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37全球速递-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天上午,约翰来到了罗斯福的办公室。在那里,约翰看到了罗斯福内阁的几个头面人物:国务卿赫尔、财政部长摩根索、劳工部长弗朗西斯,以及差不多相当于白宫办公厅主任的罗斯福私人顾问霍普金斯。

    如果只有这些民主党大佬在,约翰还不至于如此惊异。在场的居然还有史汀生、诺克斯、多诺万等共和党“主战派”大佬。这是啥情况?民主共和两党的“主战派”合流了?

    现在除了坐在办公室一角的莱汉德小姐,约翰是这间屋子里唯一的政坛菜鸟。其实这句话还不准确,莱汉德小姐已经给罗斯福做了十几年私人秘书了约翰之前在欧洲考察的报告都是直接发给莱汉德的,在政治上应该比约翰成熟的多。

    站在这些两党大佬面前,约翰突然有了一种前世参加招聘面试的感觉。他有种预感,这一定与之前自己那份关于德国纳粹的报告有关。

    约翰这次的直觉还是很准确的,接下来他将面对的是一场有可能彻底改变他下半生命运的面试。
………………………………

第八十章 小白宫的面试(下)

    “约翰,你之前的报告我们都看了,很有意思。”“主考官”罗斯福指了指桌上的一叠报告首先开了口。

    “您指得是哪方面?”约翰有些不明白。

    “关于纳粹威胁的部分。”罗斯福说道:“别人要么谴责他们迫害犹太人,要么主张利用他们遏制苏联,只有你指出了纳粹是对自由世界的威胁。”

    “从长远来看,纳粹终将会是我们的敌人。”约翰非常确定,美国和德国纳粹是不可能和平共处的。不是因为得自前世的记忆,而是因为纳粹的政策从根本上威胁到了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石。

    “是啊,但是大多数人都还没有意识到这点。”罗斯福点了点头,“他们不喜欢法西斯,但是更讨厌战争。那些孤立主义者恨不得把美国退回到一战前去,前几天还有人在国会里鼓吹解散军队,只保留各州民兵。”

    “我们的世界正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变小。两座大洋并不能永久庇护美国。”这一屋子都是历史上的著名“主战派”,约翰当然知道应该说什么,“我们不能放任法西斯主义肆意蔓延,这是不符合美国利益的。”

    罗斯福点了点头,像是在向屋里的其他大佬们示意什么。史汀生接替他说道:“你很清楚目前的国际局势,我们必须做好应对时局变化的准备。但是最近,赫斯特威廉姆伦道夫赫斯特,美国传媒大亨,黄色新闻大王,电影公民凯恩的原型他们在鼓动两党的孤立主义者成立一个联合委员会,这在国会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约翰对目前的美国国会的形势还是有一点了解的。得益于去年的经济衰退,在这次的中期选举中,共和党终于重新夺回了75个众议院席位,成功扭转了1928年以来节节败退的局面。

    虽然还是国会少数派,但这次共和党争取到了不少来自南方的保守派民主党人的支持,在国会形成了一个反对罗斯福的保守派联盟。如今,这股势力已经成功左右了国会,给罗斯福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这种情况下,罗斯福在对待孤立主义的问题上只能异常小心,不敢越雷池一步。虽然5月份,国会勉强通过了文森扩充海军法,准许拨款10亿美元用以发展海军。但这已经是屋里这些“主战派”大佬们的能力极限了,再想要进一步突破中立法,暂时还不现实。

    约翰有些疑惑,这些大佬到底想让他干什么?他知道在对待法西斯主义的问题上,民主共和两党内部都发生了严重的分裂,两派人马都在搞串联,但这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他又不是国会议员,主战派也拉拢不到他头上啊。

    这时候,多诺万开口了:“赫斯特他们准备成立一个叫美国优先委员会的游说组织,主席是罗伯特伍德将军一战时期美国远征军的后勤负责人,退休后出任了西尔斯百货的董事长,休约翰逊将军也加入了他们。”

