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崛起1644-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前这个营,应该就是白天巡查的那个营了,等到在此休息一晚,明天便会回去水源地换防。

    对方只要军队不分散,穆晓东等人就拿他们没办法。

    唯一能做的,就是绕过这支军队,继续前行。

    因为按照计算,这里距离水源地,还有半天路程,即使明天一大早,清军就派出了新的斥候部队,等抵达这片区域的时候,也要到明天中午了。

    穆晓东一行等不起,必须趁着即将天黑之际,往前多走一两个时辰的路,这样才能有把握,在淡水耗尽之前,顺利堵截到清军明天派出的斥候部队。

    “不行!对方选择的区域视野开阔,如果绕行,我们要多走不少冤枉路,而且要不了多久就会天黑,一旦天黑,而我们又偏离了主路,最后会走到哪里,没人能预料到。”傅强不同意绕路。

    别以为沙漠环境单一,看起来好像哪里都是一样的,那是对新手而言。

    其实在沙漠中同样也有路,但不是人们长年累月踩出来的道路,而是依靠周围山势,植物生长方向,部分风化了的标志性建筑物,指示出来的一条条道路。

    可以说一旦夜间乱跑,脱离了这些熟悉的标志,在水资源枯竭之前,如果还不能回到熟悉的区域,那基本就是死路一条了。
………………………………

第221章夜袭

    前路被堵,天色渐暗,绕路是不可能了,剩下的办法只有一个

    “全体都有,就地下马休息,调整状态,佛晓前偷袭前方大营!”穆晓东下达指令道。

    佛晓时分,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刻,也是人们警惕性最弱的时刻。

    这时候发动偷袭,成功率往往是最高的。

    穆晓东不会傻到以十二人强攻对方将近六七百人的营地,他的目的是抢夺淡水。

    佛晓时分发动突袭,抢夺足够淡水后撤退,那时天也差不多该亮了,只要是在白天,没有太过脱离主路的情况下,穆晓东一行就不会迷路。

    更重要的一点,这些清军已经准备回程,身上的淡水肯定也不会太多,如果运气够好,穆晓东一行能顺利抢夺与破坏掉对方的水资源,那么对方定然不敢深入追击

    夜间的沙漠气温极低,虽然不相信明军晚上敢在沙漠中行军,但清军营地中,还是升起了大量火堆,不过那些巡逻的士兵,却没有那么勤快,一个个都围成一圈,坐在火堆旁取暖。

    佛晓即将来临,沙漠中忽然出现六道黑影,快速接近清军的营地。

    “小赵、小王、顺子,你们三个去找存水的地方,其余的跟着我,去他们的马棚。”副班长傅强小声交代道。

    清军守备松懈,潜入营地还是很容易的,剩下的就是找到清军存放水源的物资储备库。

    只要能毁掉对方的水源,并放跑所有战马,穆晓东一行不仅能顺利逃脱对方追击,而且清军在荒漠之中没了代步工具以及水源,那是极其危险的。

    找寻马棚很容易,在放倒四名守卫后,傅强一行顺利来到马棚之中。

    说是马棚,不过是几根木头围城的栅栏,这里本就是临时夜宿地点,清军自己能有个遮挡风沙的帐篷就不错了,根本没资源给战马搭建棚子。

    马棚容易找到,可存放淡水的地方,却并不好找。

    清军同样明白,沙漠里最稀缺的资源是什么,对其保护措施自然也更严密。

    即使明军军事素质再好,人家光是明哨就有十多个,而且还不像外围守军那般,在执勤的时候打盹,想要突破进去,实在是太难了

    这不,那个叫顺子的小战士一不小心之下,直接就暴露了目标。

    “什么人?”

    一名警惕性极高的清军士兵,在发现前方黑影的第一时间,便大声呼喊了出来。

    “砰!”

    散弹枪强大的威力,直接将这名距离不到十米远的清军士兵,击飞出去两米多,最后倒在地上弹了两下,便不在动弹,当场毙命。

    “不好,有敌人混进来了!”

    “敌袭!”

