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昭女相-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兄弟乙载誉而归。

    那年,兄弟乙的蜜饯还没制好就已经收到了来自四海八方的订单,其中包括皇宫的,其名声顿时传播了开去。

    在京城里当吏部主事的兄弟甲得知了此事,在心里冷笑道“就算你再出名,你连一官半职都没有,在成就依旧没法比得过我。”

    又过了一年,两兄弟会面的日子到了。

    兄弟两如约来到他们当年相约的地点。

    坐下后,兄弟甲说:“我时任吏部主事,正六品京官,不知你现在在何处高就?”

    兄弟乙微笑答道:“我没有走上官场,而是做了一名商人和学堂教师。”

    兄弟甲顿时哈哈大笑起来,高扬着头对他说:“从等级看,当官的要比经商高一等。从个人权利上,我的一句话就能改变一省乃至一国的局势。从社会威望上,我也比你高得多。现在,你输得心服口服了吧?”

    兄弟乙依旧微微一笑,道:“从理论上你说的都没有错,但凡事不能只看理论,还要看实际的效果,请问你当官的这些年里为百姓或者君主做了多少事?”

    亲们,更新来了,作者君今天身体有些不适,所以只有一更了,抱歉!!!大家晚安!!!
………………………………

第五百五十四章 抚琴人的故事(1)

    兄弟甲听了脸色微变,但马上反击道:“多了去了。”

    于是他滔滔不绝地讲起他的功劳来。

    兄弟乙听后淡然一笑道:“仅仅是你口头说可不足为信,为了公平起见,我们应该请人做评判。”

    兄弟甲虽然有些心虚,但还是存了侥幸心理,加上自认为自己确实比他厉害,于是答应了。

    可是请谁做评判呢?如果请的是兄弟甲的党羽,那么自然会向着兄弟甲,如果请与兄弟乙有些交情的人,肯定也会帮兄弟乙说话。

    若是请一些不相关的人,谁又能保证他们没有存了私心?比如想当官的,难免会帮着兄弟甲。想谋份工做的,又更愿意讨兄弟乙的欢心。

    他们想来想去都没想出办法来。

    这时便有人提议道:“何不请陛下来做裁判呢?陛下的身份地位皆在你们之上,自然不存在偏袒谁的可能,而且陛下肯定是能站在比一般人高的角度来裁判的。”

    兄弟两都觉得这个建议好,然后果然便向宫里递交了一份册子,表达了他们的愿望。

    皇帝首次遇到这样的事,觉得这事有趣且有意义,当即爽快地答应了。

    于是次日的下午,兄弟两被邀请进宫,在英华殿里面见皇帝。

    皇帝让他们先讲述各自这五年的经历和成果,并要求他们呈上相关能证明自己的资料。

    两人照做了。

    听完两人的讲述和看完两人呈上来的资料后,皇帝又派人去打听了一遍。

    确定两人所说的属实后皇帝对他们说:“”兄弟甲,你这五年里确实是一直在升官,但你的升职并非是由于为百姓做了多少实事,也非在岗位上有什么突出贡献,而是因着过硬的后台一步步地爬到这个位置的,你这五年里并没有真正地做出过什么利国利民的事,因此根本没有成就可说。兄弟乙虽然只是一名商人加乡村教师,但他却实实在在地帮助了不少百姓改善生活、改变命运,所以兄弟乙的成就是可圈可点的。’”

    语子老师看了大家一眼,道:“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

    有位弟子立即站起来答道:“靠后台不算什么本事,真正的本事是以一个人对世界做出的贡献来衡量的。”

    语子老师微笑道:“没错,其他人也都说说感想吧。”

    于是众弟子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想。

    听完大家的回答后语子微笑道:“大家的回答都没有偏题,但又都还差一点点,这个故事旨在告诉我们――真正的厉害不在于你拥有多少后台,而在于你能做多少人的后台。真正的厉害不是你的地位多高、钱财多少,而是你有没有给他人带来帮助。‘为自身创造资源’与‘为更多的人创造资源’相比,后者是功德,层次要高得多”

