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崛起1644-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想多了,我与吴三桂之间还真没什么过节,如果硬要说有,那也仅仅是立场不同,他是国贼汉奸,我乃忠义之辈,岂能相提并论。”李鸿飞赶紧往自己脸上贴金。
其实在陈圆圆的问题上,李鸿飞根本犯不着同吴三桂计较,单就两人对待女人方面,李鸿飞就能甩开吴三桂八条街。
虽然李鸿飞同样希望妻妾成群,但至少在他心里,一直都将陈圆圆,当成了自己的爱人。
而不是像吴三桂那般,将女人当成一件物品或者工具,必要的时候,哪怕推出去,害其背负千古骂名,也毫不犹豫。
陈圆圆之所以对吴三桂失望透顶,正是因为那所谓的“冲冠一怒为红颜”,事实上陈圆圆在江南的消息,早已传得人尽皆知,可这位爱她爱到连家国江山都不要了的平西王,却始终没有放弃满清的荣华富贵,重归南明阵营。
哪怕吴三桂担心朱由检报复,派个使着来江南,安慰一下陈圆圆也行啊!
可惜三年多了,吴三桂什么动作都没有,这也是让陈圆圆心死的根本原因。
“哎!国家大事,民妇不敢妄自揣度,民妇只希望大人的新式战舰,能早日形成规模,如此一来,满清的水师,也无法在长江上游肆虐,漕帮的生意也好做不少。”司徒燕说道。
李鸿飞的长江水师舰队,因为战船数量关系,如今实际控制区域,也仅有南京至上海一线,长江上游水域,还在清军水师的控制范围中。
这两年时间,李鸿飞也想与满清水师一较高下,但一来他的水师数量较少,二来手下水师将领,远没有达到福建水师那样的水平,偶尔与满清水师战斗,双方也不过半斤对八两,加上双方都有岸防炮的掩护,谁也奈何不了谁。
司徒燕虽说不懂军事,但其实心里很清楚,李鸿飞研究出的新式战舰,绝对能压制住满清水师,夺回长江水路的控制权。
而且即使司徒燕不说,李鸿飞也会加大对水师的装备力度,要想收复江西、湖南等地,水师封锁长江,阻止清军救援,是很有必要的。
就在两人闲聊之际,郎中已经请来,经过诊断,朱媺娖确实只是晕船,没什么大碍,开了一些养身的方子便算完事。
回去的路上,没有海浪的颠簸,蒸汽轮船平稳了不少,而且为了照顾朱媺娖,李鸿飞下令将速度降至4节,直到下午时分,才慢慢开回宝山造船厂。
此时参加战船入水仪式的嘉宾早已离去,只有苏州知府吴浩,以及苏州首富周福仁,还继续在此等候消息。
吴浩是苏州的父母官,同时间接称得上是李鸿飞的钱袋子,苏州等地这几年的税收,将近一半,都用到了第一集团军的装备建设之上,如今宝山造船厂又搞出一种新式战舰,吴浩开始盘算着,这次又需要调拨多少军费了。
而周福仁因为是蒸汽机的生产厂家负责人,所以有必要知道,这次试验的结果,以及军方的采购意向。
“不用问了,这次试验很成功,造船厂可以开始大力建造新式战船了,老吴,你先期准备一百万两白银,造船厂十个船坞同时开工,争取两年之内,造出一百艘蒸汽战船。”
果然,李鸿飞一开口就是找吴浩要钱。
如今的造船厂,结构相对简单,而且木制战船的建造工艺,也没有铁甲舰那般复杂,要不然明朝时期,大小战船三四千搜,仅凭沿海几家造船厂,怎么可能达到如此规模?
同时上马十艘战舰,两年时间建造一百艘中型战船,只要财政没问题,其它方面并不算什么难事。
李鸿飞对吴浩交代完毕,转而又对周福仁说道:“纺织业与冶炼业方面先缓一缓,集中人力物力,先搞出一百台船用蒸汽机,没有问题吧?”
