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死鸟的传说之一宿命-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皇嗣殿下看着我,神色充满了警惕。这警惕不是装出来的,不是演出来的,确实是真的警惕。我不知他警惕什么。难道他怕我下毒毒死他?

    我取了旁边的银碗,用汤勺自膳碗里舀了两勺粥在银碗里,换了银勺吃进自己嘴里,停了一会儿,说道:“微臣已经试膳,还望殿下放心用吧。”

    皇嗣殿下焦躁地说:“孤不认识你,不知道你是谁!你走开吧,这原不是你待的地方。来人!把这人送走!把郡主叫醒!让郡主给孤侍膳!”

    我想大约是粥里散发的香味让皇嗣殿下食指大动,不再坚持不用膳了。

    两个宫人弓着身子上前,对我说道:“何大人,外面请吧。”另外一个宫人去美人榻前摇醒寿昌郡主。

    寿昌忍住被人在熟睡中摇醒的不适,赶紧起身前往皇嗣殿下的榻前跪下,自我手中接过银碗放在托盘上,对我说道:“阿草,你且去偏殿候着吧。我来给父王侍膳。”

    我默默地起身,对着皇嗣殿下与郡主行乐一礼,倒退着退出寝殿,进入偏殿。偏殿也有一张小小的书榻,我在书榻上躺下,拉了被子盖上。

    既然不要我伺候,那我就抓紧时间睡觉。我不是东宫的宫人,没有值夜之责。我只要保证在需要我的时候随传随到即可。

    不知道里面郡主与皇嗣殿下相处的情形,只隐约听见皇嗣殿下将粥都吃完,宫人们又将煎好的药奉了进去。皇嗣殿下又将要吃了下去。

    我听见宫人们交头接耳:“殿下还是喜欢郡主侍疾啊。以前几位郡王与郡主都在一起的时候,殿下就喜欢郡主们多一些。”

    “是啊,殿下与刘妃夫妻恩爱,对寿昌郡主一向宠爱有加,最听她的话啦。”

    “最近几年,淮阳郡主因为身子弱,年纪殿下对她也颇多怜爱。”

    “其实殿下也心疼儿子的,只是几位郡王被禁在五王府,殿下与他们生疏了。”

    “东宫这些年风水不好,刘窦两位就不必说了,豆卢良媛主事才多久,便又病了。如今殿下又遇到这样的祸事。也不知道洛阳府审得怎么样了,到底是有人使鬼,还是真的是意外之事。”

    “我觉得应该是有人故意使鬼。前一阵前朝不是有人上奏本说要重立太子吗?陛下将奏本压下不批,能让人不急吗?咱们殿下若出点事,那不是就不用废了吗?腾出位子刚好可以给他们做太子嘛!”

    原来有这种可能!我倏然一惊!我怎么没想到呢?看来这前朝的争斗,真的到了白热化的诡异程度。
………………………………

176 东宫2(上)

    翌日,荆山郡主与淮阳郡主接替了我和寿昌郡主。我与寿昌郡主一起走出皇嗣殿下的寝殿。寿昌郡主仰望万里无云的蓝天,伸展腰身,长长地舒出一口气。

    “郡主昨夜辛苦了!”我在一旁说道。

    寿昌郡主苦笑道:“父王这样躺在榻上一动不能动,那才叫辛苦呢。”

    我点头道:“肋骨断了两根,着实要躺个几天才能翻身。”

    寿昌郡主道:“父王受这样的苦,我们儿女侍疾几天又算得了什么。”

    “虽是如此,但是郡主也还是需要回去眠上一眠。”我温和地劝道。这样通宵熬着,若是日间不补眠,便是铁打的人儿也吃不消。

    寿昌郡主道:“阿草,你陪我去园子里走一趟,再绕回我先前住的宫里,在我宫里坐一坐,喝杯茶,你再回来候命。”

    我是女医,需随时在皇嗣殿下寝宫待命。

    寿昌郡主对着宫人们交待了我们的去向,便与我往东宫的花园走去。东宫一向是太子居所,自成一体,与内宫既相连又相对独立,所以有一个自己的花园。当然,其规模与内宫的御花园是不能比的。

    虽然小巧,胜在精致。长长的石径蜿蜒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之中,而临着甬路,由近及远,花草树木,由矮渐高,间隔有致,尤其是一些矮树冠,都剪得或圆或方,煞是可爱。

