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天启录-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森死在狱中,徐鸿儒领导的山东闻香教就开始对朝廷不满,随着小冰期的到来,天灾不断,再加上辽东女真人的捣乱,徐鸿儒就和王好贤商议发动暴乱,趁机夺取江山,过一把当皇帝的瘾,二人约定要在天启二年八月举事,南北互相呼应,让朝廷无暇四顾。

    王好贤、徐鸿儒二人计划的是不错,意外的是朱有孝的莫名其妙的到来。朱有孝先是推行新型农作物的种植,虽然天启元年的年景不是太好,但是还是基本上老百姓还算是能吃个半饱,尤其是到了秋天的时候,高产的红薯和土豆极大的满足了老百姓吃饱饭的意愿,再加上减租,老百姓愿意冒着杀头风险来造反的人就更少了。尤其是今年以来,朱有孝在山东派出了新式的年轻官员更是亲民,无论是新型农作物的推广还是乡村小学的建设,这些都极大的促进了老百姓对朝廷的认可。徐鸿儒再想凭借老百姓对朝廷的不满聚众造反的计划彻底失败,为了破坏朱有孝的新式统治方式,徐鸿儒就拿钱贿赂济宁知府,让他去骚扰郓城的陈书太。其目的一是想借此形成官员行贿受贿的链条,二是让新官员也学会行贿受贿,然后再去骚扰老百姓,以便他自己收拢民心。

    徐鸿儒的做法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暴露了自己,引起了陈书太的警惕,薛猛的调查是陈书太的疑心更重,锦衣卫的到来更使徐鸿儒的行踪被查的清清楚楚,毕竟锦衣卫就是非常专业的侦探。

    陈书太和锦衣卫侦探将得到的信息迅速传给了山东巡抚赵彦,并且锦衣卫也将消息用八百里快递传给了坐镇京城的骆思恭。骆思恭不敢怠慢,马上进宫将闻香教的消息告知了朱有孝,所以当赵彦和布政使、文震孟商量如何围捕徐鸿儒的时候,朱有孝的秘密圣旨就到了。

    朱有孝命令赵彦用牛刀杀鸡的力量,迅速秘密派兵围捕徐鸿儒,不得放一人漏网,尤其是会首徐鸿儒,必须抓到送京城受审,凡是抓获的传头,必须将他们迁徙到辽东,将这些骨干分子送入辽东的军屯里,让他们进行劳动改造,并且全部是无期徒刑,直至死亡而不得归回原籍。

    赵彦接到圣旨不敢有任何疏忽,接连不断秘密派出暗探和官军行动,彻底掌握了徐鸿儒召集教众骨干传教的规律。在天启二年四月初一的晚上,五千多官兵在赵彦的率领下,悄悄的包围了徐家庄,随后官兵迅速冲进庄内,将没有任何准备的徐鸿儒和闻香教骨干一网打尽,人赃俱获。接下来顺藤摸瓜,将整个山东的闻香教势力连根拔起,彻底摧毁了闻香教的根基。
………………………………

第五十四章 科尔沁蒙古人

    山东闻香教案的破获,使朱有孝对自己对新政有了足够的信心,也对继续扩大新式官员的培训加大了力度,他准备今年再次举行考试,继续招收培训新式官员,并且把试验的范围扩大到直隶、河南、陕西、甘肃,以便彻底稳固大明朝在北部的基础。

    在辽东的熊廷弼自开春以来一直也没有闲着,自从去年夺取铁岭、同化以来,他一直在囤积粮草和练兵。在军备方面,枪炮弹药不断的在改进,新式的大炮装备了二十多门,迫击炮准备了一百多门,“二踢脚”小炮装备到了各个小队。

    按照朱有孝的整军安排,熊廷弼新式的军队全部是募兵制。因为辽东有足够的土地,再加上从直隶和山东不断迁徙过来的老百姓,熊廷弼的兵源没有任何问题,现在已经募集了十万精兵,这十万精兵分别由贺世贤、尤世功、满桂、赵率教、毛文龙各带一万五千人。因为现在的武器还不像后世那么猛烈,就是炮火的覆盖力度还不是太强大,火枪还需要密集的队形进行排射,所以编队方式也不可能像后世的那样精简。熊廷弼手下这几员猛将都包括“二踢脚”小炮兵营二千人,步兵五千人,枪骑兵五千人,后勤兵三千人,平时集中训练,到战事发生时根据实际情况派出兵力。每一个主将下面的这一万五千人又分为三个千户,以千户作为基本的作战单位,既可以单独作战,又可以互相协助作战。

