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天启录-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件事情办好。
朱有孝把信仰这个问题交给了这些人去研究,过了一段时间等他们把结果拿了过来,不过朱有孝并不是太满意,于是就把这些研究的结果传到了李信的手里,并且把自己的目的也给李信做了说明,要求李信把这个东西弄得更加简洁、明晰,让就算不识字的老百姓也能一听就懂,而且愿意接受。朱有孝相信李信的儒家文化研究,应该是有非常深厚的基础,比自己从后世了解的的儒家文化,应该懂得更多,而且更会变通的使用。
接到朱有孝的信件,李信感到朱有孝的目标太远大了,而让自己去归纳、梳理,并且最后做下定论,那是对自己的绝对信任。李信放下手中的云南具体事务,潜心研究了一番朱有孝送来的材料,最后就意简言骇的总结出:皇权天授,济世救人;普天之下,皆为子民;清静无为、慈俭不争;修身养性,抱朴守真这十六个字,其意思就是大明的皇权乃是上天所授,来到世间就是为了济世救人,普天之下的人都是皇帝的子民,都会得到皇帝的关爱,大家都要做到安心做好自己的本分事情,要仁慈恭俭,莫要争权夺利,要注意锻炼好自己的身体,培养出良好的品行,维护好自己的本心。还把道家的诸位神灵各自写出一些小故事,组织出诸神的结构图谱,还建议朱有孝请一些人做成连环小画书,既能让人一看就明白,顺便还可以让小孩子识字,从娃娃做起,让他们从小就接受大明道家文化的熏陶。
朱有孝对李信忽悠人的本事真是佩服,这信仰问题李信竟然知道要从娃娃做起,要从根本上驱逐他们原来的信仰,同时从不知不觉中接受大明的文化,这才是真正的文化侵蚀,也许过了二十年后,华夏文明真的会做到普及天下。
………………………………
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工开物(一)
朱有孝搞完了关于信仰的问题以后,总算放下了心里的一块石头,意淫着以后华夏文明在满世界盛行的情景,到处都在学习方块字,只要随便一个华人就可以在世界上横着走,到哪里都可以做一个汉语老师,就像后世的英语一样,在许多国家里都成了一门产业,心中就忍不住的偷笑。
想完了信仰的问题,朱有孝又想到了石油的问题。在现代社会,石油是一个常见的东西,在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石油产品的踪迹,吃穿住行,哪里都会有它的影子,中国的石油进口量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但是却不是石油储备最多的国家。
宋应星所做的《天工开物》是在十几年以后,按照原来的历史来说。他现在应该正在调研,准备编写这部书,但是现在随着自己的到来,他的生活轨迹已经被改变了许多,肯定不会在现在有时间编写这部书。不过宋应星现在所处的环境要比历史上好得多,朱有孝打算还是让他出面编写这部书,并且要求他和学生们去一一的实践,而不是仅仅是叙述过程或者简单的著书,要把这些东西经过实践以后编辑成详实的教材,大力的向民间推广,促进大明尽快的向工业化社会进军,并且通过不断的实际操作,形成一套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不断的螺旋式的进步。
当朱有孝找来宋应星谈论这些问题的时候,没想到宋应星早就开始做这些事情了,这就让朱有孝大吃一惊,难道说天才真的就是这么牛逼。
宋应星说:“自从陛下建立技术学校开始,徐光启先生就和我讲过这些问题。徐光启先生说我国的古时的许多生产技术都是非常高明的,但是好多生产技术都失传了,除了‘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一陋习在作祟外,还有的是这些工匠的文化水平较低,就是识字太少,很多都是代代口口相传,但是一旦遇到才能比较低,或者说领会能力比较差的一代人,技术就会降低,甚至就会失传。还有的是怕自己的技术被外人得知,就故意的把许多知识写错,让后面的人走了不少弯路,这些也都是陋习。
“在技术上谁也想保持自己的秘籍,让技术有一种神秘感,也许是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有一口饭吃,谁也不肯把自己的秘籍传授给别人,殊不知一旦子孙不贤,这些东西照样挽救不了后人,还不如把这些东西详细的记录下来,教会更多的人,促进社会的更大进步,也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感到有了压力,就会更好的研究自己的技术,永远领先别人,这才能够更好的吃上饱饭。
“徐光启先生说过,我们现在是朝廷的官员,有义务让老百姓的日子过的更好,而且陛下成立大明技术学校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掌握最普遍的生存技巧,所以教授学生的时候,绝不能似是而非,许多书上的记载我们都会尽可能的去做一下,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会让学生像陛下所教诲的那样,每一个步骤和试验数据都有详实的记录。嘿,嘿,这一点还是雷鸣天这家伙教给大家的,说是陛下严格要求的。”
哦,朱有孝没想到宋应星也会无意中拍一次马屁,把这个功劳送给了自己。朱有孝确实要求雷鸣天和其他的做实验的人们必须详实的记录每一次的过程和结果,大事没有想到这事还真就形成了习惯,这可是好习惯,让后来的学习者节省了许多不必要的重复操作过程,也让他们更好的理解了许多艰难晦涩的数据。
虽然在后世朱有孝读过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但是还是忍不住的想问一下:“老宋啊,你们现在整理出了多少东西啊?怎么编写的这些教材啊?能给我看看不?”
