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娇宠:这个娘娘有点懒-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六百六十五章 同窗

    历经两朝不起战事,国中的军队多多少少都松懈了。

    从先帝朝起,一个李阁老擅权自专,几乎就牵扯了先帝的大半精力,自然无暇顾及军中。

    能记挂着把军权抓在手里,都算先帝睿智。

    新君登基之后更是如此。

    毕竟新君年少,朝中一应大小事还要太后做主,若能掌控朝局已是万幸,哪还有心思想那么多?

    故而,此番针对军中的讨论,像是一颗石子丢入水中,荡漾起绵长的波澜来。

    军中几方武将起初还有些惊疑不定,不在战时,上位者忽然想起他们几个手握重兵的人,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不是想削弱他们,就是想换人。

    待听得并非如此,而是想提高军中战力之后,又是欢喜又是担忧,“非在战时,太后和皇上能想起咱们,那自然是千好万好。只要想起咱们,那军粮军饷和各种武器物资,多多少少也能给咱们些。”

    “这些都还是小事。没听见朝中的消息说么?皇上说因为不在战时,武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要想个法子显示咱们治军的能力。若好呢,也像立了战功似的嘉奖,若不好呢,那就要罚了。”

    一个罚字,不少人心中打鼓。

    军队不在战时,松散是难免的,军中违纪之事自然抓的也不严,虽是小打小闹,真要上头派人下来考察,那就是个污点。

    这可不行。

    打仗素来是一把好手,若因为一些小小的违纪叫本军输了别支军队,那不是太冤枉?

    故而,还未收到正式的旨意,各军中已经蠢蠢欲动,开始整改军务了。

    ……

    文臣自然没有这样的积极性,有些人事不关己,有些人甚至有些轻蔑。

    那些军中的大老粗顶什么用?

    多少年不打仗了,朝廷是养着他们吃闲饭的,战时给他们一点军功,那是为了让他们继续卖命。

    如今不在战时还要想法子给他们送军功去,他们也配?

    好在朝中都知道,这事看起来是皇上带着雍亲王和内阁的人共同商议,实际上是太后起的头,众人不敢非议。

    反正和他们没什么利害关系,要办就办吧!

    苏清曾在给宋家兄弟传的信里提了一句,问这事是谁提醒太后的,他怀疑这是雍亲王意图为自己谋夺更多权力而提出来的。

    宋如白也不清楚,便问宋如墨,“你这些日子在太后跟前,可曾听说这事是谁提醒太后的?”

    宋如墨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原本他决定这件事不到自己死不说出口,现在他改变主意了——

    他到死也不能说出口!

    这事苏清查不出来,后来也不了了之了。

    ……

    “少爷,门房有人递帖子进来。”

    苏府,苏志明刚刚从宫中回来,还未喝完一盏茶,便见管家送来了门房的帖子。

    郡主接过来一看,帖子上的姓名眼生得很,不像京城亲贵人家,便递给了苏志明看。

    苏志明随手接过,帖子上的名字连他都觉得眼生,想了半天才反应过来,“这是我在岭南的一个同窗,当年中了举人后一道读过半年书。不过他入京赶考的时候没考好,第一年落榜了,三年后又考了一回,只是同进士。”

    郡主想了想,同进士委实不算什么高出身,此人又和苏志明素无往来,呼喇巴递了帖子进来,这里头一定有古怪。

    “夫君,那他找你做什么?”

    苏志明入了内阁,一日日历练得沉稳起来,虽一时想不明白对方的用意,倒也不露半点急躁。

    他笑了笑,“左右不是来找我叙同窗之情的便是了。若是一个月前,倒可能是来找我替他在朝中疏通安排职位的。可到了现在……”

    他忽然想到什么似的,“对了,我想起来了。此人中了同进士后在朝中安排不上好位置,后来好像去了军中做文书,只怕是来打探此番朝中大政的。”

    若说此番朝中有什么最时兴的政策,莫过于对于军中的讨论了。

    郡主听了倒笑起来,“这人真是古怪。”

    “如何古怪?”

