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本纪-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员不入阁的传统。 由于朱元璋废除了宰相。永乐以后,内阁凭借皇帝的权威逐渐取得了近似宰相的地位。而从科举功名中收益的文臣,出于推高科举出身的目的,暗中把内阁的传统有意保留下来(翰林院的翰林大多是每届科举的前几名)。 就这样,大明的最高政策制定中心,就逐步演变成一帮从未担任过地方大员,对地方事务缺少具体了解的京官集团中心。 如此的中心,制定出的政策和对地方的掌控可想而知。 捋顺内阁的脉络,朱由检再次摇头叹息。 大明的文臣还真厉害,永乐时代的好政策总能被他们扭曲的面目全非。 可惜了那辉煌的永乐时代,唉! 当托塔王李三才死后还受到的严苛追罚,传遍了下时,东林党人变得人人自危,纷纷谋求自救。 当阮大铖投向信王以谋求自救时,在遥远的辽东,帝师、辽东督师、东林党人孙承宗也在谋求自救。 辽东,柳河畔 一个魁梧的大汉不住的手搭凉棚向河上眺望。可不管他怎么看,宽阔的河面上依然还是什么都没有。 “直娘贼。”大汉放下手,暴躁的骂道:“这都逾期两了,那帮水鱼就算是属乌龟的,也该爬到这儿了吧?” 身旁一个同样健壮的大汉开口劝他:“鲁兄,沉住气,在等等吧?” “还等?”宁远中协副将鲁之甲双目一瞪,“李承先,你子不是怕了吧?” “怕?我怕个鸟!”参将李承先毫不客气的瞪了回去,“水军的那帮子不来,你还能飞过去不成。” 鲁之甲一时语塞,他抬头看看这大好的晴,又向河面望了半。转过头来,狠狠的跺了一脚,大声叫道:“老子不等了。李承先,老子这就用那几只渔舟渡河。你敢不敢跟老子去?” “去就去。要我,咱们就不该等他们。要是一来就渡河,现在咱们应该都打下耀州了。”李承先喊得声音比鲁之甲更大。 听李承先的喊声,鲁之甲忍不住摇摇头。 此次可不止是打耀州这么简单。孙阁老来辽东有3年了,宁远觉华岛一线防御已经完全建成,防御应该已无问题。 从启三年算起,这批关宁军也整训了足有2年了,是该拉出来试试火候了。要不,区区一个耀州,哪需要马大帅(山海关总兵马世龙)亲自出马。 想到马大帅已到右屯,明就要提兵亲自前来,鲁之甲心中就是一阵烦躁。
………………………………
第一三五章:柳河之战1(求推荐、求收藏)
区区一个只有3、400守军的耀州,要是等马大帅来了还没能拿下来?不管是什么原因,那他鲁之甲的脸都算是丢尽了。 柳河岸边,宁远中协副将鲁之甲恼怒异常。 这战前的部署,水军那边答应的好好地,怎么会突然变卦。军前逾期,那可是铁铁的死罪啊?金冠怎么敢如此拖延?鲁之甲恼怒中又十分的不解。 刘伯镪已经过河一多了,大军再不过河,消息只怕就要泄露了。不行,今必须过河。鲁之甲终于下定了最终决心。 “传令,过河。”鲁之甲回头大声叫道。 随着鲁之甲的命令,大批的明军阵型散乱的冲到柳河岸边,寻找渡河的渡船。 船,船在哪里? 在明军期盼的寻找中,几只渔船出现在他们眼前。 渔船,明军士卒都颇为泄气。 相对众多的明军,6只渔船实在太少了。渔舟又太,一次只能渡过6、7个人。这导致明军的渡河行动变得迟缓无比。 看着河畔乱哄哄的场面,鲁之甲的心头蒙上一层阴影。 就凭这些新兵蛋子,就算打下耀州,可后金随后的反扑,凭他们能撑得住吗? 在各位旗、总旗的连打带骂下,乱哄哄的明军足足花了一时间,总算渡过了大半步卒。 踏上柳河对岸,看乱哄哄的半还没整好队的明军,鲁之甲不住的摇头。 就这种训练水平,怎么去直面后金八旗军的精锐?这些士卒也就依托工事方能一战。 已过河的明军大多是枪炮手,明军的骑兵大都还没有过河。渔船实在是太了,渡人还好,渡马实在太麻烦了。 鲁之甲虽然心急,可他还真不敢就靠这些枪炮手去取耀州。