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娇宠:这个娘娘有点懒-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的宫女们只是默默听着,不发一言。
玳妃就作好了,迟早把她自己作死,那她们这些宫女也好出去分给新的主子,比在玳妃身边更体面。
玳妃心情不畅快,想着找个地方派遣闷气,忽然想到了病中的绿嫔。
“对了,那个绿嫔病得怎么样了?”
宫女纠正她,“如今是绿太妃了,和您平级。听说病得很不好呢,据说此番晋封太妃太嫔们就是为了她,结果也没有让她的病情好转。”
玳妃听到这里就不乐意了,“什么?原来是为了她?我说呢,皇上怎么忽然想到了晋封太妃们,都是这个该死的绿嫔,害我把我父亲气病了。”
宫女:“……”
绿太妃真是躺着也中枪。
玳妃气得一拍桌子站起来,“走,去看看她去。”
宫女们见她气势汹汹,担心发生什么事,一个上前扶住她,连忙给另一个使眼色。
另一个宫女会意,忙偷偷溜出去,朝坤宁宫报信去了。
这边玳妃缓缓去了绿嫔处,绿嫔的宫人都很诧异。
这二位主子素来没什么交集,玳妃怎么会来?
玳妃道:“本宫来看绿太妃,她病得怎么样了?”
说着就要往里闯,宫人忙把她拦住,“太妃且慢,容奴才进去通禀一声您再进去。”
玳妃没好气,“她如今还听得到么?”
这话便让宫人们不高兴了,“太妃说什么呢,我们绿太妃只是病了,又不是……怎么会听不到?”
说着一面命人拦着玳妃,一面进去通报绿嫔。
绿嫔病恹恹地躺在床上,听说玳妃来看望她,微微一笑,“她怎么会好心来看我?我如今都病成这样了,难道还有什么值得她看的?”
“正是呢,方才奴才要是不拦着,她还想闯进来,只怕来者不善。如今娘娘也是太妃,和她平起平坐,不怕得罪她,不如就推了别让她进来吧?”
绿嫔正想点头,想了想又笑了,“罢了,我在病中无聊,让她进来说话就当取乐了。左不过我现在都这样了,还怕她什么来者不善?”
宫人们再三劝说,架不住绿嫔自己愿意,便把玳妃请了进来。
玳妃还老大不乐意,“进来通禀费了这么多时间,怎么,绿太妃果然病得不省人事了么?”
“我还没死,有劳玳妃关心了。”
绿嫔在宫女的搀扶下从床上坐起来,身后垫着厚厚的鹅羽软垫,身上还盖着羊毛毯子。
她面色苍白,一看便知道病得不轻。
玳妃兀自在旁边的玫瑰椅上坐了下来,笑道:“我是特意来恭贺妹妹的,妹妹病重,太后和皇上怜惜给你晋封了太妃之位,这可是意外之喜啊!”
她在讽刺自己因病才得以晋封。
绿嫔听得出她的意思,只是笑笑,“那玳妃姐姐也该病一病,最好病得重一些,说不定皇上就直接晋封你为太贵妃了呢。”
“你!”
玳妃大惊,没想到一向端庄温柔的绿嫔也有如此牙尖嘴利的时候。
这句讽刺可真恶毒。
玳妃气得哼了一声,“你是在嘲笑我没有晋封吗?就算我没有晋封,可我封妃在先高你一等,你可别忘了。”
“忘不了。”
绿嫔掩口轻咳了几声,笑道:“先帝在时你就是妃位,我自然忘不了。”
玳妃脸上的得意还没尽显,只听绿嫔又道:“我记得,当时先帝和太后有些龃龉,先帝是为了气太后才给姐姐你封妃的。说到底还是姐姐你福气好,可惜现在先帝不在了,旁人想效仿也效仿不了。”
提起先帝,绿嫔面上又是笑容,又是苦涩。
玳妃却浑然没有注意,而是腾地一下从座中起身,“你胡说,谁说先帝是为了气太后才晋封我为妃的?你凭什么这么说?”
