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原来我是反派的白月光-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八字没一撇?有人亲眼瞧见了小叔和秦玉英一起上下车,还一道去国营饭店吃饭!村里早传扬开了,有不少人跑来问我呢。我推说不晓得,这不赶紧跑回家打算问问小叔是咋回事儿呢。”刘大丫嘴皮子上下一碰,把她吃的那些瓜全吐出来,还不忘凸显她这大嫂有多关心小叔子的婚姻大事。

    何大山懒得同她废话,撂下一句话:“荣生娶谁都不会娶那姓秦的小娘们!”

    刘大丫要的就是这么一句话,她如得圣旨,第一时间就跑去村里三八婆聚集最多的地方,绘声绘色把何大山如何嫌弃秦玉英的事,说给那些最爱说三道四的长舌妇们听。

    这些长舌妇们的八卦传播能力不可小觑,只短短的时间就产生了新的流言“秦玉英不自量力想要嫁给何荣生,却被何大山阻拦”。

    秦玉英和何荣生从县城回来,到何友良家还了自行车,又把她精心准备的新年礼物送给张婶。

    回到家换了身衣服,秦玉英领着弟弟把超级种子处理好,准备等它们发芽了,再种到地里去。

    姐弟俩边干活边闲聊,秦元祥问:“姐姐,你和何荣生哥哥去县城顺利吗?”

    秦玉英停下手里的工作,转头看向弟弟,好奇问道:“小元,你今早怎么会突然拦着你何荣生哥哥,不让他去县城?”

    “唔,我也说不清楚,就是突然冒出来的想法。何荣生哥哥他没事吧?”秦元祥竭力回想着,却没想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秦玉英云淡风轻地回答:“嗯,何荣生骑车的时候不注意撞树上,腿给摔断了。”

    “啊?何荣生哥哥真出事了啊?他,他还好吗?”秦元祥吓了一大跳。

    秦玉英看他的反应这么大,耐心解释道:“我及时把他送去了医院,医生说他的腿断了,要养三个月才能恢复。除了断了腿,他没别的什么伤。”
………………………………

第75章 提出分家

    秦元祥松了口气,又问:“姐姐,那我们要不要去看看何荣生哥哥?”

    “我们去不合适。”

    秦玉英认真给弟弟解释了不去探望何荣生的原因,得到了小家伙的理解和认同。

    秦元祥回想起今早突然冒出来的想法,越想越觉得惊奇,“姐姐,我的预感怎么会这么准啊?”

    秦玉英瞥了眼弟弟眼中的惊奇和兴奋,轻描淡写说了句:“小元,你不能这么想,巧合而已。咱明早就出发去农场,得先把明天带去的东西收拾好。”

    她不想让秦元祥知道自身有多特殊,希望聪明孝顺的弟弟跟其他的孩子那样能度过正常的童年,而不是小小年纪背负着不该有的重担。

    事实上,不怪秦元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秦玉英这么冷静自持的成年人都有些扛不住这波冲击。

    瞧见18188传送给她的何荣生出事的视频后,秦玉英深刻认识到秦元祥有多特殊,不只是能给人带来好运,还具备趋利辟邪的功能。

    秦玉英曾问过18188,但渣渣系统似乎“记恨”她逼它多给140颗超级种子的事儿,装死不出声。

    听到明天去农场跟爸爸一起过大年的消息,秦元祥的注意力立马被岔开,兴致勃勃跟秦玉英说起了明天的安排,那张肉嘟嘟的小脸上写满了兴奋和期待。

    姐弟俩待在家里为明天去农场过年而做准备,她们并不晓得在刘大丫刻意传扬下,何家里有关秦玉英和何荣生的流言四起。

    张婶听到那些乱七八糟的传言,气得想要冲上去跟那些人撕一场。可她一个人如何能堵得住悠悠众口?