宋应星乐呵呵的笑道:“陛下,我们整理了几乎所有有关能够知道的生产的行业,大致分为全书按‘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序》)分为《乃粒》(谷物)、《乃服》(纺织)、《彰施》(染色)、《粹精》(谷物加工)、《作咸》(制盐)、《甘嗜》(食糖)、《膏液》(食油)、《陶埏》(陶瓷)、《冶铸》、《舟车》、《锤锻》、《播石》(煤石烧制)、《杀青》(造纸)、《五金》、《佳兵》(兵器)、《丹青》(矿物颜料)、《曲蘖》(酒曲)和《珠玉》共18卷。包括现在许多工艺部门世代相传的各种技术,并附有大量插图,注明工艺关键,具体描述生产中各种实际数据,并且按照现在的计量单位,精确到最小的单位。
“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们对于不同的东西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徐先生就提出了以材施教的建议,除了最基础的识字和算数课程必须让所有的人都的打下必要的基础外,其他的课程可以更具自己的爱好去学习,只要他感兴趣,也可以随便去学习任何老师的课程。比方说对于学习《乃粒》有兴趣的学生,如果他发现学习《膏液》有兴趣,那他就可以再去学习,这样他不但学会了种植各种作物,还学会了种植出这些东西以后的深加工技术,在学习理论课程的同时,他还要去皇庄的农田里亲自实践,看看实际的操作和理论的区别,还要去学校开设的对口的作坊去参加加工产品所必需的工具,详细的熟悉每一个工序的操作过程,把这些东西深深的记入脑中,毕业以后就可以完全成为一个行业的能手。
“我们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能力做出不同的考试评判,资质平常的学生,只要能够熟悉他所学的专业知识就可以毕业,而天分比较高的学生,则要求他不但熟悉他所学的知识,还要他去在学习操作的过程中具有自己的理解心得,甚至还必须有对工具的改造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果他能够对生产的工具、程序提出了更好的建议,可以予以不同的奖励。假设他制造出了更先进的东西,那是别人没有的物件,学校还会鼓励他去开设工厂,要是不愿意开工厂,还可以把他的发明创造出售给学校或者其他的商人,获取不菲的金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最有意思的是一个学习《舟车》的学生竟然制造出了一个木头的两轮车子,虽然需要架子才能放平稳,但是经过他自己不断的努力,却能一个人就像骑毛驴一样骑着走起来,如果要是有力气的话,要比普通的人走的快得多,不过有点太沉了,多数人不看重这个东西,所以到现在他的专利也没有卖出去。”
“什么,竟然有人能够制造出这东西。”朱有孝大吃一惊,这不就是最原始的自行车吗?朱有孝说道:“老宋啊,你仔细研究过这个两轮的车子没有,你看看能不能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一下,看看到底有没有实际的用途,比方说能不能用别的更结实的材料制造,让它更轻便一些,或者在车轮上下一些功夫,总之吧,能够把它变成能够使用的工具,说不定还真能成为一种新的代步木驴呢!”
