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68新风暴-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国人和洋人相安无事地共同生活在这个岛上,因为开发区管理处在岛上设有警察局;中西文化在这里交汇,当然洋人在这里占上峰,因为他们是投资者和管理者,中国人在这里多数是工人;西方科学在这里占上峰,儒家学说在这里没有市场,各个技术学校,职业学校教的都是西方科技。

    开发区董事会投资建设的自来水厂,电报房均已营业,加上四通八达的平整马路,开发区当初承诺的三通一平工程已全部做到。

    未来的广州开发区将为每家工厂企业提供电力,开发区董事会投资的火力发电厂正在设计中,英法两国的工程师在这里别上了苗头,各说各的好,谁也不服谁,而董事长罗滨还在英国没回来,所以到底采用哪家的设计方案一直定不下来。

    上海,靠近公共租界的苏州河皇冠地带,上海教育中心的整体设计工作早已完成,上海理工大学的校舍教室已经初现端倪,苏州河滨江景观带和校园景观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

    容闳在这几个月中迸发了极大的工作热情。他这个假洋鬼子,严格地说,他这个目前具有中美双重国籍的华人,对上海的洋人圈子可是熟得很,好些有一技之长的洋人传教士,工程师们接受了他这个校长发出的聘书,出任上海理工大学的讲师教授。当然,这些洋人在欧美的一流大学里面是不可能这么轻易的获取教授职位的,所以能在远东的上海当一回教授,这么一个有面子的职位,这些洋人显然乐意之至。

    这时候的上海还不是那个冒险家的乐园,远东的魔都。在这里的洋人传教士,工程师大多有着相当高的学识。就象最早进入中国的英国传教士马礼逊,他一人就编写了一本英汉词典,这本词典至今洋人还在用,其人的学识水平可见一斑。

    中英普美合资的电报公司,已经把电报线路铺向了南中国的每一个租界和对外通商口岸,正准备接通北方的烟台,天津和牛庄。

    北京,紫禁城太和殿。风闻奏事的御史奏报朝廷:洋人已经将电报线路接入大清,大清南方各个租界和通商口岸均设有电报房,各地之间来往通讯瞬息可达。两宫太后将此奏折拿到朝堂上议论。

    以倭仁为首的顽固守旧派照例率先发起攻击,认为此等行为破坏大清固有秩序,扰乱大清清净,应该严加取缔。

    以恭亲王为首的洋务派则提出可以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电报通讯方便快捷,实乃不可多得之良技,大清应当引用学习,也可方便各地通报军情要务。

    朝堂上深受慈禧太后倚重的汉人重臣沈桂芬,毛昶熙等人却是一言不发。深谙明哲保身之道的他们,是不会加入这些满清权贵之间的所谓国本之争。即使他们内心倾向大清可以学习引用电报,这个时候也不能表态,否则他们将遭受顽固守旧派的攻击,而事情一旦出现波折,恭亲王率领的洋务派也会把他们推出来作挡箭牌或牺牲品。

    所以说,不懂得低调守拙明哲保身的汉人大臣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君不见,林则徐在广东禁烟,一时风光无两,可英国舰队打到天津大沽口,道光皇帝马上把林则徐当了牺牲品,罢官发配新疆。而曾国藩灭掉了太平天国,马上上奏要求裁撤湘军,朝廷派他去剿灭北方的捻军,他却是屡战屡败,可照样官封两江总督,现在还升任天下第一总督――直隶总督。

    这天下是满人的天下,汉人官员可以勤于政事,却不能出风头不知收敛。

    当然,朝堂上的争议还是一如既往的没有结果,不了了之。因为恭亲王来了一招欲擒故纵,推荐由倭仁领衔负责找洋人取缔在大清的电报公司,查封各地的电报房。刚才气势汹汹的顽固守旧派立马当起了缩头乌龟,推脱宣称此事乃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职责,根本不敢去捅洋人这个马蜂窝,而两宫太后也不作定论。此事就此不了了之了。

    此时大清东边的邻国日本,励志图新的明治政府正准备推行版籍奉还,废藩置县的政策;颁布建立户籍制度基础的《户籍法》,实行日本形式上的四民平等;将德川幕府的首府江户改称为东京,准备迁都东京,日本的第一条铁路:东京至横滨的铁路修建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全面学习西方的国策已经开始推行。

