委员长,总统的,却对“校长”这个职位情有独钟,希望天下英才皆他学生,所谓“武有黄埔,文有政校”,黄埔军校、中央政治学校一直都是他担任校长,所有军事学校也都是他兼校长,后来他也会亲自担任中央大学的校长,即使在我军的攻势下节节败退阳明山后,还在想着在周围再办学校,再当“校长”,这一生“校长”的瘾就是当不完啊!
误以为陆逐虎是“自己人”,学生们意识是自己来了后又倍加“尊敬”,常凯申已经略微由怒转喜了,和蔼地笑道:“玩去吧,玩去吧。”——可有他在场,学生们还还敢玩个屁啊!常凯申却不在意他们的想法,转对陆逐虎道:“陆——跃民?你刚刚说你没有毕业,是怎么一回事?”
陆逐虎叹了一口气,实话实说:“因为那时家中老父病重,需要回家照顾,迫于无奈,才终止了学业……”当年他太爷的爸爸,就是他高祖父,晓得马上就要打仗了,怕小儿子上战场白白送死,谎称自己病了把他骗回家,却没想到他没上过战场,最终还是死在日本人枪下。日本人打到家乡的时候,看见陆逐虎太爷,说不像种庄稼的人,加上他拇指上又有扣扳机的老茧,明显是当过兵的,就枪杀了他。——命运有时候就是让人琢磨不透。
………………………………
第29章 不学ABC,照样……
太爷去世的时候不过三十岁,陆逐虎祖父因为幼年失怙与兵荒马乱,没上过一天学,也不认得字,一个出过前清进士、留欧学生、黄埔军人的家庭,终于回归到中国千千万万的平凡人中去。不过爷爷常说,幸好他十岁的时候家乡解放了,没有在旧社会里饿死,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
“我连你太爷的一张照片都没见过。听大人说,你太爷穿着灰蓝色军装,戴着大檐帽,踏着皮靴子,很英武的――但我从来没见过。”爷爷常怅然失落地说。
“是命。可能他要是上了战场,战争一开始就死了也不一定。”
联想到爷爷经常说的解放前逃荒乞讨的遭遇,陆逐虎一时心有戚戚,免不了流露出一丝悲伤。
被常凯申看在眼里,却是以为陆逐虎因为无法从黄埔毕业而难过,黄埔自然是他一直以来最为看重的嫡系,对陆逐虎的好感不由得又增加了不少。反观中大的几个学生,被陆逐虎训了一下,刚显示出一丝气概来,这会儿又有点蔫了,在这待着浑身不自在,毕竟学生还是不怎么擅长跟他们打交道。这就比不了他黄埔的嫡系了,本身中大的学生就不怎么听话,现在看着也心烦,常凯申挥手把他们都打发走了:“不是说中央大学的人很多吗?怎么我每次来,都看不到几个人?怕不是都在偷懒,溜出去玩了吧!”
陆逐虎为学生们辩道:“这里是文化区,平常看不到军人,校长一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