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河-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领头的听着听着就坐到了张子山的身边,“是吗?大哥,你以前也是跑大车的?在哪儿跑啊?”“山西晋城,我跟你说,哥们儿,出门在外都不易,脾气别那么大,你看我这脾气就够操蛋的了,我开大车出远门我都夹着尾巴走……以后可不能这么横了,你得分什么事儿!你像今天……”“大哥,你练过武吧?……原来你也在晋城拉过煤啊,俺也……
张子山和领头的坐着说着话,李老五和另外几个人已经把拖拉机和吉普车的油加好了……张子山吆喝着:“来来来,师傅们,都上车跟上我,前面就到我家了,旁边有几家不错的饭馆,不白加你们的油,我请大家吃饭……
已经六月末了,眼看着地里的玉米已经出了绿芽儿,左晓晴就要生了。最近武威和王维来得也更勤了,帮着照顾左晓晴和圆圆,张子山往外边跑的时候也少了……
这几天李书林往家里来得倒是更频繁了,这不俩人从早上都聊到了下午了,还在院子里喝着铁观音聊着呢,“最近我们乡里事情也不多,还是操心咱们村儿的事,要不我能隔三差五地往你这儿跑?这眼瞅着晓晴就要生了,你也别老去跑车了,好好为村里的事儿操操心吧!”李书林拿着自己的大旱烟杆子敲打着鞋底说。
“我最近倒是没少转悠,咱们村儿那些企业我也不止一次的去看过了,私底下也打听过,主要问题我看就是‘家庭式小作坊’这个结构性的问题,基本上这些企业都跟我们家承包的豆腐坊似的,都是一家人在那儿家族式的经营着,大事小情都得家长说了算,像李涛他爹哥四个开的那个橡胶厂,本来一开始利润还可以,那是因为刚改革开放,市场还没有完全放开,跟他们直接产生竞争的其他橡胶企业不像现在这样短兵相接,现在人们看什么?货比三家,谁家东西又便宜又好我选谁的,就家里那么几个人,用的还是以前陈旧的技术,也不搞搞技术升级,生产不出来新的东西,这不,慢慢地在和其他厂家的竞争中你就败下阵来了嘛……”
(本章完)
………………………………
第59章 千亩旱地大鱼塘的初步设想
“山子,你说的呢有道理,还真是这么个理儿,但是国家给的政策也就是承包到户啊,咱们也不能违反国家的政策干啊!”
“主席曾经教导我们说,要听党的话,我认为,不光要听党的话,还要听懂党的话!”张子山又点上了一根烟说。
李书林身子往前凑了凑,“哦,听党的话,还要听懂党的话!这里边有什么说道儿?”
“承包到户也好以前的承包到组也好,我自己的理解是,上面的意思还是要解放被压抑着的生产力,调动起每个人的劳动热情积极性,从咱们村里的情况来看,总体效果是好的,但是问题也非常多,像现在位于村北的大荒地,十八家企业的连年持续亏损,这些都是问题,当然了,问题还远不止这些,但是咱们得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上面定的承包到户,不是让村里‘大撒把’,像甩包袱一样都丢给个人,村里就不闻不问了,到了年底只管收租子,那怎么行?”
“那子山,你的意思是……”
“很简单,村委会必须要承担一部分义务,不能只管收租子不干活!我的意思并不是要回到公社生产队的模式,比如村里设一些技术监督啊、指导顾问啊,或者把这些企业重新整合一下成立一个多种类混合的大型企业,村委会出去帮忙跑活儿去,利润分成,技术升级不仅仅是企业自己的事儿,咱村里要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帮助,争取上头更好的政策,为这些企业争取更好的发展,好多具体的我也没有想好呢,大概意思吧。”
“那好多人放着荒地都不去管,只顾着自己的小买卖,这事儿怎么弄?”
