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娇宠:这个娘娘有点懒-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他这么一说,苏志明低头沉思起来。

    如果不是为了银两,那又是为了什么呢?

    无名提醒道:“我这几日跟随大人,隐约听到了一些话。听闻大人此次出京任务艰巨,太后曾经放言,若大人贪污一分一毫,她就交出朝政大权,是否如此?”

    “确实如此。你的意思是,幕后之人是冲着太后来的?他想让我此番西北之行造成贪污的事实,我手底下的人贪污,自然就是我的罪过。到时候逼迫太后让出手中大权,就名正言顺了。”

    无名沉吟片刻,“大人或许可以想想,朝中何人有如此动机?又是何人和这个户部员外郎苟退有所牵连,可以指使得动他?”

    苏志明心中一动,自然第一个想到了曾经的威远侯——江肃。
………………………………

第五百五十一章 去而复返

    不过那只是一闪而过的想法,他很快自我否定了。

    “不,不会是江肃。”

    “他如今已经被贬值,并且皇上让他在府中三个月不必上朝,等于完全剥夺了他的政治权力。朝中大臣没有这么不开眼,这个时候还替江肃胡作非为。”

    “可要说最想动摇太后地位的权臣,除了他还有谁呢?”

    他喃喃自语,忽然想到了一种可能,微微眯起眼睛。

    无名见他面色有异,便道:“莫非大人想到可能的人了?”

    苏志明摇摇头。

    “我在想,也许幕后之人并非冲着太后来的。想通过这样一件贪污案子动摇太后的权力,未免太异想天开。就算他有本事把贪污的污水泼到我身上,可太后毕竟没有直接牵涉,应该不是太后。”

    “若不是太后……”

    两人对视一眼,彼此都能感觉到,他们想到一处去了。

    “若不是太后,那就是我。”

    苏志明自嘲一笑,“看来皇上的恩典太过,尚方宝剑一出,京城中嫉妒我或是忌惮我的人,终于坐不住了。”

    他年纪轻轻初入仕途,就能有如今的成就,且成就中脱不开苏幼仪这个太后的影响。

    朝中有人嫉恨,这是难免的。

    沉默片刻,无名道:“这些日子,我会贴身寸步不离地保护大人的安全,绝不让宵小之徒有机会下手。”

    苏志明只是摇头。

    “我在意的何尝是自己的生死?”

    “一来是怕朝中的阴谋诡计,伤了无辜百姓的性命,那就是我最大的过失。二来只怕因为我处置不当,连累了太后。”

    他看向无名,“你可知道?虽然我走到如今的地位,和先帝、皇上对太后的看重有关,可太后她其实并非一个徇私枉法的人。她不过是觉得我可用,所以便用了。她素来如此,不在意外人的看法。”

    无名微微眯起眸子,“在下明白。太后用私权助大人上位又如何?百姓们怕的不是私权,而是私权扶起一个无能无德的官员。听了大人的话,在下倒是对太后娘娘很是敬仰。原以为深宫女子小心小性,没想到也有这样江湖豪气。”

    苏志明这才露出一点笑意,“若有机会,我带你回京城亲眼见见太后,她绝对是一个放在江湖上也堪称传奇的人物。对了,我还有一位同窗好友要介绍给你,他是今科状元,名唤张之洞……”

    ……

    一路赶至旧县,无名对苏志明的贴身保护,让两人的情谊更加深厚。

    加上无名喜欢听苏志明谈为官之道,苏志明也喜欢听他谈江湖人士对于朝廷的看法,两人相谈十分投契。

    到了旧县直入县衙,当地县衙官员乃至州府官员,听说他去而复返,连忙聚集县衙迎接。

    苏志明也不客气,直接将来意挑明了。

    一众地方官员皆是一脸有苦说不出的表情。

    “苏大人,实在不是下官等人无能,而是来人打着您的旗号,加上确实是朝廷命官,我等也无法……”

    “是啊,苏大人,我等绝无在其中贪污一丝一毫,还请大人明鉴。”

    苏志明听罢众人的说辞,心中已有了数。

    若说这些官员不知道来人代表的并非他的意思,那是假的。

    他们分明知道,只是碍于苟退和苟退背后的势力,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什么都不知道。