    语子循循善导,众弟子们认真倾听,整个教室都弥漫在一股庄重又感人的气氛当中。

    听着听着,江月棠便流了眼泪。

    她非常喜欢这种能启发心灵的课程。

    前些年里,上官澈也偶尔会给她讲精神层面的东西,但由于那时候她最要紧的是提升个人的技能,因此还是传授以技能类的知识为主。

    现在,她的能力已经超越了技能层面,因此她来到了这里。

    来飞龙山学习的这一批弟子全都是想提升精神境界之人,所以语子老师不再教大家技能,而是以启迪心智、陶冶情操为主。

    这样的课程无疑更加荡涤心灵、感人至深,因此不止江月棠,还有几位弟子也红了眼眶。

    讲完了一大段话后,语子端起茶慢慢地喝了一口,然后放下,看向他的弟子们。

    这十四位弟子都还很年轻,眼睛都如湖水般澄亮,此刻也在定定地看着他。他们的眼睛里有对知识的渴望、对老师的敬畏,还有对自己能接受到这般的教育而感恩。

    语子的心里微微一动,但他并没有将感情外露,又喝了一口茶,接着讲道:“有一位年轻人,从八岁那年起就给自己定下了大志向――长大后要当一名技艺超群的琴师,为此他潜心操练,以图有一天能实现理想。三年后,他参加当地的琴艺比赛,获得了第一名。他不满足于这个成绩,于是离开家往县里去。在县里,他又苦练了三年,然后参加县里的琴艺比赛,这次他却无缘第一,甚至连第三名都算不上,只拿了个第十名。

    此时他已经二十岁了,家里给他的盘缠也用完了,他不好意思再向家里要,便决定去找份事情做,以便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

    他一开始去应聘琴房老师,被拒绝,因为他们只招获得过该县琴艺比赛前三名的人。他没有办法,又去应聘私人琴师。这次被一大户人家招了,但是这户人家的主人不久之后惹了事,被朝廷抓进了监狱,这户人家的女主人便以极少的工钱将他给打发了。

    他只好再次去寻找能跟抚琴有关的工作。他依旧是想当私人琴师,因为他发现县里除了琴房琴师、私人琴师之外就只有戏班子需要抚琴之人了,而他认为戏班子那种地方太掉他身价了,加之也不是什么戏都需要用到琴手的,所以只好把目标聚焦在私人琴师这一行上。

    可是那时县里的大户人家基本都早就有了私人琴师,因此他足足找了一个月也没找到肯请他的人,万般无奈下他只好与一家书肆合作,当起了抄书人。

    他写得一手好字,书肆老板看了很是喜欢,便给他一个很不错的价格,并且但凡有需要抄写的活儿都第一时间联系他。

    从那以后,他日夜抄书,短短半年便赚了一大笔钱。见抄书比抚琴更容易赚钱,于是他将他的琴锁了起来,一心一意地当起抄书人来。

    转眼便过去了三年,正当他计划着再努力三年就在县里置一套小宅子时他忽然发现书肆老板很少叫他去领任务了,他大惊,忙去问书肆老板,得知书肆老板已经找到了一个字比他写得还好的人,而且要价又比他低得多,所以书肆老板把大量的抄写任务交给这个新人了。

    亲们,一更来了。
………………………………

第五百五十五章 抚琴人的故事(2)

    他大受打击,本想跟书肆老板说自己愿意将价钱调低一点的,但又觉得这样太没骨气,于是自动解除了和书肆老板的合作。

    这年他二十三岁,家里人来信催他回去,说给他物色了一位姑娘,让他回去成亲。

    他一想到自己现在还一事无成,哪里有能力娶妻生子?便回信谢绝了这门亲事。

    再一次失去工作的他由于手头上还有一笔积蓄,所以即使一下子没有事做也不是很紧张,于是他背起行李到处云游,想寻找一个能让自己安身立命的事业。

    他来到一座城市里,认识了一位正在刻苦学习的年轻人,这位年轻人告诉他:“我准备参加科考”,又告诉他:“如果想要出人头地,走科考之路是最稳妥的。你看多少人一直考到五十岁还不愿意放弃,是因为他们很清楚一旦考上的话人生将会多么的不同,为了那个梦想,他们经历一次次的失败也不放弃。”