    郡主道:“想春闱的时候,多少岭南来的学子挤破了头,非要见夫君一面,听你指点指点考试的事。这人是没来过的,否则我不会一点印象都没有。若他有真才实学倒算他孤傲只许,可看他只考了个同进士,就知道一般。看来,此人是颇有些傲骨的。”

    苏志明点点头,“他既安心谋了军中的差事,现下又想着为军中考虑,我倒佩服他。至少他来找我,不是为他自己的前程,而是为了大家。”

    如此想着,苏志明把帖子交给了管家,“去回来人的话,就说我明日休沐有空,请他明日过府。”

    “是。”

    管家回去通传,第二日这位同窗果然上门了。

    他不是空手来的,倒是备了些礼物,不过不是什么贵重的金银玉器,或是古玩字画,而是一些干果蜜饯之类的。

    “听闻郡主娘娘怀着身孕,喜欢吃杏花楼的干果蜜饯,还有这山楂糕、玉梨糕的,我就买了些过来。”

    这份礼倒是送得贴心,若是什么昂贵的苏志明也不会收,原本还觉得这同窗古怪的郡主,这会儿对他印象也好了许多。

    “多谢你费心,买得倒齐全。夫君时常出门回来的时候也给我带,只是他家蜜饯糕点不好买,总要排队。”

    同窗笑道:“只因我家夫人也怀着身孕,也爱吃这些,故而我时常去排队,已摸到窍门知道怎么才能快些买到了。苏兄如今是朝中阁老,日理万机,让他去买这些着实是大材小用了。”

    苏志明闻言摆摆手,“哎,何谈大材小用?为夫人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这也是我们为夫者的一点心意。”

    说罢邀同窗坐下,丫鬟上来倒茶,郡主则道:“你们同窗许久不见,好好聊聊吧,我去后厨看看菜肴,今日便在我们家用午膳。”

    说罢起身出去,同窗也站起来送她离开。

    等她走远了,同窗方道:“嫂夫人好生贤惠。”
………………………………

第六百六十六章 气氛踊跃

    贤惠?

    苏志明笑而不语。

    瞧同窗刚进来那拘束的样子,想来他以为郡主身为皇室贵胄,必然十分娇蛮任性,故而处处小心。

    待见郡主不过和寻常妇人相同,丝毫不拿大,这才有了这番感慨。

    苏志明也不和他客套,只道:“哪里。倒是你,许久未见,今日来所为何事?”

    同窗是个爽利人,见他直接,也不多废话,只道:“不瞒苏兄说,此番前来正是有事相求。朝中关于军队的一些议论,苏兄人在内阁,想必是知道不少的?”

    果然是为这事。

    苏志明想着自己的预料没有错,又道:“你是来向我打探这件事的?”

    同窗有些不好意思,“若是有什么难言之处,我自然不敢逼迫苏兄的,只是想仗着咱们这点同窗情分,多问问上头的意思。苏兄也知道的,我同进士的出身,实在难堪。在军中只谋了个文书的位置,若是连上头这点政策都搞不明白,更加要落后于人了。”

    苏志明心中一动,“你是想借着这次的事情,大展手脚,好在军中谋一席之地?”

    同窗点点头,“我一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书生,在军中自然不叫人看得起。可这次的事不是打仗,需要方方面面的谋划,这就用得着我了。比如什么军纪军容军资……这些我不比那些大老粗们强么?”

    他说的也有道理。

    苏志明忽然想起,在乾清宫议事的时候,也有大臣提起过军中要加强学习,不能全由粗人当道之类的话。

    当时他就在想,军中不是没有文官,只是素来不受器重罢了。

    如今同窗的话正好对了景,他心里想着,若是军中的文官能够出头,把这股风气传下去,也是好事。

    谁说带兵打仗的一定得是粗人?

    没有孙子兵法,武艺再强也未必能带兵打仗。

    苏志明道:“你说的有道理,有什么想问的你尽管说罢。不过我只提醒你,如今还在讨论阶段,尚未正式下发文书,我今日告诉你的东西,他日说不定会发生变化。”

    同窗喜出望外,一点也不沮丧,“那更好啊!能了解政策变化的过程,对了解整个政策的意图更加有帮助,苏兄,请受我一礼!”

