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崛起1644-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他同坐桌,一位身材微胖之人,注意到自己朋友的异样,于是好奇道:“熙止兄,对面那伙人与你有仇?”
此人一双手掌布满老茧,身旁更是立着一杆长枪,显然也是个练家子。
“谁跟姚兄有仇?待俺老冯去会会他。”另一名正在喝酒的汉子,听闻有仇家,立刻来了精神。
“冯三哥别冲动,不是跟我有仇,只是这伙人形迹可疑,我就多看了两眼,你们也知道,最近城内鱼龙混杂,有些事还是小心为妙。”被唤作熙止的翩翩公子,出言解释道。
“细作?”身材微胖之人,很快明白过来。
“不太确定。”翩翩公子也没把握。
“如今城内正在积极抗清,难免会有细作混入,总督大人负责的实情太多,定然顾不过来,既然让我们撞见了,这事儿就不能不管。薛震,你轻功最好,待会儿找个机会跟着他们,看看对方到底玩什么把戏。”身材微胖之人吩咐道。
“难道不报官吗?”自称老冯的人,听闻对方可能是细作,第一反应就是报官。
因为报官是能得到赏银的。
“无凭无据,还是别报官了,等薛震查清楚后,在报官也不迟。”翩翩公子说道。
“就是,咱们可是义军,也算拿了朝廷的俸禄,这点小事还用惊动官差吗?交给我就行了。”被称为薛震的男子,也赶紧附和道。
很快,见对方要走,薛震也借机先行离开。
看来这次南京保卫战,不仅汇聚了各地的勤王大军,更是吸引了不少江湖人士前来助阵
而先前骑马的传令兵,一路急行,很快便来到了李鸿飞的总督府。
“哈哈!这张超还真敢干,一万人挑了清军先锋军,更是连增援的两万骑兵,也给灭了大半。”李鸿飞看完战报,忍不住哈哈大笑。
“不止一万人吧我的神机营,可也是有功劳的。”王国兴表示不服。
“看我呵呵,你的神机营自然居功至伟,是我说错话了。”李鸿飞赶紧道歉。
原来自从刘胜利主动出击,与突围的清军拼刺刀之后,清军最后的一丝士气,也被冲散。
苏州新军悍不畏死,竟然使出了“人型炸弹”这一招,对清军的心里打击,是十分巨大的。
什么样的军队,才会有这样的决死之心?
怕是只有那,拥有坚定信念的军队,才会如此。
李鸿飞在苏州的改革,获得了绝大多数佃农的好感,这些佃农为了拥护李鸿飞,在这充满动荡的乱世,却主动让自己的孩子,加入苏州新军,这便是信念的来源。
李鸿飞也不敢辜负大家的期待,不仅给予士兵最好的待遇,甚至伤残补贴,阵亡抚恤金,在整个大明,乃至整个华夏,都是最丰厚的。
明末一条人命,大约十两银子,死士或者多一点,但最多五十两顶天。
李鸿飞对于残废的最底层士兵,也是一次性补助五十两,甚至还会优先在官办工厂,或者衙门内工作。
而战死的最底层士兵,则每户补助一百两,若是死前因为杀敌立过攻,还会有相应的奖励补发给直系亲属。
家里的兄弟,还可免除兵役,直系亲属如果要在官办企业工作,也能获得优先选择权。
一百两银子,在当时已经算得上一笔巨款了,足够一个三口之家,生活十年,而且为国捐躯的军人家属,还会享有一系列福利。
可以说只要李鸿飞的政策能在江苏继续施行,战死军人的家属,就不愁没有好日子过。
先前在扬州战死的一批人,其家属已经获得了补贴,不少老家距离较近的士兵,通过托人带来的书信已经知道,总督大人没有骗他们,该是多少银子,就是多少银子,一分钱也不少。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钱能使鬼推磨。
李鸿飞大把银子砸下去,底下的将士,谁不效死命?
