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崛起1644-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只留下一部分断后的部队,那这些人必死无疑,而且有战车营拖累,虽然火力足够,但受到移动速度限制,最终也不见得能冲破敌军防线,索性将战车营全体留下。
而戚家军突围方向的清军,已经被先前的火力齐射吓破了胆,安排燧发枪部队继续突围,配合手榴弹的爆发力,未必不能一搏。
“将军,你带领部队突围吧,我们留下来拖住敌人便可。”有将领觉得戚志丰身为主将,不能留在这里等死。
“别说了,我既是主将,这里就该听我的,服从命令,赶紧执行吧。”戚志丰拒绝道。
戚志丰这边眼看招架不住,已经准备突围了,而戚红英那边,却大占上风。
郑成功率领部队赶来,接替了戚家军的白刃战,令戚红英有时间组成鸳鸯阵。
鸳鸯阵成型,李率泰的部队更是节节败退,当熟悉的手榴弹爆炸声再次响起后,那五千之前遭受手榴弹洗礼的骁骑营官兵,终于顶不住,纷纷丢盔弃甲四散奔逃。
然而清军这次可不是面对五千戚家军,溃逃之后还能有机会收拢部队,郑成功也是个狠人,见对方溃败,抓住战机,率领两万明军,追着三万清军屁股后面一顿猛砍。
整个树林里,到处都是喊杀声,到处都是哀嚎声,相较于明军的战车营,清军的阻击部队最先崩溃。
戚红英收拢了戚家军本部,也来不及清点战损,便急匆匆地朝着戚志丰被困区域前进,因为她已经听到了战车营的枪炮声,知道自己堂哥的部队还在抵抗
清军登陆崇明岛的第一天,因为一枚小小的手榴弹,便直接与崇明岛的守军,展开了一场十几万人的大决战。
然而这场战斗,从博洛将主攻目标,转到戚志丰身上的时候,便注定了失败。
拿六万人去死磕八千多难啃的骨头,将自己三分之一的兵力舍弃,以己之短,攻敌之长,不输才有鬼。
当戚红英率队从清军后方杀入,与四千多戚家军火枪兵汇合之后,清军彻底丧失了斗志
前方还在鏖战,一名满脸血渍的清军将领,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一颗手榴弹,快步来到博洛身旁:“贝勒爷,弄到了,我们弄到了!”
清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终于在战车营那些战死明军尸体上,收获了几枚来不及引爆的手榴弹。
“哎!为了这枚小小的掌心雷,我们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博洛感叹道。
“大人不好了!李率泰将军的部队,被明军增援部队击溃,更有大股明军与阵前的戚家军汇合,朝着我方杀来!”传令兵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我军如今还有多少可战之人?”博洛问道。
“李将军的部队不清楚,但如今阵前的部队只剩不到五万了。”有将领回答道。
“李率泰的部队估计凶多吉少,而前线将士连续奋战,已经疲惫不堪,怕是难以继续作战了,这一战我们败了,还是撤退吧,能走多少算多少。”博洛面无表情地说道。
若前方是普通的明军士兵,博洛绝对不会下达撤退的命令,然而对方却是一支,凭借八千人,就能抵挡十万大军大半天,更是杀伤了将近万人的精锐部队。
这样的部队,鬼知道崇明岛上还有多少?
李率泰的三万五千阻击部队,从开战到现在,不到一个时辰,就全线溃退,足以证明这支部队的精锐程度,清军想要与这支军队交手,必须保证士兵精力充沛,兵力数倍于敌方,兴许能与之一战。
只可惜清军刚刚登岛,根基不稳,士兵又是连续作战,早已身心疲惫,继续留在这里,损失只会更加严重。
博洛丢下了李率泰三万多汉军,仅率领六万军士离开,幸亏将战船上的火炮,以及大量辙重卸下,否则连六万士兵都没法一并带走。
此次崇明岛之战,虽然激烈,实际上双方伤亡并不算严重,清军虽然丢下了四万人,但战死仅有一万五,剩下的两万五千人,包括李率泰在内,基本就是投降或被俘。
登岛作战就是这样,一旦打不过,连逃都没地方逃,要不是清军还有战船作为退路,这次崇明岛之战,定然有一方要全军覆没才算结束。
明军虽然取得大胜,可付出的代价也不五千戚家军为了快速突围,最后愣是进行了白刃战,足足战死了一千多人。
战车营损失最为惨重,足足被清军拼掉了三分之一,这样大的战损若是以前的明军,早就崩溃了,可战车营最终还是顶住了清军的凶猛进攻。
只因为他们是百战百胜的戚家军,不能给戚家军丢脸
“一支拥有军魂的部队,才是真正战无不胜的,而戚家军就是这样的一支部队!”这是李鸿飞给予的评价。
ps:四千多字二合一,今天就这一章了。
另外,新书期推荐票真的很重要,还请各位大大多多投票支持。
………………………………
第六十七章都是荷兰人的锅
崇明岛保卫战,最终以明军伤亡五千人的代价,击溃了满清十万大军,消息一传回南明,就令民间的抗清热潮,再次空前高涨!
