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娇宠:这个娘娘有点懒-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啊。要是今日皇上不见咱们,明日就请几位年高体弱的大人和咱们一起等。皇上总不能看着老大人站晕过去吧?”
“有道理,对了,不是说去请雍亲王了么,雍亲王怎么还没到?”
众人说着朝身后看去,一扭头看见雍亲王就站在他们背后,不知道站了多久,面上全是讥诮。
众大臣吓了一大跳。
“雍亲王,您怎么站在这里不吭声?”
雍亲王戏谑地哼了一声。
众臣这才反应过来给他行礼,一边行礼,一边心里想着这下可糟糕了。
也不知道他们刚才的话,雍亲王听去了多少。
雍亲王皮笑肉不笑,“本王一直站在这里,你们看见本王吗?本王不过是看诸位大人聊得正开心,不好意思打扰罢了。”
听了这话,众臣更加尴尬了。
雍亲王这分明是在告诉他们,他确实听到了他们的谈话。
糟了,要是一会儿他进去告诉皇上怎么办?
雍亲王从他们旁边擦身而过,不禁回头笑道:“不过我劝诸位大人还是早些回去吧,你们瞧瞧这日头多毒啊,万一晒出个好歹来药石无灵,那可怎么办?别为了给别人做嫁裳,把自己的性命也搭进去了。”
说罢不再看他们一眼,大摇大摆地朝殿中走去。
众臣面面相觑,抬头看了一眼,正是盛夏天气最热的时候,他们在这里等了半日,的确个个都口干舌燥。
想想真正主使他们来逼迫皇上的人这会儿大概在家里吃着瓜果点心呢,他们便也没了心肠。
“罢了罢了,雍亲王进去怕是要和皇上说好一会子的话,咱们站在这里也没用,还是回去明日再来吧!”
“是啊,回去大家合计合计再来,总比傻等着有意义多了……”
众臣一边说着,一边慢慢吞吞地朝外走去。
已经走到殿门口的雍亲王回头一看,看到他们灰溜溜离开的模样,不禁莞尔一笑。
高奇寿看到了他的笑容,“还是王爷厉害,几句话就把他们劝服了。奴才无能,说服不了他们。”
“不是大总管无能。”
雍亲王盯着他们的背影,一针见血,“是他们不到黄河心不死,只怕真要累死一两个才肯真的停手。”
……
进得殿中,只见元治站在窗边,显然一直在关注殿外的动静。
见雍亲王进去,他大松了一口气,“王叔,你可算来了,外面情形如何?”
雍亲王无奈地摇摇头,“我和大总管双管齐下,总算把那些大臣先劝退了。”
元治面上露出笑容。
这一个笑还未彻底展开,雍亲王又跟了一句,“不过皇上先别高兴得太早,方才我在外头听见他们谈话,说明日还要来。”
高奇寿忙道:“不仅他们要来,还说要带年老体弱的老大人来,这分明是在威胁皇上!”
元治一惊,皱起了眉头。
这些大臣果然知道他的软肋在哪里。
他年少初初登基,满朝文武都是先帝留下来的大臣,他只能礼待有加,打不得也骂不得。
否则随时都能被人扣一顶不敬先帝、不孝的帽子。
若这些人果然带着年老体弱的大臣来乾清宫外侯见,他想不见都不行,总不能看着那些老大人身子不适活活累死吧?
那他就成了暴君了。
雍亲王知道他为难,便道:“皇上放心。臣能做的虽然不多,但今日回去臣会联络朝中宗亲,绝不让他们淌这趟浑水。宗亲们还是会给我这个皇叔一点薄面的。”
这句话给了元治极大的安慰,“可朝中大臣那边,又要让谁去说话呢?”
若在从前,元治一定第一个想到苏清。
可今日他没有。
苏清今日在朝上的态度实在可疑,他用不得,只好另觅人选了。
雍亲王也和他有同样的默契,便道:“皇上,臣以为若能劝服周首辅去游说走动,或许也能起到作用。”
“周首辅?”