    罗伯特伍德将军也就罢了,共和党内谁不知道他是个强硬的保守派。但约翰在听到休约翰逊这个名字的时候可是吓了一跳的。

    休约翰逊之前可是罗斯福智囊团中的风云人物。在1933年罗斯福新政初期,他担任过国家复兴管理局局长,是罗斯福执政团队中最炙手可热的政治明星。没想到现在,他会站到罗斯福的对立面去。

    约翰还在暗自心惊的时候,多诺万又继续说了下去:“确定已经加入美国优先的还有参议员杰拉尔德奈美国国会军火贸易调查委员会主席,共和党人、参议员伯顿惠勒参议员民主党中的反对派领袖,以及亨利福特和林德伯格。”

    听听,这些人再加上控制了民主党大部分宣传渠道的传媒大亨赫斯特,难怪屋里这帮“主战派”大佬要头疼了。

    “那么,各位先生,请问需要我做些什么呢?”约翰真想不出自己这么个“小人物”能对他们有什么帮助。

    “我们准备也成立一个为自由而战委员会,史汀生和多诺万向总统推荐你来担当委员会的发言人。”霍普金斯代替罗斯福回答了这个问题。

    现在轮到约翰头疼了,他正快速利用自己浅薄的政治知识对刚才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出消化处理。

    目前,约翰对此事的理解是:共和党先是拉拢了支持孤立主义的民主党人,在国会把罗斯福逼到了墙角。然后史汀生他们这些反对孤立主义的共和党人又跑来跟罗斯福抱团取暖。

    但是跟罗斯福的支持者比起来,史汀生他们毕竟人少,显得太势单力薄了一点。双赢合作弄不好就变成寄人篱下了。所以史汀生他们又看中了既是共和党,又反对纳粹,在民间还有一定名气的约翰,想把他拉进来壮壮声势。

    恰好,无论是之前援华志愿航空队的事,还是欧洲考察报道的事,都让罗斯福对约翰留有不错的印象。于是,就有了今天民主共和两党主战派大佬们对约翰的“面试”。

    加入“为自由而战委员会”,约翰当然没有问题。他本来就是反对孤立主义者的。虽然觉得现在就公开自己的立场还有点早,但也并不是不能接受。

    虽然现在还是孤立主义占上风,但约翰知道自己站在的是最终胜利的一边。哪怕短期内受点委屈也没啥,政治投资嘛,怎么也得下点本钱。自己这也算是“雪中送炭”了吧。

    关键是发言人这个职位,让约翰有点头大。难道是因为之前自己在国会演讲的事,给这帮大佬留下能说会道的印象了?早知道当初就不让威廉这么卖力帮自己宣传了。

    约翰之所以在心里抵触这个职位,主要是他知道,历史上自己的老大哥林德伯格是担任过“美国优先”委员会发言人的。难道以后要天天在媒体上跟林德伯格吵架不成?

    约翰这一犹豫,屋里的大佬们都察觉出来的。脾气比较火爆的诺克斯眼睛一瞪就要开口说话。史汀生把他拦了下来,温和地问道:“小约翰,有什么顾虑吗?”

    哪怕史汀生拿出了对待亲近晚辈的语气,约翰也不敢真顺着杆子往上爬啊。像他这样的“菜鸟水手”,人家能允许你“上船”就不错了,哪有资格挑肥拣瘦啊。

    “没有,我很乐意加入。就是担心没经验,胜任不了发言人的职务。”约翰慌忙回答道。现在顾不上多想了,先答应下来,以后再找机会换个职位就是了。

    “这有什么好担心的,多找几个有经验的撰稿人就是了。”史汀生的话很有道理,这年代又没有电视直播、网络直播,连罗斯福的炉边谈话也是要通过录音剪辑的。所谓发言人,对口才和应变能力的要求并不向后世那么高。

    最终,在罗斯福拍板下,约翰通过了面试,成为了尚在筹备中的“为自由而战委员会”发言人。

    临出办公室的时候,约翰还觉得有些地方没想明白,他决定晚上去拜访一下史汀生叔叔。既然人家已经摆出长辈的样子了,那自己就昨回晚辈,上门求教一下又何妨。
………………………………

第八十一章 三选一的难题

    史汀生就住在疗养院西侧的一栋白色小楼里,离约翰一家住的地方只有几步之遥。晚饭后,约翰只身一人前去拜访了史汀生。

    一见面,史汀生就笑着说:“我就猜到你会来找我的。你和你父亲年轻时一样,心里搁不住事,不把问题想明白就睡不着觉。”

    约翰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前世他的性格可不是这样的。约翰上辈子是个典型理科男,只专注于自己的小世界,对其他的事情经常“视而不见”,更不会多想。要不然当初也不可能连合伙人背着他把公司卖了都没发现。

    穿越过来后,他才开始变得遇事喜欢瞎琢磨,而且越想不明白越纠结。难道真是受到了这具身体原主人的影响?

