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并州李义-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公!属下愿意率军出城,斩那孙坚首级献于主公!”黄忠闻言立刻开口说道。
自从成为刘表麾下之后,虽然凭借着护送刘表入荆的功劳被拜为中郎将,但除此之外,他就再也没能立下什么功劳。而且在坐稳荆州牧之后,刘表更多倚重的也是蔡瑁、蒯良这些世家子弟,虽然也没有嫉妒,但黄忠显然有些不甘心。
而等到随军进攻邓城时,黄忠本以为到了他立功的时候,可哪里想得到又被孙坚给破坏了。
“嗯……”刘表闻言点了点头,一副不置可否的模样看向其他人,“诸位还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吗?”
“主公,之前刘扬州借道前往扬州赴任,想来如今已经入主扬州。属下以为,可以派人请其出兵共讨袁术。其与主公同为汉室宗亲,而且那袁术野心昭然,想来刘扬州是不会拒绝的。”听到刘表的话,蒯良恭声说道。
“主公,属下愿意趁夜出城,前往宜城等地募集部队,届时属下率军直攻那孙坚,主公再派大将率军从城内杀出……”蒯良的话音一落,一旁的蔡瑁也开口提议道。
“嗯,就这么办吧。”刘表对蒯良和蔡瑁点了点头说道,随后又看着一旁的黄忠言道,“汉升,你这段时日好好练兵,届时以你为大将,从城内杀出,与德一同进攻那孙坚!”
“诺!”
刘表这边商议着退敌之计,那边的孙坚也在琢磨着如何攻下襄阳。只是思来想去,却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好吧,如果有什么好办法的话,孙坚也不会在这段时间只在城外耀武扬威不断挑衅了。
襄阳乃是荆州重镇,在春秋时期,就是许多诸侯国的国都,而在楚国攻下襄阳后,更是将其打造成难攻不落的坚城,以其为门户镇守荆州。
而之所以选择襄阳,是因为襄阳拥有非常独特的地形,襄阳以北,乃是平坦的南阳盆地,而襄阳刚好卡在南阳盆地的最南面,虽然处在南阳盆地之中,却被汉水从中切断。而襄阳西为荆山,东为大洪山,简单来说,想要从南阳南下攻入南郡,只能攻破襄阳。
当然,也可以选择借道益州绕过襄阳南下,但益州道路多山且崎岖,想要绕行,可是千难万难。而如果从南阳向东攻入江夏,却也得面对长江天险。而在只有这三种选择的情况下,作为三个选择之中最容易被选择的襄阳城,自然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了。
而如今的孙坚,显然没有其他的选择,仅有进攻襄阳这么一条路。
“应该怎么办呢?”孙坚看着面前的襄阳城很是无奈。
………………………………
0472:孙坚退兵
孙坚很是烦躁,他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争,参与攻打的城池更是有数十座。只是从来没有任何一座城池,能像眼前的这座襄阳城一般,让他充满了无奈和憋屈。
包围襄阳城?孙坚的兵力不足。强攻?以襄阳城的城防,孙坚觉得就算自己的部队都死光,也未必能够攻下襄阳。毕竟,刘表可就在襄阳城内。
只是放弃退兵?孙坚又舍不得,袁术答应只要攻下荆州,就表其为荆州牧,简单来说,就是将荆州给他孙坚。而如今,只要攻下襄阳抓住刘表等人,那么荆州必定可以不战而定。
尤其,如今江夏郡那边抽不出兵力支援荆州,这么好的机会,孙坚又怎么甘心放弃?要知道一旦江夏以水军从长江驶入汉水一路抵达襄阳,那孙坚除非无视腹背受敌,不然只能老老实实的退回邓城。
就这样,又过了一天,孙坚坐于帐内,看着分列左右的爱将,心中忽然浮出一种无奈。因为他忽然发现,他的麾下之中,似乎连一位能够称得上谋士的人都没有。
以往的时候,他对于谋士并没有什么需求,哪怕遇到了一些麻烦,和程普、孙静等人商议一番却也足够了。可如今,当程普、孙静不在身边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甚至连一个能够商议的人都没有。
好吧,孙坚也清楚,就算孙静和程普在身边,他们也拿不出什么主意来。多年的相处,孙坚又任何不明白他们两人有多少本事呢?
