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天启录-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幸运的是去年、今年我们终于基本上稳定了局势,辽东方面在孙承宗、熊廷弼的指挥下,凭着犀利的火炮、火枪和良好的战略战术,击败了女真人的进攻。在山东官场我们实行了新型官员管理办法,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这些成功的案例是以无数的银子为基础,又有良好的计划来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经济基础,和优秀的人才管理,才能保证我们大明朝的未来。
“下面我将告诉大家我的打算,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并且能够去执行。首先,朕打算重新整合我们皇室的经济力量。以朕的内库和诸位王爷的钱财为基础,建立一个‘大明皇家银行’,解释一下,银行就是钱庄的高级形式,它将比现在所有的钱庄更加先进和挣钱,它将以大明朝的先进技术、新式的工厂为投资对象,制造出更加方便实用的民用商品,还将制造出更加犀利的火炮、火枪,让我们大明朝生产出最先进的舰船。‘大明皇家银行’刚开始只在每个行省建立分行,将来将在每个州、府、县都建立支行,以用来支持工业建设。其次我们的银行是大家公共的财产,每一个藩王都是银行的股东,银行的权力机构叫做股东会,股东会的负责人叫做董事长,由我们出资的所有股东选举产生,我们不负责具体的经营活动,将聘请全国最有经营能力的钱庄人士替我们打理生意,我们只是将我们的目的告诉他们,让他们去负责实际的银行经营,我们只是对与经营实行监督。再者我们还要建立各种工厂、开挖矿山。大家都知道金、银、铜、铁这些常见的东西,其实据西方的传教士所言,如果细分矿山的成分,还有更多的东西在里面。比方说我们在江西找到的一种黑色的矿石,宋应星大人用它炼制出了一种钢材,具有特别坚硬的性质,用它可以在精铁上面钻眼,用它制作的钢刀可以砍断其他的刀枪而不卷刃。总之现在一句话讲不清楚,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好东西需要去发现、去使用。”
………………………………
第五十七章 藩王会议(三)
朱有孝停了停,想看看藩王们的反应如何,对于这件事情是不是有不同的意见。
蜀王问道:“皇上,这银行、工厂的为什么要找别人去干,咱们自己的人不是更放心吗?还有是么叫股份?”
朱有孝解释道:“专业的事情,要让专门懂得这些事情的人去做,这样我们的利益才能最大化。比方说现在钱庄是如何放贷、收贷呀?如何具体记账、计利息呀?我们都不懂,而现在那些钱庄掌柜的都精通这些事物,所以请他们做事,我们可以赚到更多的钱。其次股份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出的银子,比方说以一千两银子为一份,就叫做一股,谁出的最多,谁就是最大的股东,赚了钱谁分的就最多。当然了,如果赔钱了,那他赔的也是最多的。”
福王问道:“如果不参加这个什么银行的股份呢?这行不行?”
朱有孝看了看这位血缘最近的皇叔一眼,说道:“可以,不过朕先给大家找出路,接下来就是我们皇家的改革。大家从刚才蜀王的讲述中可能会了解到,蜀王凭借银子和粮食的鼓动,成功的激励了成都军民百姓的守城勇气,保护了整个成都的军民。这就说明了金钱的威力是非常大的,所以作为皇室家族,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财富去保护我们的生命。但是事情的另一面就是我们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土地,让更多的老百姓就成了流民,当他们饿的快要死的时候,就会逼着他们抢夺我们的财富,这就是矛盾。
