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老子不是米迦勒-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古以来,士人跟阉人就势如水火。从汉代开始,千年以来鲜有和平相处的时候,更多的时候都是处于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的状态。

    之前赵长卿说要开科举、广选贤能,李东霖自然是举双手双脚赞成,可是现在,李东霖也觉得赵长卿是在愚弄他,实际上却是想对外府动手。

    这跟大宋的文化、政治体系分不开的。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是大宋的政治核心,因此士大夫的地位非常高。

    君王位高而权虚,宰相官位品级低而权实。

    这是大宋从立国以来的国训。因此,在另一个时空才有包拯用口水给仁宗皇帝洗脸仁宗皇帝不但不能生气还只能自己拿帕子擦掉这种在别的朝代根本想都不敢想的情况。

    大宋宰相的品级普遍不高,基本上掌握实权的官员撑死了就是个正三品,因为正一品、从一品、正二品、从二品基本上都是给那些告老的文官们、或者是已经不再掌握实权却依旧充当着皇帝智囊的大佬们的荣誉头衔。

    就是赵长卿,当初在枢密院一枝独秀把西夏和契丹两国给灭了的时候,他的官位才正四品。

    而何文秀的郡公府长史是正五品官。

    看着脸上挂着“我反对,我反对”的何文秀,再看看一样满脸不赞同的众属官,然后看看那些好像受了侮辱一般的众士子,还有仿佛受了惊吓一般的赵廷瑜赵廷瑾,赵长卿勾起了嘴角,问站在自己身边的秦业:

    “刑余之人吗?秦业,你是因何成为这刑余之人的呢?”

    被赵长卿点名,秦业立刻长跪在地:“回郡公,奴婢少时家贫,家中兄弟众多又赶上了灾年,家里的姐妹们都被卖了,最后只能卖儿子。因为宫里给的价钱高,又有俸禄可以拿,因此奴婢这才进宫做了内侍。”

    “张德呢?”

    张德是郡公府副都监。

    “回郡公,奴婢是三四岁的时候被人贩子给拐卖了的。”

    “高保保。”

    ……

    只要是被点了名的内侍,一个个都跪下来,一一回禀,竟然一个都不是因为犯了国法入罪而成为内侍的。

    问完了在场的内侍,赵长卿这才转头问何文秀:

    “何长史,现在,你说,他们身上有何罪?

    “别的地方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在我的郡公府每一个内侍都不是入罪的罪人。如果真要说罪过,那么,身为君王首先就有罪过,因为君王的无能使得百姓不得不自残才能够免于饿死;如果要说罪过,那么,朝中的文武百官都有罪,因为是他们的无能和不作为,才使得百姓不得不自残以求一线生机。

    “诸君,我召开科举,为的就是广选贤能,标准也只有一个为才是用。目的,自然是为了让悲剧不再重演。现在,请问内侍是否能够参加此次科举?”

    赵长卿的话语之中透露出一股无形的威压,赵廷瑜的脑子里面一片混乱,而赵廷瑾已经先拜了下去:

    “父亲所言甚是。”

    开科举,本来就是因为郡公府人手不够。原来郡公府很多职位都空缺着,因为当时大家都在海上飘着,又都住在船上,因此可以凑活。

    可是现在,光看得到的领地就有三块,而且马上就要变成五块,到处都人手不足。难道这个时候不是找能做事的人出来干活,而是把官场变成南宫、北宅、睦亲宅那样教导幼童的场所?

    赵廷瑾第一个反对。

    身为郡公府二公子,让现有的官吏把持着郡公府上上下下的官位官职,那是不符合他的利益的。

    “卑职附议。”

    “卑职附议。”

    “卑职附议。”

    ……

    接下来附和的,就是那些将领,不,应该说兵判们。

    文官和武将从来就是不对付的,无论哪个朝代都是。文官们讨厌武将,也许有皇帝不希望文官武将们勾结在一起,还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文官看不起武将的粗鄙。

    大宋重文轻武,民谚之中就有好男不当兵的俗语。因为大宋律法之中有发配充军一条,也使得武将们在文官面前要总是见面矮三级,而文官们遇到武将的时候,也没几个是好言好色的。

    作为武将,尤其是熟知郡公府这些拖后腿的的德行的武将,他们自然更加希望军饷、军械、津贴之类的东西掌握在那些内侍们的手里。因为他们知道赵长卿不是那等昏庸之辈,因为他们知道赵长卿需要他们开疆拓土绝对不会克扣他们的东西,而那些文官们就不一定了。

    赵长卿需要他们开疆拓土,他们需要开疆拓土来博取荣华富贵,在这方面,他们和赵长卿的利益是一致的。

    何文秀大惊:

    “诸位兵判,你们这是何意?”