“这事儿呢,我也初步想了一下,在不违背承包到户的精神下,咱们村委会也要发挥作用,你比如说,把村北那片荒地建起鱼塘,养上鱼,村委会和这些荒地承包户,风险共担,利益均享,他们出地、出力,村委会可以出技术、攻市场,前期的费用可能会比较多,村里先给垫上呗,我大胆地预计啊,就咱们这个‘千亩旱地大鱼塘’能供上咱们全龙门市的人吃鱼,还有很大的余量……
张子山又点上了一根烟说,“如果能跟上头要到更好的政策,我们故城村还可以和大汉河沿岸的几个村子共同合作,就以大汉河为中心谋划相关项目产业,这样大汉河沿岸村子里的老百姓都能惠及到,没想到这才短短的几年,大汉河已经干成现在这样,当然了,我说的这个都只是我的初步设想,咱们姑且先不谈论‘大汉河工程’,只看眼前咱们村北的果树林和前面的一大片荒地,能不能利用起来?能够利用多少?能不能变废为宝?村委会必须首当其冲,责无旁贷!”
“你的这些个想法听得我浑身血液沸腾,我就知道你没有闲着,最近不少琢磨吧?”
“也就是咸吃萝卜淡操心,还不是被书林叔你天天给忽悠的,这些天净瞎琢磨了,也就是想想吧,很多都不成熟,不如书林叔高瞻远瞩,看事情看得长远……”
“我就说我没有错看你小子,打小起就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好啊,好啊,真是后生可畏呀……”
“叔,快别给我戴高帽儿了,你还不知道我,经不起夸……”
“我说山子,我给你出个主意吧,你看这样好不好,你把你刚才说得那些书面化,再成熟一些,这几天拟出一套咱村的整体规划出来,怎么样?”
“我弄这些干什么,咱们爷俩之间聊聊也就行了,还书面化?没这个必要吧叔?”
“你听我说,山子,你这套咱村的整体规划一拟出来,我就带你去区里毛遂自荐,咱们自己推荐自己当村长,你看怎么样?”
“快得了吧!叔,人家老村长干得好好的,我上去就把人的位置给顶了,这多不好啊,再说,我岁数也还小!”
“三十五了还岁数小?正合适要我看,你认识的人也多,部队里全国各地的人脉也广,咱也不是一定要顶掉他,那万一上面要是同意了你的规划呢,你是不是能帮着老村长一起能把咱们村子弄得更好呢?我知道你小子没有官儿瘾!你不是心里也一直惦记着咱全村的老百姓吗?”
“那这个……”
“别吞吞吐吐的,这可不是你的性格,你刚才说的话呢,我都仔细地听着呢,好多地方确实值得商榷,但是大多数思路是我没有想到的,而且我觉得很好,听你叔的,这几天抓紧起草,写好了让我先看一看,能改的我先给你改改,抓紧写!你的笔杆子,我是知道的!”
左晓晴挺着个大肚子走了出来,“叔,你们俩可真够能聊的,这都聊了得有一天了,还聊着呐,我说子山,你不知道累也不说心疼心疼叔!”
“晓晴啊,你可别乱动了,小心动了胎气,子山你可别心疼你叔,多心疼心疼晓晴倒是真的,今天晚上的饭你做啊,行,天也不早了,我也得回去了,要不你婶子那股唠叨劲儿我可受不了……”李书林站起身来拎着那杆旱烟枪就出门了,这回张子山和左晓晴没有拦得住……
送走了李书林,左晓晴说:“快开上车去接武威和王维吧,今天早上不是还说晚上要过来嘛,别让他们折腾了,你开车接他们去……”
“那你一个人在家……”“快去吧,我就看着电视等着武威回来做饭还不行?快去吧啊!”
张子山亲了一下左晓晴的肚子,开上车就出去了,胡同口的“欢欢”也跟着跑出去了很远很远……
顺利地接上王维和武威,一上车,武威就递给张子山两个厚厚的黑色笔记本,像两块儿砖头似的,“嫂子说你的日记本快不够用了,给你买了两个,免得到时候你没得用!这个怎么样,估计够你写上好几年的了!”
“还是我武威妹子知道心疼她哥,王维,这以后可得对我武威妹子再好点啊!”张子山说完,王维在一边一个劲儿地点着头……
炒鸡感谢书友15****投出的四张推荐票!新书急需大量的推荐票,收藏也行,拜托各位了!
