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娇宠:这个娘娘有点懒-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肃的脸更红了。
他没想到太子一点颜面也没给他留,他好歹是太子的亲舅舅,如今太子临朝,他说话怎么比从前还不好使了?
张之洞暗暗看着江肃的表情,嘴角微微翘起。
……
“太子殿下好威风,皇上圣明,大皇子这个太子人选再合适不过了。”
下朝之后,张之洞忍不住和苏志明感慨,“今日朝上委实痛快,要不是太子殿下替我们压了威远侯一头,此番一同考核地方新官政绩,我们少不得要被他倚老卖老地排揎。”
“是啊。”
苏志明也是一脸欣喜,“没想到太子殿下年纪轻轻,竟然如此公正严明,并没有因为威远侯是他舅舅而偏私。”
张之洞想了想,“你没听太子殿下说么?想来这件事里也有皇后娘娘的功劳。志明,不是我当着你的面奉承,皇后娘娘实在聪慧过人。”
苏志明夸张地摸了摸耳朵,“你这话说得我耳朵都起茧子了,起初还不觉得你是奉承,你说得多了,叫我怎么能不怀疑?”
张之洞哈哈大笑,知道苏志明是开他玩笑。
可他的确是打心眼里这么想的,当年他寒窗苦读考科举,仰慕的是当朝青年首辅季玉深的名。
偏他入朝之后,季玉深就走了下坡路。
好在苏幼仪又挽回了他的政治热情,让他在朝中还有个值得学习的对象。
苏志明偏头一看,下朝的大臣三三两两结伴而行,多在夸奖今日太子殿下的威风,神色中颇有赞许之色。
他暗暗点了点头。
太子一下朝并没有回东宫,而是直接去了坤宁宫。
苏幼仪正坐在廊下休息,看宫中的宫女太监们搬运花盆,“今秋新开的菊。花极其娇嫩,要小心些。一会儿挑几盆好的给皇上那里送去,摆在他寝殿窗下,好叫皇上偶尔开窗透气能看见。”
宫女们纷纷答应,忽见一袭明黄从门外快步赶进来,众人都吓了一跳,还以为是皇上来了。
仔细一看才发现,不是皇上,是太子。
太子刚刚下朝。
苏幼仪远远瞧见他,笑着招手,“太子下朝了?怎么样?”
太子有些激动,不等进殿就在廊下道:“母后说得太对了,全都叫您料着了!您说拿威远侯开刀杀鸡儆猴,果然如此。下朝的时候我让小纪子派人去打听,众大臣都夸儿臣,说儿臣公正无私!”
苏幼仪听了暗暗好笑,太子到底年少,这样的夸奖就让他沉不住气了。
她站起来,摆摆手,示意他进殿说话。
两人在殿中坐下,淑芽端茶上来,“太子殿下一路跑得热了吧,额上都是汗。秋老虎还热着呢,快喝杯冷茶吧。”
太子欢欢喜喜地端起茶杯,一口饮尽,“这寒叶茶是沏了两过的吧?味道正好,颜色也轻。”
淑芽道:“娘娘说多沏一过,省得寒气伤身。”
苏幼仪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这才道:“你如今刚刚接手朝政,不熟悉之处自然多,还是要多听朝中大臣的。尤其是周首辅,他是三朝元老,论起辈分你父皇都要给他几分颜面,你切记要敬重这些老臣。”
太子忙点头,“儿臣是的,儿臣待大臣们一直礼敬。”
苏幼仪笑道:“这就对了。不过你再礼敬他们,没有真才实学,朝臣们也不会服气你。既然朝政上一时无法全部通晓,那只好从态度上表明你的立场。”
………………………………
第五百零八章 左膀右臂
“母后叫你拿威远侯开刀,就是要让朝臣们看看你不偏私的决心。”
“除此之外,其实也还有个小心思。”
太子惊讶,“是什么?”