    否则他们不会连派人到新乡问一声都不曾,直接将消息瞒死。

    若不是无名想为旧县百姓出气意图刺杀苏志明,阴差阳错让他知道此事,只怕他到现在还蒙在鼓里。

    可要说这些官员并没有贪污,苏志明是信的。

    和京城的权臣相比,他们还没有资格在这里头分一杯羹。

    何况尚方宝剑在此,他们敢装聋作哑,却绝不敢伸出自己的手,摸不该摸的银子。

    苏志明直接下令,“将苟退关押到县衙大牢,一应涉案官员坦白交代,则本官日后回京禀告太后皇上,自然会为你们说情。若是到现在还不肯说实话,将你们与苟退之间的联系一一说清,休怪本官不留情面!”

    侍从手捧锦盒,上前一步,面无表情。

    不用打开,众人也知道那锦盒里是尚方宝剑,他们早就吓破了胆子,连忙跪地,“下官不敢,下官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

    不过五日,赈灾银两如初发放。

    好在并未造成巨大的损失,旧县的百姓中或有饿得皮包骨头的,或有饿得啃树皮的,但真正饿死的人并不多。

    苏志明和无名二人在民间巡视,见到百姓狼吞虎咽地吃着赈灾的窝头,眼中一阵湿闰,差点落下泪来。

    他忽然侧过身,朝着无名大礼下拜。

    无名连忙拦住他,“大人这是做什么?”

    苏志明深吸了一口气,才将泪意咽了下去。

    男儿有泪不轻弹。

    他道:“这一拜是你该受的。若非你路远迢迢从旧县到新乡来告诉我此事,我要何时才能知道?等到那个时候,百姓又饿死了多少?”

    “只要想到饿殍遍野的场景,我便心有余悸。多亏你前来告知,我替自己,也替旧县的百姓谢你!”

    他再度下拜,无名为之动容,连忙搀扶,“大人这样说,真叫在下惭愧。”

    “其实在下去找大人的时候,哪里想到旧县的百姓?与其说是为了他们,不如说是为了自己心中那点孤愤,想要刺杀贪官替天行道。直到见到大人,才知道自己大错特错。”

    “现如今想想,哪怕大人真的是贪官,我杀了您又有什么用?百姓照样饿死,照样没有解决旱灾的办法。与其如此,不如想办法救百姓才是真的。”

    他反而朝苏志明一拜,“是我应该替旧县百姓谢大人,也替自己谢大人。若不是大人以身作则教导,只怕我这一生也不过是个随心所欲的江湖游侠,哪里懂得什么大是大非大仁大义?”

    “快起来。”

    苏志明同样搀扶他,“只要旧县百姓平安,你我便能心安了。谁说你不懂大仁大义?像你这样的江湖游侠,同样值得本官敬佩!”
………………………………

第五百五十二章 锋芒毕露

    与此同时。

    苏志明轻易解决了旧县的问题,并将嫌犯苟退收押,自以为不再有问题。

    可京城却接到了惊人的奏报,在朝廷上掀起了一场惊涛骇浪。

    “旧县百姓未得丝毫赈灾银两,街上饿殍遍野,已然饿死了上千人!”

    这个消息一传到朝中,几乎没有人敢相信。

    直到再三确认过奏报,终于有人敢说一句,“看来,这次太后的大权是保不住了。太后再英明,到底架不住不肖子弟啊……”

    朝中对于苏志明的声讨,一时间甚嚣尘上。

    原本苏志明年纪轻轻就得此重用,已经让人很不满了。更重要的是,在此前商讨西北赈灾之事时,那些想要这件差事的人几乎都被苏幼仪定义为了贪官污吏,意图不轨。

    如今眼看苏志明也被拉下水了,这些人正是拍手称快的时候。

    故而哪里还有什么顾忌?

    一本接一本的折子参了上去。

    元治的案头很快被参苏志明的奏折堆满,有不少大臣提议,应该立刻将尚方宝剑收回,并且让随行官员将苏志明压回京中戴罪。

    元治还未从西北的奏报中回过神来,又被各方的言论争吵不休弄得头疼。

    “皇上,此番您决不能再为太后姑息苏志明了,他竟然敢如此明目张胆地贪污,害死了多少百姓啊!”

    “是啊皇上,枉费您如此信任赐他尚方宝剑,他这简直是辜负皇恩!”