宋应星没想到朱有孝突然对这辆木头车子感兴趣,就怕这位皇帝再变回一个对木匠制作感兴趣,不务正业的木匠皇帝,就连忙打断朱有孝的问题,接下来说其他的话题,“陛下,咱先不说这木驴,还有您更感兴趣的事情。您不是一直想得到更多得银子吗,咱们通过不断的改进冶炼方式,可以更快更多的制造了,我们把这种冶炼方法称作‘吹灰法’,非常的简便实用,还有兵器的制作,我们正在开发更加简单实用的步枪,还有”
“打住,打住。”朱有孝打断了宋应星的转变话题意图,“我现在就想怎么把那个木驴实用化。老宋啊,您别怕我在变成木匠皇帝,不务正业,没关系的,我不会再去干木匠的活计,我只是想让那个木驴跑起来,变成一种家庭常用的东西。”
………………………………
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工开物(二)
宋应星不得不把话题再转回来,因为他看到这次好像皇帝的眼光放射出一种非常渴望的神情,只好说道:“陛下啊,那其实就是一个笨重的两轮木头车子,一个人骑着都费力气,力气小的人根本就骑不动,哪能成为什么家常用的东西啊!我看您还是不要在想着东西了,您的事多着呢,还是考虑点大事吧,像这些制造工具的事情让我和学生们来干吧!”
宋应星实在是不明白,朱有孝为什么对这个简陋的木驴为什么这样感兴趣,其实主要是朱有孝来自后世,那时的中国号称自行车的王国,一到上下班的时间,满路上都是自行车的海洋,只要是会骑的几乎是人人一辆。人的步行速度大概是每小时五里路,但是骑自行车的速度可以达到三十里路,这样就把生活中办事的速度几乎提高了六倍,最起码是走路的速度提高了六倍,这可以极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产生更高的效率。虽然现在的木制自行车很笨重,速度不会太快,但是要是稍加改造,每个时辰走上三十里路应该不成问题,更何况这中车子还不太挑路,只要不是路况太差的平原地带都可以骑行。
朱有孝看着宋应星都有些发急了,就笑着说道:“老宋啊,你先别着急,不是跟你说过了,我不会沉迷于制造木匠家具了了,只是觉得这木驴稍加改造以后,肯定会是一个非常好的代步工具,只是现在发明这木驴的学生还没有意识到它的价值而已,一旦把这木驴推广开来,肯定会成为最普及的东西。这样吧,现在反正我也没有什么急事,您老也当是我给您放了一晌假,咱们去看看那个木驴,说不定咱们可以便宜点把这个专利买下来,等以后打开市场了,咱俩可以分钱呢,会是老大一笔钱阿!”
宋应星万般无奈的只好带着朱有孝穿上便装去大明技术学院去看那个木驴,心里还在暗暗地发誓,如果朱有孝看了木驴以后,再沉迷于木工活计,坚决把那个倒霉的学生开除掉,甚至还埋怨自己嘴贱,干嘛要提那个丑陋的木驴呢。
来到学校的附属试验工厂,宋应星领着朱有孝找到那个名叫关木通的学生,只见那个家伙还在盯着自己的作品发呆。关木通确实正在苦恼,他的毕业作品就是这架木制自行车,而且众多老师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可是就是无法解决太笨重的问题,无法推广开来,自己来自普通的木匠家庭,对于木工活计有着非常的天赋,这才制造出了可以媲美诸葛亮木牛流马般的东西,可是怎么就无法用于实际生活呢?
看着这个稍有些精瘦的少年,连两个人进来都没有发现,朱有孝忽然觉得应该给这个少年一个机会,让他成为大明发明创造就可以致富发家的榜样,彻底带动大明研究发明的新浪潮。
朱有孝喊道:“小伙子,你这木驴卖不卖,想卖的话多少钱?我可是连以后加工改造的专利一起买下来,你看怎么样?”