    熊廷弼自己则和孙传庭带领其余的二万五千人马,这里面就包括所有的大炮和迫击炮,骑兵全部是一人双马的轻骑兵。因为在辽东真正需要一下子出动十万人马的战事现在并不太多,除非是要想大规模对女真人围剿,所以分散的小围剿比较多,熊廷弼就把这些小战斗当作是实战练兵。

    随着明军不断的越来越强,努尔哈赤和科尔沁蒙古人的联系就越来越困难,尤其是叶赫那拉部落和明军联合以后势力更是不断向北发展,逐渐就有了切断他们联系的趋势。努尔哈赤部落还稍好一点,毕竟他的地盘稍大一点,再加上眼看着西边明军不断强大,他就开始向东和北的方向发展,同时和朝鲜开始悄悄的做起了生意。

    科尔沁蒙古人的运气可以说是糟透了,在和女真人联合作战时,二万精锐骑兵被孙传庭打得落花流水,几乎全军覆没,好歹孙传庭并没有乘胜进入科尔沁大草原,让他们有了喘口气的机会。不过察哈尔部落的林丹汗却不放过他,林丹汗在明朝的支持下强大起来,通过不断的牛羊脂肪贸易,把废料变成了银子,通过商品垄断贸易控制了其他蒙古部落的粮食、茶叶和其他日常生活用品渠道,其他的部落不得不交好林丹汗。可是科尔沁蒙古人联合了女真人一起欺负了其他蒙古部落,这么以来它就成了林丹汗打击的重点对象。因此一些较小的附属在科尔沁蒙古部落的小部落就开始离心离德,于是就发生了西迁的现象。科尔沁蒙古人部落几百年以来一直居住在这里,就是想迁徙也是很困难的事情,因为迁徙就意味着要打仗,刚刚受到明军打击的科尔沁蒙古人可没有那么多精锐骑兵再去消耗了。于是科尔沁蒙古人决定向明朝军队妥协,其首领奥巴召集诸部落台吉商议,在部落会议上奥巴和诸位台吉一致决定放弃和努尔哈赤的盟约关系,向明朝靠拢。离明军最近的科尔沁蒙古部落台吉宰桑*布和对此非常激动,因为一旦与明军合作,他将是受益最大的部落,奥巴也觉得台吉宰桑*布和离明军最近,便委托他全权和明军谈判合作事宜。

    宰桑*布和带着礼物和随从来到了辽阳,求见辽东总督熊廷弼。为了表示和谈的诚意,宰桑*布和这次是下了血本,不但带来了一千匹战马,还有成群的牛羊,跟随的还有其他部落的台吉,也有宰桑*布和的儿子吴克善和女儿博尔济吉特哈日珠拉。这博尔济吉特哈日珠拉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海兰珠,就是在科尔沁蒙古骑兵溃败时,见到过孙传庭的那位少女。本来蒙古人就不太注重男女之防,女孩子和男孩子一样骑马放牧,现在要去谈判,反正多一个人不多,少一个人不少,女儿要跟着宰桑*布和也就没有说什么,跟着就跟着吧,反正这孩子还在玩耍的年龄,他也就没有在意。

    出于对这件事情重视的考虑,熊廷弼也是隆重的带人出来迎接,跟随熊廷弼出来的人员多是文官,其中孙传庭也穿着文官制服陪同熊廷弼出来了。这海兰珠就跟随在父亲身后,当她看到孙传庭以后吃了一惊,脸上泛起了红潮,那是她朝思暮想的意中人啊,她禁不住向前迈出了几步,走到了孙传庭跟前,仔细的盯着孙传庭看了起来。

    宰桑*布和看到女儿有些失态的动作毫不生气,只有心中暗暗地高兴,他部落逃回的将领早就和他讲过孙传庭如何凶猛,但是没有想到这人还是个文官,这样看来此人肯定是文武双全了,而且此人还非常年轻。如此的岁数,如此的地位,让宰桑心里非常满意。从这时起,宰桑下定决心一定要让明朝的皇帝赐婚,把女儿许配给孙传庭。