………………………………
第九十九章
将士用命,悍不畏死,打出了苏州新军的气势,不仅全歼了三万先锋军,更是连孔有德赶来增援的两万骑兵,都灭掉了一半。
由于三团选择的阻击地点道路狭隘,孔有德的骑兵严重受到制约,无法进行集团冲锋,只能一次派出两三千,利用骑射战术,与阻击部队进行车轮战。
骑兵夜间冲锋,速度根本提不起来,加上视线受阻,射手杀伤力也是大大降低,双方你来我往,一时间陷入了僵持。
不过这种僵持状态,却是明军阻击部队,用一条条生命换来的,孔有德急着救援,才不愿意跟明军打成僵持,奈何明军抵抗非常顽强,冲锋的骑兵部队一次次被打回来,孔有德想尽一切办法,却始终未能更近一步。
随着战斗的持续,骑兵已经没法冲锋了,因为前方的道路被战友的尸体,以及倒地的战马给堵住。
“全军下马,进行步战!”孔有德下令道。
既然骑兵没法冲锋,那就改成步兵,利用周围的尸体做掩护,突进明军的阵地。
当初骑兵冲锋,一次只能上来两三千人,如今换成步兵,明军每次将面对五千多人,在加上尸体的掩护,明军的火器优势大打折扣,伤亡更是成倍增加。
孔有德指挥手下步步为营,慢慢朝着明军阵地推进,进入到弓箭手射程范围后,便利用弓箭手的射速优势,一点点消磨明军的战斗力。
虽然这种打法很有效,但孔有德却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便是时间
当孔有德利用这种稳扎稳打的方法,慢慢推进之时,后方突围的清军,已经被刘胜利率领的反冲锋部队,那种不要命的打法吓破了胆,一个个没了斗志的清军,只能放下武器选择投降。
先锋军投降,其余几个团的援军很快顶上,接替并巩固了三团的防线,孔有德率队再次鏖战了一个多时辰,而阿济格的主力,同样因为棉絮塞耳的原因,至今还未拔营。
损失了一半骑兵的孔有德,最后也只能遗憾地率队撤回。
最终张超的二师,以杀敌两万三,俘虏一万六的惊人战绩,取得了凤台山大捷。
同时李鸿飞看完战损后,也是心疼不已
一场歼灭战打下来,张超的二师总计重伤战死一千七百余人。
其中担任阻击任务的刘胜利团,损失最为严重,全团三个营,阵亡了两个营长,四个连长,连以下官兵重伤或阵亡超过九百余人,全团剩余官兵也是全部带伤,连刘胜利本人也身中七刀非致命伤,战损比例达到了百分之六十。
这一场战斗打下来,包括弹药损耗,伤残抚恤金,阵亡抚恤金,战功奖励等等,李鸿飞差不多要花去白银五十万两。
这还只是灭掉清军一个先锋部队,后方还有二十万主力,鬼知道这场战斗,最终要打成什么样。
李鸿飞心疼银子是一方面,不过他最心疼的,还是那些战死的士兵,这可是他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新式军队啊!
按照李鸿飞的政策,苏州兵役比例已经趋于饱和,每阵亡一人,他就少一名可战之兵,至少在全国实施改革之前,李鸿飞是很难再拉起这样一支,悍不畏死的军队了。
尽管如此,李鸿飞也没别的办法,南京城内,真正能与清军正面硬捍不落下风的,也就只有他的军队了,接下来的战斗,定然更加惨烈,他没办法,也不能退缩。
就在李鸿飞感叹兵力捉襟见肘的时候,又有传令兵带来了一则,雪上加霜的消息:“两日前,多铎率领十万大军,从江阴方向登陆,企图夹击南京。我江阴二十万军民上下一心,誓不降清,奈何兵力有限,恐不是鞑子对手,故而呈信金陵,还望朝廷派兵救援。”
这是江阴县城,派来的求援信。
与此同时,常州守备又派人捎来消息:江阴被围,常州勤王大军准备回师救援。
两则消息一前一后,几乎是同时抵达南京。
常州紧邻江阴,一旦江阴告破,清军下一个目标定然是常州。
常州知府得知这一消息后,心惊不已,赶紧派人快马加鞭,将行至镇江府的常州勤王大军截住,并令其退回常州,说是去救援江阴,实则是为了保住常州。
实际上常州勤王大军能否来南京,李鸿飞一点也不关心,如今汇聚在南京的军力,已经达到了十多万,若是算上正在回援的黄德功,马士英等部,总兵力已经与阿济格率领的清军持平。
李鸿飞担心的是多铎手上的十万大军。
原本让戚红英西进,就是为了吸引多铎的军队,哪知道对方非但没中计,反而还将戚红英困在了江北。
十万大军入江南,若是各路勤王大军能齐心协力,共同救援江阴还好说,可李鸿飞知道这些人的尿性,关键时刻,总是以自保为第一要素。
得知清军南下,距离远的说不定还能发兵救援,距离江阴较近的,估计都在屯兵自保了。
想到这里,李鸿飞头疼起来。
“江阴绝不能有失,王大人,如今时间紧迫,能否飞鸽传书给各地守备,派兵救援?”李鸿飞对王国兴说道。
“飞鸽传书不是不行,只是各地勤王大军都在路上,能否及时救援,这还真不好说。”王国兴想了想说道。
飞鸽传书需要在各地有据点,这样信鸽才会相互往来,像那些电视剧里面,行军途中还能接到飞鸽传书的,纯粹是胡扯,信鸽又不是军犬,还能闻到主人的气味不成?