    “长史言重了。”曹默微笑道,“卑职只是不希望自己领兵在外面厮杀的时候,却因为几个小鬼一个小小的错误断了补给。有些事情还是交给大人、交给做熟的人才好。您说,是吗?”

    事关军方的权益,别说是曹默这个本来就偏向于赵长卿的,就是白振翎这个本来一直跟着何文秀的指挥棒走的家伙也选择了低下头,当做没看见何文秀的眼神。

    何文秀目瞪口呆,也就在这个时候,李东霖也选择了退让:

    “还是郡公考虑周详。卑职等只记得科举再开乃是国家安定之相,却忘记了,为国取士才是根本。”

    李东霖知道这次让内侍们参加廷试是不能逆转之事了。

    没有办法,谁让郡公府没人呢?如果当初朝廷把郡公府上上下下全部配齐了,如果何文秀当初把自己的嫡子们全部带上,也许今天就不是这个样子。

    千金难买早知道。

    如今,郡公府扩张迅速,自然是需要人手的。不过,也不是没有转圜的余地,日后等下面的孩子们都长起来了,再来考一次,争夺那些位置也来得及。

    至于那些内侍,就是考中了又如何?日后随便找个由头,成立几个新的衙门,把他们丢过去也就是了。

    最后的廷试就如此定了下来,就跟赵长卿估计的那样。

    那些孩子因为父兄就是船队里供职的官吏因此比别人占便宜些。他们又怎么可能比得上那些内侍们?

    虽然最后授官的时候,受那些文官的影响,所有考中的人,无论是内侍还是学子们,最后都只得了个书记官、典簿之类的九品芝麻官,可谁都知道,单看能力,那些新人肯定是比不过从内府里面出来的内侍们,也就是说,外府的权力已经落入了那些内侍的手里,也就是落入了赵长卿的手里。

    何文秀的心情可想而知。

    此时此刻,他早就忘记了赵长卿曾经说过,只要修炼到了元婴,那些内侍们就能够在结婴的时候重塑肉身,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这些话,何文秀忘记了,可是那些内侍们却不会忘记。

    至于赵长卿,授官之后,他带着曹默和白振翎两队人马并两千豹骑营前往加勒比海西侧。一万两千人协作,开了一条运河,当然,这次这条运河就不叫巴拿马运河了,叫做望乡河。

    这条运河也是船队重回中原的希望。
………………………………

第53章

    五月的法兰西; 初夏的法兰西; 本来应该是绿树成荫、百花盛开的时候; 可是因为猎巫运动的猖獗,因为死灵之气的蔓延; 整个法兰西乃至是整个欧洲都是死气沉沉的。

    死气可不仅仅会把人类变成骷髅,也不仅仅是动物会受到影响; 植物也一样。本来; 卢瓦尔河沿岸古堡成群、风景秀丽; 还有无数的葡萄园; 可是现在; 仿佛寒冬永远地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葡萄藤就宛如冻僵的蛇一样; 趴在葡萄架上,却不见一丝绿色。地上也是灰扑扑的,路边不见野草,山上不见青绿。

    因为猎巫运动的原因让人口大减也使得粮食压力大大减少; 可是愁苦依旧挂在人民的眉宇之间; 就连那些古堡的主人也是忧心忡忡。

    虽然住进了凡尔赛有'米迦勒的恩赐'的庇护不怕自己变成骷髅; 可是领地没有出产,对于他们来说这才是最可怕的。因为凡尔赛的一切开销都必须自理; 这就意味着大笔的支出。可同样; 各地都面临着粮食绝收的可怕未来,也使得粮食也越来越贵。

    因此,从赵长卿和路易十五的隔空对话的那天起; 就有贵族开始游说路易十五,希望路易十五能够去卢瓦尔河口迎接“米迦勒的化身”:

    “哦,陛下,这样比较有诚意。”

    会这样提议的贵族们都是法国老牌的贵族,他们的城堡就是就在卢瓦尔河岸就是距离河岸不远的地方。

    他们可是听说了,'光明礼赞'的作用范围足有上百公里――赵长卿在伦敦施展'光明礼赞'的时候并不是全力施为――如果那那位尊贵的亲王哄高兴了,人家只要多施展几次'光明礼赞',那他们今年的收成就有了,他们的庄园、他们的城堡、他们的领地就有救了。

    不过是几句话而已,为什么不做?