    “对了皇上,太后此前曾言只要苏志明有贪污之举,她就交出前朝大权,不知此话还算不算数……”

    元治只得以目光向苏清等人求助。

    可令他诧异的是,苏清并没有丝毫为苏志明和苏幼仪说话的意思,只是眼观鼻鼻观心,默不作声地站在那里。

    好像众臣谈论的事和他没有关系似的。

    元治焦急,又看周首辅。

    周首辅一向是支持苏幼仪的,当初要不是苏幼仪在先帝面前举荐,他也不可能成为首辅。

    可今日朝堂上的情形,大半朝臣都在对此事愤愤不满,周首辅有心想站出来说几句,到底还是退缩了。

    最后他只说了一句,“小苏大人的事是小苏大人的事,如今先把他的事理清楚,何必攀扯太后?”

    他保不住苏志明,替苏幼仪说句话还是可以的。

    危急关头,竟然是已经许久不肯出言的雍亲王站了出来,“回皇上,臣以为,周首辅所言有理。”

    朝堂上的议论纷纷立刻安静了下来。

    雍亲王堂而皇之地站了出来,“小苏大人远在西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还不能凭一封奏报断定。至于太后此前说过的话,本王实在不解,事情还没有定论,为何有些人已经急着要拉扯太后了?”

    “这实在叫本王好奇,到底是小苏大人犯了错,还是有人迫不及待希望他犯错,好将太后拉扯下来?”

    一番话说得朝堂鸦雀无声。

    苏清忍不住抬起头,看了一眼雍亲王。

    不知从何时起,雍亲王就很少在朝堂上发表意见了,似乎是在新君登基后,又像是从先帝还在、太子监国时就已然如此。

    他身为亲王,避嫌也是理所应当。

    若他就这么一直避嫌下去倒好,只是今日,何以又为了苏志明出头?

    雍亲王如此一说,元治便有了底气。

    “皇叔所言甚是。此事尚不明了,过几日小苏卿自然会派人传信回来,朕要看看他是怎么说的。另外,朕会派遣钦使前去调查,一切以查明真相为要。”

    “朕不许你们攀扯太后。朕年少未能亲政,即便太后愿意交出前朝的大权,朕也不能无人辅佐。”

    “皇上。”

    就在元治以为大局已定之时,一直沉默的苏清开口了。

    “皇上,臣以为调查真相固然要紧,但为了避嫌,此时最好还是停了志明的职务。可以暂时将他的职务交给张大人,他不也在西北吗?”

    停职?

    元治皱起眉头。

    他不相信苏志明真的会贪污,他觉得此事只要查下去,一定能查明真相,还苏志明一个清白。

    可苏清却在此时提出停职,这是为什么?

    他和苏志明不该是一伙的吗?

    苏清也知道自己和苏志明关系亲厚,说的话难免令人疑惑,便道:“臣并不认为他一定贪污了,只是为了避嫌,也为了他的清白,最好还是停职查办更加稳妥。皇上不想还他一个清白吗?”

    他说的也有道理。

    元治心中释然,正打算接受他的提议,雍亲王忽然道:“皇上,此事暂时还是不做决定的好。臣建议还是和太后商量一番再定,毕竟此事和太后也息息相关。”

    元治又犹豫了。

    雍亲王说的不错。

    再说苏清的意见也不能代表苏幼仪的意见,前些时日他们不是还闹了龃龉,苏清脸色难看地出了坤宁宫,宫里的人都知道。

    幸而雍亲王提醒,否则他便直接接受苏清的提议了。

    元治点点头,“皇叔所言甚是。此事兹事体大,朕会和太后再商量过后做决定。众卿若是无事,便退朝吧。”

    众臣之间互相看来看去,终究行礼告退。

    ……

    出了殿门,雍亲王跟上了苏清的脚步。

    “苏大人。”

    苏清回头一看,正是今日锋芒毕露的雍亲王,不禁一笑,“王爷近来沉默寡言久了,今日忽然提出主见,反而叫下官有些不习惯。”