    更何况,传出流言的刘大丫身份特殊,她是何荣生的大嫂,口口声声说亲耳听到她公爹何大山说了“荣生娶谁都不会娶姓秦的那个小娘们”。

    刘大丫言之凿凿,信誓旦旦,那么笃定的样子让人不相信都难。

    经由刘大丫故意传播的流言传到了知青院那边,陆浩东的那两个同伴有鼻子有眼儿将他们的所见所闻,添油加醋说给身边的人听。

    一传十,十传百,等到何荣生听到这消息时,他和秦玉英的感情得不到亲爹的祝福、何大山“棒打鸳鸯”的不实传闻已然传播得很远了。

    “爸,你咋在外头胡说八道呢?我不是跟你说了吗?人秦玉英同志好心帮了我!你咋能恩将仇报呢?你这让我以后还怎么出去见人?”何荣生快气炸了。

    昨天,何荣生在屋里听到刘大丫刻意说的那些话,可他有自知之明,秦玉英压根就瞧不上他,再加上身体是真的不舒服,所以他就假装没听到。

    若是知道事情会演变成这个样子,何荣生就是拼着当一辈子的跛子,他也要出来撕烂刘大丫她那张臭嘴!就她长了嘴?一天到晚叭叭叭,当自己是喇叭吗?

    何大山不是头一次被老儿子下面子,表情虽不自在但也能忍,他摸了摸鼻子,梗着脖子死不认账:“那,我,我也没说啥啊。你不是说人家瞧不上你吗?我就说你俩不会成,我就那么一说。谁晓得……”

    “爸!你出去跟人家说清楚,秦玉英同志是非常热心帮助我的好同志,她是见我断了腿,出于好心送我回家!”何荣生气得几乎丧失理智,见何大山满脸不情愿,他撑着拐杖就要下床。

    何大山亲眼瞧见老儿子的腿伤有多严重,见他要下床,吓得整张脸都白了:“荣生荣生,你要干啥啊?你别下床!你的腿得好好养三个月!你别着急,爸这就出去跟人家解释清楚!”

    “不,光你说没用,我得让人亲眼瞧瞧我的断腿!”何荣生绷着一张脸,打定主意要出去村子里逛一圈。

    何大山实在拿这脾气犟如牛的老儿子没办法,费劲了唇舌都没用,只得提心吊胆护着何荣生下床,小心扶着他到村里走。

    除了家门没多久,何荣生听到了刘大丫那熟悉又刺耳的嗓音:“我公爹亲口说了,我那小叔子娶谁都不会娶秦玉英。我今早特地去秦家看了,可惜没见到人,不然我得好好跟秦玉英好好说道说道。她一个姑娘家家的,别以为自己有一把大力气,她就成了人人争抢的香饽饽。就她那在农场改造的爸和几岁大的弟弟,谁乐意娶她回家当媳妇啊?”

    诸如此类的珠心之语,听得何荣生双眼发红,如同被激怒发狂的公牛,哼哧哼哧喘着粗气,一副随时要冲出去将那说话的人打成猪头的凶狠模样。

    何大山觑着老儿子的表情,心里咯噔一下,干巴巴劝道:“荣生,你别生气,我这就去让老大家的闭嘴!”

    何荣生一把紧抓着何大山的手,极为冷静问道:“爸,你也觉得大嫂说得对吗?”

    “额,荣生啊,那姓秦的小娘们的确很不错,但谁娶了她就得连同着她爸和弟弟一起照顾。她爸在农场改造,谁晓得他犯了啥事儿?万一连累到家里咋办?就算不怕连累到,她那弟弟才几岁大……”何大山转头对上何荣生酝酿着狂风骤雨的眼睛,说话声戛然而止,不敢再往下说了。

    何荣生松开了紧抓着的手,哑声问道:“爸,你打算啥时候分家?”

    “分家”一词如同一把利剑,狠狠扎入了何大山的胸口,他又急又气说道:“分,分家?荣生啊,你咋又提这事儿?你成天不着家,也不下地干活挣工分,分了家你吃啥喝啥?难不成你是为了娶那姓秦的小娘们进门才想分家的?荣生啊,你别犯傻。你这几年是攒了点家底,可你这么点家底养不起她们两姐弟啊。”

    何荣生猩红着眼,一字一顿再度问道:“爸,你要怎么样才肯分家?”

    他不想再跟刘大丫这种人同住在一个屋檐下,不然他无法保证能容忍刘大丫蹦跶多久。

    何大山呆呆望着异常坚决的何荣生,顿时心中大恸,手指颤抖着指向何荣生:“你,你要为了一个小娘们分家?何荣生,你爹我没死呢!你就这么着急分家!只要我活着一天,这个家就不能分!”
………………………………

第76章 出面澄清

    何荣生沉默半晌,忽而惨然一笑:“爸,算我求你了,分家吧。这个家,我没法再待下去了。”

    何大山一听到这混账话,当即勃然变色,气到口不择言,大声怒斥道:“你说啥?这个家哪里对不起你了?还是说你怨我这当老子的拖累你了?我为啥不分家?我为了谁啊!你这混账小子满脑子都只有那个小娘们,你能不能清醒一点?你一个大老爷们咋就这么没出息?”