绿嫔瞧她气急的样子可笑,笑得咳嗽起来。
宫人们都担心她身子撑不住,唯恐玳妃再度发难,玳妃用手指着绿嫔,正要开口,忽听见宫人通报之声。
………………………………
第五百三十八章 尚方宝剑
“太妃,太后派春花姑姑来了。”
玳妃闻言吓了一跳,几乎下意识就要福身行礼,好一会儿才想到不是太后亲自来了,只是派了春花来。
她现在算是被苏幼仪整怕了,怎么也不敢再对苏幼仪挑事。
绿嫔歪在床上,“快请进来吧。”
春花从殿外走进来,看到玳妃站在地上,脸色古怪。而绿嫔躺在床上,并没有什么着恼之色,反而面色微红。
她好像还挺高兴的。
春花一时不解。
是玳妃身边的宫女跑去坤宁宫禀告苏幼仪,说玳妃想去找绿嫔的事,所以苏幼仪派了春花过来制止玳妃,别让她气着绿嫔。
毕竟绿嫔如今病重,不过是熬日子,万一被气得提前薨了就糟了。
原本春花以为过来会面对一场闹剧,没想到眼前情况完全不是如此,她也有些懵了。
毕竟在苏幼仪身边见过世面,她很快反应过来,满面堆笑,“绿太妃,太后命奴婢来看看您的身子怎么样了,还说您想什么吃的尽管说,御膳房做不出来的就让坤宁宫小厨房做。”
绿嫔笑着颔首,“有劳姑姑。请替我回禀太后,就说我身子无妨,也不想什么吃的,多谢太后。”
春花点点头,这才看向玳妃,“玳太妃也来瞧绿太妃吗?”
玳妃忙道:“啊?是,是啊。听说绿太妃病了,我来瞧瞧她怎么样了,到底是宫中姐妹一场。”
春花想了想,笑道:“恕奴婢多嘴,玳太妃和绿太妃一向没有什么往来,怎么忽然想起来看绿太妃了?”
绿嫔听到这里就明白了。
春花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看来不是巧合,而是苏幼仪知道玳妃过来兴师问罪,特意派春花来护着她的。
玳妃也猜到了这一点,战战兢兢,“我,我这不是闲着无事么?我可没有做什么对绿太妃不利的事啊,还请太后千万别误会。”
春花只是笑着看向绿嫔。
有没有不利,玳妃说了不算,绿嫔说了才算。
绿嫔笑了笑,朝春花道:“玳太妃说的不错,她只是来看我,并没有什么不利的。姑姑就放心回去复命吧!”
春花还是有些担心,眼中露出犹豫之色。
绿嫔见状笑道:“我在病中无趣,正好玳太妃是个有趣之人,她来看望我,我求之不得呢。”
有趣之人?
玳妃听着觉得这不像好话。
绿嫔莫不是在骂她蠢,还是骂她可笑?
嗯,一定是骂她可笑。
春花也听出绿嫔的意思了,忍不住偷笑,“既然如此,奴婢就放心了。那二位太妃慢慢聊,奴婢先回去向太后复命了。”
春花走了之后,玳妃也不敢再动肝火,唯恐被苏幼仪知道,只好灰溜溜地离开了。
倒让绿嫔觉得无趣。
……
十日之后,苏幼仪接到了苏志明传来的书信。
原以为不过是一封普通的报平安书信,谁知打开看后,苏幼仪竟反复看了两遍,一动不动。
春花等人好奇,平日苏幼仪看书信总是一目十行,这还是头一次见她看这么久的。
“太后?出什么事了?”
苏幼仪尚未从震惊中平复过来。
倒不是这封书信说的内容让她震惊,苏志明提出西北吏治的问题,想要在非常时刻先斩后奏,她完全可以理解。
她震惊的是这封书信的遣词用句,可谓字字珠玑,句句血泪。
这简直可以和千古美文《滕王阁序》媲美了。
她连忙摆手,“快,去乾清宫请皇上来,这样的文章一定要让他瞧瞧!”
春花等人不疑有他,连忙让人去乾清宫请元治,元治很快就到了,看过书信后只觉口角余香。
他不禁感慨,“好文章!值得千古流传了!这是舅舅写的?”
苏幼仪接过来,仔细看了一遍,“字倒是志明的字,可我觉得不是他一个人写的,他一个人也写不出这样的文章。我猜是张之洞和他一起斟酌的,他两个一个是新科状元,一个是探花,唯有他们双剑合璧才有这样的千古美文!”
