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娇宠:这个娘娘有点懒-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贤妃朝周皇后磕了一个头,“都是臣妾不懂事,一时口快就说了对太后不敬的话。臣妾唯恐太后怪罪,所以方才不肯承认,求皇后娘娘恕罪,臣妾愿意亲自到御园向太后致歉。”
艳儿大松了一口气,以为李贤妃是为了不让她受苦才松口的。
事实上李贤妃确实是为了她,不过不是为了不让她受苦,而是看到艳儿这样的表现,她便知道艳儿受不住慎刑司的苦。
与其到时候艳儿招供出来,不如她此刻主动招认。
见李贤妃招认,赵贵人也松了一口气。
她这条命算是捡回来的,鲜儿的命也算捡回来了。
周皇后的目光欲言又止,李贤妃瞧着她的神情,忽然觉得哪里不对劲。
她还没想明白到底有何不对劲,只听见后殿脚步声响,随之传来熟悉的声音,“呵,果然是你。李贤妃,你太让朕失望了。”
………………………………
第九百二十三章 托付皇后
李贤妃霍然抬起头来!
是皇上,皇上怎么会在后殿?!
一袭明黄的衣角从后殿掠出,元治沉着一张脸朝上首走去,坐在周皇后身边。
座下众人纷纷低头行礼。
李贤妃一时无措地愣在那里。
她终于明白方才周皇后的神情有何古怪了,原来皇上一直在后殿听着,听着她先前死不认罪的争辩,也听着她如今不得不认罪的狼狈。
如果早知道皇上听着,李贤妃无论如何也不会认罪!
“皇上,臣妾只是一时糊涂,说话没过心罢了,绝非有意冒犯太后。臣妾知错,求皇上原谅臣妾!”
李贤妃心思一动,当即伏在地上,痛呼落泪,“皇上,臣妾只是因为近来心情不好,所以才会说出如此违心的话。臣妾能入宫伺候皇上多亏了太后的青睐,臣妾又怎么会真心诋毁太后呢?”
她说着,用帕子抹了抹眼角的泪。
李贤妃素来刚强,很少在人前落泪,这副场面看得周皇后都是眉头一皱。
赵贵人不屑地翻了个白眼。
这个恶女人方才差点害了自己,这会儿她又哭哭啼啼地在皇上面前装可怜,她可真行啊!
元治看着李贤妃,不动声色,“哦?你为何心情不好?”
李贤妃深吸了一口气,抬起头来哀怨地看着元治,“臣妾……臣妾在宫里深感寂寞想家,皇后娘娘怀了身孕,皇上时常在坤宁宫陪伴,余者便是去储秀宫,很少来长椿宫。臣妾夜夜独守空房,故而心情郁郁,才会说出不得体的话来。”
她的姿态放得极低,口气极弱,哀怨的模样叫人不得不生出同情。
只有周皇后眉头越发紧蹙。
她很了解李贤妃的性子,李贤妃外表看起来柔弱端庄,骨子里却十分刚强,绝不会轻易在外人面前示弱。
更不会说什么独守空房这样的话。
此刻的李贤妃让人感到陌生而又虚假,可除了周皇后,旁人大约感觉不到她是在做戏。
周皇后张了张口,到底没说什么。
李贤妃罪证确凿,她想装装样子来博取皇上的同情也是常理,自己虽然看着不舒服,却也没必要置李贤妃于死地。
她没说什么,倒是赵贵人忍不住开口,“皇上,您可千万别被她骗了啊!什么叫做独守空房所以心情郁郁,照贤妃娘娘这么说,日后我们这些嫔妃心情不好就可以拿太后来说嘴?那还有点规矩没有?”
李贤妃含泪看了赵贵人一眼,“赵妹妹这话固然不错,可你蒙受圣宠,自然站着说话不腰疼。若你如我这般寂寥,未必会做出什么说出什么来。”
赵贵人:“……”
她近来确实承宠多了些,可她也不是没独守空房过啊!
赵贵人还想不出如何为自己分辨,便听李贤妃幽幽道:“皇上明鉴。此事都是臣妾的错,臣妾心里不敢不敬太后,可嘴上没把门,一时糊涂了是事实。可这谣言流传到今日,皆是赵贵人蓄意散播的结果,若她不如此散播,臣妾冒犯太后的话也只有几个贴身的宫人听见,何以会闹到满宫皆知的程度呢?若太后不高兴,这里头不止是臣妾的罪责,还请皇上明鉴。”
赵贵人登时吓出一身冷汗。
该死的李贤妃,到底还是把罪名推到她头上来了!
