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标铜-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法的人从来不缺,缺的只是执行,齐思中老爷觉得,这宋人的心细如发其实关节还在这执行得力上,任何想法得以贯彻都是因为其上下一心,能够令行禁止。

    而更是难以想象的,便是这宋人究竟是什么时候把各家蛮部的底细摸得这么清楚的?就在自家眼皮底下,照道理说就算如所想真是那什么铁鸟的功劳,可能找到各部的准确位置他信,但连各部的人口和习性都如此了解就实在是让人有些毛骨悚然了,这早已不是什么心细如发能够说得通的了。

    齐老爷和在座的各位自然不会知道除了无人飞机的侦查外,其中还有胡八荣的一份功劳,但仅以胡八荣提供的情报也不过只是皮毛,土人之中也绝不会有人能够明白历史数据库的威力究竟能有多大。

    只是众人心中潮涌,还有一人则是强作镇定。

    原本以为稳坐钓鱼台的手段看来是行不通了,召恩唤过随从小声嘱咐起来,西面和南面的几家有着姻亲的部族看来是要提前知会一声了。方才这位黄官人一通说下来,对各部情况的了解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期,只是都了解到了这种程度,难道宋人就真不知道各部与他的关系?装作不说罢了。

    但有一点已经肯定,宋人要对蛮部用兵的想法如此一来当是板上钉钉了。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平心而论,手中有强大的军力,又有各部最详实的情报,就算换作自己恐怕也会动了要平定周边的心思。

    毕竟,没人会嫌自家的地盘太多。
………………………………

第十八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四)

    “召恩这小崽子除了混吃等死还能干嘛?”

    送走了古晋城来的信使,老阿披萨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伦笃部的老族长虽然不如那古晋城中的大户们见多识广,但胜在年长了不少岁,自问还是有些斤两。什么宋人要来招抚得消息,在老者看来不过是些没影子的话,占着好好的港口不要,跑到林子里来喂蚊子么?还是嫌港口边上园子里的胡椒不够多?要知道胡椒虽然贵重,可毕竟不能当成饭吃,通货膨胀的道理不懂,但收得多了,这胡椒可就真的不值钱了。听说大明就曾用胡椒等香料给官员发放俸禄,同样的事情,南洋诸国的君主干得也不算少,可没几个人愿意要的,都更喜欢现钱,可见再贵重的香料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

    至于说什么宋人为了各部的金银,那更是胡扯了。十多年前,倒是有人传闻吕宋的山中有金银自出,害得大明的皇帝差点派遣大军前去,也直接导致了西班牙人畏惧大明的武力而对当地华商展开了清洗,很是杀了不少汉人。听起来倒是有些道理,但仔细一想也不对,这十多年前的传闻早已被证明了只是谣言,就连他这样远在南岛的土族族长都有所耳闻了,相信不会再有那等愚昧之人会相信什么蛮部的财宝。真要有什么财宝,他还会情愿窝在这蛮荒之地?想来不过是召恩派来的信使找的说辞,不过早作准备倒是没错。

    纵然自家的一个族孙娶了召恩的小女儿,纵然召恩还在伦笃溪边上有几处大的胡椒园子,可老族长从来对这位住在古晋城中的晚辈看上眼。不过是因为乃父乃祖的开拓,加上海贸的盛行而得了时势罢了。再说如今城中的宋人,恐怕真不是想象中那样简单,阿披萨在城中也有眼线,尚没有到闭目塞听的地步。宋人所做的事情都是他未曾想到的,虽然时日不长,但却都是要掘断本地大族根基的手段。

    想到此,阿披萨唤过身旁一人,道:“这次去城中又都见到些什么?”