除非将信鸽传给附近的据点,再由据点的人,将书信转交给行进中的军队,如此一来,军队才能第一时间了解情况。
像江阴那只小县城,东厂跟锦衣卫都没有据点,所以江阴被围,直到第三日,南京才得到消息。
至于其它大城市,因为进京勤王的原因,留守的军队定然不多,飞鸽传书过去,想必作用也不大。
“给吴浩传信,让留守宝山镇的两千新军先行支援江阴,如果有可能,去崇明岛找戚志丰,看他那边还有多少守军,之后再联合无锡、常熟等地驻军,一道前往,沿途路径苏州等地的勤王大军,也可尽数归拢,共同救援江阴。”李鸿飞说道。
苏州有东厂的档口,飞鸽传书绝对没问题,这是目前最快,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据我所知,苏州一带并没有多少驻军,这点人过去,非但难以救援,还有可能引起多铎的报复。”王国兴说道。
他担心各地若抽调本就不多的驻军,结果非但救援不了江阴,反而会因为城防空虚,被多铎趁虚而入。
早在1629年,多尔衮曾跟从皇太极从龙井关突入明朝边塞,与贝勒莽古尔泰等攻下汉儿庄,逼近通州,接近北京。
并且在广渠门外大败袁崇焕、祖大寿的援兵,又在蓟州歼灭明朝山海关的援兵。
那时候他们并未攻城略地,而是一路袭扰、劫掠,并在运动中歼灭了大量明军,搅得各方不得安宁。
若是多铎也用此战术,不仅派去的援军会有危险,江南各大州府,说不定都会被劫掠一空。
“不会的,此次多铎南下,目标定然是南京,之所以要拿下江阴,最大的可能便是清军想给自己留条后路。长江下游如今虽然被清军水师封锁,但我曾经在沿江布防了大量重炮,清军难以从这些地区登陆,一旦绕过江阴,十万大军缺乏后勤补给,走不了多远,便会被困死在江南。所以多铎在没拿下江阴之前,定然不会派兵袭扰其余地区。”李鸿飞的分析,与多铎等人如出一辙。
江南可不比北方,几十年前,江南各地屡遭倭寇袭扰,为了抵御这些海盗,各地都修筑了大量城墙,这些城墙,再配合四通八达的水网,对骑兵而言,简直就是噩梦般的存在。
多铎想要攻城略地,就必须依靠大量火炮,而火炮不仅限制了骑兵的速度,又因为它是一种消耗品,需要源源不断地补充,如果没有一个安全的前进基地,多铎是不敢贸然朝内地发动袭击的。
“倒是兵力方面,确实有些不够看,对了,南京不是还有五千铁骑吗?以骑兵的速度,最多两日便能抵达,加上禁军的号召力,汇聚沿途勤王大军,也不是没有能力一搏。”李鸿飞忽然想到。
之前他也想过从南京派兵支援,可远水解不了近渴,让前来的勤王大军回师抵抗肯定不现实,至于苏州新军全步兵军队,加上火器辙重,即使一路急行军,怕也得五日之后了。
而且苏州新军如今是守卫南京的主力,朱由检绝对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让李鸿飞率军救援的。
“那可是禁军,守护南京的部队啊!”王国兴提醒道。
平时也就罢了,如今南京战事胶着,禁军哪能调往别处?
