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德意志涅盘-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齐亚诺静静看着他,墨索里尼在自己女婿的注视下声音越来越低,眼神越来越心虚,最终默然不言。其实,墨索里尼心里也很清楚,自己这番狮子大开口的要求能够被满足的几率无限趋近于0。这么做的目的只是在漫天要价,并期望希特勒能够坐地还钱,而不至于一毛不拔罢了。
面对小齐亚诺目不转睛的注视,墨索里尼在坚持了半晌过后终于放弃,瓮声道:“好吧。我的底线是占领包括马赛和土伦在内的罗尼河流域,并使科西嘉和突尼斯非军事化。至于法国舰队,我也只要部分新式舰艇,如果战列舰分不到的话,接收几艘巡洋舰也不是不行。”
小齐亚诺内心苦笑,难道这个要求就能被希特勒接受么?要知道,马赛可是法国仅次于巴黎的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海港,其工业经济之繁华富庶,丝毫不亚于有着“意大利之星”美誉的米兰都会区。谁控制了这里,就等于养了一只下金蛋的母鸡。
而土伦则是法国海军的母港,各种工厂、设施、以及仓库储存都是法国人几十年积攒下来的家底。倘若意大利能在战场上赢得足够漂亮的胜利,这两处地方都还不是不能向德国争取,可现在,意大利何德何能索要这些地区?
至于瓜分法国海军战舰,小齐亚诺也觉得没什么前景。毕竟意大利对于战争的贡献实在太过难看,而法国海军又并未像陆军一样失败,其最终命运还指不定会是什么情形。更何况,捞几艘船又算得了什么?对于国家而言,真正有价值的永远是土地、资源、人口、和工厂,这些才是一个大国屹立于世的根基!
………………………………
第440章 冷静
经过反复商量,小齐亚诺最终还是没能让墨索里尼降低他的索求。这使得意大利此番俨然成为了一个无耻闲汉:什么力也没出,却要求得到最顶级的回报。更令小齐亚诺难堪的是,这些条件都需要他去向希特勒提出、做这个恶人。然而谁让他是意大利外交部长,又是墨索里尼的女婿?现在既然墨索里尼还想在希特勒面前保住最后的尊严,那么于公于私,都只能是小齐亚诺来当这个白脸!
在墨索里尼翁婿二人紧张或抑郁的心情中,这趟豪华专列疾驰千里,最终缓缓开进了慕尼黑火车站。只见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亲自在月台上带队迎接,那份热情而友好的态度,让原本内心忐忑的墨索里尼着实有些受宠若惊。当他们驱车来到城郊的一幢别墅官邸时,墨索里尼更是产生出了一股时空回溯的错觉:2年前,正是在这幢官邸内,他以调停者的身份促使英法德三方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而那也是他政治生涯中最值得夸耀的巅峰成就。
墨索里尼心神激荡,对即将到来的会面商谈又泛起了几分希望。看来德国仍然是要倚重意大利这个盟友的,而希特勒也没有忘记当年他的恩惠。少顷,希特勒的身影出现在会客厅门口,里宾特洛甫则像狗腿子一般凑上前去举手问安。看着迎面走来的德国元首,墨索里尼瞳孔忽然收缩,眼前之人虽然面容与2年前并无差异,但那份威严厚重的气质却是镇压四方,令他竟隐隐有些呼吸不畅!
咫尺开外,小齐亚诺眼中也泛起了惊愕震动之色。恍然间,站在他面前的希特勒仿佛帝王君临,尽管没有任何针对性言行,但他仍然感到威迫凛然,生不出任何对抗的想法。小齐亚诺知道,这是统治者威权大幅提升后,在潜移默化间必然会伴随的气场,但他怎么也没想到,希特勒的加冕竟会来得如此耀眼和迅速!