先前的扬州保卫战,史可法虽然全歼了一支满清先锋军,但那是在事先埋伏,而且是以多打少的情况下,才取得了这样的战果。
如今的崇明岛保卫战,那可是实打实地,与数倍于己的清军正面硬捍,尤其是听闻戚家军一支战车营,顶住了足足十倍的清军,令整个江南百姓,再次回想起多年以前,戚继光大将军,率领江浙子民,抗击倭寇时的峥嵘岁月。
“兄弟们,我们和戚家军的兄弟,都是从宝山军营走出来的,他们能打胜仗,我们自然也能,我们不能给李大人丢脸,我们是虎贲一师,不仅要正面击败敌人,更要迂回包抄,全歼敌军!所以,大家都跑起来,武装越野速度这么慢,将来如何抄敌军后路?”
镇江沿岸的苏州新军第一师驻地,各团长官将戚家军当成了竞争以及超越的对象,纷纷督促手下士兵,抓紧各项军事训练,看来戚家军打了胜仗,苏州新军一个个都眼红了
崇明岛保卫战胜利的第三天,距离崇明岛以东五十海里外的一座岛屿附近,停靠着上千艘战船。
原来郑芝龙的一千多艘(包括俘虏清军的)战船,并未南下福建,而是留在崇明岛附近海域观察局势。
“大哥,派出去的兄弟传回来消息,崇明岛守军顶住了清军的进攻,大公子更是率领两万多军士,杀溃了李率泰三万大军,算是立了大功。”郑芝虎对郑芝龙说道。
郑芝龙的舰队之所以没有离去,是因为得知了清军进攻崇明岛的计划。
虎毒不食子,无论郑成功是否会随父亲一起降清,郑芝龙也不愿意看着自己儿子出事,于是得知清军的计划后,郑芝龙虽然没有提前通知戚红英,但还是让留在郑成功身边的一应亲兵多加保护。
甚至在不可违的情况下,郑成功的亲兵,会强行将郑成功带离崇明岛。
郑成功如今才初出茅庐,所谓的亲兵,不过是郑芝龙提前安排的死士罢了,若是没有郑芝龙受益,这些新兵根本不会随同郑成功一道留守崇明岛。
如今既然郑成功没事,那就索性让其继续在崇明岛守着,时机未成熟之前,郑芝龙不打算将所有力量集中在一起。
“想不到那娘们儿如此厉害,凭借五万人,硬是击退了清军十万大军。”连郑芝龙都有些佩服戚红英了。
“听说他们的装备,以及新军的训练,都出自苏州,这个李梦回看来很不简单啊!”郑之虎对李鸿飞记忆颇深。
“仅凭一两支新军,还不足以挽救大明,只是苟延残喘罢了,既然皇上觉得,凭借陆军就能击败清廷,那咱们不妨继续看好戏!三弟,你与汉岱相熟,去跟他做一笔买卖,就说我这里还有三万水师俘虏,问他要不要,一口价五十万两白银,附送一百艘清军战船。”郑芝龙决定坐山观虎斗。
先前水师混战都是在长江之中进行,在水面上郑芝龙就是主宰,他若说这些水军全死了,根本没人敢怀疑。
毕竟水战不比陆战,尸体沉入江里喂鱼,谁能查清楚究竟死了多少人?
