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娇宠:这个娘娘有点懒-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大虎心里腹诽。
就你姓季的读过书,以为我不懂嘛,茶怎么能嚼?
分明是笑话人。
这回他果然慢慢地喝了下去,从前只觉得热茶烫口,没想到这冰茶也这样好喝,香气幽幽的,真要细细品才能感觉到。
读书人的东西,好像是比他们这些大老粗的强些哈!
赵大虎瞧了一眼自己手上的水囊,一下子清甜的山泉水都被比成了蠢物,他随手搁到了一旁。
………………………………
第七百一十二章 岭南来的
“对了,季兄弟,这回你要去京城做什么?做生意?”
赵大虎观察过了,季玉深这次出门带的只有随行物品,还有一些家仆随侍,货物带的并不多。
不像是去卖货的。
季玉深道:“不是,去探望故人。”
“季兄弟,你在京城还有亲朋好友啊?”
赵大虎哈哈大笑,“我就说你看起来不像是没见过世面的人,原来连京城你都混过。这可不地道了,你都没告诉过我,说罢,是去投哪家官人?”
当今太后是岭南人,当朝阁老也有一位岭南人。
这几年岭南士子读书的风气越来越好,进京赶考为官的人也越来越多,若说季玉深有那个亲朋好友在京中为官,也不稀奇。
季玉深笑了笑。
“倒确实是位……大官。”
季玉深说话素来不张扬的,能被他称为大官的,至少也得是朝中三品以上吧?
赵大虎有些惊讶,看季玉深越发捉摸不透,“是个什么官?”
说完才想起,季玉深一向不喜对外人张扬自己的事,总是处处保密,这事他未必肯说。
便岔开了话题,“嗐,反正是个大官。到时候我跟着季兄弟也去京城见见世面,说不定还能瞧瞧朝廷的官老爷长什么样,也算开了眼了!”
季玉深知他是体贴自己心情才不再说下去的,心中微微感激,“嗯,到时候若有机会,我一定为你引见。”
……
一路车马劳顿,赵大虎和镖局的兄弟们都是习武之人,倒还扛得住。
却是季玉深的家下仆人有些掌不住了,赵大虎担心季玉深,没想到瞧着最文弱的他反而泰然自若。
一来他的马车经过精心改造,里头该有的东西一应俱全,既不热也不闷,马车底下垫着软垫,就算路面再崎岖也不会颠簸。
更重要的是,他心志坚定,淡然不惊。
赵大虎冷眼看着,季玉深此番入京不像是去投亲靠友的,他家财万贯根本用不着去求人,也不像是去看望朋友的。
若是普通朋友,便没有这股子千山万水不跋涉而去不肯干休的态度。
这一定是个对季玉深很重要的朋友。
赵大虎心里暗暗想着,季玉深是个谜一样的人,虽是个书生儒商,却深不可测,不知曾经经历过怎样的风浪。
此番去京城,怕是没有想象的那么平常……
到了京城,繁华气象一下子让这些乡野人开了眼界。
站在京城的大街上,赵大虎不禁感慨自己走南闯北多少年,就是没来过京城,过去的日子简直白活了。
京城这样的气象,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又是惊叹又是欢喜。
从前他是个江湖杀神,京城这等天子脚下的重地他不便来,如今他也是堂堂正正走镖的生意人了,不必再忌讳什么。
只是他和弟兄们站在大街上,还是觉得格格不入。
京城繁华,连升斗小民都颇有钱财,街头人来人往,个个都是绫罗绸缎,腰环佩玉,其中许多年轻男子穿着青色的棉布长衫——
看起来格外温文儒雅。
赵大虎低头一看,自己一身武人的短打,弟兄们差不多也是如此,和人群格格不入。
一看就是乡下来的土老帽。
果然,有人瞧见他们一行指指点点的,还掩嘴偷笑。
赵大虎脸红到了耳朵根,便见有人上来搭话,“你们是哪里来的?商户还是江湖帮派?”
边上的弟兄不服气地应声,“我们是岭南来走镖的,虎门镖局知道不?”