    受了这位年轻人的鼓舞,加之他也觉得确实只有走科考之路才会有个光明的前途,于是他也加入了这条漫漫的科考之路。

    不幸的是,他在这上面花了整整九年时间也没有考上,最后只能止步于贡士。

    他的那位朋友则早在六年前已经中了进士,如今在京城当了一名七品官。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似乎只有两个选择了――要么继续考、要么就这样算了,在县里踏踏实实地当一名小官。

    他算了算,觉得自己已经三十有二了,人生已经过去了一小半,要是再考,胜败难测,而他却耗不起了,于是他没有再继续考,而是在县城了当了一名小官。

    这时,他总算是有了一官半职,便不忍再让年迈的父母担心,于是当年便娶了妻。

    一年后,他的儿子出世。

    两年后,他的女儿出世。

    他依旧还是那个小官。

    眼看着跟他同时期、同官职的人都升了官,而他还纹丝不动,他的妻子开始埋怨,认为他不思进取。

    于是,为了升职,他违心地去巴结高官,但最终又因为嘴巴不够甜、送礼不够勤而迟迟没有谋得升官。之后又因主持公道而触犯到了一位直属领导的利益,被这位领导给栽/赃/陷/害,很快便丢了乌纱帽。

    这时他三十五岁了,上有老下有小,每天一睁开眼就得为整个家的开支做打算。

    现在要怎么办呢?他问自己。

    当官的这两年半里他认清了一件事――他不适合做官。

    这时他才发现他当年为了科考花掉的那九年时光是多么的不值。

    可是如果他当年不走科考之路,还有什么路会更适合他呢?他连续好几天都在问自己。

    如果他不走科考之路,而是重操旧业做抄书人,运气好的话也许能干上几年,运气不好的话还是有可能遭遇被更优秀的人挤兑的命运。

    那当抄书人的那几年里他为何不用心地专研书法,以练就一手谁也无法取代的绝顶书法呢?这个问题他想了很久,却发现自己并不懊恼,因为他对书法的兴趣不大,当时之所以当抄书人仅仅是因为他需要一份收入而已。

    如果你不是从心底里热爱一件事,你是不可能对此永久保持热情的。

    那什么才是他从心底里热爱的事呢?他忽然记起了他那把琴,以及他当年学琴和抚琴时内心的幸福和欢乐。

    可是,现实又提醒他――即便他想以抚琴为业,然而以他的琴技还远远达不到可以不被取代的程度。那么,如果他只是单凭喜欢就任性地重操旧业,也就难免还会遭遇先前的命运。

    但是,即便会重复先前的命运,他做的可是他从心底里喜欢的事啊。

    想到这里他又热血沸腾,但他没有冲动行事。

    他很冷静地问自己――到底是孤注一掷地坚持自己的理想,还是尊重现实再去找一份事情做?

    如果再去找一份事情做,他又能做多久?

    这时他发现他除了抚琴之外对其它事都不感兴趣。

    可是理想是斗不过现实的,不是吗?他自言自语道。

    久久拿不准主意的他去请教一位他一直很欣赏和敬重的长辈。

    这位长辈说:“如果你没有孤注一掷的决心,还是找一份你能胜任的事做吧。如果你有孤注一掷的决心,并且有切实可行的办法去实现,那就坚持你的理想吧。我不能替你做决定,一切还是得取决于你自己。”

    他便回去了。

    这时,他的决定开始倾向于做自己喜欢的事,可是他还没有找到切实可行地实现它的办法。他又想到了他的家庭,这么大一家子人都需要他养,他怎么能任性得起来呢?

    可是如果他现在都还不敢为喜欢的事情任性一次,也许以后都没有勇气任性了。

    拿不定主意的他便跟家人商量,家人建议他放弃抚琴,踏踏实实地找一份事做。

    “比你优秀的琴师多着呢,况且你的年纪也大了,要找到一个雇主也不容易。还有,就算找到了,说不定哪天人家又不要你了,多不稳定啊。”他的父亲苦口婆心地劝道。

    他不死心,回应道:“可是这行的收入也很高啊,只要我好好表现,应该不会轻易被辞掉的。”

    又喃喃道,“这世上总不会什么倒霉事都给我碰上的吧?”

