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崛起1644-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得容易,可你想过没有,叶尔羌汗国即使野心再大,那也是时刻防着我大明的,如今唯一能进入西域的只有两处交通要道,一是哈密卫境内的马鬃山大峡谷,另一处则是位于敦煌东南方的当金山口。这两地都属于易守难攻之地,叶尔羌汗国更是在这两地分别驻扎了重兵,一旦强攻,能否突破暂且不说,对方绝对能第一时间警觉,并调兵回援,到时候怎么破解?”郭胜指着墙上的军事地图分析道。

    一直以来,大明为何无法收复新疆与西藏,主要还是受地理位置影响,西域地区除了崇山峻岭,就是荒漠戈壁,仅有的两条西进的主路,都被叶尔羌汗国派遣重兵把守,除了强攻,明军没有任何办法。

    可从马鬃山大峡谷,以及当金山口这两地的地名不难看出,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地。

    要想强攻这两地,几乎与漠北少数民族进攻大明长城关口难度相当。

    郭胜手下拥有三万大军不假,但他们是空军,是快速反应部队,严重缺乏重武器,强行闯关根本不现实。

    “我想你还是没搞清楚,杨嵩之前就一直在强调,叶尔羌汗国的国都兵力空虚,却从未提及过这两处关口。”李鸿飞提醒道。

    就好比之前的大明,九边重镇的兵力确实雄厚,即使满清也不敢强闯关口。

    但有得必有失,最后还是被一群不起眼的农民军,从内部凿开了一个大坑,差点将整个大明葬送。

    “我也知道叶尔羌汗国的国都兵力空虚,但不突破这两处关口,如何前往叶尔羌?难不成飞过去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咱们是空军,完全可以飞过去啊!”郭胜一拍大腿,瞬间明白了两人的意思。

    “没错,这里是当金山口以南,又被称之为阿尔金山山脉,靠近大明这一侧的山势,最平缓的地方,都在六十度以上,称之为绝壁一点也不为过。这里不仅是大明与叶尔羌汗国的边境线,更是被叶尔羌汗国人视作无法逾越的天然屏障。我们国安局的特工经过调查,除了当今山口以南五十里有百姓生活之外,再往南便属于荒无人烟地带,别说三万人,就算是调十万大军过去,对方也不会有丝毫察觉。”杨嵩一边将指挥棒从地图上的当今山口往南移动,一边耐心地解释道。

    根本不用找马鬃山大峡谷,又或者是当金山口这两处关卡的晦气,明军完全可以乘坐飞艇,越过被叶尔羌汗国人称之为天险的阿尔金山,直接降落在关卡后方。

    无论里应外合强行闯关,还是隐蔽行踪,直接攻击叶尔羌汗国都城,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大明空军的手中。

    杨嵩提及的这片区域,别说叶尔羌汗国境内,就算是大明境内,也同样没有百姓在此居住,郭胜完全可以领兵顺利抵达阿尔金山脚下,然后使用飞艇,运送士兵越境。

    飞艇目前的飞行速度,一天可以往返两趟夜间由于不熟悉地形,飞艇无法继续工作,以一艘飞艇可承受二十名全副武装士兵的搭载量进行换算,三十艘飞艇,一天的投送量可达到1200人。

    “目前叶尔羌汗国都城兵力大约在三千人左右,包括附近几坐附属城市的守军,总兵力不会超过五千,如果给你五天的进攻时间,你需要多少士兵才有把握拿下对方的国都?”李鸿飞转头询问起郭胜。