    说罢便起身,拱手给苏志明行了一个大礼。

    苏志明起身搀扶他,“你我同窗,只论同窗之情,何必行如此大礼?坐吧,我细细说给你听……”

    ……

    军中的气氛踊跃,目的便已经达到了一半。

    正式的公文下发,一条条制度写得明明白白,果然并没有那些令人担心的撤换或是削权,反而可以说是实打实的福利。

    苏志明那位同窗也因为早早得到了消息,在军中获得了一席之地,据说上头让他负责军中所有的军纪具体审核细则,要他一手抓起来。

    怕他压不住人,还给他配了两个参将。

    同窗算是在上头的大将军心里挂上号了,对此事兢兢业业,力求做到最好,这样将来仕途才有指望。

    一时之间,重军风气席卷朝野。

    连四皇子和五皇子等人都十分按捺不住,近来说小六和小七骑马已稳当了,他们便自己开始练习骑射。

    小六和小七也想练,可惜人小力弱,弓还拉不开。

    “我的小王爷哎,咱们能骑马还是多亏西域进贡了这种矮马,否则连骑马都是不够高的。如今怎么想射箭?那最小的弓,也不是你们拉的开的呀。”

    奶娘对他们好言相劝,“我劝两位小爷还是好好学骑马,前些日子学马术不是挺好的吗?射箭的事,咱们先在边上看着四王爷和五王爷,学学,将来大了就更容易上手,您说是不是?”

    什么?

    四哥和五哥射箭,叫他们在边上看着?

    小六不服气地鼓起腮帮子,朝边上一看,那一张张比他们人还大的弓,足把他们吓退了。

    便是四皇子和五皇子用的小弓,也有他们半个高,这委实拉不动。

    小六吐吐舌头回来,小七笑着皱皱鼻子,“那咱们就瞧着吧,走,看看四***箭去!”

    ……

    骑射之术,向来是贵族人家的事情。

    故而宫里的皇子们打小学习,乃是常事。

    而对无名这样出身江湖的人,他更多的是学习刀剑,对箭术不算通晓。

    苏幼仪让无名教元治他们学剑还可以,射箭不是他的专长。

    几个皇子原先还以为终于能看到无名出丑了,没想到他随手捡了弓箭,随手一开——

    正中红心。

    几个孩子顿时不乐意了,“无名先生,你这是涮我们玩呢?还说什么你不擅长射箭,那这是什么?”

    “对啊,先生怎么骗我们?真当我们是三岁小孩不成?”

    无名看了一眼鼓着脸的小六和小七。

    对,他们不是三岁小孩,是四岁小孩。

    无名摇摇头,“我没骗你们。这射箭还是战场上用得多,我们行走江湖,用的可不是这个箭。试想一下,如果敌人迎面杀来,你再搭弓拉弦,来得及吗?唯有抽出剑是最快的。”

    所以无名素来一柄长剑傍身,并不用弓箭。

    他也不知道自己能一下就射中红心。

    听他说得有道理,几个孩子这才罢休,“那你怎么能一下子就射中红心呢?难道是像母后说的,一通百通?”

    “一通百通?”

    “是啊。”

    五皇子道:“母后说读圣贤书,久而久之,再看别的书自然也通了。概因读书之事,往往一通百通。不至于有人读的懂大学,却读不懂论语的。”

    无名低头想了想, “大约是太后说的这个道理。我是自小习武的人,一来手上有力,二来气息稳重,再者目力也好。射这个距离的靶子,就像随手把剑飞到柱子上一样。”

    他说着,从腰间抽出长剑,一下子飞射向演武场的大柱。

    众人的目光顺着那一道寒芒望去,目瞪口呆。

    那剑直直地插在柱子上,没杁了寸许,可那柱子是楠木所造,最是坚固不腐的啊……

    这样的本事,怪不得第一次射箭就能中红心。
………………………………

第六百六十七章 谢谢你

    雍亲王也来演武场瞧了一次他们的练习,回头和苏幼仪提了个想法。

    “臣想着,为了体现此番军中比武的重要性,体现太后和皇上对军事力量的看重,是不是让几位小王爷也帮个忙?”

    “他们能帮上什么忙?”

    苏幼仪笑道:“难不成叫小六和小七,到时候表演个马术?”