“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就是我们皇室的最大问题,现在天下是我们朱氏在当皇帝,也算是我们朱氏的江山,江山太平我们就是最大的受益者,一旦国家灭亡我们的子孙就是人人得而诛之的对象,所以我们必须为了保证江山的稳固而做出牺牲。
“朕为大家找到的策略就是减租减息,首先我们朱氏子弟要为大明朝的各个阶层的地主、乡绅做出榜样,就像蜀王皇叔做的那样,我们就代表大明朝老百姓的利益,这样一来无论任何人的选择必然会和我们的利益相一致,都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安稳的生活。这样一来,无论任何教主了、会门头头了都不可能从我们手中夺走民心,也不会随他们造反起事了。
“当我们把最大的土地危机,也就是老百姓吃饭问题解决以后,我们如何保证自己的生存利益呢?现在我告诉大家一句话,就叫做‘无农不稳,无商不活,无工不富’。就是说没有农民的支持,粮食的保证,国家就不会稳定;没有商人的商品交易,社会就会死气沉沉,没有生机;没有工厂,没有大量方便、实用、先进的商品制造出来,社会就无法进步,而这些东西则是最赚钱的。也许大家不知道,朕的‘大明皇家贸易商行’有多么挣钱,可以简单的这么说吧,朕今年从‘大明皇家贸易商行’得到的收入是整个皇庄的一百倍。从原材料到制造出成品利润整整是五十倍,最高的可能达到一百倍,这是什么概念,就是你投入一两银子,就能赚到一百两银子。这是从土地里收缴的地租不可比拟的,我们为什么不把辛辛苦苦赚钱的事情交给别人,自己从事更赚钱的事情呢?我们今后就是大明朝先进理念的代表,我们的思想永远比普通的大明官员、老百姓更趋于先进。同时我们还是大明朝最先进的商品制造商,我们的商品就是大明朝最好的商品。从人的本性上来看,所有的人都有野心,都有强烈的攀比心里,都行比别人过的更好,生活得更舒适。那好,那就用我们朱氏子弟的商品来满足他们吧,把他们从土地里收获的钱来交换吧。
“给大家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那就是时辰计时问题,现在的报时都是有更夫每天晚上打梆子叫点,倘若我们制造出计量时间的机器,比方说叫时辰钟吧,就好比宫里面的那种日晷、漏刻,即不准确,又不方便,因为谁也不可能随身带着这些东西,但是我们如果制造出可以随身携带的时辰钟,那不就解决这个问题了吗?大家说那些有钱的人还不踊跃购买吗?至于多少钱还不是由我们说了算吗?大家还用发愁不挣钱吗?
“还有民生问题,现在旱灾到处发生,朕设计了一种水车,可用人力、蓄力推动都可以,不过那是有铁器制作的,普通的老百姓工匠是根本就没有能力大量制作的,当我们开矿山,冶铁矿,有了大量的好铁、好钢的时候,制造这么简单的水车,农村里的地主、乡绅遇到天旱的时候,还不拼命地购买吗?这样一来我们挣到钱了,老百姓也收获到粮食了,这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吗?这就叫窍门满地跑,看你会找不会找。以后凡是能够实用的器物,大家都可以开动脑筋去发现,只要能让人省力、省物的东西,这些都能够让我们挣大钱。
“另外,诸位皇叔、皇兄,朕还希望大家能够把适龄的王子王孙送到‘大明官吏学校’和‘大明技术学校’来学习,这还考虑了以后的国家政治体制问题,朱氏子孙还要参政、议政,以后的国家计划由我们制定,由内阁和六部批准,然后由各部门分别执行。我们将对国家的控制权交由六部去控制,而我们自己只需要掌握六部就行了。我们朱氏子孙将要学会引导社会发展潮流,永远在思想上引导整个国家的进步。不知道大家还有什么需要讨论的,请大家不要拘束,我们现在商讨的是自己的家事,不用有什么顾虑。”
福王说道:“陛下,您说的这些我不是太明白,但是我的财物都是先皇赏赐的,也都是我们家的,我决定大部分都拿出来投入您说的什么银行。就是赚了钱分配的时候谁说了算数啊?”
