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暴君无限宠:毒妃夜难眠-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府!”

    俞云清的逛逛自然不是寻常人家的小姐出门逛逛胭脂铺子、逛逛成衣店、逛逛绸缎庄什么的,而是进自家的铺子里查账,若有什么看上的,取走便是了。

    赏雪看在眼里直摇头,这哪里是逛?好说歹说,总算将俞云清劝了出来,谁料刚出门便遇上了熟人杨肇。

    俞云清今日穿了一身浅蓝色齐胸襦裙,外搭樱粉色长褙子,罩一张薄面纱,青丝交拧成一个髻,别两根短簪,配一把六棱纱扇,身形纤纤,将江南女子的美好刻画得分外清明。

    杨肇则仍是儒雅隽逸的打扮,玉带白袍,腰间配一块玉镶金的配饰,右手边挽着一个女子,柳眉杏眼,穿一身湖青色交领襦裙,握一把大波斯菊小团扇。其人姿容仅是中上,胜在举止文雅,仪态端秀,二人站在一处,颇是登对。

    俞云清拿轻纱遮着面,杨肇初见时竟未曾认出,只在瞧见她身后的赏雪时才认出她。二人相互打过招呼,才听杨肇介绍:“这是内子文氏,这位是俞二小姐。”

    文韵淡雅一笑,此间,俞云清已除了面纱,露出一张清秀容颜。二人免不了寒暄客套几句,末了,文韵拉着俞云清的手:“我虚长你数岁,若不嫌弃,便唤我文姐姐吧!”

    俞云清应了声“文姐姐”,又道:“姐姐也莫生分,往后唤妹妹华软便是。”

    瞧见二人身后跟着个小厮,手中提着两个礼盒,料是杨肇陪妻出来逛铺子,俞云清便道:“如此,便不搅着二位了。文姐姐,若有工夫,便来云清府里坐一坐。”

    “这是自然,华软若无事也该四下走动走动,同这城中千金们熟悉熟悉。”正说着,文韵忽然笑了,“话说回来,前两日听妍儿说要请这城中哥儿姐儿们来杨园聚聚,正央着我为她请些人来,华软可愿给姐姐这小姑一个面子?”

    杨妍,时年十八,是杨肇一母同胞的妹妹,杨家现下唯一的一位嫡小姐。
………………………………

第六百零八章 邀请

    “文姐姐说笑了,姐姐之邀岂有推拒之理?只是云清不讨巧,怕是会冷了场子,败了大伙儿的兴致。”

    凭心而论,俞云清是不愿去的,一来她不喜过于热闹的场合,二来也没兴致同那么多人客套寒暄。

    “怎么会,改明儿姐姐便让人将帖子送到府上。”

    见文氏如此,俞云清不禁皱了皱眉,却还是道:“如此,便依了文姐姐。”

    别了俞云清,杨肇与文氏继续携手闲逛。

    “夫人何故要如此?”

    杨肇实在是不甚理解,且不说旁的,只说这年岁,参宴的都是二十岁往里的少女,便是男子,年过二十的也不多,俞云清如今二十有二,又常年不在辽歌住,与这些公子千金能有什么话聊?

    即使文韵想让她趁机结交几个人,也不该选这样的场合。

    文韵一笑:“殿下的接风宴便十分匆忙,如今这样热闹的场合,合该请殿下也来府里坐一坐。”

    若说这文史军政,或许还真难不住俞云清,但那些世家小姐们的手段心思可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思及此,杨肇连连称赞:“夫人心思玲珑,果真绝妙。”

    话分两头,俞云清拜别了杨氏夫妇,便带着丫头随侍漫步在街头,却不禁又想起那文氏奇异的举止,心中觉着文氏于她并无恶意,便也不再深究,左右不过是个饭局,还能将她吃了不成?

    作为化齐郡的都城,辽歌城内的繁华之势相比于皇京凉都也不逊色分毫。俞云清毕竟曾在这里生活过,虽幼年病症缠身,咸少出门,不过大致地形却还记得,这些年辽歌也未曾有什么大变动,俞云清这一路走得还算顺畅。

    自行在前转了一会儿,俞云清便带着随侍进了酒楼。

    此时恰逢正午的时候,酒楼中客人还多些。江南气候偏温湿,正午日头又毒,这时候来酒楼不为吃饭,反是避暑居多。

    安排四个随侍在一楼厅里,俞云清则让人订了个位置不错的雅间,只是还未上楼,便听门侧传来一阵嬉笑声。

    回头,只见一群妙龄少女相携进来,一时彩衣缤纷。加之这群少女姿色皆是不俗,通身的气派,一看便知非富即贵,满厅的目光便都落向了这边。

    要说也是凑巧,这群少女中便有前些时候那邵将军家的嫡小姐邵瑛,而邵瑛此时显然也看向这边,不过因俞云清戴着面纱,邵瑛虽看着眼熟,一时也未记起她来。

    “走吧!”

