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老子不是米迦勒-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她被戴维・琼斯背叛了,想换个人来断唯美缠绵的爱情,一点都不过分吧?

    可是赵长卿呢?

    想到赵长卿看着自己的化身嘴巴里面却念叨着一堆的食谱,科莉布索会有好脾气才怪!

    赵廷琬歪着脑袋道:“食物?好吃的?”

    对于赵廷琬来说,自己的父亲喜欢美食,就好比说螃蟹,据说以前螃蟹一直被当做稻田里面的害虫,农民深以为苦。后来还是父亲发现螃蟹的美味,使得螃蟹成的一道美味佳肴。

    没错,据赵廷琬所知,他祖父那一辈年轻的时候没有人知道螃蟹是美食,大家都认为螃蟹跟蜘蛛是近亲。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便是自己的父亲,赵长卿。

    当然,在那个杨庆喜来到郡公府以前,郡公府里的螃蟹也只有两种吃法:清蒸和爆炒。

    还是杨庆喜来了以后,郡公府里才开始冒出了螃蟹的各种吃法。

    对于赵廷琬来说,螃蟹就是好吃的。

    那边摔得七荤八素的晋江在赵长卿的怀里打了个滚,跳了起来,对自己的小伙伴道:“没错。科莉布索选择螃蟹作为她的化身,因此螃蟹就是她的眷属。你不知道,她解封的时候,好几个千钧的螃蟹从半空中倾泻而下,那个壮观……每一只都不会低于五两啊~~~”

    想到那个情形,赵廷琬又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怎么办,

    他饿了,

    想吃螃蟹。

    作者有话要说:  据说,中国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在宋朝,具体忘记是北宋还是南宋了。
………………………………

第50章

    沁芳小筑的厅堂里面; 赵长卿亲自为科莉布索斟茶。沁芳小筑四周百花盛开; 空气中都弥漫着甜腻的花香; 赵长卿面带笑意,跟着科莉布索轻声细语; 边上一应侍女内侍们小心侍奉着,一丝儿规矩都不乱。身在西厢看到这一切的赵长卿的三个小儿子却是若有所思。

    赵廷琬鼓起了腮帮子; 就连赵廷瑾也忍不住低声道:“父亲; 应该续弦了吧?”

    赵廷琬还没有反应过来; 赵廷瑾赵廷琰两人的伴读们却是恍然大悟; 就连赵廷琰也是呆愣了一下便转为了然。

    赵廷瑾和赵廷琰两人; 分别有两个伴读; 都是郡公府下面的属官家的子弟; 比方说,八岁的赵廷瑾身边的伴读,一个是李东霖的三子李谦益,年方九岁; 一个是郦珉的长子郦徽音; 年方十一。六岁的赵廷琰的两个伴读则要小一点; 与其说伴读还不如说是玩伴。

    赵氏兄弟四人,只有赵廷琬年纪小; 又赶上了好时候。他虽然说生而丧母; 可那个时候他二哥赵廷瑾已经渐渐懂事,他的父亲赵长卿也开始盘算着离开中原,因此他却是几个兄弟里面受人暗算最少的一个; 几乎可以说是被娇宠大的,对很多事情并不了解。

    反而是赵廷瑾和赵廷琰两个,尤其是赵廷瑾。当年赵长卿被封为郡公之后,何文秀就来到赵长卿身边做了长史兼任郡公府直讲,直接接手了赵廷瑜的教育。那个时候,赵廷瑾刚刚完成了启蒙,本来应该跟着哥哥赵廷瑜一起跟着何文秀读书,却因为生来体弱连着生了好几场大病,累得母亲不得不分神照顾他,因此没有进学,而是被母亲留在了他身边。

    刚开始的时候赵廷瑾也为自己的不争气哭泣过,可是看到哥哥被何文秀教养得越来越执拗,看到母亲的忧心忡忡,赵廷瑾这才发现不对。

    后来赵廷瑾就是身体大好了他也没有跟着何文秀读书,而是留在了母亲身边,接受母亲的指点。因此赵廷瑾对母亲的感情却是四兄弟中最深的。换了别人,只怕会恼上赵廷琬这个累母亲难产而亡的幼弟,可赵廷瑾却很清楚,导致母亲难产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一个便是母亲忧思过度,而母亲会忧思过度并不是因为跟他的几位伯娘那样妻妾争宠伤了根基,而是因为上头防备他的父亲忌惮他的父亲,刻意把他哥哥养歪,甚至连他的祖父也恐惧他才高八斗位高权重的父亲会给家族带来灾祸。