    “”

    枪声响起,整个军营都乱了起来。

    “暴露了,快速解决战斗,与副班长汇合!”那名姓赵的战士说道。

    在他看来,如今连水源都没找到便暴露,只能说明这次行动失败了。

    及时撤退,才是最佳选择。

    “你们掩护,我去抢水。”顺子开口道。

    可是顺子却不答应。

    既然已经暴露,那就只能强攻,因为是顺子的疏忽导致暴露,所以他不顾危险,还想继续完成任务。

    三支双管散弹枪,交替射击下,其战斗力还是十分强大的,附近十多名清军守卫,被这凶猛的火力压得抬不起头。

    “不好,小赵那边被发现了,我们得过去支援。”傅强听到枪声,随即说道。

    他们已经在马棚周围布置好了一切,正好能腾出手了支援对方。

    而远处负责接应的穆晓东一行,听到清军营地爆发枪声,同样也率队朝着清军大营发起了冲锋

    顺子在开枪打死一名守卫后,趁机冲进了清军储备物资的营帐,只要能在清军大部队包围上来之前,他们三人能及时撤出,这次袭击便算是成功了。

    很快,顺子找到储水地,在背上足够多的水壶后,他还不忘了在周围布设诡雷。

    其实他们本来就属于强攻,这个时候,根本来不及布设诡雷了。

    “顺子!你他娘的倒是快点啊!”

    外面,小赵一般快速开枪射击,一边大声朝营帐中的顺子吼道。

    清军数量越来越多,两个人形成的火力,已经快要支撑不住了。

    “已经好了,咱们撤吧!”

    就在清军即将冲上来的时候,顺子终于完成部署,并加入了战斗之中。

    “撤?往哪里撤?敌人已经围上来了!”小王大声说道。

    周围密密麻麻的黑影,目测不会少于一百人,就凭他们三个,根本冲不出去。

    就在这时,一阵高亢的战马嘶鸣声响起,紧接着一道声音传出:“小赵,你们集中火力往我这边突围!”

    “快!副班长来接应我们了,顺子,把水壶分一分,我们突围出去!”小赵说道。

    顺子身上挂了十来个水壶,而清军一个水壶重量约为四斤,四五十斤的负重对明军而言不算什么,但现在是突围,自然要保证足够的灵活性。

    傅强这边,驱赶着十多匹战马,冲击清军包围圈,三名骑兵,先是用马枪,对前方清军密集处快速射击,随后抽出腰间弯刀,借着战马的冲击力,强行撕开了一道缺口。

    “快!大家上马!”

    双方虽然汇合,但仍处于包围圈中,四周的清军也是越聚越多。

    发现明军上马,清军再也管不了什么误伤不误伤了,直接动用弓箭手,想要留住对方。

    “嗖!”

    一支利箭,准确命中顺子的后背。

    吃痛的他,一个不小心,从战马上跌落下去。

    “顺子!”小赵一勒马缰,想要回身救援。

    虽然之前顺子暴露,害他们被包围,而且更是因为顺子慢吞吞地,导致错过了最佳突围时机,但是小赵心里一点都没责怪对方。

    如今顺子受伤坠马,他更是第一个不顾危险,返回救援的人。

    “别过来!快冲出去,不要管我,一定要完成任务!”

    顺子说完,拉响了身上最后一枚手榴弹

    短短几年时间,大明军人从之前的为了俸禄而战,到如今的为了信仰而战,这些军人的素养,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为了完成任务,在明知失态紧急的情况下,顺子却坚持按照之前的命令,在清军军需库布设了诡雷。

    为了完成任务,顺子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希望战友因为救他,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就在顺子拉响手榴弹的同时,穆晓东也率领援军赶到,顺利将傅强几人接应出来。

    发现箭矢已经留不住对方了,部分清军开始涌向马棚,准备骑马追赶。

    此时东边天空已经泛起鱼肚白,距离天亮已经没有多久了,被这样一支小股部队偷袭,清军也彻底毛了,这个耻辱,必须讨回来!