“是了,德国接连横扫波兰及北欧,现在连英法都即将沦为阶下囚,希特勒已经是第二个拿破仑皇帝……不,他比拿破仑还要强大!”小齐亚诺心中低语,对希特勒和他统治的国度再无任何轻视之意。片刻之后,他忽然想到了什么,面容渐渐变得苦涩起来——自己此番访德,只怕很难再捞到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了。
小齐亚诺的预感没有出错。寒暄过后,希特勒直接进入了正题,虽然他语速平缓不带任何烟火气,但其说出的话却完全不是在和意大利人商量,而是通知式的钦定。希特勒告知他的盟友,为了防止法国政府逃到北非或是伦敦去继续作战,平白拖长战期,因此无论是停战要求、还是日后将要签署的和平条约,都一定得温和一些。法国需要保持一个能在本土行使职权的政府,这样它的舰队就不会脱离掌控,避免其被饥不择食的英国人当成救命稻草使用。
至于被德国宣传机器痛斥为“仇恨播种机”、“世界人民的刽子手”、“穷凶极恶的海盗”的英国,希特勒竟也表现出了极为罕见的宽容。他声称,只要英国承认战争失败和德国的欧洲霸主地位,并给予德国足够的海外殖民地补偿,那么伦敦就能立即迎来和平。甚至于,英国连一份限制军备条约都不用和德国签订,只要前者愿意,仍然可以在战后去追尽情逐世界帝国的荣光。
听得希特勒的言语,小齐亚诺眼中再度浮现出惊讶至极的神色。面对几乎已是砧板上鱼肉的英法两国,希特勒竟然选择主动后退一步,与他们体面言和!如果德国是费尽千辛万苦才赢得当下的局面,那倒也罢了,毕竟一个疲惫不堪的国家是再也经不起漫长战争的消耗,能够快点结束这种地狱般的折磨当然再好不过。然而,今天的德国却是赢得了一个个史诗级的特大胜利,那如同闪电流星般迅速的辉煌成功已震撼全球,使整个世界都颤抖于德意志民族的赫赫武功!
根据意大利军方的初步预计,德军在为期10个月的欧洲战争里,总共只减员了大约25万名士兵。虽然这个数字在和平年代足够令人肉跳心惊,但在浩瀚恢弘的国战中却几乎不值一提——要知道当年一场马恩河会战,德军就有25万人伤亡或失踪,而这仅仅只是西线4年漫长的鏖战时间里,双方发动的十几场大规模战役之一。而相比于威廉二世的旧帝国,今天德国这“大德意志”的体量和底蕴又显然已经远超前辈,像目前这样的战争,德国至少还可以再打20场!
因此,莫说是将当前的战争持续下去,就是武力夺取英法在全世界的所有殖民地,德国人民都完全能够承受、并且还会以无穷高涨的热情投入其内。毕竟这是对夙仇积压了超过二十年的正义复仇,只怕任何人都不会临阵退却!
可希特勒偏偏就退了这一步。在整个德国都为自身接二连三的特大胜利癫狂欢呼的时候,希特勒却并没有因为他手中极道神兵的惊天威力,而沉迷得忘乎所以!这个出身草根的前下士仍然保持着超乎想象的清醒:他知道现在结束战争是对德国最有利的结局,虚弱雌伏的英法既会让德国获得当前所需要的一切,又不至于使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秩序都面临崩溃,平白给予他国可乘之机。为此,他宁愿放弃使用这股力量所带来的迷醉与荣誉,也要务求实际,将能够获得的利益牢牢抓在手心。
饶是贵族出身的小齐亚诺一直瞧不起沐猴而冠的希特勒,但此刻见到希特勒谨慎而精明的表现,仍旧忍不住肃然钦佩。现在希特勒就像是一个连续杠开自摸、鸿运当头的赌神,却在打完一圈后能够从容起身,宣布见好就收。这份冷静与自制力,绝非常人所能具备,小齐亚诺自问如果是他在这个位置上,绝对无法保持这样的理智和清醒。
想到这里,小齐亚诺瞟了眼身旁的墨索里尼,自己这个岳父比起面前的德国元首,无论才华和心性都差了不止一星半点。
在这种情况下,墨索里尼想要从希特勒碗里厚颜夺食的打算,自然毫无悬念的落空了。
