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娇宠:这个娘娘有点懒-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从季玉深被罢官暴毙之后,首辅之位一直空缺,皇上似乎并不打算继续让人补上。
朝中也有古怪的传闻,说是首辅这个位置不吉,但凡坐上去的必定遭到灾祸。
却挡不住周次辅一腔热血。
他都老到这个年纪了,还怕什么吉不吉?
便是像太。祖的孝惠皇后那样,只做一日皇后就病故,他也心甘情愿。
周府之中接到旨意,上下欢喜,周次辅却没有像众人想象的那么高兴,他年老持重,很快就想到了命人进宫打听皇上这道旨意的用意。
首辅之位空缺那么久,皇上不会无缘无故就忽然下旨的,这其中一定有问题。
待探听得是皇后在皇上面前谏言之后,一向顽固的周次辅再想说那句后宫不得干政,也说不出来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最后成全他心愿的人居然是皇后。
如今的皇后早已不是当初一无所有的小宫女,有苏清这个连了宗的族亲,在朝中举足轻重,还有苏志明这个血脉至亲的堂弟,在新科进士中威望甚高。
她不抬举自己人,反而向皇上谏言让自己登上首辅之位,可见其无私。
周次辅嘴上不说什么,心里到底暗暗感激着苏幼仪,隔日换了官服上朝,下朝的时候便和苏清走到了一起。
苏清在他面前到底是个晚辈,对他的亲近自然无可拒绝,两人从前并未深谈过,如今方觉许多朝政上的理念都是一致的。
“下官能听周首辅一番指教,实在大有裨益。”
“哪里,苏大人且莫过谦,你我互相补益。”
这声周首辅听得实在舒服,一把年纪的老人抚了抚胡须,面上露出满是皱纹的笑。
……
“皇上听说没有?”
苏幼仪再来乾清宫探望的时候,笑得肚子疼,“听说周首辅晋位之后不知多欢喜,可府里的人却十分头疼。”
皇上躺在床上喝药,大约药太苦,他微微蹙起眉头,“为何头疼?”
苏幼仪哈哈大笑,“因为周首辅年事已高,他府中之人都担心老人家会不会一时太高兴没撑过去,那反而喜事成了坏事。好在几日下来见周首辅的确神采奕奕,众人这才放心。”
苏幼仪笑得摇摇头,“倒是臣妾先前考虑不周全了,没料到老人家不能骤喜骤悲的。”
皇上看了她一眼,神色渐渐平复下来,端起药碗直接把药喝尽。
原先他还有些猜疑,苏幼仪为周首辅说话,其中是否有些拉拢周首辅的意思?
但见她今日说话只顾好笑不顾利害关系,心中的猜疑又散了,苏幼仪从来不是争名逐利的人,这么多年了他早该明白。
只是身为人君,他总是忍不住对周围的一切习惯性猜疑。
苏幼仪把药碗接了过去,“皇上怎么不说话,是不是药太苦了?”
说着随手把蜜饯碟子端过去,皇上摇头,“朕又不是小孩子,喝药还要配蜜饯。”
就算他现在身体虚弱,也不想在苏幼仪面前示弱。
苏幼仪想了想,随手拈起一颗蜜饯自己吃了起来,“不是小孩子也可以吃蜜饯的,这是徐州刚刚进贡的,臣妾尝着滋味倒好。”
见她吃着高兴,皇上才不觉得什么,自己也随手拈了一颗。
滋味确实不错,酸中带甜,回味又甘苦相杂。
苏幼仪又陪皇上说了好一会儿的话,直到绿嫔求见,她才笑道:“都是玳妃的不是,皇上连绿嫔和许贵人都不见了。绿嫔记挂皇上,不如还是让她进来吧?”