苏幼仪想到今日朝堂上,威远侯会是什么样的反应,不禁觉得好笑,“威远侯到底是你的舅舅,他心里总是向着你的。你拿他来做阀子不用怕得罪他,若拿其他大臣来开刀,身份不够的起不到作用,身份高的又怕得罪了不好挽回……”
威远侯是最恰当的人选。
太子低头想了想,忽然笑了,“有道理。”
要说在朝中找和江肃同等地位的大臣开刀立威,他还真找不着,要么是挑不出毛病的,要么就是地位太高连他也不敢动的。
苏幼仪耐心道:“如今你先把威立下了,让大臣们知道你有公正的态度,他们自然夸奖你。可长期下去,只有态度没有手腕还是不够的。”
太子忙直起了背,态度恭肃道:“儿臣明白,必定会加紧学习朝中六部事宜,争取尽快了解朝政。”
虽说他在几个皇子中算得上最优秀的,可从前的学习到底还是纸上谈兵,没有真正地接触过朝政。
现在进入朝堂,等于从头再学。
苏幼仪道:“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你同不同意,还要商量一番才是。”
“母后说的,儿臣没有不同意的。”
太子信任苏幼仪,何况皇上命她监管朝政,要说起来两人的权力是互相制约的,他还是要听从苏幼仪的。
苏幼仪却很谦逊,并不滥用权力,反而总站在副手的角度劝导太子,“依我的意思,让二皇子和三皇子也到朝中听政去。虽然他们现在的年纪还是小了些,可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万一有朝一日皇上不好了,他们作为你的兄弟,也好做个臂膀辅佐你,你说是不是?”
太子一愣,没想到苏幼仪会如此提议。
可细细想来,她说的没错,皇上的身体如今这样,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
到那个时候,他身边没有自己的手足扶持,终究吃力,皇上当年身边好歹也有个雍亲王呢!
他点点头,“母后说的是,而且二弟三弟一定也会愿意的。近来我搬去东宫时常出入朝堂,和二弟三弟的来往也少了。虽然他们不说,可我心里清楚,他们一定也羡慕我。”
苏幼仪想了想,担心他们兄弟之间生了嫌隙,便道:“自然是羡慕的,这也是人之常情。你在入朝堂之前,难道不想着能把所学在朝堂上发挥吗?”
太子听到这里便释然了,诚恳地点头。
苏幼仪道:“既然你愿意,那我抽空同皇上一说,想来皇上也没有不愿意的。你四弟尚小就让他留在东四所念书,将来他们大了若能成才,一样辅佐你。”
太子觉得她这话,分明是以他为日后的君主的意思了。
他便道:“可儿臣将来未必能让他们辅佐,兴许是儿臣辅佐他们中的某一个呢?先帝朝的太子不就没有善终么?最后还是父皇登基即位了。”
“嘘。”
苏幼仪朝他做了个手势,示意他噤声。
这样的话听起来实在不吉利。
“先帝朝不同,先帝朝时太子无德,对皇位有觊觎之心,引得先帝反感。加上先帝寿数极长,他在位时皇子又多且年纪都大了,自然互相争斗起来。”
她告诫太子,“你只要记住,有你父皇在一日,你永远都是太子。太子虽是储君,但若把自己当成皇帝一样就错了。储君永远是储君,是匡扶天子的人,是代天子监国的人,明白了么?”
这回太子思考了许久。
他到底刚刚入朝,还没考虑到苏幼仪说的那么深远,可他隐隐地明白,苏幼仪所说的很重要。
是他将来迟早要面对的问题。
他郑重点头。
……
皇上对苏幼仪的提议欣然同意了,“还是你想的周全。朕册封了元治为太子,元韬和元嵩心里难免有想法。让他们一同参与朝政也是好事,将来也能成为元治的左膀右臂。”
“臣妾也是这样想的,毕竟事关皇子,还是要来请皇上定夺。”
皇上躺在床上,无力地摆摆手,“日后这等小事,你看着拿主意就是,不必都来禀告朕。有你和太子在朝中,还有周首辅和苏清他们,朕很放心。”
即便他此刻就驾崩了,他也相信朝中不会产生混乱,那就足够了。
苏幼仪没有多说什么,默默地接过淑芽端来的药碗,喂皇上喝药。
皇上如今一日喝药的次数又增加了许多。
太医院迟迟没有根治皇上的法子,苏幼仪这边的查访也陷入僵局,太医们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只能不断给皇上尝试新的药方。
皇上的病势看起来倒是越来越沉重了。
苏幼仪借此在太医院发了一回威风,“先前皇上感染疫病的时候,本宫就说过,皇上感染疫病是你们立功的好时机。当时诸位太医没有辜负本宫的期望,皇上和本宫也给了你们应得的赏赐。”
“只是事至如今你们毫无作为,任由皇上的身子越发虚弱下去,当真以为本宫看不出来么?”