    何荣生闭了闭眼睛,他头一次意识到跟秦玉英之间的距离有多远,不只是他曾以为的名声差,能力低,更重要的是他的家庭。

    结婚从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结合。

    相爱的两个人真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考虑的就不仅仅是风花雪月的浪漫情调,随之而来的观念、经济等现实冲击。

    有情饮水饱,那是传说中才有的存在。

    老话说得好,嫁汉嫁汉穿衣吃饭。

    女人嫁人图的是什么?不就是想找个人跟她相依相伴,相互依靠么?

    男人娶媳妇图的是什么?传宗接代?图人美色?图人家产?找个女人回来伺候老小?

    何荣生的思想观念跟村里其他人大不相同,他喜欢的姑娘美好又善良,理应过着被人捧在手心的好日子,而不是深陷入他家的泥淖中。他本身是做买卖的商人,经常跟人打交道,没少听人说起谈论婚嫁的事情,自然知道这些最基本的道理。

    扪心自问,假如秦玉英愿意跟他处对象,他真的忍心让她被家里人评头论足吗?舍得让她受这些委屈吗?

    答案是否定的。

    “我最后再说一次,秦玉英同志只是好心帮我,我请她去国营饭店吃饭是想报答她,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

    何荣生扯了扯嘴角,那双死气沉沉的眼睛如同利刃般,狠狠扎在了何大山的心头。

    何大山被老儿子这绝望的眼神看得心生惶恐,反手握住何荣生的肩膀:“荣生,你,你想开点,咱村里的好姑娘多了去了。只要你乐意,爸明天,不,今天就能给你讨回一个媳妇儿!”

    何荣生再次笑了,那惨淡的笑容令何大山越发惶恐不安,“爸,像我这种好吃懒做的二流子,哪里配得上那些好姑娘?村里没人乐意把他们精心养大的闺女嫁给我。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爸你快去跟大伙说清楚,我和秦玉英之间清清白白,人家只是好心帮了我一把,我报答她的恩情请了她吃饭,没别的联系。”

    何大山真被何荣生被吓得不轻,头一次见老儿子这么蔫了吧唧的模样,绝望的眼神和惨淡的笑容,无一不刺痛他内心。

    在一阵心痛过后,何大山望着何荣生的侧脸,心底最深处窜出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怨恨。

    先是有何大山这个传言的正主出面澄清,再加上何荣生向众人展示了他的伤情,然而结果不如人意。

    村民们都相信了刘大丫的说法,已然先入为主地认定秦玉英和何荣生处对象了,以至于“何大山棒打鸳鸯”的流言传得满天飞。

    就算何大山父子俩亲自出马澄清,流言传播的范围太广,绯闻的澄清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收效甚微。

    何荣生内心越发坚定要分家单过,不愿意再跟刘大丫这种人当一家人。

    何大山亲耳听到老儿子那么坚决要分家,他内心的天平悄然偏移了,只不过他尚未过了自己心里这一关。

    除了何荣生没成家又不肯跟村里其他年轻人那样脚踏实地过日子之外,何大山多年来始终坚持着大家长的管理,习惯了掌控整个家。

    等给三个儿子分了家,何大山手中的掌加权就没了,这让他如何能轻易割舍呢?

    秦玉英并不晓得何家村这些流言蜚语,她只在天蒙蒙亮的时候见到了前来帮忙喂养野猪的张婶,将几把重要的钥匙交给她,请她帮忙照顾家里。

    因为这两孩子是要去农场跟父亲过团圆年,张婶一大早过来就是为了给未曾谋面的秦建业送一份礼物,顺便再给秦玉英看顾家里。

    张婶假装啥都不知道的样子,笑呵呵送走了秦玉英姐弟俩,扭头就带着秦玉英拜托她转交给何荣生的拐杖,直奔何大山家。

    何荣生这才从张婶的口中得知,村里因刘大丫那张臭嘴给秦玉英扣上了“痴恋他”以及他爸何大山“棒打鸳鸯”的荒谬传闻。

    之后才有了何荣生和何大山父子俩的争执,但这一切,秦玉英对此一无所知。

    天没全亮,秦玉英拎着收拾好的麻袋,牵着弟弟出发去农场。

    想到即将到来的团圆年,秦元祥神采飞扬,眉飞色舞,手舞足蹈,蹦蹦跳跳的,坚持要自己走一段路。

    小家伙如同叽叽喳喳的喜鹊,小嘴儿说个不停,“姐姐姐姐,咱们今晚可以在农场跟爸爸一起过大年夜对吧?咱们带去这么多东西,够吃了吗?”

