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并州李义-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呵,真是想不到啊,堂堂刘侍中不好好在长安侍奉圣上,却跑到这里来了……”公孙瓒看着男子笑道。

    是的,这名可疑的男子正是刘和,显然,他并没有听进去刘虞的忠告。可能他根本不相信公孙瓒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敢把自己如何,又或者他非常相信自己的本事。毕竟他可是能够从三辅逃入并州的男人,难道区区一个易城都过不去吗?

    而事实上,他差一点点就成功了,可惜在出了城后,他那焦急的模样引来了刚好准备出城的关靖怀疑。不过关靖本来只是怀疑他可能是麴义或者袁绍那边的探子,毕竟如今的形势,这种人可不要太多。但谁能想到,竟然是刘虞之子刘和!

    听到公孙瓒的话,刘和顿时面如死灰,因为既然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份,那无疑就证明公孙瓒知道了整件事情。

    见状,公孙瓒轻笑道,“说起来,刘侍中与尊父商议的办法还是挺不错的。如果承认那袁绍冀州牧的地位,加上用我的人头作为礼物,想来那袁绍是一定会同意和解的。再加上李无双的书信以及圣上的命令,想来玄德和那曹府君也不会不同意……”

    公孙瓒的语气很是轻松,完全听不出任何的怒意,笑呵呵的仿佛真的对刘虞两人的谋划很钦佩。

    只是听到公孙瓒的话,已经平复心情的刘和却只是淡淡的说道,“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不过我相信,就算你杀了我,也无法阻止这件事情!”

    “呵呵,那如果刘虞知道,杀死他嫡长子的是袁绍的人呢?”公孙瓒闻言冷笑道。

    “父君之智,又岂会看不出你这等莽人的伎俩?”刘和嗤笑道,似乎对公孙瓒的话充满了不屑。

    “哼!行与不行,试试不就知道了?!”公孙瓒冷声说道,随即就下令将刘和秘密处死,并准备嫁祸给袁绍。虽然他也知道刘和所言确是事实,但正如他所言,总得试一试。

    不过显然,他并不打算将自己的命运放在别人的手中,简单来说,不管刘虞信与不信,既然他已经生出除掉自己的念头,那公孙瓒就不会坐以待毙!

    “兄长,如果等那刘虞发现的话,绝对会对兄长不利,不若……”一旁的公孙范沉声说道,在这种私下场合,他却还是称呼其为兄长。

    “正是如此,如果那刘虞提大军来攻,以其在幽州的声威,从者定然众多。到时候兄长麾下,不过易城三地,根本无法抵挡那刘虞的攻势。甚至,那袁绍也很可能与刘虞联合。”一旁的公孙越也开口提议道。

    “嗯……”公孙瓒闻言陷入了沉思,良久之后,公孙瓒语气冰冷的自语着,“刘伯安啊刘伯安,不是我不仁,而是你不义在先!所以,却也怪不得我了!”

    数天之后,蓟城。

    刘虞漫步在街上,随意的看着繁华的街市,过往的百姓们大多都认出了他,不过只是冲着他微微作揖以示尊敬,随后就各忙各的去了,因为他们知道,这位仁慈爱民的使君并不喜欢百姓们对他卑躬屈膝。

    说起来,平时在这个时候,他应该是在府邸之中处理政务,只是这几天不知为何,他总是有些心神不安,甚至在处理政务之时还会分神,这让他决定出门散散心。

    “主公。”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抬头看去,却是别驾从事公孙纪。顺便一提,虽然他也姓公孙,不过和公孙瓒的家族却没有什么关系。

    “呵呵,是子思啊。”刘虞看着公孙纪轻笑道。

    两人随口聊着,片刻之后,公孙纪邀请刘虞前往家中小坐,对此,刘虞正好也不想立刻回府,就直接同意了。

    入了府后,公孙纪就命人准备酒菜与刘虞共饮,酒过三巡,公孙纪看着刘虞轻笑道,“主公稍等,属下先去……”说着,露出了一个不好意思的神情。

    “哈哈,看来子思酒量不行啊”刘虞闻言大笑道。

    闻言,公孙纪讪笑一声就快步离去,只是他刚出门不久,就听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随后就有十数名士兵闯了进来。

    “子思!这是何意?!”被诸多士兵包围的刘虞看着不远处的公孙纪厉声质问道。

    “奉公孙君侯之命,捉拿图谋篡逆的反臣刘虞!”公孙纪冷笑道,随即一挥手,就命人将刘虞拿下。

    “你投靠了公孙瓒?!”刘虞不敢置信的看着公孙纪问道。

    闻言,公孙纪看了看刘虞,最终还是叹道,“使君,要怪,就怪你想要除去公孙君侯!”