而下方,黄盖等人也颇为无奈的看着孙坚,他们知道孙坚再愁什么,可他们确实没办法帮孙坚谋划什么。或许唯一能够想到的,就是由他们亲自率领精锐进攻城墙,看看能不能一举攻下城池。不过显然,孙坚是不可能答应这种事情的。
就在大家大眼瞪小眼,即将结束这个沉默尴尬的所谓会议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了过来,众人循声看去,却是一名士兵正快步向这里走来。
“报,将军的公子派小人送此信给将军。”这名士兵进来施礼后,就掏出一份简策恭声说道。
“策儿的书信?”孙坚一脸莫名的嘀咕着,随后从亲卫手中接过那份书信展开看了起来。只是没看两眼,孙坚的表情就变得怪异起来,因为这封书信的内容,却是在劝说孙坚退兵。
信中直言不讳的提到了孙坚无法攻下襄阳的事实,同时又分析了一下孙坚如今的情况。最后,提出刘表可能会派人前往其他地方求援,并与城内之兵一同进攻孙坚的可能。
“这些是策儿想到的?!”孙坚不敢相信的想着,对于自家那个小子,孙坚可是非常的了解,根本不可能做出如此细致的分析。
“是阿瑜!”孙坚的脑海中冒出了自家儿子结拜兄弟的模样,和孙策不同,周瑜平时最喜欢就是读书,而且昔日袁术考校周瑜的时候他也在场。不得不承认,虽然周瑜年幼,但单论学问,自家那个小子完全就比不上。
“主公,大公子来信所为何事?”一旁的黄盖恭声问道。倒不是他八卦,只不过看到孙坚的表情不断变幻,却是担忧南阳那边出现什么问题。
“呵呵,没什么。”孙坚放下书信轻笑着,随后站起身来环视了一眼众人沉声说道,“传我命令,准备撤退!”
“撤退?!”众人闻言一愣,要知道刚才孙坚还是一副不攻下襄阳誓不罢休的模样,怎么一下子就变了态度?不过虽然不解,但众人却也没有多问,因为他们早就想要撤退了。
毕竟攻不下来,一直呆在这里又能做什么呢?
“啧啧,孙文台啊孙文台,想不到你征战天下十数年,结果竟然需要一个尚未行冠礼的孩童来帮忙!”孙坚摇头自嘲着。
孙坚撤兵的消息自然瞒不过刘表,只是对于蔡瑁、黄忠等人的追击提议,刘表却没有答应。
“那孙坚虽然撤兵,但却只是不得已而为之。且其阵势整齐、士气高昂,如果追击,未必能够将其击败……”刘表颇为婉转的说道。
对此,蔡瑁等人虽然心有不甘,但却也只能看着孙坚离去。
南阳冠军县。
“贤弟,父君真的会撤兵吗?”孙策很是担忧的问道。自从听周瑜分析了孙坚那边的形势后,他就非常担心孙坚的安慰。
“放心吧,叔父并非一意孤行之人,看到书信后,叔父定然会率军退回邓城。”周瑜轻笑道,语气很是肯定。
见状,孙策顿时大笑道,“哈哈,贤弟果然厉害,一封书信就能够劝服父君。”
“呵呵,区区小事而已”周瑜笑道,只是语气之中,却很是得意。
说起来,周瑜可是相当高傲之人,平时对于旁人的夸赞,完全不会在意。但如果换做是孙策,那就截然不同了……
随后两人不断说笑着,显然在解决了孙坚的事情后,本有些凝重的气氛瞬间就消失了。
待到分别时,孙策忽然有些扭捏的拿出一个小盒子递给了周瑜,周瑜打开一看,却是一把白羽扇。
随手拿起摇了摇,别说,搭配他身上的青衫以及儒雅的气质,还真的很像一名神机妙算的军师。虽然这把白羽扇的做工……有些不咋的。
“咳咳,我看那些儒士都喜欢用这东西,所以就给你买了一把。”孙策看到周瑜望过来的古怪目光,连忙干咳两声解释道。只是不知道为何,脸色却红了。
“就这种做工,怎么可能有人敢拿出来卖?”周瑜无语的想着。
不过,虽然猜到这把白羽扇是孙策自己做的,不过周瑜却并没有说出来。只是笑呵呵的看着孙策笑道,“兄长的礼物,弟可是很喜欢呢”
说着,忽然将带在脖子上的玉佩摘了下来递给了孙策,“这块玉佩,是弟小时候偶然得到的,虽然不是什么名贵之物,却也不曾离身。如今,就送于兄长了。”
“这……”孙策闻言,也不知道是激动还是如何,拿着那块玉佩呆站在原地,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见状,周瑜微微一笑,将那玉佩从孙策的手中拿起,向前一步,亲手给孙策带了上去。