朱有孝笑道:“多谢福皇叔支持。盈利的分配由大伙共同决定如何分配,投票决定,朕遵从大家伙的决议,谁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分配方案,投票决定到底按谁的方法办。”
接下来朱有孝为了让让大家放心,就带领这些藩王们参观了整个的工厂和矿山,甚至还在火器厂让他们看了一些先进的大炮和手摇机枪。在这一系列参观过程中,藩王们一个个目瞪口呆,任谁也想不到有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这就更加坚定了藩王们听从朱有孝的决心,使得朱有孝的计划可以顺利的进行。
………………………………
第五十八章 打造大明舰队
送走了诸位藩王以后,朱有孝开始集中精力改造大明朝的海军舰队了,目前的海军舰队主要是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这些舰队的火炮也是老式的实心弹,现在的作战方式还主要以登船搏杀为主,对于直接击沉对方的舰船还是不太多,关键是炮弹威力太小,除非是大舰队遇到小船,可以直接击沉。
戚金的部队有一部分老兵就是在船上长大的,所以在孙承宗和戚金回来之后,朱有孝才开始正是决定这个问题的。朱有孝的意思是直接把戚金的部队改编成海军,这些精兵都是经过战场拼杀出来的,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再加上他们也都熟悉新式火炮的应用,这样一来他们很快就可以成军,迅速形成战斗力。
戚金对于皇上欲将其部队转为海军非常高兴,这标志着皇上对自己的重视。戚家军自从抗击倭寇开始,一直很注重海军士兵的训练,要不然的话也不会有对倭寇的海上围剿取得绝对性的胜利。但是自从戚家军被调到蓟州以后,海军方面的战例就再也没有了,只剩下陆战蒙古人的战例了,而且其战果辉煌胜过了海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海战方面的人才就没有了,而是成了海陆战斗两方面都具备的人才了,这才是朱有孝更看重戚家军的原因,再加上现在戚家军扩编之后变成了神机营,以后再加以训练就是标准的大明朝海军陆战队的雏形。这样一来,这支部队无论海战还是陆战,都将是大明朝的精锐部队。
建设海军首先要建设的就是军舰,现在的军舰都是木制的,朱有孝想建立的则是由钢铁打造的战舰,但是对于目前的钢铁产量和质量来说,这事还不太现实的,所以朱有孝也只能像历史上那样一步一步的前进,首先制造的是铁甲舰队。但是就算是这样,船队的动力问题也不太好解决,蒸汽机的动力还是很小。在朱灵和宋应星、徐光启、毕懋康的共同努力下,在经过近半年的研究和试验中,他们发现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不好解决,那就是润滑问题,在曲轴连接处的关节点上,经常有发热现象,造成了温度过高使用寿命过短,朱有孝想了想就告诉他们可以用蓖麻油或者菜籽油试一下,最后实验结果是蓖麻油效果更好。另外还有蒸汽机的调速问题、汽缸温度问题、传送动力问题等,这些都是一时半会不还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朱有孝虽然心中有解决的办法,但还是没有直接讲出来,他怕自己说的太多妨碍了这些大牛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形成解决不了问题就找皇帝的习惯,但是,也讲了一点离合器、变速器原理。其他的朱有孝只是让他们自己去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继而解决这些问题,哪怕因此失去了制造舰船的时间向后拖延也在所不惜。
经过这么长时间以来,朱灵他们也终于制造出了一台可以实用的蒸汽机来,虽然功率不是太高,但是如果用来装在比较小的船舶上还是可以当做动力的。为了不浪费太多的材料,朱有孝决定把这一台可以实用的原始蒸汽机为蓝本,试制十二台同样的蒸汽机来试验大明朝的三等福船,一共建造三艘这样的铁甲船,每艘船使用四台蒸汽机。明朝的福船分为五个级别,最大的有近二十丈长,四丈宽,六丈高,最小的也有四丈长,一丈宽。一等福船不是用来做战舰的,就相当于现在的补给舰,二等福船是用来做战舰的,设计的比较结实,三等福船是用来巡哨的,行驶速度比较快。