元治不禁感慨,“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
苏幼仪宽慰他,“你是皇上,用心不在文章上,能处置好政事才是你的本事。当皇上未必要会写文章。”
这话倒是。
苏幼仪又道:“不过依我看,这篇文章之所以写得如此动人,也和志明他们在西北的境遇有关系。想来他们实在是感慨极深,才会写出这样真情实意的文章来。”
这句话点醒了元治。
元治道:“对了,那他请求先斩后奏,母后是否同意?”
苏幼仪笑着反问他,“皇上是否同意?”
母子二人对视,一下子就明白了对方的情绪,不禁齐齐笑出声来。
就冲着这篇好文章,不想同意也得同意。
元治忽然道:“对了,先帝留下的有一把尚方宝剑。上能刺昏君,下能斩佞臣,不如命人快马加鞭将此剑送去给他,如何?”
“尚方宝剑?”
苏幼仪这才想起此物的功用,不禁道:“皇上舍得?先帝朝时,此剑可从来没有给过任何一个大臣。先帝那样信任雍亲王,也没有给过他。原因无他,只因为这尚方宝剑‘上能刺昏君’,哪个帝王不忌惮?”
元治不以为然,“我不忌惮。我可唤他一声舅舅。再说了,只要我自己持心公正,何必怕这一把剑?此剑斩的是昏君,不是明君。”
这番话说得极好,苏幼仪想不同意也不成,“既然皇上有此心,那就这么办吧。只是朝中难免有人非议,说我偏心自家人了。”
“是我的意思,与母后不相干。”
元治暗暗做了决定,“我会告诉大臣们是我自己的意思。虽然母后雷厉风行在朝中甚有威望,可难免有一二肖小,为了避嫌,母后不要管这件事了。”
苏幼仪听罢沉默了好一会儿,终于忍不住道:“你长大了,果然是做帝王的人,懂得承担责任了,母后很是欣慰。看着你成长得这么快,母后就放心了。”
………………………………
第五百三十九章 绿太妃薨
御赐尚方宝剑,八百里加急自京城而出。
一路西行,烟尘茫茫。
这把在先帝朝时一次也未曾出动的宝剑,在新君登基后第一次出现,成了朝野内外臣民的美谈。
“此剑乃天子御用。剑身花纹细凿,图纹清晰,剑身一面刻着腾飞的蛟龙,一面刻着展翅的凤凰。而且剑身上还纹饰着北斗七星,以剑应天象之形,正是见之如见天子。”
周首辅谈起此剑,面带欣慰的笑意,缓缓捋着胡须道:“我年轻时见过一次,那是钛祖的时候了。钛祖将此剑从尚方中启出,赐与武威大将军,斩奸臣敖氏……”
众臣听他提起旧事,面带神往。
“也只有周首辅年高望重,才有幸见过一面。我等都是今日朝上才初次见到啊!”
“是啊,此生在朝中还能见到尚方宝剑出鞘,也算是一桩逸事,待日后告老还乡可以与儿孙做谈资了。”
雍亲王从殿中走出来,听到众臣的谈话不禁笑道:“此剑古称‘尚方斩马剑’,至前代称尚方剑。持有尚方宝剑的大臣,具有先斩后奏的大权,象征着君臣之间的托付与信赖。如今皇上将此剑赐予苏志明,西北官吏岂有不闻风丧胆者?”
“是啊是啊。小苏大人年少有为,赤胆忠心,皇上信赖是应该的。何况谁人见他写的这篇文章能不动容?”
说话的大人把一张折好的纸拿出来,那是苏志明那封信的手抄本,“此文我要拿回去细细揣摩,好生品味。”
“我也抄了一份,不如咱们出宫找个茶楼 ,边喝茶边细品……”
众臣谈笑风声,边说边朝宫门外走。
待他们走出一段距离,殿中缓缓走出一个垂头之人来,一身朱红的官服象征着尊贵的身份。
正是苏清。
听见众臣将尚方宝剑之事传为美谈,唯独他高兴不起来。
这个旨意下达之前,他竟然一点风声也没听见,虽然皇上口口声声说是他的意思,可明眼人谁看不出来,皇上事事听太后的?