(本章完)
………………………………
第60章 乌苏里船歌
晚上,吃完武威做的晚饭,张子山在外面一个人溜达了一会儿,回到屋里趴在桌子上就开始写了起来,这份“故城村整体发展新规划”和左晓晴肚子里的孩子就好像是比赛着跑步,就好像在比赛着谁先出来似的,都在赶着时间努力酝酿着……
第二天一大早,娟婶儿就来了,检查完左晓晴的身体,脸上写满喜气的出来就笑了,说是晓晴这一两天就要生,让家里人都做好临产准备,这两天她也会经常过来看看晓晴身体最新的情况。娟婶儿走之后,院子里布满了大战来临之前的气氛,有了之前生圆圆的经验,这回倒是没有手忙脚乱了,这孩子还没出来,尿布啊衣服什么的老早就预备好了,大部分都是子山娘亲手做的,上个月老二家生儿子的时候,子山娘也给早早地提前预备了一套一模一样的……
“子山哥,你猜我嫂子肚子里这会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武威问,“都行,最好再生个闺女就好了,儿子也行!”张子山看看坐在高凳子上的左晓晴笑着说。
村南地里的麦子已经金黄金黄的了,饱满的麦穗随时都要崩裂似的涨得鼓鼓的……
两只“王八好过”从院子里的梧桐树头飞过,嘴里叫着“王八好过”……树上的知了听见了也跟着起哄起来,“知了”……“知了”……地叫个不停,王维在院子里鼓捣着把电唱机也给弄响了,一首《乌苏里船歌》从院儿里也飘了出来……
又一天过去了。王维和武威请了三天假,今天已经是最后一天了。
最终,没等张子山写完“新规划”还是左晓晴肚子里的孩子先跑了出来。武威抱着手里的小孩儿冲着张子山喊着:“子山哥,嫂子又给你生了个大胖儿子!你看,多胖啊!”子山爹和子山娘等一大家子人都围了上来……
左晓晴坐月子期间,子山娘更多的得往老二家跑,左晓晴这边三儿媳妇左秀儿在照看着,加上晚上还有武威帮衬着,张子山身上的压力倒也不算大,每天还是抽空儿趴在桌子上奋笔疾书着……
这天下午,李奎勇来了,和张子山坐在院子里闲聊着,“我说这回你这都两个和尚了,我们家两个丫头片子,只可惜年龄相差大,不然咱就把亲给定下了!”李奎勇说完,两个人哈哈地乐了起来,张子山说:“两个和尚我压力大啊,我倒是正想要个闺女呢,要不咱俩换一个,没开玩笑啊,说正经的呢!”“快别扯了,别哪壶不开提哪壶,我们家的事儿你还不知道,不光我想要儿子,你看看我爹,就因为我们两口子没生个儿子出来,你瞅瞅他这一天天的……”
“我还真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闺女挺好的,还知道心疼人,你看我这两个和尚,将来得置办两处房两门亲吧,压力真的大……”张子山活动了几下脖子,“今天晚上在家陪我喝两杯吧,这几天心里也闷得慌,正想喝点儿呢!”“快拉倒吧,你也不瞅瞅弟妹这儿还坐着月子呢,喝什么喝,要喝咱就到外面喝去!可是……”
“没事儿,这不秀儿跟我婶子在呢,一会儿武威妹子就过来了,圆圆又跟着他奶奶呢,没事儿,走,喝点儿去!”
张子山和屋里打了声招呼就和李奎勇出了门,两人来到村口路边儿,张子山一瞅,“这么多小饭馆呐?天天从这过也没觉得有这么多啊?都是咱们村儿的人开的?”
“不都是,路东边的基本上都是咱村儿的,路西基本上都是左家庄的,不过咱们村儿开得也不少,怎么样?看看,挑挑,咱去哪儿家?”
“不着急,奎勇,咱俩先在路上走走看看,他们这儿开的饭馆生意怎么样?都赚钱吗?”