    深入敌后作战,速度自然是越快越好,五天时间算是李鸿飞给郭胜定下的最大期限,因为一旦五天之后仍旧无法破城,那么各地守军就能赶来增援。

    更为严重的是,靠近大明边境的守军,以及靠近准葛尔边境的重兵,到时候都有可能回援。

    一旦援军抵达,郭胜等人还没有攻下王城,那他们就只有全军覆没的下场。

    这是一个冒险的计划,李鸿飞需要郭胜保证兵力优势,同时又不能将这三万空军都投入战场,因为飞艇运载能力有限,三十艘飞艇很难保证三万大军的后勤补给。

    在李鸿飞看来,这次参与进攻的兵力,最好能保持在五千以下。

    “三千,我只需要三千兵力,保证在五天之内,拿下叶尔羌汗国的都城!”郭胜信誓旦旦地说道。

    所谓的五天,当然不是指跨过边境后的五天,毕竟叶尔羌汗国地域也不算小,郭胜手下一群步兵,别说进攻,五天时间能走到叶尔羌汗国境内最近的一座城池就算不错了。

    “你想亲自参战?”李鸿飞听出了其中的不同之处。

    “没错,身为空军司令,这一战若是不能亲自指挥,将来如何服众,如何领导手下军官?”郭胜坦然道。

    他担心李鸿飞阻止,一开口就将后路堵死了。

    作为军队统帅,不仅要有指挥才干,有时候也必须身先士卒,这点,就连李鸿飞也无法做到。

    “好吧,这场战斗,是你们空军成立以来的第一战,我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向你承诺,一旦边境有异动,我会尽量拖住对方,为你们争取时间。”李鸿飞最终同意道。

    郭胜有自己的想法,李鸿飞不愿过多干扰,唯一能做的,就是帮他拖住敌军主力,尽量拖延马鬃山大峡谷以及当金山口这两地的守军。

    至于准葛尔边境地区的重兵,李鸿飞也无能为力

    两天后,郭胜从各师之中,挑选出三千名战术水平极强的士兵,临时组成一个空降团,并朝着柴达木盆地进发。

    柴达木盆地最西边的茫崖,就是郭胜此行的目的地,从茫崖乘坐飞艇,能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叶尔羌汗国境内。

    郭胜率队出发的第七天,一骑快马抵达嘉峪关,李鸿飞知道,郭胜等人,已经顺利进入了叶尔羌汗国。

    “传令下去,嘉峪关守军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各军增派侦察兵,密切监视马鬃山大峡谷,以及当金山口这两处关卡的敌军动向,若发现敌军有后撤迹象,无需禀报,直接发起进攻,咬住敌军再说!”李鸿飞下达命令道。

    一级战备状态,已经相当于爆发战争了。

    前线团以上的将领,甚至可以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判断,向他队发动攻击。

    一般在没有宣战的情况下,李鸿飞是不会轻易下达这种命令的,尤其是在嘉峪关这种敏感地区,命令一旦下达,便意味着爆发战争。

    可是由于通讯关系,李鸿飞为了拖住这两地的守军,必须给予前线将领足够的权限,以便第一时间做出应对。

    嘉峪关的守军,并不是郭胜的空军部队,而是一支正规野战军大明国防第七军。

    其前身可是正经的苏州军改编而来,且不说士兵的军事素质如何,单就装备而言,绝对是最豪华的几支主力部队之一。

    光口径超过150毫米以上重炮,就多达300门,甚至还有二十四门,射程达到8000米以上的260毫米重炮。

    自从无烟火药批量生产后,明军火炮的性能再次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尤其是射程方面,更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倍有余。

    当然,无烟火药只是其中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经过多年摸索,大明的铸炮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并在一些大口径火炮上,使用了最新技术拉制膛线。

    为炮管拉制膛线是一种用来提高炮弹精度与射程的方法,无论炮弹是球形的还是圆锥形的。

    若要给炮管拉制膛线,首先需要将炮膛打磨光滑,然后在炮管内侧刻上螺旋槽。

    当炮弹从炮管内射出时,它会碰到这些螺旋槽,从而在飞出炮管后产生高速旋转每分钟可达1000到3000转,在空气中飞行的速度可达每秒钟800到1200米。

    所以,在无烟火药与膛线的双重作用下,火炮的射程成倍增加,也就成了必然趋势。

    不过给炮膛拉制膛线,同样受限于技术水平,无法作用到小口径火炮,以及更小口径的步枪了。

    就算是大口径火炮,也因为拉制工艺相对粗糙,往往打出五六十发之后,线膛便会被磨平,最终变成滑膛炮

    好在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如今第七军装备的260毫米重炮,绝对有能力对叶尔羌汗国那固若金汤的两处防线,实施毁灭性打击。