    而在抓住了刘虞后,公孙纪立刻以刘虞之名,将刘虞的妻室儿女以及魏攸、田畴等人骗来抓捕。随即,又取了兵符夺取蓟城的兵权。

    一个多时辰后,蓟城城外,百余名百姓正排着队准备入城,突然远处尘烟滚滚,众人转头看去,却发现约莫两千余名的骑兵正迅速向这里赶来。

    “那是……公孙君侯的白马义从?!”一名百姓好奇的说道。

    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在幽州可是非常出名,一方面是因为战绩,另一方面,普天之下恐怕也只有他麾下的骑兵是清一色的纯白吧?

    而见状,早就得到通知的城门校尉连忙下了城墙前往城门处迎接,同时派人前往城内通知刘虞。

    只是让他疑惑的是,那支骑兵只是停在城外约莫一里左右的位置,完全没有入城的模样。

    正疑惑间,一行人匆匆赶了过来,却是脸色阴沉的刘虞以及别驾从事公孙纪。

    见状,早已经有些不耐烦的公孙瓒顿时策马而出,带着百余人飞速赶到了城下。翻身下马,快步走到了刘虞的面前笑道,“主公,想不到会以这种状况相见吧?”

    刘虞闻言,脸色阴沉的没有答话,见状,公孙瓒也不以为意,只是大笑着拉着刘虞向城内走去。
………………………………

0476:荀彧离去

    公孙瓒自然不可能杀刘虞,毕竟夺权就已经是非常冒险的事情了,一旦被发现,他公孙瓒必将成为众矢之的,更别说把刘虞杀了。

    毕竟,他公孙瓒可不是袁绍,没有袁氏那么高的声望以及众多门生故吏的帮助。甚至于,刘虞依然还是照常处理着州郡事务,只不过公孙纪作为他的副手,名为辅佐实为监视。同时,刘虞府邸中的侍卫也均被换上了公孙瓒的人,妻儿更是时刻处于公孙瓒的监视之中。

    而田畴等人,在刘虞的劝说下,以及家人被公孙瓒囚禁的事实下,最终也选择了臣服。当然,究竟是真的臣服还是打算暂时隐忍,就不得而知了。

    随后,公孙瓒以刘虞之名,表自己为前将军,大肆分封自己的麾下,公孙越为河间郡郡守,公孙范为涿郡郡守,单经为渔阳郡郡守……而他自己,也拿了一个广阳郡郡守的职位。显然,公孙瓒是希望以此来彻底掌控诸郡,以免在其与袁绍作战的时候后院起火。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公孙瓒反而并没有大肆募集部队进攻冀州。或许他也明白如果做出如此与刘虞执政时不符的事情,定然会惹来他人的怀疑。

    而在另外一边,为了加强对青州的攻势,袁绍不断从渤海郡征募部队以支援乐陵,虽然没有公孙瓒那么夸张,但如此劳民伤财,却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

    “主公,属下以为,如今之事全是因那公孙瓒而起,如果主公集中力量反攻那公孙瓒,定然可以轻松击败那公孙瓒。到时主公再派遣一名能说会道之人出使幽州,和刘幽州解释清关于冀州的误会,属下觉得刘幽州定然会答应同主公议和。而只要刘幽州与主公议和,那么刘青州与李并州也定然不会继续与主公为敌。”荀恭声说道。

    闻言,袁绍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不过却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在沉思片刻后,才摇了摇头说道,“文若之法虽然不错,但如果我军转攻公孙瓒,青州这边又如何抵挡?那刘备与公孙瓒乃是同窗好友,想必不会轻易罢战。”

    顿了顿,袁绍又再次说道,“况且我军在乐陵城下损失了无数将士,又岂是说退就能退的?”