“马马虎虎吧,也就那样,好几个哥们儿也都在这开了饭馆儿,都跟我说过,生意也不是很好,虽然地理位置好,可是每天过道的人也少不是,咱们自己村里的人谁像咱俩这样有家里饭不吃,钱多的撑的还跑到外面下馆子来……”
张子山看着路两边不远一家的餐馆,正是饭点儿,里面有客人的桌子总共加起来也没有一巴掌,脑袋里马上就想起来村北那上千亩的荒地里一人多高的杂草和曲流拐弯儿的歪脖槐树……
走得累了,和李奎勇两个人又往回走,冷清的马路上转眼间就黑了下来,饭馆的灯光稀稀拉拉地逐渐亮了起来……
随手走进了一家小饭馆儿,里面倒是有两桌客人正在吃着饭,看样子好像是大车司机,点了四个菜几**啤酒正在那儿用其他地方的方言攀谈着……
张子山和李奎勇也坐了下来,点了两个家常菜,又要了一盘花生米两**龙门大曲,整了起来……
“奎勇,你觉得咱们村北的那些闲着的荒地干些什么好呢?”
“我说山子,你觉得我像是那种咸吃萝卜淡操心的人吗?那些地虽说是荒地,但也都是有主的,哪能是你想干些什么就感谢什么的啊?来来来,咱还是喝酒吧!”
“我知道这些地都有主了,可是没人经管啊,常年在那里这么荒废着,说实话,这可是暴珍天物啊,那总面积可是不算小呐!”
两个人简单碰了一下酒杯,纷纷一饮而尽,李奎勇嚼着嘴里的花生米说:“子山,我说你这心也太义了!净操心这些没边没沿儿的事儿了,村里都不管还用得着你小子管,简直就是吃饱了撑得你!”
“没有,我就是觉得咱们看待问题不能太过于机械化了,咱也是村里的一份子不是,再说了,那些荒地里你家我家不是都有吗?如果大家联合起来好好加以利用,绝对能创造出来更大的价值!”
“你们家的那块儿荒地现在是老二在种着吧?”
“嗯,但是这地产量还是不如这些耕地,总不能一年四季种花生或者种西瓜吧?”
“种花生和西瓜怎么了?要是这一大片荒地都种上花生或者西瓜,那也不得了了啊!”
炒鸡感谢书友:speed、18****94、太哥、哥不是传说、1065282096、名胜、等投出的推荐票!新书急需大量的推荐票,收藏也行!我会用加倍的努力和诚意好好写书!今日新增收藏量争取破百!拜托了!
(本章完)
………………………………
第61章 五魁首六六六
“你说的这个方案我也考虑过,但是最主要的问题是村民的积极性无法统一,其次是销路,咱们整个龙门市周边这些郊区县都在种植大量的花生和西瓜,除非形成整体的非常有规模的产业链或者出省销售链,否则,也不赚钱,这一不赚钱,人的心就又都散了,还是各顾各!”
“各顾各有什么不好的,现在的政策不就是鼓励人们自己好好干嘛!难道还要回到以前公社那时候啊?”
“我不是这个意思,各顾各没什么不好,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营生当然好了,我现在说的是在不影响每个村民自家利益的前提下,如何将村北的荒地变废为宝,将集体和个人的利益更加充分地融合在一起……”
“怎么个融合?”
“如果咱们村民对那些荒地都有自己的意愿去经营,不管他是种花生还是种西瓜都好,终归是把荒地利用起来了,这也是上面的意思我觉得,但是咱村的情况比较特殊,再加上这先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人们现在对跟土地有关的事情已经不怎么感兴趣了!别说这些荒地了,我看有好多非常优质的耕地有的人也不好好种……”
“别说别人了,你自己不就是个例子吗?自己的地不种都给你们家老二种……”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家的情况特殊这是个例,我说的是普遍,分的好耕地每家都忙不过来呢,别提开垦荒地了……”
“你罗里吧嗦地说了这么多,我也没明白你的意思,你就说吧,你这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张子山举起杯子一饮而尽,连口菜也不吃,接着说,“我的想法很简单,现在国家的政策这么好,无论是咱们个人还是咱们整个村,那都是大展身手的好时候啊!咱们不能只想着温饱,咱们得奔着富裕过不是吗?”
李奎勇不断地给张子山碗里夹着菜,自己也不时地喝上几杯,整盘花生米被他自己都吃了快一半了……
“我觉得书林叔说得话还是有道理的,我现在自己的日子算是过起来了……”
“你这还只叫过起来了?你现在可是咱们整个故城村的首富你不知道吗?还让不让别人活了……”
“是,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我现在日子是过起来了,说实话,这钱也挣了不少了,书林叔说人不能只想着自己一个人富裕,周围的家人朋友亲戚,尤其是乡里乡亲的都富裕起来了那才叫好,那才叫幸福!这些话对我的触动还是非常大的……”
李奎勇嘴里的牛肉还没有咽下去,囫囵着说:“我说呢,你这思想觉悟也太高了,原来这是有高人身后指点啊!不错!”
