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昭女相-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的,多谢老师!”江月棠忙说。

    她本身就是书痴,有书看时可以忘记了吃饭和睡觉,所以就算一晚上要温习二十多本书也丝毫不会有不能做到之感。

    想当年,江传雄可是要求她在三天之内就得学会三千个汉字的,那时她才五岁,同样出色地完成了。

    江月棠拿着这张纸便回了自己的房间。

    她的房间里有一个又高又宽的书架,里头放着近三百本她要看到的书。

    语子老子列出的这二十多本也在这里头。

    她一进门便对梅香道:“来,我们一起将这些书给找出来。”

    梅香赶忙上前来帮忙,一边帮忙一边问:“主子怎么忽然要找这些书?”

    江月棠踮着脚尖在找书,听了答道:“老师让我今晚温习这些书的。”接着她扭头看着梅香道:“老师将我安排到团体班去了,明天开始上课。”

    梅香顿时高兴得跳了起来,道:“太棒了,老师对你真好!”

    “确实。”江月棠也忙不迭地点头表示同意。

    过往的五年里,江月棠在学习上接受了一波又一波的严厉考验,早就练就了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事,因此她只花了一个时辰两小时就把这二十多本书给温习个遍了,并且做了读书笔记。

    抬头一看,天色是暗了,但是夜尚未深,她便往外头走去。

    她要去找周如光,问问他团体班是怎么上课的、老师会不会出很多难题等等问题。

    周如光此时还在灯下看书,听见敲门声忙放下书本,问:“谁?”

    江月棠忙答道:“周师兄,是我,我想问你些问题。”

    周如光立即起身去开门。

    江月棠微笑着进了门,在他的书桌对面的凳子坐下,道:“周师兄,老师让我明天到团体班去上课了。”

    周如光的目光中顿时透着欣喜,由衷道:“恭喜你!”又说,“才来学习一个月就能进入团体班,你是第一个,真棒!”

    江月棠忙摇头道:“是老师教得好。”

    然后问:“师兄,团体班是怎么样上课的?”

    周如光便认真解释道:“团体班上课即老师所有的弟子汇在一个班里接受老师的教导。届时,老师会扮演谋臣或国君,为众弟子解答难题,有时也会提出问题考众弟子。”

    “老师提出的问题会很难吗?”

    “不一定,但是都很考量人的智慧和分析能力,还有人的胸襟与格局,以及人肚子里的墨水有几许。在这个过程中,弟子的表现都是决定着老师给弟子打分的关键,务必要尽最大努力表现好。”周如光耐心答道。

    “如果弟子没有回答对或者没有回答得足够准确呢?”江月棠问。

    “老师会在课堂上指出来,并且给予分析指导,直到所有弟子都明白为止。”

    “哦哦。”

    周如光见江月棠表情有些紧张,便轻怕着她的肩头说:“别慌,老师很体恤新生的,届时肯定不会一下子就问你太过难回答的问题。”

    “哦哦,多谢!那我不打扰你了。”江月棠边说边起身告辞。

    周如光忙送她出门。

    “师兄,你不是说你就快要在这里学满了吗?学满之后你有何打算?”江月棠问周如光。

    亲们,二更来了,晚安!!!这几天气候超冷,大家多加保暖。
………………………………

第五百五十一章 团体班学习的第一天

    周如光答道:“下山后我想做官,实实在在地为百姓做点事。”

    “为何不做谋士?”江月棠吃惊道。

    周如光看了她一眼,微笑道:“如果我去当谋士,我不会是昭国顶尖级的谋士,倒不如做个小官好了。”

    想到气质脱俗的他去当官,总让江月棠有种把宝物放错地方的感觉,便道:“可是你六岁时和顶级谋士下棋就能够轻易地赢了他们,可见你智谋双全,凭你的资质去当谋士,绝对算得上国家顶级级别的。”

    周如光谦虚道:“我棋艺是不错,不过我兵法却有欠缺。”

    这当然是谦虚之辞。

    江月棠便笑笑,没有再问。

    周如光却主动说:“我想做一个像我阿爹那样的清官,脚踏实地做事,坦坦荡荡地做人,官也不一定要做到多高,只要能与自己的能力相配就好。在职时尽心尽力地做,致仕后就隐退到乡野去,过真正潇洒的生活。”

    江月棠听了道:“这种一眼就能看得到头的生活不会让你觉得无趣吗?”