    他们不止在国王路易十五面前游说,还费尽唇舌说服了首相弗勒里红衣主教。

    “听说英国的乔治二世可是亲自去加勒比海求见殿下的呢。如今,公爵殿下都已经明确地告知日期,那我们还在凡尔赛等着就显得不够恭敬了。毕竟,那位可是米迦勒的化身,天国副君。”

    路易十五虽然表面上冷淡,可实际上,今年不过十六岁的他还是个半大的孩子,即便很会装出一副权威的模样,可他的胆怯根本就瞒不过那些精明的贵族。

    虽然说在法国,早在先王路易十四的时候就已经王权高于神权了,可是天主依旧是每一个人心中的信仰。哪怕现在法国骷髅肆虐到处都是死灵,可是这些“邪恶”的存在反而让法国人坚定了内心的信仰。

    没错,有天主就有恶魔,既然恶魔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天主也是真实存在的。就是因为知道我们的痛苦,仁慈的天主才会让米迦勒降临人间。

    抱持着这样的想法的法国人不是一个两个,就是在猎巫运动中饱受苦难和折磨而幸存下来的女贵族们也如此坚信不疑。

    这种想法也为赵长卿提供很大的方便。后来欧罗巴人知道赵长卿和他的部下们是从数百年前的世界穿越而来的时候,更是对赵长卿乃是米迦勒的化身一事深信不疑。

    因此,还没有进入西元历的五月才四月中旬的时候,路易十五就带着王后玛丽・蕾姗斯卡――蕾姗斯卡肯定不会愿意一个人留在凡尔赛,哪怕是挺着大肚子,她也会跟着路易十五,毕竟'米迦勒的恩赐'就在路易十五的手里,现在的法国,没有比路易十五身边更加安全的地方了。

    没办法,另外一枚'米迦勒的恩赐'已经送去梵蒂冈,法国只剩下一枚'米迦勒的恩赐'。不过好在那些圣十字架不少,不但弗勒里红衣主教的脖子上挂着一个,就连王后和王后身边的神甫也分到了。

    不止法国内地(这里的内地是指法国除巴黎以外的地方,在法国,尤其是有关法国大革命到七月王朝时期的文学作品里面,巴黎人往往把除巴黎以外的其他地方都叫做内地。路易十五早期不知道是否如此,反正就这么写了。),就连英国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都得了消息。

    现在因骷髅天灾而苦的可不是法国一个国家,而是整个欧洲!

    英国是最早爆发出骷髅天灾的国家。因为血腥玛丽女王是位非常虔诚的罗马天主教徒,她明面上答应跟清教徒和平相处实际上在私底下却执行罗马天主教的绥靖政策,迫害清教徒,造成了不少英国贵族的无辜冤死,也彻底惹怒了英国议会。英国议会在玛丽女王的妹妹伊丽莎白女王登基之后,再度拿出了亨利八世的《王位继承法》,将剥夺了王室之中所有的罗马天主教徒的王位继承权。

    因为英国的国情,使得英国人并没有跟法国和西班牙等天主教国家那样疯狂猎巫,相反,在英国,除非你当众变成骷髅,否则,只要有个体面的身份,警察和士兵就不会上门。

    这也使得欧洲大陆上的大量贵族涌向英国。

    但是,这不等于说英国就好受了。相反,伦敦街头时常会有骷髅出现!

    受骷髅天灾的影响,英国人的生物钟都往后调,跟法国人一样,他们都把晚上八点当成了一天的开始――因为只有月光才会让恶魔显形!――只要是体面人,就不会在白天出门,因为那等于是告诉别人,你有多么的不对劲。

    另一个重大的影响那就是――英国的粮食一直在走高!