尽管小齐亚诺几乎是恳求般的低声开口,希特勒仍旧对意大利占领马赛、土伦等地的要求断然拒绝,称战后法国的基本体面必须要得到保全。墨索里尼甚至没能争取到出席停战谈判的权力——希特勒已经决定要用这场谈判来彻底洗刷当年德国遭到的屈辱,自然不会允许这个迟到的盟友充当第三者,与自己分享胜利。当然,为了安抚意大利人,希特勒表示愿意支持意方与法国单独签署一个停战协定,在这份协定生效前,德国与法国的战斗将不会停止。
眼见希特勒毫无预想当中的骄矜与豪迈,反而温和沉静更胜往昔,寻不到任何突破口的墨索里尼在尬聊一阵之后,只得灰心丧气地离开了。他意识到自己不折不扣的成为了二流角色,而且随着和平的临近,他再也无法实现平生的梦想:战场上的光荣。而从今往后,世界法西斯运动的政治核心也将悄然易主。墨索里尼这个庸碌无为的创始人将被遗忘,只有希特勒才是高悬诸天的精神领袖。
“我的元首,海军总司令阁下已经到官署了,请求与您会面。”
希特勒刚刚在火车站月台上送走墨索里尼,副官林格便跑了过来,向他出声汇报道。希特勒挑了挑眉,嘴角露出一丝微妙的笑容。雷德尔居然如此火急火燎的追到慕尼黑来与自己见面,那么用脚趾头都能明白他的用意,定是为了法国舰队而来。目前德国海军只是航母数量满足需求,其它辅助舰船都还存在相当程度的稀缺,而法国海军拥有100艘以上的现役一线舰艇,足够使德国海军垫实基础阵容。
“法国舰队么……”希特勒心中低语,目光渐渐变得深邃郑重。根据他原本的打算,这支力量将作为德国停战的诚意,完整的保留给法国人:反正战后法国也无力再供养这么一支大舰队,过不了几年就会自行将这支舰队拆解大半,最终剩下的规模远不能与德意争雄。
不过,现在从法国舰队捞一批船只用作己需,似乎也是可以考虑的选择。要知道即便是驱逐舰,其建造周期也要1年半之久,倘若英国冥顽不灵,或是形势变化需要海军继续战斗,这支现成的力量便是绝佳的帮助。
沉吟片刻后,希特勒决定先探究一番雷德尔的胃口。如果条件允许,那么让法国海军承受当年德国公海舰队的部分痛楚也不算什么。想到这里,希特勒不禁对雷德尔的小家子气感到唏嘘:倘若英法都顺利臣服了,收获海量战争红利的德国必然能重启Z计划,等到三五年后,还怕没有军舰么?
………………………………
第441章 停战落实
事实证明,希特勒还是低估了雷德尔元帅的厚黑与胃口。
尽管二人为了海军的政治立场已经展开了好几年的明争暗斗,但雷德尔却能够毫无心理压力地分享希特勒的胜利成果。面对即将投降的法国,雷德尔开出了极具报复性的条件:法国海军所有舰龄在10年以内的新式舰艇均由德国派人扣押,作为停战的保证。而等到和平条约签署之后,这些船自然也就归德国海军所有了,毕竟吃进去的肉哪有再吐出来的道理,到时候由不得法国人不屈服。
眼见雷德尔提交的扣押阵容上竟包含了4艘战列舰,15艘巡洋舰,以及超过30艘驱逐舰在内的长长名单,气极反笑的希特勒当即就给予了严词拒绝。如果真这样做,那还不如直接令法国海军投降;而这必定会让刚才什么也没捞到的墨索里尼对希特勒的出尔反尔怀恨在心,对德意志的事业显然弊大于利。希特勒明确告诉对方,除非英国继续顽抗,否则德国海军都无权对法国舰队进行处置。
雷德尔的脸色越来越灰黑,他当然知道希特勒并非是在刻意刁难自己,而是有着更为深远的考虑,但想到这么大一支舰队却只能看不能吃,此时仍然在过穷日子的雷德尔就感到丧气无比,充满了愠恼与抑郁。
希特勒抿了一口白水,像是安慰他似的温声出言道:“不过,海军在此次法兰西战役中还是立下了战功。由布罗姆少将指挥的舰载机军团表现优异,给予了地面部队非常及时和有力的支援,今后由法国支付的占领费和赔款,肯定少不了海军的那一份。”
雷德尔闻言呆了呆,随即心中泛起更加强烈的负面情绪,让他气恼憋屈到难以言语。当初他让方彦率领舰载航空队赴陆地参战,实是对这位被希特勒热捧的年轻将领不怀好意,可谁料想英法的陆空军竟是如此不堪一击,让方彦轻松捞取到一大把功勋,并使他在海军中的名号更加响烈。现在希特勒这么说,更是将方彦的功勋坐实到连雷德尔都要感谢他的地步,这让雷德尔还如何能够控制并收服这颗新星?
