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傲娇头牌-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他的属下已看不下去。

    老者终于坐起来,喜笑颜开:“想不想救你的朋友?”

    “若是不想救,也不会来到这里与您相遇。”

    老者抓住牛角,三两下跳下来站在地上,低头觉得稳当,嘿嘿笑起来。

    右监觉得不对,试探地问道:“不知老者姓名?”

    “就算你知道了我的姓名,也不知道我的真实身份,何必多此一问?不如直接问想知道的。不过现在也不劳你再说一遍,我就回答你。不然传出去说我欺负小辈,还是朝廷中人。”

    他下意识地握住剑柄。“从实招来。”在廷尉待久了,台词就那几句。

    “莫担心,我们小姐对你的朋友可好了,他们在我们那里被好好地照顾着。”

    “既然好好地照顾,不如放了还给我们。”他也就是嘴上开的玩笑,抓了敌人当做俘虏,唯一可以好生伺候的理由就是当人质:“说吧,想开什么条件?”

    “就喜欢跟聪明人做生意。”老者吹了长长的一串口哨,接着说道:“我们的条件不难完成,只希望能够面见皇上。”

    “其他的倒还可说,何来心胸豪言说面见圣上?”

    “夏家的事情你应该也听了不少,我们小姐心善,只要皇上给个明白的理由就不再惹事。理由分两方面,一是过去株连九族,二是现在给我们戴的造反的高帽子。”

    所以后面的才是难点,就算侥幸让他们见到了皇上,后面这些也不是容易完成的。皇命至高,一不能问原因,二不能说错误,一层层严重。

    “是不是皇上不松口,你们便不肯放过二位大人?”

    “刚才才夸过你聪明。”

    右监想要先确定他是否在说谎,于是问道:“老者能不能带路,让我们见见二位大人,不然怎么答应老者的条件?”

    “好说,不过只能去你一个。”等他答应了,老者拍拍牛角,吆喝般地叫喊声:“给官人带路。”

    凭右监能力一人去已足够,论面相老者不像坏人,他才没有过多计较,再说他也不想无端生事。在右监心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他边走边记住路线,老者一路和哼着歌不甚在意。想必来路口迎接他,早做过暴露的打算。

    “我看这江左城也不足这座山大。”

    “你说的不错,我们现在走到的地方,从外边看早就进了另外的小城镇。”

    右监颇为好奇:“你们到底是如何找到这么多隐蔽之地的?”

    老者不避嫌:“若是江湖人来找,一点也不隐蔽。你们在笼子里住着,寻找新的栖息地的能力也钝化得差不多了。”

    无所辩解。
………………………………

第一百九十六章:见到大人

    老者将他放在门口晾着,说是去栅栏里栓了牛就回来。等了好久不见人影,守卫的人来来回回绕了几圈,再回来看右监还在那里站着,心想是老九带来的人,所以一直没有阻拦。

    现在终于忍不住了,看他实在可怜,想要解救他。其实右监不急,以为老者说了回来就一定会回来,于是他应该在这等着。阿芙曾经说过,他最幸福的地方在人情处事方面想的太少,也不会有过多的喜怒哀乐的表达。

    “这位先生,你在这里等老九吗?”

    有人与他搭话,他礼貌地盯着那人的眼睛:“带在下来此的是一位老者,但是并不清楚是不是您口中的老九。”

    “他可说了带你来做什么?”

    “他带我来见我家两位大人。”

    “哪两位大人?”

    他回答得耿直:“不难找,就是近期被关起来的二位。”

    “我……”守卫又要开始转圈:“我要是看见他了帮你问一问。”

    “多谢。”

    过了好一会,老九终于慢悠悠地走来,手里还拿着一把青草,好像是在喂牛。他露出惊讶的神色:“我还以为你已经走了呢?”