如今清军损失严重,郑芝龙趁机开始做起了“人口买卖”,这些水军虽然没有了战船,但好歹也算是士兵,装备武器之后,可以很快编入战斗序列,对于损失严重的清军来说,无疑是一股生力军。
“大哥这计策妙啊!难怪先前浪费粮食养着这些俘虏,如今一转手就变成了白花花的银子,清军有了这批生力军,定然会与南明不死不休,等到两方打得精疲力尽后,我们郑家军将会是,他们任何一方都不敢忽视的强大存在。”郑之豹赞叹道。
郑芝龙这计策不仅妙,而且还毒,他之前的所作所为,完全是为了平衡双方的军事力量,让满清与南明不断消耗自身实力,如此一来即使有一方最终获胜,那也是惨胜。
到时候郑芝龙手下的水师以及陆军,便可趁机占领南方大量沿海城市,甚至不需要任何一方的同意,就能裂土封王,若是运气好的话,逐鹿中原也不是不可能的。
“行了,既然福松(郑成功幼名)没事,与满清交涉的事情,就交给三弟,我们也该返回福州了,通知荷兰人那边,赶紧撤退,不然别怪我不客气!”郑芝龙说道。
荷兰人兵聚澎湖列岛确有其事,不过这都是郑芝龙事先安排好的,毕竟做戏也得做全套嘛!
偶尔让荷兰人来沿海劫掠一番,既让对方混到了油水,又让福建百姓离不开郑芝龙的庇护,双方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崇祯十八年(1645年)四月初三,刚刚回到福州城的郑芝龙一众将官,在行至总兵府附近的街道时,忽遭五十多名刺客行刺。
刺客先是使用强弩,弓箭进行偷袭,随后更是采取近战强攻,一度差点突破郑家军防线,好在郑芝龙此次随行护卫甚多,将士们拼死抵抗,而袭击地点又选在了总兵府附近,最终总兵府守卫及时救援,才将这伙刺客全部消灭。
“他娘的,这伙人都是死士,见行刺不成功,竟然全都服毒自尽了。”郑之虎气急败坏地说道。
一个活口也没抓到,难怪他恼火。
“算了,有没有活口都一样,对我恨之入骨的,也只有多铎跟崇祯了。”郑芝龙看着自己原来的马车,被射成了马蜂窝,心有余悸地说道。
刚刚确实好险,要不是他为人谨慎,在入城前临时调换了马车,这会儿估计已经挂了。
“这些人都使用的弓箭跟强弩,难道是满清想让大哥死?”郑之虎疑惑道。
“欲盖弥彰而已,想必是朱由检的手笔,但又不敢明目张胆袭杀我这有功之臣!”郑芝龙一丝敬畏之心都没有,直呼皇帝的名字。
在郑芝龙看来,多铎就算再恨自己,也不敢在这关键的时刻对自己动手,只有那个被自己摆了一道的朱由检,才敢兵行险招。
“可惜这次没有抓到活口,不然定能借此反了!”郑之虎叹息道。
“想要活口还不容易,随便抓几个顶罪的就行了,关键是没人会相信,如今只能将这事压下来,就说是荷兰人雇佣的海盗吧!”郑芝龙不愿继续深究。
他现在还不想反,所以不能揭露真相,然而也不能真推到清军身上,那样不是逼着他与清军死磕吗?
这与郑芝龙的坐山观虎斗思路不符,索性将这黑锅甩给万能的荷兰人
………………………………
第六十八章当“神仙”真的很累啊
镇江,李鸿飞军营,王国兴再一次找了过来
王国兴一上来,便理直气壮地说道:“先生,我们行刺失败了。”
“哦。”李鸿飞表示明白。
王国兴理直气壮,李鸿飞更是一副意料之中的表情。
若是刺杀成功了,这会儿王国兴还不抓紧时间调兵遣将夺权,跑他这里来干嘛?
“先生似乎并不惊讶,难道还有应对之法?”王国兴眼前一亮。
没错,他这次又是来找李鸿飞讨要对策的。
“额没有。”李鸿飞据实回答。
此时李鸿飞心里恨不得骂娘:真当劳资是超人啊!就算是超人,你们闯了祸,干嘛总要劳资给你们擦屁股?连个人都杀不了,还锦衣卫!难怪东厂和锦衣卫在明朝名声那么臭,正事儿干不了几件,给皇帝捅娄子倒是很在行,如今皇帝兜不住了,却让我这个假神仙来兜,这不是坑人嘛!
“先生,您可是您一定有办法的,对不对?”王国兴这是要死缠着李鸿飞了。
虽然“神仙”这个身份不能明说,但王国兴知道每次提起这个,都还是很有效果的。
“那郑芝龙遇刺之后什么反应?”