太医院的一众太医唯唯诺诺,跪地求饶。
苏幼仪大袖一拂,索性将年老的太医都放了一批出去,重新选了一批年轻的太医入宫。
此举原本是后宫内政,朝臣不好干预,更何况苏幼仪如今还有协管前朝的权力。
可大臣们心里到底不乐意,觉得太医年纪越老越好,越老的越有本事。
直到新一批入宫的太医让皇上的身体稍有好转,这些大臣才老老实实地闭上了嘴。
玳妃是最不乐意的一个,“如今太医院都是皇后的人,本宫想喝坐胎药的都不敢请太医调配了,唉。”
宫女站在她身后,低下头不敢说话。
其实她心里想的是,皇上又不召幸,她光是喝坐胎药有什么用?
只是这话不能说出来,要是说出来,玳妃又要不高兴了,拿她们这些宫人打骂撒气。
………………………………
第五百零九章 隆冬大雪
苏幼仪处置了太医院,倒让淑芽觉得奇怪。
她端上茶水,不解地问苏幼仪,“娘娘不是相信那个一眉道人说的,皇上是中毒才会如此么?既如此,为何又怪太医院的人无用?”
先前搜罗民间医士进宫,加上太医院的,一百多号人也没一个看出皇上是中毒的。
唯独一个一眉道人,他的论断也充满了猜测。
故而苏幼仪处置太医院,在外人看起来似乎是一心为了皇上,合乎情理,淑芽却知道这里头必有古怪。
果然,苏幼仪笑了笑,“难道本宫还处置错他们了不成?即便看不出皇上是中毒是寻常,可每日给皇上喝那么多无用的汤药,难道还得算他们有功?”
淑芽想了想,点头道:“是药三分毒,若不对症,喝多了确实没好处。”
苏幼仪但笑不语。
其实那些年老的太医也未必做错了什么,这不过是他们自保的手段而已,可苏幼仪有心用他们来立威,自然顾不得太多。
至于那些新进宫的年轻太医……
苏幼仪不过把他们的思路往清理体内毒素的方向引了引,皇上的身子果然就有了些好转。
然而解毒的法子不对症,过些时日皇上的身体还是会恢复老样子,这一点苏幼仪也早考虑到了。
她道:“太医院积弊已久,大刀阔斧地改革一次,未尝不是好事。更何况有人能在皇上身上下毒,就有可能在我或是皇子们身上下毒。在太医院培养亲信预防这样的事发生,我心里才能安稳。”
淑芽点点头,却觉得这里头没那么简单。
“娘娘,那多福那边,还让他继续探查皇上中毒的原因吗?”
苏幼仪顿了顿,不知在想些什么。
好一会儿她才道:“淑芽,你觉得这世上真有人无缘无故会中毒,却查不出半点痕迹么?”
淑芽知道她说的是皇上。
她摇头,“若是寻常百姓,既没有银子请好大夫,平日也没有一堆下人为他尝膳,那是有可能的。可这事发生在皇上身上,绝对是不可能的。奴婢也很纳闷,娘娘,您说若是查不出任何踪迹,会不会是巫蛊诅咒之类的?”
能神不知鬼不觉让一个人中毒,除了巫蛊之类的,淑芽想不到第二种方法了。
苏幼仪差点笑出声。
淑芽一向是这样的想法,她并不奇怪,可苏幼仪不一样。
她不信鬼神,自然也不信巫蛊之说。
与其相信这世上有诅咒,她宁愿相信是有个人手段极其高明,能够瞒过皇上身边的重重耳目,将毒下在了皇上身上。
这样一个人,手眼通天,必定智慧非凡。
苏幼仪想到了一个人。
如果是他,也许能够做到。
可他图什么呢?