“皇上,臣妾冤枉啊,臣妾顶多是想让李贤妃吃瘪,可这话确实是李贤妃说的,是她对太后不敬,与臣妾什么相干?”
“好了,都闭嘴。”
元治冷冷地扫了一眼下去,李贤妃和赵贵人都不敢再开口。
他看了小纪子一眼,“明日伱去一趟御园,将此事一五一十告诉太后。被冒犯的人是太后,太后如何才能消气便如何处罚。至于她们两个——”
元治顿了顿,“李贤妃禁足长椿宫,供奉减半,赵贵人禁足,无事不得出储秀宫。”
赵贵人心中惊疑不定。
皇上将她二人一并禁足等候太后发落,看起来是一视同仁,实际上还是有区别的。
至少她没有供奉减半。
她作为贵人的供奉原本就不高,若是再减半,这日子真真是没法过了。
这样看来,皇上心里到底还是偏向她的吧?
赵贵人还未想明白,已经被人请出坤宁宫,她只好福了福身,老老实实回储秀宫去。
……
次日一早,小纪子便从宫里去了御园。
他将此事从头到尾告诉苏幼仪,苏幼仪哭笑不得。
没想到她和季玉深一时兴起溜出宫去玩,竟然闹出了这么多风波,还让李贤妃和赵贵人借着这个机会争风吃醋起来。
小纪子道:“昨夜皇上和皇后已经审问过了,如今李贤妃和赵贵人都被分别禁足在各自宫里。皇上的意思是,这件事涉及冒犯太后,为了让太后消气,请太后决定如何处罚。”
苏幼仪只是笑笑,“你若不来告诉我,我压根不知道这事,又何谈生气这一说呢?不过既然事情闹大了,我迟早也会知道,这事到底要处置了。她二人冒犯的是我不假,可她们是嫔妃,理应由皇后这个后宫之主处置才是名正言顺。”
“太后说的哪里话?”
小纪子笑道:“名义上皇后是后宫之主,可皇上和皇后心里爱重您,自然听您的话。这事要如何处置,太后就别谦让了,只管说心里话才好。”
苏幼仪顿了顿,目光扫过霞儿和烟儿等人。
她们都好奇地看着,不知道苏幼仪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
苏幼仪想了想,笑道:“也罢。这件事还是让皇后处置,就说哀家全权托付皇后处置了。不过有几句话你转告皇后,哀家觉得这冒犯的话到底是谁说的,就应该处置谁。赵贵人虽然把事情闹大了,可她并非冲着哀家,而是冲着李贤妃,哀家怪不着她,你说是不是?”
小纪子一听这话就明白了。
苏幼仪明面上说交给皇后处置,给了皇后面子,实际上又暗示了要惩治李贤妃,轻饶赵贵人的这个心思。
他连忙躬身道:“是,奴才这就回去禀告皇上和皇后。”
………………………………
第九百二十四章 这叫活该
“太后说了,皇后娘娘才是后宫之主,嫔妃之事理应皇后娘娘处置。”
小纪子回去禀告的时候,元治正在坤宁宫陪着周皇后读书,他笑眯眯道:“太后是一番慈心,想为皇后娘娘立威呢。”
周皇后不必他提醒就领会了这层意思,她含笑望着元治,“那皇上的意思呢?”
“母后说让你处置,自然是信得过你。”
元治并无反对之意,“朕也信得过你,朕最好后宫的事你能一力处置了,不需要朕前朝后宫同时烦心。起初朕还不确定你有没有这个本事,如今看来你完全有,朕就放心将后宫交给你了。”
周皇后羞涩地低下头,微微一笑,抚着肚子轻声道:“多谢皇上信任。咱们夫妻一体,同心同德,孩子若自幼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将来也必定幸福安康。”
这话元治听得高兴。
却听她慢慢道:“既然母后和皇上都信任臣妾,那我少不得就说了。李贤妃此事事关重大,满宫皆知,若不严惩,只怕日后嫔妃和宫人们都有样学样,以为诋毁太后也不用付出什么代价,那就不好了。”
“臣妾以为,应该将其贬为嫔位,顺带将她的封号也去了。母后和太妃们,还有皇上,都不喜欢她这个封号,顺手去了也好,皇上说呢?”