    阿鲁纳向阿披萨讲了宋人的种种享用,讲了如城的巨船,还讲了军纪严明的伏波军,最后自然是将听到和见到的关于宋人在城中要推行保甲和在城外集存并屯的事情详详细细的跟自家老子讲了一遍。

    他是阿披萨最为倚重的儿子,早在伏波军登陆之初,消息便透过这个常在古晋城中走动的儿子源源不断的送回寨子里,宋人会对周围蛮部用兵的消息他比其他人知道的并不算晚,甚至以个人判断而言,可能确定得更早才对。

    放眼古晋周边,两千多人的部族已经算是大的了,此地土地虽然肥沃,但未经开垦,也养不下更多人口。沿着这伦笃溪的十多处园子,除了稻米就是胡椒,每年除了留足部中口粮,剩下的产出都是供应城中贸易之用,说起来虽然口称蛮部,其实论及与城中商人的关系,可是一点都不疏远,至于因为猎头之类的习俗被本地人畏惧的都是更南面一些的,与伦笃这样的大部族实在无涉。

    召恩打着什么主意阿披萨心头再清楚不过,此次对外,无论是嘴上说的招抚,还是实际意义上的集村并屯,宋人都会先礼后兵,事先不打个招呼直接就兵戎相见的事情,就算以残暴闻名的亚齐国也不会这样去做,何况听儿子说来这宋人似乎还颇为重信,更像是个治国理政的样子。

    但真要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打头阵的也只会是南市的那些汉商,本地的土著充作雇佣的会有,但土族大户出头的绝对都在后面。最后说不定会斗个两败俱伤,到了那时再要本地的土族出面,对于召恩这样的人就是另外一番局面了。而从自身来讲,周边几个和城中颇有渊源的部族,都有城中大户的田庄和胡椒园,真要是搞了集村并屯,恐怕受到损失最大的就是城中的土族大户,反倒是大食人与汉商,做的都是转手的买卖,并无干系。是以儿子从城中回来时,传说城内汉商人的民兵已经有了两三百人,想来就是这个道理了。

    所以只要了解了其中的利弊,事情的走向自然便有了清晰的判断。

    “告诉下面的头目们,族中各寨的男丁都要知会到了,这几日要谨守门户,没事的不要外出,更不要进城中去。”

    “儿子回来时便吩咐人去做了。”

    阿披萨对儿子的处理颇为满意,想了想又道:“这几日若是哪家的小子在外生事的,都给我关起来好生收拾。”

    “儿子记下了。”阿鲁纳低头受教。

    “还有,你那边有人能和那大宋的什么首长搭上话的么?”

    …………

    零零星星的雨点打在屋顶,已经能够听到悉索的声音,天气也终于开始转凉。

    在行营所在南市议事厅中,始终荡漾着一片和谐欢快的气氛,因为一切进展都颇为顺利。

    “这就是最新的集村规划?”薄存书看着图纸问道。

    新规划的几个从规模上更应该称作镇的区域从五个方位将古晋城团团围住,城外还有道路辐射向远方,如今都已经开始夯筑地基了,和预想的差不多,集村并屯的动议一经提出,尚没有集结军队,便已经有好几家的部族派人前来联络,说是愿意归附大宋。

    不过廖云也并不傻,这些部族背后站着的古晋城中大户他不会不清楚,为什么都表现得如此俯首帖耳?一则自然是都不愿意当这出头鸟,虽然未与伏波军见过阵,但想来是块难啃的骨头,故而还是先礼后兵的好。

    再说不过是嘴上说说而已,宋人能派下多少官员前去治理?只要嘴上服个软,古晋行营到底有多少人并不是个秘密,再说首长们可是也许了给蛮部的子民们种痘的。更何况难得有了个能够掣肘城中大户的机会,尤其几家和古晋贸易频多的蛮部更是乐得看戏。

    当然中间也不乏与召恩这样的本地大族牵连颇深的,伦笃部不过是其中之一,对于这些部族与城中微妙的关系,经略司其实已经有了充分的掌握。至于下一步,说是用兵,不过廖云本人倒是更喜欢用软刀子杀人。

    薄存书这几天就在操心着这事,虽然他不分管军事,更多的还是把心思放在了民政上。

    然而最终的规划还是出自廖云之手,除了东面被大河隔开的地方,沿着古晋西面和南面的界限划定了五处大的集中安置区域,而西面的伦笃溪便正在其中。

    “这伦笃部的人倒是有趣得很。”廖云并未关心薄存书的发问,而是扯起了其他的事情。

    “伦笃部?就是伦笃溪边的那个大部族?”超过两千人规模的大部在古晋周边可是让人印象深刻的,虽然各处蛮部人口十倍于古晋城,但周围毕竟都是莽荒之地,又多野兽烟瘴,没有充分开发的土地纵然肥沃也是难以养活过多的人口,故而上千人的大族都是难得。

    廖云笑道,“你知道他们是走的什么路子跟行营搭上话的么?”