他受过苏幼仪的恩惠不假,可要让他为苏志明的事去奔波走动,只怕不容易。
元治思忖了片刻,“除了周首辅,也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母后让朕找王叔进宫商议,果然没错。满朝文武大臣那么多,没想到到这个时候,能帮朕的只有王叔。”
雍亲王笑了笑,“皇上抬举了。其实也不全是为了帮皇上,更不是为了还太后的人情。而是臣自己私心里觉得,这件事大有古怪。”
“王叔此言何意?”
雍亲王缓缓道:“苏志明此人,我对他了解不多,可我相信太后的眼光。太后从来不是任人唯亲的人,她重用苏志明,一定有她的道理。退一万步说,像苏志明这样前途大好的年轻人,完全不必为了区区些许银子就把自己的前程毁了,皇上觉得是不是?”
元治点头,“不错。朕和母后都不相信他真的贪污了赈灾银两。”
雍亲王道:“可外头那些极力劝谏皇上惩治苏志明的大臣呢?他们和苏志明同样在朝为官,对他的品性应该更加了解。臣想,他们未必觉得苏志明真的贪了,不过是有利可图罢了。打倒一个苏志明,满朝人人得意。那臣就不得不想,苏志明此事到底是地方应对有失,还是朝中有人故意使了绊子?”
此言一出,元治如同醍醐灌顶。
果然雍亲王在替先帝处理贪官方面极有心得,这话一下子说到元治心底里了。
这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苏志明持身清正、能力也不差,却会让旧县的赈灾事宜出这么大的纰漏。
一定是朝中有人故意为之。
他忙问雍亲王,“那王叔觉得,到底是谁会下此毒手,不惜牺牲百姓的性命来陷害他?”
………………………………
第五百五十五章 中计了
雍亲王不知道是谁下的手。
可只要知道此事在朝中有幕后黑手,这件事便不难解决。
雍亲王道:“皇上,太后对此有何意见?”
元治如实把苏幼仪的话告诉他,雍亲王听后先是惊讶,而后细细咀嚼过她的话,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元治叫他笑得一脸莫名。
雍亲王连声道:“皇上,依臣看,太后的主意很好。既然那些人想威逼皇上,皇上就拖着。看谁拖得过谁!”
元治着急,“这怎么拖?朕在宫殿里,他们在日头底下。王叔也听见了,他们明日要请年老体弱的老大人来,到时候朕总不能看着人倒在外头吧?”
元治到底还是太年轻了。
雍亲王笑道:“皇上体恤臣子,这是好事。不过凡事要懂得变通,谁说拖着就是让他们在殿外等候了?皇上大可以把他们请进来喝茶,只要不见他们就是了。”
“退一万步说,就算非要见他们,皇上不给他们确定的回复。只要拉着众臣东拉西扯打哈哈便是,难道他们还敢拿刀架在皇上脖子上逼皇上处置了苏志明?”
元治彻底傻眼了。
他忽然觉得自己一直不太了解这位雍王叔。
从前只知道王叔是个放纵不羁之人,颇有些江湖侠客的意气,他的王妃早逝多年,他却深情款款不肯续娶。
可没想到,他这种不遵礼法、放纵不羁,还有这种用途。
他不禁道:“王叔,这样的手段好流氓啊……”
不是君子所为,不过他喜欢。
雍亲王抬了抬眉毛,一脸得意,“这可不能怪臣,臣都是和太后学的。”
元治不禁笑出声,“朕才是太后自小教养长大的,可绝不能输了你们。王叔放心吧,朕知道该怎么做了。”
雍亲王一脸甚是安慰的表情,“皇上皆因刚登基不久,凡事束手束脚。其实以皇上的天赋,不消两年就能在朝政上游刃有余。到时候臣就可以彻底当一个闲散王爷,安心躺在府里享受宗室供奉了。”
……
次日,大臣们果然有备而来,下了朝就追着元治不放。
元治气定神闲,领着小纪子奔后宫去了。
“皇上,您还没有皇后和妃嫔呢,在后宫能躲多久啊……”
小纪子觉得这个做法有点蹩脚,元治一扇子打在他头上,“笨啊。你就去告诉那些大人,朕孝心淳厚,因为之前绿太妃病故的事,故而忧心后宫一众太妃们,特来看望。你说朕来尽孝心,他们那些人还有什么话能说?”
小纪子眼前一亮,不禁赞扬,“皇上真聪明,这法子好!那奴才这就去回复那些大人!”
