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娇宠:这个娘娘有点懒-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想说什么?”

    司马浒反问他,而后重重将酒杯放到桌上,声音吓了苏清一跳。

    别说苏清,在厅外守着的苏府下人也都吓了一跳。

    司马浒大声质问他,“苏兄应该问问自己,你都做了些什么!你纵容自己的下人在外头嚣张跋扈,欺压百姓。你到处搜寻美人充为自己的妾室,你还不顾礼义廉耻往太后身边塞了两个……两个……”

    男宠这种话,连他司马浒一个粗人都说不出口。

    可苏清不仅说得出,还好意思做!
………………………………

第六百三十五章 舍本逐末

    话都说破了,苏清也算明白了。

    今日司马浒不是念着故旧之情来找他喝酒的,而是带着一腔怒气来兴师问罪的。

    他早就料到会有如此结果。

    只是原先还希望着自己这位贫贱之交的老兄外放几年之后,也能逐渐懂得官场之道,懂得趋利避害,没想到他还是这副直肠子。

    苏清不知该说是好是坏。

    好的是这和他认识的司马浒一模一样,总能让他想起曾经的自己,坏的是这样的司马浒,恐怕不愿再与他为友了。

    苏清叹了一口气。

    他压压手,没有抬头,“司马兄,你坐,你先别生气。”

    在厅堂外伺候的管家听见动静,心中诧异。

    如今朝中还没有哪个大人,值得苏清这么温言软语说话的,也就是这位司马大人了,别看他在地方也不过是个三品官,可贫贱之交到底感情不一样。

    苏清大约年纪也大了,被老友这么一刺激,感慨起来便说了心里话,“司马兄可还记得,当年咱们一起从乡野间被先帝发掘,一起进了京城为京官。你我膝下都有一个女儿,两个闺女倒也投契,还一起被先帝选进了宫做嫔妃。”

    司马浒如何不记得。

    往事历历在目,如今他的女儿是后宫里养尊处优的纯太妃,而苏清的女儿是婉太妃……只可惜,早已葬入妃陵了。

    算起来,如果苏清的女儿还在,此刻应该和自己的女儿一样大,还在宫里陪着太后说说笑笑呢……

    苏清猛然灌了一口酒,抬起头来,眼圈有些红,“我膝下只有这么一个女儿,不像司马兄,除了纯太妃还有两个儿子。我唯一的女儿没了,苏家的血脉彻底断了,司马兄,你说我能不着急吗?”

    司马浒眉头一蹙,想着苏清和他差不多年纪,一晃到现在也快五十了。

    他们在朝中都算得上老臣了,早就不是先帝初初发掘他们的时候了,那时候他们还算得上是年轻。

    这样想来,苏清纳了十几房妾室原是为了子嗣,倒也算有些道理。

    司马浒恨铁不成钢似的,“那你也不该娶这么多啊。你看先帝的后宫才有几个嫔妃?如今算上太后和太妃还有那些没牌名的,加起来都没你府里多!若能有子嗣,你纳个二三房照样能孩子满地爬!”

    苏清一听这个,脸色有些发红。

    司马浒的话戳中了他的心事,他早就听到了外头的流言说他已经没有了生育的能力,否则不可能十几个姨娘都生不出半个屁来。

    这话从自己的故交好友嘴里说出来,苏清有些难以接受。

    他岔开了话题,“司马兄离开京城太久了,不知道京城的风云变幻。皇上年纪尚轻,一方面太后得先帝遗命匡扶皇上,朝中就有人不满。你也知道,那威远侯江肃可是皇上的亲舅舅,如今已经革去了侯爵之位,在朝中闲散。这一步步走来,司马兄可知道我经历了多少波折?”

    “连那一向在后宫不受待见的玳太妃,都敢指着我的鼻子责骂我出身不高,他江家无非仗着是皇上的母族,就可以如此欺负人么?”

    “还有太后,太后也和你从前认识的不一样了。虽说我们两家连宗,可她现在有了自己的亲堂弟在朝中,哪里还会顾惜我这个没有血脉相连的伯父?”