    “这树木的形状真是奇特。”我笑着指点道。

    寿昌郡主叹道:“这些年父王的时间都花在这东宫的花园中了。这些花草都是他布置栽种的。因为花开得茂盛,还找来蜂农养蜂,东宫所产的蜜自己吃不完,都献给皇祖母了。这些年父王的园艺与书法,称得上是精益求精,比上官大人也不逊色。”

    园艺和书法都是费时费力的功夫活,忙于政务的人若能成大家,多半是童子功,或者实在有天分。皇嗣殿下能炼成如此神功,自然是时间大把。而一个皇子时间大把,则意味着他对政务完全放手。

    退了又退,让了又让,他还是逃不过别人的算计。若皇帝不是他的亲娘,他的这条小命能否保住,还真是难说。

    有些事不是你退让,便能保全的。当年的汉高祖皇后吕雉,若不是戚姬以如意苦苦相逼太子之位,也不会在丈夫死后报复得如此惨无人寰吧。她的手下,不是没有保全性命的美人嫔妃。后世的男人们站在他们的立场,只看到了吕后的狠毒,却看不到高祖的无赖与无情将她逼到那个地步。

    如今的皇嗣殿下,似乎也被逼到山穷水尽的境地。只是不知道到了山穷水尽之后,他又当如何。

    一片开阔之地有一片池塘,池塘边上的亭子居然是茅草盖的,在一片繁茂的花草之中,也是颇觉意外。

    寿昌郡主笑道:“其实父王和大哥都很喜欢田园风光与田园生活。父王是少子,以前心心念念想的是分封为王,在封地做个富贵皇子,写写诗,作作画,钓钓鱼,偶尔种花种草。可是,世事难料啊。”她最后又是一声长叹。

    我们走入长亭,极目四眺,又见不远处有三间茅草房静静地立于一片旷地之上,四周种的似乎是蔬菜与稻米。

    那黄色的稻田之边,两个身材颀长的少年正往这边看。似乎看清是我们,冲着我们笑着招手不是寿春王与临淄王却是谁?他们的笑容非常奇怪。在他们散发这个笑容之前,他们似乎在说着什么凝重的事情。两个人似有争执,谁也说服不了谁。

    寿昌郡主与我过去行了礼,寿昌郡主问道:“两位兄长长时间未回东宫,在旧地重游吗?”

    寿春王笑道:“比我们离开时,倒添了好些东西。这茅屋和茅草避雨亭都是后面盖的吧?别有风味。”

    临淄王取笑他:“大哥恨不能有根笛子在手,吹吹牧牛曲什么的。”

    寿昌郡主掩嘴笑道:“只怕大哥是想自己做牧童吧?”她转头对我说,“阿草小时候放过牛呢,让阿草说说,放牛的味道可好!”

    寿春王和临淄王齐齐地看向我。我踌躇道:“牛屁股很臭。”

    寿昌郡主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

    临淄王指着我笑得眼泪都要迸出来:“你,你真是煞了大哥的风景。”

    我也不好意思地笑了,歉意地对着寿春王行礼:“殿下莫怪,阿丑实话实说了。”

    寿春王摆摆手笑道:“不妨。这两个人巴不得我田园梦断,总是处处与我为敌。”他顿了顿又转头问寿昌郡主,“父王昨夜可好?”

    寿昌郡主道:“昨夜父王身上还痛着,睡得不甚好。我在他榻前迷迷糊糊,听他在睡梦中呻吟,又替不了他,干着急罢了。”

    临淄王目光灼灼:“这马惊得蹊跷完全是无缘无故,没有任何事故骤然自惊。这些跟从的侍从和家人中,必定有内鬼。皇祖母已经下令把他们都拘起来由洛阳府讯问。”

    寿昌郡主的表情平静无波:“不见得能问出什么。就算问出什么,只怕也是不了了之。”

    临淄王冷笑道:“我已经着人去洛阳府打听。若是找到那个做鬼之人,必定不会放过他们!”

    他能找谁去洛阳府打听信息?不会又是双儿吧?双儿家里父亲生命垂危,顾得上这个吗?

    寿春王淡淡地道:“不管放过不放过,了之还是不了了之,这些人都不能留了,须得换掉才是。”

    寿昌郡主皱眉道:“若是皇祖母不允呢?我们都在东宫,谁去跟皇祖母说呢?”