这件事苏幼仪不可能事先不知情。
可她竟然从头到尾瞒得一丝不漏,更没有和自己商量的意思。
这让苏清越想越不舒服。
如果当初苏幼仪允许他去西北赈灾,那今日被传为美谈之人就是他苏清,而不是苏志明。
他在朝中多年,从先帝朝到当朝,一路青云直上,怎么能叫这么一个年轻小子比下去……
他忽然想起什么,举起袖子一看,里头同样是一份手抄的苏志明的书信。
据说太后、皇帝二人都大为赞赏这篇文章,翰林院的几个执笔便连夜手抄了许多份,送与朝中大臣传看。
那些够不上得到这份手抄本的官员,甚至还亲自抄写了一份,都赞叹不已。
苏清面露鄙夷之色,连看都没看一眼,随意丢在了地上。
要论写文章,他也是进士出身,难道还写不出来么?
他用力拂袖,大步朝宫外走去。
待他走后,一个小太监从殿中走出来,看到地上丢着一张纸,好奇地打开来看。
“这不是小苏大人的文章吗?是哪位大人落下了?”
他连忙小心收好,预备拿回去交给殿前总管,等明日早朝好还给丢了物件的大人……
不过十日,寿康宫绿太妃薨了。
苏幼仪最早接到奏报,“立刻出宫去请雍亲王和绿太妃母家之人,再派人通知皇上,内务府该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没有?”
春花一边打发人去各处通知,一边回道:“都是全的,太后放心。绿太妃病了那么久,该准备的早就准备好了。如今不过是按照仪制准备身后事,天气热起来了,太妃的尸身可不好在宫里停太久。”
苏幼仪瞧了一眼门外的天色,日头越发毒起来了。
这种季节办丧事是最麻烦的,她有心想去寿康宫看一眼,春景忙拦在头里,“太后去哪?死了人的地方不干净,太后还是别去了。您该安排的都安排了,也算尽心了。”
“是啊太后。”
春花也道:“奴婢知道您对绿太妃素来青眼有加,可您不是常说么?人死灯灭没有鬼魂,去就去了,您去看望她也没感觉。若是吓着了您,几位小皇子可怎么办?”
苏幼仪只好作罢,“你们替我去看看,别让雍亲王和绿太妃母家的亲人哭得太伤心,要多劝着点。”
“是。”
见她们出去,苏幼仪这才又坐回榻上,随手拿了一把湘妃玉竹团扇扇了起来。
连绿嫔都死了,这后宫中,从此真正记挂先帝的人又少了一个。
她静下来,慢慢听到宫墙之外一片梧桐树上,有知了的声音隐隐地响起来,预示着盛夏的炎热。
思绪飞得很远。
不知道绿嫔的那只蝴蝶风筝还在不在,她给的那只红凤凰风筝,她又是否留在身边?
人死灯灭,是与否,似乎也不重要了……
绿嫔去了,燕妃等人倒是齐齐到坤宁宫来,陪着苏幼仪说了好一会儿话。
众人都有些感慨。
“年纪轻轻的就这么去了,好不容易当了太妃该享清福了,谁知道她这样福薄,唉。”
“是啊,绿太妃和咱们年纪差不多,看她这样,我们都有些心有戚戚然了……”
苏幼仪原本有些伤身,听见许贵人这样说,反而打起了精神,“何必做司马牛之叹?绿太妃皆因心里想不开,才会缠棉病榻至死。你们都是享清福的人,只要自己不作践自己的身子,必能长命百岁。”
这话说得也有道理。
纯嫔笑道:“就是,咱们姐妹在宫里一辈子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岂不快活?何必想那些没用的。”
苏幼仪瞧着她,又是好笑又是无奈,“纯妹妹说的对,日子怎么过都是过,何不欢喜一些?你们若有想见家中之人的,尽管把帖子递来,我都允了便是。”
“真的啊?”
一时间气氛又从沉闷恢复了正常,众人忙不迭谢恩,各自告退准备回去给家人传信。
尤其是燕妃这样亲族多的人,巴不得自家的母亲、嫂子和姊妹都能时常入宫和她说说笑笑。
………………………………
第五百四十章 同葬皇陵
“太后,绿太妃按例该葬入妃陵,和圣母皇太后为伴。这是绿太妃的陪葬物清单,请太后过目。”
内务府已办好了丧仪的一切事物,如今只待下葬了。
春花将单子送上来,苏幼仪看了一眼,都是按照妃位的规格办的,并无不妥。
她略想了想,“先帝的皇陵建得如何了?”