    然而,这些清军刚进入马棚,还未骑上马背,一连串的爆炸声,便在马棚中响起。

    不用想,这绝对是明军的惯用伎俩诡雷。

    战马受惊四处逃窜,想要追击对方是不可能了,如今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稳住这些战马。

    毕竟在沙漠中,一旦没了战马,清军的行动能力将受到极大限制,而这片区域,可不仅仅是清军斥候与明军侦察兵的交战场所,南逃的蒙古骑兵,同样也会从这里经过,万一倒霉碰上大队蒙古骑兵,这些没有战马的清军,那是连逃都没法逃了。

    所以,在清军看来,战马与水源,都是沙漠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资。

    想到了水源,一名清军将领不经猛地抬头,望向储存物资的营帐。

    结果他还没来得及庆幸,又是一阵爆炸声响起,而爆炸的地点,刚好就是储存物资的营帐。

    “玩了”这名清军将领一脸惊恐地喃喃自语道。

    虽然没了战马,他们的行军速度会降低,但不代表没有战斗力。

    可一旦没了淡水,不出半日,他们就会出现脱水的状况,这时候要是再遇上敌人,几乎只有挨宰的份。

    追击明军他们是别想了,趁着现在天刚刚亮,气温还未升高,赶紧返回驻地才是最好的选择

    而穆晓东一行,在摆脱清军追击之后,又狂奔了三十余里,这才停下脚步,找地方歇息。

    “班长,顺子战死,他身上的水壶也一并丢失,如今我们所有淡水,加起来也不到四十斤,最多能维持一天半,还要继续北上吗?”傅强询问道。

    按照平均每天一斤水的摄入量,算上战马这个消耗大户战马每天两斤水只能保持基本消耗,即使后面不发生战斗,他们也最多能坚持一天半左右。

    “当然要继续找!我们的任务,就是找到巴图尔珲台吉,否则顺子岂不是白白牺牲了!”穆晓东坚定地说道。

    如果他们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根本不需要拼命抢夺水资源,这些十三师的士兵,在荒漠中的生存能力还是十分强大的。

    不考虑战斗需要的情况下,通过杀马和饮马血,他们完全可以坚持一个星期,直到找到更远处的水源。

    “可是我们没有明确的目标,虽然根据情报推测,巴图尔珲台吉就这两天能抵达鬼门关,但万一他们因为追兵而耽搁了行程,又或者中途绕路,我们岂不是白等了?”傅强有些担心道。

    顺子的死对他触动很大,虽然他也想继续完成任务,可如今的情况,已经超出了最初的计划。

    说白了,当初邱远山只是下令在沙漠边缘地区等候巴图尔珲台吉的残部,而穆晓东一行却擅自做主,深入沙漠中心地带,已经属于“违规”了。

    如今因为“贪功冒进”,令顺子战死沙场,傅强可不想继续出现伤亡了。

    “这片沙漠,你我又不是不清楚,只有鬼门关这条路,才是抵达边境地区的最佳路线,他巴图尔珲台吉不是不清楚。绕路,至少要增加一倍的时间,而且沿途水源稀少,根本不适合大规模行军。”穆晓东分析道。

    在沙漠里大规模行军,水源是第一要素。

    巴图尔珲台吉就算再傻,也不敢冒险绕路。

    至于与对方错过连清军都还在这一片区域大肆搜索,巴图尔珲台吉一行肯定还未抵达这片区域。

    “那好吧,继续前行,争取尽快找到巴图尔珲台吉。”

    傅强知道,穆晓东一旦决定的事情,很难再更改,与其让队伍里出现不和谐的声音,倒不如全力配合,完成这次任务。

    也算是给牺牲的顺子,一个交代了。

    就在穆晓东一行,再次往北行进了大半天之后,终于发现了一支衣衫褴褛,萎靡不振的军队

    巴图尔珲台吉确实倒霉透顶,原本进入沙漠,后方没了追兵的情况下,他们快速行军,最多三天时间,就能抵达大明边境。

    可如今都超过了三天,巴图尔珲台吉一行却仅仅抵达了“鬼门关”北面的外围地区。

    原因无他,在进入沙漠的第二天,大军便遇上了沙漠风暴。

    这种沙漠风暴,属于区域性气候,北面风沙遮天蔽日,南面却一直艳阳高照。

    巴图尔珲台吉的军队,在风暴中无法新军,只能就地进行躲避,最后白白浪费了两天时间。

    而风暴过后,不仅改变了大部分地域的样貌,甚至不少水源地,也同样被风沙掩盖。

    巴图尔珲台吉一行,之前遭遇大败,士气本就不高,如今又找不到水源,最终不仅整个行军速度变慢,就连军队的士气,也已经跌落至谷底。

    此时巴图尔珲台吉虽然手底下还有两万大军,可拥有的战斗力,怕是连三千哥萨克骑兵都不如了。

    穆晓东不得不怀疑,指望这样一支军队,冲破南面满清五万大军的封锁,究竟是否正确。

    然而不管怎么样,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率先找到了巴图尔珲台吉的主力。

    听闻前方还有五万清军骑兵堵截,巴图尔珲台吉脸色瞬间变得难看无比,他现在的手下,能否顺利走出大漠都两说,拿什么冲破对方的封锁线?

