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本纪-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例如现在最紧俏的生丝,许心素竟然开出了120两一石的天价。

    要知道荷兰人的收购价才130两一石。

    许心素这样的开价,他们十八芝怎么能接受。

    谈了几次,许心素也只做出一点象征性的让步。

    许心素只答应一年另交给十八芝2000两银子。

    这点银子算什么?

    算作保护费?

    2000两银子,开玩笑!

    你许心素若是普通商人,2000两银子倒也不少。

    可你许心素不是普通商人啊。

    你许心素一边掐住我们的货源,高价卖货给我们

    一边又把自己装成普通商人的样子,一年交2000两银子的保护费

    你许心素是把十八芝、把我郑芝龙当傻瓜吧?

    太没诚意了!

    许心素如此没有诚意的谈判,最终肯定是彻底破裂。

    鉴于许心素已经铁了心投靠朝廷,那新建立的十八芝想要从大明组织货源,许心素无论如何都是个绕不过去的坎。

    新成立的十八芝,向不打仗?

    看来是不可能了。

    只是,同大明朝廷开战?

    这仗还小得了?

    不把许心素干掉,只怕这仗就完不了。

    说实话,郑芝龙对即将开始的这一仗,心中还真没什么底。

    也幸亏许心素昏了头。

    过于狂妄的许心素,他开出的条件,得罪的是整个十八芝。

    要不然,郑芝龙还真没什么胜算。

    不过,就算是十八芝都站在他这一边,郑芝龙也不知道需要多久才能真正打垮许心素。

    对手毕竟是大明朝廷啊!

    听完郑芝龙的解释,小林子的脸上不但没有害怕,反而露出了兴奋的表情。

    “要打朝廷吗?那太好了。郑大哥,既然在这里我也能找朝廷报仇,那我就不走了。”

    看小林子那兴奋到扭曲的脸,郑芝龙忽然怀疑,他留下此人是否是个正确的决定。

    京城

    进入腊月以后,随着年关就要到了,京城的年味也越来越浓。

    年关、年关,对很多人来说,那都是过年如过关啊。

    当然,朱由检可没有丝毫过年如过关的感觉。

    天启五年,算起来是朱由检过的比较舒服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朱由检的产业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紧随大众钱庄之后,朱由检的兄弟货栈也彻底迈开了扩张的脚步。

    兄弟货栈的扩张,朱由检采取的是稳打稳扎的策略。他不敢像钱庄那样,把货栈在全大明迅速铺开。

    毕竟两者面对的群体完全不一样。

    货栈可不像钱庄,根本没有成型的竞争对手。

    大明的货运行业,那可是相当成熟了。

    大明的任何一个城市,兄弟货栈的扩张,都需要面对真正的、无所不用其极的竞争。

    在朱由检的稳定扩张策略下,兄弟货栈至今也只完成了从京城到喜峰口沿线的扩张。

    而另一条到辽东的路线,即便借助晋商的力量,兄弟货栈也才刚刚起步。

    虽然只完成了喜峰口这一条路线,但朱由检却通过兄弟货栈,把喜峰口这条路线牢牢地掌握在他的手中。

    喜峰口这条路线,对朱由检来说绝不容有丝毫问题。

    因为这条客货并行的商路对朱由检来说,太重要了。

    喜峰口商路,它能有效的把草原和京城联系到一起。

    有了它,草原的羊毛原料,才能源源不断的运送到京城大兴,有力的支撑起新兴毛纺行业的发展。

    截止到天启5年底,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朱由检在大兴的毛纺厂,已经成为拥有近千雇工、数百纺车、织机的大明第一大纺织工坊。