绿嫔为人稳重办事细心,这点皇上清楚,他也清楚苏幼仪待绿嫔格外好一些。
虽然两人平日交往不多,苏幼仪这种好,大约也是出于真心的欣赏。
皇上便点了点头,“昨儿四皇子来,抱怨你只带三个小的来乾清宫,不带他,他委屈得什么似的。”
苏幼仪哭笑不得,“那怎么能怪臣妾?不是皇上让他跟着大皇子他们念书的?大皇子还委屈得什么似的呢,弟弟们都可以日日来乾清宫,唯独他们几个兄长不行。”
皇上听了也觉得好笑,苏幼仪走出寝殿,看到等在门外的绿嫔。
绿嫔忙请安,“臣妾请皇后娘娘安。”
苏幼仪点了点头,“你进去吧,皇上今儿兴致还好,你多看着些,别让高奇寿他们纵着皇上胡吃乱喝的。”
“臣妾谨记。”
走出乾清宫,顺着两侧的游廊慢慢朝前走,坤宁宫就在眼前。
苏幼仪面上的笑容,很快消散不见,换上了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
淑芽道:“娘娘今日在乾清宫待得久了些,多说了些话,怕是累着了吧?早些回去歇着吧。”
苏幼仪笑,“再累也不得不去,否则皇上的疑心如何打消?”
首辅之位到底不是小事,尽管苏幼仪一直做得小心,可皇上素来敏锐,难保不起疑心。
她必须要做点什么,让皇上相信她依然和从前一样无心恋栈权位,对周首辅的事只是单纯同情,而没有丝毫拉拢之心。
看皇上刚才的神情,他应该是信了。
苏幼仪走着走着,忽然道:“让多福暗中派人调查的事,怎么样了?”
淑芽四周看了看,见无人,才小声道:“娘娘,莫不是那个道士说错了吧?皇上怎么可能中毒呢?御膳房那处绝无问题,有娘娘在后宫坐镇,处处纲纪严明,谁敢这么做?”
“皇上身边也查不出任何蛛丝马迹,有高奇寿在乾清宫坐镇,什么脏东西能进得去?说皇上中毒,奴婢实在想不通。”
何止是淑芽,苏幼仪也想不通。
可皇上的病势古怪,除了中毒,她想不出还有第二种可能。
她选择相信一眉道人的话。
………………………………
第五百零五章 册立太子
皇上立了周阁老为首辅后,随之动起了别的心思。
这段时日,前朝重臣往来乾清宫的次数又频繁了,不过不是探病,而是商议政事。
苏幼仪识趣地减少了去乾清宫的次数,只是偶尔让淑芽和奶娘带着小皇子去见皇上,皇上喜欢小皇子们陪着。
一直到过了几日,消息才陆陆续续地传了出来。
“皇上欲立太子掌政,说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即便朝中有首辅在,还是需要一个太子代天子监国。”
这个太子的人选苏幼仪不用想,几乎是呼之欲出。
先前皇上问过她人选之事,她心中便有猜想,皇上可能很快就要立太子了。
只是没想到这么快。
大约那个时候,皇上也没料到他的身体会糟糕到现在这个程度吧?
消息传到东四所的时候,几个皇子之间的气氛明显古怪了起来。
皇上要立太子掌政监国,自然只能从他们三个年长的皇子中选,从四皇子以下都太小了,根本承担不起监国的责任。
他们三个之中,会是谁呢?
二皇子躲躲闪闪,思虑不定。
大皇子纵然平素不在意这些,到这个关头却忍不住多想。
倒是三皇子平和很多。
如果随着时间的变化,皇上当年的心思并没有改变,那他应该知道太子的人选是谁了……
没几日,皇上郑重地命高奇寿来传旨,请皇子们到乾清宫觐见。
众皇子去的时候,才发现朝中大臣都在,连苏幼仪也在,气氛十分严肃沉重。
皇上不再躺在床上,而是勉力披衣坐在榻上,苏幼仪在坐在一旁扶着。
几个皇子都有些紧张,上前请安后便不再多话。
苏幼仪的目光在他三人身上扫过,悄悄的给了他们一个笑容,大皇子面色有些僵硬,二皇子低头躲避,只有三皇子回了一个微笑。
皇上开口,声音微哑,“朕今日将皇后和众皇子,及诸位大臣叫到乾清宫,所为何事,或许大家心中已经有数。”
站在外围的周首辅和苏清、江肃等人,互相看了看对方,面色古怪。
先前皇上让他们提议过太子人选,不过每个人都是单独问的,他们谁也不知道对方回答的是谁。
江肃回答的自然是大皇子。
他不屑地看了苏清一眼,心道苏清回答的该不是四皇子吧?