    “大汗不必担心,鬼门关以南没有遭受风暴袭击,距离前方最多一天路程,便有一大片完好的水源地。我们已经探查清楚了,那里只有一个标的清军镇守,大汗只需派遣精兵强将,对其实施突袭,定能一举夺下水源。”穆晓东提议道。

    蒙古骑兵整体士气低落,那是因为各自携带的淡水都不多了。

    这时候在水源的刺激下,将现有水源集中在一支精兵强将身上,与一个标的清军骑兵对战,未必没有胜算。

    只要夺下水源地,便可携带大量淡水回来救援这支军队,并顺势提升军队的士气。

    待众人士气恢复之后,再配合肃州的两万蒙古骑兵,未必不能与前方的清军一战。
………………………………

第222章韩宝丰的新任务

    巴图尔珲台吉的军队,先是经历了科布多之战打败,随后又是哥萨克骑兵的连续追杀,如今再次遭遇沙漠风暴袭击,整个军队的战斗力已经跌落至谷底。

    如今勉强还能一战的士兵,数量竟然不到两千。

    好在他们面对的清军,也只有两个营两个营留守,一个营外出探查,短时间内难以回援,突然袭击之下,获胜的几率还是很高的。

    就在巴图尔珲台吉整顿军队,在傅强的带领下,朝清军驻地前行之际,做客军中的穆晓东,忽然找到了巴图尔珲台吉的谋士韩宝丰。

    “这是国安外勤处给我的指令?”韩宝丰看着这封密码信件,下意识地询问道。

    其实,能书写这样的密码信,对方身份已经确定无误,韩宝丰这样询问,只是出于下意识的条件反射罢了。

    “没错,上面说,您看过之后,会知晓该如何做的。”穆晓东回答道。

    很快,韩宝丰从随身行囊里,翻出一个木制锦盒。

    做工精细的锦盒,打开之后,里面却只有两本并不起眼的诗集,不过韩宝丰却对着信封上面的数字,开始在这些诗集上进行翻找。

    很快,韩宝丰查找完毕,破解出了密信中的意思。

    “这样做虽然有些残忍,可这无疑是对大明控制蒙古最好的选择。”韩宝丰看完信件,忍不住喃喃自语道。

    “该交代的,我都交代完了,剩下的就看先生您的了,有什么需要,可以随时跟我说。”穆晓东说道。

    对于密信内容,穆晓东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是国安局的事,他一个军方侦察兵,不该打听的,绝对不会瞎打听。

    “那行,这段时间你们也辛苦了,就留在中军休息,千万别到处跑,如果有什么事,我会派人通知你们的。”韩宝丰说道。

    原本想安排穆晓东一行作为前锋带路,现在看来,如果要实施这个计划,穆晓东一行必须待在中军大营才行

    巴图尔珲台吉的主力部队,一个个拖着疲惫的身躯,再次往前行走了一天,总算抵达了之前穆晓东一行与清军交战的区域。

    之前的战斗痕迹,早已被风沙掩盖,除了穆晓东等当事人外,没人会知道,这里前两天还爆发过一场小规模冲突。

    这时,前出袭击清军大营的耶鸿基终于率队返回。

    2000蒙古骑兵对付1400清军骑兵,突然袭击之下,不仅自身付出了300多人的伤亡,而且还让对方逃走了800多人,由此可见,蒙古骑兵经历过漫长的沙漠之行,战斗力已经所剩无几了。