    虽然毛纺厂的规模,扩张的如此之快,可市场的供不应求,却还在逼着毛纺厂要以更快的速度,加快扩张的步伐。

    初步解决了毛纺厂的原料问题,朱由检就已经做好了毛纺厂扩大生产规模的规划。

    毛纺厂的工人来源已经解决。

    皇庄的水利工地上,观念得到初步改善的辽东难民,已经完全可以胜任毛纺厂的各个位置。

    而新型纺车和织机的研制,从毛纺厂建厂那天起,就一直在不断的在进行着研究。

    现在,研究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果,正需要生产实践的检验。

    在前世的记忆中,虽然对纺织没什么印象,但朱由检依稀记得,新型纺机纺线的纱锭好像是竖起的。

    有了朱由检的这个提示,毛纺厂历时一年,已经研制出了一次带动5个纱锭运转的纺纱机。

    这可是竖立放置纱锭的纺纱机,理论上只要有足够的动力,就可以无限制的增加纱锭的数量。

    这也就说,只要经过了毛纺厂的实际验证

    只要有足够的动力源,新型纺纱机就随时可以改进成10个、甚至30、50个锭子大型机械。

    纺纱的问题已经彻底解决了。

    纱的问题解决了,织的问题就成了主要的问题。

    可惜,关于织布机,朱由检没丝毫的印象。

    他搜遍脑海,也只找到一个“飞梭”名词的模糊记忆。

    至于如何让梭子飞起来,那他可就完全不知道了。

    也正因如此,虽然朱由检悬赏已经达到1000两纹银,可毛纺厂至今在织机方面还是没有突破性的进展。

    对此,朱由检倒是很看得开。

    技术吗,哪有一蹴而就的。

    朱由检相信,只要他的悬赏有效,那织机的突破肯定就是早晚的事。

    至于使用新型纺机后,毛线会不会出现过剩的问题?

    朱由检就更不担心了。

    毛纺厂现在的主体其实是各种编织制品,像毛衣、毛裤、围巾、手套等等等等的编织制品,会消耗大量的毛线。

    毛纺厂的毛线供应,其实一直就处在供不应求的程度。

    就算使用了新型纺机,毛线只怕也很难出现过剩的情况。

    天启五年,其实最让朱由检感到高兴的,既不是初步拥有了基地并完成淬火的少年队

    也不是大众钱庄初步完成了朱由检的梦想,在大明所有的大城市都开起了分店

    更不是他结婚娶了三个媳妇

    而是朱由检手中掌控的近500个大明皇庄,已经真正完成了土豆和甘薯的推广种植。

    这才是朱由检最欣喜若狂的事情。
………………………………

第二七九章:努尔哈赤疯了?(求订阅、推荐、收藏)

    天启五年,京城范围内的各皇庄再次喜获大丰收。

    随着秋后各皇庄的粮食纷纷入库,朱由检手中已经囤积了以大量以土豆和甘薯为主的各种粮食。

    在给皇庄佃户留出必须的种粮和口粮后,朱由检手中总算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存粮。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啊。

    手里有了大量的存粮,这才是天启五年朱由检心中最感到高兴的地方。

    可以说,朱由检来到这个时代后,他所做的一切努力,其实都是为了保证他的手中能掌控足够多的粮食。

    因为朱由检在前世记忆中,对大明崇祯朝最深的记忆,就是饥荒。还是前所未有的,贯穿整个崇祯朝的巨大饥荒。

    若非如此,大明也不会在短短十几年间就分崩离析、彻底崩溃。

    大饥荒的记忆,就似一个烧红的烙铁,始终在朱由检心中散发着灼人的热量,让朱由检时刻不得安生。

    前世记忆中的大明,在崇祯皇帝手中走到了末路,肯定有着许许多多、这样和那样的原因。

    但任何人都不会否认,小冰河期连续多年天灾所导致的巨大饥荒,是导致大明彻底崩溃的最主要因素。

    拥有这可怕记忆的朱由检,当然想在天灾到来之前,就准备好足够维持稳定的粮食。

    在朱由检想来,只要有足够的粮食,就能改变前世那可怕的记忆。

    所以,朱由检自来到这个时代,就开始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经过4年的努力,朱由检手中总算掌握了一定的粮食储备。

