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崛起1644-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地雷、陷马坑、绊马索,一切能对付骑兵的手段,都被刘胜利用上。
很快,三团所在官道附近,五里之类,全都是陷阱,而刘胜利则带入,把守两边山路,静等战斗的打响
子夜时分将要来临,两队身着黑衣,脸上涂抹油彩的明军士兵,分别来到了凤台山外,清军驻守的两处山岗。
这两队明军的装备,与苏州新军的全火器概念截然不同,他们除了手榴弹之外,便没有携带其它火器,而是身背强弩,手握匕首,若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匕首与弩箭的箭头,竟然也涂抹了黑色的颜料。
很显然,这是李鸿飞依照后世侦察兵的模型,打造的一类特殊部队。
这两支特殊部队,很快靠近清军的前沿哨岗。
两道黑影闪过,两名坐在火堆旁边打瞌睡的清军,还没来得及吭声,便永久陷入了梦乡。
之后低沉的嗡嗡声作响,潜伏在暗处的三名清军,手捂喉咙,想要大声呼喊,却怎么也发不出声音,只能瞪着眼睛,看着一群“黑衣鬼脸”,从旁边快速经过,挣扎了一段时间后,这三人便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了
类似这样的一幕幕,快速在两边山岗中演绎,清军为了防备神机营,不仅增加了岗哨,而且还布置有大量暗哨,可谓是煞费苦心。
然而这一切对苏州新军的侦察兵来说,不过是一个笑话。
不到两刻钟的时间,两边山岗便清理完毕,随后有黑衣人举起清军留下的火把,朝着东面(清军在西,张超的部队在东)挥舞一番。
很快,明军的火炮部队,便从官道两旁推出,越过先前清军值守的山岗,朝着清军大营而去。
“够了够了这距离能覆盖清军大半个军营,再往前,我怕被清军发现。”炮兵团一位参谋,小声提醒道。
“他娘的算球,反正师长只让打一刻钟,就这样吧!”团长无奈道。
按照他的想法,直接将火炮推到清军大门口,然后让步兵掩护,他用火炮将清军营地轰平,都不用步兵冲锋,就解决了战斗,这样多省事。
“他娘球的,时辰差不多了吧”
火炮已经就位,炮兵团长等的有些不耐烦了。
“再等等,以师长的信号弹为令。”参谋说道。
苏州新军与其他明军不同之处,关键就在于命令。
以前的明军将领,基本上都是依照自己的好恶打仗,除了大兵团正面会战,剩下的基本都是见面就干,哪里还会等其他友军,或者等进攻时辰?
打仗的胜负,除了运气,就是指挥官的战机把握能力,说白了就是凭感觉打仗。
如今的苏州新军却不同,除非被敌方发现,否则必须等待最终的进攻命令,因为参谋部布局,可不是为了某一支部队,而是要全盘考虑。
甚至每支部队抵达的时间,都有了硬性规定,可以早到,但绝对不能迟到。
炮兵团属于早到的部队,但还有其他部队可能没有到位,所以炮兵团不能先行发动进攻。
协同作战,是苏州新军战斗的第一要诀。
之前先行离开的三团如此,渗透敌营,清除哨卡的侦察兵如此,炮团自然也不能例外。
等待是煎熬的,尤其是在敌人眼皮子底下等待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忽然,从凤台山深处,一道火光冲天而起,总攻时间终于到了!
“他娘的球,都给劳资打起精神,平时训练怎么打,现在也给劳资怎么打,速度要快,你们只有一刻钟的时间,给劳资开炮,轰他娘的球!”炮兵团长大声吼道。
随着他的大吼,炮兵们拿出随身携带的火柴,迅速点燃旁边的火把,并将火把放到了,早已填装完毕的火炮引线上。
火柴的发明,令炮兵点火的速度大大加快,对面清军才发现燃起的火把,炮弹就已经打到他们头上了。
一百多门火炮齐射,瞬间便覆盖了大半敌营,这时候棉絮做的耳塞,也不起作用了
大地的震颤,十分清楚地告知那些被惊醒的清兵,这不是小股部队骚扰所使用的火铳,而是货真价实的大炮。
“炮!是大炮!我们被明军包围了!”一名清军反应过来,大声叫喊道。
随后他便被一名清军将领,给砍下了脑袋:“蛊惑军心者杀!众将士拿起武器,随我冲杀出去!”