“种花生和西瓜不是不可以,我只是觉得利润太低,投入和产出比例不太划算,关键是我一个人又无法整合咱们全市的菜农,但是我有一个其他的想法……”
“哦?什么想法?”
“千亩旱地鱼塘!”
“鱼塘?旱地鱼塘?你脑子没糊涂吧?还旱地鱼塘……”
“你听我说啊,这两年咱们龙门市的经济发展速度你也看到了,变化多大啊,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蹭蹭的往上涨,吃穿住用行,吃在首位!而且咱们龙门市本身就不怎么产鱼,市场上面卖的绝大多数都是从外省尤其是南方引进的,不瞒你说,最近我经常在全市的各大农贸市场调查过了,人们对于鱼的需求量特别大,只是大部分的群众还是因为价格偏贵而买不起,吃不上……”
“那你这旱地上面起鱼塘这也太……”
“其实我最初的想法是在大汉河,也是这条大汉河带给我的思路,只可惜要是以大汉河作为基地作为依托的话,那整个大汉河两岸的百姓都会受益,但是咱也没那么大的能力,毕竟大汉河是国家的,那我想正好咱们村北的荒地不是紧邻着大汉河南岸吗?我就以这些荒地作为试点,如果试点成功,我再把更大的方案一层层递交给市里,由市里或者省里出面搞一个‘大汉河总体工程’,当然了,不一定非要养鱼啊,但是变废为宝这是主要思路!”
“你说的好像有点儿道理,现在的大汉河是越来越干了,根本都没有河的样子了,跟咱们村北的荒地一样,其实都在荒废着……”
张子山举起手里的杯子,和李奎勇一起干了,前面两桌的客人还在那里喝着,嗓门儿也越来越大,说着自己也听不太懂的方言……
“奎勇,我跟你说了多少回了都,你怎么还不去学开车呢?像我一样弄辆小车到医院门口拉活儿,转眼间就能成为万元户了……”
“我和你呢不一样山子,我下面都是丫头片子,我挣那么多钱干什么?够过日子就行了,我可没有你身上那股子折腾劲儿,来来来,喝酒吧……”
“你呀,说你什么好呢,自己要面子非得扯上咱家姑娘,何必呢这是,咋了?跟钱有仇啊?”
“得了,我知道你是为我好,行了,咱不说这些了,还是说回你的旱地鱼塘吧!”
“你呀,就是死要面子……对了,过几天我打算去一趟南方,学习一下那里的鱼塘养殖技术,一起去吧!”
“南方?我说你小子还动真格的呀?!还以为你只是为村里操操心而已呢,这还动上真格的了!”
“想去一趟湖南,在部队的时候有很多湖南的战友跟我提过很多次他们那里鱼塘养鱼的故事,听那意思好像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小鱼塘似的,我自己也一直想去一趟湖南,去看看,怎么样?一起去,还能给我保个驾护个航。”
“行吧,我琢磨琢磨这个事儿,去湖南……有首歌儿怎么唱的来着?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
“几十里水路到湘江,江边有个什么县那,出了个什么人领导人民得解放,呀咿呀伊子呦……”
……
两个人正唱着呢,王维和武威牵着手进了饭馆儿,“山哥,勇哥,你们果然在这儿呢,嫂子猜的真准!”
“呦,你们这对鸳鸯咋找到这儿来了?咋了?家里有事儿?”李奎勇咽下嘴里的酒问着……
谢谢186**15、雨果、。。。。对本书的支持,新书更需要您的点赞!哪怕只是一次收藏、一次书评!如果富裕不妨给本书多一些推荐票,拜托各位了!
(本章完)
………………………………
第62章 人生难得几回醉
“没事儿山哥,放心吧,孩子已经睡了,嫂子也没事儿,还不是怕你们在外面又喝多了,我俩反正也是出来溜达,就跑过来替嫂子监督监督你们呗!哈哈!”武威噘着自己俏皮的小嘴儿说。
“来来来,王维,坐下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