    虽然朱由检掌控的粮食数量,离他的设想还差的很远,但朱由检感觉,不管如何他总算能稍稍松口气了。

    因为,宁远之战的结果,已经出现了与朱由检前世记忆中不相符的变化,这意味着天启并不一定就会在两年后病逝。

    既然天启不一定病逝,那朱由检这辈子能不能成为崇祯,就成了一个颇大问号。

    未来前途的不确定,让朱由检心中充满了迷茫。

    也正是这种迷惘的感觉,反而让朱由检有一种松了口气的感觉。

    不管如何,历史能改变,总比宿命轮转无法改变要强。

    在朱由检想来,也许,这只是一个平行时空。

    这里与历史中的大明虽然极度相似,可还不是前世那个让人分外惋惜的大明。

    这个时空,并不一定有长达十几年的大饥荒。

    朱由检相信,只要在给他十个丰年。

    不,也许只要4、5个丰年,朱由检就能积攒起足以应对天灾的粮食储备。

    没有了未来追命的紧迫感,放松下来的朱由检,感觉他总算可以真心享受一下这腐朽没落的封建藩王生活了。

    他都要憋坏了。

    草原

    凛冽的寒风中,一队队后金八旗士卒正在垂头丧气的赶路。

    快过年了,若是现在回撤,紧赶几天,也许还能赶的回家过年吧?

    这可不是一个士卒的想法,后金八旗已经有大批士卒有回家过年的念头了。

    军心厌战啊!

    感受着士卒低垂的士气,皇太极心中非常不安。

    喀尔喀部明显是不想直接和大金交手。

    自大金主力进入草原后,喀尔喀部就在四处躲避,令大金求战而不得。

    以轻骑为主的喀尔喀部,他们的移动速度明显超过了大金,这让大金想抓住喀尔喀部变得非常困难。

    劳师远征却迟迟抓不住对方,这对大金士卒的士气打击非常厉害。

    这随着年关一天天的临近,大金士卒的骚动也变得越来越大。

    对士卒的表现,皇太极非常理解。

    十月,大金攻宁远不克。

    十一月,大金八旗主力未好好休整就杀入了草原。

    这都马就满一个月了,大金主力天天除了行军就是行军,就连一次像样的仗都没打。

    这老是追在喀尔喀部后面算怎么回事?

    老汗是真的老糊涂了吗?

    不过,皇太极现在还真是不敢再去劝谏努尔哈赤。

    次他去劝谏,话还没说完,就让努尔哈赤迎头一鞭打断。

    若非他跑的快,皇太极还不知老汗会做出什么可怕的举动。

    从那时起,皇太极就死了劝谏的心思,只能老老实实的听努尔哈赤安排行事。

    看看士卒已经快低到极点的士气,皇太极现在也只能长叹一声。

    呜呜

    刺耳的牛角号声随风传来。

    听到号声,皇太极精神一震。

    这是老汗的聚将号声。

    近一个月了,这还是老汗第一次聚将。

    不管是进是退,老汗总算做出决定了。

    努尔哈赤的中军大帐。

    看八旗众将都如期到达大帐,无人敢迟到丝毫。努尔哈赤的脸露出一丝笑容。

    一个月的时间,努尔哈赤苍老了许多。

    他原本斑白的发须,现在已近乎全白了。

    扫视后金众将一眼,努尔哈赤轻松的说道:“好了,经过这近一个月的试探,老夫已经确定察哈尔林丹那个小子是绝不会来了。”

    威严的打量了众将片刻,努尔哈赤才轻叹了一声。

    “唉,老夫想把林丹那小子一并解决,看来是不可能了。

    快过年了,这时间也不允许老夫在拖下去了,老夫现在就把喀尔喀部先吃掉吧!”

    听清努尔哈赤所说,后金众将一阵骚动。

    老汗在说什么?

    吃掉喀尔喀部?

    老汗不是在发癔症吧?

    我们到现在连追都追不喀尔喀部,怎么吃掉他们?

    疑惑归疑惑,可众将摄于努尔哈赤的威严,却没有一个敢直接开口质疑。

    看到众将骚动片刻又归于平静,努尔哈赤满意的点了点头。

    狼王虽老,可威严仍在。

    努尔哈赤招招手,示意众将都围到桌案旁边。

    他指着一块简陋的羊皮地图大声发令。

    “皇太极,你率本部连夜赶往这里。”

    努尔哈赤的手指重重的戳到羊皮的一点。

    “你务必要在凌晨发起攻击,把喀尔喀部的老营一举击破。”

    抬起头,努尔哈赤死死盯住皇太极,一字一顿的问道:“你能不能做到?”