搭话的人一听这句,神情立刻不同了,带着些恭肃。
赵大虎的脸色好看了些。
看来他虎门镖局的名头还是颇为响亮的,连京城的人都知道。
不想那搭话的路人拱了拱手,“原来是岭南来的客人们啊,你们是来做什么的?是做生意还是找亲戚?看你们也是人生地不熟的,我替你们引路吧!”
赵大虎:“……”
原来人家根本没听过虎门镖局,对他们另眼相看,也不过是因为“岭南”两个字罢了。
也难怪,太后是岭南人,如今朝中也有不少官员是岭南的举子出身。
谁知道这群看起来土气的乡下人,会有什么大官亲戚呢?
人家也是一番好意,赵大虎不好发作,只哼了一声便抬脚走了,那搭话的人一脸莫名。
还是季玉深的仆人上去分了他一包糕点,“这位相公,多谢你的好意,我们自己认得路。这是我们从岭南带来的特产,一点小心意。”
这样路人才重新露了笑脸,乐呵呵地接过那一小包糕点,“好说好说,在京城啊,你们只要说自己是岭南来的,必定没人为难你们!”
约莫五年前,太后娘家的亲叔父带着她的亲堂弟进京赶考,顺便投亲,起初也被人当乡巴佬看来着。
后来那乡巴佬父子俩,一个成了住在高门大院的老封君,一个成了当朝最年轻的阁老。
从此以后,还有谁敢不对岭南来的人另眼相看?
……
季玉深的人带着众人往前走。
赵大虎道:“咱们这是去住哪个客栈?小哥儿,你认得路?”
仆从笑道:“赵大爷放心,我们东家早就订好了一座清静的院子,也命人提前赴京打扫安置好了。咱们这会儿过去,就有热菜热饭。”
赵大虎听得惊讶,那些镖局的弟兄们更是欢喜。
一路舟车劳顿,要是立刻就能歇下吃顿热饭热菜,那就太舒服了!
看来这位季东家比他们想象的还要财大气粗,连京城里也有门路,居然早早就安排好了院子,连仆从都有。
众人赶着车马,走过京城最热闹繁华的一条大街,时候拐进一道巷子里头,没走多久便见一家院子开着门,见着他们,有人上前来接。
是一对夫妻模样的仆人,到马车旁边问了安,“东家,都收拾好了,请您下车。”
马车里传出微微一声——“嗯”。
紧接着,车门被打开,一身青衫的年轻男子从车中走出,如明月清风,又如青松翠竹。
一路上都没见到季玉深真容的镖局弟兄们,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
第七百一十三章 算是认识
他们忽然可以理解,为什么季东家这一路不以真面目示人了。
一个大男人长得这么好看,要是把真容露出来,恐怕他们挡得住劫财的山贼,挡不住劫色的女土匪……
还是挡着吧。
他挡着些,才不至于衬托得大家太挫。
季玉深下了马车,朝那夫妇二人微微颔首,“有劳。”
随即回头看向赵大虎等,“这是周叔和周婶,原是我酒楼里的帮工,我让他们先来京城看屋子。让周叔周婶先引众兄弟回房休息吧。”
周婶笑着上前招呼,“诸位兄弟一路辛苦了,热水都烧好了,快去洗个热水澡出来吃饭吧!”
众兄弟都跟着他们夫妇进去,季玉深站在院子外头,倒是驻足许久。
赵大虎走进院子,正感慨季玉深好大手笔,这院子一共两进,粗粗一算有二十来间屋子,哪里住的完?
回头一看季玉深在门外发愣,忙出去看他,“你在这里干什么?还不进去洗澡?”
季玉深指了指对门的一户人家。
大白天的,对门的人家院门锁闭,却并非无人在家。
因为院中传来孩子和女子的嬉笑声,似乎是丫鬟正在照看主人家的少爷,还有一只幼犬轻声吠叫的声音。
“你认识?”
季玉深顿了顿,“算是认识。”
“既然认识,为何不上去敲门?”
季玉深摇头轻笑,“你等着,再过几日我确定了,再去敲门不迟。”
赵大虎被他打哑谜打得烦躁,挠了挠头。
什么乱七八糟的,认识就是认识,不认识就是不认识,怎么还要确定呢?
要确定,敲敲门不就知道了?
赵大虎一摆手,“我懒得搭理你,洗澡去了!”
