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娇宠:这个娘娘有点懒-第2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让她进来吧。”
人尚未至,桃花的香气已到鼻尖。
元治睁开眼睛,看到李嫔抱着一大束桃花进来,都是鲜艳欲滴开的正好的,不禁笑了,“这是摘了送朕的?”
“皇上若不嫌弃,能让臣妾为皇上插瓶以供赏玩,就是臣妾的福分了。”
李嫔笑着福身,元治朝小纪子挥挥手,小纪子立刻下去寻合适的花瓶来,让李嫔将那些花枝亲手插好。
“大好椿光,皇上虽不喜花儿粉儿的,臣妾却不忍心皇上在殿中苦守着奏折,所以特采了花来给皇上。”
李嫔到底是有才女之名的人,连送东西都比旁人有新意。
连元治也不得不感慨,“还是你的心思雅致, 能想到这个,比旁人格外不俗些。”
………………………………
第九百八十七章 敏敏郡主
李嫔但笑不语。
皇上从小饱读诗书,恰好她也是如此,两人自然有共鸣。
若非如此,周皇后也不必那么费心努力读书,还要让朝中名儒大学士与她谈会了。
“皇上雅致,方能欣赏雅致,所以后宫姊妹上从皇后起,下至我们,自然也学着雅致些。”
李嫔这话说得十分谦逊,元治想到周皇后每日勤学苦读的样子,不禁会心一笑。
周皇后自己读书勤谨就罢了,还总是拉着才两个月大的大皇子,好像大皇子能听得懂她念书似的。
偏大皇子好像还真的听得懂,每次周皇后念书给他听,他总是认认真真地睁大眼睛听,既不哭也不睡觉……
元治笑着摇摇头,看向李嫔,“要说后宫里,真正好读书又雅致的,也就只有皇后和你了。要是和嫔也能多向你们学学,朕也不用担心将来她教导不好孩子。”
李嫔听见这话,触动心事。
见小纪子端茶过来,她忙接了,亲手端去给元治,“臣妾上回去坤宁宫请安,皇后娘娘说和嫔的孩儿诞生之后,若是公主便由和嫔教养。若是皇子,也由和嫔教养到至少四五岁。想来皇后娘娘是信得过和嫔妹妹的能力的,皇上莫非不放心么?”
“皇后这样同你们说的么?”
元治笑了笑,“看来皇后是信得过和嫔。也罢,皇后是后宫之主,平素同你们来往得多,她比朕更加了解你们,这些事她做主就是。”
李嫔听了这话,方知周皇后上回信誓旦旦,其实并没有和皇上商量好。
她之所以那么自信,是她知道皇上必定会支持她的决定。
今日皇上的反应也证明了,即便他先前不知情,此刻他也半点没有干涉周皇后决定的意思。
李嫔不禁想到未来自己的孩子,有些走神。
元治敏锐地察觉到她的走神,“怎么了,在想什么?”
“哦……没什么。”
李嫔笑道:“臣妾是在想,就算和嫔妹妹现在还有不足,将来她做了母亲自然也会勤谨起来。有皇后娘娘言传身教,皇上不用担心。”
她这话里恭维了周皇后,元治果然很受用,微笑着点了点头,“皇后自然是好的,如今朝中大臣多有拿皇后和太后相提并论的,说皇后把太后的风范学得极好。朕也奇怪了,太后常住御园,和皇后并不经常见面,可皇后嘴里总是说母后如何如何,处处拿母后做标杆,倒像她两个天天在一起切磋似的。”
李嫔只听到前面便没心思听后头的话了。
朝中大臣夸赞周皇后?
竟还说她像太后的风范?
太后在朝中大臣的心目中是何等地位,李嫔在闺中便知道了,甚至不夸张地说,当年的太后想自立为帝嘟不稀奇。
可她最后还是没有半分染指,将先帝留下的江山完完整整地留给了当今皇上,因此朝中老臣都对她十分敬佩。
而周皇后……她也配?
