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标铜-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开始傅小飞等人的说法田生金本也不信,论攀附海外之人其实与国内别无二致,当年回鹘就因为取了唐朝的公主,到了北宋时的国书中都还要称宋帝一声‘汉家阿舅大官家’。但与两人这一番话说下来,他却已是信了七八分。

    已经摸清了田生金的脾气,傅、顾二人说话便没有再作过多思虑,顾子明虽是建筑专业出身,于文史上还更精擅,“亡国之恨岂敢稍忘,小人先祖辈漂泊海外三百有年,却时刻教导我等乃是诸夏之裔,故而此番才不辞辛劳代渤泥前来入贡,却更是为了向大明通报夷情,正是要防着再有这以夷变夏的事情。”

    这话说得极有分寸,顾子明没说朝廷只说大明,这是为了将来撇清关系打下的伏笔,更为了不会低人一等,田生金哪里知道这中间的关窍,只道真是大宋遗民,已经信了九分。

    他关切的问起二人,“如此,你等初回神州,倒是该去祭拜一下大宋的忠臣才是。”

    “倒是已经去过了。”顾子明爽快回道。

    “哦?”

    田生金略感惊讶,两人复又解释,“来时我等才去了大忠祠上过香了。”

    大忠祠建于洪武年间,祠堂就在附郭于城中东南的番禺县衙后面,供奉的是宋末三杰文天祥、陆秀夫和张世杰。顾子明一说此处,田生金自然知道,刚到广州赴任时他便去过祠中拜祭,祠旁的臣范堂中尚有他的题诗。虽然从西门进城过去要绕些路程,倒也不远,他们要拜祭文天祥等倒也的确是最近便的一处了。

    田生金得了珍宝,又与两人说得投机,便谈了许久。

    期间问起宋室南渡的种种,傅、顾二人都照元老院定下的统一口径回答,说是在南洋之南的大海中有一处大岛名唤澳洲,将澳宋子民在那里生息之事也大略说了。然而毕竟过了多少年了,纵然有说不清处也无大碍,好歹比闽粤奸民行商传回来的南洋消息要真切得多,一听便不似作伪。

    关于对明的政策,其实来到广州以后元老院便做出了调整。

    见识过当前大明的国力之后,傅小飞与顾子明几个通过电台又与元老院反复沟通了数次,他们一致认为当前正是南洋攻略阶段,明国可以引以为援而不可为敌,但元老院也不必称臣,毕竟就算以当前在渤泥国的局面,大明官方就算全然清楚也不会认为元老院是大陆的威胁,而且以大明的军事投送能力想要干涉南洋是绝无可能,继续披着个渤泥番邦的名头最好。但如今明庭对传教士的态度却可加以利用,因为西方的殖民者必须借助明庭的善意才能获得在东亚贸易的便利,仅从这个层面而言,大明能够提供给穿越者的助力也要大上许多。

    而且,有了大明的态度作为推手,在对像与澳门这样地方的殖民者博弈时无疑便多了不少筹码。

    但话说到最后,田老爷还是不无遗憾的告诉了二人,“你们所提诸事只铁锅可以应允,但朝廷法度你们来广州也有些日子想必知道,购买硝石、硫磺之请本官也概莫能助。”

    傅小飞曾请罗之鼎代为向田生金转达请求,希望能够从广东官府购入一些物资以备守城之用,硝石、硫磺便是重头。田生金自然知道所谓铁锅运回渤泥也绝不会被用来做菜,多半还是打造兵器。但铁锅本也是朝贡贸易多有输往南洋的,就算佛郎机人也会着意采购并无过多限制,现在倒是藩国的贡使求了过来自然没有不允的道理。

    但硝石、硫磺大明虽多却几乎不会出口,即便恭顺如朝鲜也未必能够得到多少,故而在大明南方的民间商户们便更惯于将硝石溶于水中隔着容器制作冰酪,虽然此种冰食售价不菲,可偏偏沿海的大城中不缺的恰是有钱的富户,是以这硝石便又发挥了他的另外一番功用,比之打仗反而更受欢迎。

    只是即便傅小飞后来改口又以南洋气候炎热为由希望只购入一些硝石回去制冰也依然没能说动田按院松口,在这样的原则问题上老爷们还是有些拿捏。

    但既然收了礼,田生金也不好过于驳二人情面,乃道:“你们提的第二件事倒是可行。”