    雍亲王看着他的表情,越发觉得皮笑肉不笑。

    看来他的猜测没错。

    苏清和苏志明之间一定发生了什么,今日苏清的提议看起来像是为了保证苏志明的清白,实际上是在束缚他的手脚。

    若他不提醒,皇上可能真的会听苏清的话。

    他笑道:“本王能有什么主见?无非是依从先帝生前的嘱托,皇上好歹是本王的侄儿,如何能不看顾?而太后是先帝选的辅佐皇上的人,自然凡事要和她商量。”

    说来有些讽刺。

    先帝在世时都想到了让苏幼仪这个皇后当朝理政,却没想着为元治挑选几个顾命老臣。

    他绝不是驾崩匆忙无暇选择,而是不选。

    至于为什么不选,这其中的道理雍亲王说不清楚,但隐约也能猜测到一些。

    苏清从他的话中听出些许讽刺之意,“王爷是在讽刺下官没有先帝的旨意,不配辅佐皇上吗?”

    “自然不是。”

    雍亲王面上含笑,“只是说了事实。苏大人何必如此多疑?大人如今在朝中地位不言而喻,又是今年恩科的主考官,天下考生都要尊称你一句老师,论起来,倒是本王逊色。”

    苏清听罢并没有觉得受到了恭维,反而觉得雍亲王这些话里有些奇怪的意味。

    他是在警告自己权势太大,要谨慎行事么?

    前有李阁老,后有季玉深,再有威远侯江肃……哪个不是权势滔天,红极一时,最后又沦为了死尸?

    没有沦为死尸的那一个,如今正在病床上苟延残喘。

    苏清目光一凛,“王爷谦虚了,下官还有事,先行一步。”

    说罢微微拱手一礼,便朝外走了出去。
………………………………

第五百五十三章 教你个办法

    “他真是这样说的?”

    下朝之后元治便将今日朝上的事告诉了苏幼仪,他也心有余悸。

    幸好今日有雍亲王出来坐镇,否则他自己一个人还真不知道如何面对突生的乱局。

    苏幼仪听过元治所述苏清的话后,一直蹙着眉头。

    元治见她面色有异,试探道:“母后,您觉得舅舅真的做了这种事吗?”

    “这绝不可能。”

    苏幼仪微微摇头,“区区十万两银子,再贪污也有限。我相信志明不是眼皮子这样浅的人,他不会这样做。”

    元治想了想,“朝中有人说,他出身乡野之地少年贫寒,所以才会挡不住金钱的诱惑。可我也不信他会这么做。”

    苏幼仪看向他,元治淡淡一笑,“就算他心里真的视财如命,为了母后,他也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母后待他那样好,若他真的这么做,岂不是禽受不如?”

    苏幼仪同他相视一笑。

    元治能信任苏志明,这就是眼下最好的消息。

    苏幼仪不禁叹了一口气,“没想到这等时刻站出来维护志明的是雍亲王,而非老苏大人。我现在忽然很庆幸,于绿太妃的事上给了雍亲王一些善意,今日才得到了他的全力维护。”

    元治原本还有些纳闷,沉寂许久的雍亲王今日怎么会忽然站出来说话,原来是这样。

    “原来是因为母后,怪不得雍王叔今日肯出头。只是老苏大人……”

    元治想了想,“也许他提议将舅舅停职,也是为了舅舅的清誉着想。”

    苏幼仪没有说话。

    若没有之前发生的事,她也许也会像元治一样,相信苏清不过是另有打算。

    可在苏志明离京之前,苏清表现出那样的争抢之意,早在苏幼仪心里埋下了一颗怀疑的种子。

    苏清今日的话,分明像是落井下石。

    她忽然开了口,“皇上想想,此时此刻将志明停职,不论他到底有没有贪污,停职之事一出,他的西北之行就要告终了。他不能继续赈灾,到时候损伤的还是百姓,而他自己的仕途也会蒙上一个极大的污点。”

    “你想想,朝中那么多官员因为这个差事给了志明而不忿,再加上尚方宝剑,他们对志明多有忌惮。这个时候若将志明停职,高兴的会是谁?”

    元治又是惊讶又是难以相信,“母后的意思是,老苏大人站在那些人的立场,不帮舅舅了?”

    这也是苏幼仪最担心的一点。

    正说着,小纪子忽然匆忙从殿外进来,“太后,皇上,前朝数名大人在乾清宫外等着,说是有要事面见皇上呢!”