    俞云清说完便径自往楼上走,赏雪亦是默不作声跟上,而邵瑛看见赏雪霎时反应过来,惊叫了一声:“原来是你!”

    邵瑛身侧的少女们闻声一愣,这时只见俞云清自楼梯上回过身来,笑道:“唔,原是邵家小姐,失敬了。”

    邵瑛则是恼火,语气十分不悦:“你方才分明已认出了我,如今假惺惺和谁打招呼!”

    如今满楼的人,俞云清也不想和她在此争执什么,只是微微摇了摇头:“还有些事,便不陪邵小姐聊了。赏雪,上楼。”

    邵瑛最腻歪的便是旁人一副看孩子的无奈模样对着她,而俞云清这摇头的举止无疑正戳痛脚。邵瑛毕竟是孩子脾性,当下便急了:“喂,你怎能如此无礼!”

    邵瑛三两步跨上台阶,却在离俞云清还有两步远的时候便被赏雪拦住。邵瑛知这女子是荀卓文的人,又知她有些武功底子,自然要她忌几分,微降低了嗓音道:“你让开!”

    赏雪脸上永远挂着三分笑:“奴婢也是职责所在,瑛小姐莫要叫奴婢为难才好。”

    “你让开,我不伤她便是。”赏雪脱手便将袖中的软鞭递给了赏雪,“如此可满意了?”

    赏雪见俞云清不出声,便知她是默认了,却还是附在邵瑛耳边低声道:“瑛小姐还是收着点气性,莫惹恼了殿下。”

    邵瑛瞪了赏雪一眼,冷哼道:“本小姐又岂是那不讲理之人,你也少拿荀表哥来压我!”语罢又上前两步对俞云清道,“我且问你,你刚才为何不理我?”

    俞云清还当她想问什么,原来只是让人宠坏了,偶然碰上个不理她的心中不平罢了。俞云清叹了口气:“初见不曾认出是你。”

    “你”

    “邵小姐,这是酒楼,不是别处,你果真想一直叫人看咱两个的笑话?”眼见邵瑛还要说且声音越来越大,俞云清不禁皱了眉,伏在她耳侧用只能二人听到的声音轻声提醒。

    若是果真有什么,大可找个地方慢慢谈,大庭广众之下争论,犹如泼妇骂街一般,只是平白为旁人添笑料罢了。

    邵瑛回头,刚才在底下不曾觉得,如今站上高处才觉这里的人确实不少。邵瑛忍不住也皱了眉头,这时又走上前来一个少女,约莫十六七的年岁,与邵瑛有三分相像,只不过瞧着比邵瑛沉稳,从容许多。

    这少女挽着双挂髻,穿一套雪青色撒花罗衫,踏着小步上前:“瑛儿,莫要胡闹了,让人看笑话!”

    “琏姐姐你”邵瑛有些委屈。

    邵琏将邵瑛往边上一推,一脸的嗔怪,接着又对俞云清道:“家妹年幼,望姑娘莫要见怪。”

    俞云清看着邵瑛,又看看邵琏,胸中划过一抹了然。冷声道:“无碍。只是既知你家小妹年幼,你这做姐姐的更应该看好才是,若回回等自家姐妹被人看了笑话才来阻拦,这名声岂不是要败光了?”

    这话脱口,邵瑛竟是一怔。她只是单纯了些,却并不笨,俞云清这话中的意思,她如何回听不出?

    邵琏身子一僵,下意识看向邵瑛,只见她眸中似有异色,心中更觉有些不妙。而俞云清看见邵瑛的反应,唇角闪出一抹淡笑。

    邵瑛此女虽骄纵刁蛮,却心性单纯,不谙世事,极易被人算计,而邵琏此人,让她竟有些嗅到了同类的气息,她与自己一般,皆是精于算计之人,不过俞云清已算是只老狐狸了,邵琏那点道行在他面前是藏不住的。

    但是,尽管如此,俞云清却对其无甚好感。虽为同类,她却不喜与这种人深交。

    今日她言尽于此,至于日后如何,便看邵瑛悟不悟得出她的心意了。

    邵琏握了握邵瑛的手,见她没有避开才稍稍安心,脸上亦是温柔平和:“姑娘说得是,算姑娘见笑了。”

    “无碍,姑娘也说了,邵瑛小姐年幼,不过孩子心性罢了。在下还有些事,恕不奉陪。”

    “姑娘慢走。”

    俞云清轻提裙摆,由伙计引上楼去,赏雪亦是交还了邵瑛的软鞭便跟上了她。此时,邵琏才握紧邵瑛的手:“瑛儿,今日之事该怪姐姐,见她脸生一时竟想入了神,忽略了你。”

    邵瑛笑着安慰:“不怪琏姐姐。”

    此时,众少女也围上前来,叽叽喳喳问道:“瑛儿,方才那姐姐你认得吗?”