虽刘伯镪赌咒发誓,耀州只有3、400名后金士卒镇守。可光这些枪炮手前去,只怕几十个鞑子骑兵一个冲锋,明军就会被冲的落荒而逃。 刘伯镪还鞑子的四王子也在耀州。 当然,对于鞑子的四王子在耀州的消息,鲁之甲是根本不信的。 要是鞑子的四王子真在耀州,光四王子的亲随侍卫估计就得3、400人,不定还是鞑子最精锐的白牙剌兵。在加上其他的鞑子部队,耀州就绝不只是3、400人驻守,数千人都有可能。那他即便全军齐上,都不足以夺取耀州。 鲁之甲一边仔细打量着河边的地形,一边思索着下一步的计划。看到河畔大片的芦苇,鲁之甲眼前一亮。 “来人,给我割苇架桥。”鲁之甲大声下令。他准备在这里建立一座浮桥,来加快兵员和辎重的渡河速度。 面对鲁之甲架桥的命令,明军一片怨声载道。 想用芦苇编织成浮桥,就需要编织多层再加上船只托底,才能承受住人马渡河的压力。柳河虽然不宽,可建这样一座苇桥,所需要的人力也绝不是数。 在鲁之甲的严令之下,渡河的明军,足足又耗费了一一夜的功夫,才建成一条勉强可通人马的苇桥。 随着400多骑兵渡过柳河,鲁之甲的心总算安稳下来。他最怕遇到的半渡而击并没有发生。 时间实在耽误的太久了,看到麾下骑兵过来的差不多了,李承先实在忍不住了。 “鲁总兵(鲁之甲还有副总兵的职衔),末将李承先请令。”李承先大声叫道:“末将愿帅本部精兵连夜攻取耀州,请鲁总兵允准。” 在李承先想来,耀州只有3、400守军,听城墙还破败不堪,一个人都可以轻易翻越。他的本部是足额的骑兵200多人和步兵600多人,再加上刘伯镪组织的乡勇义兵,一两千人连夜突入耀州,夺取耀州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耀州真的只有3、400守军?”鲁之甲再次询问身旁清秀的文士刘伯镪。 “将军,耀州鞑子真的只有3、400人。若有偏差,请斩我头。”刚刚赶回来的刘伯镪激愤的叫道。提到耀州鞑子时,刘伯镪的眼中充满了仇恨。 “好、好,既是耀州鞑子只有一个牛录,本将就许你们先行前去。”鲁之甲笑着道。 “李承先,你帅本部作为先锋先行。骑兵你都带去,耀州能取就取,若不好取,你就把鞑子牢牢围在城中,等我军全部到齐再行攻打。” 鲁之甲考虑的很细,取耀州并不会那么简单。鞑子的战力绝不容觑。耀州只怕会有一场苦战。 让李承先先去试探一下也好,就算打不下来,把鞑子圈在城中也算胜利。省的辎重行军时遭到鞑子突袭。 要知道,直到现在他的辎重还没有完全过河。想要攻城,别的还不要紧,但那几门炮是万万少不得的。 耀州 明军搜集的情报还是比较准确的,刘伯镪的消息也很真实。 耀州城中后金的守军真的不多,也真的如明军推测,只有一个牛录的编制。 可明军不知道的是,耀州后金的这个牛录是一个得到了甲胄加强的牛录。 牛录,是后金八旗的基本编制,一牛录大约有300人左右。一般的牛录大概会有50多个披甲人。(注意,后金的披甲是指的重甲,那些皮甲棉甲是不算在内的。) 鉴于耀州是直面大明的边防前哨,努尔哈赤放在此处的是一个战力特别强悍的牛录。并且还为这个牛录加强了100披甲。而这些驻军的细节都是明军所不曾掌握的。 耀州城中,一个满脸横肉的大汉正在催促八旗兵备战。此人正是耀州城的守将,后金的牛录额真博尔晋。 博尔晋虽然只是名牛录额真,可他是努尔哈赤的侍卫出身,在努尔哈赤身边也算得上一号人物。 “兔崽子们都快点,那帮明猪已经过河了,最迟明就会来攻城。密乎里?”博尔晋大声的叫道。 “奴才在,”一个粗横的大汉瓮声瓮气的回应。 “老子给你留下50披甲,50弓手守城。你给老子拖住那些明猪,等老子从后面冲击他们的时候,你看时机从城里一起冲出。明白吗?”博尔晋拿马鞭点着密乎里的肩头。 “喳。”密乎里干脆的应了一声。打明猪,八旗军还真的不怕,是真的特有信心。 一阵急速的马蹄声奔到院外戛然而止,一个探子冲了进来。 “报……,额真,明猪正在连夜向耀州赶来。”