    “第二件?”傅小飞想了一想,终于记起第二件事情是请广东官府发给前往澳门的路引。

    听闻傅小飞一行说的是要去澳门寻访各种工匠,田生金都觉得好奇,早上听叶宜伟的话两拨人竟是想到了一起。其实此时澳门的军火制作还是地下,朝廷的守澳官员就在眼前,明目张胆的制作军器那是要被断粮的,澳门的供给由香山县负责,都是按丁口供应,断上十来天口粮那是要饿死人的,而更重的还要拿官问罪。

    是以叶宜伟当时也只说听闻有澳夷善铸枪炮,却并没有说澳门有什么兵工厂的。

    “这是好事,师夷长技以制夷嘛。”不知怎么的,上午听到的这话就被田生金脱口问了出来。

    傅小飞见田老爷捻着胡须自得先是一愣,却是顾子明反应更快,“按院此话正是这个道理。”

    “也好,下一次关闸开闸官中正好有一批在押的囚徒要送还香山澳,你们可与海道的官员一同赴澳。”

    “可是蒙按院昭雪的那些奴人?”

    田生金这回稍微有些惊讶了,但还是淡定答道:“正是。”

    他的惊讶在于这些自称前宋遗民的人居然知道这些事情,但想想那三万余字的《夷情会要》,不精细倒不像这些人的做派,这样一想他也就不再纠结。

    事情的起因已经过了快十年,万历三十五年入夏之后,一艘小艇被巡哨的明军拦下,船中十余人俱是东人模样,随即便与明军接舷而战。两边人马一场打斗下来,明军阵亡两人,对方也死了三个,另有两人落海溺毙。

    剩下的九人被明军所擒,又因语言不通便以倭寇论罪下狱,到万历四十三年田生金到任地方时已经在牢中关押了八年,其间五人相继病亡。

    可这位田按院自去潮州拜祭过自己的恩师唐伯元后便想起了当年自己蒙冤的一幕,到衙后清理积年案件正好就撞上了这桩无头的官司。他细加分辨觉得这些人绝非倭寇妆容语言,于是请来通事传译,最后才弄清了事情原委。原来这些人却是出生自朝鲜釜山,被抓之前系被倭寇掳掠辗转经琉球、台湾被卖到澳门,他们出海实是奉了佛郎机家主之命上岛取柴,随身刀具是砍枝所用。

    香山澳的佛郎机人此时本就蓄奴成风,前些年广东官府还为此专门巡视当地,然而此风依然不止。

    此事一经查明,尚在牢中的澳奴理论上便不应再受倭奴之罪,但因此辈持械拒捕又杀死了官军,故而也只得继续收押以待上报之后再行区处。

    此事在本地也算是一桩奇闻,是以传得颇广,傅小飞有意打问过自然容易知道。

    田生金一说这些囚犯要送回澳门,他也就猜出了身份。

    没想到居然是用这么个理由打发他们去澳,于是二人又是一副奉承田老爷的明察秋毫,再后又有访客前来,田生金便早早的送客了。

    出得院门,二人立刻换了面目,带着一副阿谀的样貌示人实在是不松快。

    亲卫早已赁下了车马,顾子明见了对傅小飞道:“接下来我们去哪儿?”

    “当然是……濠畔街。”
………………………………

第二十六章 番使两来议银镜(一)

    开凿于宋真宗景德年间的玉带濠横贯广州新城,两头在城外拐着弯直接通到珠江,原本二十余丈宽的濠河是广州城南最为繁华的一处市舶,三丈深浅的水面足以容纳许多大船。

    但自嘉靖以后新城建起,豪门富户便都将争地的手伸了过来,这玉带濠也就渐渐失了往日风采。加之如今海船益大,故而到了隆庆开海以后,大些的舟船便不能直接进来而要借助潮水涨势才能往返于濠畔街后的码头上下货物了。

    但玉带濠因之变得窄小也正是此地商贸繁盛的见证,不然怎么能说此地是寸土寸金呢。

    午后到日落前的这段时间正有不少午睡足了的客商们出来走动,趁着天光尚好濠畔街中的各家铺户门口都是人头涌动。极目远眺笔直的街巷中布旗招展,各家招牌与摩肩接踵的人群交相辉映,光是扫上一眼市面,麻石铺砌的街道在本时空而言就干净得有些异常。

    高家客栈就在濠畔街的西头,距离太平门最是近便,店如其名是此地一位高姓商户的产业,因为此处消息畅通的缘故,住在其间的外路客商很是不少,叶家大柜和几个伴当正也下在这里。