    薄存书不解,道“什么路子?”

    廖云还是笑,“你有好几天没见到邓文舒妹子了吧?”

    经廖云这么一说,薄存书倒是想起来了,这几日的确是少见邓文舒的影子,这可不是那一位妹子的性格。

    “伦笃部找了她?”薄存书脑子转得很快,不过表情的惊讶中依然带着些许诡异,二十来岁的小伙子脸上都浮起了一抹红晕。

    廖云一见对方会错了意,赶紧解释,“你想岔了,邓家妹子的眼光还没那么差,再说本地的男子你觉得咱们的妹子能看得上眼?”

    果然是关心则乱,早想到薄存书对邓文舒的意思,他也就不会语焉不详,害得这一位想歪了地方。

    “你们是在说我。”一个声音再两人身后突然问道。

    两人转过头去时正好和一张黑炭般的小脸对上。

    ‘猫?’

    薄存书一惊之下反应过来,邓文舒银铃般的笑声划破了尴尬的气氛,因为是首长的原因,警卫甚至都没有通报,这才把正在说话的两位给吓住了。

    “应该是暹罗来的,本地可是少见。”

    暹罗猫毛色与本地土猫迥异,纵然此地别号猫城,家家户户都少有不养猫的,可这样的品种确实还未见过。只是虽然廖云说是暹罗猫种,薄存书却觉得与印象中后世的暹罗猫还有区别,毛色也更黑一些。

    “伦笃部送来的?”薄存书问道。

    “知道投其所好,所以我才说这伦笃部的人有趣啊。”廖云答道。

    为了跟大宋帝国的首长们搭上关系,也算是绞尽脑汁了,最后竟然是从宠物这一条走了邓文舒的门路。也亏他们能在婆罗洲找到暹罗猫,这些猫种据说在阿瑜陀耶也是寺庙中高僧饲养的宠物,但靠着海贸,估计也没有多少商人会运送这样的活物,故而一献上来便成了邓文舒的心头肉。

    不过邓文舒虽然心中欢喜,也没有忘记原则,伦笃部的举动不过是在她这里留了个名罢了,但光是留名也已经是够了,至少行为决定态度,让首长们知道自家的部族是如何恭顺比什么承诺都要靠谱。

    但真要让各部真心实意的顺服,还得有一场实打实的军事胜利才行,就是周边各部这几日接连有使者前来表达恭顺之意,真真的滑不留手,看来一开始就对这些蛮部估计得错了,文莱府的几次用兵早早的名声在外,恐怕再有几个月,吕宋、爪哇和中南半岛上的大小国王和总督们就都会传开了。

    这韬晦之术着实是难学啊,廖云心中感叹。也难怪他们这群人在旧时空不如意,记得有人说过,厚黑也是能力。

    “‘第三帝国’的官人们还是太要脸了。”他自嘲地笑道。

    “报告。”一名警卫走了进来,打断了廖云的思绪。

    “什么事?”

    “在东面渡口巡哨的伏波军抓到了两个细作。”

    “哦?查清是什么人了么?”

    “田首长已经审过了,是伦笃部的人。”

    “哦?……这伦笃部还真是有趣啊。”
………………………………

第十八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五)

    “雨季走陆路去文莱?”

    “对,他们就是想着趁雨季混过渡口,再往北去就都可用行商的名义蒙骗过去。”

    “那到了文莱城呢?”

    要说想玩恐怖袭击,凭两个土人根本就是做梦,此时又没有威力巨大的杀伤武器,再说文莱城的防御水平在枢密院几个月的折腾下来,在南洋已经能算作固若金汤了。而且从搜查的结果来看,被抓获的两人除了随身的短刃外并没有其他武器,论起两把刀工艺倒也不错,可要在文莱城中闹事,未免也太小瞧文莱府警了一些。

    田中笑道:“说来真是有趣,伦笃部竟然是想要绕过咱们直接去文莱献降表。”

    “就这么怕咱们?”

