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天启录-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国古代的治国智慧无穷,但是后来从董仲舒“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思想出现以后,尤其是宋朝的腐儒曲解了儒家思想真谛以后,华夏的兵家思维被压制,致使后来的国家治理思维都是以稳为主,以和为贵,失去了积极的对外开拓思想。形成了内战内行,外展外行的纯农耕思维。
为了尽可能锻炼军队军官战术思想,同时减少士兵的伤亡,朱有孝采取的方法是在倭国的三个主岛上各自安排一个军区的士兵参战,他们以各个本岛的战争为作战范围,不许参与各岛之间的战争,这就避免了发生互相之间的误伤,还可以不断的让士兵轮训、轮战,比较熟悉自己的战场环境,再就是可以让军区之间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交换基地,尽可能适应不同环境的锻炼。
除了倭国的练兵场以外,朱有孝还设置了爪哇练兵场,那里的气候非常适合进行热带丛林战斗,而且那里的生活环境相对其他的地方要好得多,人口也比较多,那些土著的居民对后世的华侨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就算是在这个时代,他们也没少帮着殖民者屠杀华人华侨,朱有孝的目的就是尽量减少这些屠杀发生的概率,自己不可能一直活下去,后世的人也不可能限制先觉的防止这些时间的发生,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先让这些华人华侨强大起来,让土著们不敢心生歹念,一直老实下去。
派往爪哇练兵场的都是南部的军区,朱有孝让他们也在那里占据两个资源比较丰富的岛屿,划分开作战的区域,避免发生自伤。同时让这两个岛屿可以搞一定的基础建设,形成安全的生活区,只是向外岛发动战争,到了以后,这里就是正常的热带丛林战争学校,可以培养出无数的作战专家。
做了这些为大明后世打基础的工作还不算完,朱有孝还得建立起完备的民兵后备役制度,所有大明境域内的青年男子必须每年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军事训练,既可以一次训练完毕,也可以分两次训练,在每个县都有武装部,由他们负责组织训练和考核,无论是务农、经商、做工,所有年龄在十八到三十五岁之间的青年人都必须参加,这些都是记录在案。
至于初级学校,现在分为两级,就是小学和中学,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毕竟现在的知识很简单,朱有孝就提出了没七天中可以休息一天,学习文化知识四天,还有两天就是参加军事或者体育锻炼,让他们都有一个好身体,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到了大学以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所有的大学生除了正常的学习以外,必须在每一星期参加一天军训,另外的一天的时间则是勤工俭学,参加学校实验工厂或者是其他工厂的劳动,让他们不断的在学习和实践中轮流,这样的大学生可以在毕业以后直接参加工作,不像后世的学生,毕业就是失业,教育出了无数的自以为是的无用青年,浪费了国家的资源。
所有参加军队的适龄青年都是学生中的学习精英,这一点朱有孝做了特别的要求。中学完成学业毕业以后,参加当年的全国统一高等教育考试,军队有从这里面挑选优秀学生的优先权利,凡是自愿报名军校的学生,军校都会认真录取。朱有孝给予军人极高的荣誉还有丰厚的薪水,同样也是吸引青年学生报考军校的一大动力,而以后的军官也主要是从军校中提升,没有文化的文盲,以后是没有出席的。
大明军队军官的配置也很有意思,每一级别的军官都是一正两副,但是平时只有一正一副军官在职,另一个人则是带队到各个练兵的战区参加实战,参加实战的队伍规模不大,但是相对来说军官数量明显比例相当高,每次轮休回来的副职军官可以暂时代替正职军官掌管队伍,然后是下一周期的轮训作战,让军官们时刻处于不停地战争状态,锻炼他们的战斗指挥能力,而各级军官的参战考核制度完善,这是他们以后提升的必备资料。
朱有孝这样的建军方式,是参照了前苏联的军队模式,一旦发生大型世界级的战争,大明军队的副职立刻就可以升为正职,再加上庞大的后备役民兵,大明的军队立刻就可以扩充三倍,而且战斗力并不会减小,真正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地步。
………………………………
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由检的意图(一)