    虽然母亲要求他不要去恨,可赵廷瑾却忍不住对某些人的恨意,只是这股恨意藏得很深。

    郡公府谁都知道,二公子自幼体弱,因此不爱读书爱武装,喜欢骑射,喜欢兵法。可大多数人并不清楚,赵廷瑾并不是不喜欢读书只是不喜欢何文秀这个郡公府直讲而已。

    这个自诩为忠臣、一心想要把他们兄弟“掰回正途”的、只忠心于大宋帝王的大忠臣。

    赵廷瑾很清楚,无论是习俗还是规矩抑或是年龄,他的父亲赵长卿肯定会续弦的,毕竟他的父亲才二十八岁。只是如今郡公府下面的属官带在身边的女眷们,无论是身份还是年纪,都配不上他的父亲。

    可是,他毕竟是大宋宗亲家的子弟,要他接受一个异族女子为继母――虽然从各种角度来说,这个女子注定了会被郡公府上上下下排斥就是生了儿子也不会拥有继承权,对他们兄弟来说是有极大的好处的。可从情感地角度上来说,他还是很难接受一个异族女子站在他父亲的身边,成为他的继母。

    赵廷琰比赵廷瑾还小两岁,今年不过六岁,三年前还小,很多事情他并不知道。但是他身边的人却是打小就跟着他了。尤其是刚离开中原的那年,那个时候赵廷琬还不记事可是赵廷琰却已经记事了,他无数次听他身边的那些女官、侍女、乳母、内侍等人提起当初在京师时候的林林总总,说起家族的显赫,当然,也知道他的祖父的克妻之名,以及他前前后后八位祖母的故事。

    别的不知道,自己的亲祖母是祖父的第三任妻子,自己的父亲是祖父第五个儿子,而如今的那位祖母比自己的父亲还小六岁这种事情,赵廷琰还是知道的。

    因此,无论是赵廷瑾还是赵廷琰,他们都不认为赵长卿有必要一直为他们的母亲守节,就是赵长卿自己愿意,下面的属官们也不会同意的。作为原配,他们的母亲能够让赵长卿为她守了三年,这三年里面也不见赵长卿抬举身边的女官、侍女,那已经是情分。

    因为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因此就是心中怀着无数的忧虑,在听到这个的时候,终究也不过是一声带着些许失落的叹息。

    反而是一直被娇惯大的赵廷琬,张口便是:“我不要那个女人给我做娘!”

    赵廷瑾和赵廷琰两个吓了一跳,还没等他们开口,晋江已经先开口了:

    “谁告诉你们,主人要娶那个女人了?”

    赵廷瑾和赵廷琰傻住了,这个时候,赵廷琬又指着厅堂方向惊呼起来。

    赵廷瑾和赵廷琰两个连忙望过去,只见厅堂里面,科莉布索勾着赵长卿的下巴,让赵长卿不得不抬起头来看着她的眼睛。

    赵廷琰忍不住嘀咕道:“烟视媚行,才配不上爹爹呢。”

    赵廷琬在边上狠狠地点头。

    太轻浮了,他娘端庄贤淑,这个女人连一个头发都比不上。

    “哎呀呀,小可爱们,你们真是太可爱了。”

    晋江爪子里抓着一块菠萝,放到边上的大海碗里面,招来一碗水,擦擦擦地洗了起来,洗了三四下,这往嘴里面塞。

    赵廷琬听说,立刻扑过来,一把抱住了小浣熊:“晋江晋江,你一定知道的。快告诉我。”

    赵廷琬的这一下实在是太用力,即便是晋江都忍不住嗷地一声,连嘴里的菠萝都掉了:

    “痛痛痛!”

    “告诉我嘛,告诉我嘛~”

    “好好好,你先松开好不好?”

    晋江苦着脸,从赵廷琬的胳膊肘里面挣出来,迅速溜到小圆桌的另一边,确认好安全距离之后,方才开口:“放心啦。在你的眼里,你父亲是随便什么人都会要的吗?”