………………………………
第一三六章:柳河之战2(求推荐、求收藏)
听到探子的探报,博尔晋不惊反喜。他大声笑道:“好、好,正合我意。的们,随我出城啦!” 耀州后金八旗兵迅速行动起来。 李承先看着迤逦数里的队伍,心中充满了建功立业的渴望。他没想到刘伯镪能召来这么多的乡勇义军。 看这队伍规模足有3、4千人之多了。攻城时,有这么多乡勇相助,他的胜算又提升几分。 从刘伯镪口中,李承先还得到一个更大的好消息。耀州城墙的破口竟然还没有修复。 这意味着,明军只要能赶到耀州城下,很可能一个冲锋就能拿下耀州。若能夺回耀州失地,这个功劳足够他官升一级了。想到此,李承先的心就变得火热无比。 迤逦蜿蜒的明军队伍,在李承先的催逼之下,连夜逼近了耀州。 刘伯镪望着黑暗中的耀州城,双眼充满了仇恨。他死死盯着耀州,牙齿咬的紧紧地,心中却似火在燃烧:“畜生们,你们的报应就要到了。” 黑暗中,李承先带着本部明军,在刘伯镪的引领之下,慢慢的逼近耀州城墙一处明显的破口。 刘伯镪的没错,城墙那巨大的破口,即使在黑暗中也能明显的看到。仔细分辨下,城墙破口虽经过简单修补,但依然还是破损不堪。 “真的有破口!”李承先大喜过望。 “有此破口存在,取耀州当易如反掌。”李承先的信心瞬间爆棚。 豪情万千的李承先,用力的挥了挥手,他身后的明军就散开队形向城墙破口出逼近。 远远地,破口处似有灯火晃动,有可能是鞑子发现了明军的到来,正在调动兵马。 “靠,被发现了,真倒霉。”李承先朝地下啐了一口。 李承先也没指望能真的瞒过城中的鞑子。不明军,就只那浩浩荡荡的乡勇义兵队伍,就根本无法隐藏行踪。 想要趁夜袭取耀州,最好的方式是派出股精锐,趁夜占据城墙破口,大队再趁势冲入城中。 可出于对鞑子战力的恐惧,明军中竟然连这种敢死队员都无法选出。无奈之下,李承先只能选择大队强袭。 当然,李承先并不认为只有3、400守军的破损耀州,能挡住他几千人的攻击。 “传令,强攻。” 李承先头也不回的盯着城墙破口处,发出强攻的命令。老子就明着来了,这么多人,你能挡得住吗? 随着李承先一声令下,明军加速向城墙破口处冲去。那隐约的火光中,巨大的城墙破口,似一张怪兽的大嘴,散发出一股阴森之气。 领头的明军,是李承先的心腹家丁。几个家丁都身穿不妨碍行动的锁子甲,手拿长矛大刀等长柄兵器,默不作声的冲到城墙脚下。 能顺利的冲到城墙下,几人脸上都松缓了几分。当他们看到城墙破口距地面真的只有一人多高时,嘴角都露出几分笑意。 这个高度,很轻易就能爬的上去。看来耀州真的很好打。 上吧! 李承先远远地看着家丁率先爬上破口,心中大喜。 成了,只要冲上去,就成功了一多半了。 就在这时,一声尖锐的鸣镝声响起。领头的家丁身形晃了一晃,从破口处栽了下来。破口处的火光多了起来。 “妈的,鞑子赶来的还真是时候。”李承先恨恨的一跺脚,放声大呼:“弟兄们,先冲进去者,赏银10两。” 听到高额的赏额,明军顿时士气高涨,大呼着向破口冲去。 耀州攻防战,正式展开。 城墙破口深处,密乎里嘴角露出狞笑,明猪真是太好骗了。 耀州城墙的破口处,是博尔晋特意为明军留下的陷阱。 其实,早在3前,博尔晋就已经抓到了刘伯镪派来的探子。自从探子口中得知明军即将来袭,博尔晋就在苦思破敌的法子。 耀州不好守啊! 大金在耀州只有一个牛录的兵力。虽然加强了100披甲,但也只有400多人。尽管他的这个牛录全都是战兵,但想守住偌大的耀州,依然很难。 实话,就他这几百人连占满耀州城墙都不太够。更何况,耀州城墙上的巨大破口还一直没能修复。 “还是和明军野战好啊。”博尔晋郁闷的嘟囔一声。 在野外,博尔晋有信心用手中的400人击败2000以内的明军。 半渡而击还是野外伏击?