………………………………
0473:刘和来了
并州,晋阳。
普通的酒馆之中,一名男子一边小酌一边注视着街道上来来往往的百姓们,正是从长安逃出来的刘和。
自从他离开长安后,就一路向并州进发,让他欣慰的是,虽然董卓对于并州方向的监视很严密,但因为大量的流民、难民试图逃亡,给了刘和离开董卓地盘的大好机会。毕竟就算董卓再怎么下严令,那些想要逃难的百姓总是能够逃离的。而且,董卓的那些麾下将兵们,对于这种事情也很难去制止。
不过就算如此,他从长安到晋阳,却也用了月余的时间。不单单是为了躲避盘查,更多的,却是在进入李义的治下后,刘和主动将速度慢了下来,因为他想要仔细观察一下李义的治下究竟有什么不同。
之所以会产生这个想法,是因为他发现许多从董卓治下领地向外逃难的百姓,大多都选择了李义那边。这让刘和很是不解,因为在他看来,哪怕李义如今占据了河东北部与河内郡,但绝大部分治下地区,或者说能够容纳那些流民的地区,只会是贫瘠穷困、充满胡蛮的并州。
原本,刘和想到的理由是并州没有战争,哪怕是昔日匈奴谋反以及白波作乱,也被李义将战争控制在了很小的程度,绝大部分的地区比如雁门等地的百姓,可谓是一直生活在和平之中。
而在进入李义的治地后,他感受到了与三辅那边的人心惶惶完全不同的气氛。安定祥和,这是刘和最大的体会。这种在以前很常见的东西,如今却早已经成为了许多百姓向往却难以得到的事物。但在李义的治下,刘和确确实实的感受到了。
尤其,越往并州靠近,这种感觉就越发强烈,似乎这里和其他州郡处于不同的世界一般。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李义却营造了这样的氛围。靠的是什么?刘和猜想是李义的实力、声望以及执行的政令。
“或许,那李子康是可以相信的忠臣……”刘和看着街道上熙来攘往的百姓们心中暗想着。
虽然刘协告诉刘和如今除了刘氏宗亲之外已经不能相信任何人,但刘和却明白,如果不借助这些地方势力的力量,仅凭刘氏宗亲想要匡扶汉室,根本是痴人说梦。
毕竟,除了自己的父君幽州刘虞,以及青州的刘备、荆州的刘表和益州的刘焉,又有那个刘氏宗亲拥有击败董卓的实力呢?而且……这些人真的愿意帮刘协吗?
自家父君自然是愿意的,但其他人呢?刘和不敢保证。所以他非常希望能够拉拢其他势力,因为只有拉拢到的势力越多,那些墙头草才会跟着加入。
想了想,刘和离开了酒馆,向无双府缓缓走去。
“嗯?侍中刘和刘忠安?圣上派来的人?不是董卓?!”李义震惊的看着郭嘉,似乎有些难以相信。不过在惊讶之后,李义还是飞快的说道,“不管是与不是,先将他请过来吧。”
“诺!”
郭嘉应了一声,连忙将刘和请了进来,施礼过后,刘和就主动献上了证明身份的东西,却是一块玉佩。
“确实是皇家之物。”李义看着手中的这块玉佩,点了点头说道。
以前有提过,这个时代许多东西都有着级别的限制,比如衣服的款式,马车的大小甚至是宅邸的规模,而玉佩的样式,也同样如此。什么人才能够带什么样式的玉佩,如果乱带而被发现,可是非常严重的事情。
当然,除了样式之外,还可以通过工艺以及材质来判断,这种就需要很多的经验了。
“不知天使前来并州,却是所为何事?”李义看着刘和好奇的问道。不过心中,他却也猜到了几分,毕竟对于受困于长安的刘协来说,又能有什么事情呢?而且历史上的刘协也不是没干过。
果然,如同李义猜测的那般,刘和恭声说道,“李君侯,圣上派下官前来,却是希望李君侯能够出兵将圣上从董贼的手中救出……”说着,刘和就将刘协在长安的悲惨遭遇说了一番,说到最后,竟是忍不住流下泪来。
“唉,想不到圣上在长安竟然如此……”李义摇头轻叹道,随后看着刘和沉声说道,“天使还请放心,只要有机会,本侯一定会将圣上从长安救出……”
闻言,刘和顿时大喜,“君侯答应了?!”