将领立完威,开始整队,准备杀出军营。
然而他才往前走了没两步,一颗炮弹袭来,不偏不倚砸到他身上,这名倒霉的将领,瞬间便被撕成好几截。
好不容易被他汇聚起来的清军,这时也一哄而散,各种找地方躲避炮击去了,哪还有心思出营冲杀。
“他娘的球,让火箭营来个大的,给劳资放四座百虎齐奔,将这些营帐彻底点着,烧死他娘的球!”炮兵团长,对前两轮炮击效果并不满意,于是直接让下面的火箭营放大招。
“百虎齐奔”是目前苏州新军,最大的车载火箭发射器,这玩意儿类似于后世的“二脚踢”,有效射程可达五百米,是除了“火龙出水”外,射程最远的火箭武器了。
由于制造工艺相对简单,南京的军器局也能批量制造,所以李鸿飞接手南京城防后,便组织工匠,大量生产这类火器。
张超再见识过“火龙出水”那种震撼场面,对火箭武器也是格外上心,在武器分配之时,他主动放弃了一部分重炮,跟史德威的三师,换取了大量火箭弹。
而史德威本人,更注重防守,重炮对他来说,多多益善,于是两人愉快地达成了这笔“武器交易”。
二师的炮团没有多少重炮,这也是为何,张超的炮兵部队,初时不太给力的真正原因。
然而当“百虎齐奔”四连发后,配合上炮团的第三轮齐射,整个火力密度,瞬间提升了三倍有余。
很快,火箭引燃了清军的营帐,加上之前清军为了驱赶神机营,故作聪明地换装了不少火器,于是乎,着火的营帐,又点燃了清军储存的火药,引起殉爆,以至于不少四处躲避炮弹的清军,最终被自己的火器给杀死。
四百支火箭齐射,虽然没有当初“火龙出水”那般壮观,但其效果却也丝毫不差。
ps:今天第六更,上架的爆发到此结束,不过本人今后保证,每天最少6000字,还请大家多多订阅支持。
………………………………
第九十七章铁军长成记
一刻钟的炮火覆盖,席卷了清军大半个前锋营,甚至后方不少营帐,也因为火药殉爆而被点着,四处燃烧的大火,将整个营地照亮,犹如白昼。
随后,天空再次升起两发信号弹
“娘球的,别磨磨蹭蹭了,赶紧收拾东西,咱们撤退!”步兵冲锋的命令已经下达,虽然还没打过瘾,但炮团团长还是遵守指令,开始下令撤退。
炮团忙着收拾东西撤退,而二师的其余四个步兵团,也在这一刻,向清军发起了进攻。
四个团六千余人,以连排为单位,从各自潜伏地点,快速涌入清军营地。
那些清军因为大规模的炮击,早已吓得六神无主了,绝大部分清军,都在四散躲避炮弹,至少前营与中军,基本没有成建制的部队出现。
明军在冲入清军营地后,面对小股敌军,直接一轮排枪过去,随后便是刺刀见红。
清军想要逃跑,却又哪里跑得过这些,经常练习负重长跑的苏州新军?
