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本纪-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他妈的,这些贵人就没一个能准时准点的。

    要是真有什么军事行动,如此拖拖拉拉的,什么时机不都耽误完了。

    可不管在心中再怎么抱怨,沈寿尧也照样得乖乖的等在这里,等待那姗姗来迟的贵人。

    没办法,来之前他老爹沈有容可再三交代过,此次接人的任务可是登莱巡抚袁可立袁抚台亲自交办的。

    沈寿尧心中很清楚,这么多年来,也就是在登莱袁抚台手下听用这几年,老爹脸上的笑容才比往昔多了几分。

    能让自视甚高的老爹老老实实听招呼,从不抱怨和炸刺登莱袁抚台水平到底有多高,沈寿尧就能略知一二了。

    这连老爹都极为钦佩的袁抚台,都称他等的人为贵人,沈寿尧还敢有什么抱怨?

    心中的抱怨,他沈寿尧也就只是痛快痛快嘴罢了。

    只是,这个接人的任务,实在很无聊啊!

    沈寿尧烦闷的在船舷上跳了又跳。

    现在登莱海上,连个海盗都见不到了,这往来运输粮秣都已经变得无聊的要死。

    可这傻傻的等在这里接人,却比粮秣运输还要无聊百倍。

    无聊的沈寿尧,像猴子一样爬到珍运船桅杆上,靠吹风打发自己的无聊。

    他娘的,什么时候老子才能去和女真鞑子,真刀真枪的干上几仗?

    在桅杆上,沈寿尧随意的眺望着远方,脑筋却忍不住又飞回鹿儿岛。

    鹿儿岛,那才是好男儿大展身手的地方。

    正胡思乱想间,远远地看到天边一阵烟尘扬起,一队车队朝码头直奔了过来。沈寿尧脸上顿时露出惊喜之色。

    他娘的,这贵人可算来了。

    从马车上一下来,朱由检就看到沈寿尧那毛茸茸的一张脸。

    对这张脸,朱由检还是有着很深的印象的。

    这张脸的主人应该是叫沈寿尧吧?

    是那个喜欢自称小将的家伙。

    他好像是镇守鹿儿岛山东总兵沈有容的儿子。

    沈有容的年龄可不小了,今年怎么也该有60多了吧?

    这沈有容的儿子还敢自称小将,真不知这个沈寿尧哪来的那么好的心态。

    这家伙喜欢装小。

    朱由检忍不住打个寒颤。

    也罢,反正有沈有容老将军在,称他一声小沈将军也勉强说的过去。

    “小沈将军,我们又见面了。”

    走下马车,朱由检热情的向沈寿尧打了个招呼。

    “殿、殿下。”

    沈寿尧没想到,让他白等了两天的贵人,竟会是这位信王殿下。

    与朱由检的感觉相同,沈寿尧对这位信王殿下印象也是格外的深刻。

    劫船事件中,信王殿下身边那支精干的火枪侍卫,可给沈寿尧带来了非常大的震撼。

    自那以后,沈寿尧不管见到那支部队,哪怕是他老爹沈有容和袁可立的亲兵,沈寿尧都不自觉的都拿来跟信王侍卫做了个比较。

    比较的结果,沈寿尧却颇有几分不敢相信。

    连他老爹那些身经百战的亲兵,似乎也比信王的侍卫要逊色几分。

    “参见殿下。”

    一边主动向信王行礼,沈寿尧一边忍不住在心中嘀咕:“也不知这信王的侍卫是谁训练出来的,要是我能得到信王侍卫练兵的法子,那就好了。”

    辽东盛京

    “恭喜大汗,恭喜陛下。

    恭喜陛下终于可以施展抱负、一书胸襟了。”

    范文程难掩兴奋的声音,在皇太极身后恭敬的响了起来。

    范文程怎能不兴奋。

    范文程怎么也没想到,他才投靠皇太极一年多,皇太极就登上了后金大汗的位子。

    这恭喜皇太极的言语,范文程又何尝不是再恭喜他自己。

    皇太极登上了汗位,他范文程大展身手的时间还会远吗?