    没错,大量人口的涌入,直接影响就是粮食需求。赵长卿虽然每到月圆的时候,都会去一趟伦敦施展一次'光明礼赞',可是英国本土就那么,没了美洲广大的殖民地向英国输入各种资源,英国也只能跟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争夺非洲的殖民地,毕竟,这只有非洲比较近,尤其是是尼罗河三角洲,拜尼罗河定期泛滥所赐,尼罗河两岸的土地非常肥沃,因此是小麦非常重要的种植区。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弗勒里回法国的时候,那些船把弗勒里放到岸上就离开的原因――他们还要去英国抛售船上的粮食。

    这也是英国人最为头疼的一件事情:这些远东人不要金子,也不要羊毛――加勒比海远在热带,就是冬天也是一件衬衫一件外套的事儿,根本就不需要他们的羊毛――更不要粮食,反正农副产品都不需要,英国唯一拿得出手的,就只有矿藏!而英国方面呢,需要粮食需要咖啡需要茶叶需要丝绸,需要各种各样的东西,就连英国人引以为傲的棉布在对方面前也完全没有优势!――不被必成渣已经很好了。

    更别说,现在的英国根本就承担不起惹怒人家的代价。

    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国王乔治二世派遣使者,也就是赵长卿的老熟人克劳伦斯公爵韦瑟比・斯旺和他的女儿公爵小姐伊丽莎白・斯旺以及查尔斯・汤森勋爵。

    这两位回来,一来是觐见赵长卿,二来,则是为了跟赵长卿谈贸易。

    英国需要大量的粮食,可是巨大的贸易逆差已经让英国开始承受不住了。英国相信,要不了多久,法国也会面临同样的状况。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跟法国联合起来呢?

    在不得罪对方的情况下,尽力为英国争取到最好的条件,这就是英国方面的诉求。

    不过,鉴于英法是世仇,路易十五根本就没有接见任何一个英国人,他甚至公开表示了对英国的反感――你们是已经得到了米迦勒的恩宠,法国可是什么都没有呢!

    不止法国方面,西班牙、葡萄牙和德国诸城邦都是如此,就连流亡在外的玛丽亚・特蕾西亚也不顾一切地从英国赶到拉菲古堡,就是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见到那位尊贵的殿下。

    玛丽亚・特蕾西亚甚至还希望能给对方留个好印象,让对方也恩赐自己一点什么,说不定自己还能够因此为依据,重返奥地利,登基为女王。

    不止玛丽亚・特蕾西亚是这么想的,无论是西班牙、葡萄牙、瑞典的君主们,还是德国的那些选帝侯们,抑或是那些大大小小的贵族们,他们都是这么想的。

    因此,即便明知道路途艰险,很有可能自己也会被死气侵蚀变成骷髅,可是那些王族和贵族们都选择出发,前往卢瓦尔河口迎接那位尊贵的殿下。

    这些贵族们为了给米迦勒的化身留个好印象,到处打听东方的事情,哪怕明知道英法是世仇,也偷偷地去拜会了伊丽莎白・斯旺,希望从她的嘴里得到更多的有关远东亲王的喜好。

    就是拉菲古堡附近的几个城镇、村落,像波依雅克村、鲁瓦扬等地都挤满了人。这里的人虽然个个衣衫褴褛,可是随着日子越来越近,人民也越来越狂热,每一个人都坚信,只要那位远东亲王来了,法国就能够脱离苦难了。

    至于鲁瓦扬对面的比斯开湾?

    这里是优质的深水海港,不过,眼前天大地大,远东人最大,所以除了各国王族,就连贵族们的船也不许停在比斯开湾里面,哪里的船位已经预留给远东亲王的船了。
………………………………

第54章

    路易十五是在弗勒里的建议下; 才发布命令; 要求比斯开湾不得停靠船只――为的就是方便赵长卿的船队停靠、卸货。卢瓦尔河; 不,应该说; 法国的几条河流都是出了名的平缓,卢瓦尔河为最。河流平缓造成的另外一个结果就是河床比较浅; 海船无法进来; 因为很容易搁浅。这也是路易十五会来拉菲古堡的另外一个原因。

    可是谁会想到; 那些远东的船根本就没有停靠的意思呢?