这个主意极好,元治点点头,“就照你说的办。”
周皇后沉吟道:“至于赵贵人,她是唯恐天下不乱的,原本也应该惩罚。可母后已经说了不怪赵贵人,咱们至少也要给母后这个面子,不如……就罚两个月的月银,以示惩戒吧?”
在后宫里所有的惩罚之中,罚银子是最轻的小事。
何况只是两个月?
元治笑了笑,不禁道:“皇后这样做是为了给母后面子,还是也为给朕面子?”
近来他见赵贵人的次数多了些,周皇后却没有趁机罚赵贵人闭宫思过,只是罚了月银。
周皇后不置可否,笑道:“皇上放心,若赵贵人那边银子不够使,我会瞧瞧送一些去的,不会叫她少了吃穿。”
……
李贤妃被夺了封号,降位为李嫔,这光景简直和当年先帝朝的李贤妃一模一样。
不少宫人暗中唏嘘。
唏嘘归唏嘘,可李贤妃没了封号也是好事,她这个封号实在不吉利。
倒是散播谣言的赵贵人只得了轻轻的罚两个月月银的处罚,起先众人还不解,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太后的意思,皇后是看着太后的颜面处置。
毕竟这件事真正受害的是太后。
赵贵人千恩万谢,又是去坤宁宫向周皇后谢恩,又是派人去御园向苏幼仪谢恩,而后该吃吃该睡睡,并不受其扰。
她虽身家底子不厚,两个月的亏空还是补得起的,不在话下。
李贤妃的长椿宫却就此门庭冷落下来。
她甚至连一个亲自到苏幼仪跟前请罪的机会都没得到,就被禁闭在了长椿宫,她长这么大,头一回遭受如此对待。
这让她颜面上十分过不去。
她在长椿宫倒是有个清静,真正受罪的是她的家人,不断在前朝上书请罪,说是教女无方云云。
国子监祭酒教导国学里那么多世家公子和官宦子弟,若说他教女无方,岂非整个朝廷的后备人才都被耽误了?
元治也没心思处置他,只是命人留了折子,并不批复。
这消息不知怎么便传到了后宫中。
“奴婢听说,老爷在早朝时特意请罪,皇上却没有说什么软和的话,只让他好生留心教导学子。并说后宫之事自有皇后娘娘处置,不必他费心。”
艳儿一面学着外头宫人议论的说,一面打量李贤妃的脸色,只见她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艳儿不敢说了。
自从李贤妃被贬为李嫔之后,她的心情就很不好,连带看艳儿也不顺眼了许多,态度总是冷冷的。
艳儿能感觉得到,所以不敢撞上去。
李贤妃果然冷冷地瞥了她一眼,“还有什么消息?索性一次性说了。”
艳儿犹豫了片刻,怯怯道:“还听说……说是老爷上书请罪教女无方,皇上却没有批复折子。老爷急得身子都差了许多,这几日已经告假在家中休息了……”
“啪!”
茶盏被挥到地上,发出清脆的碎裂声,李嫔气得胸腔起伏。
她从小到大都是父母的骄傲,何曾让父母为她而气病?
这消息比起降位和禁足,更让她觉得难堪。
艳儿一惊,连忙跪倒在地,“娘娘息怒,娘娘息怒。”
李贤妃恨恨地盯着她,“若不是因为你无用,受不住慎刑司的处罚,那日本宫也不好乖乖认罪。本宫自小待你不薄,关键时候你却不能帮本宫一把,我要你有何用?”
艳儿浑身一颤,哭着抬起头,“娘娘,这事不能怪奴婢啊。奴婢确实从小没受过刑罚,可当时,当时是娘娘自己要招供的,不是奴婢供出娘娘啊……”
她越说越小声,李嫔却清楚听见了她的话,登时睁大眼睛。
她随手从坐榻边拿起一支金钗,抓过艳儿的手拼命往她手掌心扎,“那本宫今日就让你受点刑罚,你受得住吗?你受得住吗?”