李嫔想到先前自己因与和嫔的龃龉丧失名望,两相比较起来,她心中百味杂陈。
她连忙道:“臣妾也一定会以皇后娘娘为楷模,学习太后的风范,不叫皇上为后宫之事烦忧。”
“那倒不必。”
元治站在窗前看刚插好的那瓶桃花,口中自然而然道:“皇后学习太后,那是她身为中宫应做的。至于你们,只要谨守妾妃之德,旁的朕便不指望了。”
中宫和妾妃,天壤之别。
即便皇上方才口中将她和周皇后并提,说她们是后宫中最好读书的,可在他心中,她们两个一妻一妾,到底不同。
李嫔深知这是元治的心里话,她似乎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不能像周皇后一样得宠了。
不是因为她不如周皇后,只是因为她不是皇后,不是正妻。
这是多么可悲的事实。
元治丝毫没有察觉李嫔的心思,他伸手摆弄了一番瓶中的桃花,只道:“御花园的桃花每年都开得很好,朕记得当初母后在宫里的时候也很喜欢,还做过桃花羹给朕吃呢。想来皇后也喜欢,小纪子,派人折一些送去坤宁宫!”
“是。”
小纪子低声应了,出去使人到御花园采椛去。
一回头,李嫔笑着朝他走过来,“皇后娘娘若是喜欢,也算臣妾今日没有白忙一场。臣妾上次在御园也看见了不少桃树,原来太后喜欢,怪不得御园种了那么多。”
“是啊。”
元治随口应了一声,忽见刚出去的小纪子又扭头回来了,手里捧着一封奏折,“皇上,西北刚刚送来的文书,请皇上轻启。”
“西北?难道是准格尔部?”
“是。”
小纪子道:“准格尔部归降之后,现在也算休养生息安顿下来了,不知又有什么所求的,巴巴地送折子来给皇上。”
“给朕。”
元治接过折子,翻开一看,眉头微微蹙了起来。
李嫔瞧见他的神情,觉得自己在这里不是好时机,便要告辞离去,“皇上既忙于政事,臣妾先行告退,不打扰皇上。”
“不必。”
元治却拦住了她,“这事你也听听,准格尔部要送他们大汗的女儿入京,献给朕为妃妾。”
“啊?”
李嫔不想竟是如此之事,倒是愣了愣,“这么说,后宫又要添新的妹妹了?”
她心中颇为复杂,如今宫里嫔妃少,倒还算平静,若是来了新人,还是准格尔部这样的外族人,不知道会掀起什么风浪。
元治道:“准格尔部归降之后,朕已封他们的可汗为王爷,他的女儿为郡主。如今他要将敏敏郡主送进京给朕为妃,倒不知是打的什么主意。”
见元治并没有多少欢喜之色,李嫔大着胆子道:“皇上,臣妾说句不该说的,外族女子未免粗陋,能懂汉字都算勉强,怕是皇上不会喜欢。”
即便要送来的这个女子是什么郡主,只怕也比不上京城寻常的官宦人家之女。
元治点点头,“朕也不希望宫里多个陌生的外族女子,免得多生枝节。罢了,你先回去吧,小纪子,召苏首辅和雍王叔来。”
………………………………
第九百八十八章 祖宗保佑
虽说准格尔部已经归降了,可他们要送个郡主进宫,这事元治心里还是拿不定主意。
故而他又让人请了苏志明和雍亲王等人来商议。
雍亲王在到乾清宫路上和苏志明戏言,“咱们皇上也太端正了些,丝毫不贪念女色。他也不问问那敏敏郡主美不美,什么性情什么容貌,一心只想着这事会对朝廷造成什么影响。唉。”
雍亲王这话里调侃意味十足,也就是他这个做叔叔的和苏志明这个做舅舅的吐槽吐槽,这话是不能和别的大臣说的。
苏志明听了也笑,“王爷心里不知道多骄傲吧,嘴上倒是这样说。皇上若是为了女色不顾朝廷,那王爷才要愁断肠。”
雍亲王给了他一个“你懂得”的神情。
他道:“不过异族女子和咱们京城的官宦小姐自然不同,都是十分外向活泼的,皇上未必不喜欢。我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人家巴巴地把女儿送来,咱们难道还往外推不成?”
苏志明点点头,“我也是这样想的。准格尔部大约心有余悸,时刻担心再被清算,所以送了郡主来,有和亲的意思。既然如此,自该劝皇上收下,若不喜欢冷着就是,将来宫里这样的女子也不会少。”
历朝历代,哪个后宫没有这种政治联姻的摆设女子?
两人达成了一致,便要往乾清宫去同元治说,走到宫苑外头,苏志明忽然停住了脚步。
“我忽然想起一事。”
“什么事?”