    “说说吧,有什么地方没想明白?”史汀生给约翰端了杯酒,让约翰坐下说话。

    “为什么是我?我是说我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对政治上的事也不太敏感。”约翰道出了自己心中最大的疑惑。

    史汀生笑了:“相信我,约翰。我们不会是随随便便就挑中你得。你有这方面的潜力,而且这两年你的表现很出色。无论是之前食品法案的事,还是这次纽约救灾的事,都证明你有跟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你不要跟你父亲学,他是个聪明人,但就是太瞻前顾后了,结果什么事都喜欢躲在后面。”

    约翰没觉得父亲的做法有什么不好,如果可能的话他也喜欢做一条隐藏在水下的鳄鱼。不过劳伦斯之前也提醒过他,在具有绝对实力前,太过畏首畏脚地反而更容易成为被攻击的目标。

    扮猪吃虎是很爽,但一不小心真成猪了可就不好玩了。适当的时侯露露锋芒,也能为自己的发展争取更多时间。况且只是一个民间协会的发言人而已,只能算是明确站了队,并没有进入斗争的核心层次,应该不至于吸引太多的攻击火力吧。

    “你是担心威廉那边会比较难做吗?”史汀生和范德比尔特一家都很熟悉,他以为约翰是在担心威廉有不同意见。“邀请你之前,我跟威廉通过电话了。他那边你可以放心,在这个问题上他是支持我们的。但是因为他和白宫某些人积怨很深,所以不方便像我们一样公开和罗斯福合作。”

    约翰知道威廉虽然是个强硬的罗斯福反对派,但同时也是个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坚定维护者。连罗斯福新政中的一些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他都强烈反对,更何况德国纳粹那么极端的政策。

    约翰决的,威廉之所以选择自己留在保守派联盟,又同意让他加入史汀生这边,应该是出于政治风险的考量。毕竟不能把所有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嘛。

    “威廉那边我倒是不太担心,我比较顾虑的是怎么应对林德伯格。”虽然林德伯格现在还没有出任“美国优先”的发言人,但约翰还是准备把这一情况告诉史汀生:“我和林德伯格是很多年的朋友了。这次在柏林遇到他的时候,他说自己将会出任美国优先委员会的发言人。”

    “这情况我们倒是还没有掌握,他自己跟你说的?”史汀生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消息。

    林德伯格可是全球著名的飞行英雄。不光是对美国德裔、天主教徒、和平主义者这些孤立主义支持者的基本盘,对全体美国民众都有相当的影响力。而且之前他长子遭绑架遇害的事,更是让他获得了美国社会的普遍同情。相比之下,约翰无论是名气还是资历都有些不够看。

    “是的。其实,我还有个更合适的人选。”约翰斟酌了一下,对史汀生建议道:“我觉得休斯比我更合适发言人这个位置。”

    约翰为了避免跟老大哥林德伯格对怼,果断地把自己的另一个老大哥霍华德休斯给卖了。不过,他内心也确实觉得休斯比自己更合适。

    首先,休斯是不亚于林德伯格的飞行英雄,无论是年龄、资历还是成绩两人都旗鼓相当。最近挑战环球飞行纪录的成功,更是让休斯在名气上暂时超过了林德伯格。

    所以休斯在面对林德伯格的时候,完全没有心理压力。不像约翰,面对当年亲手教自己开飞机的老大哥,心理上天然就矮了半截。况且两个著名飞行英雄之间的对垒,应该也是媒体更乐于看到的吧。