虽然是询问,但更多的是命令,周福仁的企业,毕竟是军工企业,平时生产民用赚钱,一旦涉及到军用物资生产,定然要以军用为主。
“驸马爷,造船一事,可否听下官一言。”吴浩忽然说道。
“哦?官府拿不出那么多资金?”李鸿飞以为吴浩是想提资金问题。
明朝一艘中型战船,大约需要四万两白银,再加上配套的蒸汽机,五万两造价绝对到顶了,官府只需先期拿出一百万两,剩下的两年之内,分期付清,对苏州的财政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倒不是财政问题,只是下官有个提议,既然这蒸汽轮船,可以在原来的战舰上进行改装,那为何不将现有战船全部进行改装呢?这样一来,既节约了成本,又能在最快的时间内,让水师形成战斗力。”吴浩说道。
吴浩的官当得越大,也越来越会精打细算了。
他从李鸿飞提出建造一百艘新式战船的口气,就能听出来,这是要给长江水师大换装了。
毕竟以前李鸿飞经常这么干,一旦苏州重工发明出来新式武器后,之前的旧式武器,就会换装下来,低价变卖给友军。
若是一般的武器也就罢了,这可是战船,如今整个大明,就只有李鸿飞与郑成功手上有战船,郑成功家大业大,而且还有自己的造船厂,未必肯收李鸿飞淘汰下来的破烂货。
一旦这些旧船卖不出去,那岂不是要砸在手里?
按照古人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习惯,吴浩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在这些旧式战船上,加以改进。
“哟呵!你这提议不错,是我一时疏忽,没想到这茬,老吴啊,你这次可是立了大功了。”李鸿飞赞赏道。
一旦长江水师换装蒸汽动力战舰后,以原有风帆战舰的速度,势必会拖累整体战斗队形,如此一来,这些风帆战舰势必面临淘汰的命运。
然而李鸿飞只想着快速上马蒸汽战船,确疏忽了对原有战舰的处理方案,这些淘汰下来的战舰,总不能卖给商人当渔船吧。
苏州官府确实有钱,却也没有财大气粗到这种地步。
况且,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因素,那便是时间。
建造一百艘新式战舰,哪怕一边建造,一边训练磨合,等到真正形成战斗力,怕也需要两年多时间,而如今满清已经灭掉了李自成的残部,中原大地即将展开最后的统一之战,留给南明的时间已经不多。
而南明现在拥有绝对优势的,也就只剩下水师了,如今有快速提升水师战斗力的法子,李鸿飞自然得用上。
“这样吧,长江水师现有中型以上战船两百余艘,全部给我改装成蒸汽战船,等这批战船改装完毕后,再上马五十艘新式战船。”李鸿飞想了想,索性加大投资力度。
单单只加装蒸汽动力系统的话,两百艘改装战船,并不需要多少时间,所有船坞同时开工,一个月就能下水十艘,如果战争节奏把控到位,肯定能赶得上与满清的决战。
而且这些改装后的蒸汽战船,比郑成功的福建水师战船,要强大好几倍,到时候长江水师换装,也能将这些二手货,高价卖给郑成功,让他领着蒸汽战船,去台湾蹂躏荷兰人。
李鸿飞这话一出,吴浩跟周福仁同时忍不住翻白眼。
吴浩本想省点钱,搞基础建设,结果两百艘战船的改装,这就要花去差不多四百万两白银,而且后面还得上马五十艘新式战船,又得花去两百五十万两,这算来算去,他还得再往里贴进去一百五十万。
而周福仁同样暗恨吴浩大嘴巴,军工行业确实赚钱,但那是对外面的军队而言,比如戚家军、郑家军这一类,唯独给李鸿飞的第一集团制造装备,那基本上都是成本价,还不如卖民用产品来钱快。
原本弄一百套蒸汽机设备,还能分出一点时间,搞民用产品盈利,结果吴浩这样一搞,周福仁手下的工厂,估计要加班加点,才能在两年之内,赶制出这两百五十套蒸汽机设备了。
“接下来两年时间,又得过苦日子咯!”周福仁暗自叹息道。
见两人没有反驳,李鸿飞直接拍板,当即就让人拟定合同,将这件事给定了下来,这速度之快,似乎生怕两人反悔似的。