苏幼仪微微眯起了眼睛,“让多福不要再查下去了,再查也不会有结果。”
……
地方新官考核之事如火如荼,吏部慢得焦头烂额。
好在有苏志明和张之洞二人的帮助,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见识到两个后起之秀的才能,连吏部不少经年的长者都感慨,长江后浪推前浪。
江肃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
从前他还不觉得什么,如今大家一起办一件差事,优劣的对比就格外明显,江肃抑郁之下时常找太子抱怨。
起初太子还会安慰他几句,说这二位一个是状元一个是探花,自然才能卓著。
而江肃自己是凭着本事当的官,还是凭祖上的功绩当的官,他自己心里有数。
江肃不依不饶,太子索性命令东宫的大门不对江肃敞开,有什么话要说就到朝堂上说,江肃也无可奈何。
朝臣们见太子如此态度,更是暗暗佩服。
江肃脸面过不去,时常讥讽嘲笑苏志明几句,苏志明脾气好,总敬着江肃是长辈,且在朝中举足轻重,很少回应他的话。
“您说的是,对对对,说得极是。”
江肃每每挑衅他都是这样回应,一来二去,江肃也没了脾气。
张之洞就不一样了。
此人身为状元,自然有些恃才傲物,加上心知太子的态度并不偏向自己的舅舅,故而对江肃的挑衅总是毫不让步。
“侯爷要是觉得自己做得好,不妨自己试试。少站着说话不腰疼,您可知道江南之地一个县城一年产粮多少?丰年和饥年对比是多少?人口流动又是多少?”
江肃被怼得差点跳脚。
可朝中大臣帮他的少,帮张之洞的却多,“侯爷何必和年轻人较劲?他是皇上钦点的巡查江南的御使,自然处处比您熟悉,您都多少年没出过京城了?”
“是啊,年轻人不懂得说话圆滑也是常事,本意并不坏嘛……”
江肃算是明白了。
这些人哪里是真的公正,无非是见太子并不对他这个舅舅偏私,所以看热闹不嫌事大,跟着踩一脚罢了。
……
朝臣们对于太子的拥护日笃,二皇子和三皇子在朝中听政,久而久之也对太子有了不一样的情愫。
平心而论,他们不会做得比太子更好。
能做到不偏袒自己的亲人就已经很难能可贵了,更何况这短短的时日,太子对朝政的掌握更是令人刮目相看。
时常听东宫伺候的人说,他整夜整夜地挑灯看公文,不弄懂一道程序甚至不睡觉。
这股拼劲,和从前少年无忧的大皇子完全不同。
更有苏幼仪在幕后暗暗指点,往往四两拨千斤,很多时候一句话就点破了他的纠结,让他对朝政更加得心应手。
苏清和苏志明也在苏幼仪的授意下,对太子格外维护,尽心尽力相助。
没过多久,他就基本掌握了朝堂。
皇上听闻这个消息十分高兴,可随着天气渐渐冷下来,他的身子更加虚寒,竟到了下不了床的地步。
隆冬,大雪纷飞。
天地间一片白皑皑的,皇上躺在床上,听见窗外的雪声,忽然起了向往之心。
“高奇寿。”
高奇寿的脚步轻而快,“皇上,怎么了?”
“朕想出去走走,你扶朕出去走走吧。”
高奇寿吓了一跳,“皇上,您的身子还没好,如何能出去?外头正下着大雪,实在不便行走啊。”
………………………………
第五百一十章 廊下的白梅
“无妨。”
皇上也不知怎么的,忽然有了些精神。
高奇寿忙上前搀扶,为他披上厚厚的墨狐披风,一步一步走到窗前。
窗子只推开一半,便有雪花呼啦啦地涌了进来,高奇寿忙用手在前面挡了挡,“皇上,您看……”
“梅花都开了么?”
“什么?”
皇上转头看他一眼,高奇寿后知后觉,“御花园里的梅花都开了,白梅和红梅都有,就是腊梅迟些。”
皇上微微叹了一口气,“扶朕去瞧瞧吧,朕不知道还等不等得及明年梅花再开了。”
“皇上……”
高奇寿有心想劝慰他什么,又知道皇上不喜欢听那些虚头巴脑的话,说多了只会让皇上更加难过。
他暗暗朝外头摆手,示意他们准备轿撵,自己扶着皇上慢慢朝外走去。
撵轿上装了避雪的毡帘,静静朝御花园而去,一路上只听见咯吱咯吱的雪声,余外十分安静。
一直到梅园之中。
白雪红梅相映衬,分外好看,寻着暗香而往,方能见到隐匿在雪中的白梅,香气幽微。
皇上裹着厚厚的墨狐披风,站在一株白梅下,不知在想些什么。
良久,他微微一笑。
当年就是在这里,他亲自上树给苏幼仪摘了梅花,他还记得从树上看,苏幼仪在树下欢欣雀跃的模样。
他思索了片刻,抬手附上树枝。
“皇上!”