    “是啊是啊,哪家的姐姐?瞧着不熟呢!”

    邵瑛看了众女一眼,轻叹一口气:“算是认得,你们只记着,往后轻易不要招惹她便是了。”

    “究竟是谁,竟连瑛儿也要让她三分?”

    “莫不是京里来的?要么便是大家千金。说起来,瑛儿是化齐王殿下的亲表妹,自是比咱们识得的人多。”

    “瑛儿,不要卖关子了。”

    邵瑛被问得有些心烦,胡乱将鞭子收进袖子里:“还能是谁?不就是俞郊住的那个!”

    勋贵高官们的宅院皆建在城中,城郊往往不会住什么大户人家,皆是平民居多,不过俞郊却是个例外,因为那块地早在多少年前便被始祖皇帝赐给了一个家族,建了一座大宅院,四下更是一户人家也没有。这座宅院的门额上明晃晃挂着五个大字:敕造俞夷府。

    并不是谁家建了座宅院都能称之为“府”,只有宗室子弟和获封一等国公爵位的人建造的府邸才能称之为府,并且“府”属于皇产,大多是会被收回的。

    可着这整个辽歌城甚至整个化齐郡找,能被称之为“府”的,除了荀卓文的化齐王府,就只剩这始祖皇帝敕造的俞夷府了。

    以商家的名头顶着王公大臣才能盖的府邸,还是私产!这普天之下,也就俞氏这独一份。

    “这,方才那是俞云清?”

    “俞云清。”

    “是俞云清。”

    少女们叽叽喳喳说了起来,俞云清也算是当世传奇人物了,世人对其褒贬不一,女子们更是视其为耻辱者有之,视其为楷模者有之。现下的茶楼里,甚至有不少说书人专讲关于俞家二姐儿这位“女军师”得段子,这群少女们对她自然也不陌生。

    “真是聒噪,你们吃吧,我不吃了!”

    邵瑛说完头也不回出了酒楼,少女们还没回神,不知她又是怎么了,邵琏则是皱着眉柔柔道了声“瑛儿等我”便也追上前去。

    酒楼中每日走过无数人,这个小片段也只是被人小议了几刻钟便消弭于无声。而此时,二楼的某个雅间,一个男子自窗前收回目光,温雅的声音中不乏宠溺:“惹祸精的丫头又回来了,辽歌城可有热闹瞧了”

    “薛长史何出此言?”

    雅座上并坐着两位公子,那白衣的约莫二十岁上下,书生模样,气韵沉稳,一双眼中泻着流光让人不自觉想亲近,问话的正是此人。另一人穿一件宝石蓝袍子,稍有些稚气,眉眼间与那窗侧男子竟有七八分相像,三人皆是难得一见的俊俏人物。

    窗侧之人笑道:“早了!那时你们尚她自幼身子又弱,向来不大爱出门的,也只有我们这些同她兄长姐姐同龄的才识得她。”

    “那时候谁敢惹了她,保准被毅川一顿胖揍,丝毫情分不讲。偏这丫头又皮,欺负了人,还眼里汪着水儿找她兄长告状,又有漱玉那帮小姐妹维护着,我们这一帮兄弟可没少吃了苦头。”

    薛长史似是怀念般:“这丫头才真真是一路让人捧着长大的。”被称作薛长史的男子停了停,又没头没脑说了一句,“那时的俞氏,便已是能在这辽歌城横着走的人家了。”
………………………………

第六百零九章 寸步不离

    两人望着这人的背影各有所思,只以为他说完了,谁料半晌又听他道:“也不知她可否还记得我?”

    那薛姓公子唇上挂上一抹笑,仿佛见一个粉雕玉琢的小人儿,眸中蓄着一汪水儿,控诉般喊了一声“域哥哥”。那声音软软糯糯,直叫得人心都化了。

    自酒楼出来,俞云清又四处转了转,天黑前回了府。

    夜里,俞云清看着赏雪,仿佛透过她看到了另一个人,不觉有些出神

    谁知赏雪却连声称不,还道:“主子要奴婢来侍候小姐,奴婢自是要寸步不离守着小姐,知道听雨一切安好便是了,奴婢不多求。”

    俞云清却是听不得这些,险些发起怒来:“心里只有你家主子,我要你何用!让你去便去,我的话你听是不听!”