    谈判的事情熊廷弼是不能做主的,接待完宰桑*布和一行后,便安排他们一行人去京城。宰桑*布和私下拜访了熊廷弼,将自己欲把女儿许配给孙传庭的想法告诉了熊廷弼。熊廷弼对于此事也是非常高兴,自己的部下能够被人认可这也是一种能力,尤其是被自己的对手认可,那更是一种荣誉。只是孙传庭已经成家,希望宰桑考*布和虑一下女儿的地位问题。宰桑*布和毫不犹豫的说,勇士娶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事,在我们那里的风俗和明朝一样,只希望将军玉成就好。于是,熊廷弼便派遣孙传庭带兵护送宰桑*布和一行前去京城面圣,以便让孙传庭熟悉一下海兰珠,免得到时候皇上赐婚这家伙再不同意。

    朱有孝热情的接待了宰桑*布和一行,对于科尔沁蒙古部落的投靠表示赞赏,并且就具体的细节进行了全面的谈判。一是可以和科尔沁蒙古部落进行商品贸易,具体情况由熊廷弼掌握;二是科尔沁蒙古部落必须断绝和女真人的任何合作;三是科尔沁蒙古部落必须派出一部分人加入明军,接受明军的指挥;四是科尔沁蒙古部落今后十年内将成为明朝的一部分,按照明朝的行政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朱有孝为了让科尔沁蒙古部落彻底死心塌地投靠明朝,就安排宰桑*布和和奥巴的亲随参观了火器厂,当看到手摇机枪的强大威力时,他们彻底服气了,这简直就是骑兵的克星,回去后他们将告诉奥巴,只有全面彻底投靠明朝,科尔沁蒙古部落才能够继续生存。

    至于孙传庭赐婚的事情,朱有孝一点都没有犹豫,立刻答应了宰桑*布和的请求,将孙传庭召到书房,当着宰桑的面,下旨与孙传庭,将海兰珠许配与他为平妻,要他善待海兰珠。
………………………………

第五十五章 藩王会议(一)

    忙完辽东的事情,时间已经进入天启二年四月,到了四月十五日这天,各地的藩王已经基本上都到了京城。俗话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朱有孝只听说过到明末的时候朱氏子嗣人丁兴旺有十几万人口,结果一看光是到京城的藩王就有二十八人,还有些小的、远枝的已经放弃。如果这些藩王平均每家五千顷良田,那就是一十四万顷,大约合一千四百万亩良田,这时代整个明朝才有多少土地呀,最多七亿亩土地,再加上各地的具有秀才以上身份的人不用纳赋,总算起来大约近百分之三十的土地不纳税,再有当时的耕作水平低下,亩产不超过二百斤,粮食问题就必然会成为社会动乱的根源。朱有孝召集藩王会议的目的就是要彻底解决土地问题,实质上就是要解决大明朝老百姓的吃饭问题。

    朱有孝把诸位藩王们安排住进了他原来居住的太子府,这里面的房屋等等都是现成的,基本上不用太大的花费,因为这次的藩王会议不属于国家性质,纯属于家族内部事务,所有的花费均有内帑支付,朱有孝也有让藩王们以后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在太子府的客厅里,包括朱有孝在内一共有三十一人,太监们只能在客厅外面伺候,除了需要添水加茶时召唤他们,不召唤不得入内。诸位藩王到现在为止谁也不知道朱有孝究竟要干什么,一个个心中都是忐忑不安,尤其是朱有孝的严格保密措施,更是让他们感到了事情的不平常。

    在客厅的主位上,朱有孝居中而坐,两边挨着的是他的四个叔叔,即福王朱常洵、端王朱常浩、惠王朱常润、桂端王朱常瀛。现在除了福王朱常洵已经就藩,其他的三个皇叔还没有就藩,还在京城居住,朱有孝就把他们一起都请来了,其实这三位皇叔并不大,最小的桂端王朱常瀛才比朱有孝大四岁,今年才二十二岁,惠王朱常润今年二十六岁,端王朱常浩今年二十八岁。这些人只要把他们送进大明技术学校锻炼几年还是可以成为帮手的。

    朱有孝开口说道:“诸位皇叔、皇兄,朱有孝愧为当今天子,实为列祖列宗所赐,每日里心惊胆寒,恐有一日不慎丢失了大明江山,难以面对在天的先人。今天把诸位皇叔、皇兄请来,就是让大家能够共同齐心协力,把我们大明朝的国祚千秋万代的延续下去。

    “请大家来看这根木头,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上面生满了蛀虫,这根木头就是偏房上的一根椽子,那房子已经很多年了,现在已经被拆掉了,这根椽子上面的蛀虫开始只是为了活命而啃食椽子,后来为了繁衍后代而啃食椽子,等到它把整个椽子、檩条、大梁都啃食完的时候,它的家族也就到了最大的时候,但是这个时候也是房屋应该被拆毁的时候了,随着房屋的拆毁,这些蛀虫也就全家覆没了。