    闻言,荀还想在说些什么,却见那袁绍摆了摆手,目光闪烁的说道,“文若之意我明白,不过之前讨伐董贼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大家都各怀疑心。所以我认为,如果不能强大自身,讨伐董贼匡扶汉室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听到袁绍的话,荀张了张嘴似乎想要再说些什么,可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叹息一声,荀拱了拱手直接转头离去了。

    不多时,荀衍走入帐内,面色有些无奈的对袁绍恭声说道,“主公,文若托属下向主公请辞。”

    闻言,袁绍的脸上并没有露出意外的神色,只是摇了摇头叹道,“人各有志,却也强求不得。”

    “多谢主公成全。”荀谌闻言感激的说道。

    是的,荀离开了,因为他看出来了,袁绍之所以不同意他的提议,完全是因为他想要趁机占领青州!如果与刘备议和,那他又哪里有理由拿下青州呢?

    所以,他选择了离开。他并不担心袁绍会对自己下杀手,毕竟他的三兄荀衍和四兄荀谌可都还在袁绍的帐下。

    八月,原本僵持的青州局势忽然出现了变故,不过并非是袁绍或者刘备终于击败了对方,而是兖州的袁遗等人退兵了。原因,也很简单,兖州那边黄巾再起,瞬间将战火烧遍了整个兖州。

    说起来,这件事情和刘备还有些关系。昔日他率军讨伐黄巾,连战连胜打得黄巾贼抱头鼠窜,最终除了战死、被俘投降的之外,许多黄巾余孽选择逃亡兖州躲藏起来。虽然他们贼心不死,但面对官兵的追捕,却也只能继续到处躲藏。

    只是如今,王匡等人率军于泰山郡与刘备僵持,给了这些黄巾余孽机会。所以接到消息的王匡等人,连忙率兵返回兖州。虽然他们都选择了依附袁绍,但如果自己的领地没了,他们才不信袁绍会赔给他们呢。

    而对此,虽然刘备不是很清楚为什么敌人突然退兵,但这等好机会他又如何会错过?所以他留下一部分兵力镇守殷阳,自己则率军直奔县而去。

    “那袁绍收到消息再赶来,最少也得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那么最少,也得攻下县!”刘备心中暗想着。

    如此长时间的僵持,不爽的可不单单是他袁绍,还有刘备!虽然刘备在麾下百姓面前总是一副好好先生的模样,但却也不代表他刘备真的没脾气。

    与此同时,凉州冀县。

    张宁一边喝着茶,一边看着马腾派人送来的书信。每个月,马腾都会将自己在长安遇到的事情写成书信送给张宁,倒不是为了表忠心,而是希望张宁能够帮自己参谋一下。

    虽然如今朝中局势依然还是董卓一家独大,但谁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出现变化呢?要知道昔日权倾天下的何进、宦官们,也是在数天之内,被董卓彻底给取代的。

    “嗯?”忽然,张宁的眉头一皱,口中轻咦一声,随即将书信中的一段文字反复读着,好半响,视线又移到了卷首之处重新看了起来。

    “有古怪啊……”张宁喃喃自语着,想了想,起身走到一旁的书架上,拿起马腾前几个月送来的书信翻看起来。

    良久之后,张宁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原来是打得这个注意,看来他们终于等不下去了啊。不过也难怪,如今关东群雄互相内斗,他们能够坐得住才有问题!”

    想到此,张宁立刻取过笔墨给马腾写了回信,只是写完之后,她却没有立刻派人送出,而是沉默了一会,又提笔写了一封回信。而在写完这封回信之后,她又取过一块白布奋笔疾书起来。

    随后,张宁唤来一名亲信,将这两封书信交给了他,并拿着那封写在白布上的书信叮嘱道,“此信你藏在衣物之中,必须在无人的地方亲手交给君子,另外转告君子,信中之事一定要照办,而且绝对不能出错。不然,我等均会有灭族之祸!”
………………………………

0477:青州战局(求推荐、求月票、求订阅)

    县。

    “混账!为什么黄巾贼会在这个时候冒出来?!”高干一拳砸在案几上,怒目圆睁,只觉得心中一团火在疯狂的燃烧,却完全没有地方发泄。

    说起来,袁遗等人还算是比较合格的盟友,虽然因为领地危机不得不立刻退兵,但还是派人赶往县将这边的情报告诉了高干等人。虽然探马并不知道刘备已经率军迅速向县这边赶来,但却不妨碍高干猜到刘备接下来会做出的行动。