听到刘和的话,李义连忙正色道,“本侯乃是大汉臣子,将圣上从董贼的手中救出,本就是分内之事。”
只是说完,李义的脸色又变得有些无奈,“只是董贼势大,又挟持圣上百官,短时间内,恐怕本侯很难……”
“君侯,实不相瞒,下官乃是刘幽州之子,如果君侯答应,再加上下官的父君……”刘和闻言连忙说道。
“如果刘幽州能够出面的话,把握却是又大了几分。”李义摸着下巴沉吟着,随后对刘和笑道,“这样,本侯与那刘青州以及兖州东郡的曹府君均是好友,就作书一封,由天使送于他们。如果他们也愿意一同起兵,就有五成把握了。”
只是说到这里,李义的表情又变得有些无奈,“唯一所虑的,就是那袁绍……”说着,意有所指的看了刘和一眼。
而听到李义的话,刘和连忙说道,“请君侯放心,袁将军之事下官在来时的路上也听过一些,想来,只是一些误会而已。届时下官会亲自前往冀州劝说袁将军,袁氏世代均为汉臣,想来袁将军一定会同意的。”
“呵呵,那就劳烦天使了。”李义闻言轻笑道。
随后,李义就准备设宴款待刘和,不过可能是得到了满意的答复而让刘和很是激动?所以刘和谢绝了李义的款待,打算直接前往幽州。对此,李义却也没有阻拦,还派了十数骑负责保护刘和。
“奉孝,你说那刘和会成功吗?”李义看着刘和远去的背影,忽然语气古怪的问道。
“不会!”郭嘉的语气很是肯定。
“是啊……”对此,李义却也没有意外,只是颇为无奈的叹息着。
………………………………
0474:刘虞的谋划
如果刘和听到李义和郭嘉的对话,那么他那满腔热血恐怕会瞬间被彻底浇灭。只是可惜,他没有听到,所以在前往蓟城的路上,他是那么兴奋、激动的在研究如何说服袁绍、刘备等人。
十数天后,刘和抵达蓟城,并将刘协的请求以及他和李义的会面告诉了刘虞。
“嗯……以李君侯的名声,既然答应了,那肯定是不会反悔的。而且其和刘青州、曹府君的交情为父也听闻过一些……”刘虞抚须沉吟着。
听到刘虞的话,刘和也跟着连连点头,这也是刘和为什么会如此容易就相信李义的原因之一。听起来似乎很难相信,但事实上这个时代就是如此。名声,对于许多士子甚至是普通百姓来说,几乎等同于他们的一切,甚至会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声献出生命。
在当今天下,李义的名声可谓是天下最高的那一批人,这等人的话,自然是值得相信的。虽然算不上金口玉言,但也算是一诺千金了。
而且在这个时代,失信的代价可是非常大的,如果李义到时候不认账的话,名声必定会狂掉,同时,他的那些麾下,百姓们,也会因此而对其产生不信任……
嗯……不得不说,华夏有些东西,到如今似乎已经在绝大部分的人身上看不到了。咳咳!
“只是……为父这边先不提,那青州的刘使君和东郡的曹府君,想要说服他们参战,恐怕还得先说服那袁绍啊……”刘虞说到这里,语气中满是不忿。
不过也难怪他如此不忿,因为如果没有袁绍夺取冀州之事,那么现如今,他完全就是联合天下所有势力共讨董卓的最好机会!
“父君,孩儿愿意亲自前往冀州说服袁车骑。”刘和恭声说道。说服李义,给了刘和满满的自信。
只是闻言,刘虞只是不置可否的问道,“忠安打算如何说服?”