    “也不是怕,只是觉得行营中人必然贪图平定各部的功劳不肯真心接受他们降顺,故而要向朝廷行在派遣使者。”

    “真是思路清奇。”

    “可全古晋也就只有他伦笃部一家这么干。”

    “大概是以为别家没有他们聪明。”

    “我看多半别家是真没他们聪明,你还别说,要真是换了大明的官军,说不定倒就把他全部上下两千来号人都做成首级功了。”

    经过梅凯西的反复灌输,对于本时空的封建军队是个什么德行,穿越者们全都明会于心,也就是土人不兴首级论功,不然也不会比大明的官军好上多少。

    “可两个土邦的小头目,就算身上带着些金银,到了文莱又如何疏通?”

    “说是在文莱城中认识一位丕显。”

    “丕显?”

    “对,就是城中的贵人,与皇室多少还有些关联,他们不是在报纸上听说了我大宋优待渤泥王室么。”

    “优待?”廖云心道当宠物养着也算优待?

    田中倒是说话直爽,道:“对啊,朝廷供给文莱城中皇室的各种津贴和种种好处可都在报纸上登了,看来倒是真起了些作用。”

    “就是第三版上的那些?”

    “不管哪一版,事情总是有的。”

    《新华日报》第三版上现在惯常都会写些市井趣事,有婆罗洲当地的奇闻轶事,也有从北面海上传来的各种‘新闻’,而原先渤泥国的素檀和老国主受到了宋人的什么优待也成了文莱城中各色人等茶余饭后的谈资。

    毕竟穿越者人少,也是不想引起与周边国家过早的敌对,毕竟南洋的几家素檀,多少还有些姻亲关系,再说,还要担心兔死狐悲。打仗不怕,但耽搁了经济建设就不好了,是以这怀柔的法子还要继续,至于等到以后在南洋彻底打开了局面,到那时,穿越者们相信王室们是会主动上表逊位的。

    如今文莱城中的那一位大君已经被户部下面开设的各家工厂当作了新产品的实验对象,也顺带让王室成了引领时尚消费的风向标。新制得的冰块要给素檀使用,新研发的饮料也要给素檀尝鲜,甚至连味精这样的最新实验成功的调味品都要送上几罐子到宫中的厨房以备使用,实打实的将王室之人当作了食品化工业前进道路上的小白鼠了。

    当上一国之主是为了什么?在常人看来不就是为了过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心日子么?再有几个良人美眷相伴,热了有冰镇的饮子降温,倦了有舒适的摇椅解乏,饿了还有各种最时新的菜式,装在没有半点杂色的纯白瓷盘中供人享用,而宫殿的外面呢?有捧日军和伏波军的拱卫,别说海匪,就算是曾经在婆罗洲各港口横行的西班牙人恐怕也不敢再染指这片洋面。

    但对于如今王室的种种表现,都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最真实的写照。

    然而这样的生活在编辑们妙笔生花之下却成为了一篇篇的小品文字刊登在报纸之上,外人看来实在让人艳羡,也让大宋治下的一派王道乐土景象跃然纸上,想必那伦笃部多有在古晋城中走动的族人,也不缺认识汉字的部众头目,报纸应该也是看过了,故而起了心思想要在招抚之事上耍上一点小聪明也是可以理解,只是运气不好让巡哨的伏波军给撞见了。

    大将领兵在边境征讨蛮夷,而蛮部的使者绕过前线直接到国都斡旋的例子,在大陆上那个中央王朝的历史上并不少见,只要朝中还有派系便会有人借着由头来掣肘,纵然小到伦笃部这样的部落想必也有几个聪明人,自然不会想不到。而得到了优抚的土酋们往往反而能够得到比前方领兵攻打的大将更多的封赐,这一回多半也是打的这个主意。

    只是可惜,这次遇到的是披着大宋羊皮的‘第三帝国’,至少目前而言,文莱与行营沟通顺畅,有什么问题一个卫星电话便能说清,而且东西两征更是当下的‘国策’,任何工作都在让道,元老院更不会因为几个土酋首领的求告而放弃唾手可得的疆土。

    更何况,这人还给截住了。

    虽然从性质来讲,这次捉获的两人并不算有什么敌对行动,甚至只能算是讨好,但既然行营已经在此地实行了实质上的军管,自然还是应该敲打一番。

    “老刘怎么说?”私下里说话,并没有伏波军的土著士兵在旁,廖云也随便了许多,提起刘大悟也不再文邹邹的加上官职。

    田中虽然并不统属于海军,但好歹都是军事口的干部,自然与刘大悟走得更近一些,这件事情显然他是与海军方面有过沟通。

    听了廖云的问话,田中便道:“老刘的意思,本地的民兵再有个几日就该来出来亮亮相了。既然伦笃部想要恭顺朝廷,不如就给他们个机会。”