从下了朝之后,元治就在各宫太妃们那里打转。
给这位请了安,又问候那位的身体,再和另一位聊聊家常。
一直到午饭时分,那些大臣以为他总要回宫用膳了,没想到他居然留在了燕妃那里。
“朕少来诸位娘娘面前尽孝心,今日朕就陪太贵妃用膳吧。”
燕妃自然高兴,用膳的时候还特意打发人出去传话,“本宫和皇上用膳,让那些吃饱了撑的人少来搅合,否则本宫对他们不客气!”
燕妃位分高、家世好,那些大臣也不敢来打扰。
元治便安安心心地用了一顿午膳,还和燕妃聊了许久二皇子他们的事情,相谈甚欢。
“二皇子如今也比从前懂事多了。前阵子不知道他从哪里得了一个精巧的竹根茶壶,那茶煮出来味道带着一股竹子的清香。我爱得什么似的,他就送给我了,还说日后会再搜罗新鲜有趣的东西给我解闷。”
其实燕妃在后宫一点也不闷,吃喝不愁,还有姐妹们陪着,又不用争宠或者勾心斗角,日子美滋滋。
可她还是很享受二皇子的孝敬,毕竟她自己没有儿女,唯一一个养在她膝下的皇子就是二皇子了。
元治也道:“近来朝政上的一些事情,他写的折子朕看了也很满意。等到年下,朕会册封他为郡王,让他给一众幼弟们做个表率。”
燕妃欢喜不迭,“皇上有这份心,我自然感激。只是皇上要册封还是该先封五皇子他们,那是太后的嫡亲儿子。”
燕妃倒是真心诚意替他着想,担心他处置得不够妥帖影响了他和苏幼仪的母子情分。
元治却笑道:“五弟他们自然也要册封的,不过二弟居长,先封他是应该的,其他的弟弟年纪还小。再说母后是什么性情太贵妃还不懂吗?她素来不讲究这个的。”
燕妃想了想也是,一顿饭用毕,元治有些出神地看着门外。
燕妃小声提醒,“皇上,您把前朝那些大臣晾着,在我这里也躲得够久了,是不是该出去见见他们了?”
元治站起来,伸了个懒腰,“朕还真不想见他们,不过你说的对,不能再躲了。”
说罢便告辞了燕妃,走出了寿康宫。
……
元治从寿康宫回来,直接回了乾清宫。
不过他走的不是前殿而是后殿,那些大臣们依然见不着他。
他把小纪子招来一问,“怎么样,那些老大人们还撑得住吗?”
小纪子摇摇头,“怕是快要撑不住了,皇上,要不要直接执行第二步?”
元治慢悠悠地点点头,重新坐到御案后头看折子,便听见小纪子走到殿外,高声唱道:“皇上有旨,宣众臣觐见!”
外头的大人们都快被晒成瘟狗了,一听这声音立刻像打了鸡血似的,争先恐后朝殿中走。
小纪子将他们领了进去,可四处一看,竟然没有看到皇上。
有人问小纪子,“纪公公,不是说皇上宣旨觐见么,皇上人呢?”
小纪子笑眯眯的,“皇上请诸位大人进殿喝茶,没说要见诸位大人。诸位大人请坐,来人,把冰山抬上来!”
请他们进殿又不见他们,这是打的什么主意?
众人一头雾水,有人最快反应过来,“糟了,咱们这是中了皇上的计了!快,咱们快出去!”
让他们到殿中喝茶吹冷风,那他们还怎么要挟皇上?
可惜他们反应得太慢了,哪里还能让他们出去?