    “司马兄,你这两年不在京中,你真的不知道啊……”

    司马浒闻言,抿唇不语。

    他从前是个粗人不假,如今也没了直率的性子,可他不是傻子,贸贸然回京不是什么消息都没打听的。

    随着年纪增长,他如今的性子也没有从前那么不拘了,对着苏清却肯说说实话,“老苏啊,你在朝中是何等地位,那江肃最鼎盛的时候都不能拿你怎么样,你还怕他?还怕他一个不成器的女儿?”

    “太后是什么心性你我都了解,她但凡有一点不好,一个女人当朝理政早就被御史言官的口水淹死了。可我在地方上都能听到百姓歌颂她的仁德,你说太后偏私?”

    “太后是把西北赈灾的事交给了她娘家的堂弟,可那也是小苏后生可畏,确实办得好。说句实话,苏兄,换成你我去西北赈灾,未必能做到像他一样好!”

    “苏兄,你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啊,即便有什么为难,你也不该学那些溜须拍马的小人行径,往太后身边塞人!”

    苏清听得蹙起了眉头。

    不对。

    司马浒这两年都在地方上,他又素来没有心机,不会特意去打听京中的事,这些事如此具体,他是听谁说的?

    苏清疑心一起,用怀疑的目光打量他,“司马兄,你这回突然提前回京,不会是特意来诘问我的吧?”

    难道是太后和皇上特意把他弄回来的?

    司马浒听了这话,没好气地冷哼一声,“苏兄,不,苏大人。”

    他站起来,朝苏清端正地拱了拱手,“我司马浒行事素来不藏头露尾,事无不可对人言,你是最清楚我不过的。如今你连我也要疑心上了么?”

    “司马兄误会了,我不是这个意思……”

    司马浒叹了一口气,低头一杯一杯地给自己斟酒,心里却明白苏清早已不是从前的苏清了。

    变了,他们俩之间的情分也变了。

    “所以你给太后身边塞人,就是想挽回太后的心意,好让她多偏向你?苏兄,从前你可不是这样的。不管为君者偏向不偏向你,你都能当个好官。”

    苏清无从辩解起,半晌才道:“司马兄,你外放这几年还是不明白为官之道。当年我们不就是不明白,所以一直困在乡野地方做小小的芝麻官么?如今我才明白,要想做一个好官,自身才能有了还不够,还得靠上头的扶持。”

    司马浒反问他,“比如?”

    苏清道:“比如咱们能入朝为京官,不全靠了先帝的赏识么?”

    “苏兄,你这是舍本逐末了。”

    司马浒忽然站起来,一脸正色道:“先帝发掘你我二人,为的我们为官清正,又有治理旱灾的才能。而如今你把当年的品性全丢了,还指望谁能赏识?”
………………………………

第六百三十六章 说曹操曹操到

    司马浒说的话太过刺心,苏清竟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他只得硬着头皮,连声音都提高了两分,“司马兄此言差矣!难道我在朝中做得还不够好么?难道我没有像从前一样继续为朝廷出力么?”

    “苏兄的确还在为朝廷出力,做得也很好。可苏兄难道没有发现,你现在官位越来越大,名声反倒不如从前了么?”

    “那是有人在恶意抹黑我!”

    苏清大声反驳,越大声反而越显得他底气不足,“司马兄,等你回到朝中就知道了,如今朝中不如从前纯粹了,位置越高,彼此的争斗和抹黑就更多!我若不为自己做些什么,就只能由着旁人踩我!像江肃,他那样平庸的人,凭什么能踩在我头上?!”

    司马浒冷眼看着他的神态,几乎不敢相信这是他从前认识的苏清。

    原来权位真的会改变一个人的心志,苏清最大的错,或许就是错在一路攀升,升得太高了。

    他不禁反问苏清,“被那些平庸无能的世家贵胄踩在头上,不是我们的常态么?当年我们刚入朝的时候,即便有皇上撑腰,依然叫人看不起,百般白眼。可那时苏兄和我都很高兴,立志要改变朝中这股风气。为何到如今,苏兄反而沉不住气了?”