朱有孝选择的是一艘十二丈长,三丈宽,五丈高的三等福船来做实验。因为二等福船太大,朱有孝怕它的结构有问题,禁不住加农炮的反震,万一把战船开炮的时候震坏了,那就出大笑话了,尤其是现在根本就没有计算承受能力的合适办法,朱有孝只能采取更稳妥的办法。为了更稳妥起见,朱有孝还让宋应星制造了四根十丈长的钢柱放在龙骨里面,以加强福船的抗震性能,然后在以这四根钢柱为龙骨加以横向的细铁柱。本来朱有孝是打算使用钢管的,但是现在钢管想做成这样长度的太困难了,所以只好用钢柱代替。在这些钢铁龙骨的外面,正常使用普通的木制龙骨,这样这艘三等福船就用了双龙骨,而且还把加农炮设计在福船的前后两头,侧面则暂且不设置大炮,每艘福船设计为八门加农炮,前后各四门,中间以迫击炮防守,在此基础上建设起来的福船自然可以经受比较大的加农炮震动。现在用的基本上都是实心弹,还是以登帮战为主要方式,故此还在船的周围包了一寸厚的钢板,甲板上也在下面铺了一寸厚的钢板,这样一来就算实心弹砸到船上,经过木板的减震后钢板可以彻底保护好船体不受损害,另外又准备一些沙包,防止铁弹滚动伤人。在增加了钢甲之后三等福船的重量自然增加了不少,几乎和二等福船的重量差不多,但是因为有了蒸汽机作为动力,朱有孝还是对这三艘铁甲船抱有很大希望。
这三艘三等铁甲福船因为主要火力在前后两端,所以战斗时就以正面对敌,并且因为有钢板防护,可以承受敌人的实心弹砸击,因此要求在距敌方较近的时候才能开炮,以得到最高的最好的炮击效果,因为采用的全部是开花弹,而且现在的触发引信不太好,必须碰到对方船上才能爆炸,所以基本上是在一里远左右开始开炮。对于现在的普通木制舰船来说,最大的不过二十四丈长,五丈宽左右,这在五里以外看来不过只有二丈左右大小,以现在的射击准确性,在这个距离开炮能够命中的概率不到千分之一,就算使用上炮镜和计算工具,命中率也不会超过千分之五,而这三艘铁甲福船主要以正面船头对敌,相对来说受攻击面积更小,一旦靠近对方一里左右,加上炮镜的帮助,命中率就应该能达到百分之五十,尤其是如果对方以侧弦开炮时面积更大,命中率会更高,虽然对方的命中率也会提高,但是铁甲船的抗打击能力更好,并且实心弹攻击面积很小,开花弹攻击的杀伤力可以覆盖几乎十分之一的面积,而且迫击炮在这个距离上的射程最佳,这样一来船上的加农炮和迫击炮同时攻击一艘敌舰的话,一个回合就能让其沉没。
朱有孝还让铁甲福船上装备四挺手摇机枪,如果对方万一接近到福船,还可以在近距离内用机枪扫射,这对于装备大刀和后膛枪的对手来说,绝对是噩梦,不但抢不了自己的船,而且还会把他们的船给送上门来,这样还可以剩下自己造船的钱来。
戚金和士兵们在新式铁甲福船造好之前还要在老式战舰上训练,在朱有孝的协调下,从南部调过来部分老式舰船。戚金鼓励士兵,凡是训练成绩突出的官兵将优先接手新式舰船,新式战船的威力和保命机会要比老式舰船高上无数倍。
………………………………
第五十九章 辽东新形势(一)
在科尔沁蒙古人交好大明朝以后,辽东的局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自辽阳、沈阳一线起,整个四平和科尔沁蒙古连成了厚实的一片,然后和再向东北的奴尔干都司连成了一个大的包围圈。现在的奴儿干都司虽然已经失去了控制建州女真的地域,但是对于整个东北部地方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当时人们的正统思想也就是归属感,还是大明朝朝廷。
朱有孝赐婚孙传庭,目的就是让孙传庭娶了宰桑*布和的女儿博尔济吉特*哈日珠拉以后控制这一个部落,一旦孙传庭能够彻底控制住了整个科尔沁蒙古,再让他代表大明朝朝廷去游说整个奴儿干都司的领域,然后在整个奴儿干都司彻底建立省、府、县三级统治,彻底有效的控制整个东北地区,不再像历史上那样,名义上整个奴儿干都司都是大明朝的领域,而实际控制权都在各个部落手里。
缺乏战略目光的都司使可能会让这些部落之间互相争斗,以便加强自己的存在感,实际上是自己的实力不足,不能对这些地区有效的进行控制。比如李成梁这个人,虽然名义上他治理着整个辽东,包括努尔哈赤都是他培养出来的咬人狗,针对不服从统治的部族进行压制,搞他的平衡手腕,但是当他死后,被他养得膘肥体壮的努尔哈赤就露出了锋利的爪牙,迅速在辽东地区崛起,合纵连横,用了极短的时间就控制了建州地区,这就是尾大不掉的后果。