“南京三面环山,北面又濒临长江,你的骑兵能发挥什么作用?”李鸿飞反问道。
“这个”王国兴不知该如何回答。
李鸿飞说得一点没错,骑兵在南京地区,真没多少作用,先前孔有德的两万骑兵,若不是因为地势限制,也不可能遭受如此严重的损失。
“你放心,南京不缺这五千骑兵,而且江阴附近属于平原,正是骑兵驰骋之地,禁军不是老爷兵,不经历鲜血的洗礼,将来如何护卫皇城?”李鸿飞趁机篡撵道。
“这样,我先让人飞鸽传书,令江南一带的驻军先动起来,禁军调动的事,我会如实禀报圣上,请圣上定夺。”王国兴想了想,这才回答道。
“救援江阴,等于是救援南京,相信圣上会同意的。”李鸿飞提醒道。
多铎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攻取南京,阻止他拿下江阴,等于也是为保卫南京做了贡献。
………………………………
第一百章李鸿飞遇袭
待王国兴离开,李鸿飞很快又下令,将郭胜的一师,从玄武湖调往雨花台。
事到如今,李鸿飞基本能确定,清军不会从玄武湖进攻了,留下一万五千禁军,配合玄武湖布置的岸炮群,足以抵挡小股清军偷袭。
之后李鸿飞又传令,将城内剩余部队,全部调往雨花台地区,甚至他本人也将前往一线指挥战斗。
阿济格已经兵临雨花台,多铎又在江阴虎视眈眈,李鸿飞如今的退路全都被堵死,要想打破僵局,必须要主动出击,至少要先想办法打痛阿济格,否则两军夹击,南京将很难保全。
除了玄武湖的一万五千精甲步军,以及五千重骑兵,南京城剩余的七万多大军,即将开赴雨花台,就连城内滞留的江湖豪杰,也都接到了通知,要求他们上前线,骚扰、袭杀清军。
没过多久,王国兴差人来报,圣上同意调重骑兵救援江阴,并传口谕:“李梦回乃城防总督,一切与守卫南京有关的军事调动,皆由总督做主。”
朱由检的意思很明显,这仗怎么打,他不管,他只要结果。
有了朱由检的承诺,李鸿飞行事更为方便,因为救援江阴,也算得上守卫南京嘛。
由于王国兴这次主动请命,要求率领骑兵救援江阴,所以没时间过来与李鸿飞告别。
李鸿飞只好差人送去口信,告知王国兴,凡是途径江阴、常州一线的勤王大军,都不必前往南京,直接就地归拢,支援江阴。
王国兴率军离开南京的当天夜晚,宝山镇那边的飞鸽传书也抵达了南京。
宝山镇两千苏州新军,加上崇明岛派过来的一千戚家军戚红英主力离开,崇明岛只有三千守军在郑森的率领下,朝江阴开拔。
“也不知道江阴能否守住,管他呢,坚持一天算一天,这样我也好抓紧时间,消耗消耗阿济格的部队。”李鸿飞喃喃自语道。
黄德功,马士英的大军,还有大概七天时间才能赶到雨花台附近,所以李鸿飞的部队,要抵挡清军七天时间,最好能在这七天之内,不断消磨清军的锐气。
届时清军久攻不下,明军又有援军抵达,是战是撤,想必阿济格也会好好掂量一番。
至于消灭这股清军,李鸿飞没那么大胃口,也不敢有那个奢望,甚至派人联络黄德功等部的时候,李鸿飞也再三强调,只求解南京之围,若清军主动撤退,不可轻易追击。
李鸿飞的传信,很对各位大佬的胃口,大家都不傻,谁也没把握在野外全歼这支清军,若是上面下死命令围歼,一众大佬才这会儿估计还在原地踏步呢,哪会像这次一样,连日急行军赶往南京。
李鸿飞看完飞鸽传书,总算放下心来,开始收拾行囊,准备专心应对雨花台战事。
“大人,这会儿天色已晚,要不明日再去雨花台?”侍卫小声提醒道。
“不必了,大军都已集结,我怎可独留后方?”李鸿飞拒绝道。
原本他下午就要前往雨花台了,只不过为了等苏州那边的飞鸽传书,所以一直耽搁到现在,如今江阴那边,该布置的都已经布置妥当,剩余的只能听天由命。
而李鸿飞的战场在雨花台,他操纵不了江阴的命运,这南京的命运,还是要好好把握的。