    家里人不为所动,认为他最好还是趁早看清现实。

    他想了两天,依然不愿意再去找一份抚琴之外的事做。

    但是家里每天的开支都摆在那,他不能拖下去了。

    于是,他做了个决定――去戏班子当琴手。

    这次全家人都剧烈地反对,认为他好歹是个读书人,怎么能去戏班子那种地方做事呢?

    但他一意孤行。

    家里人见拗不过他,只好默许了。

    于是他拿出久违的琴,细心地擦拭干净,好好地练了一天。

    第二天他便背着琴去戏班子应聘。

    县城里有很多戏班子,因为县城里戏院多,而且有时候有些大户人家也会邀请戏班子上门唱戏,因此这行生意在该县城非常红火。

    亲们,二更来了,晚安!!!
………………………………

第五百五十六章 抚琴人的故事(3)

    当然,这行的竞争也很大,这是他进去之后才感觉到的。

    他眼光颇高,所以专门找口碑好、规模也大的戏班子去应聘。

    去的第一家是该县最出名的一家。

    戏班子的头儿看了他一眼,指指旁边的琴说道:“先弹一曲看看。”

    他小心翼翼地将桌面上的琴移到一旁,将自己的琴取出来,开始弹奏。

    一曲完毕,戏班子的头儿便有些心动了――他的琴艺还是很不错的,而且他抚琴的时候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气度,如果有抚琴类的角色,可以让他上,届时肯定能成为一个看点。

    于是戏班子的头儿便问起他的具体情况来。

    得知他还是个读书人,戏班子的头儿大为心动,当即录用了他。

    录用之后,戏班子的头儿对他说:“有些戏用不到你配乐,所以一个月下来有时只有几场戏需要用到你,有时候又接连几场都用到,所以做这行也得看看运气。”

    他说:“我晓得。”

    戏班子的头儿笑笑道:“不过你抚琴时的感觉颇好,日后若是有这样的角色,可以让你试试看。”

    他赶忙道谢。

    戏班子的头儿又问:“你会写曲子么?写曲子可比配乐赚钱多了,而且也不影响你的工作。”

    他一想,觉得也不错,反正多一份收入的话家里人便可以过得宽裕一点,于是他当即答应了。

    于是,从那天起,在没有配乐的时候他便窝在戏班子的后台里写曲子。

    一个月后,他写出了第一部戏曲《云上缘》,一经演出便受到了广泛关注。

    戏班子的头儿见他还有些才华,便让他多写几部,并表示他可以获得他写的每部戏曲的演出收入的一成。

    这么看来,只要他写的戏曲卖座,他的收入问题便不用愁了,于是他点头答应,并与戏班子的头儿签了合同。

    渐渐地,他写的曲子传了出去,因此不出半年他便成了该县小有名气的戏曲家了。

    这期间但凡有需要他配乐的时候他也去配乐,不过由于配乐的人都是处在后台或者舞台的阴暗处的,因此即便他的琴艺还不错,但也没有谁因此而留意到他。

    而他写的戏曲倒是一天比一天出名了。

    戏班子的头儿便对他说:“不如你从今日起专门写戏曲吧?”又说:“现在你写的戏曲让你在县城里有了不小的名声,你应该趁热打铁,一鼓作气把这名声给散播开去,如此,也许不出两年你的名气便传到京城里去了,到时候你可就是我们国家有名的戏曲家了呢。

    到那个时候,就算你不想在我们戏班子做了也绝对不愁没地方可去,而且有了名声之后你的收入也会蹭蹭蹭地往上升,不用几年你就能名利双收咯。”

    他觉得戏班子的头儿说的也确实有道理。

    写戏曲虽然不算是他的长项,但以他目前写出来的这几部来看,也可以看出他确实在这方面有几分天分,既然如此,往这方面努力一把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个明智的选择。

    但是如果他专门写戏曲的话就没有时间练琴了,那么他的琴艺便会一直停步不前。他最初的愿望是成为一名顶级的琴师的,在走过了那么多弯路之后,他以为他能很坚定地执着于琴艺上,没想到