在“投降免死”的诱惑之下,许多惊吓过度的清兵,纷纷扔下手里的武器,向明军投降。
最夸张的时候,仅一名手持手榴弹的明军士兵,就俘虏了四十名清军,这些清兵俘虏不敢乱动,而那名明军士兵,同样举着手榴弹不敢乱动,直到同伴过来,这才给他解了围。
然而这名士兵,俘虏清军四十,自己却吓尿裤子的事迹,也被一众战友,取笑了很长一段时间。
苏州新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清理完敌军前营与中军,直到向后军发起进攻,这才遇到了顽强的抵抗。
清军后营原本仅有五千人左右,不过炮击开始后,有大量清兵,从中军与前营撤退,逃到了后方,被后军的将领收拢。
经过一番简单的整训,清军后营此刻汇聚了将近两万清兵,冲在最前面的几个明军连队,甚至没刹住脚步,损失惨重,只得一边用手榴弹掩护撤退,一边建立防线,等待援军。
若是此刻有清军将领,能抓住战机,及时反打,不顾自身伤亡,与张超的二师死磕到底,虽然获胜的几率渺茫,但凭借两万多人,还是能让第二师元气大伤的。
只可惜清军开战不到半个时辰,就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士兵,这样大的战损,已经令他们失去了战斗意志,加上漫山遍野的喊杀声,令清军根本不清楚,敌军究竟来了多少。
所以撤退,是清军各大将领,目前唯一的办法,至少距离他们后方不远处,还有二十多万大军驻扎,就算要反击,也得与主力汇合之后,再进行反击
与此同时,距离先锋军仅二十里远的清军主力部队,这会儿也遇到了各种麻烦。
大半日没有动静的神机营小队,子夜时分一到,便从四面八方对清军主力展开袭击。
手榴弹,自生火铳,甚至还出动了“神火飞鸦”这种大杀器,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令清军营地负责值守的士兵,头疼不已,哪还有心思关心先锋军那边的战况。
由于距离原因,加上周围爆炸声的掩盖,令清军主力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在他们看来,先锋军或许也只是遭受明军小股部队的骚扰而已。
直到“百虎齐奔”那照亮天际的火光出现后,清军这才意识到不对劲。
“启禀王爷,先锋军可能遭遇明军主力袭击了!”有将领来到阿济格的营帐禀报道。
不过此人说话语气也有些吞吐,显然不太敢确定,毕竟前两天,几乎天天遭遇袭击,甚至好几次都误认为是“敌军主力”。
整天狼来了,狼来了,喊多了自然也就不太相信了。
“会不会又是敌人的疲兵之计?”有幕僚小声提醒道。
阿济格没有回答,而是走出营帐,朝先锋军驻扎方向望去
没过多久,阿济格便十分肯定道:“绝对是明军主力无疑,传令下去,全军拔营,剿灭明军主力。另,命汉军正红旗孔有德,领两万铁骑,先行支援先锋军,助其稳住阵线。”
先锋军方向,那冲天的火光,让阿济格意识到,这根本不是明军的骚扰。
为了以防万一,阿济格更是令孔有德出动骑兵部队,先行支援。
孔有德,字瑞图,孔子后裔,辽东盖州卫今辽宁省盖县人。
原为毛文龙部将,毛文龙死后,于崇祯四年1631年发动兵变,不久投降清朝,隶属汉军正红旗。
崇祯九年1636年,受封为王,出征朝鲜,锦州,松山等地,算是汉军将领中,为数不多,被满人封王的将军。
孔有德领命,开始集结部队,然而却出现了令人尴尬的一幕
由于清军这几日被神机营各种骚扰,阿济格为了让清兵夜间能好好休息,曾允许就寝的士兵,可以用棉絮塞耳。
别看如今外面打得热火朝天,那都是外围值守的部队在战斗,营中就寝的士兵,一个个睡得正香,又有耳塞的庇护,甚至连铜锣都唤不醒。
孔有德也没办法,只能让手下将领,挨个营帐叫唤,如此一来,花费了将近一个时辰,才将队伍集合完毕,这速度比以前,足足慢了两三倍。
而且他的骑兵出营没走几步,便遭遇了各种陷阱袭击,严重制约了骑兵的速度。
毕竟神机营的指挥官,也都是从苏州新军调过去的,得知张超要求他们牵制清军主力,一众将领很容易便知晓了张超的意图,于是纷纷在清军的必经之路上布设陷阱。
游击队不敢与清军硬碰硬,骚扰却是最擅长的。
“不要管路边的陷阱,派五百包衣,给我快速冲过去!”孔有德发现行军速度严重拖沓,只能强制命令道。
为了救援先锋军,孔有德决定牺牲一部分人,在前面趟雷。
有了死士的冲锋,骑兵速度总算加快,而且神机营携带的地雷数量有限,清军冲出两三里地后,总算是趟过了雷区。
再次往前行进了几里路,隐约已经能听到远方的喊杀声了,孔有德心里暗自惊讶:“三万多先锋军,才一个时辰,便被明军追杀到了这里,这支明军究竟有多厉害啊!”