    说实话,作为一个尼堪,范文程现在能见到皇太极,范文程已经非常知足了。

    现在离努尔哈赤大行,间隔才不过两天,皇太极连很多女真重臣都还没见,就先召见了他,范文程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只凭这被召见的时间,范文程就能感觉到他在皇太极心中的地位。

    站在皇太极身后,望着皇太极身上那代表大汗身份的黄色披风,范文程真的是喜不自胜。

    “多谢先生助我。”

    范文程没想到,皇太极开口竟然先向他道了一声谢。

    对范文程道的这声谢,皇太极说的是真心无比不含丝毫的水分。

    若非范文程提醒,皇太极怎么会提前准备应对后金的粮荒

    若非范文程帮皇太极联络上张家口的范家,皇太极手中又怎么会有决定汗位归属的粮食。

    别看范家最终送到盛京的粮食并不太多,但范家送来的那一万多石粮食,却代表皇太极得到了一条完整的粮道。

    皇太极心中非常清楚,若非他手中掌握着后金急需的粮食,那就算有代善等人的支持,八王议政也不一定会公推他为大汗。

    若没有那些粮食在手,就算有八王公推,但他皇太极也绝不会如此顺利的就登上汗位。

    现阶段,粮食才是皇太极手中最坚实的实力。

    就算只为了这些粮食,皇太极谢范文程这一声,也一点都不为过。

    “陛下。”

    能听到皇太极这真心诚意的一声谢,范文程激动的扑通跪倒在地。

    “陛下,臣为陛下效力乃是天经地义,臣可万万当不起陛下这一声谢。”

    听到范文程跪倒的声音,皇太极嘴角露出一丝畅快的笑意。

    好,好啊。

    如此知进退,这才是他最欣赏范文程的地方。

    “在我面前,先生以后无需多礼。”

    笑着转过脸来,皇太极双手扶起范文程。

    “范先生,我想让先生去一趟宁远,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看着激动的浑身发抖的范文程,皇太极似乎十分难以启齿的说道。

    “陛下有命,臣万死不辞。”

    听到皇太极有正事吩咐,一拱手,范文程就异常干脆的答应下来。

    范文程答应的速度之快,简直要让皇太极怀疑,范文程是否听清了他的请求。

    宁远可是敌占区,范文程就一点都不考虑自身的安全问题吗?
………………………………

第三三七章:后金的战略劣势(求订阅、推荐、收藏)

    虽有些怀疑范文程的听力,但对范文程所表现出的态度,皇太极感到非常的满意。

    “先生此去,务必要稳住宁远明军。只要宁远明军能不来进犯我大金,那什么条件都可以和他们谈。”

    面对毫不考虑自身安全的范文程,皇太极给了他一个非常宽松的底线。

    听清皇太极的要求和底线,范文程脸上露出自信的笑意。

    “陛下但请放心,文程此去必让宁远明军绝不进我大金一步。

    只是,明军在锦州筑城之事该如何处理,还请陛下示下。”

    “明军在锦州筑城之事,先生不必理会。没个一年半载的,谅明军也筑不起什么坚城。”

    提到锦州,皇太极脸上露出不屑的神色。

    如果一切顺利,最多3、4个月后,他就能亲提大军去攻击大明。

    到那时,尚未完全建好的锦州城,岂不正是吸引明军来援的、最好的诱饵。

    只要能把明军诱出宁远,那才有攻取宁远的机会不是吗?

    就像范文程所祝,成功登上汗位后,皇太极现在正要把他心中的战略规划,一步步的变为现实。

    自第一次宁远战后,对后金繁复的局面,皇太极就不止一次用心苦思,后金的将来到底该往哪里去?