    “我们这些朱氏子孙蒙恩先人,有了锦衣玉食,无限风光,但这些都是表面现象,不知道诸位皇叔、皇兄们研究过历朝历代的兴衰历史没有。四百年的汉朝分为西汉、东汉;唐朝是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但是自从黄巢之乱以后,再也没有恢复盛世;赵宋江山分为南北,其存在也不到三百年;而强大的蒙元,真正统治中原的时间不到百年。

    “汉朝自武帝达到强盛顶峰,到后来发生张角祸乱,其原因是因为氏族集团吞并土地严重,民不聊生,故此张角才能够凭借行医结教,最后一呼百应,彻底断送了汉家江山;唐朝初期太宗皇帝以史为镜,励精图治,才有了‘贞观之治’,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后期,他为了妃子一笑竟不惜千里送荔枝,劳民伤财,生活糜烂,天怨人怒,自此以后再无盛唐;赵宋因为是兵变起家,故此一直是重文轻武,故此对外妥协,以至于让辽国、女真人金国尤其是蒙古人坐大,最后在蒙古人强大的骑兵面前崩溃;至于蒙元,其残酷的统治根本就是灭亡的原因。

    “朕和诸位皇叔、皇兄分析这些王朝强盛和衰亡的过程,就是想和大家谈谈这些历史和我们大家的关系。大家都是太祖皇帝的子孙,今天能够享受的待遇皆拜太祖皇帝所赐,明白地说我们都是当今朝庭最大的受益者,如果当今朝廷灭亡了,损失最大的就是在座的所有人。

    “为了保证我们的利益不受损害,那就必须共同为我们的朝廷共同做出些什么。就像刚才朕哪出的那根被蛀虫蛀坏的椽子,我们享受的一切来源于房子,我们不能做椽子里的蛀虫,也不允许在座的任何人做椽子里的蛀虫,因为他损害的是我们大伙的共同利益,以后如果看到那位做了蛀虫的事情,将由宗人府将其革除朱氏子孙的系列。

    “每朝每代到了鼎盛的时候,人口的繁衍必定到达了顶峰,在这个时候土地问题也就是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就成了主要问题,因为在固有的土地上要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口,这样就会有吃不饱饭的问题出现。而且到了这个时候,土地的兼并问题就更加严重,大量的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就像我们在座的诸位加到一起就可能占到全国土地的百分之二,而比我们人数更多的普通地主、乡绅呢?他们占得的土地更多,还有为数不少的具有秀才以上身份的人,他们不用从事劳作,而且可以免除劳役,所有这些负担都加到了普通老百姓身上。大家想一想,如果老百姓多数人都吃不上饭了会发生什么情况?

    “据礼部的资料显示,每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将录取近三百人的进士,大约占举人的百分之九左右,就是全国大概有三千五百多举人,加上每次科考还有不参加的,每三年录取一次的秀才,大概有六万多人,这些人不用缴纳税赋。

    “另外据户部的资料显示,占据土地百分之五十的是地主和乡绅还有还乡的官员,但是他们的人口还占不到总人口的百分之十,其余的是占人口百分之三十的人口是自耕农,他们占据了大约百分之三十五的土地,而其余占百分之六十五的人近占百分之十五的土地。这样一来他们不但要缴纳国家税负,还要大部分粮食交给土地所有者,在年景好的情况下,他们还可以吃上饭,一旦遇到天灾**肯定会流离失所,最终成为流民,而流民是最不珍惜生命的,一旦发生动乱,他们就是动乱的主力军。”
………………………………

第五十六章 藩王会议(二)

    朱有孝讲了这些话后停了下来,看了看在座的诸位藩王,只是这些人一个个呆呆的望着他,根本没有想说话的,朱有孝心里暗叹,看起来这些藩王好像都让永乐大帝的制度给养成猪了,谁也不敢考虑和议论国家大事。朱有孝心里有些失望,要想让这一群人帮自己治理国家,看起来没有什么希望了,那就让他们的儿子们来吧。

    朱有孝又看了一圈,见到蜀王朱致澍欠了欠屁股,就开口说道:“蜀王叔,您有话请讲,不用有什么顾虑,也不用站起来,有话直接说就行了。”