苏志明道:“王爷可还记得,年前有朝臣劝皇上再纳嫔妃,说后宫嫔妃本来就不多,怀着身子的还有两个,皇上却不太乐意。或许在皇上心里,他并不想要那些多余的摆设。”
雍亲王点点头,算是心里有数了,“一会儿问问皇上就是,走吧。”
……
准格尔部要送敏敏郡主入宫的消息,在后宫不胫而走。
周皇后听说这个消息倒没什么反应,只道:“准格尔部如今归降,就是属于江山国土的一部分。后宫中就算添了个准格尔女子,又有什么好稀奇的?”
旦儿听着周皇后淡定的话语,不由反思自己太草木皆兵了,“娘娘说的是。那女子虽是郡主,到底是异族,在京城是站不住脚的,娘娘根本无需介怀。”
“本宫为何要介怀?”
周皇后正在看书,抬起眼皮扫了旦儿一眼,“若她入了宫就是皇上的嫔妃,本宫的妹妹,本宫好好待她就是了,介怀什么?你见哪个大户人家立得起来起来的正妻,一天天介怀家中妾室的?”
旦儿听罢吐了吐舌头,“都是奴婢不好,皇后娘娘,奴婢也该多看看书了。从今儿起娘娘读书,奴婢就在旁磨墨,也多学学娘娘的宽容大度,这样可好?”
周皇后听罢不禁莞尔,“你也没什么可学的,就是心胸放宽一些,想着如何照顾好宸儿就是,别一天到晚盯着别的嫔妃。就好比昨儿,李嫔折了桃花送去乾清宫,你为何一脸不忿?”
“奴婢是想,娘娘前几日也说要折花送去乾清宫给皇上赏玩的,没想到娘娘还没动手,被李嫔抢了先。”
旦儿也有些委屈,若这事是和嫔或者那两个常在做了,她都不至于不忿,唯独李嫔让她心里不舒服。
更何况周皇后先提过,她总觉得李嫔这是故意抢在周皇后前头。
“她是嫔妃,想着如何侍奉好皇上这是好事,只不要踩着别人的头上去就是了。”
周皇后复又沉浸到书中,不再理会此事。
……
没过两日,准格尔要送敏敏郡主入宫的事定下了,元治特来坤宁宫正式告诉了皇后一声。
“朕来一是为了告诉你这事,让你有个心理准备,好提早安排。二来也是同你商量商量,这敏敏郡主该给她什么位分才好。”
“这事事关前朝,臣妾的意见皇上只参考便是,到底还是要皇上定夺。”
周皇后想了想道:“按理说准格尔部是外族归降,地位不高,送来的女子也不必给太高的位分。可皇上到底封了他们可汗为王爷,这姑娘为郡主,若是位分太低……难免惹人非议。依臣妾的意思,不如封个贵人的位分,若要高些也只能嫔位。”
元治略想了想,周皇后的意思和他差不多,“那就依你的意思封为贵人吧,封号及其他的,你看着办就是,不必来回朕了。听说这敏敏郡主是懂汉话也读书识字的,大约也好沟通,到时候来了还要麻烦你教导着。”
“这是臣妾应该的。”
周皇后笑着,颇有戏谑之意,“臣妾要恭喜皇上又得佳人了,先前朝臣们让皇上再纳新妃,皇上不肯,如今不肯也得肯了。”
元治微微叹了一口气,“朕本是不愿的,可王叔和舅舅都说不好拒绝,若拒绝了只怕准格尔部心生异变。朕想着也是,左不过后宫添双筷子,就允许他们送人来了。”
“皇上做得对。”
周皇后柔声表示支持,“从准格尔部的角度来说,只有皇上接纳了敏敏郡主,他们才能完全相信皇上接纳了他们。唯有彼此互信,才能真正将准格尔部变成我们国土的一部分,更好地同化这些异族之人。”
“同化?”