那最老最弱的两个老大人早就支撑不住了,屁股一挨椅子就起不来,任凭其他人怎么说他们也出不去了。
小纪子掩嘴偷笑,默默退出殿去。
………………………………
第五百五十六章 拖不下去
连着两日进宫,连皇上的面都没见到一下。
反而个个大臣都累得够呛,年老的直接在府里躺着称病不出了,年轻的也不想再去太阳地下晒一整天,纷纷要求换人。
这样下去,还没逼迫皇上惩罚苏志明,大家先溃不成军了。
众臣聚集到苏清府上,请他拿个主意,“老苏大人,我等实在是没法子了。不知是谁教了皇上这样的主意,只让我们晒得不行了就在殿中喝茶,根本见也不见我们啊。”
“别着急。”
苏清温言款款地劝说众人,“无论是谁给皇上出的主意,无非就是想拖下去。可这件事根本拖不下去,再过几日,旧县的百姓只会死得更多。”
他信心十足。
旧县那里有他的布置,苏志明身边有苟退,只怕到现在苏志明还不知道旧县发生了什么,还在沾沾自喜地以为自己赈灾一切顺利呢。
他笑道:“皇上不是已经派人去旧县查看了么?到时候奏报传回来,情况越来越糟,我看皇上和太后还如何包庇苏志明。”
众臣都深以为然,“老苏大人说的是。既然如此,我们就辛苦两日再到宫中求见,一定要让皇上知道我们的决心,让他无法包庇苏志明!”
苏清微微一笑,目光里有一丝异样闪过。
他很快叹了一口气,“唉,志明这个后辈从入朝就是我看着成长起来的,我也没想到他竟然会沦落到这个地步。我苏清为官清廉,绝不会偏袒自家的子侄,错了就要受罚,这是应该的。”
一众大臣对他肃然起敬,有人道:“老苏大人真是公正严明啊!不像太后,她如此徇私包庇苏志明,还不是因为苏志明是她嫡亲的堂弟么?我就说嘛,女人当朝能有什么好事?”
“正是,既然老苏大人如此公正,我们也不怕说句实话。此番苏志明的事得以解决后,还请老苏大人不要阻止我们让太后退居后宫,不再干涉朝政。”
苏清微微蹙起眉头,苏幼仪是苏志明的大靠山,也是他的大靠山。
可以他如今在朝中的实力和威望,就算没有苏幼仪这个靠山,他也能平步青云。
他故作为难,好一会儿才沉重地点点头,“罢了,这也是为了朝廷法纪的公正,本官愿意配合诸位大人。”
……
“皇上,人又来了,今日还请进来喝茶吗?”
小纪子远远在殿外瞧见老臣们来了,不等小太监通报,直接进殿禀了元治。
“急什么?”
过了两日,元治已经从一开始的慌张无措变得老道了,他漫不经心地边看折子边道:“让他们晒着,等看着不行了再让他们进来。朕总要让他们知道,仗着自己老臣的身份来逼迫幼主,可没有好果子吃。”
小纪子偷笑,正好被元治抬起头看见,瞪了他一眼,“你笑朕?”
“奴才不敢。”
小纪子忙道:“奴才不是笑话皇上,奴才是笑话那些大人们。他们还以为仗着自己一把年纪就能到乾清宫撒野呢,谁知道咱们皇上小小年纪这样厉害,根本不买他们的帐!”
这通马屁拍得舒服,元治欣然接受。
小纪子照旧出去告诉众臣,“皇上身子有些不适,不宜见客,还请诸位大人回去吧。”
嗯,今日不是去后宫尽孝道了,而是身体不适。
众臣也不惊讶,反正不过是借口,大家心知肚明,什么样的借口都一样。
众臣便道:“皇上身子不适,那我等更应该进去看望了。有劳公公通禀,让我们进去给皇上请个安。”
小纪子也面不改色,“皇上已经睡下了,诸位大人好意进去请安,要是吵醒皇上岂不美?一会儿皇上要是醒了,奴才会把诸位大人的好意转达到的。”
众臣和他大眼瞪小眼。
……
坤宁宫外,多福冒着烈日,顺着墙根溜回宫中。
见他回来,小太监连忙递上一盏冰镇过的酸梅汤,“多福公公辛苦了,快喝盏酸梅汤去去暑气。”
多福就站在院中树荫底下灌了一满杯,又伸着舌头把杯子递过去,“还有没有?再来一杯。”
“有有!”
小太监忙回头去倒,边倒边说,“太后才赏下来的冰镇酸梅汤,坤宁宫里人人都有份,就差多福公公不在。”
多福又灌了一杯,摆摆手,“不能再喝了,一会儿要是闹了肚子,在太后面前出丑就糟了。我还有要事要去回禀,走了。”
说罢急匆匆朝殿中走去。
听见多福回来,苏幼仪从榻上起身,颇为期待地看着多福。
他进来打了个千儿,笑道:“太后可以放心了,乾清宫一切好着呢,皇上比咱们想象中更加应对得游刃有余。”
苏幼仪听到这里就放心了,原先她还担心元治年纪太小,抵挡不住那些老臣的威胁。
“多禄回来没有?”