非洲战场上的西班牙军队出了问题了,原因是他们的军费紧张,虽然大明销售给他们的武器价格并不算太贵,但是他们糟糕的统治方式带来了严重的浪费和腐败,菲利浦三世确实不是一个合格的统治者,无论是眼光还是治理国家的策略都是非常随意。
葡萄牙将土地出让给西班牙王国以后,在南美的新葡萄牙王国发展的顺风顺水,而菲利浦四世在西班牙的统治确实一团乱麻,尤其是在对待留居在原来葡萄牙领地上的居民,他的政策实行的非常不好,无法让居民适应他的统治,出现了新的民族割裂情况,以至于增加了国土面积以后,整个王国的财政收入反倒出现减少的状况。
在西班牙作为海上霸王的时代,西班牙王国的很大一部分收入来自海外的掠夺,尤其是来自美洲的殖民统治,但是大明的崛起,尤其是几次成功的抢夺,让西班牙王国损失很大,再就是大明的工业品在海外掠夺式销售,又让西班牙受到更大的冲击。
其实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最重要的的因素是欧洲的政治局势发生了新的变化,以英格兰为首的欧洲各国开始对哈布斯堡家族在欧洲势力的围剿,尤其是在奥斯曼帝国击败哈布斯堡联军以后,英格兰势力开始四处出击,合纵连横的手段层出不穷。
如果西班牙王国的菲利普三世能够善待葡萄牙王国的留住居民,对他们实行比较宽松的税收政策,利用他们和新葡萄牙王国的关系,进行全方面的合作,整个西班牙王国的经济还可能突飞猛进,但是显然菲利普三世没有做好,而且还让英格兰王国通过墙头草的意大利人钻了空子,留居在西班牙王国的葡萄牙人要么消极反抗,要么开始后悔没有迁徙,开始携带家产再次大规模转移。
西班牙的军队在非洲战场上开始入不敷出,战斗力自然下滑,士兵的战斗士气低落,甚至还出现了逃兵,在接下来的形势更加恶劣,收入减少,出现一个恶性循环,不但自己受到更大损失,还拖累了盟友。
非洲的战事开始对西班牙和德意志联军出现不利现象,他们的势力范围不断减小,德意志联邦则不断对西班牙菲利普三世表示不满。
菲利普三世在这个时候更是焦头烂额,海外殖民地现在已经无法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而国内的情况越来越糟糕,无论是国内国外的事情,都让他非常无奈,实在是没有办法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
就在菲利普三世焦头烂额的时候,从北美传来了一个消息,说是大明帝国的信王殿下打算购买他一部分北美殖民地,而且开出了不菲的价格,并且所需要的位置并不是西部,而是东部地区。这个消息让菲利普三世喜出望外,立刻决定把那片有些鸡肋的地方出售,不但可以获得资金上的喘息机会,还可以借此重新加大在非洲的经营力度,毕竟非洲距离西班牙更近,相对来说管理、殖民成本更低。
再说在天启九年出海的朱由检,他率领庞大的舰队前往北美以后,顺利的到达了赵率教、满桂、傅冠所在的北美大明的海外领地,在那里受到了三人热烈的欢迎,众人对朱由检非常的尊敬,毕竟他们都是大明的官员,而朱由检则是大明除了朱有孝以外的大明皇家第二人,何况朱有孝对朱由检非常信任,还让他监国两年,所以朱由检的地位是相当尊崇。
看到这块大明的海外领地建设的非常好,朱由检也是发自内心的高兴。虽然皇兄的意思是让自己在这片领地上做主,但是想起自己的王叔、王兄们都是自己打下的领地,而自己难道比他们还不如吗?
因此,朱由检的想法不是接下这块已经属于大明的地方,他要凭借自己的力量,再次为大明开拓出一片新的领地,借此向自己以后的王室近支兄弟们做出榜样。可以借助皇室的力量,但是必须要有强大的能力,这才能成为大明皇室的真正子弟。
在傅冠的城里做了一次充分的的休整之后,留下大部分的普通人员,朱由检带着所有的兵将和工匠们又开始了下一步的征程。
自北向南航行,不长的时间就到了西班牙人的殖民地,这是一个不太大的城镇,带着懂得西班牙语言的翻译下船。朱由检最初的目的是在这里补充一些淡水和粮食,毕竟大明现在和西班牙关系不错,是不能毫无理由的抢夺领地的。不过,当朱由检带着士兵们下船以后,却发现这里正在发生激烈的交战,人数众多的土著在围攻小镇,小镇里的西班牙人苦苦的抵抗者,好像并没有太大的反击能力。
朱由检的大批军队的到来,直接震撼了交战的双方,毕竟这支刚到的部队看起来装备精良,而且直接给人一种萧然的杀气,他们不得不停下来,以确定这支军队的态度,再决定是否继续打下去。
看到交战的双方对大明军队到来的顾忌,朱由检就直接带着毛文龙和卫队进入了战场的中间地带,把交战双方隔离开,暂时平息了这场战斗。
土著们看到的是比那些西班牙人更加强大的舰船利炮,他们认为这场战斗的胜利离他们远去了,于是,当大明士兵全部下船以后,就径直撤离了战场。而西班牙人都在小镇里面,他们则是默默的看着到来的这支军队,猜测着朱由检的目的。
很快的朱由检就和将领们进入了这个小镇,对付土著就已经很吃力的西班牙士兵,根本就没有能力再阻止大明军队的到来,他们很光棍的没有开一枪,也没有派过人来询问,疲乏的等待着命运的安排。