    而在遥远的英国首都伦敦,梁大少爷的结拜大哥罗滨,迎来了他人生的辉煌时刻,维多利亚女王接见了他,并授予他大英帝国男爵的爵位。从此,罗滨就成为了大英帝国贵族阶级的一员。

    更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个退役多年的英国皇家海军上尉被直接越级提升为海军中校。当然,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在平民阶层,而他罗滨现在已经是一位贵族。大英帝国的皇家海军,向来是被英国贵族们把控的,这也是皇家海军对他这位新晋贵族的欢迎。

    罗滨的大出风头主要原因是他的所作所为符合英国此时对欧洲的政策,扶持普鲁士,打压法国。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狂妄自大,终于让这对曾经一起结伴侵略大清的小伙伴分道扬镳,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把政治玩弄得十分纯熟的英国人历来奉行的是欧洲平衡政策,就是我是欧洲的老大,如果冒出个对我有威胁的老二,那就不好意思了,不管之前咱俩玩得多好,我也要拿你开刀。

    而此时的法兰西第二帝国,雄心勃勃的拿破仑三世正准备学习他的叔叔拿破仑大帝,使法兰西重回欧洲老大的地位。法国人都很骄傲,法兰西作为欧洲最大的国家,理应获得它应得的地位。

    所以罗滨获得英国政府的垂青,能够突然崛起,可以归结为:时也,运也!

    越南,海防。梁大少爷正准备率军离开越南。临行时,他对前来送行的情报局越南站站长金牛轻轻说了一句:“记住,这越南我是准备要拿下的”。

    浑身一震的金牛立刻明白了自己肩上的重量,可心间那股渴望建功立业的热血随即涌了上来,双脚一碰敬礼,一脸坚毅的回答:“金牛明白!”
………………………………

第六十三章 黄飞鸿的将来

    打仗是最费钱的,可有时候打仗反倒是最容易赚钱的,特别是打了胜仗。

    梁家军跟越南打了一仗,就捞了个盆满钵满。

    光赔款就拿了三百万两银子,其它七七八八的搜刮捞了将近两百万两,还有不少黄金珠宝玉器等财物;关键是粮食和物资数量很多,光这些粮食的价值就超过一百万两银子。越南是个产粮大户,各地的府库里面都堆满了粮食,直接导致海南基地的仓库已经装不下了,只能迅速转运至广州,搞得现在梁家在广州城里和梁家庄的仓库里都堆满了粮食。

    天宝行在广州,汕头,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各地的分部接下来都要客串一下粮商,大力推销粮食,因为粮食不耐久存。不过在大清,粮食可是紧俏物资。大清国内自然灾害频发,北方易发旱灾和蝗灾,南方易发水涝和洪灾。灾害稍微严重一点的地方,粮食就成了救命物资。

    纵观中国历史,一个朝代发展到后期,人口增长导致粮食需求超过了这片土地的产出,就会爆发农民起义,然后通过连年战争,损失了大量人口,建立了新的皇朝,土地产出和人口又平衡了,这个朝代继续平稳发展,然后・・・・・・就这么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归根结底王朝更替的主要原因竟然是:缺粮。

    梁大少爷这时突然发现,越南,柬埔寨,暹罗,缅甸这些产粮国家对中国太重要了,离中国又很近,简直是中国的天然粮仓。

    看上什么不重要,壮大自己最重要。本大少爷现在有钱有粮,心中不慌!

    可是五叔梁浩文对他有了意见,因为梁大少爷带兵攻打越南时,他正好回广州去招聘工人来海南,跟那些普鲁士的工程师和技师学习钢铁厂和水泥厂的设备安装,以便更快更好的学会使用这些机器设备。可他前脚刚走,梁大少爷就带兵去打越南了。等他回到基地,却发现基地里已经有许多越南俘虏兵。

    梁浩文当时大吃一惊,心中对侄子瞒着他去干这么大的事非常不满。他作为海南基地的建设者,梁家军的缔造者之一,二把手,这么大的军事行动居然不知道!