    苦思中,当皇太极把自己摆在高处,以俯视的眼光观察后金所处的位置时,皇太极被后金的恶劣环境吓了一大跳。

    不知不觉间,后金竟然已经被大明、蒙古、李氏朝鲜以及大明海上的毛文龙、沈有容部,紧紧的锁在了中央。

    幸亏后金的兵威天下最强,攻打周围那方还都能轻易取的胜利。但无论如何,后金在战略上却实实在在是处在非常不利的位置。

    后金一直以来,更多是在靠努尔哈赤那战无不胜的威名,在威慑着各方。

    也就是说,努尔哈赤一直是在靠战术的一系列胜利,来弥补后金战略上的不利。

    宁远未能一鼓而下,后金的战略劣势立即就完全展现了出来。

    后金现在根本就不具备同任何一方打长期焦灼战的资本。

    一旦前方出现焦灼战,战争的时间拖得长了一点,那后金的后方立马就会有崩溃的风险。

    就像宁远一战时,宁远攻城不下,蒙古、毛文龙、沈有容再一搅乱后金后方,后金立即就表现出捉襟见肘的局促。

    要不是努尔哈赤迅速回兵,并以雷霆一击的态势大破蒙古喀尔喀部,那后金的麻烦可就大了。

    现在,努尔哈赤死了,后金对周围各方的威慑暂时消失了。

    皇太极知道,以他的威望根本无法取代努尔哈赤,对周边各方重新造成震慑。

    现在的后金,甚至都无法凝聚起全部的力量,来攻打周边的任何一方。

    这样一来,后金的战略劣势也就放大到了极处。

    后金现在不论攻打那一方,可能都会遭到来自其他方向的掣肘。而后金一旦要与对手打成对峙焦灼战,那后金就要大祸临头了。

    在皇太极的计算中,无法凝聚全力的后金,与对手打成对峙焦灼战的可能,实在是太大了。

    除了战争方面,后金现在遭遇的粮荒,皇太极感觉也与外围的这条锁链,有着很大的关系。

    细算起来,后金不就是因攻宁远不下,没能大规模劫掠到足够的物资,才引发后面努尔哈赤那一系列的被动应对。

    要不是努尔哈赤被迫接连三次用兵,后金的粮荒也不会来的这么早,来的这么凶猛。

    皇太极相信,他要是无法彻底打破后金外围的这条锁链,长此以往,后金早晚会让这条锁链慢慢的绞死在辽东。

    要如何才能打破这条锁链呢?

    皇太极愁的整夜整夜都无法睡好。

    经过数月反复推算后,皇太极终于发现,后金破局的关键,就在看似不起眼的毛文龙身上。

    大明东江镇的毛文龙就像是后金身上的一只跳蚤,时不时的叮后金一口,令后金异常的难受。

    毛文龙部对后金造成的损伤是不算大,但有毛文龙在,后金所有的战略意图都很容易就被大明探知。

    与毛文龙打过数次交道的皇太极,对毛文龙灵敏的嗅觉还是非常头疼的。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后金八旗主力一动,嗅觉灵敏的毛文龙就会前来捣乱。

    而毛文龙一开始在后金腹地开始捣乱,就会引得周围各方纷纷把手伸向后金。

    从这点上来说,毛文龙才是钩连起后金周边整条锁链的最关键一环。

    皇太极相信,他只要斩断了毛文龙这一环,那环绕后金的锁链,反应就会变得迟钝很多,那样后金才能获得腾挪的余地。

    无论是为了大金,还是为了坐稳那至高无上的汗位,他都一定要先打掉毛文龙才行。

    这就是皇太极早已下定的决心。

    先打毛文龙,就是皇太极心中对后金所做战略规划的第一步。

    要打毛文龙,那先稳住宁远就非常关键了。

    要不能事先稳住宁远,毛文龙一遭到攻击,明军就从宁远方向也开始攻击后金那后金不还是又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境地。

    以后金现在的状况,就算皇太极能顺利击败宁远明军,那后金所付出的代价,至少也会让后金在未来几年内都无法再次兴兵。

    如此一来,皇太极打破锁链的计划就要成为一张画饼了。

    “范先生,只要能让宁远明军不攻击我们,不论他们要什么都可以暂时答应他们。”

    在心中把整个计划想了又想,皇太极皱着眉头把给宁远的条件又提高了一大截。

    “陛下勿忧。”

    看皇太极皱起了眉头,范文程脸上反倒露出自信的笑容。

    皇太极的计划,参与其中的范文程只知甚深。

    范文程非常清楚稳住宁远明军的重要性。但以范文程对明军的了解,他对稳住宁远那是具有绝对的信心。

    答应去宁远,范文程可并不是一点都不考虑自己的安全问题。

    “陛下,您既已决定不管明军锦州筑城之事,那臣这就再去宁远与祖家再谈谈购粮的事宜。

    只要臣能与祖家达成购买粮食的协议,陛下只需做出内部不和的样子,放任明军在锦州筑城

    臣相信,只要有此几样,宁远明军就绝不会主动来攻击我们。”范文程异常自信的说道。

    受范文程自信满满的影响,皇太极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好,只要先生有此把握,那不论需要多少钱,祖家的粮食我们都买了。”
………………………………