四皇子在苏幼仪膝下的皇子中年纪最长,可到底还是太小了,哪里比得上前头三个年长的皇子?
若苏清真的老糊涂至此,那也太可笑了。
至于周首辅……
江肃皱起眉头。
近来周首辅和苏清走得近,这两人要是背着自己密谋什么,那可就不好办了……
皇上道:“朕病势缠。绵,无力朝政。朝中虽有诸位爱卿匡扶,到底不成体统。故而朕欲立掌政太子监国,在决定之前也曾问过诸位爱卿的意见。”
众臣脑中警钟响起。
糟糕。
皇上已经决定了人选,如果他们所说的人选和皇上的决定不同,将来难免要穿小鞋。
也不知道皇上到底选了谁?
皇上缓缓接上,“让朕欣慰的是,诸位爱卿举荐的人选多半都是相同的,还有皇后,和朕的心意都不谋而合。”
苏幼仪低眉淡笑,丝毫不在意众臣暗自打量的目光。
“朕决意,立大皇子元治为太子。”
果然!
江肃兴奋得手脚发麻,忍不住偷偷去看周首辅和苏清,发觉他两人也面带微笑。
难道他们举荐的也是大皇子?
这不合理啊。
江肃一脸莫名,大皇子已跪了下来,“儿臣何德何能,担不起父皇的重托。”
册立太子,无论被册立者是何想法,推辞都是应该的。
这才能体现上位者的谦逊和仁德。
苏幼仪暗暗看着大皇子,露出满意的笑容。
在这种令人紧张的时刻,他还能做到不失皇家风范,实属难得。
皇上微笑着,用目光示意高奇寿将他搀扶起来,“你是朕诸皇子中的嫡长子,名正言顺。朕既然决定是你,你自然也担得起。”
大皇子缓缓站起来,挺直了脊背,“是,儿臣谢父皇。日后必当勤谨自勉,一心为父皇代管朝政。”
二皇子脸色白了白。
明知道结果会是这样,他还是忍不住失望了。
也是,贤妃已逝,李府先是一个李阁老,后是一个季玉深,虽居首辅之位风光无限,最后都落了一个获罪而死的结局。
他又怎么可能成为太子呢?
三皇子的目光充满希冀,望着大皇子的背影,想起当年皇上曾和他说的话。
皇上的心思一直没有改变过。
只是……
他微微低了头,若不是皇上如今身子不济,再过几年等几个年幼的皇子长大了,皇上的心思也未必不会改变。
只能说是时运了。
大皇子赶上了这时运,合该他成为太子。
不料,皇上很快又说出了令人震惊的话,“只是,太子到底年纪尚轻,不够老成,朕不放心。故而由皇后代朕教导太子,协理朝政。”
“什么?!”
后宫不得干政乃是先代传下来的规矩,皇上却让苏幼仪这个皇后直接参与朝政,这是什么意思?
先前皇上感染疫病,听闻连奏折都是苏幼仪批的,因是非常时期众臣听说了也只当做不知道,没想到皇上现在做得更加过分了。
周首辅皱紧了眉头,似乎想说什么。
江肃着急地先站了出来,“皇上,后宫不得干政,皇上怎么能让皇后娘娘——”
皇上的目光扫了他一眼。
江肃有些惶恐,忙又攀扯周首辅,他知道苏清是指望不上了,“周首辅,您老人家德高望重,又是首辅之尊,您倒是说句话啊!”
皇上还没驾崩,怎么能让一个后宫妇人干预朝政?
周首辅皱了好久的眉头,忽然开了口,“要说后宫不得干政,也有例外。太。祖八岁登基,那个时候不就是太皇太后帮衬着,朝政才能一帆风顺么?”
江肃倒吸了一口气,“孝庄太皇太后是何等人物,其实谁都能做比较的?”