    周如光又笑了,道:“也许很多人都不喜欢过一眼看得到头的日子,但我正相反,我喜欢一切朝着自己规划好的路线走。兴许我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无趣也无大志的人吧。”

    江月棠微笑,道:“人各有志,这样也没什么不好。”

    周如光说:“我猜你是不喜欢过这种生活的,你应该更喜欢挑战各种不可能,希望自己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

    江月棠说:“我想应该是这样。”

    她确实更喜欢冒险和创造,她喜欢通过努力而让事物变得更好,为此她可以不惜劳苦。

    她无法忍受日复一日一成不变的生活。

    但是,她也不敢肯定自己年老时会不会反过来喜欢周如光向往的这种生活,因为毕竟心境是会改变的。

    这天夜里,气候骤冷,江月棠半夜便开始出现咳嗽状况。

    她的咳嗽声惊醒了梅香,梅香赶忙进来查看。

    梅香往她额头一摸,顿时惊讶道:“乖乖,烫得可以煎蛋了呢。”

    说罢忙给江月棠喝了半杯开水,然后披衣去找周如光。

    作为这批弟子的小领导,周如光负责受理关于弟子们的一切问题。

    听说江月棠发高烧,周如光立即带上药箱赶来。

    江月棠已经烧得有些迷糊了,因此周如光进来她也没有觉察,直到周如光关切地问她感觉怎么样时她才吃力地睁开眼睛,艰难答道:“头有点晕,身有点烫。”

    梅香都快要哭出来了,道:“这可不是有点,是非常严重。”

    周如光便宽慰道:“没关系,我带了药来,是我们老师亲自炼的药,保证你吃了后不到一个时辰就好了。”

    梅香惊讶道:“你们老师还会炼药啊。”

    周如光很平静地答道:“嗯,他还会抚琴、作画、写小曲、唱戏等等。”

    梅香由衷道:“你们老师可真是无所不会啊。”

    周如光笑着点了点头,然后从药箱里取出一颗小拇指般大小的药丸,喂江月棠吃下。

    喂完后又喂江月棠喝了些水,然后扶江月棠躺好,道:“今晚我就在这边守着你吧。”

    江月棠忙说:“不用,不用,夜里凉,师兄还是赶紧回去睡吧。”

    周如光也不勉强,点头道:“也好。”又对梅香说:“你好生照看着他,要是他有何不适就赶紧来找我。”

    梅香忙说“是”。

    周如光又捏了捏江月棠的被子,说:“一床被子太薄了,我去给你添一床来。”

    说罢便背着药箱走了。

    很快,周如光便回来了,手上抱着一床厚厚的被子。

    他亲自帮江月棠铺好,然后笑着说:“这样应该就不会冷了。”

    “不会了。”江月棠朝着笑着说。

    周如光于是离开了她的房间。

    送走了周如光,梅香将小床搬到了江月棠的床边,道:“今晚奴婢就在这里守着你,你安心地睡吧。”

    “嗯,你也睡吧,我觉得不舒服时会叫你。”

    “好。”

    果然如周如光所说的那样,一个时辰不到江月棠的烧便退了,头也不晕了,于是翻了个身安心地睡觉。

    次日早上,江月棠拿着笔记本和几本书来到了团体班的教室。

    十三位师兄都对她的加入表示了欢迎。

    她被安排在第一排左侧的位置。

    大家入座后不久语子便来了,众人赶忙起身朝他行礼。

    语子伸手示意大家坐下,然后在他的讲台中/央的太师椅坐下,目光炯炯地看向下面的十四位弟子。

    当他的目光扫到江月棠时,他的嘴角微露微笑。

    他说:“今天是江月庭进入团体班的第一天,让我们热烈欢迎他。”

    众弟子立即热烈鼓掌。

    语子又道:“他是我们这个团体里年纪最小的,日后望大家要发挥互助互爱精神,让他感受得到这个团体的团结和友好。”

    众弟子点头。

    语子便看着大家道:“今天的第一个问题――你们觉得一个人身上最富竞争力的东西是什么?”