要知道此时孔有德的援军,才刚刚走了一半路,也就是说,先锋军在一个时辰之内,被杀得最少后撤了五六里地。
就在孔有德暗自惊讶之时,最前方探路的包衣骑兵,忽然集体栽倒,有士兵举起火把靠近检查才发现,原来是绊马索在作祟,清军已经进入了刘胜利的阻击范围
与此同时,正在指挥战斗的刘胜利,也接到了通讯兵的报告:“团长,清军的援军已经抵达,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调一营二营给我去顶住,没有撤退命令,哪怕全军覆没,也不许清军前进一步!”刘胜利一边举枪开火,一边大声说道。
不仅是孔有德的援军,被围攻的先锋军,也早在半个时辰前,就组织了队伍,试图进行突围。
清军为了突围,也是不要命的冲击三团阵地。
三团依靠各种陷阱,加上地利优势,这才堪堪挡住清军的突围部队,甚至这会儿就连刘胜利都亲自上战场了。
如今眼看清军要顶不住,结果援兵却来了,一旦两军汇合,后方正在进行分割围歼的友军,很有可能遭遇骑兵冲击,刘胜利自然不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两个营被调走,三团的火力密度瞬间降低了一大截,加上不远处的战马嘶鸣声,等于是给一众陷入绝望的清军,注射了一支强心剂。
清军的突围攻势也越发凶猛了。
清军的再次强硬,在刘胜利看来,不过是回光返照,临死前的最后一搏,只要能顶住这一波,那么清军便会彻底崩溃。
很显然,是击溃清军,还是全歼清军,就看着最后一博了。
“他姥姥的,跟我玩横的是吧?全体都有,上刺刀,随我冲!”刘胜利大喝一声,抄起一支燧发枪,便带头冲下了山。
随着冲锋的命令下达,警卫连全体最先跟上,他们是刘胜利的亲卫,自然得随行保护。
之后便是一众使用燧发枪的士兵,他们纷纷抽出腰间的刺刀,快速装配完毕后,跟在警卫连后面,也冲下了山。
而那些两人一组,操纵弗朗机铳的士兵,由于没有合适的武器,只能一手踹一颗手榴弹,跟着冲了下去。
刘胜利为了彻底扑灭清军最后的气焰,率领警卫连,以及第三营剩余官兵,总计不到六百人,主动朝山下正在进攻的五千多清军,发起了反冲锋
警卫连的“摇摇枪”居前,呈锥形战术,连续快速开火,很快便撕开了清军的防线。
而燧发枪队紧随其后,枪膛中还有子弹的,先是抵近射击,随后刺刀见红,每三人一组,攻防有序,一时间令清军损失惨重。
就连最后方,举着手榴弹的弗朗机铳操纵手们,也是将手榴弹当成榔头,猛砸敌人脑袋,甚至有人被敌军砍中后,明知必死的情况下,拉开了手上的手榴弹,与一群清军同归于尽。
很快,这种同归于尽的打法,蔓延开来,不少受伤的明军士兵纷纷效仿,
清军受不了这种疯狂战术,终于崩溃了
………………………………
第九十八章细作出没
次日早晨,南京城内的老百姓,早早便起床忙活。
如今大战在即,为了便于治安管理,李鸿飞也不得不下令禁宵,所以一众老百姓都睡得比较早。
早睡带来的好习惯,自然就是早起了。
虽然面临战争的威胁,但生活还得继续,一大早街边的点心铺子陆续开张,茶楼也开店迎客。
最近几日,各地自发组织前来守城的义军,陆续汇聚南京城,这些人自发抗清,李鸿飞当然不可能拒绝,不过如何安置,也成了他头疼的事情。
数量庞大的队伍倒是好安排,划分一块防区,再调拨一些武器粮饷,安排几位指挥将领,让他们自己负责管理就行。
而那些三五成群的小团体,却成了一个老大难,让他们投军,一个个都想着投苏州新军,因为大家都知道苏州新军厉害,而且待遇最高。
但苏州新军如今一心备战,哪有时间训练新兵?