    苏清张了张嘴,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他知道,在这个昔日并肩战斗的好友心中,他已经不是那个清正廉明的苏清了。

    他让司马浒失望了。

    司马浒也察觉到了气氛不快,叹了一口气,“今日是我的不是,多年不见,应该好好和苏兄叙叙旧,却说这些来。罢了,我就不在这里叨扰了,回去歇歇明日还要进宫向皇上述职。”

    苏清没说什么,不知道是羞愧还是气恼,只点了点头。

    等司马浒真的朝外走去了,苏清又叫住了他,“司马兄,此番回朝,你正好能给我做个助力。我保证,等你到了我这样的位置,你就会明白的。”

    司马浒背对着他,站定听了这句话,不过停顿片刻,很快抬脚往外走。

    苏清走到厅门外送他,见他走的步伐实在太大追不上,又见管家还傻站在廊下,忙道:“还愣着做什么,快替我去送送司马兄!”

    “哎!”

    管家后知后觉地赶上去送司马浒。

    原以为两人谈得如此不快,此后可能连往来都不必了,没想到苏清还是很看重司马浒,若不是司马浒走得太快,苏清可能会把他一直送到大门外。

    管家听苏清话的意思,似乎日后还要在朝中和司马浒协作,这就怪了。

    ……

    “你以为我真的只是顾惜故旧之情么?”

    管家回来的时候,酒席已经撤了下去,菜肴都没怎么动,酒倒是喝了一壶。

    他趁下人收拾的时候瞄了一眼残席,从这上头都能看出,这顿接风宴两个人都吃得不痛快。

    他忍不住问了苏清一嘴。

    到底是苏府的老管家,苏清也没瞒他,“司马浒这几年外放是实打实的功劳积累了下来,否则皇上也不会同意他提前回来。只怕这里头不仅有司马浒的意思,也有朝中急需人才的原因。”

    管家想了想,内阁周首辅没了,朝中的确缺人才。

    “他和我到底是故交好友,回来之后若能帮衬我一把,对我更是个助力。就算他性格忠直不愿意帮我,我也得对他好言相待,总不能把他推到皇上那边去对付我,你说是不是?”

    管家听这话有道理,却觉得太杞人忧天了些,“老爷说笑了,您是苏家的长辈,皇上一个晚辈哪敢对付您?只是听那司马大人的口气不太好,他真的会帮大人么?”

    这一点苏清也说不准。

    “从先前西北赈灾,到府中下人在街上横行霸道,姐儿也得罪了太后和皇上……一桩桩一件件,我都感觉和太后和皇上离心了。皇上虽不敢,太后也念旧情,可我不能赌。若非如此,也不必特意寻摸来苏家兄弟两献给太后。”

    有些人真经不起念叨,说曹操曹操到,苏清刚说苏小姐,苏小姐就从后院跑过来了。

    好在司马浒已经离开了,否则见她这副莽莽撞撞的样子,只怕司马浒会对他更加失望,觉得他现在连府中晚辈都教养不好了。

    想到这里,苏清板起了面孔,“谁让你到前院来的?”

    “伯父,我……”

    苏小姐原本很着急,想到姨娘教她的千万沉住气,否则只会惹苏清厌弃,她的王妃梦就更加要泡汤了。

    念及此,她才沉稳下来,端端正正给苏清行了一个礼。

    苏清的脸色这才稍微好看了点,“有什么话坐下说吧。”

    苏小姐坐了下来,朝苏清道:“过了这个年,我又虚长了一岁。前儿家中来信问我婚姻大事,家中父母着急,说我这个年纪再不说亲事就成老姑娘了。我说婚姻大事全由伯父做主,不由我……”

    “好了好了。”

    苏清打断了她,不必听完就知道她要说什么了,“你的婚事我并没有忘记,你也不必时时来提醒我。你一个女儿家,如何能这样不矜持?”

    话虽如此说,不过苏清也算听进去了她的话。

    苏小姐说得没错,又过了一年,她如今已经十七岁了,再不定下亲事年纪就拖大了,到时候想许好人家也许不上。

    只怪过年这阵子出了太多事,二王爷的婚事就没听说在操办了,苏清想把人塞过去也找不到好由头。

    他朝苏小姐道:“你别着急,二王爷的王妃人选还没定,你还是很有机会的。只要这件事一重新被提起,我就会设法……”

    “老爷!”

    管家忽然急匆匆地从外头赶进来,打断了苏清还没说完的话。

    苏清有些不悦,“慌慌张张地做什么?”

    管家正想说话,忽见苏小姐站在一边,心道这话怎么也不能叫苏小姐听见,否则还了得?