    “可是她很漂亮啊。”

    这是大实话。

    解开封印、恢复自己真正模样的科莉布索是个大美女,一个典型的希腊美女,肤白貌美,蜂腰肥臀,还有一双大长腿,充满了异域风情。

    就是赵廷瑾年纪还小,可身边那么多侍女,听多了自然也就知道哪种女人更具吸引力。

    晋江滴溜溜地转着眼珠子,脑子里面还在盘算着要如何回答,可是这爪子却已经忍不住伸向了小圆桌上的点心。

    那是下面新做的椰蓉糕,入口即化,一向是赵廷瑾赵廷琰赵廷琬兄弟几个的最爱,只是怕他们吃多了蛀了牙,因此一旬才吃两次,每次不过少少的三五块而已。

    只是这入口即化的东西怎么经得住水洗呢?

    这里晋江才把椰蓉糕浸下水,那里椰蓉糕就化了。

    晋江懵逼了,至于赵廷琬,“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因为晋江拿的是他的份例。

    不同于赵廷瑾赵廷瑜赵廷琬兄弟三人在西侧的和乐融融,打赵长卿要跟科莉布索说话,赵廷瑜就跟何文秀、李东霖退到了东厢等候,然后得到消息赶来的张文渊张靖远两位也不得不在东厢一起等。

    如果要赵廷瑜自己说,他其实更喜欢跟弟弟们在一起。他已经发现了,他跟弟弟们在不知不觉中有了隔阂。他大概也知道这里面的缘由所在。

    就跟何文秀等人不停地在他的耳边嘀咕的那样,他是赵长卿的长子,是理所当然的继承人,可他身边的乳母和内侍却抱持这两种不同的看法。

    乳母和内侍相同的地方是,他们都坚持,赵长卿并没有请旨册封他为世子,皇帝也没有直接下旨册封他为世子,因此这继承人之位是做不得准的。更何况,如今他们已经远在异国他乡,甚至还穿越了时间,连大宋都不在了。以郡公之能,将来成就一番大业并且登基为帝一点都不稀奇。这个何文秀打进了郡公府之后,就处处撺掇着赵廷瑜跟父亲对着干,哪里是真正为赵廷瑜好?

    不同的是,乳母坚持赵廷瑜应该多讨好父亲、要对兄弟友善:

    “……这本来是公子当为之事,可恨那何文秀,处处阻挠,就连公子要跟二公子三公子四公子小聚一下,他也有许多话语!就是公子日后成了世子又如何?那可是公子一母同胞的亲手足!”

    而内侍羊献诚却要赵廷瑜防备赵廷瑾,原因是赵廷琰赵廷琬两个已经被赵廷瑾笼络住了,才此以往,恐怕会让赵长卿看在眼里,以为他容不下一母同胞的弟弟。

    作者有话要说:  宋代的规矩,郡公的正妻不叫郡公妃,而是叫郡公夫人。
………………………………

第51章

    就在赵廷瑜低头沉思的时候; 他忽然听见一声极响亮地“啪”的一声; 然后是身边的人集体倒抽一口气的声音;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对面的赵廷琬已经爬起来往厅堂方向冲了。他忍不住把目光移向厅堂方向; 却看见那个异族女人气势汹汹地走进沁芳池不见了。

    赵廷瑜还在纳闷的时候,羊献诚悄悄地推了他一把:“公子; 郡公挨打了。”

    挨打?

    父亲挨打了?

    赵廷瑜整个人还是懵的; 直到他被催促着进入了厅堂。厅堂里面; 他的父亲赵长卿依旧坐在长案后面; 只是脸上顶着一个清晰的巴掌印子; 而他两个最小的弟弟则一左一右地坐在父亲身边; 年幼地赵廷琬还摸着父亲的脸; 小声道:“爹爹,琬儿给你吹吹就不疼了。”

    隔着长案坐在赵长卿对面的赵廷瑾则见得到哥哥来了,连忙起身行礼,礼毕; 这才坐下; 只不过这一次他把上首给让了出来; 等赵廷瑜坐下了,他才坐下。那些属官们自然是坐在了这兄弟俩的身后。

    赵廷瑜这才找回了自己的声音:“父亲; 您; 您还好吧?”

    “无妨。”

    “那个女子是谁,跟父亲一样,乃是此间修士不成?”

    竟敢当众打他的父亲; 即便对方也是修士,他也绝不轻饶。

    “科莉布索殿下可不是修士,她乃是希腊神系中的神明,外洋女神,她的资历在希腊神系中可不不下于三位神王之中的任何一位。”

    赵廷瑜当时就傻了。

    “她是神明?那,那,那,那也应该是父亲前去拜见她吧?为何是她来见父亲,还打了父亲?”

    赵廷瑜的声音越来越低,到后来却是几不可闻,就连后面的那些下属们也是一脸关注。

    方才那位女神离开的时候可是一脸的不高兴,该不会是郡公冒犯了她吧?