“还没有。”
苏幼仪摆摆手,“你辛苦了,下去歇息吧。等多禄回来让他立刻来见我,比起乾清宫的情况,我更在乎宫外的情况。”
多禄很晚才回来,坤宁宫中已经在预备晚膳了。
苏幼仪等了一日,见他回来的时候累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又不好着急问话,只让人先倒水来给他喝。
多禄大灌了一杯,忙道:“奴才无能,去了一日才回来,不过太后打听的事情有些眉目了。”
“如何?”
多禄道:“那些在乾清宫外求见的大臣,的确大半都曾经去过老苏大人府中。奴才怕没查清楚发而坏了太后和老苏大人的情分,便派人分头往各家府邸去调查。听说倒不是老苏大人指使他们去逼迫皇上的,只是那些大人们想找个靠山。”
“如今诸位大人的府邸都流传着,说是老苏大人公正严明,这回要大义灭亲。所以这些大人们才攀上他,试图用他在朝中的力量对付小苏大人。”
苏幼仪一听便察觉到了破绽。
“这事不对。如果老苏大人非要大义灭亲,也就是说他相信志明真的贪污了赈灾银两。可他在朝上不是这么说的。”
………………………………
第五百五十七章 苏志明的信
“诸位大人请。”
第三日,依然执着地等在乾清宫外的大臣们,终于被请进去和元治见了一面。
当看到元治那张稍显稚嫩的少年面庞时,几位老大人差点没忍住哭了出来。
元治朝下首扫了一眼,“听说诸位大人在殿外等候朕许久了,朕这两日身子有些不适,有劳诸位大人久侯。”
“皇上,臣等有要事……”
“哎!不着急。”
元治拍了拍手,便见小纪子等人抬上来一副巨大的画轴,元治一副颇有兴致的神情,“诸位大人来看看,朕新得了一副极好的字,据说是前朝名家黄公望所写。只是到底是真还是赝品,朕也说不好,大家陪朕一起看看。”
什么,看字?
他们在乾清宫外等了三日,可不是为了看字的!
“皇上,我等……”
“小纪子,展开吧!”
巨大的画轴被缓缓拉开,越拉越长,几乎要铺满了整个前殿。
七八个小太监分列左右抬着,才不至于让画轴掉在地上,呈现出来的是微黄的纸上笔力遒劲的字体,众臣一时看呆了。
他们差点忘了自己是来干什么的。
“如何?诸位爱卿瞧瞧,这像不像真迹?”
名家名作,对朝中文臣而言充满了吸引力,众臣再心不甘情不愿,也半推半就地前去观摩起了这幅字。
“像真迹,黄公望的字笔力如同千钧,这字确有他的力道……”
元治在一旁看着,但笑不语,很快又听到有人反驳,“依我看不像。这分明是一副高仿的赝品。黄公望存世之作里哪有这一副?听都没听过。”
“怎会?你看看这个字,这要不是黄公望本人如何写得出来?”
都说文人相轻,文臣之间面对这种问题,也一样坚持己见,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都是谬误。
元治在旁看得很有趣。
小纪子也暗暗地低头偷笑,心道这群大人们平日一本正经,原来也有这样互相争执的时候。
最有趣的是,每当他们争执到一个瓶颈,元治就会适时插一句话,“哎呀你们看,这个印是不是黄公望的印啊?”
一群大人把脑袋凑过来,“还真是啊,你看,分明有印章,还不能证明是真迹么?”
“那可不一定,印章也能作假的!”
刚刚平息下来的争执再度开战。
一直争吵了许久,众臣才慢慢回过神来,想到今日他们来的目的是什么。
有人暗暗朝其他人使眼色,示意大家该向皇上提出意见了,不能再对这幅字争执下去。
“皇上,看来这幅字是真迹还是赝品,一时也讨论不出个结果来。不如我们还是谈谈此次西北赈灾……”
“皇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