李鸿飞心里气归气,但真要撒手不干,这会儿也来不及了,谁叫他已经上了朱由检的贼船呢?
“他将罪责推给了荷兰人”王国兴快速地解释道。
“哦?有点意思,看来这郑芝龙是打算坐收渔翁之利了,既然郑芝龙不想撕破脸,那你们也别再去找他的晦气,当然了,也别指望对方会掺和眼下的战事了,为今之计,只有等收拾了满清,再腾出手来收拾郑芝龙吧。”李鸿飞提议冷处理。
他之前建议刺杀郑芝龙,是担心对方会短时间内降清,所以打算趁着满清没有战船渡江这一间隙,要么结果了郑芝龙的性命,要么直接逼反对方,趁势一举拿下福建等地。
可现在看来,郑芝龙还未下定决心,即使如此明目张胆的行刺,都被郑芝龙快速掩盖,那么就只能证明,郑芝龙有更大的野心,只是觉得时机还不成熟,所以不想过早暴露。
“大人您的意思是,不在理会郑芝龙?”王国兴问道。
“不是说真的不理会他,平国公遇刺,这么大的事件,朝廷怎么可以不管不顾?既然郑芝龙说是荷兰人干的,那就下旨让他全力剿灭荷兰人,也算是给了他一个台阶。”李鸿飞解释道。
郑芝龙想要坐山观虎斗,那就顺着他的意思来,如此,朝廷给了郑芝龙台阶下,郑芝龙有了继续观望的权力,定然不会过早地投靠满清。
“我明白了,谢谢先生。”王国兴要到了计策,也不过多停留,皇上还等着答复呢。
“这他娘的什么事儿,外敌虎视眈眈,内斗也是越演越烈,看来又得扩军了”等王国兴离开,李鸿飞这才自言自语道。
郑芝龙遇刺,这件事无论如何,对方都不会善罢甘休,如今没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南明最近在陆地上,打了几场大胜仗。
这对郑芝龙来说是个机会,南明打满清越痛,满清就越发看中他郑芝龙,只有在满清精疲力尽的时候投降过去,才是真正的雪中送炭。
至于继续帮助南明,估计如今的郑芝龙,根本不敢有这样的想法了。
朱由检都派人刺杀他了,哪怕他不计前嫌,帮助南明取得了胜利,最终估计也没多少活路,降清已经是郑芝龙唯一的出路了。
所以李鸿飞才觉得,有必要继续扩军,好随时应对福建方面的叛变
王国兴离开的第二天,李鸿飞正在营帐书写他的扩军计划,随后有传令兵进来通告,说戚红英带着陈圆圆一道,来了镇江,正在军营外等候。
“这两个女人跑这里来干嘛?”李鸿飞暗自嘀咕。
眼看扬州攻防战越演越烈,镇江随时可能变成战场,戚红英过来也就罢了,怎么还带个弱女子过来?
原来崇明岛一战,戚家军虽然打退了清军的进攻,可弹药的消耗量也是十分惊人,尤其是手榴弹与炮弹的消耗,已经不足以支持戚家军再打一场如此大规模的战役了。
戚红英原本是乘船前往宝山镇,找到宝山镇的负责人吴浩,打算直接购买弹药后,便返回崇明岛。
可如今李鸿飞率军驻守镇江,也需要大量武器弹药,军器局将弹药都调往了镇江,哪怕还有剩余的,也是为了以防万一,没有李鸿飞的批示,吴浩根本不敢将剩余的弹药卖给戚红英。
戚红英连着好几日软硬兼施,却丝毫不起作用,加上后来又从清军俘虏口中得知,博洛这次之所以主攻戚志丰的部队,是为了抢夺手榴弹样品,戚红英觉得有必要将这件事告知李鸿飞。
于是戚红英索性将军队的指挥权,交给堂哥戚志丰,然后亲自前往镇江,来找李鸿飞要弹药补给。
自从郑芝龙的水师退出长江水道之后,清军残存的一些战船总算是扬眉吐气了,虽然他们不敢直接登陆南下,但在长江中耀武扬威还是可以的。
戚红英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只能改走陆路,在经过苏州城区时,恰好想起了自己这个结拜姐姐陈圆圆,于是又去了一趟李府。
然而陈圆圆对李鸿飞那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虽然镇江距离苏州不远,可没人带着,陈圆圆也不敢独自前往,听闻戚红英要过去,于是苦苦哀求,要求一同前往。
戚红英拗不过陈圆圆,同时想着,要是拉上陈圆圆当说客,说不定弹药补给的事情,很快就能搞定。
按照戚红英的想法就是:李鸿飞若不卖给自己手榴弹,那就将陈圆圆“掳”上崇明岛,看李鸿飞这个大色狼急不急!