    如果叶尔羌汗国敢撤兵回援,大明就能趁势一举拿下这两处关口,这对叶尔羌汗国来说,无异于国都被占领。

    因为丢了这两处关口,整个叶尔羌汗国将无险可守,明军主力同样可以长驱直入。

    要想收复新疆与西藏,就必须以雷霆手段,拿下叶尔羌汗国,以此震慑剩余十四国。

    所以,李鸿飞对此次战役,甚至比国防军入蒙作战更为上心。

    “大人放心,国安局在叶尔羌地区有一处特殊联络点,若是郭将军抵达叶尔羌,不消一日我们就能收到飞鸽传书。”杨嵩明白李鸿飞的担心,所以出言宽慰道。

    “飞鸽传书?你们国安局倒是挺有本事的,短短一年时间,就建立了这种级别的联络点。”李鸿飞忍不住夸赞道。

    能使用飞鸽传书的联络点,属于国安局最高级别的联络点。

    因为信鸽这种动物,称之为军用物资也不为过,要想使用信鸽,自然得对其进行喂养,训练。

    在一国都城喂养信鸽,就好比后世在军事禁区使用电台一般,而且还是极为显眼的公共电台,不是身家清白之人,谁有那个胆子搞这一套?

    这也是李鸿飞夸赞的原因,短短一年时间,国安局就在叶尔羌取得了如此惊人的成绩,这份功绩必须予以肯定。

    “其实这个联络点,并非国安局设立的,而是以前的锦衣卫,派往叶尔羌汗国的常驻探子。”杨嵩解释道。

    “又是锦衣卫?”李鸿飞有些好奇。

    “虽然这些年大明没能收复西域,但也从未放弃过这些地区,即使爆发了农民起义,国库空虚的情况下,圣上依然坚持划拨经费,对西域各国实施监控。而卑职当初负责的,正式对叶尔羌汗国的情报收集。至于驻留在叶尔羌的锦衣卫,真要算下来,他的太爷爷,才是进驻叶尔羌汗国的第一任锦衣卫,而他,也只是继承祖上衣钵,否则以叶尔羌人的性格,又怎么会轻易让其在国都附近喂养信鸽呢?”杨嵩说道。

    李鸿飞万万没想到,一个特殊联络点,竟然花费了四代人的心血,这得多大的毅力啊!

    常年身处异国他乡,却无怨无悔地为自己祖国服务,甚至还得教育自己的子孙后代,忠于一个或许一生都未曾见过,更不知道最后能否返回的国家。

    这就是锦衣卫的荣耀,无论背负多少骂名,无论承受多少委屈,都会坚定不移地,执行上级下达的任务。

    “这人可靠吗?”李鸿飞忽然询问道。

    不过话刚说完又有些后悔了,人家为了心中的信仰,付出了几代人的光阴,如今李鸿飞却要质疑对方,而且是当着一位前锦衣卫的面,质疑他们的忠诚度。

    “大人请放心,虽然对方以前是我的同袍,但必要的保密工作还是得遵守的,我们选择激活这条线,是为了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情报,不该说的一个字也没向对方透露。就好比此次军事行动,对方并不知情,但我相信,郭将军率军抵达叶尔羌地区,如此重要的消息,对方绝对会第一时间通知我们。”杨嵩解释道。

    对于李鸿飞的怀疑,杨嵩并未多说什么,无论以前的锦衣卫,还是如今的国安局特工,但凡干情报工作的,如果连这点都不能理解,那根本就无法胜任这份工作。

    有锦衣卫这条暗线,李鸿飞心里总算踏实不少,掌握先机,往往决定了一场战争的最终走向
………………………………

第230章千里奔袭

    郭胜等人进入叶尔羌汗国境内已经过去四天,负责监视马鬃山大峡谷,以及当金山口这两处关卡的侦察兵们,并未发现任何异常状况,想来郭胜等人的渗透计划很成功。

    这点倒是真得感谢新疆地区的险恶环境,郭胜等人跨过阿尔金山脉,便直接进入了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面,沙漠地区本就人迹罕至,尤其是靠近阿尔金山脉边缘,几乎数百里都是无人区,想被叶尔羌汗国的人发现都很难。

    而叶尔羌汗国的国都,又是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之中,郭胜的部队想要抵达目的地,便需要横穿亚洲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维吾尔语意“进去出不来的地方”,人们通常称它为“死亡之海”。

    它位于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余公里,南北宽约400多公里,总面积337600平方公里,是亚洲最大的沙漠,面积仅次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故被称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当地人都知晓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厉害,自然不会选择在此居住,所以对于郭胜等人的行军,是一种天然隐蔽。

    不过,就连当地人都不敢轻易踏足此地,郭胜这区区三千人,真敢横穿这条“死亡之海”吗?