“是啊。”
周皇后随手拿起一本书,“要让那些蛮夷之人都学汉字,说汉话,读汉文,才能真正意义上让他们降服。所谓降服从来不是一纸降书和纳税送贡而已,而是让他们从心里觉得,他们和我们是一国之人。”
元治听罢愣了愣,忽然笑道:“皇后此言甚是高明,是从哪里学来的?”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周皇后故意摇头晃脑,学着那些酸儒的样子,十分可爱,“书里什么道理都有,臣妾自然是看书学来的。若皇上觉得臣妾的话有些许可取之处,那臣妾的书就算没有白读了。”
“原来皇后读书不仅是为教导宸儿,更是为了匡扶朕。”
元治也笑,“朕娶到这样相夫教子的好皇后,真是祖宗保佑。”
………………………………
第九百八十九章 哪个是太后
准格尔部的手脚很快,敏敏郡主一行很快上路。
待人送到京城之后,并没有直接送到宫里,而是安排在京城的驿馆休息。
驿馆原是用来接待异国使臣的,准格尔部算不得异国,到底非我族类,故而也视为使臣安排在此。
一路上京城百姓见着这些异族打扮之人,都十分讶异。
“听说是准格尔部送来的郡主,要给皇上做妃子的。”
“这不是和亲么?那郡主生得什么模样?”
“哪里瞧得清楚,那些草原汉子倒是骑在马上的,郡主却是坐在马车里的……”
待郡主一行安顿好之后,便有宫中内务府的宫人到驿馆去为郡主例行检查,这是送进宫的嫔妃都必须经历的一步。
身上不能有疤痕,不能有残疾,容貌过丑……这些情况都不能入宫为嫔妃。
准格尔部的人对此十分配合,为敏敏郡主检查完之后,内务府的宫人拿着赏赐欢喜地离开。
接下来就等着送进宫了。
“皇上,准格尔部的人说,希望在敏敏郡主入宫之前先去御园拜见太后,还请皇上允准。”
“拜见太后?”
元治听见宫人的话,微微蹙起眉头来。
这敏敏郡主大约没搞清楚自己位置,她到了京城就只是一个普通的贵人,尚未进宫,倒好意思提要求。
宫人禀道:“敏敏郡主说,她从小就听着太后的故事长大,心里对太后十分仰慕。何况她如今要成为皇上的妃嫔,理应先拜见太后,才是汉人的孝道之礼。”
元治听了这话,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她倒知道孝道之礼……也罢,朕准了,不过太后愿不愿意见她还得问过太后,朕替不了太后做主。”
“是,奴才这就回去传话。”
……
苏幼仪也听说了准格尔部送女入宫之事,却不想敏敏郡主尚未进宫,便主动求见她。
她倒是好奇,“哀家也很少见异族人,对他们准格尔的风土人情也颇为好奇,既然如此就让她来吧。”
择了两日后让敏敏郡主入园觐见,不知大公主如何听见了消息,也要来御园一道见见这个敏敏郡主。
苏幼仪想着她将是宫里的贵人,迟早是要见的,便让大公主那日一道相见。
到入园之日,准格尔部的马车停在园外,上头的图腾和纹样都与京城的规格不同,侍卫们一眼便看出是敏敏郡主到了。
待上前迎接,只见马车里步出一个草原装扮的少女,动作利落,神情洒脱,比京城贵女少了一分娇羞端庄,多了些许俏皮。
见到御园高大的门楣,少女显然有些惊讶,又恐自己没见过世面的神情叫人看去,慢慢低下了头。
“这位就是敏敏郡主吧?”
多禄迎上去,微微一礼,“奴才是太后身边的管事公公多禄,奉太后之命在此迎接敏敏郡主。”
“多禄公公好。”
敏敏郡主熟练地福了福身,可见她事先练习过很久,动作看起来和京城女子一般无二。
多禄看在眼里,微微笑道:“郡主里面请。”
敏敏郡主招呼了一番自己身后的侍女和仆从,多禄身边的小太监却拦住了那几个草原汉子。
几个草原汉子一时不解,多禄回头笑道:“太后跟前,只得一位侍女跟着郡主就是,旁人请下去喝茶稍待。”
敏敏凝神细想一番,知道京城的贵人们规矩多,太后是贵人中头等尊贵的贵人,规矩自然更多。
便回头用草原话同那几个仆从吩咐了一番,自己指着一个侍女跟随自己进去。
多禄笑着点点头,引她们朝湖边而去。
一路上敏敏郡主都在看御园的景致,她还没进过皇宫,只在汉人师傅的口中听说过皇宫多么威严,多么漂亮,多么豪华。
可今日她眼前所见,御园比汉人师傅口中的皇宫还要漂亮。
她没忍住,赶上几步问多禄,“多禄公公,御园到底是什么地方,是太后的行宫吗?是这里漂亮,还是皇宫漂亮?”