在边疆的少数民族地区的问题处理上,历代的王朝都犯下了很大的错误,那就是依靠部族势力维持统治,当然了那也可能是国家的财力物力难以达到,但是这些部落为了生存,就会在外敌入侵时和他们妥协,对于中央政府的归属感较低,无论是蒙古王朝入侵中原,还是满族政权入主中原,还是后来的俄罗斯侵吞中国的领土,在这些地方表现的特别明显。中央政府尤其是到了末期国势趋弱,在外敌入侵时对于这些地方的占有欲减弱,意图保持自身本土稳定的心里占了上风,结果就是不断被弱化,最终灭亡,清朝在这一方面尤其是典型的例子。
朱有孝就是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决定在整个东北地区加大统治力度。一方面大力削减部族势力对于普通老百姓的控制能力,那就是安排游牧部落开始定居,让他们有了固定的生活区域,结实的居住房屋,既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不再以游牧为主,而是以种地和饲养并重的的生活方式存在。另一方面命令礼部在史书上寻求根源,证明生活在这些地方上的人们都是女娲的子孙后代,只不过在女娲造人的过程中,有的泥巴甩得更远一些,就成了居住在远离中原的地方。总而言之,朱有孝的目的就是让这些少数民族对国家有认同感和对中央王朝具有强大的归属感。
现在的孙传庭就成了朱有孝实现其意图的最佳人选,当孙传庭带着二万多的步骑混合的火枪、火炮部队抵达科尔沁蒙古时,强大的武器装备让科尔沁蒙古人震惊,部族总首领奥巴对于自己的选择感到无比的英明。当时科尔沁蒙古人联合女真人攻击叶赫那拉部落,被大明朝的军队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一路溃逃到领地腹地,奥巴还是不太服气,认为是带兵的首领无能,求和只不过是生活和经济上的困难原因,一旦恢复实力还是有机会一争长短的。但是看到孙传庭为他表演的军事训练和实弹射击时,奥巴就彻底服软了,因为他确实看到了两军巨大的实力差距,无论多么强大的骑兵队伍,在近现代化的机枪和火炮面前都是不可一击的,只有死心塌地的归顺大明朝才是科尔沁蒙古人唯一的强大、延续的出路。
奥巴不在对自己的对抗大明朝能力有任何幻想,那就彻底的融入明朝的行列吧。奥巴决定自己加入明朝的官员系列,在和诸位台吉们正式开会商议后,再带领这些台吉们观看一次孙传庭的军事演习一次后,整个科尔沁蒙古人部落彻底就变成了大明朝人,奥巴被朱有孝任命为科尔沁蒙古草原第一任巡抚,负责整个科尔沁蒙古草原的政务处理,宰桑*布和被任命为奥巴的第一助手,而孙传庭则是这里的总督,负责整个草原的军事和领域的安全,各个部落台吉们就成了府、县的官员,每一个家族就成为一个村庄,有了固定的居住的房屋,不再大范围的进行游牧,为了保护水土,保护环境可持续良性发展,这些蒙古人也开始半耕半牧,以圈养牛羊为主。而朝廷为了支持蒙古人的生活习惯改变,加大了对于这里的支持力度,大量的养成的牛羊被内地的商人们收购,大批的生产、生活物资被运了过来,这里以养殖为主,辅以少量的农耕,农耕部分只是在少量的适合更重的地方进行,朱有孝决不允许毁掉草地种植庄家,并且还对沙漠地区进行大面积牧草种植,不允许随意放牧,目的是使整个蒙古地区彻底消灭沙漠,实现一个完全绿化的蒙古大草原,改变中国北部的大环境,使得更适合人类居住。
在军事行动上,奥巴和宰桑*布和联合其他部落共同募兵一万人,这一万人全部交给孙传庭训练,对于这支部队的控制权完全属于孙传庭的蒙古轻骑兵,朱有孝严格命令孙传庭必须严加训练,争取尽快和原有的二万步骑火枪、火炮部队迅速融合,找出最适合他们作战的方式和技巧,为将来平定整个东北地区做好军事上的准备。
风光无限的孙传庭面色严肃,身旁跟着的是新娶的妻子博尔济吉特*哈日珠拉,夫妇二人站在三万汉蒙联军的面前。对于朱有孝的圣谕,孙传庭心里非常的激动,能够亲自得到皇上的赐婚,而且还是非常美丽的少女,他心里是一万个满意,对于皇上的忠心是非常彻底,充满了感激和崇拜,他决心为大明朝训练出一支可以纵横天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