    秦玉英向来对幼弟极有耐心,认真听他说话,给了回应。

    走了小半段路,秦玉英照例让弟弟趴在她的背上,背着他加快速度往农场赶去。

    负责守门的大叔见秦玉英姐弟俩的身影,露出了大大的笑容,等她俩签了名习惯性掏了两颗糖塞给秦元祥。

    在这缺衣少吃的时代,寻常人家的孩子只在逢年过节才能尝到糖果的味道,足以可见糖果的珍贵程度。

    守门大叔是真的特别喜欢秦元祥,基本上每回见到他都会塞点吃的,大多数时候给的是糖果。

    秦玉英和秦元祥记着守门大叔待他们的好,特地给他准备了一份年礼:“大叔,新年好。这是我们姐弟俩送给您的年礼,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就山上采来的一点山货。请您收下。”

    守门大叔怔了怔,扯开小提篮上的芭蕉叶,看到里头的确是蘑菇、木耳,没有说推辞的话,收下了这份年礼。

    都说,礼轻情意重。

    收到的这山货品相极好,实在不易得。

    秦元祥甜甜笑,挥挥手道:“大叔,我们先进去啦,明天再见呀!”
………………………………

第77章 过团圆年

    秦玉英牵着弟弟朝着秦建业和五位老爷子住的地方走去,刚进农场没走到十分钟,便远远瞧见了熟悉的身影。

    秦元祥大喜过望,“姐姐,是爸爸!爸爸出来等我们啦!”

    “小元,跑慢点!”秦玉英见小家伙跑得飞快,忍不住出声叮嘱道。

    秦建业定睛一看,发现是儿女们的身影,用了极大的自制力才克制住跑到孩子们跟前的冲动,“小元!英子!”

    秦元祥像飞速前行的篮球那样,冲到秦建业的跟前,差两步距离时他硬生生停了下来,“爸爸!我们今晚一起过大年!”

    秦建业激动得红了眼眶,弯腰抱起小儿子,情难自已亲了他的小脸一口:“对!我们一家三口一起过大年!”

    时隔几年,他们父子三人才能聚在一起过大年,秦建业兴奋又惭愧,觉得是他这个当爸的错。

    若是他能早有预料……不,他不可能预料到相处十多年的枕边人,有朝一日会捏造罪名污蔑他。

    秦玉英看似冷心冷情,实则她最是看不得这么煽情的画面,垂下头掩饰她眼中的悲伤和怀念。

    往事不可追。她会好好活着,带着至亲的期待和祝福,好好度过这一生。

    秦建业望着亭亭玉立的长女,眼中的愧疚更浓了几分,“英子,让爸提着吧?”

    秦玉英摇了摇头,“这袋子有百来斤,我提着就好。爸,你的腿养好了吗?”

    “好了好了,你看,我都能跑了呢。”秦建业连忙抱着儿子小跑了几步,“你看!我的腿好了!你给我买的药特别好用,你刘爷爷他们还给了我药酒……”

    秦玉英让18188系统检查了秦建业的身体状况,检查报告显示他的身体健康,腿上的伤恢复得不错,没留下任何后遗症。

    父子三人边走边说,一路上瞧见了不少来农场探望亲人的人,这些人大多数是离得比较近。

    秦玉英好奇问道:“爸,刘爷爷他们的家人有来农场探望吗?”

    “我问过了,你刘爷爷说没人来,从首都来到这里费不少时间,没这个必要。”秦建业只挑了这个理由来说。

    他没说的是,五位老爷子之所以拦着人不让来探望,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避嫌,免得他们的事牵连到家里人和真心待他们的小辈。

    秦玉英煞有介事点了点头,她知道秦建业没说的另一个缘由,“爸,我做了十个粽子,给刘爷爷他们送五个,留五个咱们吃。”

    “好。”秦建业没问长女哪来的这些生活物资。他早知道秦玉英会去黑市卖猎物以换取生活物资,不然她那么大的饭量,又要做那么多的事,单单靠着分到的口粮怎么可能够吃呢?