    可在当时那个节骨眼上,性格沉稳的梁浩文知道不能意气用事,战争非儿戏,他也只能在基地默默地为梁家军打点后勤,安排运输,因为担心运力紧张,又从广州想办法借来不少大船。接到侄子的信后,得知在越南战场上的梁家军兵力单薄,他又时刻担心侄子他们的安危,而且这些事还不能告诉家里面,老爷子要是知道他们竟敢跟一个国家开战,不知道会不会气出个好歹!

    这小子胆子太大了!说好了只是在这里训练梁家镖局护卫队的,怎么就搞出了这么大的动静。

    现在在海南基地团部办公室里,梁大少爷正嬉皮笑脸的跟五叔赔着不是:“五叔,你要相信我,肯定不是故意要瞒着你。当初我让你回广州招人时还没想到要去打仗,你离开以后,我突然发现钢铁厂还需要一样重要的原料,就是煤炭。可是这琼州没有煤矿,连广东也没听说过哪里产煤炭,我当时就着急了。后来我想起以前听洋人说过,法国人在越南广宁省发现了大量的煤矿,正准备在越南开发煤矿呢。所以我才让爷爷帮我找来两个勘探煤矿的英国人,对了,这事你也知道的”。

    梁浩文点点头,找勘探煤矿的英国人他确实知道,而且就是他去找来的,老爷子只是传了句话给他。

    “去了越南后,没多久就找到了煤矿,可不曾想越南人居然把我们的人抓起来了,连那两个英国人都给抓走了,幸亏有人机灵,回来报信后,我就带着护卫团去越南救人,然后事情越闹越大,再后来的事你也知道了”梁大少爷只能胡编乱造,先糊弄过去再说,他的话粗听似乎蛮象回事,可根本经不起推敲。

    好在梁浩文也不想刨根问底盯住不放,他满脸严肃的说道:“这次的事情过去了就算了,幸亏你也没出什么事,还是不要告诉家里了,免得老爷子发火。但是你要知道,万一你出了点差错,你让我怎么跟家里交代?所以这种情况决不允许再次发生,你要向我保证,下次有事必须先和我商量”。

    梁大少爷知道这次自己确实心虚理亏,连声答应:“一定一定,下次有事一定先跟你商量”。

    事情说开了,梁浩文也不是个小鸡肚肠的人,这件事就算翻篇了。

    可梁大少爷却思索开了,要不要跟五叔摊牌。经过这段时间的合作,发现五叔确实是个干才,待人接物不急不躁,做起事来有条不紊,思想也很开放,而且心胸开阔气量大,简直就是为教导员政委这类政工干部量身定做的人才!这种人才放走太可惜了,可将来五叔是要分管镖局那个摊子的,既然他过段时间就会离开,那何必让他介入太多,还会让他担心。

    算了,不想了,过段时间再说。他调头去找师父黄麒英了。

    “师父,我五叔这次在广州已经招了七八百个人,可是离我们的目标人数差的太多,我觉得不能再在广州招人了,否则几次三番的招人,容易引起官府的追查。不过,我知道有一个地方肯定能招到很多人手,你可以去那里试试”。

    黄麒英也正在为这事伤脑筋呢,一下子招七八千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来当兵,本身就不容易,而且得避开官府的视线,就更不容易了。所以他马上接口问:“上哪儿能一下子招这么多人?”

    “师父您别急,听我慢慢跟你说。原来广州还是大清唯一的外贸口岸时,从江西,湖南,广西过来的出口货物都由两省交界处的商道运入广东,当初在这些商道上有数十万的劳力做这些搬运货物的体力活,现在全国的通商口岸多达十六个,从赣粤商道,湘粤商道,桂粤商道过境的货物数量大减,那数十万的劳力大部分实际上失业了,这些人正需要找一份工或找一条出路。而且那里地处山区,官府不会去关注,岂不是正好符合我们的要求?”

    黄麒英兴奋得一拍大腿:“嗨,这不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嘛。我说,你这脑子怎么长的,怎么啥事也难不倒你?这些地方你怎么会知道的?”