    “你这瓶子卖价多少?”叶宜伟此刻正在附近一家器物店中,手中的玻璃器被反复摩挲着仔细端详,看了许久才谨慎问道。

    这店子外面除了一个招子外并不起眼,卖得又都是贵重器物,是以平日进出客商并不算多。虽说房屋外面看着已经老旧,但店中却是刚刚用白灰刷过,新打的香樟木桌椅看着簇新。

    那店上的伙计瘦猴一般模样站在一旁战战噤噤,生怕客人失了手,现在听到问话却像是终于等到了开闸,言语便如放水一般滔滔不绝的介绍起自家的货品来,之前因为拿不准来人身份而有的那点担心则便即被抛到了脑后。

    这里是濠畔街,广州城中最为繁华的所在,不光外省行商,番商同样不少。

    各国各地的客商奇装异服的多有,更有那等衣着不显的豪富之人,身家巨万却用度寒酸的江西商家这伙计可见过不少,以貌取人从来都是乡下财主才会有的做派,濠畔街上的伙计通着九州四海的生意自不是这等眼界。

    眼前的这位老者似乎就是如此,论衣着不过平常的披巾与直身,料子也不精贵,听口音却更类川商,多半就是西面过来的,这样的客商广州城并不算少。而他全然没动送上的茶水点心,只是看货的做派也让伙计安下心来。

    见客人询了价,伙计只是一应回道:“这个小的要一两五钱,还有大些的是三两银子一个,尊驾若是多要还能再少,若是走海路官中的抽分并船主和码头上上的帮手小号也能代理,若是去内地车马镖行便只能到梧州,再远便去不得了。”

    伙计答话举一反三,看得出来不止对一人说过。

    叶宜伟又将瓶子拿在眼前,虽然隔着有些浑浊的瓶身尚看不太真切,但的确是能透过光亮映出瓶子后面的景象。这玻璃瓶子他在贵阳时也曾听闻,只是以他的见识也能知道这样的器物不过是做工精巧,但若论三两银子的价格,就算用象牙来做也就是同样工价了。

    他自知道不少,南洋入贡的象牙,官中给价也才五百文一斤,听闻京中光禄寺的后院中还埋着许多不要钱的,这样一比这玻璃器也的确是贵。玻璃既知是人工做成,比不得象牙犀角这样造化生就,现在价钱腾贵也不过是因为匠人秘技不肯外传罢了。

    但一旁的几个伴当哪里见过这个,“这瓶子竟是透光的。”

    其实天然水晶石制作的食器他手下这些子侄伙计并非没有见过,还有镂空上釉的玲珑瓷近些年江西景德镇也出得多了,贩往贵州的虽少却也不是没有。但比起单纯通体透明的玻璃就小气了一些,更况这店中的玻璃瓶子未免也多了一点,整面墙的货架上竟然是摆满了。

    叶宜伟上午从田生金处出来便接着了同来的几个伴当,正是边走边看顺便寻个吃饭的铺子,这边正看着玻璃器皿店中却又来了客人。

    今日店主有些事情,只得两人在店中照看,账房正在柜上书写,那伙计见了忙又迎上前去正要询问客人看些什么,却是叶宜伟先上来招呼道:“二位有礼。”

    “老先生有礼。”顾子明先认出了面前这人正是早间在田生金府上所见的老者,欢喜道。

    叶宜伟见对方也认出了自己更笑了起来,“不意今日又撞见了二位,倒是有缘。”

    他能认出对方自是因为两人妆容异于常人又待人有礼,却不想二人真记得他。

    两人并不清楚叶宜伟来路,只是在巡抚府上见着想必是有些门路的,也好奇道,“老先生也是来看玻璃器的?”

    “随便看看。”叶宜伟随意答道,忽见二人衣着又问起,“二位看着便像是外邦客商,这官话却比小老儿说得都好,想必是常在这里行走。”

    傅小飞道:“我等都是头一回来大明的番商。”

    叶宜伟心中惊奇,让过身子又把几个手下一一绍介,互相通了名姓来处。

    “老先生多礼,我们两个也就是胡乱转转耍子,不算正事。正好看到这店有玻璃器就进来了,却不想你也在这。”

    那伙计早等得焦烦了,见话头重又引到了器物上,马上开口接了过来,“客官好眼力,我们店里的玻璃器都是从佛郎机来的,客官你看这釉色,放在全广州城都找不到第二家。”

    ‘玻璃的釉色?’