    “传令下去,就地休整三日,三日过后,再一鼓作气冲出清军的包围圈。”部队来到水源地,巴图尔珲台吉终于下达命令道。

    他心里清楚,以目前各军状态,即使找到了水源,士气也很难短时间内回复。

    唯一的办法就是等,等从大明境内赶来的援军。

    只要援军先与清军纠缠在一起,那就是他们突围的最佳时机。

    “不可啊大汗!之前没能全歼这伙清军,想必对方已经知道了我们的存在,留在这里多一天,就多一分危险啊!”韩宝丰大声反对道。

    “韩先生放心,清军要找的是我们的主力,之前偷袭仅派了2000骑兵,对方最多以为是小股部队,就算派兵围剿,也不会太多,我们恰好可以以逸待劳,趁势先吃下对方部分军队。”巴图尔珲台吉分析道。

    这一切早已计算好了的,巴图尔珲台吉之所以让部队在此休整,也有趁机打一仗的打算,恢复士气最好的办法,就是打一场漂亮的胜仗。

    “话虽如此,可我们冒不起这个险,如今大家还在沙漠中心地带,万一清军大举进攻,大明无法及时救援,两万对清军五万,一个不好,就会全军覆没啊!”韩宝丰劝阻道。

    他这套理论,虽然是建立在清军全军来袭的情况下,但也并非危言耸听,一旦真出现这种情况,在场的一个也跑不掉。

    前方重兵围堵,后方已经没有了水源,逃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站在一旁的穆晓东,听闻韩宝丰的分析后,本想说点什么,可一想到他只是客军,而且韩宝丰还有特殊任务,对方这样说话,肯定有其特殊意义。

    “这位穆将军率军在这片区域与清军周旋了好几天,想必对清军的部署已经十分熟悉,不知对如今局势怎么看?”巴图尔珲台吉忽然询问起了穆晓东。

    “这我不太清楚,这片区域清军数量并不多,但清军主力距此最多也就一日路程,我们如今掌握主动权,是打是守,全凭大汗做主。不过就像韩先生所说的,一旦清军动用了主力,我们怕是很难等到援军了。”穆晓东想了想,最后说道。

    其实作为一名军人,他心里更倾向于留守。

    一来,可以给肃州卫争取更多时间,方便明军做出应对策略。

    二来,正是因为这片区域清军不多,短时间内不可能遇到清军主力,巴图尔珲台吉的军队,既能借此休整,还可以趁势消灭部分清军,提升手下的士气。

    不过韩宝丰方才既然出言反对,想必是与所谓的“任务”有关,穆晓东当然得配合对方了。

    “如此,那各部抓紧时间休息,补充淡水,我们明日一早出发,争取趁清军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冲出包围圈。”巴图尔珲台吉最终下达命令道。

    虽然这个命令完全违背了巴图尔珲台吉之前的意愿,但他却不得不这样做

    商议结束,蒙古骑兵开始各自做准备,休息的休息,取水的取水,以便明天一早,能第一时间南下。

    “穆班长,方才多谢配合。”韩宝丰来到穆晓东面前,道。

    “不用客气,大家同为汉人,如我所料不差,这应该是你们国安局的计划吧。只是接下来的战斗,怕是会伤亡颇大啊!”韩宝丰感叹道。

    巴图尔珲台吉或许不了解这片区域的局势,但韩宝丰肯定是知道的,毕竟这一路上,韩宝丰没少向穆晓东询问周边清军的布置情况。

    只要稍懂军事的人,完全可以借助水源优势,静等清军分散实力,逐一击破,而不是执意硬闯清军包围圈。

    虽然军人不干政,但穆晓东也不傻,韩宝丰这样做肯定有他的原因。

    “明天的战斗,你们不用参与,无论发生什么情况,只要保住巴图尔珲台吉即可。”韩宝丰忽然说道。

    “您的意思是”

    “没错,我们可以救蒙古诸部任何一支军队,唯独不能救援巴图尔珲台吉的嫡系部队。”韩宝丰回答道。

    蒙古诸部实力并不强悍,任何一支单独的军队拉出来,数量都不会超过五千。

    只有巴图尔珲台吉,即使经过之前的大败,如今手上还握有两万多嫡系部队,这是大明不希望看到的。

    韩宝丰之前篡撵巴图尔珲台吉主动出击,就是为了消耗对方的军队,试想一下,即使如今已经知晓了清军的部署,但巴图尔珲台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