博尔晋转而思索别的方法。 半渡而击只能挫败明军的前锋。可要是野外伏击的话,柳河距耀州太近很难找到适合伏击的地点。 当探知来犯明军只有2000多人时,博尔晋冒出一个异想开的计划。他想要全歼明军。 耀州城墙的破口从城外看,根本看不到任何后金鞑子的身影。那看似巨大的破口,内部其实已经被后金鞑子,用诸多杂七杂八的障碍物限制了通行。 破口内最窄处只能容纳5人一起通行。而在此处,后金重甲已经牢牢封死了前行通道。 博尔晋要用破口吸引明军的主要攻击,在此处杀伤和疲惫明军。 博尔晋的谋划见到了效果,明军士气旺盛的第一次攻击,没能取得任何效果。 破口限制住了明军兵力的投放,使明军人多的优点根本无法发挥。一次几人,至多不超过10人的前后攻击,很难冲破后金重甲的防线。 “妈的,”眼看着明军的第二次攻击又被打了回来,李承先暴躁的叫道:“枪炮手、枪炮手,他妈的还不上前逼近了射击。都他娘的是猪脑子吗?” 得到命令,明军的鸟铳手点燃火绳,持着火枪慢慢逼近了破口。 挨到近处,鸟铳手们才赫然发现,一人多高的破口严重限制了他们的视野,破口内的鞑子他们完全看不清楚。 前方破口处的明军再次被赶了下来,李承先的叫骂声又远远传来。鸟铳手们顿时顾不得别的,举起火枪冲着破口内,就是一阵乒乒乓乓的乱放。至于效果如何,那只有知道了。 破口深处,密乎里听到乱响如鞭炮的鸟铳声,脸上笑意更浓。 果然一切都在额真算中。照这样打下去,明军永远也别想冲破破口。密乎里信心变得几乎爆棚。 “看来还真需要放点水才行。”密乎里喃喃的自语。明军的战力,还真让他有些担心会完不成诱敌的任务。
………………………………
第一三七章:柳河之战3(求推荐、求收藏)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明军连续组织的几次冲击,都没能冲进破口。 东方的际露出几丝鱼肚白,快要亮了。 火光中,看着士气已显低迷的士卒,李承先感觉到有几分不对。 耀州城里有些太安静了,除了此处破口处的激战,别处几乎没有任何骚乱。刘伯镪安排的内应也毫无动作。 城门别打开了,就是城门处的骚乱都没有一处。 耀州的反应,让李承先有些懊悔下了连夜进攻的决定。 “靠。”李承先郁闷的骂了一句。现在的他是左右为难,颇感有些骑虎难下。 明军连夜赶到耀州,根本没带攻城器械,就连最基本的云梯都没有一架。 战到此时,此处破口久攻不下,城门也无人打开,一时间明军竟然对耀州显的毫无办法。 到了此刻,李承先强攻城墙破口(能攻破当然最好),吸引敌方注意力,掩护内应开城门的如意计划彻底破灭了。 看到部下屡次攻击无果,李承先心中打起了退堂鼓。 “要不先退下来,修建营寨,等鲁之甲带来攻城器械再行进攻吧?”李承先望着耀州心中思索。可当他看到依然火把密布的破口时,李承先还是舍不得放弃。 “还是再攻最后一次吧,再不行就撤下来。”李承先还想做最后一搏。 “刘伯镪,带你的人冲一冲,官军给你近距离掩护。”李承先大声叫道。用乡勇试试吧,本部还需防备对方开城冲击,不能再损失了。 早就按捺不住的刘伯镪,红着双眼大吼一声,率先向城墙破口冲去。在他身后,无数的乡勇义兵义无反顾的跟着他向耀州冲去。 破口处,密乎里突然感到前方的压力陡增,重甲防线似乎一下就要撑不住了。 “怎么回事?”还在考虑如何放水的密乎里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是明军孤注一掷了吗?” 密乎里不知道,他面对的对手已经换成了耀州本地的乡勇义兵。 刘伯镪召集的乡勇义兵,根本就没受过什么训练。 他们受过的只有后金鞑子无尽的凌辱。 跟随刘伯镪做第一波冲锋的乡勇义兵,都与后金鞑子有不共戴的血海深仇。 他们就不是来打仗的,他们根本就是来拼命的。 