    听到这话顾子明差点喷了出来,也亏伙计敢说,估计这位老者便是被他唬住了。

    傅小飞接过笑道:“你这话说出来也不怕隔壁高老爷抽你。”

    他与顾子明操得一口广东官话,伙计虽然听这‘抽’字意思不甚分明,但隔壁高老爷五个字还是明白,高家客栈的东家可不止做客栈一桩买卖。但他依然是犟嘴,“开门做生意的,讲究个童叟无欺,倒也没有怕谁的道理。”

    “可你方才说这玻璃器广州城中找不到第二家,我怎么听说前些日子高家的富平号就进了一批渤泥国入贡的水银镜,却也是玻璃的。”

    那伙计反应倒快,奉承着笑道:“有道是一分钱一分货,富平号那水银镜子都快卖到二百两了,寻常人家哪里消费得起。”

    “广州城几时缺有钱人了,再说这说得也不是价钱贵贱嘛。”见打压的功夫已经做足,傅小飞便打了个圆场不愿再得罪商家,看似随意的拿起了一个瓶子又对叶宜伟道:“老先生已经问过价了?”

    叶宜伟却对傅小飞的前一句更感兴趣,他这次奉命前来广东,除了寻找冶铁铸炮的工匠,还有一桩便是王星平让他广寻能工,这制作玻璃的便是一个,他本意见这店中似乎多售玻璃器具,以为能够打问些什么这才进来。现在看来这两位番商似乎与富平号更熟,于是对傅小飞问道:“尊驾说高家的富平号还有更好的玻璃器?”

    …………

    片刻之后,地方已经换到了街边的一处食店,二楼靠窗的一张八仙大桌围坐着六人,傅小飞他们的护卫留在了车上没有跟来,隔壁桌上则放着个小藤箱以及一大一小两个玻璃瓶子。

    最终傅小飞还是没好意思空着手从那店子里出来,这东西拿回去好歹也能让总部对如今的玻璃工艺有个直观的认识,况还用了别人的茶点,南国第一的商贸去处这销售的手段他这些日子也算是领教了,论及大明商人的服务意识比之后世也没有多少区别了。

    桌上已经摆起了几盏碗盘,因为商贸繁盛的缘故,广州城里城外倒是食肆饭铺林立,许多当街的门面都有常年点火的炉子,上面随时热着各式厚味的荤素菜色并煲着汤水,香飘满街。因为担心饮食卫生的问题,傅小飞却不敢点这些不知放了多久的熟食,都让店家现做,自然上得就慢些。

    那伙计每回送菜上来都要问上一句是否要酒,就像是放在楼梯后面的烧酒销路不对一般。只是推拒了几回那伙计也觉得无趣便不再说了,几人这才能好生说上一回话。

    这会儿胡乱摆起一桌,叶宜伟也感慨了起来,“这广州城可真是个好地方,就这满街面的铺子喒贵阳就比不了。”

    傅小飞也道:“还是商贸的缘故,没有这南来北往的客商如何有这许多店家,光是本地的住户如何消耗得了,前些日子我在驿馆中听管干说起城中每日供应的鲜鱼就要数千斤,这在南洋听着也是新鲜。”

    其余几个叶家带来的小子自顾不得说话,只管闷头把好菜往嘴里送,倒不是叶宜伟平日薄待他们,实在这趟出来做事沿途饮食都简单,到了广州见识了一番后叶大柜又让大家处处谨慎。

    今日这两位外番人出手豪阔,这一桌好菜少不得五钱银子,不过想想他们买下的玻璃花瓶便又吃得心安理得起来,而更重要的是叶掌柜已经知道了两人的身份,渤泥银镜的名声可是都传到了肇庆。

    叶宜伟听他们来自渤泥也是惊讶,之前曾在市面上听到些水银镜的风声,不过毕竟是外路人消息并不真切。

    而傅小飞一行只是简单交谈下来也觉得叶宜伟是个实在商人,干练却不失老成,最重要的是待人和善亲诚,这是极好的品德,尤其对于商人而言更为难得。他们此行担负起探查大明情形和开辟商贸的目的,对于潜在的可靠商业伙伴自然格外留心,至少目前看来这位叶先生便是不错。