……
一行人在京城住了两日,季玉深却不再提去看朋友的事。
赵大虎一行人见京城气象繁华,连着几日都在往外跑,或是去勾栏酒肆,或是去买新鲜物件预备带回家送亲戚朋友。
季玉深则一直在屋里待着,偶尔会捧一本书坐在院子里的树荫下,慢慢地看。
赵大虎怕他无聊,只道:“你好不容到京城了,还是整日闷着,那和在岭南有什么区别?不如随我们出去玩耍才是。”
“我对秦楼楚馆不感兴趣。”
季玉深淡淡道:“倒是你,你先夫人病逝多年,你为了家中独女一直不肯续娶,要去那些秦楼楚馆慰藉慰藉也是应该的。你去罢,我就不去了。”
赵大虎一屁股在他旁边坐下,“我夫人是病逝多年了,可你这么大年纪也没娶妻,咱们俩有什么区别?你该不会是……”
赵大虎是个粗人,藏不住心思,心里怎么想的,眼睛就跟着看过去了。
这会儿他的眼睛盯着季玉深的裤裆。
饶是季玉深再淡然,也不禁把书重重一合,赵大虎这才勉强把眼睛移开。
季玉深正想说自己某些方面没有问题,忽听见院门外传来响动,他立刻起身走了过去,隔着门缝朝外看。
赵大虎也跟着贴上去看,他块头太大,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大点的缝巴上去,只看到一个红衣的男人背影进了对面的院子。
“这是什么人啊?”
赵大虎下意识压低了声音。
根据他这几日在京城的见闻来看,能穿这种红色衣袍的男子,在朝廷中必定是位置不低的官员。
对面那户人家的院子不小,可要说是朝廷命官的家,未免太寒酸了些。
赵大虎看向季玉深。
季玉深没有说话,而是打开了院门出去,赵大虎跟着他出去,季玉深朝他指了指屋顶的方向。
“你是说,让我跳上去?”
季玉深摇头。
赵大虎想了想,忽然一脸恶趣味,“你是说,让我把你一起弄上去?”
……
一阵风声。
赵大虎和季玉深趴上了墙头,便见那红衣的男子抱起院中正在玩耍的小男孩,坐在石椅上说话。
周围站着几个仆妇丫鬟,个个面上带笑。
季玉深的目光在那几人面上转过,忽然微微眯起眼睛。
赵大虎听那红衣男子和小孩说了几句话,有些不舒服,“这个男人怎么说话跟女人似的,细声细气?难道朝廷官员都要斯文到这个份上?”
“他不是朝廷官员,是宫里的内监。”
季玉深淡淡开口,把赵大虎惊得眼珠子快掉出来了。
这家人居然还和宫里有关系?
怪不得这个男人说话细声细气,还油头粉面的,原来是个少了命根的男人。
赵大虎更加不解,“这户人家到底什么来头,你又是如何认识他们的?”
季玉深不搭理他。
赵大虎急了,“你不理我,我可就叫嚷起来了!”
季玉深白了他一眼,“嘘,先听听他们说什么。”
那个红衣的内监正是多福,他抱着的孩子是李千越,因为这些年苏幼仪命人照顾李千越,总是派多福来送银钱,故而多福和孩子也十分熟悉起来。
和李千越说了几句话,多福便给了他几件宫里带出来的新鲜玩具叫他玩去,又和丫鬟仆妇们问起话来。
“小公子近来吃得好吗?睡得好吗?”
“都好,都好。托太后的福,托您老人家的福,没什么不好的。”
多福点点头,“这次我来,是有件事告诉你们。太后说小公子年纪也不小了,是时候该开蒙了。到时候要请一位信得过的先生来教导,你们觉得如何?”
“请先生?”