就这样,两个女人为了同一个男人,怀揣着不同的目的,结伴来到了前沿阵地。
………………………………
第六十九章战俘的归宿
戚家军是第一次使用手榴弹作战,还不知道要如何将手榴弹的威力,发挥到极致,尤其是后期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往往清军一名士兵,有时候要遭受四五枚手榴弹的摧残,加上黑火药的威力确实有限,而且做工比较粗糙,消耗量自然也就增大了。
三万枚手榴弹,结果只干掉了七八千清军,等于是直接将手榴弹当成连发步枪使了。
“清军如今在全力围攻扬州,崇明岛目前应该没有大的战事,军器局弹药产量有限,真没多少存货了,这样吧,我让吴浩给你批五千枚手榴弹,三千发开花弹。”明白戚红英的来意后,李鸿飞仔细想了想,这才说道。
崇明岛虽然没有战事,可随着战场形势转变,戚家军很有可能西进,夺取通州,泰州等地,威胁扬州方面的清军,缓解史可法的压力。
当戚家军由防守转换成进攻之后,手榴弹的需求自然相对减少,反而是攻城重炮这方面,需要更多的炮弹补充。
“至于手榴弹被清军夺去,这点无需担心,手榴弹关键在于它特殊的摩擦线,没有这种摩擦线,清军无法仿制出一样的产品,最多也就弄个依靠明火引燃的半成品罢了。”
戚家军知道引爆手榴弹,只需要拉动木柄外面的绳索即可,却不清楚这一根小小的拉线,为何会将里面的火药点燃。
其实原理很简单,因为拉线的另一端是特殊摩擦线,就象火柴皮一样,而手榴弹的木柄内,是火柴头同样的物质,构成了包裹摩擦线的环状物,一拉线就象划火柴一样着火了。
火柴厂的出现,还是李鸿飞制成手榴弹后,从而衍生出的一种民用产品,清军除非能搞到火柴厂的药引配方,否则根本弄不出这种手榴弹。
“这样我就放心了,手榴弹主要依靠突然性,隐蔽性,产生杀效果,若是用明火引燃,很容易被人发现,如此一来,威力将下降大半。”戚红英很快便明白其中关键。
以前明军也有研究过这种火器,守城专用火器“万人敌”便与那半成品手榴弹相差不大。
“万人敌”是大型爆炸燃烧武器,产生于明末,用于守城,重40公斤,内装火药,火油,外皮为泥制,连接一根引线,遇到敌方攻城,便将引线点燃,投到城下,烧杀敌军以及攻城器械。
若是将“万人敌”小型化,内部填装黑火药与钢珠,不正是手榴弹的雏形吗?
不过这种万人敌也有缺陷,那就是引线外漏,若是下雨天引线打湿后基本没用,就算投入敌军阵营,有些胆大的士兵,甚至一刀就能将这引线斩断,令其直接熄火。
李鸿飞研究的手榴弹之所以称之为神器,是因为它的引线是在内部燃烧的,用水都无法浇灭,而且看不到引线的情况下,谁都不敢乱来,毕竟谁也不知道这玩意儿什么时候会爆炸,未知才是新式手榴弹最恐怖的地方。
“听说你这次抓了不少俘虏,准备如何处置?”
因为手榴弹的秘密,是审问俘虏才得知的,所以李鸿飞关心起了战俘问题。
古代可没有《日内瓦公约》,对于战败俘虏,一般只有四种可能。
第一种,作为商品被收容,比如奴隶什么的,郑和当年就是明军征云南的战利品,因为年纪小,所以被阉割后送入宫中,为官奴。
第二种,作为杂兵被收编,这种还算比较幸运的,不会立马死,但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因为杂兵在作战中,将作为炮灰部队,被投入最危险,死亡率最高的地方。
明末时很多明军的俘虏,就是被满清编为包衣、阿哈,战时作为死兵,当先冲锋,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