    蜀王朱致澍还是站了起来:“陛下、各位王兄,本王是蜀王朱致澍,去年发生在川贵的叛乱就在我的封地一带,要说不害怕那是假的,我心里怕得要死,城里只有不到两万的守军,那攻城的叛军却有十几万。我听从了陛下的旨意,将家中的粮食、白银大量拿出来送给守城的军民百姓,赏赐有功人员,我甚至想哪怕倾家荡产也要力保城池不失。陛下说得对,在整个成都城我是最大的富人,也是成都城最大的受益者。如果成都被攻破城池,受到损失最大的就是我,叛军要杀的第一个也是我,一旦人死了,剩下的钱财再多也是别人的,我还不如把他送给保护我的军民百姓,如果守住了城池,金银财物还会在积攒回来。更何况陛下还许诺一旦守住城池,将把我的损失全部弥补回来。孙承宗大人按照陛下的旨意,在平叛结束以后,从缴获的财物中补偿了我的损失。但是我深感陛下的大德,这些天我也想开了,反正这些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要这么多财物干什么。听孙承宗大人讲,皇上为了建设农村小学堂到处想法筹集资金,我一咬牙就以皇上赏赐的名义全部捐献给了成都的小学堂建设。见到我这么做,成都的军民也纷纷解囊,把我原来的赏赐几乎全部捐了出来,还有许多地主、乡绅也深感皇上英明,也是纷纷捐款捐物。本来战乱之后是萧条的情景,但是现在的整个四川、贵州却是一片繁荣景象,老百姓也一扫往日的忧伤,都充满了激动的心情,拿出十足的干劲去耕耘分到的土地。我朱致澍这几十年来还没有看到过这种繁荣的情景,在所知道的所谓太平盛世也没有听说过,深感陛下英明,苍生有幸。”

    朱致澍一下子讲了这么多,心里激动的说话都有些颤抖了,各地的藩王也被蜀王讲的事情给震惊了,他们没有想到蜀王这个远支皇族会在关键时刻做事这么英明,也没有想到朱有孝会答应如果蜀王受到损失会得到补偿。尤其没有想到的是川贵战事结束后,不但没有萧条,反而更加繁荣。

    朱有孝站了起来,向蜀王朱致澍深深的鞠了一躬,吓得蜀王赶紧躲开,连连说不敢、不敢。

    朱有孝接下来说道:“多谢皇叔的深明大义,挽救了成都城百姓,朕替天下的百姓向皇叔致谢。其实大家还有不知道的事情,蜀王皇叔也没有向大家说,现在我替皇叔说一下。蜀王在平定叛乱以后,决定向他的每一个佃户提供每人一亩土地,还免了今年的地租,而且今后凡是租种他的土地,只需要缴纳收成的二成,遇到灾年还会免租。

    “在蜀王的示范带头作用下,现在整个四川的地租是全部下调到二成,可见蜀王的功劳有多大,如果天下的地主、乡绅都能向蜀王一样开明,那么天下还会有流民吗?如果没有了流民,老百姓都能安居乐业了,天下还会有动乱吗?我希望诸位都能够以蜀王为榜样,为了我们的朱氏江山千秋万代的传承下去做出自己的贡献。”

    朱有孝的话说道这里停了下来,看看这些藩王们都有些什么表现。这些藩王们这会胆子大了些,开始有了些议论,有的说是不是皇上穷的要向我们化缘了,有的说要不我们也学着蜀王建一些学校吧,还有的说我们是不是也要把地租降到两成,也有的一言不发呆呆的坐着听大家伙的议论。总之现在比当开始的时候气氛要好了许多。朱有孝也开始对这些人有了些好感,看起来涉及到切身利益的时候,这些人还是会考虑一些简单的问题的。

    朱有孝等大家议论了一会子,然后开始了讲话:“诸位皇叔、皇兄,朕自登基以来,一直就考虑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大明朝自开国到现在以历二百五十余年,和历史上其他王朝存续的时间差不多,会不会向其他王朝一样就此进入衰亡末期呢?从两年前的情况看,是非常有可能的。一方面是天灾不断,水涝旱灾在大明的境内到处发生,其结果是流民遍地,民不聊生;另一方面是辽东的萨尔浒一役我军几乎是溃败,和女真人骑兵相比,我们几乎没有战斗能力;还有就是朝廷内外贪官污吏横行,无官不贪,无吏不奸,敲诈勒索,欺压良民的事情不断。这就是一个王朝将要灭亡的前兆,我们都具备了。

    “幸运的是去年、今年我们终于基本上稳定了局势,辽东方面在孙承宗、熊廷弼的指挥下,凭着犀利的火炮、火枪和良好的战略战术,击败了女真人的进攻。在山东官场我们实行了新型官员管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