    “在下尚未见到大人,不可以走。”

    他摇摇头,念到孺子不可教也,对右监说:“既然你如此诚心,我就带你见见他们吧。”

    地上的小门被打开,右监跟在老九后面钻下去。里面只有一个关押人的地方。里面有两个人,坐在床边的是刘书生,盘腿坐在地上的是右监。二人正在用膳,右监该没走到,用千里眼观察了菜色,倒真如老九说的在“伺候”着。

    老九晃了晃锁链:“有人来看你们。”

    这又不是府衙的大牢,总不可能是探望的人,二人都是这样想的,所以都懒得抬头。右监只好说道:“刘大人、左监大人。”

    左监听到熟悉的声音,一口饭还没扒干净就把头抬了起来,见到右监,有点热泪盈眶的感觉:“右监,我还以为下次见到你是你带兵救我们出去的时候,没想到你竟然会蠢到来探望我二人。”

    右监对站在一旁的老九说:“请您先回避。”

    为什么要他回避,这是他的地盘,他不应该回避。不过他的双脚竟然听话,乖乖地走到了门口。

    “刘大人,他们与我谈了条件,说如果见到皇上,就放你们出去。”

    阿芙要是现在以淑人的身份回去,见到皇上成了难事?书生不懂:“这不是挺容易的?”

    “我知道此事不难,但是他们希望的是皇上能够承认自己的决策失误,还要皇上为先皇的事情解释。这样的话,不太好办。”

    七王爷既然来了,应该能够代表一部分皇上的意思。他说:“这样,你先回去询问七王爷,先听听他怎么说。”

    “也好。”右监要离开:“我也不便久留。”

    刘书生拉住他,用几不可查的声音在他的耳边说:“芙蓉淑人已经找到,你们不要再担心。”右监没时间细问,老九已在门口催促,他只好装作气定神闲地走出去。

    他还未回到路口就见到了廷尉的官兵,他们见他好久不归,担心他也被老头子给拐走了,便自作主张前进。

    “多谢各位,我已见过了刘大人他二人,并无大碍。现在只能先将就着这些人,等回驿站问七王爷可否透露朝廷的命令。”

    时不侯人,他们快马加鞭地赶回去。一进门,属下替右监牵了马,他跑着去见七王爷。

    高熙云在书房里给皇上写信,向他通报近些日子都发生了什么,右监忘了敲门慌忙闯进来。他手里的毛笔一颤,墨汁洒到了宣纸的边缘。见不得这样的污迹,只好卷了重写。

    右监跪在地上:“下官无意冒犯,因为情况紧急才冒然闯进来,打搅了王爷。”

    高熙云将毛笔搁在一旁:“无妨。”

    “昨夜刘大人和左监失踪,今早下官去寻找二人,人是找到了,但是被贼人抓住,贼人要条件才能交换。”

    找到了就好,“你可方面见到他们了?”

    “下官担心被人耍了,所以特意提出了见他们一面。刘大人和左监作为他们的筹码,现在并无危险。”右监想到王爷似乎也在寻找芙蓉淑人,便一同与他说了:“刘大人还告诉下官,芙蓉淑人已经找到。”

    坐着的高熙云突然站起:“身在何处?”

    “下官不知,尚未来得及问,但是相信大人的话。”

    他握了握拳头,又松开,有人将她找到就是幸运的事,不管是谁找到的。高熙云又坐下:“他的提的什么条件?”

    “面见圣上。”

    他转着大拇指上的玉扳指:“可有后话?”

    右监将老九的话在高熙云面前又重复了一遍,看着他的表情一点一点崩塌。

    他最后一个字刚出口,王爷就笑道:“本王不懂,是谁赐予他们如此丰富的想象力,皇上之命如何能改?先皇之令如何能亵渎?没有自知之明就该低调些,竟还如此狂妄。”

    右监自然猜到了王爷的反应,但还是存着一丝希望准备争取一番:“但是他说这是唯一能让他们放了刘大人和左监大人的办法?不如就叫他们见见皇上,到时候再计划其他的。”

    “夏家余党,皇上不会愿意见的?”

    “为何不愿意?当年的事情已经发生。他们也不属于夏家,治罪也再不可能是株连九族这样的大惩。就当他们是普通老百姓,了了当年的恩怨,如何不好?”

    高熙云莫名的情绪激动:“有此逆贼,怎样能了结恩怨,皇上早就知道他们存在,也已经对他们网开一面。不曾想他们不讲情面,近日又出来作恶,必当严惩不贷。”

    皇上是为了替先皇争一口气吗?传言里都说太后娘娘与夏将军才是郎才女貌的一对,竟硬生生因为选秀女被拆散了。皇上是先皇和太后的孩子,或许在他的认识里,自己的父母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而夏将军是插足者。

    最近流言四起,都说是先皇的不对,所以他才突然要问罪,哪怕夏家的仆人们也不再放过?