    临淄王道:“父王是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人,他必然不会有所动作。况且如今他又浑身动弹不得。还是我们写个秘本给皇祖母,由皇祖母定夺吧。”

    寿春王点头道:“这次父王受伤,皇祖母震怒,应该会准了我们所请。虽然我们与世无争,但是事涉父王安危,我们这些为人子的若不挺身而出,是为不孝,有违天道。”

    过了一会儿,寿春王又淡淡地说:“这次事后,只怕父王要为我们议亲了。”

    寿昌郡主和临淄王都转头看他,脸上的表情悲喜不定。

    亲们,对不起了,前一阵因为被扫黄无辜牵累下架,加上我的工作变动,所以停更了一阵。如今万事恢复,我自己也稳定了,打算一鼓作气再接再厉接着写。我被批评了,说应该以写作为主业,其他为副业。我虚心接受!!
………………………………

176 东宫2(下)

    议亲的话题非常敏感。前一阵陛下和公主两度为我和阿忠以及寿春王议亲接着西门雀的亲事闹得沸沸扬扬,最后总算从方城县主阿睐与薛崇简的亲事上找回点安慰。如果皇嗣殿下的这三个年长的儿女一起议亲,明年一年宗室里便有接连不断的喜事要操办。

    临淄王幸灾乐祸地看着寿春王,笑道:“若是明年真有一战,只有上半年可以操办一桩喜事,必然是大哥你啦!”接着他瞄了我一眼,又转头对我说,“何大夫,你说呢?”

    我淡淡地说:“不是说殿下要从军么?也许陛下会准了殿下从军,但是从军之前先给殿下成上一门亲呢?微臣听说最好的战马都是从野马驯过来的。驯马之前,必定要先给那野马戴上马辔。连微臣都知道的事,想必路人皆知。”

    临淄王纳罕地看着我:“阿草,你几时这般变得这般利口?”

    寿春王解围地笑道:“老三,你莫要总拿何大人打趣。她也是总被你们这些人打趣的毛了。俗话说,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正不阴不阳地纠缠着,有小宦官气喘吁吁地跑来道:“何大人,何大人,总算找到你了!圣上旨意到了,快去前殿接旨!”

    我立刻朝三位皇孙行礼告辞,跟着小宦官往东宫外殿走去。临淄王神色一凛,急急地问小宦官:“有什么变故?”

    小宦官一边跟着我疾走,一边回头答道:“王仁皎大人那边不好啦,几位御医也无良策,陛下令何大人去王府视诊。”

    王仁皎还在昏迷中。御医们凑成一个御医团,在王大人榻前吵成一团。王夫人带着儿女,也顾不得男女有别,在一边哭成一片。整个王府乱得不成体统。

    王夫人真不是个能干的。双儿平日看着还算清明,一遇到大事便乱了手脚。我一走进王大人卧室,王夫人便扑上来跪倒在我的裙下,拽着我的裙子痛哭:“何大人!何大人!您医术高超,一定要救救我家老爷呀!若我家老爷有个三长两短,叫我们孤儿寡母怎么过日子呀!”

    双儿也跪在她母亲后面,哀哀地求告:“阿草,求你救救我爹!”

    我立刻说:“双儿,你听我说。医者父母心,没有哪个医生不想尽力救人的。你们这样乱哄哄地哭,扰乱御医们问诊,反而不利于王大人之病。你带着母亲去她自己的卧室先休息吧。夫人心神乱了,再这样下去,非但王大人不好,连夫人也要病倒了到时候你们王府又有谁来主持中馈?”

    双儿怯怯地问:“那我爹爹”

    我说:“王大人吉人天相,自有神佛保佑。”

    双儿便起身去扶她母亲:“娘,你还是回后边歇息歇息吧这里交给阿草,我爹爹定然无事的!”

    王夫人似乎跪了许久,双儿搀扶不起,旁边的侍女便上前帮着将王夫人扶起。不料王夫人没走一步,便晃了晃,晕了过去,靠着双儿瘫软在地上。

    场面顿时大乱。我立刻指挥丫头将王夫人就近扶到对面的春榻上平放,令人用盐和蜂蜜调了一碗水给她喂下去。正忙乱着,外面有人传太平公主驾到。

    我手按双儿令她陪在母亲身边,自己跟了众御医以及双儿的双胞胎哥哥王守一出去接驾。

    太平公主带着惜福郡主来的。她们走进王仁皎卧室对面的书房坐下,向御医们寻问病情。

    几个御医七嘴八舌,大致分为两派,一派说说王大人摔坏了脑子的,所以昏迷不醒,另一派说王大人脑子是好的,内脏受伤甚重,脾脏可能已经破碎,只怕命不保矣。

    王守一怒道:“你们争了两天了,我爹药吃了无数,只是不见好,如今我娘都病倒了!你们这些御医,平日在皇上面前也是这样办差的吗?简直是酒囊饭袋!”