    “什么?”

    苏幼仪眸子一凛,心知这些人一定是为苏志明之事来的。

    看来他们还真的一步都不肯让,非要借题发挥惩治苏志明了。

    元治朝苏幼仪投去求救的目光。

    苏幼仪思考了片刻,“刚刚上过早朝,难道皇上不用休息不用进膳么?让他们都回去,就说有什么事明日早朝再说。”

    元治在她说完后补了一句,“就说是朕说的,别提母后。”

    “是。”

    小纪子匆匆朝殿外赶去。

    ……

    “看来他们是不打算轻易放过此事了,这样拖下去也不是办法,母后,你说该怎么办?”

    苏幼仪叹了一口气。

    这件事还真棘手,她一时也想不到办法。

    “西北遥遥千里,现在我们连志明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都不知道,如何应对?”

    她思忖着,只要这件事不是假情报,苏志明的书信总会提及的,少则三日,多则五日,等看过苏志明的回复再说。

    她咬了咬牙,“拖,拖不下去也要拖。拖到把这件事彻底弄清楚再决定,决不能草草处置了他,让有心人得利。”

    “拖下去?”

    元治露出了苦涩的笑意。

    这要拖到什么时候才能将事情彻底查明,只怕事情还没查明,他已经被那些朝中大臣烦死了……

    苏幼仪也知道他的难处,一脸任重道远地拍拍他的肩膀,“元治,就委屈你几日。我知道那些老臣不好打发,这样,我教你个办法……”

    ……

    从朝会上得知旧县之事后,朝臣们就没有停止过进宫求见,非要元治给个说法。

    好在他们都聚集在乾清宫,还没有人敢到坤宁宫找苏幼仪“要说法”的。

    一来苏幼仪威权甚重,先前的威远侯江肃就是个好例子,众臣不敢随意冒犯。

    二来苏幼仪虽管朝政,到底坤宁宫乃是后宫,前朝的大臣进宫必得先经过乾清宫才能到坤宁宫,索性都都聚集在了乾清宫外。

    乾清宫里却一点动静也没有,迟迟不提召见。

    良久,许久不见动用的大总管高奇寿走了出来,众臣都客客气气地同他见了礼。

    “大总管,怎么是你出来了?”

    先帝驾崩后,高奇寿还留在乾清宫伺候,可已经等于退休了。

    不过是有些年轻人不懂的事情,他这个老人精给些指点,至于端茶送水贴身伺候的差事,根本不用他亲自做。

    他等同于在乾清宫养老。

    众臣来乾清宫也少见到他走动,今日忽然一见,都有些惊讶。

    高奇寿乐呵呵的给众臣行礼,“诸位大人好啊。老奴在乾清宫伺候着,皇上见老奴是伺候先帝的人,不肯烦劳老奴。可奴才毕竟是奴才,难不成还能像主子似的成天享清福吗?”

    他笑着看了众人一眼,“奴才可不敢仗着先帝的一点恩德,就在小主子面前作威作福。毕竟主子虽小,将来迟早要长大的,诸位大人说是不是?”

    众臣浸银朝局,哪里会听不懂高奇寿这番话,闻言都沉默了起来。

    高奇寿却还笑着,假装并无意有所指,“好了诸位大人,奴才还有事要出去一趟,就不奉陪了。”

    “大总管去哪里?”

    高奇寿恭敬道:“皇上有事要同雍亲王商量,命奴才出宫去请王爷。只怕皇上是没工夫见诸位大人了,诸位大人还是早些回去吧!”

    雍亲王?

    这位王爷韬光养晦已久,今日为着苏志明的事如此主动站出来,看来其中必有内情……
………………………………

第五百五十四章 累死一两个

    直到雍亲王进了宫,那些大臣还围在乾清宫外头。

    雍亲王远远走来就看到一群花花绿绿,脸上现出讥诮的神色,缓缓走近以后站在那些大人背后不发一言。

    高奇寿想提个醒,雍亲王摆手拒绝了。

    那些大人们还在议论,“咱们在这里等久一些,不怕皇上不见。皇上让咱们这些朝中大员站在这里空等,也会怕外界议论的。”

    “是啊。要是今日皇上不见咱们,明日就请几位年高体弱的大人和咱们一起等。皇上总不能看着老大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