“布罗姆少将的战功,我必然会授予他应得的奖赏。”雷德尔努力露出一个勉强能看的笑容,开口说道。希特勒微笑点头,眼中掠过得意的光泽。
此番雷德尔这个政治对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着实让希特勒感到畅快无比,更妙的是希特勒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方彦往国社党阵营拉拢了一大步,让他完全认清了谁在压制他、而谁又在提携他这件事情。经此过后,估计他就会在国社党与雷德尔之间做出抉择了,希特勒无比确信方彦将站在自己这一边。
至于方彦在改换门庭之后的前途问题,希特勒没有任何担心。他与雷德尔的权力斗争虽然矛盾尖锐,但却都保持着基本的底线:只要是有益于国家和民族的事情,双方就都会摒弃政治前嫌,从最理性的角度达成统一。希特勒从来没有因为海军独立于他控制之外,就以各种借口限制或妨碍海军的发展;而雷德尔也不会为了防止希特勒声望无限扩张,就把邓尼茨等才华横溢的军官赋闲搁置,甚至逐出门墙。
以方彦的能力,即便雷德尔再心中不愿,但在打磨修葺一番之后还是会大用的。若是雷德尔不能容人,当初也不会是他脱颖而出,成为海军主帅。
“您既然已经来到了慕尼黑,那就请不着急回柏林,先留在最高统帅部吧。”希特勒脸上笑容不减,出言解释道,“与法国的停战谈判,我已经初步定在了本月20日至21日之间。作为海军总司令,届时您必然要出席这次历史性的会谈。”
雷德尔眼中浮现出惊喜之色,当即应声领命。渐渐地,他原本愠恼不已的情绪开始平定下来,并源自内心的对面前之人产生出了崇敬与感激。尽管他们的政治立场有明显的矛盾分歧,但作为一名军人,雷德尔却无比感佩希特勒迄今为止为德国所做的一切——7年前还是饱受欺压与屈辱的孱弱德国,如今已然涅槃重生,摧垮强敌,其绽放出的耀眼光芒令全世界都为之震撼。比起壮志未酬,最终只能黯然谢幕的悲剧先驱,自己这代人何等光荣,何其幸运!
就在希特勒与雷德尔二人会面后不久,西线战场上再度传来了大捷的消息。
6月17日,古德里安率领装甲兵团抵达瑞士边境的孚日山脉,将整条马奇诺防线从后方截断。由于大势已去,再加上总司令魏刚已有明令允许士兵投降保全性命,数十万法国守军意志涣散,在德军的前后夹击之下几乎是一触即溃。
短短2天内,马奇诺防线便宣告沦陷,漫山遍野都是从工事里爬出来投降的法军士兵。这一次,古德里安终于命令麾下放开手脚去抓俘虏,因为他知道此役过后,法国战场将再无枪炮的声音。
法国陆军既已全军覆灭,希特勒便不再拖延停战事宜了。6月19日下午,德国通过西班牙大使向贝当政府传达了消息:准备一份谈判代表团名单,就停止敌对行动。贝当立即做出回应,但在拟定代表团名单的时候却犯了难。之前一直嚷嚷着要停战的政府阁员们,此刻却全当起了缩头乌龟:所有人都在推卸责任,包括外交部长博杜安在内没有一个人想去签这个城下之约。
无奈之下,贝当最终只能找了4个小虾米去办这件苦差事,为首的亨茨格只是一名集团军司令。此时,这4个倒霉蛋还不知道自己将要在哪里与德国人谈判,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拥有艺术细菌的希特勒已经定下了一个完美的复仇地点。
夏日阳光灿烂明艳,在挺拔茂密的树叶间洒下细碎神爽的光线,位于巴黎北郊静谧的贡比涅森林里,此刻迎来了一队昂首挺胸的工兵。他们用卡车运载着工具器械,径直抵达森林中心的博物馆前,跃跃欲试地准备大搞一番破坏。透过精致漂亮的游览窗,德国工兵们看到了他们此行的目标:一节棕色列车车厢静静停在围栏中间,虽然经过精心养护,但仍然显露出了几分岁月的痕迹。
“福煦车厢。1918年11月11日凌晨5时,罪恶的德意志帝国在这节车厢内,向法兰西卑微地签下了乞和停战协定……”为首的军官缓缓念着木牌上的解说铭语,眼眸中逐渐燃烧起熊熊怒焰。他从旁边士兵手中夺过一柄铁铲,砰地将这块解说牌砸成两半,大吼道:“兄弟们开工了,把车厢给我拖到外面空地上去!”