    虽然不知道努尔哈赤凭什么判断喀尔喀部的老营,就在他指的哪里,但皇太极还是大声吼道:“儿臣绝无问题。”

    “好。”

    努尔哈赤大声笑了起来:“只要老八击破了喀尔喀的老营,那我们就只需在这里等喀尔喀部自投罗网就行了。”

    笑声中,努尔哈赤的手指又轻轻点向羊皮的另一个点。

    老汗疯了吗?

    后金大帐中,面面相觑的众将耳边,只剩下努尔哈赤疯狂的笑声还在不停的回响。
………………………………

第二七九章:努尔哈赤疯了?(求订阅、推荐、收藏)

    天启五年,京城范围内的各皇庄再次喜获大丰收。

    随着秋后各皇庄的粮食纷纷入库,朱由检手中已经囤积了以大量以土豆和甘薯为主的各种粮食。

    在给皇庄佃户留出必须的种粮和口粮后,朱由检手中总算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存粮。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啊。

    手里有了大量的存粮,这才是天启五年朱由检心中最感到高兴的地方。

    可以说,朱由检来到这个时代后,他所做的一切努力,其实都是为了保证他的手中能掌控足够多的粮食。

    因为朱由检在前世记忆中,对大明崇祯朝最深的记忆,就是饥荒。还是前所未有的,贯穿整个崇祯朝的巨大饥荒。

    若非如此,大明也不会在短短十几年间就分崩离析、彻底崩溃。

    大饥荒的记忆,就似一个烧红的烙铁,始终在朱由检心中散发着灼人的热量,让朱由检时刻不得安生。

    前世记忆中的大明,在崇祯皇帝手中走到了末路,肯定有着许许多多、这样和那样的原因。

    但任何人都不会否认,小冰河期连续多年天灾所导致的巨大饥荒,是导致大明彻底崩溃的最主要因素。

    拥有这可怕记忆的朱由检,当然想在天灾到来之前,就准备好足够维持稳定的粮食。

    在朱由检想来,只要有足够的粮食,就能改变前世那可怕的记忆。

    所以,朱由检自来到这个时代,就开始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经过4年的努力,朱由检手中总算掌握了一定的粮食储备。

    虽然朱由检掌控的粮食数量,离他的设想还差的很远,但朱由检感觉,不管如何他总算能稍稍松口气了。

    因为,宁远之战的结果,已经出现了与朱由检前世记忆中不相符的变化,这意味着天启并不一定就会在两年后病逝。

    既然天启不一定病逝,那朱由检这辈子能不能成为崇祯,就成了一个颇大问号。

    未来前途的不确定,让朱由检心中充满了迷茫。

    也正是这种迷惘的感觉,反而让朱由检有一种松了口气的感觉。

    不管如何,历史能改变,总比宿命轮转无法改变要强。

    在朱由检想来,也许,这只是一个平行时空。

    这里与历史中的大明虽然极度相似,可还不是前世那个让人分外惋惜的大明。

    这个时空,并不一定有长达十几年的大饥荒。

    朱由检相信,只要在给他十个丰年。

    不,也许只要4、5个丰年,朱由检就能积攒起足以应对天灾的粮食储备。

    没有了未来追命的紧迫感,放松下来的朱由检,感觉他总算可以真心享受一下这腐朽没落的封建藩王生活了。

    他都要憋坏了。

    草原

    凛冽的寒风中,一队队后金八旗士卒正在垂头丧气的赶路。

    快过年了,若是现在回撤,紧赶几天,也许还能赶的回家过年吧?

    这可不是一个士卒的想法,后金八旗已经有大批士卒有回家过年的念头了。

    军心厌战啊!

    感受着士卒低垂的士气,皇太极心中非常不安。

    喀尔喀部明显是不想直接和大金交手。

    自大金主力进入草原后,喀尔喀部就在四处躲避,令大金求战而不得。

    以轻骑为主的喀尔喀部,他们的移动速度明显超过了大金,这让大金想抓住喀尔喀部变得非常困难。

    劳师远征却迟迟抓不住对方,这对大金士卒的士气打击非常厉害。

    这随着年关一天天的临近,大金士卒的骚动也变得越来越大。

    对士卒的表现,皇太极非常理解。

    十月,大金攻宁远不克。

    十一月,大金八旗主力未好好休整就杀入了草原。

    这都马就满一个月了,大金主力天天除了行军就是行军,就连一次像样的仗都没打。

    这老是追在喀尔喀部后面算怎么回事?