    此外,休斯还有一个天然的加分项。作为一个好莱坞电影大亨,他可以算得上是传媒圈的半个自己人。在跟媒体打交道方面,他比约翰和林德伯格都更有优势。

    “休斯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你有把握说服他吗?”史汀生有些心动了。

    “我可以试试,如果罗斯福总统能够亲自作出邀请的话,我想应该问题不大。”约翰很了解休斯,这个大哥是个喜欢抛头露面的家伙,非常享受媒体对他的追逐。

    而且休斯虽然鄙视政客,历史上甚至公开拒绝接受过国会颁发的奖章。但他是个罗斯福的崇拜者,去年还接受了罗斯福的邀请,去白宫做过客。

    “不管怎么说,委员会新闻发言的事务你都得先接过来。如果休斯愿意加入的话,我们以后再做调整。”想了一会儿,史汀生同意了约翰的建议。不过他又说道:“之前,我们对你的工作安排是有过不同意的。你也可以先听听,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摩根索美国财政部长想让你在协调军工企业方面做些事情。你的联邦快递公司天然能够与这些企业产生交集,可以为我们整合军工生产力量提供帮助。海军扩充法已经通过了,罗斯福又准备让马歇尔担任陆军参谋长着手重新整顿陆军,这些需要军工企业的配合。”

    约翰大概明白史汀生指的是什么了,这应该就是未来军工生产委员会,也叫战时生产局的前身吧。历史上,是1942年正式成立的。在此之前,罗斯福曾尝试了很多诸如紧急管理办公室、生产管理办公室、国防咨询委员会、战争资源分配委员会等机构来管理军工生产。约翰估计摩根索想让他去的就是其中的某一个机构。

    “多诺万则提议让你做一些情报方面的工作。现在白宫缺少一个统一的情报机构,情报来源很乱,经常自相矛盾。罗斯福打算成立一个情报协调机构,你之前的那些调查报告证明你在情报分析方面很有天赋。特别是你能仅通过一些公开的市场信息就分析出法国战争准备的情况,这让我们所有人都对此印象深刻。”

    好家伙,除了军工生产委员会,还有战略情报局吗。这两个可都是未来战争时期权势滔天的部门,约翰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这么吃香了。

    “不过这两项工作都很艰巨,而且暂时处于非公开状态。军工生产方面我们准备让詹姆斯伯恩斯民主党参议员,二战期间担任过战时动员局局长,罗斯福称其为后方战线的副总统负责,情报协调那边打算让多诺万牵头,你去哪边都只能给他们打下手。”

    史汀生接着说道:“所以我之前建议任命你为为自由而战委员会的发言人,至少在这个位置上你可以独当一面。而且多跟媒体打交道,也能提高你的知名度,对你将来的发展也有帮助。”

    约翰知道史汀生说的有道理。为自由而战委员会、军工生产委员会、战略情报局,这三个去处都各有利弊,约翰到底该怎么选择呢?
………………………………

第八十二章 艰难的决定

    史汀生压根没指望约翰能立刻给出答复,他大致把三个机构的筹备情况介绍了一下后,就让约翰回去了。

    回到房间,约翰又纠结得失眠了。面对“为自由而战委员会”、军工生产委员会、战略情报局这三个选择,约翰需要好好权衡一下。

    在床上翻来覆去想了很久,约翰首先放弃的是“为自由而战委员会”。老派国际主义份子希望通过国联和日内瓦裁军会议平衡国际局势的努力已经完全破产了。在希特勒那个疯子横扫欧洲以前,孤立主义在美国的压倒性优势已无法动摇。

    约翰之前同意加入“为自由而战委员会”,不过是为了向那些“主战派”大佬们表明自己的立场罢了。现在既然无论是选择军工生产委员会还是战略情报局都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那就没有必须要再选它了。

    毕竟约翰也不想被民众骂成军火商和华尔街犹太人的走狗。况且“为自由而战委员会”只是个民间组织,就是“主战派”用来跟孤立主义者们打嘴仗的。美国参战后它就自动解散了,并不能给约翰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好处。

    现在是二选一了,要么是军工生产委员会,要么是战略情报局。约翰看了看外面已经略微发白的天空,知道自己今晚注定是睡不着了。他干脆爬了起来,找来了纸和笔,靠在床上把他能想到的优劣势一条条列了出来。