    虽然说封神演义一直到明代才成书,可关于那个时代的各种传说,早在唐宋时期就有了。因此何文秀等人最怕的就是得罪神明,他们怕这位女神跟女娲派遣苏妲己祸害殷商一样收拾他们。

    “如果是你,贵为神明却被封印上百年,然后有人花费了无数的力气将你从封印中解救出来。你会作何感想?”

    “您是说,那位女神之前被封印了上百年吗?”

    “是。”

    赵廷瑜立刻就响起了无数的神话故事。一般情况下,如果是男神,肯定会赐下无数的金银财宝或者是稀世美女作为奖赏,如果是女神,当然是以为对方对自己有意。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有类似的神话故事。

    问题则在于,对方是想跟赵长卿共结连理呢,还是想来一段露水姻缘。

    “所以,这位女神是以为父亲对她有意,所以才追到新月岛,而父亲则是因为不想……”跟对方发展出进一步关系这才故意激怒对方的吗?

    赵廷瑜发现,这非常有可能。毕竟,他的父亲是如此的出色,又是如此的强大,领女神垂青也不是不可能的。

    “好了。无论如何,对方终究还是一位神明,此事便到此为止。今日之事,不许任何人在私下里谈起。另外,希腊人也好希腊的神明也罢,生性浪漫,日后遇到莫要以此攻讦对方。那是他们的风俗。”

    为了防止这些人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做了蠢事,赵长卿不得不把话说得更明白些。

    “是。”

    无论是他的儿子们还是那些下属,纷纷应承下来。赵长卿看到赵廷琬还是何文秀等人都隐隐地松了一口气。

    下属和儿子们的那些小心思,赵长卿一目了然。对于他来说,他的儿子们还年幼,因此格局小一点只看得到自己身边的事情也就算了,可那些下属,不是赵长卿说,这些家伙的格局和眼光还局限在当初的那个小小的郡公府,局限于华夏的一亩三分地上。

    如果现在赵长卿就公开表示要夺回华夏江山,那么这些人绝对抛头颅洒热血一点都不含糊,至于这里头的人员伤亡,在座的这些人绝对不会现在就开始考虑的。这就是这些人跟赵长卿的区别,赵长卿能够以少年之身掌握枢密院,而这些人在官场上熬了一二十年还只是个五品官,就是因为赵长卿早就在一切开始之前就已经把损失计算在内,而这些人极少会在一切还未开始之前进行考虑。

    现在赵长卿要去欧罗巴,哪怕是为了那两块领地,这些人也会有很多意见。

    如果上头有个皇帝,如果赵长卿还是那个臣子,无法直接指挥军队指挥下面的人,那他少不得多费些唇舌,可是现在,他赵长卿才是这支船队里面的最高领袖,又已经通过福利政策把民心牢牢地抓在了手里――何文秀反对归反对,可是这政令已经施行了两三个月了,他要是现在把这个给裁了,那他的名声也臭了。不止何文秀,就是赵廷瑜兄弟几个联合起来也不敢。――而军队呢,又是从来服从强者的。自己已经展现了自己身为修行者的非凡手段和非凡力量,还传下了功法,就是冲着这个,那些将士们也不可能背叛他。

    也就是说,赵长卿已经抓住了民心和军队,自己还武力值超群,根本就不怕这些塞过来的钉子给自己添堵,那么,他还要在意这些钉子背后的小动作吗?

    对于赵长卿来说,这些人,能用则用,不能用就培养下一代。反正他是修行者拥有无数岁月,而这些人,就冲着他们的心性就是顺利筑基了也难以通过筑基到金丹的心魔考。而且赵长卿也不用等那么久,过个几年,下一代成长起来了,赵长卿就可以提拔新人,然后把何文秀调开。

    只要手下的地盘不断扩大,总会有职位空缺、需要人手的。

    赵长卿淡淡地道:“既然已经有了瑛州府(即佛罗里达半岛)、星眸岛、新月岛三处地方,四月里我还要去欧罗巴接受两块领地……”

    “不是说五月里吗?”