    其实,当地人将其称呼为“死亡之海”有些夸大其词了,别的不说,单就塔克拉玛干沙漠之中,从昆仑山上由南往北,长度超过200公里以上的河流,就不下二十条。

    昆仑山终年积雪,水资源储量丰富,完全可以保证这些河流不被沙漠吞噬。

    而且这些河流分布十分均匀,可以说塔克拉玛干沙漠由东往西,几乎每隔五六十公里左右,就会遇到一条河流。

    所以,只要郭胜等人不走沙漠中心地带,选择靠南边行走,水源的问题就能轻松解决。

    这样简单的事情,可为什么当地人却不理解呢?

    主要原因,还是沙漠的环境复杂多变,没有准确的方向,或者是类似于地标的指引,人们很难在沙漠中分辨出正确方向,一旦在沙漠中走了冤枉路,那么明明走五六十公里就能找到的水源,有可能走个上百公里,也无法抵达。

    好在这一点,郭胜他们根本不需要担心,所谓站得高看得远,天上有热气球指路,还怕走错方向?

    虽然穿越沙漠的一切隐患,都被轻松解决,可郭胜等人还是遇到了一个麻烦。

    准确来说,也不算麻烦,就是一群步兵在沙漠中行军,速度太过缓慢,每天最多前行五六十里便是极限,照这样的速度,抵达西边的叶尔羌叶尔羌同样建立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之中,与郭胜一行潜入地点的直线距离,大约700多公里左右,就算不出现任何意外,也差不多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

    当然了,如果有战马,又选择走官道的话,千里奔袭,只需要四五天时间,便能抵达。

    这也是为何李鸿飞只给郭胜五天进攻时间的主要原因,连国安局的情报站都有信鸽,叶尔羌汗国难道就没有这种通讯方式?

    按照西域汗血宝马日行千里的速度虽然有点夸张,但一天一夜跑个六七百里完全没问题,只要在叶尔羌汗国境内,对方就能在五天时间里,调回国内任何地区的军队。

    汗血宝马确实是好东西,可惜郭胜一行别说汗血宝马了,就连普通的蒙古战马都没有,轻装简从的他们,也不敢走官道,否则别说偷袭,估计不出三天,他们就得变成叶尔羌汗国境内的一股流寇了。

    没有战马,又无法走更加便捷的官道官道可以昼夜行军,而且能有效节省士兵体力,速度比沙漠行军至少快一倍,郭胜等人的行军速度大打折扣。

    “没有战马,咱们有飞艇啊!”

    郭胜抬头望天,看着一艘艘在天空漫步的飞艇,忽然灵光一闪。

    他们之前越过阿尔金山脉,就是乘坐飞艇过来的,对此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了。

    飞艇的速度可达到每小时25公里,也就是说,飞艇飞行一小时,相当于郭胜等人一天的行军路程,而且飞艇可在天空走直线,不像地面行军那般,爬坡下坡,有时候还得担心流沙陷阱。

    为了加快行进速度,郭胜让一艘飞艇升至2000米高空引路,其余飞艇则全部贴地20米前进,每次飞行一个半小时为了更加精准计时,军方已经开始改良计时方法,以秒、分、小时进行计算,不管飞了多远,飞艇上的全体士兵,直接进行索降,然后飞艇返回搭载下一波士兵以及武器装备。