第三三八章:晕船的朱由检(求订阅、推荐、收藏)

    波涛汹涌的海上,珍运船顺着风似箭一般在急速航行。

    船舱里的朱由检,总算明白了此时的帆船和前世轮船的最大差异:帆船比起轮船来,要颠簸多了。

    朱由检第一次乘坐珍运船出海,就像他第一次做马车。

    前世从未晕过船、晕过车的朱由检,今世被珍运船的颠簸,直接晃到几乎连黄疸都吐了出来。

    这船出远海整整一天多了,除了吐,朱由检就再无别的反应。

    朱由检的晕船架势,可把沈寿尧吓坏了。

    千不该、万不该,真不该听信王殿下忽悠啊!

    沈寿尧心中有些后悔。

    珍运船现在走的航线,并不是天津前往登州的航线。珍运船现在走的,其实是天津前往鹿儿岛的航线。

    当朱由检从沈寿尧口中得知,从天津前往鹿儿岛,再从鹿儿岛转到登州的航线,甚至比从天津直接到登州用时还短时,朱由检就动了前往鹿儿岛看看的想法。

    在朱由检的威逼利诱下,沈寿尧很轻易的就屈服了,珍运船就这样改变了既定的航路。

    只是两人都没想到,当离开前往登州的近海航线,进入了前往鹿儿岛的远海航线后,看上去不晕船的朱由检,晕船状况会突然变得如此严重。

    甲板上

    看着完全吃上了风的船帆,沈寿尧面色严峻。

    多好的风啊!

    如此持续稳定顺风,沈寿尧多年来还很少遇上。

    摸摸怀中的小包,沈寿尧下定了决心:“要是这偏方还不管用,那就只能把船速降下来了。”

    唉,这信王殿下要是真有什么三长两短,他沈寿尧还真是吃罪不起啊。

    船舱中

    “想当海贼王还真的有点天赋才行,至少也得不晕船才行吧?”呕吐的朱由检迷迷糊糊地想到。

    迷迷糊糊中,一双有力的大手扶起了朱由检,又把不知什么东西,不由分说的硬塞进朱由检嘴里。

    朱由检本能的咀嚼几下。

    似腥似涩,一股说不上什么的味道直冲上朱由检的鼻端。

    虽然味道不怎么样,可朱由检总算是从呕吐中缓了过来。

    “那个,小沈,你给孤吃的是什么东西?既然它对晕船这么有效,你怎么不早点给孤吃?”朱由检有气无力的质问着沈寿尧。

    可怜的朱由检,现在连气愤都显得成色有些不足。

    这沈寿尧,明明包中有治晕船的东西,可非等朱由检都吐到昏天黑地的时候,才肯从包中摸出来,还硬塞进朱由检的口中。

    这是对孤威逼利诱的报复吗?

    咀嚼着嘴里的东西,随着晕船症状大为减轻,朱由检的怒火却忍不住高涨起来。

    沈寿尧的如此行径,怎能让朱由检不气愤?

    “殿下,小将给您的,就是些墨鱼干。小将也不知道这墨鱼干真能治晕船。小将也只是听一个老海贼说过一次,小将以前可从没试过。”沈寿尧一脸委屈的说道。

    以前从没试过的偏方,他沈寿尧怎么敢一上来就给朱由检使用。

    要不是到了病急乱投医的地步,就算沈寿尧想给朱由检用,可他信王府的侍卫也绝不敢给朱由检乱用啊。

    虽知道沈寿尧说的是实话,可朱由检一看沈寿尧那精精神神的样子,就气不打一处来。

    “小将、小将,你那里小了?这么大的人还老是充小,也不怕人笑话。”

    不好再拿晕船说事,朱由检就转而攻击起沈寿尧小将的自称。

    说实话,对沈寿尧自称小将这件事,朱由检可是忍了很久了。

    “小将,我充小?”

    被朱由检的话一呛,沈寿尧满脸大胡子的脸都涨得通红。

    “殿下,小将今年才满19周岁。虽然小将比起殿下是大了些,但小将怎么就不能自称小将?”沈寿尧忿忿不平的嚷道。

    难道有点胡子就不能称小将了吗?