关木通忽然听到有人说话,抬起头来看到是宋先生带着人来的,赶紧施礼问好:“宋先生好!这位小哥好,实在对不起,我正在想法改造这个木驴,没有见到您的到来。”
朱有孝说道:“这木驴是你自己设计制造的?怎么想起来制造这个东西了?”
关木通说:“我见过咱们学校里的‘铁牛’,不过那个家伙需要烧柴或者煤炭,再说也太贵重,不方便平常出行使用,所以就想制造一个简单些,用人力就可以走的比较快的两轮车子,于是就自己设计了这个东西,不过很可惜,它有些太笨重,我还没有想出来改造它的方法。”
“来,来,让我看看。”朱有孝就凑到了跟前,“小伙子,你看看,你这车子的轱辘知道造成圆的,知道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最小,可是这个车轮的前后轴为什么好事直接钻了个空,这样即费力气,也容易损坏,你要是再制造一个铁制的带有珠子的轴,转起来不就轻快多了,还有这踏板式的脚蹬子,你看看那个‘铁牛’,它不是用扣式链子带动的吗?回去仔细看看那个‘铁牛’的传动方式,借鉴一下,说不定这木驴还真是一个好东西。”朱有孝只是启发是的指点了一下,免得这个关木通自己钻牛角或者不值得提点,耽误了谁都不好。
关木通说道:“小哥您说的有道理,我曾经想过这件事,但是我没有那么多钱去找工匠制造,我还想让它更省钱,如果我有更多的钱,肯定会把这木驴制造的更好。”
“呵,呵。”朱有孝笑了笑,说道:“这样吧,木通,我给你资助一千两银子,你想法把这个木驴改造的可以轻便的使用,也不仅限于木头,如果用别的材料制造出来也可以。我用这一千两银子作为投资,挣了钱你分给我和老宋百分之四十九的分成就行,好不好?”
朱有孝为什么提出只要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而不是要控股呢?要知道这一千两银子相对于这么一辆木头自行车的价值,那可是不成任何比例的。其实这是朱有孝故意的做出这个决定的,因为他知道,在后世因为强大的金融资本控制了实业资本,造成了无数的灾难。当他们决定了实业资本的控股权以后,贪婪的金融资本就会为所欲为的折腾实业工厂,甚至为了利益而出卖实业工厂,造成了无数的悲剧。现在朱有孝就要为这些将来的金融资本家规定一个红线,无论你投入多少钱,实业工厂永远占有控股权,金融资本永远必须为实业资本工厂输血,而不是想尽一切办法榨取实业工厂的利润。
关木通怎么也没有想到,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就这么突然间来了一笔从天外飞来的银子,有了这一笔启动资金,自己就可以彻底解决这个木驴的改造和生产。他激动的向宋应星举了一个九十度的大躬,满眼热泪的说了句谢谢,又对朱有孝说道:“感谢小哥的帮助,您在我最郁闷困顿的时候资助了我这么大一笔钱,让我可以继续研究这辆木驴,我一定会把它做的让您满意。不过您提出的只要百分之四十九的股权,是不是太少了?连把我自己买下也不值这么多钱啊!是不是应该您要的更多一点?”
朱有孝笑了笑说道:“木通啊,其实最有价值的并不是什么银子,最值钱的就是你的脑子,别把自己的知识看的太便宜了,你以后说不定还会后悔我要的利润太多了呢!”