敏敏郡主说话的时候,手里朝多禄递去一个分量不轻的荷包。
“都很漂亮。”
多禄不动声色地接了荷包,心道这位敏敏郡主倒是大方,“皇宫是皇上住的地方,更加威严壮丽,气势雄浑。御园是皇上、太后、皇后和众嫔妃避暑的行宫,只是皇上登基之后,太后才挪到了这里长住。”
“若说漂亮,御园胜在精致小巧,皇宫胜在高大辉煌。待郡主进了宫亲眼瞧见,便能自行对比一番了。”
敏敏郡主张了张嘴,还想问什么,到底是咽了回去。
她觉得奇怪,明明汉人师傅说太后是一辈子住在宫里的,这位太后怎么会单独住在宫外呢?
可这等有可能涉及皇家密辛的问题,不适合现在提问。
敏敏郡主心中暗想,等她入宫成了贵人,自然有机会慢慢打听这些事。
多禄一路引着她朝湖边去,却不往苏幼仪住的院子来,而是引到了湖边一处凉亭,春夏之日苏幼仪喜欢在这里乘凉,也经常在这里见客。
敏敏郡主过去,在亭外十来步远的地方站住脚,“郡主,太后在前面等您,您就自己过去吧。”
敏敏郡主一眼看过去,只看到两个宫装打扮的女子,还有一个一身青衫的男子,三人围坐在亭中石桌旁,他们似乎正在欣赏一盆兰花。
边上还站着两个年轻女子,看起来是服侍的宫女。
到底哪个是太后?
敏敏郡主脚步迟疑,走到近前,霞儿先看见了她,低声同苏幼仪禀告了一声,苏幼仪和大公主同时抬起头看她。
紧跟着,季玉深也抬起了头。
敏敏郡主顿时慌了,她看着眼前两个女子年轻美艳的面容,又是惊艳,又是疑惑。
太后已经三十多岁了,绝不是这种十几岁少女的面容。
她飞快朝四周看了看,除了那两个站着的宫女之外再没有旁人了,难道太后真的是这两个年轻女子其中的一个?
大眼瞪小眼一番后,还是大公主察觉了敏敏郡主的窘态,她轻笑出声。
………………………………
第九百九十章 和嫔比她美
“母后,您瞧,真是个标致的美人。”
大公主这话一出,敏敏郡主迅速反应过来,朝着苏幼仪福身请安,“敏敏请太后安,请长公主安。”
本朝只有一位公主,敏敏郡主一听称呼,立刻判断出了她的身份。
这会儿她再偷眼去看苏幼仪,越发惊为天人。
若是不说,谁也看不出眼前的太后居然已过三十,她看起来就像十多岁的少女一般,肌肤吹弹可破的白,上头晕着自然的红。
那双眼格外有神,清澈含水,灵动万分。
再看身边那坐着的青衫男子,她心中越发忐忑,没想到京城生得美貌的人这样多,不仅女子如此,连男子也是。
听闻皇上也是个美男子。
她心中有些担忧,在草原上她是最美的一朵花,到了京城只怕是要被人比下去了。
“平身。”
苏幼仪含笑开口,瞧着敏敏郡主慌张的神情颇为有趣,没见过她的人第一次觐见,往往会闹这样的笑话,不过没有敏敏郡主这么可爱。
“坐吧。”
“谢太后赐座。”
敏敏谨慎地在下首的石椅坐了,苏幼仪命人将兰花撤下去,另送茶点上来。
敏敏恭敬道:“臣女今日特来拜见太后,家父家母嘱咐,入了京城务必听太后教导,好生伺候皇上,臣女一时一刻也不敢忘记。太后风采卓绝,聪慧博学,臣女仰慕已久,今日一见三生有幸。”
苏幼仪听罢只是笑,“你的汉话倒说得很好,成语也用得很好,想必你特意学过?”
“是。”
敏敏郡主道:“我自小就喜欢汉人的文化,喜欢读汉人的书。家父家母都笑我是留不住的女儿,将来一定要嫁到汉人家里去的。没想到……”
没想到如今这话成了真,她果然到了京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