他们根本没有什么队形; 他们只会密密麻麻的爬上破口; 他们不会挥舞刀枪,只会挥舞农具; 可他们面对鞑子的刀枪,血肉横飞却依然不惧; 在这个战场上,他们会的只有一件,那就是拉着仇人一起坠入那无尽的地狱! 密乎里眼看着防线上的数个披甲士被乡勇拖倒,挣扎中被乡勇拉向破口,又从破口处被推下城去,再无半丝声息。 顷刻间,轻松顶住明军半夜攻击的后金防线,竟然在乡勇的攻击下变得岌岌可危。 看到乡勇竟然冲进了破口内部,李承先大喜过望,他心中又升起了胜利的希望。 “他妈的,给老子爬上去开枪,”李承先大声吼道:“打死一个鞑子,赏银5钱。” 在李承先的命令下,在重赏的诱惑下,在胜利的希望下,明军鸟铳手跟在乡勇身后,第一次爬上破口。各处准备撤离的明军又再次投入战场。 轰,火枪发出的近距离射击,瞬间打倒了数个后金重甲,后金防线崩溃在即。 耀州城墙破口处,眼看防线崩溃在即。 密乎里大惊:他并没有放水啊,这是怎么了?明军怎么会突然变得如此强硬? “发信号,放滚木,弓手上前。”密乎里一边大声嘶喊,一边冲到前方。他亲自补进了甲士的队伍。 顾不得多想了,先顶住明军再吧? 一交手,密乎里就明白防线为什么频临崩溃了。 对方是真的、真的来拼命的! 密乎里一刀就劈入一个乡勇的胸膛。不,是那个乡勇故意张开双臂,用胸膛迎上了他的大刀。那个乡勇这送死的举动,只为了紧紧抱住密乎里的手臂。 面对如此誓死如归的勇士,密乎里的冷汗瞬间湿透了身上的内甲。 他手脚发力,拼命甩开死去的勇士后,密乎里发现他竟然已经被带出去一步。而就这一步间,掩护他的重甲同伴就有一人被明军拖走。若不是支援及时,那他…… “信号怎么还没发?支援怎么还不到?”这才第一个照面,密乎里就觉得时间似乎已经过了很久一般,对面的明军给他的感觉太恐怖了。 拼命的乡勇又来了! 三声鸣镝响起,破口处风云突变。 一片箭雨从后金防线身后升起,将爬上破口的明军枪炮手和乡勇射倒在地。 于此同时,破口两侧城墙上也突然扔出无数的滚木礌石,将拥挤在破口处的明军和乡勇打倒了一大片。 破口处瞬间变成了血肉磨坊。 明军和乡勇突然遭受如此重击,一时乱成一团。 也就在此时,远远地如雷般的马蹄声响起,博尔晋带着一队骑兵从远处向明军冲了过来。 博尔晋带的人其实并不多,也就200多人,可他们一人双马甚至三马的配置,使他的队伍看上去黑压压一大片。微明的光中,明军完全无法分辨马上到底有人还是无人。 骑兵的冲击,那就不是乡勇义兵单凭一腔血勇所能抵挡的了。 无数迎击的乡勇被马匹撞倒甚至撞飞。骑兵排山倒海般的冲击,瞬间摧毁了乡勇散乱的阵线,也严重击溃了他们的信心。 乡勇义兵垮了。 “马队列阵。” 当蹄声传来的时候,李承先就大吼一声,开始召唤他的亲信家丁。 后金骑兵的出现,重重的打击了李承先的信心。刚刚看到的胜利希望,瞬间被骑兵的铁蹄践踏的粉碎。明军反而落到了崩溃的边缘。 破口下,明军的枪炮手和乡勇义兵搅在一起,根本无法对抗后金骑兵。想保住局面不崩盘,就必须打断对方骑兵的冲击。 李承先带来的骑兵,除了少数下马步战的,至少还有200多人骑在马上,只要能集结起来,冲上去打断后金骑兵的冲锋,与后金骑兵纠缠到一起,将后金骑兵的速度降下来,就能发挥出明军人多的优势。 那时,明军不一定会输。
………………………………
第一三八章:柳河之战4(求推荐、求收藏)
是的,即便遭到后金骑兵的突袭,只要明军的骑兵勇敢的冲上去,明军不一定会输。 可是,往往最混蛋的就是可是。 “将主,我们中计了,快撤吧?”一个贴身家将凑到李承先身边低声道。 “你什么?”李承先大怒,他握紧刀柄的手上青筋一下暴起。要不是这是跟随他多年家将,他直接就一刀劈了他。 这个时候怎么能撤,将旗一撤,那明军肯定瞬间崩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