胡乱塞些江湖草莽进去,败坏军纪不说,还容易影响战斗力,最终结果便是三个师长,没一个愿意接收这些义军的。
其他军队将领,倒是愿意接收,可这帮义军眼高于顶,根本不稀罕,加上为了防备细作,对于那些短时间内,没法甄别的义军,根本不敢让其加入军队。
李鸿飞无奈,最后只好将这些人登记造册,派发一部分粮饷,依照先前建立游击队的方式,将这些小团队打发出去,沿途骚扰清兵。
至于这些团队,究竟袭杀了多少清军,李鸿飞不清楚,不过倒是因为这些人的到来,城内饭馆,茶楼的生意,火爆了许多
因为很多大老爷们儿都不会做饭,只能在饭店填肚子。
这也是南京大小饭店,一大早就开门的主要原因,有些人需要早点吃饱肚子上阵杀敌,有些人则是昨日外出战斗后,来不及赶回来,滞留在了城外,等着早上进城后吃饱喝足,再出去杀敌。
至于这些人,究竟有没有斩杀过清军,或者是有没有遇到过清军,这个只有鬼知道
反正见义军热情高涨,李鸿飞也不好意思去打消大家的积极性,不管怎么说,能留在南京城算是不错的了,至少清军如果真的围住南京城,这些人也能当炮灰不是。
“听说了吗?昨日有滞留在城外的侠客,听闻西南雨花台方向炮火连天,想必是苏州新军,与清狗交火了!”
茶楼内,几名身背长刀,衣着朴实的汉子,一边吃着早点,一边闲聊道。
“什么?清狗都打到雨花台了!”有人担心道。
“放心,总督大人还没出手呢,只要总督大人亲自领兵,那些清狗还不灰飞烟灭。”有人安慰道。
“可这次听闻此次清狗有三十万大军,而总督大人手下才五万,能打得过吗?”有人评价比较客观。
一时间众人纷纷沉默,是啊,以前十多万清军,就能在大明国土上驰骋,这次可有三十万,就算总督大人用兵如神,可兵力有限这是不争的事实。
至于“五百新军战十万”的事件,李鸿飞也亲自出面辟谣了,说那五百新军,是苏州花费大量资源,用了一年时间,才培养出来的精兵强将,加上天时地利的原因,才取得了那次大胜,而且也没有十万那么离谱,只是击退了五万大军。
为了宣传的需要,李鸿飞不敢说实情,但谣言越传越离谱,李鸿飞必须要适当地“澄清”一下,否则一旦战败,他就真是“千古罪人”了。
适当地夸大战斗力,给予民众信心是好事,但也不能一味地吹嘘,否则到了见真章的时候,一旦达不到民众心中预想的效果,那么信念崩塌,带来的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这也是为何,清军听闻这些谣言后,并没有过多理会的根本原因,将一国的希望,寄托于一支吹嘘出来的军队身上,那么一旦摧毁这支军队,也就等于摧毁了这个国家的希望。
就在这时一骑快马从城门外疾驰而来,骑兵入城,丝毫没有减速,而是一边催促战马,一边大声喊道:“凤台山大捷,苏州新军歼敌四万!”
原来这是传捷报的骑兵。
而城中老百姓听闻这一捷报,顿时沸腾起来。
“我就说昨日有战斗吧,好家伙,听说雨花台那边才两万驻军,这一下就灭了四万清狗,这可是名副其实的大胜啊!”先前发起话题的汉子,得意地说道。
“我大好男儿,就应该学苏州新军那般杀敌报国!”有人兴奋地大声说道。
“别说了,赶紧吃饭,这里距离凤台山并不远,说不定我们还能赶过去,杀几条漏网的清狗。”也有人催促同伴道。
整个茶楼听闻凤台山大捷的消息,都是欢欣鼓舞,唯独这座茶楼上层,却有一人,听闻这消息后,猛地用力,将手上的杯子给捏碎。
“将军,我们是来执行任务的,切不可打草惊蛇。”旁边的人赶紧出言提醒。
捏碎杯子之人,很快反应过来,将手上的杯子,扔到了地上,并大声说道:“小二,刚刚吃菜不小心打碎了一个杯子,能给我们换一个吗?”
很快,小二上楼,将地上的碎瓷片清理干净,并换上了一只新的杯子。
然而这一切,却又恰巧被他们对面的一桌人看见,确切地说,是被一名手持佩剑,风度翩翩的公子给瞧见。
与他同坐桌,一位身材微胖之人,注意到自己朋友的异样,于是好奇道:“熙止兄,对面那伙人与你有仇?”
此人一双手掌布满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