李鸿飞此快速敲定造船事宜,确实是因为他很赶时间,司徒燕提供的情报,令李鸿飞知道,南明全面反击的机会到了。
若不能趁着满清疲软之时,予以强力反击,收复长江以南地界,等到对方将所有占领的地盘消化吸收,南明想要崛起,耗费的时间将更多,而且也会更加困难。
派人连夜将朱媺娖护送回苏州,李鸿飞便一头扎进军营。
对于朱媺娖,李鸿飞现在不可能跟她发生什么,何况军营全都是男人,一个小女孩在军营,确实很不方便。
“驸马爷也真是的,都这么晚了,还让公主赶夜路,要我说,就应该将这事告诉皇上,让皇上来惩罚他!”小玲儿坐在马车里,替朱媺娖打抱不平。
小玲儿一直贴身伺候长平公主,对于朱媺娖与李鸿飞之间的事,最是清楚不过了,如今朱媺娖又被赶出军营,这让她直接火冒三丈。
“不许胡说,夫君没有错,相比于大明江山,儿女私情确实可以先放一放。”朱媺娖编出了一个连自己都说服不了的理由。
“切!公主没过门之前,那陈圆圆还不是整日待在军营,为何公主不行,难道还比不过一个艺妓!”小玲儿口无遮拦道。
“大胆!夫君如何选择,也是你能妄自菲薄的!”朱媺娖忽然恼怒道。
陈圆圆夜宿军营的事情,整个宝山镇的人都知道,不过这是朱媺娖嫁过来之前的事情了。
而且陈圆圆对朱媺娖还不错,为了维护朱媺娖这个正妻的地位,这一年多时间,愣是没再与李鸿飞单独在一起过,所以朱媺娖还是很尊敬这个姐姐的。
如今小玲儿挤兑陈圆圆,朱媺娖终于忍不住训斥起来。
小玲儿见长平公主发火,赶紧跪在地上,一边掌嘴,一边求饶道:“奴婢该死!不该背后说人坏话,还请公主恕罪!”
“行了,以后在驸马府,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该说的别乱说,否则夫君怪罪下来,别怪我不保你。”朱媺娖见小玲儿可怜,也不便再继续责罚,只是提醒她,以后这种话,不可以再说出来了。
对于朱媺娖跟小玲儿的插曲,李鸿飞无从知晓,他此刻正在军营中,抓紧时间书写作战方案。
“大人,传令兵已经派出,郭胜跟张超,估计要到明日晚间,才能抵达军营。”史德威来到李鸿飞的办公室回禀道。
“行,我知道了,没事就退下吧。”李鸿飞正在奋笔疾书,没时间招呼史德威。
史德威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小声询问道:“那个这么急着召见他们二人,是不是要开战了?”
听到史德威问及战争,李鸿飞一时间也没了继续书写的思路,索性停笔,泡了杯茶,一边喝茶,一边说道:“你们一个个消息都挺灵通的嘛!那你说说看,这次我们要打哪里呢?”
至于要打谁,那肯定不言而喻,打的就是满清。
可南明如今的地盘,除了沿海之外,已经被满清包围,如果史德威能猜出打哪里,那证明他心里应该已经有了备案。
“依卑职看来,目前满清没有什么大动作,而江北又有第二集团军镇守,如果打江北,那应该是由第二集团军主攻,而现在戚家军都没动,显然这次不是北伐了。”史德威分析道。
ps:今后都是这种4000字大章,加更另外算。
本书成绩不怎么样,推荐票月票这些就算了,还不如打赏,正版订阅来得实在,这样我也有动力加更不是。
………………………………
第一三六章西征
史德威是从军力部署上进行分析,他觉得戚家军全部驻防于江北,如果这次是要北伐,那么就不仅仅是召集第一集团军的主将了,而是会派人将戚红英,戚志丰等人也请过来,共同商议作战计划。
“这不算理由,我们第一集团军留守江南,既是大后方,也是支援前线的预备队,而且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我们想打哪里就打哪里,不通知戚红英,也可以说是出于对军事行动的保密需要,届时等我军抵达江北后,戚家军再配合行动也不迟嘛!”李鸿飞反驳道。
第一集团军如今所在的位置,是整个南明的最中心地带,随时可以出兵支援任何地方,所以南明若是主动发起战争,最先动的,也只能是李鸿飞的第一集团军。
“好吧,其实卑职觉得,我们现如今,最佳的进攻方案,就是西征。”史德威也不在卖关子了。