    众弟子顿时专注地思索起来。

    让江月棠感到惊讶的是――他们在听了问题后并没有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而是各自专注地寻思着答案。

    很快便有一位弟子举手回答了,说:“老师,弟子认为是人所掌握的技能。”

    语子微笑道:“也对,但不是最准确的答案。”

    另一位弟子举手道:“是人的胆识和魄力。”

    语子笑而不语,静等其他人的答案。

    又有人答道:“是人的远见。”

    语子依旧笑而不语。

    第四位弟子答道:“是人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第五位弟子答道:“是人的自我调控能力。”

    第六位弟子答道:“是人的良知和道德感。”

    语子依旧笑而不语。

    接着是第七位、第八位、第九位

    这时江月棠大概明白了――语子老师应该是要听完所有人的回答后才公布答案的。

    她顿时有些紧张,赶忙闭眼专心思考。

    当其他弟子都回答完毕后,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江月棠的身上。

    江月棠有些胆怯地答道:“是人对万事万物的认知能力。如果人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很强,那他将更加容易看清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而获得主导地位。在他所处的领域中,他便能轻易地领先于他人。”

    顿时所有人的表情都变了变。
………………………………

第五百五十二章 春风化雨

    亲们,这是草稿版,修改版大约一个小时后放来,抱歉!

    语子便捋胡微笑道:“月庭答对了。”然后他看着众位弟子道:“人的认知能力简单的说是人的智力加智慧,它包括人对事物的观察力、判断力,还包括人的记忆力、想象力和领悟力,它几乎囊括了你们先前说的那些能力,所以它是一个身最具竞争力的东西。”

    有位弟子便问:“老师,假如有些人天生认知能力较差,那他可以通过训练来提升吗?”

    语子答道:“当然可以通过训练来提升,不过它的效果如何就得看个人,不管怎么说,努力去提升总是会有进步的。”

    “明白了,多谢老师!”

    语子看着大家道:“你们的父母把你们送到这里来,都对你们寄托了极大的期望,我未必能教给你们很多关于谋略的东西,我更愿意教你们为人处世的根本常识,以及看待这世界的眼光。这世的事,要紧的不是你看到了什么,而是你看它们的角度,所以与让你们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相比,我更希望你们做一个圆融、通透、简单而快乐的人。”

    众弟子点头。

    语子看着江月棠道:“月庭,你的回答很让我惊讶,你小小年纪就能有这般的认知,日后定然能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导者,为更多的人谋得利益和幸福。”

    江月棠听了百感交集,忙站起身来道:“学生谨遵老师的教诲,一定会往更好的方向不懈努力的。”

    语子微笑道:“我相信你,坐下吧。”

    江月棠便坐下了。

    因为语子老师对她的肯定,让她这个团体班的初来者心里吃了一颗定心丸,觉得自己一定可以通过努力而成为让老师引以为豪的弟子。

    语子喝了半杯茶,继续道:“从前有一对年纪相仿的堂兄弟,他们从小就相互较劲,总想着哪天能超过对方。二十岁那年,两人参加科考,不幸的是都落榜了,于是他们放弃了走科考之路,相约各自离开家到外面去闯荡,五年后在相约的地点见面,看看谁的成就更大。

    兄弟甲认为一个人成功不仅需要自身努力,还要有宽广的人脉和过硬的后台,于是他去了某县当一名小官员。在当小官员期间,他不断地巴结比他地位高的人,因此没到一年就和整个县的高官们都成了朋友,接着他又通过这些人结识了京官,再之后结识了太子爷和皇太后,成为了他们眼中的红人。在他们的提携之下,他的官职一级级地升,到了第五年时已经升到了三品京官,正式参与朝政。