艳儿拼命躲闪,大哭大喊,不多时手心就被扎出了血,殷红的血珠滚落在地,又溅在两人的衣裳上。
殿外的宫人听见里头的动静,纷纷退得远了些,而后小声议论起来。
“娘娘如今正在气头上,咱们还是小心些当差,惹了主子可没好下场。那艳儿姑娘从小跟着娘娘,如今也要被拿来撒气。”
“你们还看不出来么?咱们这位主子看着端庄大气,实际上对下人再严厉不过,咱们长椿宫受排揎的宫人还少么?”
有人轻哼一声,“那艳儿一向仗着娘娘的势欺负人,如今也轮到她自己受了。这叫什么?这叫活该!”
这话说得重了些,一时间周围没人敢答话。
好一会儿,想到李贤妃已经沦落到如此地步,才有人大着胆子道:“对,就是活该!”
………………………………
第九百二十五章 贵太妃的保证
宫里的处置下来之后,这事便算是尘埃落定。
季玉深听苏幼仪说了来龙去脉,自嘲地笑笑,“但是我一时心血来潮惹的事端,也该罚我才是。”
“如何罚?”
苏幼仪瞧着霞儿往兽首销金三足鼎里添香片,一面有趣地看着季玉深,“季先生有何高见?”
季玉深也故作高深,“不如就罚在下为太后烹调接下来一个月的膳食,如何?”
苏幼仪嗤之以鼻。
“就算不罚你也要为我做药膳的,那不是便宜你了?”
她道:“对了,这几日就把药膳师傅送回宫里去伺候皇后吧,反正我这里有你就够了,用不着他。”
“那可不一样。”
季玉深道:“先前不过是一时兴起就做做,平日里正经膳食还是药膳师傅做。如今你干脆把他打发进宫,那岂不是只能我做了?”
两人正讨价还价得热闹,忽听见多福进来禀告,“太后,贵太妃来了,满脸带笑的,好像是为了宫里的事情。”
苏幼仪一顿,很快便明白了其中缘由。
“贵太妃自从上次见了李嫔就对她颇有怨言,这两个倒像是前世的冤家,怎么见了一面就结那么大的仇?”
苏幼仪回身在榻上坐下,“如今听见李嫔落了难,想必贵太妃是来幸灾乐祸的。罢了,请她进来吧。”
多福形容得一点也不夸张,贵太妃进来的时候脸上的笑意藏都藏不住,忙着上前福身行礼。
见季玉深也在这里,不禁笑道:“季先生也在啊?”
季玉深朝她拱拱手,“贵太妃怕是有什么不该我听的话同太后说,我还是避一避好。”
“别别。”
贵太妃连忙摆手,“哪有什么不该你听的?”
她笑着到苏幼仪下首位置坐下,“虽说是后宫妇人的事,可太后什么事都不瞒你,先生请坐下,就当听个热闹吧。”
季玉深依言坐了,果然听贵太妃道:“我今日是特意来谢太后的,我就知道太后言出必行。这回李贤妃,啊不,李嫔和赵贵人在宫里闹了事,如今一个降位闭宫思过,另一个倒是好好的。太后说随着我不喜欢李嫔,果然是真的。”
“难不成还有假的?”
苏幼仪没好气地看她一眼,又道:“你们也听说这件事了,都是怎么说的?”
“还能怎么说?”
贵太妃忽然一脸愤慨,气得哼了一声,“这个李嫔实在太过大胆了,我看降位都是轻的!她是个什么东西,也敢对太后的作为指指点点?大家都为太后抱不平呢!皇上和皇后尚且不敢说什么,几时轮得到她?”
贵太妃气愤得就像自己被侮辱了一样,“照我说就应该罚得更重一些。这也难怪,你是个好性子,宫里的皇后也贤良淑德,都不是欺负人的主儿。这要是我,哼哼……”
苏幼仪噗嗤一笑,“这要是你,李嫔那么让你厌恶,你还不把人家赶出宫去?罢了罢了,我横竖也没受什么委屈。这些话不知道多少人背地里说,也不止她李嫔一个,只是她运气不好,偏偏叫人听见了告诉赵贵人。”
提到这个,贵太妃一脸得意,“我果然没看错赵贵人,她看起来笨笨的,关键时候还挺管用。只是这法子实在不高明,她何必把这事散播出去?倒坏了你的名声,不如直接禀告皇上皇后来得痛快些。”
苏幼仪笑笑,“赵贵人的法子虽笨,谅她也没有恶意。说到底这次惩罚李嫔,我并不是为了我自己。你可知道李嫔的话之所以传出来,是因为她身边的宫人苛待小宫女?”