由于大军调往前线,李鸿飞身边的侍卫并不多,只有一个警卫排,加上这里距离雨花台并不远,所以安全方面,李鸿飞并没有考虑太多。
夜已深,城内施行禁宵后,街道上空无一人,偶尔有路过的巡逻队伍,在侍卫们亮出总督府腰牌后,也快速让路离开。
整条街道上,静的出奇,除了侍卫们踏踏的脚步声,就只剩下马车车轮,压过青石路面的嘎吱声,或许是因为战争的缘故,连野猫都没敢出现了。
就在李鸿飞躺在马车里,昏昏欲睡的时候,从一处街道巷口,忽然冲出几十名大汉,这些人有的手持大刀,有的手持强弩,更有七八人手上还举着手榴弹。
“滋”
手榴弹引线被拉着,并朝着李鸿飞的队伍扔过来。
“手榴弹!快卧倒!”侍卫们都接受过防手榴弹训练,自然知晓如何减少伤亡。
虽然对方扔出的手榴弹,大多都没有准头,然而,却有一颗手榴弹,不偏不倚滚到了李鸿飞乘坐的马车底下
手榴弹发出滋滋轻响,犹如来自地狱的吟唱。
一名侍卫发现了这枚滚过来的手榴弹,想也没想,快速钻入车底,整个人趴在了手榴弹上面。
“轰!”
剧烈的爆炸声响起。
手榴弹的爆炸,将这名侍卫当场杀死,强大的冲击力,将其尸体抛飞,撞到了马车底部,将这辆马车掀翻。
而车上的李鸿飞,先是听闻周围侍卫的大喝声,紧接着便是一声巨响,从脚底下传来。
来不及尖叫,马车便被掀翻,李鸿飞整个人腾空而起,脑袋先是撞到车顶棚,随后整个人连同马车一道砸在地上。
马车承受不住如此折腾,落地的瞬间,便彻底散架,并将李鸿飞埋入其中
与此同时,周围又响起了一连串的爆炸声。
“大人大人您没事吧?”
爆炸声刚停,侍卫们赶紧一拥而上,搬开马车上的碎木,找寻李鸿飞。
“咳咳我没事,赶紧御敌。”李鸿飞回了一声,表示自己安好。
幸亏如今的手榴弹只是黑火药,主要依靠破片杀人,加上李鸿飞嫌弃马车太颠簸,特意在下面多垫了几层棉絮,要不然就算有侍卫用身体挡住,刚刚李鸿飞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不远处的黑衣人首领,也发现了马车附近的情况,于是大声说道:“李贼还没死,大家一起上,杀了李贼!”
很快,一群黑衣人先是齐射一轮强弩,然后抽刀一拥而上,贴身肉搏,“摇摇枪”的威力,清兵是深有体会,哪能给这群侍卫开枪的机会。
侍卫没法开枪,只能抽出匕首,与黑衣人纠缠。
警卫排长一个下蹲,躲过迎面扫来的大刀,并快速将匕首插入这名黑衣人的腹部,顺势一拧,这名黑衣人立刻感觉浑身力气都被抽空了一般,只能扔掉大刀,捂住腹部,栽倒在地。
快速解决完一名敌人,排长收刀迎向下一人,并大声说道:“这里是城内,坚持一炷香的时间,我们就会有援军。”
警卫排知道他们的优势,黑衣人同样明白,所以攻势也是越发凶猛。
这群黑衣人数量大约在五十左右,本就比警卫排多,加上先发制人,投掷了七八枚手榴弹,炸死炸伤了好几名侍卫,此消彼长之下,警卫排眼看招架不住。
就在这时,黑衣人后方,又赶来七八名提着武器的“援军”。
这伙人手持武器,又没有身穿军服,敢无视禁宵令的,不是黑衣人的援军,又会是谁?
原本就要招架不住了,对方再来这么多“援兵”,这可如何是好?
就在警卫排的士兵,差点绝望的时候,后方赶来的“援军”,却来了一个惊天大反转
“铁枪门杨秀在此,休伤我家总督大人!”一名身材微胖的男子,大喝一声,一杆长枪快速出手,从背后将一名与警卫排厮杀的黑衣人给洞穿。
“松江姚启圣,特来助总督大人一臂之力!”一位风度翩翩的公子,一边自报姓名,一边手挽剑花,一人缠住三名黑衣人,还游刃有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