    “欧罗巴的历法跟我们不同,前后相差一个月左右。”

    “是,父亲。”

    “我打算采用郡县制,长史和翊善先拿个章程出来。”

    这里的长史和翊善自然包括了长史何文秀、长史李东霖、翊善张靖远、翊善张文渊四人。

    “是。”

    何文秀应得干脆利落,却让郦珉忍不住多看了他一眼。郦珉领着郡公府将作少府,只是因为他深信百器对江山社稷十分重要,并不是因为他在别的地方就不如人。事实上,习惯性保持低调的郦珉一直觉得何文秀非常天真烂漫。

    现在的感觉尤甚之前。

    郡公本是仙人,拥有无尽的生命,就是你拿捏着大公子又有何用?只要郡公在一日,大公子也只是大公子而已。

    郡县制,有利的只会是郡公一个。

    郦珉迅速低下了头。

    “另外,还有三件事:其一,成立总理军机处,主官谘议参军事,下设三位记室参军事,忠武兵判、忠显兵判若干,判官若干、郎中若干。第一任谘议参军事由张靖远升任,正五品,剩下三位记室参军事从缺,由诸位推荐,暂定从八品。至于兵判,诸位校尉、将军不领兵出征之时,便在总理军机处挂职,是为兵判,为郡公府咨询参谋军事出谋划策,战时则领兵征战。其二,成立兵部功曹,掌管军饷军械和粮草调度。第一任兵部功曹由长史李东霖兼任。其三,采取军区制。具体的方略在这里,你们自己看罢。”

    赵长卿要的就是把军队牢牢地掌握在手里。无论是军机处还是军区制,都是为了这个目的而服务的。

    张文渊连忙道:“郡公,这军机处职位甚多,恐怕郡公府人手不够……”

    “那就召开科举。”赵长卿淡淡地道:“进士科第一任总裁,就由何文秀领着吧。副总裁为李东霖。进士科之后再开明算科和明经科,总之,先把架子搭起来再说。看来吏部功曹也是不能少,就由郦珉兼任吧。三年之后,在吏部功曹的例行考核之外,所以在职官员还要参加制科考试。”

    郦珉连忙拜谢。

    这倒是意外之喜。

    这礼部功曹,其实就已经等于是郡公府的吏部尚书了,虽然不如礼部体面,却是大权在握。

    在接受同僚的道贺的同时,郦珉也向诸位同僚道贺。

    这可跟过去的那些升官不同,过去的那些升官不过是名头比以前好听,可这一次,却是真正有了实权。

    如果不值得庆祝?

    何文秀立刻感觉到不对。可是赵长卿给郡公府每一个人加了官,就是没有加官也都得了差使,他能够反对吗?当然不能。他如果那样做了,就等于是把整个郡公府上上下下给得罪了。

    可是不开口呢?

    何文秀发现,自己盘算了好几天的计划,这会儿却不适合拿出来了。不止不适合拿出来,还必须找个机会烧掉。

    作者有话要说:  注:谘议参军事,正五品,记室参军事为从八品。
………………………………

第52章

    只要不是傻子; 即便是没有在官场上混过的人都知道扩充官僚机构意味着什么。哪怕迂腐如何文秀; 也因为成为进士科第一任总裁而忙成一团; 根本就无暇顾及其他。

    不过,船队之中识字率极低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实。

    除了现任的官吏和他们的家眷; 船队之中就只有红船那边聚集了大量读书识字之人,而且文化水平普遍偏高; 甚至在官员之中也不落下风。

    郡公府当然不可能让这些门之人参加科举。可是如果不让这些人参加; 一来人数不够; 二来考中的许多都是孩子; 有的才十一二岁; 占据了考中的士子的六成。赵长卿不可能把要紧的事情交给一群孩子去办。

    因此; 最后的廷试开始的时候; 赵长卿开口让内府的内侍们去参加考试。

    何文秀第一时间反对:

    “国之重器,如何交于刑余之人?”

    周围就侍立着一群内侍。赵长卿的宛城郡公乃是王爵,他的府邸里面本来就有一百多内侍。赵长卿也不是那等迂腐之辈,从郡公府成立的那一天开始; 他就为这些内侍们请了老师; 教导这些内侍读书识字。

    可以说; 无论是文化水平还是办事能力,这些内侍绝对碾压这第一届科举的士子; 就是跟外府这些官吏们相比也是不落下风的。不; 也许不是不落下风,应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一点,无论是何文秀还是李东霖等人都是清楚的。

    何文秀这才反应过来。

    怪不得郡公会开口广选官吏!原来是早有安排!

    这一次; 就是一惯站在赵长卿这边的李东霖都不开口了。

    自古以来,士人跟阉人就势如水火。从汉代开始,千年以来鲜有和平相处的时候,更多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