    “将军不用担心,那刘备的兵力约莫在四万左右,加上城外那张飞的部队,也不过七八万人,而我军的兵力,却也有三万余人。”审配见状开口宽慰道,“而且快马已经向乐陵赶去,算算时间,也就半个月左右就能够赶到这里。”

    “审军师所言甚是,敌人兵力最多也不过是我军一倍,就是与其野战也未必不能取胜,更别说还有城池据守了!只要我军死守城池,那刘备就算来了,对于我军来说却也没有任何区别。”一旁的张颌附和道。

    听到两人的话,高干的心情平复了一些,对着两人感谢道,“是本将军急躁了。”

    “呵呵,高将军乃是三军统帅,又被主公寄予厚望,一时心急不查,却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审配闻言笑呵呵的说道。

    就在三人议论之时,一名士兵匆匆跑了进来,“报!敌军正在城外骂城!”

    “呵呵,看来那张飞也得到消息了……”冷静下来的高干闻言冷笑道,“不用理会,让士兵们做好防备即可。”

    “诺!”

    而在城外刘军营帐内。

    “将军,敌人没有任何反应。”待骂了差不多一刻钟后,一名士兵回来禀报着。

    “哼,看来那高干也不是一个草包啊。”张飞有些郁闷的冷哼着。张飞本以为在得知刘备即将率军赶来的消息后,高干会坐不住与他开战,毕竟只要赢了他,那么就算没能击溃他的部队,高干接下来也会好打许多。

    “哈哈,想来那高干早就被张将军打怕了,又哪里敢出来?”一旁的武安国闻言大笑道。他倒也不是胡说,在张飞与高干刚刚碰面时,双方确实在城外打了好几场。虽然张飞算不上什么大胜,但却也着实让高干吃了几次亏。

    “霸候莫要大意,不管是那高干、张颌还是审配,都不是什么能够轻易打发的人物。”张飞闻言,脸色一板沉声说道,只是眼中闪过的那丝得色,却暴露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嗯……好吧,张飞今年也不过26岁,也算是年少轻狂的时候。

    “将军,雍以为,此时应当派遣骑兵于路上埋伏,以拦截城与袁绍那边的信使。如果一直没有音讯,想来城内士兵定会陷入惶恐吧?”简雍恭声说道。

    “就这么办!”张飞闻言点了点头应道。

    九月初,刘备率军先行抵达了城。

    “益德、国让,你二人各率两万兵马前往北门和南门,随我一同进攻城,一定要在袁绍抵达之前拿下此城!”抵达城外的刘备只是让部队稍微修整了一番,就立刻准备攻城。

    虽然这么做有些急,但刘备却不得不抓紧时间。因为一旦等到袁绍率军抵达这里,那刘备想要攻下城,只能说是痴人说梦了。不过话说回来,就算刘备能够攻下城,又有多少时间给他去做防御准备呢?

    不过刘备却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毕竟攻入冀州的大好机会就在眼前,他又怎么可能错过?

    因为只要能够拿下城,刘备不光能够得到攻略清河国的桥头堡,而且一旦城落入刘备的手中,那么整个清河国的东部包括其治所甘陵,都将毫无防备的暴露在刘备的面前。要知道清河国除了北部和西部之外,几乎大部分的地区都是平原,用一马平川来形容毫不为过。

    “如今子康已经拿下了魏郡西部,虽然只占据了县、武安和邺县,但涉县、武安均盛产矿石,邺县又是魏郡的治所。更别说,子康还拿下了河内郡……”刘备心中暗想着,同时还有一股火焰在熊熊燃烧着。

    野心,自从成为了青州牧后,刘备的野心就从来没有减少过,而且,随着天下的形势转变,这份野心也一点点的在刘备自己都没有察觉的情况下缓缓转变着。

    城城墙,随着刘备的命令,这里彻底成为了绞肉机。每天,袁刘两军的将士们都会围绕着城城墙,展开各种残酷的搏杀。

    飞石、箭矢互相往来着,喊杀声在城墙上不断响起,不时,有人从城墙上摔落下去,有袁军的,也有刘军的,可双方却根本没有在意,依然前仆后继着。

    而当鸣金收兵后,刘备又派人不断在城下大声喊着各种谣言,试图动摇城内的军心。比如兖州的援军已经自顾不暇啦……比如公孙瓒、李义等人再次出兵冀州啦……比如袁绍的主力部队根本不打算来支援啦……