    而兄弟乙在离家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找到能证明自己的途径,最落魄时还做过乞丐,之后不久,他终于找到了一份给一名地方小官当文书的工作,但不久后他发现该小官有贪墨的现象,愤而辞职。不久后他又找到了一份给一位大户人家的小孩当私塾老师的工作,很快便因其渊博的知识而受到该家户主的赏识,因而获得了不错的薪水。他本以为可以在这户人家踏踏实实地呆几年,知道这家小孩去参加科考的,无奈这家主人的一名妾室看了他,经常借故与他接近,他受不了,又愤而辞职了。这时,距离他和兄弟甲的约定只有两年时间了,但他连一份稳定的工作都还没有找到

    。。。。。。。。。。。。。。。。

    语子看着大家道:“你们的父母把你们送到这里来,都对你们寄托了极大的期望,我未必能教给你们很多关于谋略的东西,我更愿意教你们为人处世的根本常识,以及看待这世界的眼光。这世的事,要紧的不是你看到了什么,而是你看它们的角度,所以与让你们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相比,我更希望你们做一个圆融、通透、简单而快乐的人。”

    众弟子点头。

    语子看着江月棠道:“月庭,你的回答很让我惊讶,你小小年纪就能有这般的认知,日后定然能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导者,为更多的人谋得利益和幸福。”

    江月棠听了百感交集,忙站起身来道:“学生谨遵老师的教诲,一定会往更好的方向不懈努力的。”

    语子微笑道:“我相信你,坐下吧。”

    江月棠便坐下了。

    因为语子老师对她的肯定,让她这个团体班的初来者心里吃了一颗定心丸,觉得自己一定可以通过努力而成为让老师引以为豪的弟子。

    语子喝了半杯茶,继续道:“从前有一对年纪相仿的堂兄弟,他们从小就相互较劲,总想着哪天能超过对方。二十岁那年,两人参加科考,不幸的是都落榜了,于是他们放弃了走科考之路,相约各自离开家到外面去闯荡,五年后在相约的地点见面,看看谁的成就更大。

    兄弟甲认为一个人成功不仅需要自身努力,还要有宽广的人脉和过硬的后台,于是他去了某县当一名小官员。在当小官员期间,他不断地巴结比他地位高的人,因此没到一年就和整个县的高官们都成了朋友,接着他又通过这些人结识了京官,再之后结识了太子爷和皇太后,成为了他们眼中的红人。在他们的提携之下,他的官职一级级地升,到了第五年时已经升到了三品京官,正式参与朝政。

    而兄弟乙在离家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找到能证明自己的途径,最落魄时还做过乞丐,之后不久,他终于找到了一份给一名地方小官当文书的工作,但不久后他发现该小官有贪墨的现象,愤而辞职。不久后他又找到了一份给一位大户人家的小孩当私塾老师的工作,很快便因其渊博的知识而受到该家户主的赏识,因而获得了不错的薪水。他本以为可以在这户人家踏踏实实地呆几年,知道这家小孩去参加科考的,无奈这家主人的一名妾室看了他,经常借故与他接近,他受不了,又愤而辞职了。这时,距离他和兄弟甲的约定只有两年时间了,但他连一份稳定的工作都还没有找到
………………………………

第五百五十三章 一切皆有可能

    语子接着道:“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创意,村民们都大为惊讶,当即便同意了,这时,兄弟乙又说‘我想把这些金桔收购回去做蜜饯。我已经研制出了一种独特的味道,做成后一定会大受人们欢迎的’。

    说完这句后兄弟乙又说‘实不相瞒,我现在并没有足够的钱来购买你们的金桔,但我保证等这批蜜饯卖了后就将这笔钱给你们,为了表示我的诚意,我想请你们每家派出一名年轻人到我的蜜饯作坊来帮忙,这样一来他们可以监视着我,以防我中途逃跑,二来他们来帮忙也是有酬劳的,酬劳统一在这批蜜饯售出后支付。’

    他怕村民们不相信,又接着道‘你们可以派人到我新做的蜜饯作坊来看看。’

    于是有几位村民便将信将疑地跟着他去看,发现在距离他们村口不远的一处平地上果然建起了一座长型的宅子。

    这几位村民立即回去将自己所看到的告知其他村民,于是大家当晚聚在一起商量,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可以卖金桔给兄弟乙,也可以每户派一年轻人去他的蜜饯作坊帮忙,至于金桔的钱和人工钱,也可以在他卖了蜜饯后给,但是有一条件,就是他得签下保证书,并且这份保证书是得交到乡府里去做公正的。