    因年龄问题受到无数次质疑的沈寿尧激愤万分。

    “噗”

    听了沈寿尧愤愤不平的辩解,朱由检忍不住“噗”的一下,把口中的墨鱼干直接笑喷出来。

    “19,你才19?哈哈、哈哈。”

    朱由检指着沈寿尧忍不住大声笑了起来。

    虽然墨鱼干一口都喷了出去,可这一刻,朱由检晕船的感觉却消散的无影无踪。

    “有什么好笑的,我不就是胡子比一般人多一点吗?”

    看朱由检笑得那么开心,激愤过后,沈寿尧想起朱由检的身份,只能无奈的小声嘟囔几句。

    “胡子多一点?

    你这胡子比别人多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小沈你要是不说,孤还以为你都过40了呢?

    哈哈、哈哈。”

    听到沈寿尧嘟囔声,强忍着笑意,朱由检试图把误会解释清楚。只是,说着说着朱由检忍不住又笑了起来。

    看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朱由检,沈寿尧彻底放弃再次辩解的想法。

    对方的身份让他无法生气,那就只能怪他自己胡子太多了吧!

    笑了半晌,见沈寿尧始终不再言语,朱由检终于勉强收住了笑容。

    “小沈,咱们这是到哪里了?离鹿儿岛还有多远啊?”

    晕船状况减轻,精神稍稍恢复,朱由检开始关注珍运船现在所处的位置。

    “回殿下,咱们今回恰好赶上了一波顺风,船速赶得还真不慢。要能维持着这个速度,咱们明天一早就能赶到鹿儿岛。”

    提到自己专业方面的东西,沈寿尧脸上顿时恢复了平静。在心中稍作计算,沈寿尧就迅速给出了答案。

    明天就能到,这满打满算也就才3天就从天津跑到了鹿儿岛。这船速可真的不慢啊。

    感受着船身的剧烈颠簸,又看看灯火映照下昏暗的船舱,朱由检有些迟疑的问:“小沈,现在的船速有多少节?你知道吗?”

    “多少结?”

    虽然对信王能问出如此专业的船上用语,心中有些惊讶,沈寿尧却还是迅速给了朱由检专业的回复。

    “回殿下,现在的船速大概有50多结。”

    “什么?”

    对沈寿尧的回答,朱由检感到震惊万分。

    前世朱由检听到的中古帆船船速,一般都是几节、十几节的样子。就连号称帆船中最快的大共和国号,创纪录时的速度也不过才19节。

    现在沈寿尧竟然告诉他,珍运船的船速有50多节,这让朱由检怎能不震惊。

    看朱由检震惊的表情,沈寿尧心情一下好了起来,

    “殿下,我亲自测过的。乘着这股风,船速可以跑到极快,算下来一个时辰跑50多结一点问题都没有。”

    虽然在平静的做着解释,可沈寿尧那股得意劲,连他满脸的胡子都遮挡不住。
………………………………

第三三九章:此结非彼节(求订阅、推荐、收藏)

    亲手测出的50节?

    天哪,珍运船怎么能跑出这么快的速度。

    是不是沈寿尧的测量出错了。

    朱由检心中充满了疑问。

    一个时辰是2个小时,那珍运船就是时速25节。

    朱由检快速在心中换算着船速单位,可25节那也远超大共和国号创记录的速度了。

    一定是哪里出了错,珍运船绝跑不出这么快的速度。

    “小沈,你亲手测的?你是怎么测得,说出来让孤也长长见识。”

    听朱由检的口气似乎不太相信,沈寿尧心中真的怒了。

    你贵为信王,你质疑我的年龄也就罢了,现在又质疑我测的船速,这是在怀疑我专业的能力吗?

    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心中憋着一股怨气,沈寿尧冷冷的回复:“禀殿下,小将亲手把测速用的缆绳投到了海里。小将又亲自盯着沙漏亲口数的结。

    一刻钟内,从小将手中足足滑过了7个绳结,就算排除小将投绳耽误的时间,那6个绳结至少是毫无疑问的。

    这样推算下来,一个时辰50结,小将还是很有把握的。

    殿下,小将这船可是每隔一个时辰就测一次船速。

    小将敢拍着胸脯说,这50结的船速,绝不至有错。”

    听着沈寿尧骄傲的描述,朱由检敏锐的抓住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