    早在刚穿越过来的时候,约翰就曾经有过战时加入战略情报局的计划,那时他还专门去跟多诺万套过近乎。战略情报局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它隶属于军方。加入它,就可以规避参军的问题。

    要知道,在战争时期,像约翰这样年龄合适的大家族子弟,如果不参军的话是很容易遭人诟病的。加入战略情报局,既可以获得正式的军衔,同是又可以打着情报需要的旗号,继续以商人的身份活动。毕竟情报部门的自由度还是很大的。

    不过,自打在从英国回来的船上遇到多诺万后,约翰对自己当初的想法又有了犹豫。当时,约翰和多诺万都是乘坐“玛丽王后”号邮轮回国的。在船上,他们两人有过几次深入的交流。

    之前,约翰对多诺万的了解,都是他前世从网上看来的。当他与多诺万亲自接触过后,不由得对自己能否与其共事产生了怀疑。

    多诺万是个天生的冒险家,胆大包天的行动派,跟约翰完全是两种类型。这次多诺万作为罗斯福的私人观察员,与英国的情报部门有过秘密接触。但他似乎只对渗透、破坏之类的暴力行动感兴趣。

    约翰发现,多诺万是个喜欢厮杀和破坏的家伙。他甚至亲口对约翰说过“如果是搜集情报的话还勉强可以接受,因为或多或少有点冒险性,在办公室里分析情报和撰写报告就太无趣了”这样的话。

    历史上,在他的带动下,战略情报局一直有“重颠覆轻情报”的传统。而他手下的那帮干将也都瞧不起搞情报的活儿,宁愿去战场上冒险,或者在敌后搞颠覆。在战略情报局,行动人员被亲切地称呼为“牛仔”,而情报分析人员则被戏称为“唱诗班男孩”。

    而约翰擅长的恰恰是搞情报分析,“安全第一”是他的行事准则,对冒险刺激没有丝毫兴趣。所以,他如果加入战略情报局的话,注定会是个“非主流”的边缘角色。

    更麻烦的是,多诺万跟胡佛两人是死对头。约翰要是不认识胡佛也就罢了,现在他不仅和胡佛都是共济会成员,两人目前还有合作关系。将来他夹在多诺万和胡佛中间会比较难做。

    胡佛要想利用他对付多诺万怎么办?答应吧,做吃里扒外的二五仔不是约翰的风格。不答应吧,注定会得罪胡佛这尊屹立48年不倒的“大佛”。

    历史上,多诺万最后可是没能斗过胡佛的。罗斯福死后,杜鲁门就解散了战略情报局,把多诺万发配到泰国做大使去了。就算后来重新组建中央情报局也没有再启用多诺万。

    那么,就剩下军工生产委员会这一个选择了。这个部门将来不仅掌握着采购物资或者安排陆军、海军采购物资的大权,而且在实际生产中能够直接监督这些物资的制造商,并对私人公司及整个行业的运作产生重大的影响力。

    而且和英国、德国的战时经济体制不同,美国的动员程度相对较低,并没有成立一个庞大的涵盖军事、民事各部门的战时经济的最高管理机构。

    也就是说,军工生产委员会名义上是个协调机构,但实际上行使的是管理机构的职责,并且上头还没有一个由军方及文官组成的战争委员会来监督他,拥有相当大的自由度。

    如果约翰能够加入这个机构,那对将来联邦快递公司和休斯飞机公司的发展简直太有利了。拥有这么明显的好处,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择,约翰又犹豫什么呢?

    约翰的犹豫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就是因为军工委员会实在太好了,他才这么纠结呢。他能看出加入军工生产管理委员会的好处,难道别人看不出来吗?

    历史上,各派力量在军工生产委员会里面的斗争,可是非常激烈的。别看约翰现在也算是小有身家的企业家了,和未来军工生产管理委员会里的那些大佬们比起来,他充其量不过是个小虾米。约翰很担心自己一不留神就会被其中的某股巨浪给拍死了。

    要知道,当美国经济开始向战时体制转型时,几乎每个大财团都有安排高管到军工生产委员会任职。他们都代表了各自财团的利益,一方面要争取军工订单和战略物资配额,一方面还要保证自己转型后,原先的民用市场份额不被其他企业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