    “所以说皇上为了先皇的颜面,一定要动兵?”

    高熙云又拿起毛笔:“你最好注意一下自己的措辞。”廷尉的人都会传染吗?以前以为刘书生不太说话,没想到在皇上面前也不惧怕,现在他又以为右监无话,没想到也是个敢说之人。
………………………………

第一百九十七章:面慈心善

    他在阳光下坐着,写了满满一封信,流水账式全然没有平时的好文采。人言环境可畏,实在无法在这样的境况里编造漂亮的话。无非上报光抢最近都发生了什么,他们做了什么。

    皇上早前召见他,说过到万一的时候就出兵,不管他们如何说法。高熙云见右监态度不同,才没有过早地说出,免得他激动。他将逆党的条件也写进了信里,不过等不到回信那么久,就得动用令牌。

    其实他也不至于同意皇兄的所有做法,当年的事情他也了解,但因为不太过问旁事,所以不清楚细节。如传言中一样,当年的太后娘娘也就是桉声的确与夏将军互相有意,先皇容不得自己心爱的女人与别人有牵扯,他让她做了皇后。夏将军最不该做的,就是明知她已不是他的人了,还对她抱有企图,这才激怒了先皇。

    但是皇兄的心思不止于此,风言风语只要不传进他的耳朵里都无妨,他在乎的是关乎皇位。

    与他人不可说。

    现在就这般僵持着,一边给了条件,一边不愿意实行,只能耗在此地,看谁最先耐不住性子。

    当然是七王爷。

    晚上,高熙云将柳老爷请到廷尉,又唤来右监大人,说是要探讨一番日后的行动。

    “王爷准备怎么办?”右监以为王爷思量好了他提的建议,可以先按着那样来,再议其他。谁知七王爷张口就一个字:“攻。”

    “王爷说什么?”

    就连柳老爷都有些惊讶:“现在就发兵,会不会操之过急?”

    “他们已经挟持了廷尉的两位大人,这就是他们的挑衅。我若不回应,岂不是枉费了刘书生受的苦?”

    右监上前制止道:“发兵实在不可,二位大人还在他们手上。”既然他们开出了条件,就意味着还有商量的余地,但是如果他们执意出兵,只会破坏了尚且和平的局面。

    谈判中,先崩的那一方才是大错。

    “本王没说不管不顾,会想办法救他们两个。”

    能有什么好办法?

    但是他已下了决断,右监只能自己生着闷气,潜意识里觉得此事并非现在看上去的简单,因为七王爷执意而行之的做法颇有摧毁证据的感觉。

    他和柳老爷一同走出去,不时念叨了一句:“口口声声的逆贼,真以为他们是纸老虎吗?”

    柳老爷沉住气,眼皮往下拉伸了一下,缓缓说道:“右监大人不如平时稳重啊。”

    “刘大人和左监是我当兄弟的对待的人。”

    “那不如偷偷去知会他们,好让他们早做打算。他俩也不是平庸之辈,应该能想到应对的计策。”

    柳老爷说的不无道理,现在赶去似乎还有时间,只要让他们知道了,小心不要落在那些人手里就好。

    他点了头,柳老爷又叮嘱了一句:“只叫他们知道,要是被其他人听到,泄露了风声,皇上非把柳某和大人的嘴缝上不可。”

    “右监明白,多谢柳老爷提点。”

    他第二次来到山里,这次走进去就比原先顺路得多,花费的时间减少,能够早点赶回去,不被他人发现。等他到了一片木房子门口,其中一个守卫虽然见过右监,但还是尽职尽责地将他拦了下来。上一次是老九带的,进便进,这一次自己闯的,就是外人。

    有人找了老九过来,看见他是气的把胡子吹了起来,一脸的嫌弃:“你怎么又来了?如果不是条件谈妥了就不要开口。”

    “在下已经与王爷商量了。”

    老九捋下自己的一小撮胡子:“结果如何?”