    他便支支吾吾起来。

    苏清没有理会他的小心思,板起脸来喝了一声,“有什么话直接说,吞吞吐吐做什么?快说!”
………………………………

第六百三十七章 二王妃

    管家无奈地看了苏小姐一眼,心道自己今日必定要吃排揎了。

    虽然他给苏清打过暗号表示这话不方便现在说了,可苏清显然心情不好,并没有在意他的暗示,非要他现在说。

    那他就说了。

    说完有什么后果,也不能全怪他。

    “老爷,宫里传来消息,说是太后亲自给二王爷和薛小姐赐婚了,说是等皇上立了皇后之后,二王妃即刻就过门!”

    “什么?!”

    苏小姐只觉得眼前一片天旋地转,方才苏清还告诉她二王妃的人选还没定,她还是有机会的,谁知立刻就传出了这种消息。

    她差点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苏清也震惊非常,没想到这事情发生得如此出其不意,就跟开朝第一天两道人事调动的圣旨齐齐发出一样,“哪位薛小姐?”

    管家道:“还能是哪位薛小姐?如今朝中风头最盛的内阁薛阁老的长房孙女儿,薛小姐!”

    薛阁老……

    苏清脑中电光一闪,忽然明白了什么。

    这是利益交换,赤倮倮的利益交换!

    怪不得薛阁老一向胆小怕事的平庸之人,忽然这样大胆起来,竟然连首辅的位置都敢揽下来了,原来背地里还有这桩交易。

    他一个七老八十的老头子,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心里就想着为儿孙做点什么贡献,看男儿在朝中谋个好职位,女子能够许个好人家。

    如今苏幼仪将他孙女许了二王爷,那可是先帝皇子中除了皇上以外年纪最长的,虽说是庶出皇子,可在太后和皇上心中与其他嫡出皇子并没有什么两样。

    为了子孙后代的富贵,这薛老头算是拼了!

    那雍亲王和苏志明呢?

    他们又得了什么好处,才敢揽下这样的荣宠,不怕被风大吹折了腰?!

    苏清正在飞快地想着这些问题,苏小姐却不依不饶地哭起来了,“伯父,你不是说二王妃的人选还没定,我还有机会吗?!如今怎么办,那薛家小姐算是哪个牌面上的人物,居然越过我成了二王妃?那我可怎么办啊!”

    她大哭起来,吵得苏清心烦,眉心蹙成了一个川字。

    见苏清不搭理她,苏小姐哭得更加厉害,“伯父,你一定要想想办法啊!皇后和皇妃选不上就罢了,那是我自己没福气得罪了太后和皇上。可怎么区区一个王妃我也当不上呢?伯父,你之前明明说以你在朝中的权势,完全可以做到的,怎么……”

    “闭嘴!”

    苏清厉喝一声,吓得苏小姐张大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在朝中或有严厉之时,可苏小姐到底是内宅女眷,又是未嫁小姐,苏清从未对她如此严厉过。

    这会儿陡然一喝,吓得苏小姐缓不过神来。

    管家看看苏清又看看苏小姐,苏小姐再怎么不好,他一个做老爷的这样吓唬侄女,说出去到底有损声名。

    苏清也意识到这样不好看,放低了声音,朝管家摆摆手,“把小姐带回后院去,没事别让她出来。姐儿,你的婚事我放在心上,不会忘了的,你就先回去吧。”

    说罢不再看苏小姐一眼,摆摆手让她离开。

    苏小姐听出了苏清口气里的无奈。

    她想不明白,离自己上京到现在不到一年,苏清的口气和那时完全不同了。

    那时苏清信誓旦旦,拍着胸脯告诉她的父母,一定能让自己进宫,做不上皇后也能做皇妃。

    那时的苏清确实有这个本钱,只看他家的下人在京城街面嚣张跋扈没人敢反抗便知道了,他和太后的关系可是人尽皆知的。

    可短短大半年,苏清的口气里就充满了无奈。

    苏小姐不知道朝中的情况,可她并不傻,她看出来了,现在的苏清已经没有从前的影响力了,他现在甚至不敢说一定能让她嫁给亲王。

    想到自己抱着做皇后的目标来到京城,直到现在蹉跎岁月快要嫁不出去了,苏小姐就默默留下了两行泪水……

    ……

    “燕姐姐,这回还要多谢你了。”