“不会的,”关木通说道,“是您的银子帮助了我挣钱,如果没有钱,我就什么也做不了,就是这个木驴也不会造的更好,您就是我的恩人,我怎么能后悔呢?我只会感谢您的大德。”
朱有孝说:“我的意思就是想立下一个规矩,无论谁想投资工厂,投入多少钱,那么他想获得利益,就必须和发明家站在同一个立场上,只有支持实业的发展,社会才能够不断的进步,纯粹的资金炒作,只会伤害社会的发展,造成产业的动荡,造成社会的不稳定状况。”
宋应星这才明白了朱有孝来这里的真正意图,那就是怕关木通这样的发明家吃了亏,妨碍了以后有钱的人无法无天的鲸吞实业工厂,控制和垄断实业发展,阻碍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因为现在就发现了好多有钱人为了现有的既得利益,购买下不少学校发明的小专利束之高阁,最终学生的发明得不到推广,学生也赚不到多少钱,也就失去了发明的激情。
………………………………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开物(三)
明白了这个道理,宋应星也就不再为朱有孝担心了,同时决定为学生准备一批原始的创业基金,当然了这笔资金不会让国家或者皇室自己拿出来,他希望是由从学校毕业的学生赚了钱以后为学校提供,不做强制性规定,按照自愿的原则,并且要在以后的学生中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使其感到如果部向学校提供这笔基金就会被校友们看不起,形成道德上的负疚。
关木通会成为一个大发明家倒是不一定,但是成为实业家是必然的,有了朱有孝这一千两银子做本钱,建立起一个小小的自行车厂还是不成问题的,具体到最后能够做成什么样的规模,那得看看他自己的眼光了,不过富贵一生应该不成问题。
看完了关木通的木驴,朱有孝决定再看看学校的其他工厂,其实与其说这是工厂,还不如说是一片实验室,最大的地方是公共使用的试验车间,大明所有的机床在这里都能够看到,只要是通过基础课程学习的学生,无论是学习了几年,都可以在这里实习,就算是毕业了,如果想找一些灵感,又或者是想节省自己的费用,自己的钱不够做实验,都可以来这里加工自己需要的东西,而且目前还是免费提供材料,因为打着皇家的旗号,牛金星就把这些材料费都给承包了。但是牛金星这家伙可不是傻子,他提出的唯一条件就是有优先购买专利的权利,并且在同等条件下,他具有优先的权利。
在这里朱有孝发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事情,那就是有几个学生正在制作一个特殊的灌装机械,但是好像遇到了什么问题,几个人正在激烈的讨论着什么。于是朱有孝就走了过去,想听听他们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看看自己能不能够用自己后世的见解帮助他们提供一些思路。
仔细听了一会他们的谈论,原来这些学生有的曾经在战场上呆过,尤其是在西域的战场上,他们发现许多时候吃饭是个大问题,尤其是在恶劣气候下的行军,比方说在沙漠地带行军时,不但要带足饮用水,还得带上做饭用的柴火,不然的话只能吃生肉、干粮,虽然可以吃炒面,但是那东西吃的时间长了,就吃腻歪了,而且非常费水,现在他们研究的是如何把食品放到玻璃瓶子里,如何密封起来,保存更长的时间。
朱有孝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自从玻璃出现以后,围绕着玻璃的应用,出现了非常多的产业,比方说利用玻璃瓶子存放一些比较珍贵的东西,油盐酱醋等等,极不容易变质,也容易取用。而徐光启的学生们制造出了简单的显微镜以后,学生们加以发挥光大,制造出来的显微镜越来越先进,现在已经能够放大四、五百倍了,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的东西越来越微小,就连简单的细胞也能够看得清楚了。现在这些学生就是想怎么排空瓶子里的空气,形成相对的真空,让瓶子里的食品保存的时间更长一些。
朱有孝终于明白了,原来这些人打算研制的是罐头封口机,这些人打算将战场上和平时吃不完而且容易坏点的东西,制作成罐头,当然现在还没有罐头这个名词,这可是个好的想法,又是增加一项产业的新发明,如果他们真是研究出了这种罐装食品,那么将来的需要就会非常大,而且将极大改变战场的食品供给方式,因为有时候后勤的供给,几乎可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尤其是在现在运输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这种罐藏食品更为重要。
于是,朱有孝这位毕业于供销学校的杂学专家,决定在帮助他们一把。商品初步加工是供销学校必学的课程之一,而且在辞职之后,收购废品的时候,朱有孝和这类的加工厂接触非常多,比如收购的玻璃瓶子,其中很多就是罐头瓶子,这些都是卖给了罐头加工厂,所以朱有孝对于罐头灌装封口机也是非常熟悉的,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在封口的时候,保持相对的真空状态。
宋应星在后面,跟着朱有孝挤进了这群讨论的学生中间,朱有孝说道:“同学们,我看你们都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