    病人家属心焦之情自然可以理解。但是公主在座,他一个无官无职的白身少年,嘴上的毛还未长齐整,对着有品级的御医大呼小叫如此无礼,其性情之鲁莽也是显而易见。

    大约看在其父是自己兄长救命恩人的份上,太平公主不与之计较,只是看他一眼道:“王公子稍安勿躁。令尊大人救驾有功,御医们自然竭尽所能救治。陛下也十分关心,所以今日特令内廷供奉何大人前来视诊。”她转头向我问道,“何大人方才可见过皇兄?大人以为皇兄境况如何?”

    公主一口一个“何大人”,自然是讲给王守一听的,只是为了弹压这个头脑简单性情暴躁的少年

    我恭恭敬敬地回奏公主:“微臣方才进去的时候,内室一片混乱,王夫人忧心太过,晕厥过去,其女正在跟前伺候,是以不能迎驾。微臣还未来及得诊视。”

    方才卧室内的气场及其紊乱,能诊出什么那才见鬼。

    公主大惊:“王夫人晕厥了?可是与王大人同处一室?那本宫过去看看。”说着站起身就走。

    公主进入卧室时,王夫人已经悠悠醒转。双儿在榻前接驾见礼。公主早令身边的宫人将其搀起,又亲自上前按住王夫人,坐在榻前亲切地说:“夫人有恙在身不必多礼。王大人不顾自己性命救了皇兄,乃是朝廷功臣,母皇自会命御医尽力救治,夫人还是放宽心些。御医已经尽力诊治,母皇又令何大夫来,这间屋子还是要腾出来给何大夫视诊,可否请夫人略为移动,挪到别室略做等候?”

    王仁皎虽然职责甚重,但是论级别只是个中下级将领。以他的品级,并不能经常行走御前,他的夫人自然也无机会面见女皇陛下及公主殿下。如今这个天下第二女人的公主,那个高傲得普通人无法接近她身边尘埃的公主,平易近人地坐在她的榻前,拉着她的手与她温言暖语,如何不让她感激涕零,五体投地?她的心中被一种幸福感充盈,几乎忘了自己丈夫的性命安危。她连连地点头,结结巴巴地谢恩:“公,公主殿下大恩,臣妾无以为报,便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公主打趣道:“毋须夫人粉身碎骨,只是换一间屋子耳。”
………………………………

177 性命(上)

    王仁皎的伤势确实沉重。他的气息已经到了若有若无的地步。若非他人粗,平日身体健壮,那股气息在苦苦挣扎着奋力向上,换成别人早已不可救药了。

    我命侍女将公主及御医请进。公主一见我便迫不及待地问:“阿草?你觉得如何?”

    我缓缓说道:“殿下,王大人这伤势着实有些凶险,汤药之力目前恐有不逮,还需大人们施以针石。”

    一个御医之首冷笑道:“难道某等不知要施以针石?”又转向公主道,“臣等针已施过,只是徒劳无功。如果何大人通晓针石之道,某等愿意向何大人学习施针之道。”

    我早已经习惯于来自御医们的不满和质疑,淡淡地笑道:“前辈们说笑了。在下只知道在何处施针,并不懂得如何施针,也不识得穴位。在下才疏学浅,也是刚刚在药草上有所得,离前辈们的博学有天壤之别。”

    公主自然知道这些老御医们不满之处在哪里,笑一笑一边抚慰他们:“老大人们也莫要自谦了。阿草的奇异之处你们想必也有所知,无需介怀,”又一边肯定地对我说,“阿草,你且把要施针的穴位写出来交给大人们。”

    我据案而书,将施针的穴道,以先后顺序写出来,由侍女们以托盘奉了过去。公主在场,这些人也不好任性妄为,只得按照我所写的施针。

    公主与我都在场静等,卧室内静得可以听见缝衣针落地的声音。

    一刻钟过去,王仁皎毫无动静半时时辰过去,王仁皎仍然毫无声息御医们满头大汗,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地交换着对我的怀疑,不明白有着丰富临床经验和满腹医术的他们,为何要听我这个近乎于女神棍的指挥侍女们更是向我投来疑问的眼神,充满了各种的不信任。

    太平公主虽然面上平和,但是我还是能读到她内心的焦虑。我静静地跪坐在一边,感受着从病人身上气息的变化。

    他的气息已经越来越清晰起来,虽然还是弱,却是清晰起来。

    我果断地再写一方,命侍女送给施针御医,令他换穴位。

    那施针御医已经汗流浃背,看了我的方子,咬了咬牙,似乎将死马当作活马医,拔出一根银针,按照方子上的指示换了穴位。

    又是半个时辰过去,王大人发出了他自昏迷以来的第一声:“啊”然后又戛然而止。

    太平公主霍然站起,冲到榻前问:“可是本宫听错了?”