    顾子明对内地情形颇感兴趣,尤其是贵州这样的边地便多问了几句。叶宜伟也就傅小飞等人的来路和南洋风物及泰西夷情等听了许多。没用多少功夫,这位来自西南之地的老掌柜便与傅、顾两位亦商亦使的大宋遗民有了交情。

    叶掌柜明白说话中的关键,听得也仔细,等傅小飞对他交了水银镜的底叶宜伟便马上问了起来,“不知两位尊使可曾带得这水银镜在身上。”

    “叶掌柜也有兴趣?”傅小飞直接了当。

    “我是想我家东主必然喜欢。”

    傅小飞也不藏私,大方打开藤箱,里面用丝棉包着的东西正是一套玻璃杯碟并一面小些的盒子。那盒子小儿握拳大小,外面覆着的料子像是锦缎。打开来看却似女眷用的粉盒。而叶宜伟这边众人早已停下了筷子,眼睛死死的定在盒子里镶着的一块水银镜面上。看到那透明无色的玻璃器时众人还只是好奇,现在见了这鉴人如此清晰的水银镜却是一齐惊了,不说那几个小的,叶宜伟这把年纪也还从没在镜子里见过自己的长相呢。

    “可惜……小了一点。”叶掌柜心中想着这镜子如今已经卖到了近二百两一面便都不太敢拿在自己手中,赶紧给退了回去,摇头叹息掩饰着自己的囧态。

    傅小飞察言观色看出了端的,笑道:“叶朝奉想差了,这银镜粉盒比如今市面上在卖的那镜子小了许多,并不是一种。”

    叶宜伟一听赶紧问道,“那此物贵众打算如何承销?若是还没有章程我家东主想必愿意包销。”

    顾子明接道:“听叶老说来你家东主倒是个妙人,不过这回我们带来的货品不多,且已有了买家,这水银镜以后恐怕也只能放在广州来做。”

    言下之意,虽然我们说得投契但这大宗的承销生意还是只好由本地商号来做,大明唯一的市舶司可是在广州而不是贵阳。

    叶宜伟虽然早有准备,不免还是有些失望,傅小飞却道:“但这只是对水银镜一样罢了。”

    “贵众还有别的好东西?”叶宜伟眼中又是一亮,和善亲诚并不代表他对商业的嗅觉不够敏锐,自然听出了傅小飞话中别有深意。

    “现在没有,要到明年这个时候。”傅小飞看了叶掌柜一眼,“明年你家东主还让你们来广东么?”

    叶宜伟并未犹豫,“若是贵众所言非虚,说不得还会亲自来上一趟。”

    傅小飞也并没诳骗,看看南下的季风就要起了,自己带着的这些人马在这港中耽搁了许多日子,每日的开支可不算小,想要带着这些人长留广州并不容易办到,海道衙门先就要赶人。而穿越者自己也怕船上的南洋少年在这南国都会把性子给带野了,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他们今天过来实际是要拜会一户已经合作的商家,至于将来广州这里留人与否也要看今日谈得如何。

    此时桌上饭菜所剩无几,众人的注意也早已被吸引到这对话上面,傅小飞正想说一句明年再见,却听下面街道上一阵嘈杂。

    正好伙计端了汤水上来,便问道:“下面何事?”

    那伙计官话说得不好,磕磕跘跘回话听着就像是受了惊吓一般,“杀……人……了……”
………………………………

第二十六章 番使两来议银镜(二)

    玉带濠从西水门入城的这段比起东面宽阔许多,水面直抵北边的内城墙,要到了归德门外的瓮城后才陡然收窄。从西水门到归德门这一段面水背城被呼作平康十里,朱楼画榭连属不断,都是优伶小唱所居。

    玉带濠的对岸隔着高家客栈不远的一处院房和客栈有着同一个主人,三进的院落全是青砖瓦房,有两进都是后来占了后面濠畔加盖。院门照着行商的风水开在东南巽位小角上,左侧南厢没有倒座,全是一溜的铺面,三个门市连起来足有五丈宽窄,虽然有后门连着院中却只有一层楼高,这是为了有客商来时不能窥尽院中情形。

    按照此时习惯,原本大户人家的女眷当要住在三进,但濠畔街这里但凡三进院落多半临着后面码头,都是平常上下货物的所在,三进的院落反倒因为要招待客人及当作仓储多有不便,女眷便大都住在二进院落的正房楼上了。那后院出去又多有飞桥连接曲中,平日多有画舫徘徊随时候着客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