    …………

    阵阵喊杀声在空气中回荡,那是古晋城西门外与地堡之间的一片空场上传来的声音,声音源头的一群少年刚刚吃过了早饭,在操场上发泄着他们多余的精力,上百号人中,只有马本在这几个相对安静地呆在角落休息。

    虽然首长们嘴上没说,但留言已经在古晋传开,听说是要去与蛮部见仗了,但马本在心中没有多少紧张。

    本地的福佬与周边的土人并不是没有过冲突,单以堂堂之阵而言,汉人并不畏惧蛮部,虽然互有胜负,但赢得总要多些。

    况且现在他已经不再只是本地的一名雇佣民壮,而是真正的大宋民兵。

    关于民兵究竟是个什么职份,这几日听着首长和伏波军的前辈们说了不知多少次,但就如说的不如做的一样,无论宣传得多么天花乱坠,马本在都更相信双眼看到的现实。

    身上穿的虽然只是用最简单的棉布缝制的素色短褂,但身边所有的同伴都是一样的款式,看上去就显得特别精神。刚刚发到手中的点钢矛取代了前些日子训练用的木棍,让他爱不释手,这样好的钢口可不多见,就这样像烧火棍一样发给了每个人,看来是真要动手了。

    原本觉得就是寻常海商争抢地盘一般,马本在虽然年纪尚小,但也和族中长辈经历过几回,马家族中在本地本也是数得上号的香料商人。

    过去为了争夺一块园子或是一处货场,也就是几十人规模的械斗,而且并不会有什么死伤,拼的不过是气势。但自从这一回被抽丁应了募,他越来越觉得这大宋帝国的民壮与以往任何一家本地华商雇佣的打手都不一样了。用首长的话说民兵虽然没有正式的出身,但也算是从前宋的厢兵沿革而来,虽然这厢兵是个什么东西少年并不清楚,但每月都有的俸钱却是实打实的好处,而且第一个月的已经先给了。

    虽然不如伏波军这样的正规部队拿得多,好歹比以往各家有事临时招募人手强上不少。

    只是发的全是纸钞,还好首长自己开的商站能够用这纸钱买到不少好东西,而周边的其他商家也都渐渐的认了这账。

    简单的一眼扫过去,经过这些日子调教的民兵已经颇有了些模样。

    马本在只知道负责教练刺击之术的是一位姓田的首长,听说是大宋的一个什么将军,武艺倒是了得,五短的身材寻常两三人奈何不得,浑身的蛮力,而一手擒拿之术更是让人钦佩不已。

    马本在的资质不差,田首长的那些手段他看过一遍也有所揣摩,可到了正式的训练上,首长却不教了。每日里只是列队和走路、跑步,到了前几日才开始用一根长棍教授刺击之术。但奇就奇在就是这样简单的队列,不过十数日的时间便颇见效果了,前天安排的一场对演,马本在所在的一队不过三十多人,轻轻松松便杀散了北市的另外一队,那队大食和天竺移民组成的队伍足有五六十人,只是尚未经过首长们调教,差距便如此突显了。

    这场比试并没有被刻意宣扬,似乎首长们认为这样的胜利在他们亲手调教出来的民兵手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枢密院定下的民兵训练操典,最终便是着落在训练容易,成本更低的长枪方阵上。

    将一个平民训练为弓箭手,无论任何时代,都是成本巨大和耗时冗长的,元老院绝对不会接受这样的方案。而火枪手虽然训练还算容易,但眼下既受制于火枪半手工作坊式的生产力,穿越者们也还不大放心将热战兵器轻易交给新附之民使用,毕竟手中干部有限,对人员的甄别和梳理也都只是按部就班的进行,究竟何人可信,何人可疑,全都在两可之间,都还需要时间和事件去检验。

    但眼下的情况已经是箭在弦上,古晋周边的蛮部,远的先不说,离得最近的十多家全都派来了使者表示愿意投顺大宋,其中一家更是想要绕过行营直接派人去古晋。但已经表态的各家,其实并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