看到朱由检他们面带笑容,翻译用他们能够听得懂的西班牙话打招呼时,他们才终于放心了,无论是不是援军,反正他们的性命今天是保住了。如果是被土著人攻破了小镇,等待着他们的将是无比残酷的杀戳,这可是近百年的仇恨了,他们刚才只有拼死抵抗,但是却没有一点信心了。
通过一番简短的交谈,朱由检终于明白了这里发生的情况,再就是知道了这个小镇叫做圣地亚哥,属于西班牙人的一个殖民小镇。
圣地亚哥这个名字是西班牙的一个圣地,相传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雅各安葬于此,是天主教朝圣胜地之一。相传耶稣的弟子雅各曾到西班牙传教七年,死后遗骨葬在西班牙。西元813年,一位农夫偶然发现了圣地亚哥的墓地,人们在此建立了一座小教堂,并将此地取名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西班牙圣地亚哥居民以此为傲,因此他们在开始对外扩张殖民以后,在美洲好多地方都建立了叫圣地亚哥的城镇,可惜随着西班牙国力的衰退,后世的圣地亚哥城都和西班牙人没有什么关系了。
西班牙现在有些穷了,在圣地亚哥的士兵还不到一千人,而且刚才的激烈战斗,又让他们损失了二百多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土著人再来一次大规模的进攻,恐怕这些人有死无生,他们已经开始打算撤离这里,去到美洲的大西洋岸边,寻求更加安全的地方,因为王国政府实在没能力保护他们了。
经过简单、短暂的谈判,本来准备进行补给的朱由检队伍,决定在这里停留下来,因为朱由检发现,如果在这里驻扎下来,可以把这个地方当做一个落脚点,就是自己开始腾飞的起步点。
………………………………
第三百五十八章 朱由检的意图(二)
谈判的结果是朱由检付出了五艘运输船再加上一艘军舰的代价,换取了这个圣地亚哥小镇的所有权,然后朱由检就让整个船队进入了小镇,告诉大家这就是他们的基地,以后大家就要从这里开始新的生活了,并且将这个小镇改名为信城,因为朱由检的封号是信王,所以这个名字也代表了朱由检的所有权。
如果朱有孝现在在这里的话,一定会觉得朱由检很有眼光,这个叫做圣地亚哥的小镇,就是以后米国的第八大城市………圣迭戈。
送走了西班牙人,朱由检带着毛文龙和手下的将领们开始仔细的观察这座小镇的情况。真个小镇占地十五、六平方里,镇中心有行政办公楼,还有一座天主教堂、学校、医院、兵营等。
朱由检将随队的工匠安排进小镇的各个建筑里面,而将兵营安排在城镇外,按照朱由检心里的设计,这座小镇将成为以后整个信城的中心,小镇目前的建筑完全保留下来,可以当做以后的历史文物,这朱有孝曾经给他讲过的故事。
在随后的时间里,朱由检不断的将自己从大明带过来的人转移过来,形成了一座人口近十万的中型城市,当然了,这是几年以后的事情。
目前,朱由检将队伍安排好以后,首先开始的是布防,刚刚退走的土著人肯定不会放弃他们的目的,在短时间内还会召集更多的人口,他们垂涎这座小镇时间不短了,不会就这样放弃的,毕竟西班牙人将这座小镇建设的还是非常繁华的。无论是行政中心,还是教堂、学校、医院等,这些都是土著人心中的财富,他们都想拥有这些豪华的房子、别墅。
小镇周围的石质围墙已经有了一些破损,看起来土著人的攻击力度还不小,毕竟他们没有大型火炮,也亏得这道石块建造的城墙非常牢固,否则朱由检得到的可能是残垣断壁了,还得把这些破损的地方修剪一下,保证人权的安全是第一位的。
朱由检拥有这座小镇的第五天,士兵们过来报告,在附近十五里左右的距离,大批的土著人军队在聚集,初步人数有三万多人。据侦查的士兵通过望远镜查看,他们居然拥有一些击发枪,而且还带着土炮,看起来他们的目的就是自己的这座信城,并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不知道最终会有多少人。
得知将有人数众多的土著居民来攻城,朱由检立刻将士兵和工匠及普通随军百姓带进小镇内,尽量减少自己的伤亡。随队而来的船只大部分都去傅冠城接人去了,留下的船队朱由检也让他们暂且离开港口。
城内的军队大概有七千多人,朱由检认为这已经足够应付这些土著居民了,哪怕他们有十万的士兵,在近现代的火枪面前,也只有找死一条道路。因此朱由检也不是非常在意,更何况身边还有毛文龙这样的悍将,哪怕是直接冲杀上去,估计这些土著居民也不是对手,但是伤亡却不可避免。所以,朱由检严词拒绝了毛文龙的主动出击方案。
踞城而守,尽量保存自己的实力,减少不必要的伤亡,这是朱由检现在的唯一想法,毕竟从大明本土向这里迁徙人口的难度很大。相对来说,要是能够将这些土著居民收为己用,这成本就要小很多了。朱由检就是打算给这些土著居民一个深刻的教训,然后再收服他们,成为自己的劳动力。
朱由检等待了一天的时间,不出意料的过让有大约八、九万的土著居民围了上来。令人吃惊的是,这些土著居民里竟然有两万多人持有击发枪,这一点是朱由检怎么也想不到的,难道说这些人是赵率教他们武装起来的吗?是想趁自己立足未稳,直接干掉?