他绝不同意皇上这个想法。
………………………………
第五百零六章 立太子大典
苏幼仪从头到尾没有开口,只是默默听着。
周首辅虽然心中偏向苏幼仪,可他到底是个守古的老人,听江肃这么一说也不好反驳。
苏清终于站了出来。
“臣以为皇后娘娘的才干,满朝皆知。当初皇上感染疫病病重,若不是皇后娘娘坐镇宫中把持,朝中早就乱套了。”
他意有所指地看了江肃一眼,“朝中有些人居心实在可疑,处处干预皇上立储之事,难免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嫌。太子年幼,皇上病重,有皇后娘娘在,方可令朝野上下安心。”
大皇子刚刚被封为太子,原本应该谦虚低调少说话,可事关苏幼仪,他不得不站出来为她说句话。
“回父皇,儿臣也是这样想的。儿臣到底年轻不熟政事,需要母后帮衬。更何况众所周知,儿臣打小就受母后教养,论才能哪里能越过母后?有母后在,儿臣才能放心。”
一直没有开口的帝后二人此时对视一眼,露出了笑容。
皇上道:“朕已经明白你们的意思了,既然你们都认可,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皇上……”
江肃还想说什么,可皇上直接忽略了他的说法。
他心中懊恼,又不敢当面触怒皇上。
直到离开乾清宫,他气得满面通红,一边走路的时候浑身都是煞气,叫人不敢靠近。
也只有苏清敢走过去。
“侯爷何必如此懊恼?”
江肃听见苏清的声音,气得抬头瞪他一眼,“呵,我道是谁,原来是苏大人。您自然不懊恼,皇后得了协管朝政之权,对您苏大人的好处可不少,您能懊恼么?”
苏清笑了笑,并不生气,“既如此说,那大皇子被封为太子,侯爷还有什么可懊恼的?”
江肃冷哼一声,“大皇子是一心向着皇后的,明眼人谁看不出来?”
“这就是了。”
苏清目视前方,便走边道:“就算皇上不给皇后娘娘任何权力,大皇子照样更加亲近皇后娘娘,侯爷也不想想这是为什么?”
江肃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
他这个嫡亲的舅舅,在大皇子眼中还不如苏幼仪这个伺候的宫女。
真是令人不解。
好在苏清很快道:“其实侯爷根本不必懊恼,说到底,这都是皇上的制衡之策。大皇子年幼,在朝中难免受人控制利用。有皇后分走一部分的权力制衡,既可以让太子更加小心谨慎,也可以敲打朝臣,这才是皇上的用意。”
江肃听完一愣。
细细想来,苏清说的颇有道理。
“苏大人,那本侯想请问你……”
他正想再问苏清些什么,一抬头,苏清已经甩着袖子走出老远了。
他暗暗地咒骂了一声。
……
旨意已下,大皇子被册封为太子的大典,就在一个月后举行。
众望所归,名副其实,苏幼仪心中也委实替他高兴。
大皇子自己却有些不安,“父皇爱重母后,母后嫡出的五弟六弟他们也都更受父皇喜爱。这个太子之位,原本……”
“别说傻话。”
苏幼仪轻轻告诫他,“皇上封你为太子,名正言顺,众望所归。你五弟他们不过仗着年纪小,才得皇上疼爱一些,这算不得什么。要知道,太子之位不是皇上喜欢谁就可以给谁的,知道吗?”
大皇子道:“不是吗?”
苏幼仪摇头,“自然不是。只有昏君才会宠信谁就把重要的位置给谁,丝毫不考虑适不适合。皇上是明君,哪怕他喜欢别的皇子,可他也会经过权衡知道谁才最适合太子之位,你明白吗?”