“哦,这个我也听说了些。”
贵太妃道:“不是说那个叫鲜儿的小宫女,首告有功,如今被皇后娘娘调到坤宁宫伺候了么?这个小宫女虽然背弃了主子,怪也只能怪李嫔御下无方。”
苏幼仪摇了摇头。
“若李嫔是个柔善性子,我只会怪她御下无方。”
她缓缓道:“可你也看到了,李嫔是个有主意的性子,不是因为宽和纵容才让她身边的宫人欺负人的。她的宫人欺负人,多半是她的指使。这一点反倒是我容不得的,宫人也是人,岂可随便欺负?”
贵太妃听到这里沉默不语,苏幼仪笑了笑,“当然,你未免笑话我是自己做过宫人,所以处处为宫人说话。”
“不不不,我绝无此意!”
贵太妃忙道:“我只是在想,太后从前在后宫当家时,就有对宫人宽和的名声。如今周皇后也和太后是一个路数,所以后宫祥和。这样说来,李嫔的行为确实不妥。”
贵太妃方才失语,只是觉得自己没抓到重点,一直因为自己和李嫔那点私怨纠缠不休。
苏幼仪笑道:“所以那个叫鲜儿的宫女留在宫里,也是给李嫔和其他嫔妃提个醒。后宫应以和睦为主,对待宫人也不可太严。她们要如何争宠我管不得,但争宠靠的不是心狠手辣,有本事就让自己更加贤惠温柔,那才能讨皇上喜欢。”
贵太妃看了季玉深一眼,不禁捂着嘴笑,“这贤惠温柔也不是说说就能做到的。李嫔平日瞧着也是贤惠温柔模样,可就是不如周皇后看着舒服。为何?李嫔的温柔就是表面功夫,不像周皇后,那是自然而然的。”
“你还是这样厌恨李嫔。”
苏幼仪微微摇头,“此次李嫔已经吃到教训了,此后她若是能痛改前非,你就大人大量宽容了她。虽说大家不住在一起,可这样撕破脸也难看。面上的工夫还是要做的,心里不喜欢归心里不喜欢。”
“是。”
贵太妃起身福了福,“全都听太后的。我和她也没什么深仇大恨,这次她吃亏我心里的气已经出了,日后也没什么可说的了。下次皇上要是带皇后和嫔妃来御园避暑,我一定不和她冲突就是。”
一旁的季玉深听着微微翘起嘴角。
贵太妃的保证,谁要是当真谁就输了。
贵太妃一瞧季玉深那个神情,知道他是在笑话自己,不免觉得不好意思,行了礼便告辞离开。
………………………………
第九百二十六章 明朝散发弄扁舟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弄扁舟……”
学堂放学之后,还有轻轻的读书声从里头传出来,引得宫人们往里头看。
只见恭郡王府家的孙儿还在里头,捧着一本老旧的诗集在读,除了他之外其余学生都已经离开了。
“三爷,您怎么还不走?”
宫人朝里头喊了一声,他幽幽地转过脸去,不发一言,而后又将目光投向了书上。
“人生在世不称意,不称意啊……”
宫人们听得一脸莫名。
管事公公见状,一挥手使唤一个小太监,“你去御园大门外头瞧瞧,恭郡王府的人来接了没有?若是来了赶紧回来通报,没有的话赶快传话去让他们来接人。”
学堂已经放学了,不打发人来接,难道还要御园的马车送孩子回府不成?
便是从前鼎盛时期的恭郡王府也没这个体面,更别说是现在了。
孩子还在里头摇头晃脑,不多时,众宫人忽见李千越从后头的院子走出来,忙上前将他围住。
“李小公子,你怎么也还没走?”
李千越把手里的书示意给他们看,“我去请教了赵师傅一个问题,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众人仿佛见到救星似的,“李小公子,你瞧啊,学堂里读书那个。”
李千越顺着他们的目光看去,只见恭郡王的孙儿坐在窗边,一脸哀怨地念着什么,隔得远有些听不清。
管事公公道:“咱们也不知道他念的是什么,同他说话他也不搭理。李小公子,你是好人,又和他是同窗,你去问问他吧?”
李千越点点头,“应该的,你们等着,我去问便是。”
众人眼巴巴地看着李千越进去,只见李千越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