    那些京城贵公子玩的花架子,若是文臣们看了必定要赞叹小六和小七不简单,可对武将来说,那简直是侮辱。

    苏幼仪心里很清楚。

    雍亲王笑道:“不是。他们两个还太小了,倒是四王爷和五王爷,他们骑射的本事学得不错,到时候可以展现一番。太后想想,如果军中那些人知道连宫里的小王爷们都如此看重骑射,学得这么好,对他们不是更加鼓舞么?”

    “将来也好有个盼头,如果小王爷们大了做了统领千军万马的武将,能不给军中更好的待遇吗?”

    说到这个,苏幼仪才理解了雍亲王的用意。

    武将么?

    苏幼仪倒没有想这么多,她只是让孩子们按照正常的步骤读书学习,至于将来大了要做文臣还是武将,哪怕是闲散风流王爷,她也不介意。

    孩子的人生是他们自己的,她这个做娘的也不想多干预。

    不过雍亲王的话倒是提醒了她,但凡国中大事,必定得派个皇族之人出面,才算是看重。

    就派四皇子或者五皇子去挺好的。

    一来他们是先帝的嫡出皇子,位分尊贵,二来他们还是孩子,便是到时候失误了也不怕,不丢脸。

    苏幼仪想了想,觉得没什么问题,便道:“要是小四小五听见你的话,还不知道高兴成什么样呢。”

    雍亲王道:“这话怎么说?”

    苏幼仪无奈地摇摇头,像是寻常人家的母亲聊起自家顽皮的孩子那样,只道:“这阵子军中比武的事情传开了,连孩子们也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都知道的。他们便闹着学骑射,连两个幼弟都顾不上管了。”

    “我瞧他们的意思啊,恨不得让我直接把他们送到军中去学习,也不瞧瞧自己那个小身板,连大马都骑不动呢!”

    原来还有这个原因。

    雍亲王忍不住笑,“怪不得臣去演武场看的时候,见他们格外认真。六王爷和七王爷就骑在小矮马上,眼巴巴地看着他们拉弓,羡慕得紧。对了,臣已经让人去给六王爷和七王爷定制小弓了,让他们也过过瘾。”

    “小弓?是皇上小时候用的那个么?”

    “比那个还要小。”

    苏幼仪进宫在元治身边的时候,元治都已经八岁了,已经有了些力气。

    小六和小七才四岁,完全不同。

    苏幼仪不禁惊讶,“那样小的弓,能做得出来么?”

    雍亲王笑道:“臣前些日子去工部转了一圈,看到他们的木器工坊,很多东西做得委实精致。既然工匠有那么巧的手,臣便想着试一试,或许能做出来呢?要是做出来了,六王爷和七王爷一定很高兴。”

    苏幼仪笑着摇摇头,“还是王叔心疼他们。相比之下倒是我忽略他们多了。”

    “太后一心顾着朝政,如今也分出许多心思照顾他们,已经做得很好了。不瞒太后说,前些日子皇上还十分感触,说太后待他太好了。皇上到底不是太后所出,太后都能做到这个份上,可想而知对六王爷七王爷他们不会差到哪里去。”

    ……

    前殿说着话,宋如白和宋如墨两个听见消息,又抓耳挠腮起来了。

    宋如白假借去看望小六和小七的名义去了偏殿,却没见着他们两个,原来他们还在演武场没有回来。

    宋如墨便大着胆子去前殿求见。

    只要硬着头皮厚着脸皮,假装不知道雍亲王来了不就得了?

    大不了被赶回来,他都习惯了,不妨事。

    没想到苏幼仪听见宋如墨求见,并没有直接让春花回拒,反而低头思忖起什么来。

    雍亲王以为是自己碍事了,待要起身告辞,苏幼仪已知道他误会了,忙让他坐下,“你不必动。人家是知道你来才特意过来的,你若走了,那他们还有什么盼头?”