    “师父,这就叫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你徒弟我好歹也算个读书人”。如今这师徒俩距离近了,梁大少爷也敢跟总是一本正经的黄麒英开起了玩笑。

    黄麒英听了却是生了心思,他第一次想起要不要让儿子黄飞鸿也去上学读书,如今的他也明白了光靠一个人的武力是做不了多少事的。

    梁大少爷见师父不说话,看看他的脸色大概猜出了师父在想什么心事,就开口说道:“师父是不是在想飞鸿?”

    “是啊,听你说了读书,我就在想飞鸿就比你小一岁,我是不是该送他去读书?”以前他在江湖上漂泊不定,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所以一直是自己教儿子练武,顺便也教他识字。可他就是个武夫,又能教给儿子多少?现在的他跟以前相比,绝对是有钱人了,自然要为儿子的将来考虑考虑了。

    梁大少爷心想师父真是个好男人,又痴情又顾家:“师父这你得问飞鸿自己了,看他将来想干什么。他要是想学医,可以去广州医学院;想学西洋科技,可以去上海理工大学;想从军,可以去读军校;送他去外国读书都行,就是千万别去跟一个老夫子读什么四书五经,那会把人读傻了”。

    黄麒英呵呵笑了起来:“你说得不错,让他自己选吧,晚上我就问问他”。

    “师父,明天我们就要召开表彰大会,今天晚上我们排以上干部要开越南战争总结会议,晚上您恐怕要很晚才能回去,飞鸿那里,您现在就可以叫他过来啊”。
………………………………

第六十四章 越战总结(上)

    海南基地梁家军团部作战室,两百多平米的一个大厅,大厅中央呈长方形立着四根柱子,依托这四根柱子建了一个超级大的长方形战场模拟沙盘。梁家军的越南战争总结会议就在这里召开。

    虽然作战室很大,但是因为人太多,在沙盘的周围挤得满满当当,以至于有些人只能挤在门口或趴在窗台上。

    梁大团长身着笔挺的军装,脚蹬蹭亮的长筒马靴,手执一根细木棒子,站在沙盘的一端,看着周围济济一堂的梁家军军官,胸中顿生一股豪气,颇有一种在群雄面前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赶脚!

    经过一个月的实战历练,战争究竟是怎么回事在每个人心中都留下了深刻印记。现在的这些年轻军官,已经脱去了当初的那份青涩,更没有了以前新兵训练时的嬉笑玩闹;血与火的亲历,生死存亡的考验,使他们迅速成长为真正的军人。这比任何训练或军校学习都有效,就如新中国的那些元帅将军们,许多人都是没有什么文化的农村娃,他们的军事才能都是在实战中打出来的!

    可是这满堂的军官和参谋,还没有一个人可以站出来为大家作这次的战争总结,总结经验和教训,认识到自己有哪些失误和不足;哪些过失行为应该批评,哪些正确措施值得表扬;哪些人须记过批评,哪些人应立功受奖。

    这些事必须由他这个团长,前世的解放军少将专家,军事指挥上的二把刀来给梁家军作一次示范,作为梁家军以后的军事管理的范本,形成梁家军独有的模式和传统。

    现在已经是1869年了,已经是十四岁的梁大团长开始进入青春发育期,只听作战大厅里响起了他那处于变声期的青少年特有的小公鸡般的声音:“各位!此次对越作战,我们无疑是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当初去越南作战的作战目标是获得越南广宁省的煤矿开采权,现在我们不但达成了这个目标,还获得了在越南河内,海防,南定,荣市和岘港五个城市开设公司分部和进行贸易的权利,获得了海防港和广安港的无偿使用权,获得了越南政府的三百万两银子的赔款,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俘虏了五千多个越军士兵,更重要的是!我们打出了我们这支军队的威风!成就了我们护卫团的赫赫威名!”

    说到这里,梁大团长带头鼓掌,随后大厅里响起了越来越激烈的掌声,大家突然发现,此时拼命拍打手掌,确实能抒发自己热烈的情绪!