风镐嘶叫,噪音震耳,博物馆墙壁很快就在德国工兵的破坏下轰然倒地。尘土飞扬中,一条旧式铁轨也从馆外的空地铺了进来,十几名工兵合力推动车厢,将其从展厅中央推到轨道上,滑出博物馆。车厢上的法国国旗早已被扒下,并换成了张扬鲜艳的红底万字旗,而为首的军官此时正拿着一张放大的旧照片,仔细核对当前车厢停放的位置和角度,与1918年时相比还存在多少差别。
过不多时,迅疾如风的西方记者们也都闻讯赶来了。作为欧洲新时代的开端,德法两国即将开展停战谈判无疑是各国媒体关注的重中之重,当他们抵达森林中心空地,看到这恍如22年前时光回溯的景象时,个个都被震惊的说不出话来,并产生出恍然如梦的不真实感觉。故地重临,景色依旧,只是当年那个被踩在污泥中的悲惨国家,如今已然高居九天,成为欧洲言出法随的秩序主宰。
“这真是畅快淋漓的一雪前耻。福煦元帅只怕做梦也想不到,他在这节车厢中达成的引以为傲的至高荣耀,竟会在短短22年后遭到如此彻底的亵渎……”一名美国记者有些失神地喃喃低语,眼眸中充满了狂热。一个有尊严的国家就应该像眼前这样,将曾经遭受过的屈辱全部狠狠地奉还给仇雠。忽然间,他无比羡慕眼前的德国人,能实现今天的这一切,这个国家和民族已彻底无憾!
“只可惜美国没法向英国追讨火烧白宫的仇恨了。我们非但不打算趁机干掉英国人,反而还热衷于支持英国的抗争……”美国记者叹了口气,有些失落的想到。这种背离历史宿怨的倾向,纯粹是出自意识形态的本能,即便是他,也极不愿意看到独裁专制的德国赢得战争。
得益于法国人对车厢的精心养护,德国工兵没费多少力气,就完成了对车内设施的翻新维修。尽管使用原有的东西更能增添对法国的羞辱报复,但这毕竟是意义重大的停战谈判场所,倘若太过寒碜破旧,对德国的形象也是会产生副作用。一切准备停当之后,现场随即被国防军士兵严密保护起来,只等谈判开始的6月21日,便在全世界面前奏响德国正式加冕归位的胜利之歌。
………………………………
第442章 贡比涅阳光
长空湛蓝澄净,将夏日艳阳衬托的更加灿烂耀眼,郁郁葱葱的贡比涅森林里,此时已是一片军容严整,堂皇肃然的情景。身着传统野原灰制服的德国陆军士兵分列于道路两侧及中心空地周围,将这片法国人心中的圣地完全占据,一面面赤红的万字旗迎风招展,向世界尽情宣告这个民族即将迎来的历史性瞬间。
伴随着引擎的嘶鸣声,一排车队逐渐从原野公路驶入了林荫大道,当先一辆敞篷奔驰770轿车厚重而尊贵,正是德国元首的专属座驾。与平日里的简单低调不同,此时坐在后排的希特勒穿着极为正式的服装,将他整个人衬托得庄重威严,唯一不变的只是那枚一级铁十字勋章,仍然作为他毕生的荣耀佩戴在胸前。
在希特勒身后,勃劳希契、凯特尔、雷德尔、里宾特洛甫、和赫斯5人分别乘车跟随,整个车队之间几乎没有任何交谈,人人都神情肃穆地端坐车上前往谈判地点。就连只是靠太子身份才混上了这个谈判名额的赫斯,也没有表露出任何尴尬与不适,他安之若素的呆在队伍最末,衣着神色俱是最标准的仪容。
微风吹拂,树木霍霍倒掠,当车队驶出林荫道路末端后,呈现在他们眼中的便是森林中央经过精心布置的谈判现场。棕红色的旧卧车静静停放在它22年前呆过的位置,就连会场周围列队警戒的士兵,其人数和阵型也和1918年完全一样。
希特勒微微抬手,示意司机将车停下,没等副官帮他开启车门,希特勒已经微微颤抖着将车门推开,然后扶了扶帽檐上的鹰徽,从车内走了下来。
步履所及,脚下土地松软干燥,混合着青草的芬芳气息萦绕鼻息,一如从前。希特勒平缓地走在这片靠近巴黎60公里的法国土地上,心中汹涌翻滚的情绪再难以遏制,恍惚间,眼前的景象如水波般扭曲,变成了昔日令他刻骨铭心的一幕幕场景。
“威廉陛下已经对法国宣战。这是我改变命运的绝佳机会,我要加入军队,为大日耳曼民族神圣光荣的事业奉献全力!”欢呼震天的慕尼黑广场上,瘦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