    这个时代的船都是帆船; 而帆船的速度就在哪里摆着; 一天一夜能够跑一百公里已经是各国海军中数一数二的快船了; 因此各国王族们普遍都认为那位尊贵的远东亲王既然是五月里才会动身; 怎么也要六月里才进入西班牙领海,如果不是因为路易十五四月底就出发往拉菲古堡来了,这些国家的王储和使者也不会在五月初就赶到卢瓦尔河口。

    大约只有路易十五和弗勒里主教等少数人清楚远东人的船速高达12节。

    但是,无论是路易十五还是弗勒里主教; 他们都以为那是远东人的正常船速; 却不知道; 当初送弗勒里主教会法国的船只只是试验型号。

    虽然只是短短半年,却也足够星眸岛船坞那边研制出更大更快的船只――船身长达八十丈; 也就是266米; 就比另一个时空里面的泰坦尼克号短了3米,却非常宽。泰坦尼克号只有289米,可星眸岛新制的旗舰的宽度却高达二十一丈; 也就是70米。如果说泰坦尼克号呈现的是鱼的流线型的话,那么,星月岛的新船则是一只只憨态可掬的企鹅。

    而且船速达到了20节,也就是37公里每小时。

    这直接就把航程缩短到了一个星期。

    因此,路易十五在拉菲古堡安顿下来没几天就听到了比斯开湾那边来了大船的消息。

    如果仅仅是大船,那也就算了,可如果是船队呢?

    当传令官冲向拉菲古堡的时候,整个比斯开湾已经轰动了。无数的人涌向码头,无数的人爬上屋顶,这一切,只为了早一步看到那些传说中的远东船只。

    是的,那支船队符合这个时代的欧罗巴人对远东的一切幻想:

    一个老水手兴奋地在屋顶上挥着手,大叫道:“哦,我的天主!看那条船,最大的那种!我敢保证,那条船足有两百五十米!”

    下面一片惊呼声。

    在港口讨生活的人自然是热爱船只的,他们非常清楚,如今欧罗巴各国的军舰也不过50米而已。跟这些船一比,简直就是小孩子的玩具!

    有望远镜的贵族、商人、船长们早就找到了合适的地点,举起了望远镜:

    “哦,这些远东人!没错!他们的船可真够大的!我看得出来,他们的船分为三个等级,一个是250米的,一个是200米的,一个是150米的。250米和200米的是尖底船,150米的则是平底船。他们就不怕海上的暴风雨吗?”

    “远东人是上帝的宠儿,他们才不怕暴风雨呢!”

    “什么上帝?应该是天主才对!”

    得,这两位一个是新教徒,一个是虔诚的罗马天主教徒,在他们的眼里,对方就是异端!遇到异端怎么办?各自退让一步?那是两百多年后,科技高度发达、唯物主义深入人心、大部分人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时代的人们会用的方式,可是现在,尤其是猎巫运动还没有完全消退的时代,遇到异端,人们的反应只有一个:清楚异端!

    这两个人立刻达成了一团,周围的人一片叫好声,还有的人在边上起哄。酒馆的老板立刻通知了巡逻兵,把这些人丢进了监狱。

    该死的!你们这些家伙能不能消停一点!米迦勒就在那些船上呢!

    这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插曲。

    因为这个时候码头上响起了一阵整齐的惊呼声:

    “哦~!”

    只见一个人脚下踏着一把飞剑,似慢实快地飞了过来,因为码头上人满为患,因此他并没有降落,而是选择浮在半空,对码头的税务官道:

    “很抱歉,一会儿我们的人要过来测量水深。”

    “尊敬的大人,比斯开湾是优良的深水港。我们已经空出了足够的船位……”

    “我们有很多东西,所以希望直接把船开到巴黎去。我们希望测量卢瓦尔河的水深,确认是否会搁浅。”

    税务官结结巴巴地道:“可是,可是,可是你们的船这么长,根本就无法拐弯……”

    “没有关系。等打通塞纳河到卢瓦尔河的运河,我们可以从塞纳河返回大海。只是,我们需要引路人。不知道需要到哪里聘请?”

    “当然,非常乐意为您效劳。”税务官越发恭敬了,“我是说,我们尊敬的国王陛下已经在拉菲古堡。”

    那人先是一愣,然后道:“我会通报郡公。告辞。”

    那人很快就回去了。

    不久之后,其中一艘中型船上放下一艘平底的双桅横帆船――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