    “王爷写了一封信回京城,等待皇上定夺,恳请您再宽限些时日。”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先搪塞过去,既没答应,又可以让他们放松警惕。

    “你可以离开了。”他挥手想与他拜别,“其实我并不着急,只有这些话没必要亲自来一趟,也挺累的。”

    “在下还有一事相求。”

    老九接着挥手:“打住,不要说话。”

    “在下既然来了,想再见见我家大人,王爷命在下来确认你们并未对他们动刑,否则条件还得重新谈谈。”

    “天地良心,手掌心都没打一下。”

    “在下要亲自确认。”

    老头子松开自己的胡子,一把插起腰,向前走了一步彰显气势:“你这人怎么这么实板,老九我像是不讲情理的人吗?”

    有个人从后面走来,扯了扯老九的衣服:“小姐说让他进去。”

    “如此心软。”

    虽不知小姐是谁,不过有这个同意便觉得她无论长相如何,定是个面慈心善的人儿。

    老九不愿意带路,守卫自告奋勇给右监领路。长廊右边就是庭院,他们路过时见到那里立着一个女子,淡蓝色的长裙裹着的身形修长,他多嘴问了一句:“这位女子是……”

    守卫也早就看到了,回答他道:“她就是我们的小姐,大名夏临安。”

    他没放在心上,依然往前面走。阿芙方才听到声音,走到长廊上远望,应允了之后就躲到院子里站着,不管他知不知道自己是谁,她都不愿意与之前认识的人打照面。

    心里还是会有疙瘩在,所以不敢见以前相识的人,刘大人面前咄咄逼人的样子已经让阿芙觉得丢了不少面子。

    不过才一晚上过去,再次见到右监,牢房里坐着的两个人还是有些惊讶,右监来不及解释。守卫说老九不太高兴,让他快点出来。

    他抓住牢房的栏杆,让他们凑过来,心情沉重地说道:“我与七王爷说之后,他思考一晚竟决定要出兵。”

    刘书生皱了眉头:“为何?”左监一下子从床上跳起来:“如此严重?不过一小队人马,竟然要动用军队解决。”

    右监赶紧捂住了他的嘴巴:“不可外传,我只来告诉两位大人,到时候假若觉得形势不对,趁他们带你们出这地牢时逃走,不要耽搁。”

    “你好好与王爷说了吗?”

    “好说歹说,也不一定要皇上承认,只要先稳住他们也不同意,而且他传达的似乎是皇上的意思,不然不会如此笃定。”

    高熙云来这里的目的,就是早日平定这群皇上口中逆贼,所有的命令也都是经过皇上授意的。

    “一定要动兵吗?”

    七王爷说:“一定。”

    刘书生也慌了,不是因为自己还在此地,而是因为夏府余佞的头头是柳阿芙。
………………………………

第一百九十八章:也如是

    柳阿芙若是出事了呢?

    她尚且蒙在鼓里,怀着和平的心愿希望能够不动用武力来解决前一代的恩怨,换来的是刀剑相向。作为芙蓉淑人,她已被皇上欺骗了一次,现在作为夏家人,又要被他戳穿善良的内心。

    当她和皇上骑在马上,对立而望,又有什么话可以说。

    刘书生知她内心,只盼望能够不要再受伤害。

    “王爷打算什么时候放出消息?”他们的行动无可藏匿,一定会找个恰当的时机让一些人知道,好乱了他们的阵脚。

    “应该就在前一天,时机最好。”

    不管多同情,刘书生身肩重任,不可以将朝廷的机密告诉柳阿芙。一天的功夫说不准够他们逃走,又或许皇上见到她会念及往日的情面。

    后者的希望渺茫,皇上的决定做的如此决绝,平日里雷厉风行,不太可能会轻易动摇,留一个夏家余党给自己种下后患。

    他终究心软,在心里念叨,柳阿芙啊柳阿芙,你最好不要出现在这牢房里,不然我也许会忍不住告诉你。

    不过阿芙竟真的听话,一次也没有来过。

    刘老爷几日没见到儿子,找到廷尉去,门口遇到的管家吞吞吐吐地不肯说。他便直接到房间里找到了右监,询问:“刘某想来见见自己的儿子刘书生。”

    右监先扶他坐下:“刘大人被夏家余党关押在山里。”他拱手认错:“是在下办事不力,没有保护好刘大人。”

    刘老爷对夏家没有成见,甚至有几十年的亲切感,以至于不是太过担心,扶起右监:“这并不怪你。他们抓走了我儿,是要做什么?”