高奇寿吓了一跳,见皇上意图攀上树枝,连忙阻止,“皇上,千万不可啊。您身子还没好,这要是摔下来如何是好?”
皇上还当自己是当年么,一使劲就能蹬上树顶的青年人,英姿勃发,仿佛世间千万都挡不住他。
如今他不过是个身体衰微的病人罢了。
他叹了一口气,放下原先的想法,“罢了,替朕折些白梅送去坤宁宫吧,皇后喜欢。”
“是。”
高奇寿唯恐他又想亲自折花,忙命人挑了好的折下送去坤宁宫。
皇上自个儿在梅园中转了转,最后道:“难得今日出门一趟,不必你们了,朕亲自送去坤宁宫。”
从前永寿宫种着极好的白梅,苏幼仪搬去坤宁宫之后,尚未想着种。
皇上心中想着,若此番送白梅去苏幼仪喜欢,便命人在坤宁宫的宫苑里也栽种白梅,这样她便时时能看到。
念及此处,他的脚步都轻快了些。
……
仪仗到了坤宁宫外,皇上摆手不让通传。
他亲自抱着梅花的花枝朝里走,高奇寿在旁搀扶。
还未走进去,便听到殿中笑声朗朗。
是苏幼仪和四皇子他们。
“输了输了,你这句诗里可没有雪字,得罚你抄二十遍雪字!”
苏幼仪的声音银铃似的,充满了愉快,四皇子道:“儿臣是一时不小心的,抄就抄,下一句绝对有雪!”
原来他们在比谁知道的有“雪”的诗多。
高奇寿忙道:“皇上,还是进去吧,这外头雪太大了。”
皇上摆摆手,“好久没听到这样好的笑声了,朕进去未免打扰他们,就在这里听听吧。”
高奇寿无奈,只好小心地扶皇上到廊下,好歹廊下能稍稍避雪,比外头暖和一些。
殿中传来跑跑跳跳的脚步声。
这应该是五皇子,只怕还有六皇子和七皇子。
可以想象殿中是何等热闹的景象,皇上在廊下听着,正打算抬脚进去,忽然听见苏幼仪道:“这样冷的天,也不知道太子他们在做什么,是不是还在理朝政?”
四皇子的声音道:“母后想请太子哥哥他们一同来说话吗?”
“是啊。”
苏幼仪笑着哄四皇子,“咱们叫淑芽拿些小芋头小红薯来,放在这炭火里一烤,到时候满殿都是香的。这样好吃的东西,怎么能不分给他们些?”
“好啊好啊,我们大家一起吃!母后,我去叫淑芽姑姑预备!”
“别急。”
苏幼仪怕他摔倒似的,在后头叫嚷,“先让人去请你太子哥哥,还有你大姐,咱们一家人到齐了再弄,那才有趣!”
一家人?
皇上的脚步忽然顿在殿外。
在苏幼仪心中,四皇子他们是一家人,太子是一家人,大公主也是一家人……
那他呢?
他们围炉烹芋的时候,可会想到他?
他的脸色蓦然煞白。
“高,高奇寿。”
高奇寿听他声音都颤抖了,连忙扶紧了,“皇上,您怎么了?是不是冻着了?咱们快进去吧……”
“不,回去。”
皇上执拗地摆手,“回去,回乾清宫……”
高奇寿一脸莫名,皇上特意采了白梅要送来给苏幼仪,怎么就在门外站了半天又不肯进去呢?
实在古怪。
可皇上的心意他无法改变,只好扶着他慢慢往外走。
他怀里的白梅全都掉在了地上。
四皇子跑出寝殿去找淑芽,忽然看到廊下的地上有好些白梅,暗暗称奇,将那些白梅都拾起来抱了进去,“母后,你瞧啊,这是什么?”
苏幼仪抬起头一看,“好俊的白梅,是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