    不过这一切,当袁绍派出的信使抵达县后,彻底失去了作用。是的,虽然张飞和刘备都派出了大量骑兵试图劫杀袁绍的信使,但却还是失败了。不过也没办法,毕竟在已经袁绍有准备的情况系,根本不可能将消息阻拦住。最少,以刘备目前的兵力是肯定不可能的。

    “坚持住!袁车骑已经率领十万大军赶来支援,最多不过五天,一定会抵达这里!”高干等人高声鼓舞着。

    而在另外一边。

    “主公,探马来报,那袁绍已经率领约莫六七万的部队进入绎幕,最多三天就能够抵达这里。”简雍面色难堪的说道。

    “唉,可惜了……”刘备看着面前残破不堪,仿佛随时可能被攻下的城叹息道。

    “主公!让属下率领精锐冲一次吧!”武安国见状高喊道。

    “算了,如今这种形势,就算攻下了城,也不可能守得住。”刘备闻言摇了摇头说道。在听到袁绍援军的消息后,刘备那被野心给冲晕的大脑,终于恢复了冷静。

    说罢,虽然脸上依然透露着不甘心的神情,但刘备还是坚决的下达了退兵的命令。

    “冀州!我刘玄德一定会回来的!”
………………………………

0478:议和

    “嗯?刘备退兵了?”正在向县赶路的袁绍在听到刘备退兵的消息后,顿时就震惊了。不过在震惊之后,他的脸色又变得无比的凝重,“看来,我以前倒是小看了那刘备……”

    在得知袁绍率军赶来后,刘备立刻就领军撤退了,看起来,刘备似乎是怕了袁绍。但有些时候,可不是谁都能够轻易选择取舍的。尤其,刘备的兵力可并不比袁绍少多少。最少袁绍觉得如果自己处在刘备的情况下,可绝对不会如此果断的撤军。

    “主公,属下以为,如今那刘备既然退兵,定然是不想与主公决战。既然如此,不若趁机与那刘备议和如何?如今李义和公孙瓒均没有了动静,如果主公主动与那刘备议和,想来刘备是不会不同意的。”就在袁绍沉思时,一旁的荀谌一边看着袁绍的脸色,一边恭声提议道。

    “议和吗?”袁绍沉吟着,脑中不由得想起之前荀在离开之前的提议,“如果那个时候听从文若之言与那刘备议和……”袁绍心中不由得有一丝悔意。

    不过这一丝悔意并没有在袁绍的心中停留太久,虽然袁绍为人有些优柔寡断,但并不代表他是一个喜欢后悔之人。更别说在当时的情况下,袁绍可完全不觉得刘备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麻烦。

    嗯……说起来,就算当时袁绍听从了荀的提议找刘备议和,以那个时候刘备一心想要攻入清河国的状态,也未必会答应吧?

    看到袁绍不说话,一旁的许攸开口劝道,“主公,属下也赞同友若之言。自从主公得到冀州之后,就一直疲于应对周边敌人的进攻,几乎没有怎么发展领地。虽然冀州富足短时间内能够承受得住,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嗯……”闻言,袁绍沉吟着,随后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友若,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

    “请主公放心,属下定然不会辜负主公的期望!”荀谌闻言恭声应道。

    数天之后,平原县。

    “议和?”刘备看着面前的荀谌,表情无喜无悲,似乎对于袁绍想要议和这件事情并没有太多的想法。

    “正是,冀州之事不过只是误会,所以我家主公此次派在下前来,就是希望能够解开这个误会。”荀谌轻笑着说道,“如今圣上依然在长安受苦,如果我等依然互相交战,岂不是那让董贼看了笑话?”

    “哼!好一个误会!袁车骑不过只是渤海郡守,如今却直接夺取了冀州之地。这种如同谋反之事,岂是一句误会就能够解释的?!”一旁的邴原看着荀谌冷笑道。

    “这位想来就是北海名士邴根矩邴君吧?谌久闻邴君之名,却是一直无缘相见,甚以为憾……”听到邴原的话,荀谌看了一眼没有说话意思的刘备,随后转头看向邴原恭声笑道。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虽然邴原对袁绍的所作所为很是不满,但荀谌如此说,他却也只能客气的说道,“区区虚名,荀君过誉了。倒是原虽然身处北海,却久闻颍川荀氏之名,昔日八龙名满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