    “作为要挟,同我们谈条件。”这是右监第三次陈述对于皇上的无礼要求,而刘大人是此三人中最平静的,怎么说是过来人,遇事淡定。

    “七王爷怎么说?”

    “出兵。”

    “岂能做这种事?”

    据他所知,那丫头也不见了,证明她一定是夏家唯一的根。动用官府的力量和出动军队完全不是一码子事,他不能让夏兄的家人再次遭遇不测。

    “在下也曾劝诫过,仍是无用。”

    柳老爷敲门:“小子,麻烦给柳某开门。”

    他进来,看见刘老爷,微微躬身:“呦,有客人。”

    “这是刘大人的父亲。”

    商人本色,在什么地方都不忘恭维人:“久闻大名,能培养出刘大人这样的儿子,老夫佩服。”

    “柳老爷来此地,可是有事与在下商议?”

    他解开自己腰上系的小方口袋,掂在手里:“王爷不是说要动兵吗?我取了令牌来。”

    右监狐疑地问道:“要交给他?”

    “不是,柳某就是找个理由来找右监大人。”他又将小袋子系回腰上:“不知右监可再去见过刘大人?”

    “已经去过,该说的话也说全了。”

    他点着头:“那就好,虽然刘大人之前和我也有些磕绊,不过现在是一条战线上的,我也不希望他因此着难。但是我好奇的是,右监大人是怎么进去的?”

    “他们通融,都不是逆贼般凶猛霸道的人,和他们有理可说。”他记起来:“还有一位小姐,本来今日去,上次带路的老者不太情愿,是她答应的。”

    “看来真的有后人留下来。”

    刘老爷琢磨着,自己没有猜错,柳阿芙已经回去自己的地方,与他们共同奋战。

    “当真要出兵?”

    这五个字是几日内被他们说的最多的,不止他们几个人说,几个知道内情的廷尉属官也一直在求问右监。不厌其烦地问了一遍又一遍,不单单是心软,更在于他们的二位大人还在人家手上。分明有更好的办法,想不通一定要攻打的理由。

    右监也答不上来,到最后就不说话,对方也明白,陪着他喝茶。

    柳老爷回答刘老爷:“你我都是下人,皇上的命令,谁敢不从?回信已经来了,柳某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过来用不了推门的时间,因为只二字:出兵,下面还有皇上的玉玺印章。”

    刘老爷抓住柳老爷的胳膊:“有没有办法再通融些时日?”

    他的担心可以理解,他们只当是因为儿子,可是刘老爷更在乎的是夏家小姐。他们一定不会伤他,但是皇上的军队会伤害夏小姐。

    “总不能说令牌丢了。”

    “那就由刘某来说,我即刻启程去往京城面见圣上,请你们帮忙告诉七王爷并请他暂缓行动,也许我可以说动皇上。”

    听着的二人本来就不愿意将事情闹大,于是就同意了刘老爷的提议。

    右监想的周到,驿站常年培养行路的马匹,腿脚比外面马敏捷:“我去吩咐驿站备马,刘老爷路上小心。”

    “多谢二位配合。”

    刘老爷刚走,右监和柳老爷便去了七王爷处。

    屋子里的人也不等他们说话,直接了当地说:“本王知你二人执着于不愿意答应这个决定,但是心里该都明白此事已经板上钉钉,你二人待着静候佳音吧。”他又说:“别以为本王不知道你们串通好了已经去告知过刘大人。”

    “王爷说的没错,但下官来此为的是其他的事情。”

    他挑眉:“但说无妨?”

    “刘老爷刚才来访,他是刘大人的爹,我们不好瞒。他听说了之后,护子心切,只道他会去京城面圣,让我们同王爷说不要过早行动,暂且等他一等。”

    “通情达理些,本王倒是可以等得,但是山里面那些人不知道会不会着急动他们两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