大皇子点点头。
无论发生了多少事,在苏幼仪心中,皇上确实担得起明君这一赞誉。
她又笑道:“何况上次我不是同大公主说了么?皇上如今身子不如从前了,才格外疼爱孩子一些,其实皇上疼爱你们的心和几个小皇子是一样的。”
大皇子想起来之前的事,有些不好意思。
那时候不仅是他,二皇子和三皇子也都觉得皇上更偏爱幼子,还有些嫉妒生气。
好在几个年幼的皇子都是苏幼仪所出,他们就算嫉妒也只能看在苏幼仪的面上忍着,幸好后来苏幼仪让大公主告诉了他们那些。
仔细想来,确实如此。
这一二年来,皇上的身子越来越差,若非如此也不会有立太子之举。
苏幼仪又告诫了大皇子许多将来处置朝政的事,说得都很有道理,大皇子心悦诚服,临走又想起什么,折回来同她说话。
“母后请放心,儿臣也会学父皇,不会因为自己偏爱什么就把重要的位置给谁。威远侯无论是名望才是才干都不如老苏大人,儿臣心里有数。”
苏幼仪一愣,反而笑了。
她没想到大皇子心里想的是这个。
她笑着摸摸大皇子的头,“威远侯是你嫡亲的舅舅,你就算抬举他些也没人敢说什么。只是到底朝政不是儿戏,只要你抬举他的时候能想想他做不做得来,我就已经很高兴了。”
大皇子体谅苏幼仪,苏幼仪的话同样体谅大皇子。
随着大皇子长大,两人之间的关系不再像他小时候那样亲密,可在大皇子心中,苏幼仪于他而言依然像自己的母亲一样。
苏幼仪生了那么多皇子,却依旧毫无偏私地对待其他皇子,这份心肠让人动容。
两人相视而笑,仿佛又回到了从前。
……
立太子的大典,皇上勉强支撑自己,换上一袭华服参与了大典。
苏幼仪一直在旁搀扶着,看着大皇子穿着一身明黄,从远远的台阶慢慢走来,姿态不疾不徐。
她的目光有些出神,不禁小声道:“瞧着太子,真有种岁月不饶人的感觉,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
大皇子从那个和桌子差不多高的孩子,变成如今少年意气风发的太子,一身尊荣,无人能及。
皇上微微眯起眼睛,望着大皇子笔挺的身姿,越发感受到了自己的衰落和苍老。
他默不作声地在金龙座上坐了下来,手不自觉地摩挲龙座的扶手,来回往复……
………………………………
第五百零七章 杀鸡儆猴
太子初立,于朝堂上起到极大的震慑作用。
起初江肃还以为仗着自己是太子亲舅舅的身份,可以重新在朝堂上抖擞起来,没想到太子行事丝毫未特别留意他。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太子初入朝堂的第一把火,就是政绩考核。
“地方下任的官员,原本要到年底才统一进行考核。只是今年春闱下放的新官,正好赶上父皇病笃无心监管。我已奏请了父皇,决定提前考核新任的地方官。”
这话说的有道理,皇上病重这些时日,难免会有人趁此机会懈怠偷懒。
朝中的京官自然不敢,那些外放的就未必了,俗话说得好,天高皇帝远,哪里管得着?
如今提前考核,自然能给那些地方官员提个醒,知道朝中有太子监国,不能懈怠偷懒。
如此一来,吏部的责任就大了。
江肃总管吏部,第一个站出来,“请太子殿下放心,考核官员政绩原本就是吏部的职责,臣责无旁贷。”
太子站在上首,少年的身子笔挺端正,一手负在身后,“吏部每到年底的考核都极其忙碌,何况此番突然提前?因此我已奏请了母后,决定此番考核另加人选,帮助吏部尽快完成。”
另加人选?
江肃一愣,便听太子道:“此前苏志明苏大人和张之洞张大人,二位曾经替父皇下江南巡查过,对地方政务颇有了解。此番就令你二位协助吏部完成考核,如何?”
苏志明和张之洞都站了出来,“微臣领旨。”
“太子殿下!”
江肃连忙拱手道:“我看这就不必了吧?吏部可以独立完成此事,并不需要二位大人代劳。何况他二位年纪尚轻,又是本届科举的新官,难保不会偏袒自己的同窗啊。”
他一手掌控吏部,自然不愿意苏、张二人在此时上分他的功劳。
张之洞身为今科状元,自有他的傲气,闻言不禁反驳,“威远侯此言差矣。若说我们因为同届同窗之谊就偏袒谁,那侯爷如此固执不肯让人同吏部一起考核地方官员,焉知不是侯爷心中有意偏袒谁?”
“你!”
不愧是今科状元,牙尖嘴利,江肃被说中心事,面色微红。
太子冷眼旁观,心中暗想苏幼仪说的没错。
她说江肃对这个方案一定会不同意,还说如果江肃反对的话……
“好了,二位大人不要争了。”
他压压手,开口阻止这场风波,“这是我与母后共同商量议定的,也曾回禀了父皇,父皇并没有意见。侯爷若是执意不肯,就请去找父皇反对吧。只是大约要过些时候,父皇这两日身子不适,不见朝臣。”
江肃的脸更红了。
他没想到太子一点颜面也没给他留,他好歹是太子的亲舅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