    梁大团长稍后就举起双手做了一个下压的动作,掌声随即停息,军人的整齐划一已经体现出来了。同在现场的梁浩文突然发现,这支军队变得跟以前不一样了。

    梁大团长的小公鸡声音继续响起:“各位,我们这次取得了胜利,获得了这么多战果,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战场上,就有十五名弟兄倒下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送往广州治疗的二十一名伤员中,十四名轻伤的兄弟已经康复,不久就将伤愈归队;七名重伤的弟兄其中五名已经脱离危险即将康复,遗憾的是还有两名弟兄没有挺过难关,也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也就是说,这次战争我们一共牺牲了十七名弟兄,我们基地的公墓中将有十七座新坟。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这些以前和我们朝夕相处的战友,这些兄弟,以后常去公墓和祠堂看看他们,陪他们说说话;现在,我提议,为这些牺牲的战友默哀一分钟”。

    随后,梁大团长低下头,脸露悲伤,默默哀思。满堂的人学着他的样子,低下头哀思悼念逝去的战友。鼓掌的动作以前训练时学过,这默哀的动作还是第一次出现,所有人都学着这位团长的动作;不得不承认,他的做每一个新动作,说的每一个新名词都挺有道理的。无关年龄大小,他的本事就该当领导。

    “我们最初制定的作战计划确实有不小的失误和漏洞,当初我们是打着英国人的旗号去吓唬越南人的,我们自以为越南人不敢和我们作战。但是战争就是战争,不是儿戏,永远有着不可捉摸的变化;事实证明,我们当初自以为是的估计就是一种失误,这个失误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本来就不多的兵力还分布相隔遥远的两地,不能互相呼应,不能互相支援,如果不及时调整,很可能会被敌人分割成两块,包围起来各个击破!因为我们的敌人有着远超我们的军队数量,虽然他们的军队质量不高,装备不好,可当敌人的数量超出我们太多的时候,可以弥补他们质量的不足,还是可以打败我们的。”

    梁大团长的话引起了大家的思考,虽然战争已经过去,但相隔不久,回味起来仿佛历历在目。

    “在这里我先要表扬一下特战队的弟兄们,你们辛苦了!你们为这次战争付出了努力,立下了功劳!我代表大家向你们表示感谢和致敬!”说完梁大团长又带头鼓起了掌。

    特战队的十一名成员全部在场,因为他们每人都是排长级别以上的军官。全场为他们响起了掌声,第一次经历这种场合的他们第一感觉是不好意思,是害羞,渐渐的变成了因为受到表扬尊重所致的高兴,满足,自豪,荣光。说起来他们都是出身草莽,特别是队长李子山,其实是个被通缉江的江湖神偷,在人们的眼中并没有什么地位,名声是更不好听;可是他们今天受到团长的表扬,受到大家的尊敬,感受到了那份前所未有的荣誉!士为知己者死!就这一刹那间,这十一颗心已经决定为梁大团长为梁家军效死!

    “当初二营能够毫无损伤地拿下鸿基城就是特战队的功劳;二营能够及时快速的撤出鸿基城也是因为也特战队及时的传达了我的命令;迅速查清了河内守军兵力的调动;查清了越南北部联军的登陆地点;这些都是特战队的功劳。我们护卫团实行的是能者上庸者下,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的制度。至于赏罚的事情,会在明天的表彰大会上宣布,今天就不多说了”。

    梁大团长再次重申梁家军的制度,就是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将来梁家军会不断扩军,这种制度,这种传统必须由这些种子队员一代代传下去!

    “当初二营和团部汇合以后,我曾经和大家说过,如果我们当时就打道回府,撤出越南,那么我们是没受一点损失,相反,还收获了一些战利品;当时我和就大家说过战争的目标,如果我们当时撤退了,我们没有达到战争的目标,谈不上获得了战争的胜利,充其量就是我们实行了一次对越南的偷袭,并没有打败越南人;他们当然也不会承认被我们打败,因为我们在越南大军面前灰溜溜的逃走了”。

    “说到这里,我要和大家谈谈什么是战争。等到将来,你们一个个身居高位,你们就会明白,战争其实就是政治的延续。这句话现在你们可能还不太明白,我给大家举个例子,英国人和大清打了两次鸦片战争,他们为什么从遥远的欧洲举兵侵犯大清呢?难道就是为了得到那些大清的赔款?不是,他们是为了英国人能在大清获得崇高的地位,获得通行无阻的权力,获得经商贸易的权利。我们看看现在的大清,英国人在大清是什么地位?大清的官员敢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