    老汗是真的老糊涂了吗?

    不过,皇太极现在还真是不敢再去劝谏努尔哈赤。

    次他去劝谏,话还没说完,就让努尔哈赤迎头一鞭打断。

    若非他跑的快,皇太极还不知老汗会做出什么可怕的举动。

    从那时起,皇太极就死了劝谏的心思,只能老老实实的听努尔哈赤安排行事。

    看看士卒已经快低到极点的士气,皇太极现在也只能长叹一声。

    呜呜

    刺耳的牛角号声随风传来。

    听到号声,皇太极精神一震。

    这是老汗的聚将号声。

    近一个月了,这还是老汗第一次聚将。

    不管是进是退,老汗总算做出决定了。

    努尔哈赤的中军大帐。

    看八旗众将都如期到达大帐,无人敢迟到丝毫。努尔哈赤的脸露出一丝笑容。

    一个月的时间,努尔哈赤苍老了许多。

    他原本斑白的发须,现在已近乎全白了。

    扫视后金众将一眼,努尔哈赤轻松的说道:“好了,经过这近一个月的试探,老夫已经确定察哈尔林丹那个小子是绝不会来了。”

    威严的打量了众将片刻,努尔哈赤才轻叹了一声。

    “唉,老夫想把林丹那小子一并解决,看来是不可能了。

    快过年了,这时间也不允许老夫在拖下去了,老夫现在就把喀尔喀部先吃掉吧!”

    听清努尔哈赤所说,后金众将一阵骚动。

    老汗在说什么?

    吃掉喀尔喀部?

    老汗不是在发癔症吧?

    我们到现在连追都追不喀尔喀部,怎么吃掉他们?

    疑惑归疑惑,可众将摄于努尔哈赤的威严,却没有一个敢直接开口质疑。

    看到众将骚动片刻又归于平静,努尔哈赤满意的点了点头。

    狼王虽老,可威严仍在。

    努尔哈赤招招手,示意众将都围到桌案旁边。

    他指着一块简陋的羊皮地图大声发令。

    “皇太极,你率本部连夜赶往这里。”

    努尔哈赤的手指重重的戳到羊皮的一点。

    “你务必要在凌晨发起攻击,把喀尔喀部的老营一举击破。”

    抬起头,努尔哈赤死死盯住皇太极,一字一顿的问道:“你能不能做到?”

    虽然不知道努尔哈赤凭什么判断喀尔喀部的老营,就在他指的哪里,但皇太极还是大声吼道:“儿臣绝无问题。”

    “好。”

    努尔哈赤大声笑了起来:“只要老八击破了喀尔喀的老营,那我们就只需在这里等喀尔喀部自投罗网就行了。”

    笑声中,努尔哈赤的手指又轻轻点向羊皮的另一个点。

    老汗疯了吗?

    后金大帐中,面面相觑的众将耳边,只剩下努尔哈赤疯狂的笑声还在不停的回响。
………………………………

第二八O章:足球(求订阅、推荐、收藏)

    事实证明,努尔哈赤并没有疯,他还是一如既往的精明,一如既往的神武。

    天启五年腊月,努尔哈赤大破喀尔喀蒙古于草原。

    此战后,蒙古喀尔喀五部受创严重,已经直接达到了分崩离析的程度。

    喀尔喀五部中,受创最重的乌齐叶特部直接全族溃散,只有族长卓里克图洪带少量部民投向察哈尔的林丹汗。

    巴林、弘吉剌、巴岳特以及扎鲁特四部也遭受重创,虽然还勉强维持着部族不散,但部族也陷入到风雨飘摇之中。

    蒙古喀尔喀部离灭亡只差一步。

    后金老狼王努尔哈赤的声威,再次震撼了整个天下。

    京城

    信王府

    放松了心情的朱由检,正在苦思找点什么乐子。

    麻将,他是绝不能再打了。

    连续打了数天的麻将,朱由检都快要打吐了(尤其是在他输多赢少的情况下)。

    也不知朱由检的三个王妃怎么会那么有天赋,对麻将竟然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