“说说具体理由。”李鸿飞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江西,湖南等地,清军势力薄弱,守军大多都是我朝叛臣,虽然号称二十万大军,不过战斗力并不怎么样,若是我军联合黄德功的第四集团军共同出击,不消半年,定能全面收复长江以南,同时还能打通与云贵地区的联系,届时与黔国公沐斌兵合一处,北伐中原指日可待!”史德威分析道。
这次史德威的分析,与李鸿飞的想法如出一辙。
“不错啊!想得倒是挺远,看来这次让你领兵,我也能放心了。”李鸿飞欣慰道。
李鸿飞手上三大主将,郭胜敢打敢拼,有股子猛劲,对于临敌应变方面,是一把好手,作为全军先锋,绝对是最佳人选,至于统筹全局,目前还没有那个能力。
而张超,善于使用各种小计谋,运用得当,往往能以少胜多出奇制胜,对于这种喜欢精打细算,每一个环节都要求做到分毫不差的人来说,指挥三四万大军,已经是极限,十几二十万的大军团作战,像张超这种人根本玩不转。
史德威虽说以前在史可法麾下,基本都是败多胜少,但那也不全是史德威的过错,他本人熟读兵书,算得上是如今南明为数不多,对全国局势了解到位的军事指挥人才。
而且从这次的局势分析来看,李鸿飞更加确定了这一点。
收复长江以南的战役,李鸿飞不可能亲自挂帅,何况到时候,肯定是与黄德功的第四集团军联合作战,李鸿飞没精力去跟那群老狐狸勾心斗角。
史德威毕竟混迹官场多年,人脉方面远比李鸿飞来得广,由他出面跟这些官场老手打交道,两军联合作战,也会顺利不少。
“大人,您的意思是”史德威似乎明白了。
“没错,这次我第一集团军将联手第四集团军,以及福建水师一部,共同西征,主要趁着清军势力疲软之际,一举打通云贵链接线,规模虽大,但想来战事不会太紧要,所以本官决定奏请圣上,派你为联军总指挥,全权负责此次西征事宜。”李鸿飞解释道。
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大约有二十万清军,加上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总兵力最多三十万,南明派遣二十万新军西征,可以说是牛刀杀鸡了。
如今唯一担心的,就是满清的援兵,所以李鸿飞决定还是联合福建水师,彻底封锁长江水道。
李鸿飞甚至已经料定,这一战在陆地上,可能没有任何悬念,唯一担心的,怕也就是水战了。
不仅是漕帮的情报,就连东厂跟锦衣卫早在一年半之前,就探听到消息,满清在北方多个港口,兴建了造船厂,并且每月都有近百艘大小战船下水。
或许是担心吃亏,又或许是想作为杀手锏,这两年满清新下水的战舰,基本都在北方训练,从来没有进入过长江水道,所以南明直到如今,都还不清楚对方的虚实。
不过按照满清的造船速度,如今怕是有不下两千艘大小战船了。
仅从数量上来说,已经超越了南明水师总和,如果满清铁了心支援武汉、长沙等地,那么最有可能的,便是派遣战舰掩护大军渡江。
到时候想要阻止满清的援军,水战在所难免
为了这次西征,李鸿飞先是命令第一集团军全体待命,之后又乘船赶往南京,亲自进京面圣,提交作战计划书,等待朱由检的批示。
古代行军打仗,光是前期准备工作,就十分繁杂,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尤其是几十万大军的调动,光是给各地驻军发布军令,来来回回都耗费了十多天。
好在粮草方面,这两年江南还算风调雨顺,加上李鸿飞大力引进洋芋这种高产农作物,使得各地粮库一直处于满仓状态。
如今更是临近秋收之际,大军此时出击,只需就地征粮便可。
公元1647年九月初,大明皇帝朱由检,正式下旨西征。
此次西征大军,由新式国防军第一集团军为主,第四集团军为辅,总兵力二十余万,再加上十多万随军民夫,以及福建,长江两支水师舰队,号称“五十万水陆大军”。
史德威如愿挂帅,作为这次西征的总指挥,李鸿飞虽然没有参与行军,但也被朱由检强制下令“坐镇南京”,以便随时应对突发状况。