    御医们丢下王仁皎,连忙磕头行礼:“殿下未听错,是王大人发声!”

    太平公主怒道:“既是王大人发声,你们只管给我磕什么头?还不赶快施救?!”

    几个御医这才将头转向我。我医术的神奇已经让他们失去了自信,慌了手脚。

    我吩咐侍女:“去调一碗蜂蜜水,加一勺盐,喂王大人喝下去。”

    两个侍女急急忙忙地去了。

    我接着对施针的御医说:“请大人按照目前的穴位,将针再重捻一成力。”

    这次御医也老老实实按照我说的加重了施针的力道。

    被喂下半盏加盐蜂蜜水之后,王大人醒了过来,呼痛。

    一直如牵线木偶般的御医这才如大梦初醒,肃声道:“王大人且稍稍忍耐。大人刚从鬼门关回来,此时不宜用针止痛。”

    我轻声对太平公主奏道:“殿下可否恩准王夫人进来探视王大人?夫人日夜悬心,见了王大人也可稍安。”

    公主抬抬眉问我:“不妨事吗?”

    我说道:“稍作停留,两下心安,不妨。”

    公主点点头,吩咐侍女出去传谕,令王夫人一个人入内探视,其他亲友皆在外等候。

    王夫人几乎一进门就跌倒,磕磕绊绊地爬到王大人榻前,哭着呼唤道:“老爷,老爷,你吓死为妻了!”

    王大人喉间咕噜噜作响,发不出清晰的声音。

    我上前也跪在王夫人身侧,以手抚住她的手,安慰说:“夫人还是要克制些好。王大人受伤甚重,口不能言,听到夫人如此大悲,必然无比挂怀,有碍大人恢复。为大人身体计,夫人还是回房休息吧。这边的情况,我们会令下边的人时时为夫人通报。”

    王夫人好容易才止住哭声,抽抽噎噎地说:“何大夫说得极是。小妇人在这里也帮不上什么忙,反而添乱。”说着她转身膝行几步到公主座前磕头行礼,“贱妾不敢惊扰御医们为夫君治病,还是早些告退。夫君伤重不能言,贱妾替夫君感谢陛下及公主殿下大恩大德,必当不惜粉身碎骨以报皇恩。”

    太平公主连忙起身虚扶王夫人,笑道:“早听说夫人是个深明大义之人,果然是个深明大义之人。夫人今天晕厥,想必是日夜忧心身体虚弱,还是早日回去歇息。等下王大人好转,便让阿草去给夫人看视,开一贴药以固其本。”

    公主两边的侍女在她做出虚扶的动作时便敏捷地向前扶起王夫人。在王夫人听了公主的劝慰又想行礼时,又及时地止住了她,将她搀扶出房,交给双儿。

    我回到房间又凝神打坐,一刻钟之后,写出药方送给诸御医审阅。

    这一次,几位御医都郑重地看过方子,恭恭敬敬地对公主施礼:“何大夫所开药方并无不妥,臣等亦是同意按方抓药,给王大人及时服用。”

    太平公主吩咐下去令人抓药。她忽然想起一事,问道:“只怕王大人几天未进饮食了吧?如今既然醒来,可否吃些东西?”

    御医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面面相觑此时此刻,这位王大人浑身上下都是伤,喂药都要用调羹灌,如何进食?”

    我躬身回奏:“王大人此时只怕难以进食,可以蜜水加盐每日喂食,只要他饿了便喂即可。”

    一个王府的管事嬷嬷问道:“可是咱们如何知道大人是否饿了?”
………………………………

177 性命(下)

    一时众人都犯了难。我思索片刻道:“王大人已经能听见声音。你们可以隔一段时间问问他饿不饿。跟他约定,若是饿便眨眼一下,若是不饿便眨眼两下。”

    太平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