这些人都是从前在李家伺候的旧仆,其中一个是李梓月的贴身丫鬟安儿。她们从李千越一出生就伺候着他,自然希望他能有个好前程。
太后肯给他们一个安稳的住所,有吃有喝,他们已经感恩戴德了,万万没想到还能让李千越读书。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安儿忙福身道:“多谢公公。若是能请来好先生,我们自然欢喜。奴婢一会儿就打扫干净屋子出来,让先生有个地方休息,也有地方做学堂。”
多福闻言笑道:“好,你安排就是。先生到底是男子,你们这里都是女子不像样,我已命人看好了,买进两房仆人来照管着,有男人方便些。”
………………………………
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好欢喜
多福把这院子上上下下都关照了一遍,临走又留了不少银两。
赵大虎算是看出来了,怪不得这个太监能穿红衣服。
他做事极其老道,把这院子上下都关照一遍统共也没用两盏茶时间,这院子看起来好像没有主人,就那一个小孩子是主。
孩子小,不成气候,可这院子井井有条,奴仆们一点没有奴大欺主,可见是这个太监统御有方。
一直到他离开了,赵大虎才把季玉深带下来。
他好奇道:“现在听完了,你可以告诉我是怎么回事了吧?这家人到底怎么回事,我怎么还听见提起太后了?”
季玉深微微一笑,抬手示意,请他往自家院中去。
赵大虎跟着他进去,随手把院门插上。
季玉深看起来心情很好。
他很少把笑这种神情在脸上持续那么久,平日要么不笑,便笑了也是昙花一现,这会儿却一直在笑。
到现在还在笑。
赵大虎竟有些毛骨悚然。
“卧槽,你到底笑什么啊?”
季玉深实在是欢喜极了。
他顾不得维护自己素来高冷淡然的形象,顾不得一脸懵逼的赵大虎此刻心里有多少疑惑。
他想笑,他控制不住地想笑。
他站起来,走到院中的梧桐树下走了好几圈,脚步轻快地快要飘起来了。
赵大虎觉得他可能是疯了。
他正想回头叫周婶请个大夫来看看,忽然被季玉深握住了肩膀,“大虎,我好欢喜,三年了,我从来没有像此刻一样欢喜!”
“哎呦妈唉!”
赵大虎朝内院大喊,“周婶,周婶!快去给你东家请个大夫来,他疯魔了!”
……
多福回宫,向苏幼仪禀告李千越的情况,还说已经在寻觅师傅了。
苏幼仪听说孩子安然活泼,颇为欣慰,又叮嘱多福道:“一开始也不必请什么名家大师,不过是开蒙的老师,懂得句读就是,等他长大些再换高明的老师。这样他学的也好,那些名家大师也不必委屈,去教小小孩儿开蒙写字。”
多福听她这话甚有道理,“是啊,奴才派人去寻师傅的时候,懂行的人也是这么和奴才说的。还是太后高明,连这些细枝末节的小事都懂。”
苏幼仪笑了笑,“什么高明,不过是因为我父亲生前也是教孩子读书的先生,我从小耳濡目染知道的多罢了。”
春花在旁听着他们的对话,忍不住朝苏幼仪道:“都说医者仁心,奴婢瞧这为人师表者,更是一片仁心。太后皆因从小见老太爷如此,如今也太心善些,对一个罪臣的孩子都这样周到。”
要说苏幼仪这几年做太后变了,那也确实是变了。
对危害朝廷的人,她比从前狠心多了,可对那些亲近之人甚至是不相干的人,她还是一片良善之心。
苏幼仪瞥她一眼,笑吟吟的,“我竟不知你这是在嗔怪我滥好人,还是在拍我的马屁。”
说得众人都笑起来。
见苏幼仪心情好,多福又拿自己出宫看到的见闻和苏幼仪说来逗笑,“……给李家小公子住的那个宅院,一向是清幽的,这回竟新搬来了一户邻居。原本奴才叮嘱她们那些丫鬟仆妇不要出门招摇,免得对小公子不利。如今时日长了,加上家里也有男仆可以出面了,他们便和邻居打了招呼。”
“这一打招呼,听说邻居那一户是岭南来的客商,这不是更加亲切了么?这两日听说邻居家的仆妇还给她们送岭南的特产,倒是比从前更加热闹了些。”
听见是岭南人,苏幼仪自然打心眼里亲近。
她还有一层私心,李千越的父亲季玉深到底也是岭南人,让这孩子接触接触岭南的人情方言,尝尝岭南的特产,某种意义上也算是落叶归根了。
“李千越小小一个孩子,季玉深的事过了那么多年了,京城的人只怕早就忘记了。孩子也不能一直像坐牢一样关在院子里,让他见见人也好。”
“是啊,奴才也是这么说。”
多福笑道:“还有有趣的事呢,听说邻家商户的东家是个俊美年轻的男子,李小公子年纪小不懂事,见了他直呼爹爹,太后说好笑不好笑?”