    刘老五人哪儿都没去,就待在屋子里下棋。

    听到秦元祥的稚嫩童声,刘老还以为出现幻听了,再听到秦建业的声音才确定是两个可爱的孩子来农场过年了。

    刘老高兴得连棋都不下了,兴冲冲来到门口,一把将秦元祥抱起来:“小元,你这小子咋这么点份量?你是小男子汉,得多吃点长壮点,长大了保护你姐姐。”

    秦元祥连连点头,神情异常认真:“刘爷爷,我记住啦!”

    秦玉英跟几位老爷子打过招呼,随后把她提来的大麻袋解开,一一把年夜饭要用到的食材都拿出来。

    刘老等人瞧着那一堆食材,相视一眼之后,很默契地啥也没问。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八个人找地方坐下,一起为了今年的年夜饭开始忙活了。

    秦玉英展现出来的高超厨艺早已征服了五位老爷子,他们乐得给秦玉英打下手,任秦建业怎么劝都没用。

    他们是年纪大了,但眼不瞎耳不聋手没断腿能走,咋就不能帮忙干活了?

    年夜饭,就得一大家子人忙活才更有意义。

    秦建业只长了一张嘴,哪里说得过五位老爷子?他提心吊胆看着五位老爷子做事,意外发现老爷子们的动手能力丁点不比他差,反而还把他嘲笑了一番。

    “建业,你咋连择菜都不会?你瞧瞧你这里都没摘掉!”

    “建业小子,你咋连切肉都不会!肉这么切,会炒老的!你边去!”

    “你白长年纪了!咋连五花肉都认不出来!”

    ……

    幸亏秦建业的心态足够好,没被五位老爷子打击到,他老老实实去做不需要技术要求的活计。

    秦元祥忙坏了,他舍不得爸爸被骂,时不时地给他爸爸救火。

    秦玉英看着热热闹闹的一群人,脸上的笑容比以往更灿烂了几分,心中的空洞不知不觉间被填上了一些。

    八个人在吵吵闹闹的热闹气氛中,同心协力做好了一顿有大鱼大肉、米饭、饺子、汤圆的丰盛年夜饭。

    年夜饭端上拼凑出来的大桌子,又借来了足够多的椅子,八人围坐成一圈,由刘老先起头说了新年祝福的话语,挨个说完了才开动。

    饭桌上,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的八个人其乐融融的享用了美味可口的饭菜,笑声阵阵,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喜悦幸福的笑容。

    秦玉英望着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她心中空着的那一块,又被填上了一些。

    农场的大年夜活动是晚上举行的文艺表演,由原先的文艺工作者选出合适的人员,只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排练出来的。

    据秦玉英了解到的信息,差不多就是五位老爷子来到农场的时间,从那时候农场有了很大的改变。

    吃过年夜饭,一行八人再来到表演的会场等候,秦元祥喜欢热闹,尤其是他身边有爸爸和姐姐,还有五位爷爷,他更加开心。

    秦玉英对文艺表演没多大的兴趣,等到表演开始了,那些老艺术家们精心编排的节目,令她深深沉浸其中。

    这一场文艺汇演举办得非常成功,无论是歌舞还是小品相声都非常好,展现出了这个时代的风采。

    文艺表演结束后,农场竟然放了烟火,绚烂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绝美异常,秦元祥开心得把小手都给拍红了。

    秦玉英抬头看着被烟花照亮的夜空,嘴角轻轻上扬。
………………………………

第78章 双重背叛

    文艺汇演结束之后,秦建业牵着儿子的手,身旁有长女同行,他的内心有着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幼子和长女的依恋,秦建业身为人父的责任感越发强烈:不管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他会咬牙坚持下去,终有一日他会沉冤得雪,给他的两个孩子撑起一片天。

    大年三十的民俗活动除了年夜饭之外,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民俗活动——守岁。

    秦建业本以为今晚就他和长女秦玉英两人守岁,没曾想五位老爷子主动提出来,要一起守岁。

    秦元祥天天都会听收音机,各种新闻、相声、戏曲,甚至邓丽君的歌声,都是从这个神秘的小匣子中发出的。

    临近过年,广播电台新增了有关过年的内容,讲述古时候的人是怎么过春节,以及春节各种民俗的由来和寓意。

    秦元祥用着孩童特有的稚嫩嗓音,绘声绘色说起守岁的典故,小家伙口齿清晰,时间地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