    实在话,以他现在在戏曲方面的名声,他似乎应该坚持走这条路线,可是这也就意味着他得再次放弃他最初的梦想。

    他没法马上做决定,他对戏班子的头儿说需要几天时间考虑。

    接下来的几天里,他没有跟家里人商量,因为他知道家里人肯定会支持他专职写戏曲的。他一个人坐在屋后面的山坡上,看着远处的房屋和山脉,在心里做着最精细的衡量。

    究竟是做你喜欢的还是做更容易赚钱的?如果选择前者,他将要接受现实的残酷考验,但是当然也还不至于撂倒到吃不上饭,因为他毕竟有份收入。然而,要想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必须得切实地制定进阶的计划,否则也只能落得个止步不前、不生不死的状况。

    如果选择后者,显然是一条更加宽广好走的路,因为他现在在戏曲上已经小有名气。而且他对写戏曲也有几分兴趣,如果再在这一块潜心钻研几年,名扬四海确实是有可能的。

    何况对于现阶段的他来说,确实是赚钱比做自己喜欢的事重要。

    思来想去之后,他决定先专职写戏曲。

    这一年他三十五岁。他决定先屈服于现实。

    于是,接下来的五年里他都专注于写戏曲,并且创造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这时,他总算是尝到了名利双收的甜头。

    然而,正所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他所在的戏班子这五年里因为他的戏曲而扬名全国,班子里的每个人也都沾了光,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名和利,人在风光时难免有些得意忘形,因而自然而然地遭到了同行的妒忌。

    于一次演出中,同行对手设了个局,导致了一位来看该戏班子演戏的朝廷重臣被暗算,矛头直指该戏班子的头儿,认为他还记恨当年这位朝廷重臣在他们戏班最艰难时不肯出手相助之仇,于是整个戏班子的人都被逮捕,戏班子的头儿更被强加以“蓄/意/谋/杀”的罪名,被判坐牢二十年。

    他写的戏曲中的某些对话也被批为‘不满朝廷’、‘影射国君’,因而背叛坐牢五年。

    这年他四十岁了。

    他愤愤不平,写了很多证明自己清白的信,但都无法投递出去。

    于是,自证无门、投诉无门的他只好强忍着愤怒坐了五年牢。

    他出狱时已经四十五岁了。

    这时他才得知他的父母皆在他坐牢期间相继病逝了,他的妻子不堪忍受生活的重压投河自尽了。至于他那两个孩子,有人说是在他妻子投河自尽之后的次日便不见了踪影,有人说曾经见一男人领着他们匆匆地从西街那条小路走了。

    亲们,一更来了。希望大家喜欢语子老师讲的故事,这故事里面蕴含着不少人生哲理。我原本是想让语子老师直接在课堂上阐述这些人生哲理的,但这样一来反而会比较无趣,所以索性以讲故事的形式来。
………………………………

第五百五十六章 抚琴人的故事(4)

    (亲们,还有一小段没写好,但是时间快到了,先上草稿,修改版大概半小时后上,抱歉!)

    家破人亡的打击让他万念俱灰,决定也随父母、妻子去,然而就在他准备把头套进梁上的绳圈里时他忽然想到了他那对下落不明、生死未卜的儿女,顿时便如同被木棍一棍子敲醒了似的,猛然甩开了那绳圈。

    这个家是因为他而散的,如今两个孩子下落不明、生死未卜,他怎么可以就此离开人间?他觉得他应该去寻找他的孩子,这是身为父亲,并且是一个有愧于全家的父亲应该做的。

    于是他将房子卖了,一人一琴一马,行走天涯。

    于是,喧哗的城中央、寂静的乡村小道上、沙尘滚滚的大漠中都留下了他沉默如山的身影。

    他走走停停,每到一个新地方便不动声色地打听他那两个孩子,除此之外便是呆在旅馆的房间里练琴。

    在到处行走的这几个月里,他终于明白――他此生唯一应该坚持的事便是提升琴艺,除此之外的对于他来说都不是重要的。

    他先前没有因抚琴而获得他想要的东西,那是因为他的琴艺还没有好到举世无双,如果有一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