西征大军分两路出发,一路由黄德功率领,经潥阳出兵,沿江走芜湖、铜陵、池州一线,进攻九江,武汉等地。
这一路全都是靠近长江沿岸,真正需要攻打的城市并不多,而且江上还有水师随时支援,战斗节奏相对平缓一些,即使是遇到难啃的骨头,也可以采取分割、围困的战术,将敌军困死在孤城之中。
总之第四集团军的主要任务,就是协助大明水师,拿下那些渡江口岸,防止溃军渡江北逃就行。
而另一路大军,则在史德威的率领下,经绍兴出兵,走金华、衡州,上饶一线,由东向西进攻江西、湖南两省全境。
第一集团军的任务,主要以攻城为主,杀敌为辅,就是要用最快的速度,将两省所有被清军占领的州县,全部拿下,至于溃兵,逃兵,全都往北驱赶,反正长江水道被封,这些士兵根本没地方逃走。
这种拉网式的战术,就是欺负留守在长江以南的清军战斗力羸弱,否则分兵之后,只要有一方没能顶住清军的冲击,那么就有可能满盘皆输。
这虽然是种赌博,但更多的是一种底气,来自强大军队的底气。
保险的战术战法有很多种,但任何一种,都没有这种拉网式战术来得快。
仅九月中旬,清军占领的衡州、上饶、黄山、池州、等地,就相继告急,史德威率领的第一集团军,朝着满清控制的三个州府,同时发动了猛攻。
而这时,豪格回京的主力部队,才刚刚行至陕西汉中。
南明大军西征,在北京的多尔衮也按耐不住了,他一面派八百里加急,火速赶往陕西,命令豪格停止回京,东进支援湖北地区,一面下令,让时下驻守徐州的汉军正黄旗都统耿精忠,以及镇守淮南的“智顺王”尚可喜,各领十万新军火器兵为主,再次进犯扬州,试图挑起全面战争,“逼迫”南明派兵回援。
满清之前的南侵之战,就是吃亏在渡江之上,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多尔衮也不敢率军轻易渡江,至少,在清军水师掌握住长江水道后,才有可能渡江南下。
于是多尔衮让顺治再拟一纸调令,急召阿济格,多铎二人进京,统领满清水师,戴罪立功。
让两位亲王,而且是两位善于使用骑兵的亲王,去统领水师,不是多尔衮脑袋秀逗了,而是多尔衮想给自己的两位亲兄弟一个立功的机会。
满清蛰伏了两年,水师早已今非昔比,若是能战败天下第一的大明水师,那份功劳,足以洗去之前所犯下的罪过。
而且事实证明,骑兵在江南水网地带没什么作为,多尔衮甚至都不打算派满人大军入江南作战了。
阿济格与多铎此番前去,除了心腹将领外,基本没带一兵一卒,相当于空降下去镀金的。
至于豪格手下的满人将士,多尔衮对豪格恨之入骨,巴不得他死了才好,若是清军真能成功渡江,那么豪格的军队,怕是第一批,也是最后一批渡江的满人士兵了。
满清经过两年发展,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一百二十万,留下镇守各地的二十万大军,此次能投入战场的兵力,将近百万。
当然了,这百万大军之中,也包括了吴三桂跟长江以南的三十万大军,以及豪格的三十万疲惫之军
李鸿飞的西征计划刚一实施,便犹如捅了马蜂窝,满清如今正直巅峰时期,又岂是轻易能招惹的?
十月中旬,耿精忠,尚可喜率领二十万大军再次进犯扬州,以戚家军为骨干的大明第二集团军毫不示弱,直接在边界地区迎击着两股清军。
别看江北的第二集团军只有十万人规模,但这两年李鸿飞派入满清后院的游击队,已经发展出了将近四五万人的队伍,这些义军与第二集团军联合,很快便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战斗力。
双方经过一个月的激烈厮杀,第二集团军与游击队联军,最终以伤亡两万人的代价,不仅灭掉了清军五万多人清军开始装备火器,战斗力有所提升,甚至主动出击,趁势拿下了淮安、宝应等地,最后兵锋直指宿迁,眼看就要收复江苏全境了。
无奈之下,多尔衮只得再次紧急调派了五万骑兵,这才打断了戚红英的攻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