    虽然转运三千士兵以及一应物资,飞艇必须来回飞行三趟,包括上下飞艇时间,一次往返总共耗时四个小时,但搭载全部士兵,每天前进七八十公里是完全没问题的。

    而且第一批落地后的士兵,也并非原地休息,而是趁着时间尚早,会再次摸索着继续往前行走十来公里,并沿途留下标记。

    如此一来,第二批降落的士兵,便可根据标记,找寻第一批士兵,而最后一批士兵,则直接乘坐飞艇,刚好在天黑之前,抵达最终的宿营地。

    经过合理分配,郭胜这支队伍,每天可前行90公里左右,如果不出意外,后面最多只需八天时间,便可抵达叶尔羌城

    大明,嘉峪关内,距离李鸿飞发出一级战备命令已过去半个月时间。

    经过最初几天的神经紧绷之后,李鸿飞心情反而放松下来,只要前期没被敌军发现,越到后面,获胜的几率也就越高。

    至于郭胜一行的消息,在李鸿飞看来,最少也得一个月后才能传来了。

    于是这段时间,李鸿飞开始巡视边关各个卫所,虽然大部分国防军已经入蒙参战,但滞留在大明边境的蒙古难民实在是太多,国防部不得不抽调部分兵力,继续镇守各大卫所。

    一来保证军用物资的正常转运。

    二来震慑那些别有用心之人,毕竟蒙古人刚刚加入大明国籍,心里难免有些不安,一旦这种情绪被人加以利用,很容易引发大规模骚乱。

    李鸿飞巡视的目的,就是安抚各卫所收容的蒙古百姓,或联系当地衙门,给他们安排工作,或联系各部族首领,直接率领治下百姓,返回蒙古,重建家园。

    毕竟国防军在短短二十多天时间里,已经向北推进了四百余里,部分部族的地盘已经被大明夺回,是时候重建家园了。

    这一日,李鸿飞刚巡视完凉州卫,正打算应当地守军的邀请,前往军营与几位将领聚餐,结果从嘉峪关传来的一纸飞鸽传书,让李鸿飞不得不改变行程,连夜返回嘉峪关。

    李鸿飞回到嘉峪关第一件事,就是招来国安局的杨嵩。

    “杨嵩,你在信中说,你的人在昨日传来消息,郭胜率军抵达叶尔羌城,而且短短一个时辰,就攻陷了叶尔羌城东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赶紧给我说说!”李鸿飞一脸急切地询问起杨嵩。

    飞鸽传书的最大缺点,就是只能交代只言片语,毕竟毛笔字太占地方,如果解释太详细,需要的纸张也就更多,信鸽很难将其带回来。

    所以虽然传来的是好消息,但李鸿飞还是一脸懵逼,阿尔金山距离叶尔羌城可有700多公里,郭胜一群步兵,怎么可能在短短十天之内,抵达叶尔羌城。

    就算国防军训练有素,士兵们长途奔袭能力逆天,可再逆天也只是一群步兵罢了,难不成插上翅膀飞过去的?

    还有一点便是,根据之前的情报汇总,叶尔羌城虽是修筑在沙漠中的城池,但历代叶尔羌汗国君主,都对这座城墙进行过修缮,城墙的防御能力,丝毫不比大明州府级别的城池差多少。

    郭胜一行没有重炮,又是如何在短短一个时辰,攻下一处城门的呢?

    “启禀大人,这是从今日凌晨,直到现在的所有消息,您看过后就明白了。”杨嵩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直接将所有从叶尔羌城传来的消息,交给李鸿飞过目。

    “他娘的,还真是飞过去的,不愧是空军!”李鸿飞一边翻看信息,一边忍不住爆出一句粗口。

    直到看完全部信件,李鸿飞不仅知晓了郭胜等人是如何快速行军的,更是明白了,仅凭三千兵力,却为何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攻下叶尔羌城根据后续的信件交代,郭胜一行已经顺利拿下了叶尔羌城,并俘虏了城内所有王室成员。

    利用飞艇建立一条空中航线,这个就连李鸿飞也没教过他们,完全是郭胜等人自行摸索出来的。

    至于仅用半天时间拿下整个叶尔羌城,说起来倒是有些戏剧性了。

    原来郭胜的飞艇部队,就算是一直在沙漠中走直线,但却没有精准的地图可供参照,为了避免暴露目标,他们只能仗着飞艇的强大侦查能力,每当遇到沙漠中的村庄靠近水源的地方,偶尔能发现当地百姓的村庄,那都是直接绕过去。

    等于是说,他们既不能脱离当地人的聚集区太远,又得尽量保证隐蔽,以求不被人发现。

    然而到了行军的第十天,郭胜一行奇怪地发现,远处的村庄似乎有些大,飞艇想要绕过去难度不小。

    不得已之下,郭胜让飞艇在这处村庄外围三十里处降落,并派遣侦察兵前往村子里抓舌头,看看他们究竟到了哪里,有没有可能绕过这片区域。

    最初郭胜以为这里是叶尔羌境内的皮山郡,因为按照时间来算,皮山郡应该是最接近的。

    皮山郡距离叶尔羌城只有八十多公里,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