“已经建好了。奴婢今日还听内务府的人说,是不是该择吉日把先帝棺椁下葬了?总不能一直停在太庙。”
苏幼仪忽然有了些别的想法。
她从座中起身,“你陪我去乾清宫看看元治吧,元治喜欢坤宁宫小厨房做的芙蓉糕,你包一些带过去。”
春花朝外一望,“这么晚了,太后要现在过去吗?”
苏幼仪笑道:“去早了反而不好,听小纪子说,元治每日除了用膳就是看折子,现在去正好不打搅他。”
春花想想也是,命人去把芙蓉糕装到食盒里,带着去了乾清宫。
乾清宫一派灯火通明。
小义子坐在殿外的廊下打瞌睡,见苏幼仪来连忙上前,慌乱中抹着口角留下的口试。
苏幼仪并未斥责,只是好笑,“怎么这么早就在这里打盹了?”
小义子有些不好意思,“奴才该死。这不是今夜奴才当值么,所以趁着皇上在专心批折子的时候打个盹,后半夜皇上要歇了,奴才好打起十二万分精神。”
这算是一种投机取巧的法子,不过以小义子在乾清宫的地位,大家见了也不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会计较。
更何况,这确实是后半夜打起精神的好法子。
苏幼仪朝殿中望了一眼,“皇上还在看折子,用过宵夜了么?”
“没有。”
小义子摇摇头,“奴才一直在殿外守着,没有见人进去。”
说着看向苏幼仪身后的春花,见她拎着食盒便笑了起来,“太后是特意来给皇上送宵夜的吗?”
“有些事要和皇上商量,想到了便过来了。”
说着便朝殿中走,小义子侧立一旁,这回不再坐下打盹了。
元治正在殿中看折子,见苏幼仪来了有些惊讶,忙从上首走下来,“母后怎么过来了?”
苏幼仪道:“皇上在看折子,我打扰你了吗?”
“没有。”
元治笑道:“正看得烦闷,也有好些地方不解,能和母后谈谈最好。只是看天色这么晚了,没敢去打扰母后,想着明日再去问母后。”
苏幼仪让春花把食盒打开,“皇上这时候还在用功,一定饿了吧?吃点点心再说吧,不着急。”
见是芙蓉糕,元治抿嘴一笑,两人便坐了下来。
小纪子从殿外进来上茶,一边喝着茶吃着点心,苏幼仪一边道:“你可知道,先帝的皇陵已经修建好了?”
元治愣了愣,“这么快吗?”
他当初看过皇陵的图纸,十分浩大,以为要十几年才能建好。
苏幼仪道:“历代新君登基皇陵就开始投入建筑,所以先帝想着皇陵这件事的时候,其实皇陵早已半成了。就好比现在——”
元治惊讶地张着嘴,“我的皇陵也在修建了?”
这种事因为忌讳,事先不曾告诉君王也是寻常。
苏幼仪瞧他诧异的样子,忍不住噗嗤一笑,“是不是听了害怕,觉得自己才十几岁,怎么就考虑到皇陵了?”
元治有些不好意思,揭过了这个话题,“那母后的意思是,先帝的皇陵建好了,择日将先帝棺椁入陵吗?这样正巧了,绿太妃的丧仪已毕,也是时候该入陵了。”
说到这个,苏幼仪笑了笑,“我今日来找你,为的就是这件事。”
她端起茶盏,入口微微有些烫,便又放了下去,“元治,先帝在位时你年纪尚小,有些事,我不知道你明白不明白。”
“什么?”
苏幼仪想了想,“绿太妃对先帝一片深情,你明白吗?”
元治一愣,没想到她要说的是这个,“这个我知道一些。父皇病重的时候,绿太妃在乾清宫侍疾是最用心的一个。有些时候连高奇寿都不敢反驳的事,她却敢驳回,她和后宫众嫔妃不一样。”
元治能理解到这一点,苏幼仪已然觉得欣慰。
她点点头,“所以我想,能不能成全绿太妃的一片痴情,让她和先帝同葬帝陵?”
“同葬?”
元治大惊失色。
他回想了一番当初皇陵的建造,“我记得先帝的陵寝除了他自己的灵位,只留了一个位置,是将来给母后的。帝后合葬,这是父皇的心愿。”
“我知道。”
苏幼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