    开春了,腊梅开得正好,四皇子和五皇子一起去御花园摘了不少,回来和春花一起插瓶摆在坤宁宫正堂的桌上。

    苏幼仪便把燕妃请来一道欣赏。

    燕妃过年许是吃多了,又丰腴了一些,面上带着惬意的笑,“太后,咱们姐妹在宫里这么多年了,还用提一句谢?你的事便是我的事,能用得着我的,我万死不辞。”

    当年她还是先帝嫔妃的时候,有人想借芳妃肚子里的胎害她,她还记得苏幼仪那时是怎么帮她的。

    也不枉她当时不顾自己的身份,从御园的湖水里游去找苏幼仪。

    后来苏幼仪一路从皇贵妃到皇后再到太后,从来没有亏待她一丝一毫,她这辈子做得唯一一件正确的事,就是和苏幼仪真心相交。

    苏幼仪笑着朝她面前的小瓷碟里夹了一块枣泥芋头糕,“这回能顺利选定二王妃的人选,没有燕姐姐帮忙,我是做不成的。”

    “嗐,什么事,也值得这样挂在嘴里。”

    燕妃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原本这薛家小姐就在我选儿媳的人选名单中,她虽然在一众贵女里不算出挑,可我看好他们那一家子的家教。不争不抢,温和如水,跟薛阁老一个路数。既然太后非要点她,那正好合了我的意,只是个顺水人情罢了。”

    苏幼仪知道这话没有她说得那么简单,一开始她未必正好看得上薛小姐,“我记得你原本还说,这薛小姐要是像她祖父薛阁老的性子,平庸懦弱是和你合不来的,怎么如今又改了口?”

    她说过这话?

    燕妃原本打算来个打死不承认,可苏幼仪脑筋快记性好,想蒙她并不容易,她想了想,还是说实话。

    “我虽然不是很喜欢这位薛小姐,可架不住二王爷他自己满意。他也和我说了掏心窝子的话,与其娶个像他生母那样有才有脑子心眼多的,不如娶个笨的。”

    苏幼仪噗嗤一笑,“这真是二王爷自己说的,你没唬我?”
………………………………

第六百三十八章 腊梅

    “实打实没唬你。”

    燕妃认真起来,放下茶盏,“太后说要让他挑自己喜欢的,起初他还不敢挑,说太后恩德,但是他自己不能不知天高地厚。只要是太后选的一定是好的,他都愿意。”

    “后来我细细和他说,太后是真心希望他日后和王妃夫妻和睦。且虽说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我们长辈看好的女子只能说是家世性情没有问题,到底喜欢不喜欢还是要看他个人。”

    “这样劝过以后,他才说了方才那番话,不愿意娶和他生母贤妃一样的人物。”

    苏幼仪闻言点点头,“若是如此,那这位薛小姐再合适不过了。我心里总为利用了这桩姻缘有些愧疚,若他果然满意,我心里才好受一些。”

    燕妃大大咧咧地摆手,“我说太后,不是我冒犯,你待二王爷也太好了些。他到底是庶出的皇子,生母不体面就罢了,即便挂在我名下那也是庶出,怎么能和其余的嫡出皇子相比?你待他实在不必太好。”

    苏幼仪差点以为自己听岔了,凑到燕妃身边,“那可是你儿子,你竟然嫌我这个嫡母待他太好?天底下哪有你这样的母亲。”

    燕妃大笑,实际上她也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如果苏幼仪待她的儿子不好,她心里反而要打鼓。

    可苏幼仪待二王爷太好,她又有些为自己的姐妹不平,觉得这实在没必要。

    她笑了一会儿道:“其实我细想了想啊,那薛小姐这样的性情也好。这话我只和太后说啊……你想,我到底不是二王爷亲生母亲,万一娶一个精明厉害的,将来我老了她不敬我,我去和谁说去?”

    “懦弱愚笨的进门,反而不会和我这个婆母起冲突,您说是不是?”

    苏幼仪眼睛一转,噗嗤一声笑出来。

    燕妃一脸不解,“太后笑什么?我说错了?”

    苏幼仪摇摇头,“我是笑啊,薛家都觉得我把他家女儿许给二王爷,这是天大的恩典。加上二房的长孙,我也允了一个国子监的位置,让那孩子去读书。如今想想,薛家的女儿要是进门被你这个恶婆婆欺负,不知还会不会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