啪嗒。
愿该轻轻搁在桌上的茶盏,茶盖因为手上不稳,忽然松动了一下,发出刺耳的声响。
苏幼仪愣了愣。
多福连忙噤声,一时间方才的欢声笑语都停了,众人都不敢轻易开口。
多福心中暗暗懊悔。
一定是他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让太后生气了,也是,李千越的爹爹是季玉深,他很不该随便提起这个……
好在苏幼仪只是愣了愣,很快便回过神来了。
季玉深死的那年,李千越还那么小,何况季玉深从来不喜欢他,和他接触的也很少,他哪里还能认得季玉深的模样呢?
怕是个样子有些许相似的人,叫孩子认错了吧……
苏幼仪扶了扶茶盖,笑道:“小孩子家怪可怜的,从小没了爹妈,只有丫鬟婆子照顾他,难怪他管别人叫爹。多福,你不是说孩子很喜欢你吗?”
“是啊。”
小小的孩子也是识眼色的,多福每次去丫鬟仆妇们都十分敬重他,感激他送银子送物品来,合家上下都感激他,李千越自然也明白些。
故而他和多福是最要好的,每次看到多福来都欢欢喜喜的,“奴才每次都是去送银钱的,大家自然都高兴。孩子虽不懂事,见大家高兴他也知道奴才是好人,自然和奴才亲近些。”
苏幼仪便道:“那你往后去不必急着回来,多陪陪孩子吧,他也怪可怜的。”
说罢起了身,扶着春花的手道:“陪我沿着湖走走吧。正好午后的阳光不那么热烈,此时湖边最为舒爽了。”
春花见状也转移了话题,“是啊。奴婢听说六王爷和七王爷就在湖对面书斋那处玩耍呢,太后要是喜欢,咱们走过去瞧瞧。”
“好啊。”
苏幼仪转过脸,看向湖面上接天莲叶,并莲叶间亭亭的粉色荷花,似乎忘了刚才的话题。
………………………………
第七百一十五章 老爷
“郑嫂子,王嫂子,你们两家人来了真好。”
午后,蝉鸣声远远地响着,李千越正在屋里睡午觉,丫鬟安儿便和几个仆妇在廊下轻声说话,时不时透过开着的窗子注意屋里的动静。
李千越睡得很安稳,她的注意力也渐渐转开了。
和她一起说话的是刚来的两家仆人中的女眷,女眷在内宅伺候,她两个的男人便负责看守门户和搬抬物品等重活儿。
院子没有多大,有这么多人就够了,还比从前热闹了许多。
那两个仆妇都是新来的,原先是做粗活的,自然不如安儿这样从小陪着李千越的大丫鬟金贵。
听说安儿是从前伺候小公子的母亲的,那算是长辈身边的遗仆,这样忠心不二地守着小主子,越发值得人高看一眼。
郑嫂子笑道:“我们都是粗笨的人,好什么?不过是多福公公吩咐了,说我们的男人还算老实健壮,在这里帮着看守门户,我们就听姑娘吩咐做些粗活就是。”
另一个王嫂子也道:“是啊,我们比不得姑娘,不过是买来的奴才。”
“二位嫂子别这么说,要说起来,咱们这些人谁不是奴才?”
安儿到底是从前在李府这样的府第伺候小姐的,和这些外头买来的仆妇想必,她显得格外落落大方会说话。
“我不过是伺候小公子久了,所以在这家里多说几句,多管点事罢了。二位嫂子来了这些日子,自然也看得出来,咱们这家和别家不同,只有小公子这么一位主子。”
郑嫂子和王嫂子对视一眼。
她们当然知道。
“知道知道,多福公公买我们来的时候就说清楚了。嗐,这是官家的事,我们这些做奴仆的不管。多福公公说一切听姑娘的,我们就听姑娘的。”
正说着话,忽听见大门轻轻敲了两下,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