    村民们觉得只要兄弟乙敢跟他们签这份合约并愿意到乡府里去做公正,那就表明他是真诚想和的大家合作的,那就可以放心地合作。

    次日一早,村民们便将此想法告知了兄弟乙,兄弟乙当即答应。

    于是,七个村的村民纷纷放下手头的工作来采摘金桔。

    于是,兄弟乙在各个村皆设计了粗绳子输送装置,节省了村民们挑担子的辛苦和走山路的危险。

    众志成城,不到五天的时间,这七个村的金桔便全部采摘完毕,并且到了兄弟乙的蜜饯坊。

    接着兄弟乙便带领一批年轻人制作风味蜜饯。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十天后便制好了第一批蜜饯。

    这些蜜饯采用兄弟乙的独门秘方,粒粒金黄澄亮,看着就胃口大开。

    入口后,这些蜜饯甜中带香,咀嚼时又软糯韧口,让唇齿间皆留淡淡的清,而且越嚼越香,令人吃了还想吃。

    兄弟乙给它们起名为“广益”牌金桔蜜饯,并去乡上和县上请相关把关部门的人来测试,以确保它们符合食用的标准。

    昨晚这一切事情后,兄弟乙在一个大牌子上写下“广益牌金桔可化痰止咳、理气解郁、消食醒酒,还可增强人的体质。可直接当零食食,也可泡水喝,一年四季皆宜”的介绍,然后用马车载着它们往县城去售卖。

    一开始他们是沿街叫卖,没想到大受欢迎,很多买了的人又接着来买,因此短短一天就卖完了一车。

    卖完之后,兄弟乙用所卖的钱的一部分在县城最热闹的街区租下了一个小档位,开始大批量地售卖。

    不出一个月,他们做的金桔蜜饯便全部售光了。

    兄弟乙按照合同上的明文规定支付了村民们的金桔款和帮工款,然后从剩下的钱中取出三分之一来扩建了蜜饯加工厂,打算做桃子蜜饯、李子蜜饯、枣子蜜饯和冬瓜蜜饯等。

    他前些日子在观察这七个村的金桔林时发现这里的村民也种植有不少桃树、李子树、枣子树和冬瓜,所以他想再进一步开发,将这几种蜜饯也发展起来。

    他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当地村民们的支持,大家纷纷开垦荒地来栽种这几种植物。

    与此同时,他招收了一批村民做他的固定员工。

    这样一来,该村的大部分人家都有了固定的收入来源,而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的家庭也可以通过大量种植这几种植物来增加收入。

    一年后,这七条村的村民成为了当地的富裕村。

    兄弟乙便提议大家捐出一笔钱来修路。

    大家答应了。

    于是不出三个月,每条村都通了一条宽敞的大路,帮助大家告别了先前走路难、交通不便的困扰。

    交通问题解决了,村民们到外面去看世界的机会便多了。

    兄弟乙又向乡委提议在村里办一所学堂,以便让这七个村里的适龄孩子们都能接受到教育,并表示愿意当他们的老师。

    这事很快便通过了。

    于是在村口不远的一块平地上建起了一所小学堂,专门为这七个村的适龄孩子提供教育。

    此事很快便传到了市里面去,市里便派来官员下来访问,发现情况属实,便给兄弟乙颁发了荣誉证书,并奖励了一小笔钱。

    不久后,‘广益牌’蜜饯的名声传到了京城,当时皇帝正好患了严重的咳嗽病,正想吃点开胃止咳的东西,便命人给兄弟乙去了一封信,让他带一些蜜饯进宫来。

    兄弟乙得知后大喜过望,亲自带了一批蜜饯进宫来见皇帝。

    皇帝吃了他的蜜饯后顿觉神清气爽、喉咙舒服,先前的咳嗽问题竟然随之减轻了不少,大为高兴,当即重赏了兄弟乙,并授予他一块亲笔写的牌匾。

    兄弟乙载誉而归。

    那年,兄弟乙的蜜饯还没制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