不管怎么说也要把这些人先干掉再说别的,自己手下的毛文龙等人是在战场上拼杀出来的,别说有八、九万土著,就算是再多的土著,朱由检也不会害怕的,实力才是根本,战争经验不是这些土著人可比的。
朱由检坐镇小镇的行政厅中居中调度,毛文龙等三人各自带领两千人守护四个方向。之所以这样兵力分散,四门平均分配兵力,实在是朱由检他们根本就看不起这些乌合之众。
在小镇北门方向的土著居民最多,他们携带的土炮也是安排在这个方向,毛文龙就坐在城门楼上,在望远镜里看着这些乱糟糟的、不成队形的土著们直接冲着北门过来,心里满是不屑。就这样的队伍还想进攻老子的小镇,真不知道这些土著是不是找死。
首先开火的是随队携带的迫击炮,因为朱由检下令不许出现伤亡,这些土炮如果靠近了城墙,还是会造成一定的伤亡的,就算是不是*,光是里面的*也会把人震伤,所以土炮队就成了第一个打击目标,其次才是密集的攻城队伍。
集中了二十多门迫击炮,看着一里外的土炮阵地,毛文龙一声令下去,连试射的过程都省了,直接覆盖过去。这些可怜的土著队伍的土炮,连土炮都没有安放好,就被毛文龙的迫击炮给打散了。尤其是他们根本就没有近现代战争的经验,备用的炮弹和*还放在一起,等到*爆炸的时候,不断引起了殉爆,不但那些在他们眼里珍贵无比的大炮没有了,而且会开炮的士兵也是死伤殆尽。
没有了土炮的威胁,依靠着城墙掩护射击的明军不在会出现太多的伤亡了,如果在这种互相对射中被子弹击伤,只能说这些士兵倒霉。按毛文龙的话说,你们跟着老子打了这么多年仗,手里的步枪要比这些土著人的烧火棍强多了,如果那个小队出现了死亡,那么我就扣掉小队长一年的薪水,死去的家伙也不给抚恤金,太他妈的丢脸了。
击发枪的射击速度要比明军装备的步枪差得太多了,尤其是他们这些击发枪还是赵率教卖给他们的陈年旧货,再加上这些土著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训练,所以朱由检他们一点都不担心自己的队伍出现伤亡。
步枪的有效射程要比击发枪远上三十丈,因此明军的士兵就在击发枪的射程之外开火,凡是能够进入有效射程以内的,只要超过十个人,立马就会有机枪射手照顾,把这些人打成碎渣,在射程之外,毛文龙的这些手下不能说是枪枪咬肉,但是十枪里面打死五个人也是妥妥的。
不太激烈的战斗从上午辰时打到午时,毛文龙的手下还真是一个士兵也没有死亡,士兵的战斗能力相差太大,武器优劣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士兵的素质相差太大,在机枪的协助下,很少有土著士兵的子弹能够打到有效范围之内,因此明军不会出现伤亡。
相对于明军的轻松自如,进攻的土著们可就惨了,乱哄哄的一起向前冲,前面的人就不停的往地下倒,听起来不太密集的枪声,杀伤力却特别大,眼看着再向前冲上几十丈就可以趴下射击了,但就是跑不过这点距离,想射击根本就够不到射击的距离,乱哄哄的爬下来打一气,自己都不知道子弹飞到哪里去了。看着有一小波兄弟好容易冲到了可以射击的地方,但是对面的大威力子弹打过来,身体都被打成了筛子,更悲惨的是身体变成了碎肉。
到了吃饭的时候,双方似乎有默契的都停下射击,开始吃饭了,上午的战斗结束了,土著们伤亡七、八千人,而明军士兵除了几个倒霉蛋被流弹划伤,还真是一个也没有死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