    雍亲王起初是不知道苏幼仪对宋家兄弟两的心思了,可日子久了,坤宁宫的消息他也慢慢留意着,便猜出了一些。

    看来苏幼仪不过拿他们当棋子,苏清安揷他们,苏幼仪就将计就计。

    他便安安稳稳地坐了。

    苏幼仪道:“王叔只怕不知道,这军中比武的事情,还是宋如墨说了个笑话给我听,这才引起我的想法。说起来,他也算是功臣。”

    雍亲王思索片刻,隐约明白了苏幼仪的用意,“那这么说,一会儿见着他,我还要夸夸他。”

    苏幼仪差点没忍住笑出声。

    既然雍亲王明白了,那就好办了,“春花,让他进来吧。”

    春花一时不解,平日苏幼仪见元治或者见朝中其他大臣,都是不让宋家兄弟两靠近的。

    这回雍亲王还没走,怎么就让宋如墨进来了?

    她想不明白,只得出去请宋如墨进来。

    宋如墨自己也很惊讶。

    难道是这段时日他尽心讨好苏幼仪起了成效,所以苏幼仪对他更加信任了,居然能在雍亲王在的时候就请他进去?

    从前她可是向来严格隔绝自己兄弟和朝臣的联系的呀!

    宋如墨揣着不安的心,朝着殿中走去,进去见苏幼仪和雍亲王正对坐饮茶,雍亲王并没有要离开的意思,他心里更加兴奋。

    “请太后安,见过雍亲王。”

    宋如墨行礼起身,用蹩脚的演技道:“原来雍亲王也在这里,是我来得不巧了,还请太后恕罪,请雍亲王莫怪。”

    “无妨。”

    雍亲王放下茶盏,打量了宋如墨一眼,是个唇红齿白的美郎君,“方才本王听太后说,军中比武这件事还是从你的笑话得到了启发。如今本王在管这件事,说起来,本王还要谢谢你。”

    什么,这事雍亲王都知道了?

    宋如墨登时愣在那里,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来。
………………………………

第六百六十八章 好自为之

    雍亲王把宋如墨好一阵夸,宋如墨全程背后起鸡皮疙瘩。

    到最后雍亲王笑呵呵地走了,宋如墨也没心思继续待在苏幼仪身边邀宠了,找了个借口便往回走。

    那边宋如白正惊讶于弟弟不见了,见他回来,忙赶上去询问,“你去哪里了?”

    “前殿,太后那里。”

    “你还唬我?”

    宋如白有些不悦,“太后分明在和雍亲王说话,怎么会见你?你跑到哪里去了,竟然还扯谎骗我,我不是和你说了,这宫里是非多,不要随便出去……”

    “哥,我真的没有。”

    宋如墨有些烦躁,没心思理会宋如白的质问,他现在一门心思地只害怕雍亲王把这事说出去。

    宋如白瞧他一脸正色,不像说谎,不由道:“你是说真的?太后在和雍亲王商议大事,竟然让你进去了?”

    “嗯。”

    宋如墨一手撑着脸,颇为苦恼。

    宋如白此刻心里五味杂陈,说不清是什么情绪。

    他既惊讶于弟弟拥有了这种特权,能在太后和雍亲王议事之时进去,这说明太后颇为信任、宠爱他。

    这样一想,心里又有些吃味。

    他们兄弟二人中,太后更宠的分明是他,可他都得不到这样的特权,弟弟宋如墨却得到了……

    宋如白忽然有些怀疑自己。

    他选择先去亲近两位小王爷的曲线救国做法,是不是舍近求远、舍本逐末了?

    兄弟两个坐在一张桌子的对面,彼此各怀心事,这大概是他们打出生来头一次人坐在一起,心却离了……

    ……

    “老苏大人,恭喜恭喜啊。”

    这日,苏清一如既往地上朝,迎面见两个大人拱手上来恭喜他。

    他愣了愣,不禁朝四周一看,“我?我有什么好恭喜的,二位大人在说什么?”

    “老苏大人还和我们装糊涂呢,把我们瞒得好苦啊!”

    “就是,这样的事情,老苏大人怎么事先也不和咱们通个气?”

    苏清彻底糊涂了。

    这样的事情……什么样?

    “你们到底在说什么?”

    苏清差点急了,那两个大人才将信将疑道:“老苏大人果真不知道不成?那宋家兄弟不是老苏大人送到太后身边的么,此番军中比武之事,正是宋家兄弟和太后提的。太后觉得好,这才找雍亲王他们商量。”

    “什么?!”

    苏清先是诧异,而后闷声不语。

    他第一反应不是宋家兄弟背着他做了什么,而是这件事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