    赏雪不敢再反驳,依言去收拾行囊,走之前,免不得再去趟王府

    转眼又是半月,赏雪离了府,俞云清也亲自接了帐,提拔了两个二等丫头成了一等丫头随在身侧,却用得不甚称心,大丫头之位便一直悬着位子不曾定下人。

    “小姐,胭脂姑娘来访。”

    俞云清抬了抬眼皮,犹疑了一下,道:“请进来。”

    当年俞云清遇上胭脂之时她才十七岁,年轻貌美,人比花娇,是万花楼中最红的头牌,到如今流年轻逝,转眼竟已是十五年后。

    胭脂保养得极好,三十多的年纪看上去只有二十五六,杏眼桃腮,一双媚眼勾着风情,脸上化着艳丽却不显俗气的妆容。

    她身姿高挑,穿一身海棠色绣花长裙,握着象牙骨刻花小折扇轻轻摇着,红色的蔻丹衬着葱白的手指,那一抹红色随着她轻轻摇动的玉手而若隐若现,愈发惹人心动。

    人若桃花,媚骨天成。

    两人之间其实不算熟悉,也只在十几年前有过几面之缘,初见时竟是彼此对视着谁也没说话。许久,胭脂突然“噗哧”一声笑了出来:“当年的小丫头如今竟这般老成,整日挤着眉头做什么!”

    “胭脂姐姐。”俞云清笑了笑,一时不知如何答话,毕竟当年,她只有五六岁罢了,按胭脂的岁数,若再大上几岁,是可以做她的长辈的。

    “不请我坐坐?”

    胭脂是个较为泼辣的女子,性子很是直爽,容易让人觉得这女子没什么脑筋,也很容易亲近。实则,胭脂也算是个玲珑人儿,识得了文,断得了字,这些年将品风月管得也不错。

    俞云清笑笑,拉着胭脂坐下便吩咐人准备茶水和点心,两个人在园中聊着。

    胭脂虽是品风月的坊主,却一直将这间歌舞坊交给一个手下看着,一直很少露面。她自己则买了件宅子,每日喝喝茶,下下棋,很是惬意。

    听胭脂讲述着她这些年的生活,俞云清不得不承认,那样的日子的确很是舒服。

    胭脂也是听人说俞氏的二小姐回来了,便想着来看看,但是毕竟二人之间没什么交情,当年二人相识时俞云清还是个女娃娃,只怕是不会记得她。

    胭脂来拜访之前还犹豫了好久,如今见了俞云清,倒是很放得开。

    二人聊了一会儿,胭脂也该走了,临走前说了自家宅子的方位,让俞云清改日去坐坐,俞云清亦是笑着应下。

    周日,正是应了文氏的帖子要参宴的日子,俞云清不去总是不好,便也乘着马车到了杨园。俞云清并不识得文氏的什么小姑,只知道唤作杨妍,幸好文氏亲自来接了她,介绍了杨妍同她认识。

    “久闻俞家二姐姐的大名,今日总算是见着真人了,风华无限,浑身上下都透着股才气,当真叫人好生羡慕!”

    “杨小姐谬赞了。”俞云清笑着。

    与杨肇一般,杨妍生了一副极好的容貌,身姿柔美,体态婀娜,说话时轻声细语却丝毫不露怯,为人处事甚是随和得体,穿一身素色罗衫,手执一枚小巧的绣百蝶穿花的纨扇,更见其柔美风骨,原汁原味的江南柔婉女子。

    俞云清到得算晚的,又不识得什么人,便由杨妍领进门来介绍了几个相熟的姐妹认识,不咸不淡的也不过是几句客套。

    原本杨妍怕她不适应,还要陪她坐一会儿,不过俞云清到底见过大场面,这里人再多,地位再怎么不凡,又能比得过宫宴上的排场?这点子场面,还吓不住她。

    况且她今日来此纯属应付,面子上过得去就是了,并不打算与谁深交,今日又是杨妍的俞家,不能总拘着她在自己身边。

    公子小姐们的席面自是分开的,中间隔了个锦鲤池,各占了一个小花厅,中间一条穿花走廊,再往前搭了个戏台子,摆了各色乐器、兵器以及文房四宝。

    此类宴会无非是这样,写写诗,斗斗曲,借宴会的名义彼此结交,争个风头。心里有人的做给心上人看,心里没人的博个好名声,彼此有过节的借势打压,看着十分美好,却有数不清的小心思在里面。