“袁车骑乃是袁氏子弟,世代皆为……”刘和听到刘虞的话正准备将自己的想法说出,只是一句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刘虞给打断了。
“世代皆为忠臣吗?那袁绍如今的所作所为又有那点算是忠臣?!”刘虞直视着刘和质问道。
“这……”刘和闻言顿时哑然,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刘虞。
是的,袁绍如今的所作所为,又哪里算是忠臣呢?因为不管那韩馥是不是真的想要退位让贤,在没有朝廷的命令下就任冀州牧,和造反又有什么区别?这件事情就连身居皇宫中被幽禁的刘协都明白,刘和又岂会不清楚?
见状,刘虞摇了摇头道,“这样吧,你就告诉那袁绍,只要他愿意与刘使君等人讲和,朝廷就会承认他冀州牧的身份。”说到这里,刘虞顿了顿,表情中透露着一种异常复杂的神色,不过沉吟片刻后,他还是沉声说道,“另外,再告诉他,我会解决公孙瓒的事情。”
“父君?!”刘和闻言,震惊的看着刘虞,似乎完全不敢相信刚才的话,是从他这位一向仁慈爱民的父君口中说出。因为刘虞的话中,无疑是打算以牺牲公孙瓒为代价,来换取袁绍与周围的势力停战。
“忠安你得明白,如今最重要的是将圣上救出长安,以重建朝廷威仪。只要成功,那么不管做出何等牺牲都是值得的!因为如今天下的形势如果继续下去,大汉……可就真的危矣了!”刘虞看着刘和沉声说道。
“孩儿明白了……”刘和闻言连忙应道。
见状,刘虞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写了一封书信交给刘和,随后又叮嘱道,“此去冀州一定要多加小心,尤其是那公孙瓒,之前因为其掠夺百姓之财,又强征百姓从军,为父不但禁止他继续出兵,还限制了他许多的权利……”
“请父君放心,孩儿一定会小心的!”刘和闻言连忙应道。
“嗯,另外,虽然按照为父所料,那袁绍肯定会同意这个要求。不过如果他真的有什么其他要求,你也可以酌情答应。如今,讨伐董贼救出圣上的事情高于一切!其他的……到时候慢慢算账也不迟!”刘虞闻言再次说道。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罕见的冷厉,如果被公孙瓒听到的话,一定无法相信这种杀机盎然的话语竟然会从刘虞的口中说出。
易城。
“混账!那刘虞简直是岂有此理!我帮其讨伐朝廷叛逆,为此死伤多少将士!可如今呢?他不但禁止我出兵,还各种限制于我?!”公孙瓒不断大骂着,面色狰狞,激动不已。如果此时刘虞出现在他的面前,他绝对不介意将其一剑斩了。
而面对如此暴躁的公孙瓒,一旁的公孙范等人只是默默的站在原地默不吭声,似乎生怕稍微弄出一丝声响,就将公孙瓒的怒火吸引过来。
好半响,公孙瓒终于停止了咆哮,看了一眼众人冷声说道,“子於,你率领白马义从前往武桓一带劫掠地方,一旦那麴义来攻,就立刻撤退。”
“主公,可如此一来……”公孙越闻言顿时有些犹豫。
“哼!那刘虞只是不让我出兵进攻敌人,那我不与敌人交战不就行了?!难道我连调动一下士兵的权利都没有了?!”公孙瓒冷哼道。
闻言,公孙越哪里还敢多言?而见状,公孙瓒又转头看向公孙范道,“士法,你去找那些城中大户,让他们贡献一些钱财出来,记住!是自愿!”说到这里,公孙瓒又再次冷哼道,“如果他们不愿意,就给我搜查他们的罪证!我可不相信他们的屁股都是干净的!一旦查到罪证,家产充公,男为奴女为婢!”
“诺!”
随后,公孙瓒又下达了数个命令,全是针对刘虞对自己的打压而做出的对应。只是就在这时,被公孙瓒派出去办事的关靖忽然匆匆走了进来,看着公孙瓒急声说道,“主公,刚才属下正准备出城,看到一名神色可疑之人,命人拿下准备审问时,却从他的身上搜出了这些文书!”
………………………………
0475:幽州易主(求推荐、求月票、求订阅)
一间密室之中,公孙瓒见到了那名可疑之人,只见此人十分狼狈,脸上还有一些伤痕,却是在试图逃跑时被打伤的。
“呵呵,真是想不到啊,堂堂刘侍中不好好在长安侍奉圣上,却跑到这里来了……”公孙瓒看着男子笑道。
是的,这名可疑的男子正是刘和,显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