    不过主人家一般会将这些有过节的分开,或者干脆得罪点人,都不请过来。

    花厅里一群少女叽叽喳喳,所聊的不过是俞家的水粉西家的衣裳,俞云清也没兴致上去插嘴,旁人也没兴致来理她。

    先前杨妍托几个小姐妹来与她解闷儿,俞云清只拿着帕子咳嗽,有意无意提及自己身子不好,便没人找她了,偶尔有一两个和她搭话的,也只问她京中如何,三句两句便扯到塞北之事,临了又扯上荀卓文,叽叽喳喳问个不停。

    俞云清先前正因荀卓文烦心着,哪有心思理她们,旁人自不会再缠着她,可心里到底觉得她娇纵不识抬举。

    此间,俞云清正自己一个人品着果酒,忽然听人道:“薛家公子到了。”

    一时间,少女们的目光皆投向了半月门外,连俞云清的眉头也轻皱了一下。

    只见门外由杨妍引着进来一个男子,二十岁上下,穿一身宝蓝色绣祥云的锦袍,腰间系着块白玉玉佩,长得眉清目秀,神情豁朗,细看之下,莫不是那日楼中你那薛姓公子七八分像的那位?

    这时只听座上有少女低语:“还以为是薛家大公子,原是二公子到了。”

    “自然是二公子,此番宴会请的皆是不曾成婚的,怎会请大公子前来。”

    俞云清握着酒杯的手忽然一紧,喃喃道:“薛域。”看着那宝蓝色衣袍的少年,“如此,那便是薛远了。”

    那厢,薛远到了公子们的厅里,径直向一白色身影而去,细瞧之下,正是那日雅间里的另一位公子。薛远在他肩上不轻不重拍了一下,笑呵呵道:“杨六,瞧什么呢?有美人儿不成?”

    这时,桌旁另一位公子打趣:“可不是有美人!”

    小姐们的厅里时不时传来嬉笑声,两厅本就隔得不远,公子们又有些武功底子,那笑声听在耳中便格外撩人,别说是眼睛,心儿都巴不得一块粘到那厅里去了。

    “我说林二,究竟是杨六看美人儿还是你看美人儿?”

    有人出言打趣着,林二自然也不甘示弱,当即反驳道:“是又如何,你们当中又有几个不是?别当爷不知你们心内什么花花肠子,凭何取笑我!”

    “不错不错,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没什么嘛!”

    众少年一时也乱哄哄笑作一团,这时,座中立起一个少年十七八岁模样,只见他轻摇折扇道:“我说,每逢宴会总那么几样,今日可有人愿意换花样的?”

    “林二,你卖什么关子有话快说,故意这样拖着是要讨打吗?”

    原来,这少年便是方才人群中一直发话的林二。这林二是城中出了名的好玩乐,又是家中幼子,自是万千宠爱,自小养在姑娘堆里长大的,素日鬼点子颇多,一听他那话,众人便知他又动了什么心思。

    林二缓缓摇着扇子笑道:“今日来时丢了个荷包,本不值什么钱,奈何是故人所赠,便想劳姑娘们帮忙寻一寻。”

    众人恍悟:“好你个林二,还说今日来得这样早,原是打这个主意!”

    众人自听得明白,那什么故人所赠的荷包不过是林二瞎掰扯出来的罢了,不过谁又会去拆穿他呢?

    一群人呼来拥去,便往姑娘们的花厅里走。

    再说姑娘的那头,眼见乌压压来了一片,众千金立都低头痴痴笑了起来,三几个凑在一起窃语着什么,而丫头们则早已将门前的纱帐放下。半透明的纱帐将人影隐隐遮住,朦朦胧胧叫人直想挑开纱帐看个究竟。

    杨妍才将人都安排好,便见来了这样一群人,还未开口,便听外头林二的声音:“林某在府上丢了只荷包,想着姑娘们心思细,便想请诸位帮忙寻一寻,不知小姐们可愿赏脸?”

    就算是丢了什么,也不该劳烦这群千金小姐们帮着找。少女们又有哪个是傻的,这话中究竟是何用意自然早已猜透了一个个都微红着脸交头接耳地说着。

    这时,便又听外头道:“哪位若是寻着了,林某这串前朝皇后宫里的红珊瑚手钏便赠送于谁了,还请姑娘们帮个忙。”

    得!彩头也有了,齐活了!

    话至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